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5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e1-as基因突变体的创制及生理分析
1
作者 贺红利 张雨涵 +6 位作者 杨静 程云清 赵杨 李星诺 司洪亮 张兴政 杨向东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28-2239,共12页
大豆是光周期高度敏感植物,E1基因是大豆光周期开花机制中的一个核心基因。本研究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E1基因编辑载体,并转化大豆Williams 82。对E1基因的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发现,T1代植株中有基因编辑发生,进而培育T2代;... 大豆是光周期高度敏感植物,E1基因是大豆光周期开花机制中的一个核心基因。本研究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E1基因编辑载体,并转化大豆Williams 82。对E1基因的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发现,T1代植株中有基因编辑发生,进而培育T2代;通过对T2代e1-as-79突变体基因测序发现,E1基因在靶点1处发生了单碱基插入,导致编码序列提前终止。e1-as-79突变体的T3代植株开花时间比野生型大豆早(10±2)d,新出复叶叶绿素的测定值比野生型大豆低(6±2)μg g^(-1),完全展开复叶叶绿素含量比野生型大豆低(10±4)μg g^(-1)。突变体植株的花粉萌发率比野生型大豆低8%±1%,突变体植株在0.25、0.50、1.00和2.00 h时的花粉管长度分别为(33.96±5.00)、(74.14±5.00)、(142.86±5.00)和(183.50±5.00)μm,而野生型大豆在同等时间上的花粉管长度分别为(46.08±5.00)、(118.89±5.00)、(228.35±5.00)和(307.72±5.00)μm。根据性状对e1-as-79突变体和野生型进行转录组分析,共发现3615个差异基因,其中FT2a和FT5a的表达上升,推测这2个基因可能导致植株早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e1基因 基因编辑 突变体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Y1E遥感影像的杞麓湖流域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预测
2
作者 吴奇涛 郑毅 +4 位作者 李晓琳 侯磊 梁启斌 王艳霞 张成程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3,共10页
【目的】研究杞麓湖流域耕地土壤有机质(SOM)含量和卫星影像光谱的关系,明确土壤SOM的光谱特性,建立土壤SOM含量的反演模型,为杞麓湖流域耕地土壤精确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杞麓湖流域ZY1E高光谱遥感数据,选择原始反射率(RF)... 【目的】研究杞麓湖流域耕地土壤有机质(SOM)含量和卫星影像光谱的关系,明确土壤SOM的光谱特性,建立土壤SOM含量的反演模型,为杞麓湖流域耕地土壤精确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杞麓湖流域ZY1E高光谱遥感数据,选择原始反射率(RF)、一阶微分(FDR)、比值土壤指数(RSI)和归一化土壤指数(NDSI)作为自变量,与SOM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筛选出敏感波段,分别构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并反演出流域耕地SOM含量。【结果】杞麓湖流域土壤中SOM含量不同光谱反射特性趋势相近,土壤的光谱反射率在900、1200、1500和2000 nm处出现吸收谷;对光谱进行不同数学变换,可提高土壤SOM含量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其中NDSI和RSI的提升效果最佳;通过对各模型的精确度进行比较,以反射率的RSI构建的多元逐步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最优,其决定系数(R^(2))为0.80,均方根误差(RMSE)为6.96,验证模型SOM实测值和预测值的R^(2)为0.82,RMSE为3.65;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根据最优模型反演流域耕地SOM含量,多集中在35~45 g/kg,处于较高水平,且杞麓湖流域耕地土壤的SOM含量从西南向东北表现为低—高—低的分布特征。【建议】优化耕地土壤SOM含量变化的特征波长提取,可提高预测模型的精度;采用ZY1E高光谱遥感数据进行耕地土壤养分监测,可解决传统地理统计的受冗余信息影响问题,并为土壤精确施肥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Y1e 高光谱遥感 土壤有机质 预测模型 杞麓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317激活Keap1/Nrf2通路缓解小鼠阴道加德纳菌感染
3
作者 林如梦 黄小艳 +4 位作者 崔树茂 毛丙永 唐鑫 赵建新 张秋香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7,共7页
乳杆菌有助于调节机体抗氧化信号通路,上调抗氧化酶类的表达缓解氧化损伤。该研究旨在探讨特定益生菌对宿主抗氧化能力的提升,及其在调节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GV)感染造成的氧化应激中的作用。通过建立炎症模型和筛选具... 乳杆菌有助于调节机体抗氧化信号通路,上调抗氧化酶类的表达缓解氧化损伤。该研究旨在探讨特定益生菌对宿主抗氧化能力的提升,及其在调节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GV)感染造成的氧化应激中的作用。通过建立炎症模型和筛选具有抗氧化潜力的乳杆菌,该研究采用1.25μg/mL的脂多糖处理VK2/E6E7细胞24 h,使用CCK-8法确定具有抗氧化潜力的乳杆菌。在动物实验中,采用颈部皮下注射5 mg/mL戊酸雌二醇和阴道注射20μL 1010 CFU/mL的GV建立小鼠感染模型,随后连续10 d灌胃100μL 109 CFU/mL的乳杆菌菌悬液。实验结束后,对不同组别小鼠阴道进行GV载量检测、病理组织切片观察以及抗氧化信号通路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表达检测。研究结果显示,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317在体外试验中可显著上调细胞活力至109.0%。在动物试验中,口服CCFM1317后,GV载量下降了40.6%,阴道组织的病理切片结果也显示良好表征。进一步地,检测阴道组织Keap1/Nrf2信号通路表达情况,发现CCFM1317可使Keap1 mRNA水平表达显著降低48.6%,Nrf2 mRNA水平表达显著上调(P<0.0001),同时Nrf2含量上升了1.9倍。综上,该研究筛选的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317具有增强阴道抗氧化能力的特性,能够帮助机体缓解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阴道加德纳菌 氧化应激 Keap1/Nrf2信号通路 VK2/e6e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4
