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1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CG-QGAN:基于量子生成对抗网络的心电图生成式信息系统
1
作者 瞿治国 陈韦龙 +2 位作者 孙乐 刘文杰 张彦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2-1638,共17页
据统计,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约达3.3亿,每年因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0%.在这种背景下,心脏病辅助诊断系统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但其开发受限于缺乏不含患者隐私信息和由医疗专家标注的大量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 据统计,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约达3.3亿,每年因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0%.在这种背景下,心脏病辅助诊断系统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但其开发受限于缺乏不含患者隐私信息和由医疗专家标注的大量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临床数据.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量子计算可通过利用量子叠加和纠缠特性,能够探索更大、更复杂的状态空间,进而有利于生成同临床数据一样的高质量和多样化的ECG数据.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生成对抗网络(QGAN)的ECG生成式信息系统,简称ECG-QGAN.其中QGAN由量子双向门控循环单元(quantum 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QBiGRU)和量子卷积神经网络(quantum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QCNN)组成.该系统利用量子的纠缠特性提高生成能力,以生成与现有临床数据一致的ECG数据,从而可以保留心脏病患者的心跳特征.该系统的生成器和判别器分别采用QBiGRU和QCNN,并应用了基于矩阵乘积状态(matrix product state,MPS)和树形张量网络(tree tensor network,TTN)所设计的变分量子电路(variational quantum circuit,VQC),可以使该系统在较少的量子资源下更高效地捕捉ECG数据信息,生成合格的ECG数据.此外,该系统应用了量子Dropout技术,以避免训练过程中出现过拟合问题.最后,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生成ECG数据的模型相比,ECG-QGAN生成的ECG数据具有更高的平均分类准确率.同时它在量子位数量和电路深度方面对当前噪声较大的中尺度量子(noise intermediate scale quantum,NISQ)计算机是友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信息系统 心电图 量子生成对抗网络 量子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量子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ECG电极的长期稳定性评估方法:以皮革电极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海龙 芶立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7,共6页
新型柔性电极采集心电(ECG)数据十分便利,但证实电极有效性时缺乏长期稳定性的评估数据,因此提出了一种多维度评价新型柔性电极长期稳定性的方法,包括外观形态、电极-皮肤接触阻抗、三种姿态下ECG采集质量三个方面;其中ECG采集质量的评... 新型柔性电极采集心电(ECG)数据十分便利,但证实电极有效性时缺乏长期稳定性的评估数据,因此提出了一种多维度评价新型柔性电极长期稳定性的方法,包括外观形态、电极-皮肤接触阻抗、三种姿态下ECG采集质量三个方面;其中ECG采集质量的评估由改进的信噪比、设计的汉明距离(HD-RPS-2D)和其他四个常用指标进行量化。通过自制的新型猪皮革电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144 h的佩戴过程中,猪皮革电极外观变化小,电极-皮肤接触阻抗在20~50 Hz范围内均低于标准电极,并且在所有测试频段内整体波动小;六个指标能够衡量ECG信号质量,采集ECG的指标值在三种姿态下均与标准电极高度相近,特别是坐姿、站姿状态下长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电极 心电电极 皮革电极 长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ECG彩虹码的双输入改进VIT识别研究
3
作者 陈波 孙辉 +2 位作者 储昭碧 李育玲 魏嘉乐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0-209,共10页
基于海量ECG数据,辅助医生进行有效数据分析与诊断,提高效率并减少医疗资源消耗,实现ECG智能识别是当前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针对ECG智能识别单一图像、单一深度学习算法性能有限性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ECG彩虹码的双输入改进VIT识别方法... 基于海量ECG数据,辅助医生进行有效数据分析与诊断,提高效率并减少医疗资源消耗,实现ECG智能识别是当前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针对ECG智能识别单一图像、单一深度学习算法性能有限性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ECG彩虹码的双输入改进VIT识别方法。首先,提出数学模型预测获取ECG标准周期,并以抽频方法挖掘ECG潜在特征,生成ECG彩虹码;然后,以卷积神经网络构建双输入特征提取模块,提取多种ECG图像局部特征进行融合,实现多维度ECG特征表示与融合,采用VIT编码模块对融合特征进行全局关注,实现基于多特征图像为输入的ECG识别。采用MIT-BIH数据库中的ECG进行实验,所提ECG识别方法获得99.41%的平均准确率,在现场采集的N类ECG中获得100%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图像变换方法能够有效可视化ECG特征,提出的识别方法能够有效实现ECG识别,与其他同类型方法相比获得了更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信号 ecg彩虹码 图像变换 双输入特征提取模块 改进V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阶段特征提取网络的ECG降噪分类算法
