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九个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优质冬小麦品种在晋中麦区的生育及品质表现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婷婷
王宝青
+5 位作者
杨珍平
孙敏
郝教敏
杜天庆
高志强
杨武德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191,共10页
为拓宽山西优质小麦品种资源,采用田间试验,分秋播(2010年9月28日)和春播(2011年2月28日)两个播种时期,研究了来自黄淮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9个优质小麦品种在晋中晚熟冬麦区的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表现。其中黄淮冬麦区品种为烟...
为拓宽山西优质小麦品种资源,采用田间试验,分秋播(2010年9月28日)和春播(2011年2月28日)两个播种时期,研究了来自黄淮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9个优质小麦品种在晋中晚熟冬麦区的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表现。其中黄淮冬麦区品种为烟农19(冬性,强筋)、淮麦18(半冬性,中筋)和宁麦9号(冬性,弱筋),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品种为镇麦168(春性,强筋)、皖麦33(春性,强筋)、宁麦13(春性,弱筋)、扬辐麦2号(春性,弱筋)、扬辐麦4号(春性,弱筋)和扬麦15(春性,弱筋)。结果表明,烟农19和淮麦18在晋中麦区秋播可正常越冬,并获得相当的产量,且烟农19的成穗数和产量高于淮麦18;9个引进小麦品种在晋中麦区春播均可抽穗成熟,但因2010-2011年度秋冬春三季连旱,所有品种在苗期到拔节期受旱,因而均未能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烟农19和淮麦18的籽粒产量和品质秋播明显高于或优于春播。总体来看,在晋中麦区,烟农19和淮麦18适宜通过秋播种植加以利用,扬辐麦2号、宁麦9号有望通过春播种植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晋中麦区
秋播
春播
农艺性状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彩色小麦品种在晋中麦区产量与品质性状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马娟娟
杨珍平
+3 位作者
夏清
王宝青
孙敏
高志强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1615-1618,1668,共5页
采用田间试验,探讨9个彩色小麦品种在晋中冬麦区晚播的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以期筛选适合晋中地区的高产优质品种。结果表明,山农129的籽粒产量最高,9个彩色小麦品种中仅有部分品质性状优于山农129。整体来看,晋中冬麦区晚播种植的9个彩...
采用田间试验,探讨9个彩色小麦品种在晋中冬麦区晚播的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以期筛选适合晋中地区的高产优质品种。结果表明,山农129的籽粒产量最高,9个彩色小麦品种中仅有部分品质性状优于山农129。整体来看,晋中冬麦区晚播种植的9个彩色品种中,晋麦67号、乌麦201W22均为高蛋白(≥14.00%)高筋(≥32.00%)的中产(3 600~5 300 kg/hm2)品种;晋麦13号、乌麦203W2和黑小麦031244均为高等蛋白中筋(30.00%~32.00%)品种,但前二者中产,后者低产(〈2 100 kg/hm2);乌麦202W22、乌麦204W17和农大3753为中等蛋白(13.40%~14.00%)低湿面筋的低产品种;低等蛋白(≤13.05%)低湿面筋(≤30.00%)的中产品种只有晋麦84号;而当地品种山农129则为中等蛋白低湿面筋的高产(〉6 600 kg/hm2)品种。晋麦67号、乌麦201W22、乌麦203W2、晋麦13号可为针对性地提高山西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作出一定贡献,也可相应地改良和优化山西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小麦品种
晋中麦区
晚播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播期和播量对晋中盆地水地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立生
裴自友
+6 位作者
王宏兵
温辉芹
程天灵
李雪
朱玫
车丽
郝雅萍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8期1114-1117,共4页
为了探索播期和播量对晋中盆地水地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以晋太182为材料,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其适宜的播期和播量。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及其二者互作对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播期的推迟或播量的增大,产量均表现为先升...
为了探索播期和播量对晋中盆地水地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以晋太182为材料,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其适宜的播期和播量。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及其二者互作对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播期的推迟或播量的增大,产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适宜的播期为9月24—29日,且以9月24日为最佳播期,适宜播量为375万-450万粒/hm^2;播期和播量的最佳组合为9月24日播种、375万粒/hm^2播量,在9月19日至10月14日期间,播期比9月24日每提前或推后1 d,对应的播量减少或增加15万粒/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播量
水地冬小麦
产量
晋中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行距配置对晋中晚熟冬麦区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4
4
作者
王爱萍
董琦
+1 位作者
张凤洁
苗果园
《农学学报》
2012年第6期1-5,共5页
为了研究晋中晚熟冬麦区不同行距配置对不同穗型冬小麦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选用2种不同穗型品种,在播量一致的前提下,分别采用10cm和20cm两种行距配置,研究群体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平均叶倾角(MLIA)、群体直接辐射透过系数(TCRP)、消...