作者 贾明 胡波飞 +3 位作者 徐晓军 徐卫群 张晶樱 汤永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9-324,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点、治疗反应及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11月于本院初诊的ALL患儿837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出E2A-P BX1阳性患儿48例,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 目的:探讨儿童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点、治疗反应及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11月于本院初诊的ALL患儿837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出E2A-P BX1阳性患儿48例,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8例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中男26例,女22例,发病年龄9个月-13岁。初诊低危、中危及高危分别为2例(4.2%)、32例(66.7%)和14例(29.1%)。初诊外周血白细胞数<50×10^(9)/L者25例(53.2%),(50-100)×10^(9)/L者11例(23.4%),≥100×10^(9)/L者11例(23.4%)。免疫表型主要是以common-B ALL为主(44例,占91.7%)。48例E2A-PBX1阳性患儿未检测到BCR-ABL1、MLL-AF4、TEL-AML1等其他白血病融合基因。所有患儿均接受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08方案治疗,其中,泼尼松反应不良者5例(10.4%)。48例患儿在诱导治疗结束后均获得完全缓解。至随访截止时间(2023年4月30日),共5例患儿出现复发,其中中危1例、高危4例,高危组患儿的复发率明显高于中、低危组(均P<0.05);绝大多数复发患儿初诊白细胞数较高,其中4例≥100×10^(9)/L,初诊白细胞数≥100×10^(9)/L组患儿的复发率明显高于<100×10^(9)/L组(P<0.01)。本组共有4例患儿死亡,其中因白血病复发导致死亡的患儿有3例。48例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10年无事件生存率及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5%±4.8%、91.7%±4.0%。结论:在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ALL患儿中,初诊白细胞计数高及危险度分层较高的患儿更容易出现复发,复发是患儿的主要死亡原因,建议此类患儿接受更高强度的化疗或尽早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以进一步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2A-PBX1融合基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复发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W结构域E3泛素连接酶1调控卵巢癌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浸润
5
作者 郭晓娟 杜瑞娟 +4 位作者 陈丽平 郭克磊 周彪 卞华 韩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3-1073,共11页
目的探讨WW结构域E3泛素连接酶1(WWP1)表达与卵巢癌肿瘤微环境(TME)免疫浸润调控的关系。方法从TCGA获取卵巢癌患者数据,以中位值为截断值分为WWP1高表达和低表达组。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WWP1表达与卵巢癌预后关系;TISCH2比较WWP1在卵巢... 目的探讨WW结构域E3泛素连接酶1(WWP1)表达与卵巢癌肿瘤微环境(TME)免疫浸润调控的关系。方法从TCGA获取卵巢癌患者数据,以中位值为截断值分为WWP1高表达和低表达组。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WWP1表达与卵巢癌预后关系;TISCH2比较WWP1在卵巢癌转移和化疗后TME不同免疫细胞亚型的差异;TIMER分析WWP1表达对TME免疫细胞浸润和体细胞拷贝数变异的影响;TIGER分析WWP1表达与卵巢癌不同免疫细胞亚型演化的关系;深度学习模型分析TCGA病理染色图像,确定WWP1对卵巢癌患者TME的影响;WWP1高表达前后的SKOV3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差异基因并进行免疫浸润验证分析;在SKOV3和SKOV3/DDP裸鼠肿瘤组织中采用多色免疫荧光比较分析免疫标志物差异。结果WWP1高表达卵巢癌患者的整体生存率低于WWP1低表达患者(P=0.0012)。高表达WWP1、Stage IV等与卵巢癌不良预后相关(P<0.05)。卵巢癌转移或化疗后,TME中恶性肿瘤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WWP1表达比例亦明显增高(P<0.05)。WWP1表达与TME中促肿瘤免疫抑制性细胞正相关(r=0.1323~0.3955,P<0.05),与抑制肿瘤的免疫浸润细胞负相关(r=-0.1949~-0.1333,P<0.05)。CD8^(+)T细胞浸润水平与WWP1的深度缺失和染色体水平缺失有关,中性粒细胞浸润水平与WWP1高度扩增有关(P<0.05)。随着WWP1表达升高,TME中CD8^(+)、NK T细胞比例逐渐减少,髓样细胞和B细胞逐渐演化为不同细胞亚型。TCGA患者病理标本HE染色、高表达WWP1的SKOV3细胞转录组测序和裸鼠肿瘤组织多色免疫荧光分析确认了与生信分析相似的TME免疫细胞浸润结果。结论WWP1可能是卵巢癌的一个预后预测因子和潜在的TME免疫调控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WW结构域e3泛素连接酶1 免疫浸润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头盒E1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关联研究
6
作者 贾思璇 张思荻 +4 位作者 尤玥 孙嘉琳 段世均 石冰 贾仲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6,共9页
目的探究叉头盒E1(FOXE1)基因所在单倍型区域hg19 chr9:100560865-100660865附近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与中国西部汉族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CL/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第一阶段纳入159名NSCL/P患者,采用目标区域捕获测序的方法,... 目的探究叉头盒E1(FOXE1)基因所在单倍型区域hg19 chr9:100560865-100660865附近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与中国西部汉族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CL/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第一阶段纳入159名NSCL/P患者,采用目标区域捕获测序的方法,拟筛查FOXE1基因所在单倍型区域附近与NSCL/P发生相关的SNPs位点。第二阶段,选择21个常见SNPs位点,在1000名非综合征型单纯唇裂(NSCLO)患者,1000名非综合征型单纯腭裂(NSCPO)患者和1000名正常对照样本中进行验证。使用PLINK软件对研究人群进行哈迪-温伯格平衡(HWE)分析,对常见变异进行关联分析,对罕见变异进行基因负荷分析并使用Mutation Taster等软件对非同义突变的SNPs进行功能预测。