4
作者 林楠 唐凯鹏 +1 位作者 牛勇鹏 谢李鹏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68,共8页
临床采集到的标准12导联心电图常含有噪声,影响了心电信号分类结果的准确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阶段特征提取网络的心电图(ECG)降噪分类算法。首先,在空间特征提取阶段,由深度耦合软阈值化去噪方法的残差收缩网络从输入的12导联标准... 临床采集到的标准12导联心电图常含有噪声,影响了心电信号分类结果的准确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阶段特征提取网络的心电图(ECG)降噪分类算法。首先,在空间特征提取阶段,由深度耦合软阈值化去噪方法的残差收缩网络从输入的12导联标准心电信号中提取空间特征;其次,在时间特征提取阶段,由长短期记忆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结合继续从心电信号中提取时间特征;最后,通过全连接网络层融合提取到的空间特征与时间特征,输出9个类别的概率预测分布。在CPSC2018数据集上与其他同类型先进分类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验证所提算法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分类算法在对9类ECG信号进行分类时平均F1分数达到0.854,在各项指标上表现更优。此外,实验证明所提算法在含噪数据中的表现也优于其他主流网络,充分证明了所提算法对于含噪心电信号的降噪分类性能,该算法也可应用于其他类似含噪声生理信号的分析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信号分类 心电信号去噪 残差收缩网络 软阈值化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通道ECG信号与INFO-ABCLogitBoost模型的睡眠分期
5
作者 朱炳洋 吴建锋 +2 位作者 王柯 王章权 刘半藤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47-2555,2585,共10页
为了减少对传统多导睡眠图(PSG)系统的依赖,基于单通道心电图(ECG)信号,设计了一种简单高效的睡眠分析算法.采用最大重叠离散小波变换(MODWT)对原始信号进行多分辨分析,再进一步提取峰值信息;根据峰值位置的一阶偏差,提取多维度的心率... 为了减少对传统多导睡眠图(PSG)系统的依赖,基于单通道心电图(ECG)信号,设计了一种简单高效的睡眠分析算法.采用最大重叠离散小波变换(MODWT)对原始信号进行多分辨分析,再进一步提取峰值信息;根据峰值位置的一阶偏差,提取多维度的心率变异性(HRV)特征.为了进一步筛选与不同睡眠阶段具有强关联性的HRV特征,提出基于ReliefF算法与Gini指数的特征提取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INFO-ABCLogitBoost方法挖掘HRV与不同睡眠阶段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实现睡眠阶段的精细分类.在实际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在睡眠分期任务中,总体精度为83.67%,准确率为82.59%,Kappa系数为77.94%,F1-Score为82.97%.相比于睡眠分期任务中的常规模型,所提方法展现出更加高效便捷的睡眠质量评估性能,有助于实现家庭或移动医疗场景下的睡眠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分析 心电图(ecg) 最大重叠离散小波变换(MODWT) 心率变异性(HRV) INFO-ABCLogit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双曲正切阈值函数的平稳小波变换心电信号去噪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海勇 丁顾霏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9-186,共8页
在心电信号的采集过程中,各种噪声充斥在心电信号中,这会使心电信号变得难以识别,从而影响医务人员的诊断。对心电信号进行去噪处理,是心电信号研究的重要环节。基于平稳小波变换的技术,针对平稳小波去噪过程中硬阈值、软阈值的缺陷,提... 在心电信号的采集过程中,各种噪声充斥在心电信号中,这会使心电信号变得难以识别,从而影响医务人员的诊断。对心电信号进行去噪处理,是心电信号研究的重要环节。基于平稳小波变换的技术,针对平稳小波去噪过程中硬阈值、软阈值的缺陷,提出一种可变参数下的双曲正切函数(SWTaVHT)来对心电信号进行去噪;同时,为了防止在去噪过程中丢失一些高频信息段,引入利用R峰位置信息辅助的修正方法,以更好地保留有用的信号特征。为了评估SWTaVHT的有效性,在公开数据库MIT-BIH上与现有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去噪之后的信噪比(SNR)、均方根误差(RMSE)和均方根差百分比(PRD)均优于现有方法。SWTaVHT在不改变原始信号振幅的情况下,对心电信号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其效果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信号 阈值函数 平稳小波变换 R峰校正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毫米波雷达ECG信号反演算法研究