为了研究晋中晚熟冬麦区不同行距配置对不同穗型冬小麦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选用2种不同穗型品种,在播量一致的前提下,分别采用10cm和20cm两种行距配置,研究群体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平均叶倾角(MLIA)、群体直接辐射透过系数(TCRP)、消光系数(K)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20cm(B6)行距配置相比,采用10cm(B3)行距配置提高了2个小麦品种全生育期总LAI值、灌浆中期K和产量;降低了2个小麦品种开花期和灌浆期的MLIA。多穗型品种全生育期总LAI值高于大穗型品种。B3处理的2个生育时期MLIA表现为A1>A2。随着天顶角增加,各处理TCRP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大穗型品种‘山农9-1’(A1)B3处理的TCRP均值和极差均较B6减小,且均值差异显著。多穗型品种‘山农9801’(A2)B3处理TCRP均值和极差均较B6增加,均值差异不显著。B3处理对多穗型小麦的增产作用更明显。B3行距配置改善了晋中晚熟冬麦区群体冠层结构,适用于北方晚熟冬麦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距配置
晋中晚熟冬麦区
群体
冠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十个山西小麦品种在晋中麦区的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品质性状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马娟娟
夏清
+3 位作者
王宝青
杨珍平
孙敏
高志强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240-247,共8页
[目的]研究10个山西小麦品种在晋中麦区的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品质性状。[方法]以5个山西南部育成的优质小麦品种晋麦54、晋麦61、晋麦72、晋麦73、晋麦79和5个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育成的小麦品种长麦4640、长麦6359、长麦8302、长麦6...
[目的]研究10个山西小麦品种在晋中麦区的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品质性状。[方法]以5个山西南部育成的优质小麦品种晋麦54、晋麦61、晋麦72、晋麦73、晋麦79和5个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育成的小麦品种长麦4640、长麦6359、长麦8302、长麦6686、长麦6135为供试材料,同时与山西农业大学育成品种山农129作比较,调查其在晋中冬麦区晚播后的植株农艺性状、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结果]长麦品种生长快,分蘖能力强,干物质积累多,抗寒性好;晋麦品种的次生根数多。10个品种的籽粒产量均低于对照,而部分品质性状优于对照。采用聚类分析将11个小麦品种进行分类,晋麦72为高蛋白(蛋白质含量≥14.00%)、高湿面筋(湿面筋含量≥32.00%)、高产(产量>6 300kg·hm^(-2))品种,晋麦79为高蛋白、高湿面筋、中产(4 050~5 000kg·hm^(-2))品种,长麦8302为高蛋白、中湿面筋(30.00%~32.00%)、中产品种,长麦6686为高蛋白、高湿面筋、低产(湿面筋含量<2 500kg·hm^(-2))品种,晋麦54为高蛋白、低湿面筋(湿面筋含量<30.00%)、中产品种,山农129为中蛋白(13.20%~14.00%)、低湿面筋、高产品种,长麦6359和晋麦61为中等蛋白、低湿面筋、低产品种,长麦6135和晋麦73为低蛋白(蛋白质含量<13.20%)、低湿面筋、中产品种,长麦4640为低蛋白、低湿面筋、低产品种。[结论]晋麦72、晋麦79、长麦8302可以针对性提高山西晋中地区小麦植株的生态适应性及籽粒的品质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麦品种
长麦品种
晋中麦区
农艺性状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垄上覆膜对旱地小麦灌浆期干物质累积运转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夏清
吴慧娟
+2 位作者
杨珍平
孙敏
高志强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03-108,共6页
为研究垄上覆膜对晋中旱地小麦不同群体灌浆期干物质累积运转的影响,以重穗型小麦040121-135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垄上覆膜处理,副区为播种密度,系统研究旱地小麦不同群体在覆膜条件下灌浆期干物质累积运转的情况.结果表明,旱地...