结果第一阶段,共筛选出126个变异位点,包括76个SNPs变异位点和50个插入/缺失。纳入的所有SNPs在研究人群中遵循HWE。对筛选出的罕见变异进行功能有害性预测和基因负荷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常见变异的关联分析表明,FOXE1基因的rs13292899位点与NSCL/P发生显著相关(P=1.85E-27),并且该位点与NSCLO(P=6.41E-23)、NSCLP(P=2.36E-15)发生也有相关性。随后在验证阶段,发现rs79268293(P=0.013,P=0.022)、rs10983951(P=0.0092,P=0.0076)、rs117227387(P=0.0092,P=0.0076)、rs3758250(P=0.0092,P=0.0076)和rs116899397(P=0.0092,P=0.0076),这5个SNPs位点与NSCLO和NSCPO均有显著关联性;另外,rs13292899(P=0.0085)、rs74606599(P=0.0083)、rs143226042(P=0.0083)和rs117236550(P=0.01),这4个SNPs位点与NSCLO发生相关;rs12343182(P=0.0087)、rs10119760(P=0.012)、rs10113907(P=0.012)和rs13299924(P=0.012),这4个SNPs位点与NSCPO发生相关。结论本研究在FOXE1基因上发现了一个新的易感SNPs位点rs13292899与NSCL/P及NSCLO发生密切相关,以及其他13个SNPs位点与NSCLO或NSCPO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 叉头盒e1基因 目标区域捕获测序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S1转录上调FBXO45通过EMT而促进肝癌的侵袭迁移 被引量:1
7
作者 朱贞宝 吴飞繁 +2 位作者 顾永鹏 谢传明 张雷达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332-1341,共10页
目的探究E26转化特异性转录因子1(E26 transformation-specific 1,ETS1)和F-盒蛋白45(F-box protein 45,FBXO45)在人肝癌细胞中侵袭转移的影响和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Jaspar、hTFtarget、Cistrome转录因子数据库预测网站预测FBXO45... 目的探究E26转化特异性转录因子1(E26 transformation-specific 1,ETS1)和F-盒蛋白45(F-box protein 45,FBXO45)在人肝癌细胞中侵袭转移的影响和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Jaspar、hTFtarget、Cistrome转录因子数据库预测网站预测FBXO45的转录因子。根据各个数据库预测的结果取交集,对筛选出的候选转录因子分别在高转移人肝癌细胞(highmetastatichuman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line,HCCLM3)和人肝癌细胞(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line,Huh7)中敲低各个的基因表达后检测FBXO45的表达情况,选出对FBXO45表达影响最显著的一个分析并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实验验证与FBXO45启动子的结合情况,确定FBXO45潜在的转录因子。在肝癌细胞HCCLM3和Huh7中过表达ETS1后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其对肝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和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表达变化情况。在过表达ETS1情况下敲低FBXO45检测对其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通过预测FBXO45转录因子后取交集筛选出3个候选转录因子,分别是ETS1、SPI1和YY1)。在HCCLM3和huh7细胞中分别敲低ETS1、SPI1和YY1,结果发现ETS1敲低后显著导致了FBXO45的表达降低(P<0.05)。根据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的分析显示,ETS1和FBXO45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1,P<0.0001;R=0.40,P=0.0219)。ChIP实验结果提示,ETS1可以和FBXO45启动子序列特异性结合而调控其表达,证实了ETS1为FBXO45潜在的转录因子。然后在肝癌细胞HCCLM3和Huh7中过表达ETS1后发现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明显增加,并上调了N-cadherin、Snail蛋白的表达(P<0.01)。此外,在ETS1过表达的情况下敲低FBXO45后可以显著抑制其侵袭迁移能力(P<0.01)。结论ETS1激活FBXO45的转录使其高表达而通过EMT途径增强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促进肝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e26转化特异性转录因子1 上皮间充质转化 侵袭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 16 E7-A647G变异通过SUV39H1途径影响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8
作者 董杨柳 张雪晨 +5 位作者 朱鑫丽 李伟欣 赵先 王乐 者湘漪 潘泽民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7-396,共10页
目的探讨HPV 16 E7-A647G变异通过SUV39H1途径影响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方法宫颈癌SiHa细胞慢病毒感染HPV 16 E7-647A和HPV 16 E7-647G过表达载体为实验组,慢病毒空载体NC为对照组。Western blot实验检测SUV39H1、RIG-1、cGAS、STIN... 目的探讨HPV 16 E7-A647G变异通过SUV39H1途径影响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方法宫颈癌SiHa细胞慢病毒感染HPV 16 E7-647A和HPV 16 E7-647G过表达载体为实验组,慢病毒空载体NC为对照组。Western blot实验检测SUV39H1、RIG-1、cGAS、STING、P-IRF3和IFN-β蛋白质表达水平;MTT实验、集落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HPV 16 E7-A647G变异对SiHa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构建HPV 16 E7 siRNA干扰片段,将其转染到SiHa细胞中,检测敲低E7基因对SUV39H1通路蛋白质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在宫颈癌SiHa细胞中,HPV 16 E7-A647G变异通过影响SUV39H1途径蛋白质表达水平使IFN-β蛋白质表达降低,且E7-647G变异的IFN-β蛋白质表达低于E7-647A野生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E7-647G变异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作用显著强于E7-647A野生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iHa细胞中敲低E7基因后通过SUV39H1途径使IFN-β蛋白质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敲低E7基因后SiH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P<0.0001)。