7
作者 段伟 黄廷磊 +1 位作者 刘杰 韩啸宇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3-841,共9页
针对毫米波雷达反演高精度的人体心电图(ECG)信号,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小波变换和注意力(Attention)机制的AM-CNN-GRU神经网络的ECG信号重建方法。首先对雷达信号进行预处理,从中提取与生理特征相关的相位形变信号,并使用滑动窗口去除直流... 针对毫米波雷达反演高精度的人体心电图(ECG)信号,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小波变换和注意力(Attention)机制的AM-CNN-GRU神经网络的ECG信号重建方法。首先对雷达信号进行预处理,从中提取与生理特征相关的相位形变信号,并使用滑动窗口去除直流干扰;然后利用小波变换对形变信号进行分解,提取出与ECG信号显著相关的小波基分量,并在CNN-GRU网络的基础上,对小波分解的信号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输入到网络中训练得到ECG信号。实验数据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相比传统的CNN-BiLSTM模型,在模型参数更轻量化的同时,取得了更高精度的ECG信号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心电图 卷积神经网络(CNN) 注意力机制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腔内电图用于上臂输液港留置期间导管尖端定位的可行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梁晓红 杨静 +2 位作者 朱吕 周愉 蔡均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上臂输液港留置期间采用心腔内电图定位导管尖端位置的可行性,为上臂输液港留置期间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51例留置上臂输液港的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标准流程采集体表心电图和心腔内电图,通过两... 目的探讨上臂输液港留置期间采用心腔内电图定位导管尖端位置的可行性,为上臂输液港留置期间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51例留置上臂输液港的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标准流程采集体表心电图和心腔内电图,通过两者的P波形态变化判断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最后行胸部X线摄片定位。以胸部X线摄片定位结果将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分为理想位置、位置深、位置浅3组,分析心腔内电图相关量化指标的截断值及诊断效能。结果心腔内电图P波形态定位上臂输液港留置期间导管尖端位置准确性80.8%。心腔内电图P波振幅与体表心电图P波振幅的比值可作为鉴别理想位置与位置深、位置浅的有效指标(AUC=0.721、0.643),其值为1.820~2.230时提示导管尖端位置准确。结论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可用于上臂输液港留置期间导管尖端定位,准确性高,可保障上臂输液港的安全留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港 心腔内电图 导管 尖端位置 心电图 灵敏度 特异度 静脉输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导航联合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
9
作者 黄婵 李硕 +7 位作者 张海燕 张鹍 张宝宏 霍花 郑孝词 王颜 战颖 张学民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4-949,共6页
目的 :探索磁导航联合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方案及初步效果,为国内开展此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既往研究和国内相关标准,制订并论证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案。根据临床应用方案,应用该技术为10例癌症患者置入PICC... 目的 :探索磁导航联合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方案及初步效果,为国内开展此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既往研究和国内相关标准,制订并论证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案。根据临床应用方案,应用该技术为10例癌症患者置入PICC,观察穿刺置管过程;分析磁导航、心腔内电图和X线检查3种定位方式的定位情况;记录X线定位实际耗时及医疗支出;观察置管后28天内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感染(含穿刺点感染和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访谈护士应用该技术的体验。结果 :10例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应用磁导航及时纠正原发性异位2例;心腔内电图均可见P波最大振幅,4例可见双向P波;X线定位确认尖端均位于上腔静脉中下段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X线定位实际耗时(20.1±4.8)min,实际医疗支出91.5元/例;导管留置28天内未发生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或感染。置管护士认为该技术可以减少异位发生,愿意应用该技术。结论 :初步提示,磁导航联合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能够即刻纠正PICC置管过程中发生的异位,护士接受度较高,需要进一步探索该技术在国内应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导航 心腔内电图 尖端定位系统 异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冠状动脉运动追踪冻结技术用于改善不同心率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质量