为研究垄上覆膜对晋中旱地小麦不同群体灌浆期干物质累积运转的影响,以重穗型小麦040121-135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垄上覆膜处理,副区为播种密度,系统研究旱地小麦不同群体在覆膜条件下灌浆期干物质累积运转的情况.结果表明,旱地小麦合理的群体密度在450~600万·hm^-2基本苗之间为宜.覆膜两垄间距以50 cm较合适.覆膜优化了旱地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提高了干物质积累运转速度及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上覆膜
晋中旱地小麦
灌浆期
干物质积累运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九个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优质冬小麦品种在晋中麦区的生育及品质表现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婷婷
王宝青
杨珍平
孙敏
郝教敏
杜天庆
高志强
杨武德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191,共10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3-01-24)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1311001-4)
文摘
为拓宽山西优质小麦品种资源,采用田间试验,分秋播(2010年9月28日)和春播(2011年2月28日)两个播种时期,研究了来自黄淮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9个优质小麦品种在晋中晚熟冬麦区的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表现。其中黄淮冬麦区品种为烟农19(冬性,强筋)、淮麦18(半冬性,中筋)和宁麦9号(冬性,弱筋),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品种为镇麦168(春性,强筋)、皖麦33(春性,强筋)、宁麦13(春性,弱筋)、扬辐麦2号(春性,弱筋)、扬辐麦4号(春性,弱筋)和扬麦15(春性,弱筋)。结果表明,烟农19和淮麦18在晋中麦区秋播可正常越冬,并获得相当的产量,且烟农19的成穗数和产量高于淮麦18;9个引进小麦品种在晋中麦区春播均可抽穗成熟,但因2010-2011年度秋冬春三季连旱,所有品种在苗期到拔节期受旱,因而均未能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烟农19和淮麦18的籽粒产量和品质秋播明显高于或优于春播。总体来看,在晋中麦区,烟农19和淮麦18适宜通过秋播种植加以利用,扬辐麦2号、宁麦9号有望通过春播种植加以利用。
关键词
小麦品种
晋中麦区
秋播
春播
农艺性状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Keywords
wheat
varieties
jinzhong
region
Sowed in winter
Sown in spring
Agronomic traits
Yield characters
Quality properties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彩色小麦品种在晋中麦区产量与品质性状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马娟娟
杨珍平
夏清
王宝青
孙敏
高志强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1615-1618,1668,共5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3120)
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5BAD23B04-02)
+2 种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3-01-24)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10311001-4)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重点科研资助项目(2015-重点4)
文摘
采用田间试验,探讨9个彩色小麦品种在晋中冬麦区晚播的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以期筛选适合晋中地区的高产优质品种。结果表明,山农129的籽粒产量最高,9个彩色小麦品种中仅有部分品质性状优于山农129。整体来看,晋中冬麦区晚播种植的9个彩色品种中,晋麦67号、乌麦201W22均为高蛋白(≥14.00%)高筋(≥32.00%)的中产(3 600~5 300 kg/hm2)品种;晋麦13号、乌麦203W2和黑小麦031244均为高等蛋白中筋(30.00%~32.00%)品种,但前二者中产,后者低产(〈2 100 kg/hm2);乌麦202W22、乌麦204W17和农大3753为中等蛋白(13.40%~14.00%)低湿面筋的低产品种;低等蛋白(≤13.05%)低湿面筋(≤30.00%)的中产品种只有晋麦84号;而当地品种山农129则为中等蛋白低湿面筋的高产(〉6 600 kg/hm2)品种。晋麦67号、乌麦201W22、乌麦203W2、晋麦13号可为针对性地提高山西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作出一定贡献,也可相应地改良和优化山西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
关键词
彩色小麦品种
晋中麦区
晚播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Keywords
color
wheat
variety
jinzhong
wheat
area
late sowing
yield trait
quality traits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播期和播量对晋中盆地水地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立生
裴自友
王宏兵
温辉芹
程天灵
李雪
朱玫
车丽
郝雅萍
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出处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8期1114-1117,共4页
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40311001-5
20150311001-3)
文摘
为了探索播期和播量对晋中盆地水地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以晋太182为材料,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其适宜的播期和播量。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及其二者互作对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播期的推迟或播量的增大,产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适宜的播期为9月24—29日,且以9月24日为最佳播期,适宜播量为375万-450万粒/hm^2;播期和播量的最佳组合为9月24日播种、375万粒/hm^2播量,在9月19日至10月14日期间,播期比9月24日每提前或推后1 d,对应的播量减少或增加15万粒/hm^2。
关键词
播期
播量
水地冬小麦
产量
晋中盆地
Keywords
sowing date
sowing rate
water winter
wheat
yield
jinzhong
Basin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行距配置对晋中晚熟冬麦区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4
4
作者
王爱萍
董琦
张凤洁
苗果园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农学学报》
2012年第6期1-5,共5页