结论HPV 16 E7-647G变异通过SUV39H1途径降低宫颈癌细胞中IFN-β的表达水平,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且促进能力高于HPV 16 E7-647A野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 16 e7-A647G变异 宫颈癌 SUV39H1途径 增殖和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E2F1在头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姣 安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4-252,共9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E2F1在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预后相关性。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E2F1在HNSC中的转录水平及其与HNSC患者生存率的关系和对HNSC的诊断价值。通过UALCAN数据库和GEPIA数据库...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E2F1在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预后相关性。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E2F1在HNSC中的转录水平及其与HNSC患者生存率的关系和对HNSC的诊断价值。通过UALCAN数据库和GEPIA数据库分析E2F1在HNSC中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通过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E2F1的相关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及GO功能富集分析。纳入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44例和正常口腔黏膜对照21例,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及RT-PCR法检测E2F1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的表达及其mRNA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TCGA数据显示,E2F1在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与IHC及PCR检测结果一致(均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966,在HNSC患者中E2F1的表达与预后呈正相关(P<0.05)。PCR结果显示,E2F1 mRNA在OSCC中呈高表达(P<0.01),不同分化程度(P<0.01),临床分期(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TCGA数据库中分析结果一致。不同年龄、性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CGA的数据分析结果不一致。KEGG通路富集及GO功能分析结果显示,E2F1及其相关基因的生物过程主要涉及错配修复,细胞周期,DNA复制等过程。结论:E2F1的高表达可能与OSCC的发生、发展、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2F1 头颈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TCGA 生物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总皂苷对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小鼠CYP2E1酶活性及mRNA的影响
10
作者 杨贝 邹心意 +3 位作者 王子怡 张潇童 贺文婷 唐亮 《特产研究》 2025年第3期49-54,共6页
为探讨柴胡总皂苷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使用60只KM小鼠作为试验对象,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双环醇),柴胡总皂苷低剂量组(15 mg/kg)、中剂量组(75 mg/kg)和高剂量组(150 mg/... 为探讨柴胡总皂苷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使用60只KM小鼠作为试验对象,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双环醇),柴胡总皂苷低剂量组(15 mg/kg)、中剂量组(75 mg/kg)和高剂量组(150 mg/kg),每组10只。对于柴胡总皂苷的高、中、低剂量组,每天给每只小鼠灌服0.18 mL的柴胡总皂苷。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与各给药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每天接受一次给药,持续7 d。在最后一次给药后的1 h,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向小鼠一次性注入四氯化碳花生油(浓度为0.1%,剂量为10 mg/kg),以此诱导急性肝损伤。造模后采用HE染色检测肝脏病理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测定CYP2E1酶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CYP2E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CYP2E1 mRNA的表达。正常对照组的肝细胞展现出典型的形态结构,这些肝细胞围绕中央静脉呈辐射状分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水肿,柴胡总皂苷各剂量组病理学形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ST、ALT水平均升高(P <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柴胡总皂苷高剂量组CYP2E1的酶活性以及mRNA表达显著降低(P <0.01)。本研究表明高剂量的柴胡总皂苷(150 mg/kg)能够明显缓解CCl4小鼠的急性肝损伤,并且能够下调CYP2E1的表达,通过抑制CYP2E1酶的活性来实现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损伤的有效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总皂苷 四氯化碳 急性肝损伤 CYP2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腺癌中SPIN1、E2F1、MDM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吕蓓蓓 李加美 +1 位作者 李佳 姚志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2-1088,共7页
