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能X线吸收法腰椎侧位骨密度测定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河北 张颜秋 +4 位作者 苟淑芹 刘春义 张秀华 逯亚平 王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62-163,188,共3页
目的评价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骨密度时侧位的临床价值。方法178例女性患者(按年龄分组)接受腰椎后前位和侧位骨密度测定,以BMD表示骨密度值,以T值为标准判断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评价腰椎后前位与侧位T值对骨量减少程度的判... 目的评价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骨密度时侧位的临床价值。方法178例女性患者(按年龄分组)接受腰椎后前位和侧位骨密度测定,以BMD表示骨密度值,以T值为标准判断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评价腰椎后前位与侧位T值对骨量减少程度的判断和骨质疏松诊断的差别。结果①各年龄组患者腰椎后前位BMD值均高于侧位值;②各年龄组患者腰椎后前位及侧位T值对骨量减少程度的判断有显著性差别;③当大于50岁时,腰椎后前位及侧位T值对骨质疏松诊断有显著性差别。结论腰椎侧位对女性患者骨量减少程度的判断和骨质疏松的诊断(>50岁)都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吸收法 骨密度 骨质疏松 腰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侧位骨密度测定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冷文川 张美荣 +1 位作者 刘燕 于长隆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 :观察应用双能X线测定腰椎椎体骨密度时正位和侧位结果的差别 ,探讨腰椎侧位测定骨密度辅助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价值。方法 :以 16 6名平均年龄为 6 4 .7岁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对象 ,测试其腰椎骨密度值 ,观察不同年龄受试者... 目的 :观察应用双能X线测定腰椎椎体骨密度时正位和侧位结果的差别 ,探讨腰椎侧位测定骨密度辅助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价值。方法 :以 16 6名平均年龄为 6 4 .7岁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对象 ,测试其腰椎骨密度值 ,观察不同年龄受试者腰椎正、侧位骨密度的差别 ,以及由此测试结果得到的诊断骨质疏松结论的差别。结果 :全部受试者的椎体正位骨密度检测均高于侧位(P <0 0 1) ,但在 113名年龄小于 6 5岁的受试者中 ,以此诊断骨质疏松症的结果并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5 3名年龄大于 6 5岁的受试者中 ,根据正、侧位骨密度的变化得到的骨质疏松症诊断出现较大偏差 (P <0 0 5 )。根据正位骨密度测定诊断骨质疏松症约有三分之一漏诊率。结论 :对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可以用传统的正位腰椎骨密度测定的方法来诊断 ,不需另作侧位测定 ,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 ,则应加作腰椎侧位骨密度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双能X线测定 骨密度 腰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期女性骨密度与月经状况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赵琳 廖文君 +2 位作者 安丽花 夏琳玲 熊昕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64-165,共2页
目的了解昆明12~14岁女性骨密度水平并就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量昆明市某中学98名12~14岁青少年腰椎及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与骨密度相关因素。结果女生腰椎、... 目的了解昆明12~14岁女性骨密度水平并就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量昆明市某中学98名12~14岁青少年腰椎及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与骨密度相关因素。结果女生腰椎、股骨颈、大转子骨密度明显高于男生(P〈0.05);月经初潮年龄早的女生骨密度较高(P〈0.05)。结论青春期(12~14岁)阶段女生骨密度较同年龄段男生高,该年龄段女生骨密度与月经初潮年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女性 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骨密度测量方法在补钙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朋 沈洁 +3 位作者 刘福康 王婷婷 印虹 孙桂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2-274,共3页