10
作者 安备 张卓璐 +4 位作者 刘卓 付玲 商旭 刘磊 程瑾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观察新一代冠状动脉追踪冻结(NG SSF)技术用于改善不同心率(HR)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质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256排CT机于1个心动周期内采集的164例CCTA数据,管电压分别为80、100及120 kV,以智能心电门控技术判断HR... 目的观察新一代冠状动脉追踪冻结(NG SSF)技术用于改善不同心率(HR)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质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256排CT机于1个心动周期内采集的164例CCTA数据,管电压分别为80、100及120 kV,以智能心电门控技术判断HR并自动选择曝光期相:对HR≤65次/分者(低HR组)将曝光时间窗设在70%~80%R-R间期,65次/分<HR≤85次/分者(中等HR组)设在40%~80%R-R间期,HR>85次/分(高HR组)者设在40%~60%R-R间期;对3组图像分别以标准重建算法(STD)、第一代追踪冻结(SSF1)技术及NG SSF进行重建。以Likert量表对3种图像所示右冠状动脉(RCA)、左前降支(LAD)及左回旋支(LCX)各节段进行主观评分。结果低HR组NG SSF重建图像中的LAD中远段、RCA及LCX全段得分均高于STD,而NG SSF重建图像中的RCA中段及LAD远段得分高于SSF1重建图像(P均<0.05);中等HR组NG SSF重图像显示冠状动脉各节段的主观评分均高于STD及SSF1重建图像(P均<0.05);高HR组NG SSF重建图像显示冠状动脉各节段的主观评分均高于STD,显示RCA近远段、LAD中远段及LCX全段的主观评分均高于SSF1重建图像(P均<0.05)。结论利用NG SSF技术能有效提升不同HR患者前瞻性心电门控CCTA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CT血管成像 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 追踪冻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贴附式长程心电监测在心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何文一 蒋秋月 +1 位作者 彭欢欢 邓国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3-848,共6页
目的:探讨贴附式72 h长程三导联心电监测在心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心悸行贴附式72 h长程三导联心电监测的患者病史和心电图资料。比较24 h和72 h监测期间心律失常及一过性ST-T改变的发生率,... 目的:探讨贴附式72 h长程三导联心电监测在心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心悸行贴附式72 h长程三导联心电监测的患者病史和心电图资料。比较24 h和72 h监测期间心律失常及一过性ST-T改变的发生率,并分析72 h心律失常及一过性ST-T改变检出率减去24 h检出率得到的率差在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不同危险因素下的差异。结果:216例心悸患者中,72 h监测各类心律失常及一过性ST-T改变检出率均高于24 h监测(P<0.05)。年龄<60岁患者的房性早搏率差明显高于≥60岁患者的率差(P<0.01)。高血压患者的房性早搏率差低于非高血压患者率差(P<0.05)。非高血压患者或非冠心病患者中T波改变的率差异明显高于高血压或冠心病患者(P<0.01)。与24 h三导联心电监测相比,贴附式72 h三导联心电监测可明显提高心律失常及一过性ST-T改变检出率。在年龄<60岁或未合并高血压的心悸患者中,贴附式电极72 h三导联心电图监测对自觉症状相符的房性早搏更敏感;在未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的心悸患者中,贴附式电极72 h三导联心电图监测对症状相关的一过性T波改变更敏感。结论:贴附式72 h长程三导联心电监测极大地促进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也减轻了心悸患者的经济负担,实现了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程心电监测 心悸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ST-T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DOT∶PSS的导电水凝胶心电监测电极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明 郑俊杰 周金利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70,共11页