目的探讨胃腺癌中SPIN1、E2F1、MDM2的表达及相关性,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74例原发胃腺癌及43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蜡块,制作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PIN1、E2F1及MDM2在胃腺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胃腺癌中SPIN1、E2F1、MDM2的表达及相关性,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74例原发胃腺癌及43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蜡块,制作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PIN1、E2F1及MDM2在胃腺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进一步分析三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三者间两两的相关性。结果174例胃腺癌组织中SPIN1、E2F1、MDM2的阳性率为70.7%、66.7%、35.1%,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7.0%、16.3%、7.0%)(P均<0.001)。SPIN1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E2F1表达与胃癌患者性别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MDM2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明显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SPIN1、E2F1高表达组患者的预后较低表达组差;MDM2表达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PIN1与E2F1(r=0.3276),SPIN1与MDM2(r=0.2961)表达呈正相关(P<0.001),E2F1与MDM2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SPIN1和E2F1可作为胃腺癌转移及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评估胃腺癌患者SPIN1、E2F1的表达水平有助于精确分层及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腺癌 e2F1 SPIN1 MDM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D1和细胞周期蛋白E1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先兆子痫的关联研究
12
作者 周韵哲 苗竣翔 +2 位作者 韦杰桦 陈立章 王婷婷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142-2148,共7页
背景先兆子痫(PE)是一种致命的多系统疾病,严重威胁妇女和胎儿的健康。目的探索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和细胞周期蛋白E1(CCNE1)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PE的关联,为PE病因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招募2020年10月... 背景先兆子痫(PE)是一种致命的多系统疾病,严重威胁妇女和胎儿的健康。目的探索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和细胞周期蛋白E1(CCNE1)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PE的关联,为PE病因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招募2020年10月—2023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和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就诊的202例PE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同期在该院产检且血压正常的40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CND1和CCNE1基因多态性与PE发生的关联,并计算调整后比值比(aOR)及95%置信区间(95%CI)。采用叉生分析探索基因-基因相加交互作用与PE的关联。使用3DSNP数据库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功能注释。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CND1 rs1352075位点携带CT/TT基因型孕妇发生PE的风险低于CC基因型(显性模型:aOR=0.44,95%CI=0.20~0.96,P<0.05)。CCNE1 rs3218070位点携带GG基因型孕妇发生PE的风险高于CC/GC基因型(隐性模型:aOR=4.31,95%CI=1.16~16.04,P<0.05)。3DSNP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rs1352075和rs3218070染色质开放区域中,与血管以及胎盘形成相关的细胞调控因子结合位点占比较高。交互作用分析显示,rs1352075和rs3218070位点间的相加交互作用与PE发生无关。结论CCND1 rs1352075位点携带CC基因型和CCNE1 rs3218070位点携带GG基因型可能与PE发生风险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细胞周期蛋白D1 细胞周期蛋白e1 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 病例对照研究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RPINE1在胶质母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3
作者 郭肖肖 曹雨露 +1 位作者 徐淑欣 张琳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0,共5页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有关。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亚家族E成员1(SERPINE1)被认为是与GBM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之一。SERPINE1主要参与上皮间质转化、肿瘤血管生成、...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有关。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亚家族E成员1(SERPINE1)被认为是与GBM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之一。SERPINE1主要参与上皮间质转化、肿瘤血管生成、糖酵解和免疫逃逸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已成为癌症较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和预后指标之一。SERPINE1不仅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自身促进GBM发生发展,也可介导肿瘤细胞与微环境中非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加速GBM恶性进展。了解SERPINE1如何调控GBM恶性进展对认识GBM的发生发展和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SERPINE1促GBM发生发展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SERPINE1在GBM恶性进展中的作用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亚家族e成员1 肿瘤发生发展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角硫因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信号通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研究