目的:评价某补钙为主保健食品增加大鼠骨密度的功效,比较双能X线吸收法(DEXA)与阿基米德定律法在骨密度测量中的应用。方法:参照《保健食品检验与技术评价规范》(2003版")增加骨密度功能检验方法"方案一,将45只断乳Sprague-Da... 目的:评价某补钙为主保健食品增加大鼠骨密度的功效,比较双能X线吸收法(DEXA)与阿基米德定律法在骨密度测量中的应用。方法:参照《保健食品检验与技术评价规范》(2003版")增加骨密度功能检验方法"方案一,将45只断乳Sprague-Dawley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碳酸钙对照组、低钙对照组和保健品低、中、高剂量组(0.17、0.33、1.00g/kg),对某保健食品进行评价。结果:保健品高剂量组及碳酸钙对照组大鼠在钙表观吸收率、质量增加量、骨密度及骨钙含量上明显高于低钙对照组(P<0.05)。除骨密度外,保健品高剂量组同碳酸钙对照组相比各指标差异不显著;DEXA法与阿基米德定律法所测骨密度结果相关性较好。结论:该保健食品对大鼠有增加骨密度作用;DEXA法与阿基米德定律法均可用于动物实验中骨密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骨密度X线吸收法 阿基米德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峰值骨量对诊断青岛地区成年女性骨质疏松敏感性的比较
5
作者 杨乃龙 王军 +1 位作者 徐丽丽 曲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929-931,900,共4页
目的比较青岛地区正常汉族成年女性峰值骨密度(PBMD)数据库与骨密度仪自身所应用数据库差异,以及对骨质疏松症(OP)诊断的影响。方法应用法国DMS公司CHALLENGER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对青岛地区汉族人868例25~83岁女性居民进行腰椎(L2-... 目的比较青岛地区正常汉族成年女性峰值骨密度(PBMD)数据库与骨密度仪自身所应用数据库差异,以及对骨质疏松症(OP)诊断的影响。方法应用法国DMS公司CHALLENGER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对青岛地区汉族人868例25~83岁女性居民进行腰椎(L2-L4)部位和左侧髋部(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区)6个骨骼区域的BMD。统计分析获得本地区正常汉族人女性骨密度(BMD)数据库,将其PBMD及标准差与法国CHALLENGER型DXA骨密度仪所应用数据库的PBMD及标准差进行比较分析,并分别用两组数据库对191例脆性骨折患者进行诊断,观察两者诊断阳性率的差异。结果青岛地区汉族人群6个骨骼区域BMD随年龄变化,不同部位骨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腰椎在25~29岁,髋部在40~44岁,其骨密度峰值骨量高于法国DMS公司CHALLENGER型DXA的峰值骨量,两个数据库的标准差无明显差异。应用本地区正常汉族人女性BMD数据库可提高对脆性骨折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率约50%。结论通过建立青岛地区汉族人群女性的骨密度数据库,确立青岛地区PBMD标准,与仪器PBMD比较显著提高了本地区汉族人群女性的骨质疏松症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双能X线骨密度仪 脆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地区股骨上段骨折风险阈值研究
6
作者 朱文艺 王坤正 +3 位作者 刘凯 王瑞 洪刚 郭子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5-669,共5页
目的找出最佳的预测老年人群股骨上段骨折风险的方法。方法利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和其他工具,测量30具尸体骨右侧股骨上段的骨密度、几何形态以及股骨上段极限强度。然后,通过物理公式分析摔倒时股骨上段的受力情况。结果 (1)女性各... 目的找出最佳的预测老年人群股骨上段骨折风险的方法。方法利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和其他工具,测量30具尸体骨右侧股骨上段的骨密度、几何形态以及股骨上段极限强度。然后,通过物理公式分析摔倒时股骨上段的受力情况。结果 (1)女性各项参数多数低于男性。(2)股骨颈骨密度与股骨上段载荷之间的相关性最佳(r2=0.807),推导出预测股骨上段骨折风险回归方程。(3)股骨颈宽度与股骨上段极限强度的相关性较好。(4)推导出骨折风险阈值。结论 (1)陕西地区老年人股骨上段骨折发生率较低,与体型小导致摔倒时的暴力低有关。(2)股骨颈骨密度为较好的骨折风险预测指标。与几何形态结合可提高预测能力。(3)通过骨折风险阈值公式早期预防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上段载荷 骨密度(BMD) 股骨上段几何形态 双能X线吸收测定(dexa) 股骨上段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