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导电水凝胶因其具有高导电性、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调控性设计等优点,在推动实时心电监测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PEDOT∶PSS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性能调控策略及其在心电监... 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导电水凝胶因其具有高导电性、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调控性设计等优点,在推动实时心电监测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PEDOT∶PSS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性能调控策略及其在心电监测领域的应用。最后提出了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开发兼具高稳定性与环境适应性的智能水凝胶,并优化其性能;开发高效、可扩展的新型制备技术;集成人工智能(AI)技术,实现心电(ECG)信号的智能分析;集成柔性能源模块,实现ECG监测系统自供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DOT∶PSS 导电水凝胶 生物相容 温度响应 心血管疾病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的信号降噪方法
13
作者 何玉洁 李新娥 贺俊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76,共7页
针对心电信号中肌电干扰噪声难以去除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的信号降噪方法。通过设计动态边界策略和反向种群生成方式,对白鲸优化(BWO)算法进行改进;采用改进白鲸优化算法对VMD参数自适应寻优,确定分解层数K与... 针对心电信号中肌电干扰噪声难以去除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的信号降噪方法。通过设计动态边界策略和反向种群生成方式,对白鲸优化(BWO)算法进行改进;采用改进白鲸优化算法对VMD参数自适应寻优,确定分解层数K与惩罚因子α;对含噪心电信号进行分解,得到k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同时采用相关系数法进行有效模态和含噪模态识别;对噪声主导的模态分量采用小波阈值降噪,并重构信号主导模态与降噪后模态。对仿真信号与含真实肌电干扰的心电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去噪效果优于小波阈值去噪法、EMD法、EMD-小波阈值去噪法,真实含噪的心电信号经该方法去噪后自相关系数可达0.9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 信号降噪 参数优化 改进白鲸优化算法 心电信号 IMF分量 小波阈值降噪 肌电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B算法的ECG身份识别解析特征选择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向林 严洪 +3 位作者 任兆瑞 许志 张煜 姚宇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94-2400,共7页
ECG作为一种新的活体生物特征用于身份识别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目前不同学者用于ECG身份识别的解析特征种类多、差异大问题。提出了ECG身份识别的特征选择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分支定界法的ECG身份识别解析特征选择方法,将所提出的解... ECG作为一种新的活体生物特征用于身份识别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目前不同学者用于ECG身份识别的解析特征种类多、差异大问题。提出了ECG身份识别的特征选择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分支定界法的ECG身份识别解析特征选择方法,将所提出的解析特征与Gahi最新提出的解析特征送入神经网络进行比较。实验表明该算法所提特征稳定性高、特异性强,优于Gahi算法所提特征,可有效用于ECG身份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特征 心电图 分支定界法 特征选择 身份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多酚中EGCG和ECG的含量 被引量:21
15
作者 刘锦文 李红玉 +1 位作者 石瑞君 郭杨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72-374,共3页
目的:建立茶多酚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Diamonsil C18(4.6mm×200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68:32),流速为1.0mL&... 目的:建立茶多酚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Diamonsil C18(4.6mm×200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68:32),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9nm,柱温25℃,进样量为20μL。结果:EGCG的进样量在0.1~6μg范围内,ECG的进样量在0.05-1.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EGCG:97.57%、ECG:96.60%,RSD分别为EGCG:1.93%、ECG:1.53%。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茶多酚中EGCG和ECG的含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EGCG e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自适应滤波器消除ECG中基线漂移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小燕 王涛 +1 位作者 冯焕清 詹长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50-454,共5页
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变换的自适应滤波器 ,其参考信号选择原始信号经小波分解后的高频部分 .该滤波器可有效消除心电信号中基线漂移 .经MIT/BIH心电数据库检验 ,取得满意的结果 .