14
作者 刘青芳 韦有仕 +4 位作者 肖斐 周春香 刘群 袁慧 曹天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156-2162,共7页
背景麦角硫因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有关,并具有神经保护的作用。但其是否能改善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暂不明晰,且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麦角硫因通过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 背景麦角硫因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有关,并具有神经保护的作用。但其是否能改善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暂不明晰,且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麦角硫因通过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于2021年8月—2023年9月,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麦角硫因组、麦角硫因+NRF2抑制剂(ML385)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建立VD大鼠模型,麦角硫因组于造模前2周开始每天腹腔注射麦角硫因2 mg/kg,持续4周;麦角硫因+ML385组在造模前2周开始每天腹腔注射麦角硫因2 mg/kg和ML38530 mg/kg,持续4周。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HE染色以及TUNEL染色检测麦角硫因对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蛋白质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氧化应激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本研究成功建立了VD大鼠模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P<0.05),大鼠海马组织中神经元数量减少,细胞萎缩,形态异常,细胞核深度染色,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率增加(P<0.05),海马组织中NRF2、HO-1和醌氧化还原酶1(NQ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降低,丙二醛(MDA)水平增加(P<0.05),白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麦角硫因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升高(P<0.05),海马组织病理程度减轻,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率降低(P<0.05),海马组织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SOD、GSH-Px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P<0.05),IL-1β、TNF-α和IL-6水平降低(P<0.05);与麦角硫因组比较,麦角硫因+ML385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P<0.05),海马组织损伤严重,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率增加(P<0.05),海马组织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SOD、GSH-Px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P<0.05),IL-1β、TNF-α和IL-6水平升高(P<0.05)。结论麦角硫因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反应 炎症损伤 麦角硫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3通过调控E2F1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建新 王琳茜 +3 位作者 朱波 时沛 孙义长 韩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3-858,共6页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g3通过调控E2F1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方法MTT测定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0、80、160、320μmol·L^(-1))对细胞增殖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g3通过调控E2F1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方法MTT测定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0、80、160、320μmol·L^(-1))对细胞增殖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测定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对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测定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对E2F1、MMP-2、MMP-9、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80、160、320μmol·L^(-1)人参皂苷Rg3组细胞存活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80、160、320μmol·L^(-1)人参皂苷Rg3组细胞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80、160、320μmol·L^(-1)人参皂苷Rg3组细胞迁移数目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80、160、320μmol·L^(-1)人参皂苷Rg3组细胞侵袭数目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80、160、320μmol·L^(-1)人参皂苷Rg3组E2F1 