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小麦抗旱新基因的分子标记与新品种选育"(20100311001-6)
山西省青年基金"逆境应答相关蛋白TaMyb转录因子的研究"(2008020144)
文摘
为了研究晋中晚熟冬麦区不同行距配置对不同穗型冬小麦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选用2种不同穗型品种,在播量一致的前提下,分别采用10cm和20cm两种行距配置,研究群体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平均叶倾角(MLIA)、群体直接辐射透过系数(TCRP)、消光系数(K)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20cm(B6)行距配置相比,采用10cm(B3)行距配置提高了2个小麦品种全生育期总LAI值、灌浆中期K和产量;降低了2个小麦品种开花期和灌浆期的MLIA。多穗型品种全生育期总LAI值高于大穗型品种。B3处理的2个生育时期MLIA表现为A1>A2。随着天顶角增加,各处理TCRP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大穗型品种‘山农9-1’(A1)B3处理的TCRP均值和极差均较B6减小,且均值差异显著。多穗型品种‘山农9801’(A2)B3处理TCRP均值和极差均较B6增加,均值差异不显著。B3处理对多穗型小麦的增产作用更明显。B3行距配置改善了晋中晚熟冬麦区群体冠层结构,适用于北方晚熟冬麦区。
关键词
行距配置
晋中晚熟冬麦区
群体
冠层结构
Keywords
Spacing Form
jinzhong
Late Maturing Winter
wheat
Zone
Population
Canopy Structure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十个山西小麦品种在晋中麦区的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品质性状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马娟娟
夏清
王宝青
杨珍平
孙敏
高志强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240-247,共8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3120)
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5BAD23B04-02)
+2 种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3-01-24)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重点科研资助项目(2015-重点4)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10311001-4)
文摘
[目的]研究10个山西小麦品种在晋中麦区的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品质性状。[方法]以5个山西南部育成的优质小麦品种晋麦54、晋麦61、晋麦72、晋麦73、晋麦79和5个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育成的小麦品种长麦4640、长麦6359、长麦8302、长麦6686、长麦6135为供试材料,同时与山西农业大学育成品种山农129作比较,调查其在晋中冬麦区晚播后的植株农艺性状、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结果]长麦品种生长快,分蘖能力强,干物质积累多,抗寒性好;晋麦品种的次生根数多。10个品种的籽粒产量均低于对照,而部分品质性状优于对照。采用聚类分析将11个小麦品种进行分类,晋麦72为高蛋白(蛋白质含量≥14.00%)、高湿面筋(湿面筋含量≥32.00%)、高产(产量>6 300kg·hm^(-2))品种,晋麦79为高蛋白、高湿面筋、中产(4 050~5 000kg·hm^(-2))品种,长麦8302为高蛋白、中湿面筋(30.00%~32.00%)、中产品种,长麦6686为高蛋白、高湿面筋、低产(湿面筋含量<2 500kg·hm^(-2))品种,晋麦54为高蛋白、低湿面筋(湿面筋含量<30.00%)、中产品种,山农129为中蛋白(13.20%~14.00%)、低湿面筋、高产品种,长麦6359和晋麦61为中等蛋白、低湿面筋、低产品种,长麦6135和晋麦73为低蛋白(蛋白质含量<13.20%)、低湿面筋、中产品种,长麦4640为低蛋白、低湿面筋、低产品种。[结论]晋麦72、晋麦79、长麦8302可以针对性提高山西晋中地区小麦植株的生态适应性及籽粒的品质性状。
关键词
晋麦品种
长麦品种
晋中麦区
农艺性状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Keywords
jinzhong
wheat
varieties
Chang
wheat
varieties
jinzhong
wheat
area
Agronomic traits
Yield trait
Quality Traits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垄上覆膜对旱地小麦灌浆期干物质累积运转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夏清
吴慧娟
杨珍平
孙敏
高志强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03-108,共6页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经费(CARS-03-01-24)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10311001-4)
文摘
为研究垄上覆膜对晋中旱地小麦不同群体灌浆期干物质累积运转的影响,以重穗型小麦040121-135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垄上覆膜处理,副区为播种密度,系统研究旱地小麦不同群体在覆膜条件下灌浆期干物质累积运转的情况.结果表明,旱地小麦合理的群体密度在450~600万·hm^-2基本苗之间为宜.覆膜两垄间距以50 cm较合适.覆膜优化了旱地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提高了干物质积累运转速度及强度.
关键词
垄上覆膜
晋中旱地小麦
灌浆期
干物质积累运转
Keywords
Film on the ridge
dry-land wheat in jinzhong
Filling stag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九个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优质冬小麦品种在晋中麦区的生育及品质表现
刘婷婷
王宝青
杨珍平
孙敏
郝教敏
杜天庆
高志强
杨武德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彩色小麦品种在晋中麦区产量与品质性状研究
马娟娟
杨珍平
夏清
王宝青
孙敏
高志强
《山西农业科学》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播期和播量对晋中盆地水地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张立生
裴自友
王宏兵
温辉芹
程天灵
李雪
朱玫
车丽
郝雅萍
《山西农业科学》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行距配置对晋中晚熟冬麦区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
王爱萍
董琦
张凤洁
苗果园
《农学学报》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十个山西小麦品种在晋中麦区的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品质性状分析
马娟娟
夏清
王宝青
杨珍平
孙敏
高志强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垄上覆膜对旱地小麦灌浆期干物质累积运转的影响
夏清
吴慧娟
杨珍平
孙敏
高志强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