关键词 小波变换 自适应滤波器 ecg信号 基线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与形态学运算的ECG自适应滤波算法 被引量:25
17
作者 季虎 孙即祥 毛玲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3-337,共5页
针对ECG信号常用滤波算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与形态学运算的自适应滤波新算法。该算法利用形态学滤波器去除基线漂移信号,用小波滤波器去除高频干扰信号,并将这两部分所得到的心电噪声分量作为自适应滤波器的参考输入信号,... 针对ECG信号常用滤波算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与形态学运算的自适应滤波新算法。该算法利用形态学滤波器去除基线漂移信号,用小波滤波器去除高频干扰信号,并将这两部分所得到的心电噪声分量作为自适应滤波器的参考输入信号,利用自适应滤波器调整对含噪ECG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最后,经实验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g信号 小波变换 形态学滤波 自适应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特征和融合特征的ECG身份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向林 严洪 +3 位作者 任兆瑞 宋晋忠 姚宇华 李延军 《智能系统学报》 2010年第5期458-463,共6页
ECG作为一种活体生物特征用于身份识别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重视.针对基于解析特征的ECG身份识别方法对特征点检测精度要求较高的缺点,提出一种仅需R波峰值点检测的ECG身份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有针对性的设定相应阈值,将PCA特征和小波融... ECG作为一种活体生物特征用于身份识别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重视.针对基于解析特征的ECG身份识别方法对特征点检测精度要求较高的缺点,提出一种仅需R波峰值点检测的ECG身份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有针对性的设定相应阈值,将PCA特征和小波融合特征方法相结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PCA特征方法、波形特征方法和小波特征方法,既减少了特征点检测的复杂性和特征点检测不准确带来的误差,又可获得较高的识别率,是一种实时、高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小波分解 融合特征 心电图 身份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8树脂吸附分离EGCG和ECG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姜绍通 李慧星 +2 位作者 马道荣 陈晓燕 潘丽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72-973,980,共3页
通过静态试验研究了7种树脂对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的吸附和解吸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用的树脂对ECG的吸附率大于对EGCG的吸附率,其中AB-8树脂对EGCG和ECG的吸附差异最大。在静态试验的基础上,选... 通过静态试验研究了7种树脂对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的吸附和解吸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用的树脂对ECG的吸附率大于对EGCG的吸附率,其中AB-8树脂对EGCG和ECG的吸附差异最大。在静态试验的基础上,选择AB-8树脂为柱填料,以茶多酚为原料,获得吸附分离EGCG和ECG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上样茶多酚浓度10 mg/ml,流速12ml/min,柱高35 cm。该条件下制品中EGCG含量为80%,ECG含量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8树脂 吸附分离 EGCG e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阶人工神经网络的ECG信号诊断模型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骆德汉 许广桂 +1 位作者 邹宇华 H.Gholam Hosseini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前已经有多种不同的ECG(心电图)信号辅助诊断工具得到应用,其中包含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ECG分类器应用系统。本文介绍一种基于多阶前馈人工神经网络的新型ECG信号诊断模型,其目标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响应速度快,识别率高的... 目前已经有多种不同的ECG(心电图)信号辅助诊断工具得到应用,其中包含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ECG分类器应用系统。本文介绍一种基于多阶前馈人工神经网络的新型ECG信号诊断模型,其目标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响应速度快,识别率高的ECG信号辅助诊断系统。首先给出多个不同结构的神经网络,然后针对6种不同的心脏状况,比较这些神经网络之间的性能差异和辨别能力。网络的输入数据来自于M IT/B IH数据库,包括12种ECG特征信号和相应的每次心脏搏动的13段压缩信号。通过研究测试发现,基于二阶神经网络的ECG模型识别率最高,正确率达到了9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g信号分类器 人工神经网络(ANN) ecg信号诊断 多阶前馈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