mRNA与E2F1蛋白表达量相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80、160、320μmol·L^(-1)人参皂苷Rg3组细胞中MMP-2、MMP-9、BCL-2蛋白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BCL-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人参皂苷Rg3能降低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能力,抑制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同时还促进SGC-7901细胞凋亡,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E2F1因子下调MMP-2、MMP-9、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3 e2F1 胃癌 增殖 迁移和侵袭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M1E精细化管理法在缩短门诊药房长期处方调配时间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沈海娟 秦琼 魏巍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6-480,共5页
目的探索实施长期处方政策的情况下,门诊药房采用4M1E精细化管理法在缩短门诊药品调配时间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机混合调配窗口实施前(2022年1—6月)、人机混合调配窗口实施后(2022年7—12月)处方各10000张,比较实... 目的探索实施长期处方政策的情况下,门诊药房采用4M1E精细化管理法在缩短门诊药品调配时间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机混合调配窗口实施前(2022年1—6月)、人机混合调配窗口实施后(2022年7—12月)处方各10000张,比较实施前后门诊药房人机混合调配窗口单张处方药品调配时间、高峰期窗口调配处方量及处方药品数、智能化设备使用情况及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结果人机混合调配窗口实施前后,单张处方药品调配时间由每张(96.88±1401.17)s降低至(55.84±526.24)s(P<0.01);高峰时段(9:30—11:30)窗口处方调配处方量由(135.20±21.06)张·(2 h)^(-1)增加至(147.19±21.24)张·(2 h)^(-1),处方药品数由(871.74±215.61)个·(2 h)^(-1)增加至(1008.53±267.87)个·(2 h)^(-1);处方直发率及设备自动化率均大幅提高;门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管理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处方压力下,医院门诊药房采用4M1E精细管理法后,能够大幅度缩短处方调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处方 门诊药房 4M1e精细化管理法 处方调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miR-23b和PINK1/Parkin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金华 张叶青 +4 位作者 呼琴 张磊 陈诺 韩燕全 王亿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70,共9页
目的 探讨TGF-β1诱导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中miR-23b对PINK1/Parkin通路的靶向调节机制,并阐明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对NRK-52E细胞转分化的干预机理。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法对清肾颗粒进行全指纹图谱分析。构建TGF-... 目的 探讨TGF-β1诱导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中miR-23b对PINK1/Parkin通路的靶向调节机制,并阐明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对NRK-52E细胞转分化的干预机理。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法对清肾颗粒进行全指纹图谱分析。构建TGF-β1诱导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转染siRNA后分为模拟物空载对照组、miR-23b-5p模拟物组、抑制剂空载对照组、miR-23b-5p抑制剂组,观察miR-23b-5p对PINK1表达量的影响。再将NRK-52E细胞分组为正常组、TGF-β1组、清肾颗粒组、miR-23b-mimic-NC组、miR-23b-mimic组、miR-23b-mimic+清肾颗粒组,Western blot法检测NRK-52E细胞中Pink1、Parkin、LC3Ⅱ、Beclin-1、P62、α-SMA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NRK-52E细胞中miR-23b-5p、Pink1、Parkin、Beclin-1、α-SMA mRNA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3b-5p与PINK1的靶向关系。结果 UPLC指纹图谱法鉴定出清肾颗粒中11个活性成分。miR-23b-5p过表达后,PINK1 mRNA表达量也显著增加(P<0.05);而miR-23b-5p表达沉默后,PINK1 mRNA表达量也显著减少(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显示,Rno-miR-23b-5p能显著下调Rno-PINK1-WT荧光素酶活性(P<0.05),但未能下调突变Rno-PINK1-mut荧光素酶活性(P>0.05)。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干预实验发现,TGF-β1组的miR-23b-5p、Pink1、Parkin、Beclin-1、LC3Ⅱ表达及LC3Ⅱ/Ⅰ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62和α-SM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清肾颗粒组和miR-23b-mimic组的miR-23b-5p、Pink1、Parkin、Beclin-1、LC3Ⅱ表达及LC3Ⅱ/Ⅰ比值均明显高于TGF-β1组,P62和α-SMA表达明显低于TGF-β1组(P<0.05)。miR-23b-mimic+清肾颗粒组的表现更优于miR-23b-mimic组(P<0.05)。结论 清肾颗粒能够上调NRK-52E细胞内miR-23b-5p表达,并通过增强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活性,抑制NRK-52E细胞转分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3b-5p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线粒体自噬 NRK-52e细胞 清肾颗粒 上皮细胞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稳控系统E1通道的网络靶场实验台的设计与实现
18
