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临界角库伦楔在盐下楔状体的应用:以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为例
被引量:
6
1
作者
林川
尹宏伟
+4 位作者
汪伟
李长圣
能源
周鹏
周露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1-498,共8页
临界角库伦楔模型的建立,确定了楔状体坡度与楔状体及底部滑脱层岩石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但对于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盐下发育的褶皱冲断带楔状体,由于有上层盐岩对楔状体的压力,临界角库伦楔模型的定量应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文中考...
临界角库伦楔模型的建立,确定了楔状体坡度与楔状体及底部滑脱层岩石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但对于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盐下发育的褶皱冲断带楔状体,由于有上层盐岩对楔状体的压力,临界角库伦楔模型的定量应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文中考虑了上层盐岩的压力,推导出了适用于盐下楔状体的临界角库伦楔公式。根据重新推导后的临界角库伦楔公式对库车坳陷底部滑脱层的性质进行了计算,得出底部滑脱层内摩擦角为13.7°~18.4°,与泥岩或碳质页岩的性质相符。根据临界角库伦楔模型分析结果及地震资料解译,认为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盐下楔状体的滑脱层为中下三叠统泥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临界角库伦楔公式
滑脱层
内摩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界角库伦楔在盐下楔状体的应用:以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为例
被引量:
6
1
作者
林川
尹宏伟
汪伟
李长圣
能源
周鹏
周露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1-49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227
41572187)
国家重大专项(2011ZX05003-004)
文摘
临界角库伦楔模型的建立,确定了楔状体坡度与楔状体及底部滑脱层岩石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但对于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盐下发育的褶皱冲断带楔状体,由于有上层盐岩对楔状体的压力,临界角库伦楔模型的定量应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文中考虑了上层盐岩的压力,推导出了适用于盐下楔状体的临界角库伦楔公式。根据重新推导后的临界角库伦楔公式对库车坳陷底部滑脱层的性质进行了计算,得出底部滑脱层内摩擦角为13.7°~18.4°,与泥岩或碳质页岩的性质相符。根据临界角库伦楔模型分析结果及地震资料解译,认为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盐下楔状体的滑脱层为中下三叠统泥岩。
关键词
库车坳陷
临界角库伦楔公式
滑脱层
内摩擦角
Keywords
Kuqa depression
critical taper formula
detachment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Corresponding author: YIN Hongwei, Professor
e-mail: hwyin@ nju. edu. cn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临界角库伦楔在盐下楔状体的应用:以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为例
林川
尹宏伟
汪伟
李长圣
能源
周鹏
周露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