作者 童和钦 许剑冰 +2 位作者 梁师哲 麦成 徐海波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79,共9页
随着智能电网和跨区稳定控制技术的发展,信息通信与电力系统的耦合更加紧密,网络攻击带来的安全风险也越来越高。稳控系统E1通道作为重要的测控通道,其安全性对稳控系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展面向稳控系统E1通道的半实物仿真和攻防演... 随着智能电网和跨区稳定控制技术的发展,信息通信与电力系统的耦合更加紧密,网络攻击带来的安全风险也越来越高。稳控系统E1通道作为重要的测控通道,其安全性对稳控系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展面向稳控系统E1通道的半实物仿真和攻防演练,对发现E1通道的安全漏洞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半实物仿真技术设计了面向稳控系统E1通道的网络靶场实验台,介绍基于该实验台的攻防演练方案;然后,通过该实验台对一个典型的在运稳控系统E1通道开展仿真和攻击模拟实验,测试了稳控系统的安全隐患,并验证了实验台的有效性;最后,提出几种提升E1通道安全性的方法,并展望了实验台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控系统 网络安全 半实物仿真实验台 网络靶场 e1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通过调控miR-429/ZEB1轴对胰腺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
19
作者 张志超 李光辉 +3 位作者 朱学河 魏强 王飞 赵海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6-1174,共9页
目的探究高糖干预对胰腺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及作用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葡萄糖(0、7.5、15、30 mmol/L)处理PANC-1细胞24 h构建高糖干预的PANC-1细胞。将miR-429 mimics及其阴性对照(mimics NC)转染至PANC-1细胞,分为对照组、H... 目的探究高糖干预对胰腺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及作用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葡萄糖(0、7.5、15、30 mmol/L)处理PANC-1细胞24 h构建高糖干预的PANC-1细胞。将miR-429 mimics及其阴性对照(mimics NC)转染至PANC-1细胞,分为对照组、HG组、HG+mimics NC组、HG+mimics组、HG+mimics+oe-NC组和HG+mimics+oe-ZEB1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水平;qRT-PCR检测细胞miR-429和锌指E-盒结合同源盒蛋白1(ZEB1)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ZEB1蛋白表达水平。将以上各组PANC-1细胞与CD8^(+)T细胞建立共培养体系,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CD8^(+)T细胞对PANC-1细胞的杀伤作用;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miR-429和ZEB1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HG可促进PANC-1细胞表面分子PD-L1及ZEB1表达(P<0.05),抑制miR-429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miR-429过表达可显著抑制HG诱导的PANC-1细胞表面分子PD-L1表达,而过表达ZEB1可逆转miR-429过表达对HG诱导PANC-1细胞表面分子PD-L1表达的抑制作用。建立与CD8^(+)T细胞共培养体系后,与对照组比较,HG组PANC-1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和杀伤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HG+mimics NC组比较,HG+mimics组PANC-1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水平和杀伤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HG+mimics+oe-NC组比较,HG+mimics+oe-ZEB1组PANC-1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和杀伤活性明显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429靶向负调控ZEB1。结论高糖通过下调miR-429表达水平,靶向负调控ZEB1 mRNA的表达,提高PANC-1细胞表面分子PD-L1表达水平,进而促进PANC-1细胞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29 胰腺癌 锌指e-盒结合同源盒蛋白1 高糖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国产高光谱ZY1-02E卫星在内陆水体水质参数反演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姚华鑫 肖潇 +6 位作者 陈品祥 周庆 郭津 刘瑶 张方方 王胜蕾 李俊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0,30,共11页
2021年12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资源一号02E(ZY1-02E)卫星,其搭载了新一代高光谱相机(Advanced Hyperspectral Imager,AHSI),拥有30 m空间分辨率的可见光到短波红外范围内的166个波段,在内陆水体水质参数反演方面具有重要潜力。本研究以... 2021年12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资源一号02E(ZY1-02E)卫星,其搭载了新一代高光谱相机(Advanced Hyperspectral Imager,AHSI),拥有30 m空间分辨率的可见光到短波红外范围内的166个波段,在内陆水体水质参数反演方面具有重要潜力。本研究以北京市沙河水库和金海湖为研究区,开展基于ZY1-02E AHSI影像数据的叶绿素a浓度和透明度反演研究,以评价其实际应用效果。基于京津冀地区12个湖库的遥感反射率和叶绿素a浓度实测数据,构建叶绿素a反演半经验模型。将该模型和基于准解析算法(Quasi-Analytical Algorithm,QAA)的透明度半分析模型应用于ZY1-02E AHSI影像,并利用在沙河水库和金海湖两个研究区获取的星地同步实测水质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基于670 nm和705 nm波长的归一化指数的叶绿素a反演半经验模型的精度最高,拟合度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79和21.70%;基于QAA-V6的透明度半分析模型的精度最高,拟合度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93和13.90%。该研究结果初步证明了ZY1-02E高光谱数据在内陆水体水质参数反演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Y1-02e卫星 高光谱影像 内陆水体 叶绿素A 透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