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滴灌带配置对辣椒耗水量及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李玉军 焦学祖 +2 位作者 王智 马媛媛 解婷婷 《蔬菜》 2025年第5期72-76,共5页
为探究大田辣椒种植的最优节水方式,以‘红龙22号’为试材,设置迷宫式大流量(L30:滴头滴量3.0 L/h,滴头间距30 cm,CK)、内镶式中流量(L25:滴头滴量2.0 L/h,滴头间距25 cm)和内镶式小流量(L25:滴头滴量1.38 L/h,滴头间距25 cm)3种滴灌带... 为探究大田辣椒种植的最优节水方式,以‘红龙22号’为试材,设置迷宫式大流量(L30:滴头滴量3.0 L/h,滴头间距30 cm,CK)、内镶式中流量(L25:滴头滴量2.0 L/h,滴头间距25 cm)和内镶式小流量(L25:滴头滴量1.38 L/h,滴头间距25 cm)3种滴灌带配置,研究其对辣椒灌水均匀度、成活率、耗水量、生长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流量滴灌带配置的灌水均匀度系数和辣椒成活率最高,分别为0.946和98.80%,显著优于大流量(CK);与CK相比,小流量处理每667 m^(2)可节水18 m^(3),节水4.16%;667 m^(2)产量增加3.86%,净利润提高20.43%。此外,小流量滴灌下可以显著提高辣椒株高和果肩宽,但果长、单穴坐果数及分叉数与其他处理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表明,河西走廊地区辣椒膜下滴灌宜选用内镶式小流量滴灌带,以实现节水增产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产量 滴灌带 效益 毛管铺设 滴头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湿润体交汇区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田间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卫华 王全九 +2 位作者 刘建军 李淑芹 赵春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8-564,共7页
膜下滴灌是一种既能高效节水,又能适时调控土壤水盐运移的灌水技术。滴灌湿润体交汇区土壤水盐分布特征是影响密植作物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在田间情况下,研究滴头流量、滴头间距、灌水量对滴灌湿润体交汇区的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实验... 膜下滴灌是一种既能高效节水,又能适时调控土壤水盐运移的灌水技术。滴灌湿润体交汇区土壤水盐分布特征是影响密植作物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在田间情况下,研究滴头流量、滴头间距、灌水量对滴灌湿润体交汇区的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滴头流量越大,湿润体交汇区土壤含水率越高,土壤盐分淋洗效果越好,在滴头流量1.38 L/h和2.7 L/h时,湿润体交汇区上层土壤呈现积盐现象,说明小滴头流量对土壤交汇区土壤盐分淋洗效果较差;滴头间距越小,湿润体交汇区获得水量越多,湿润体交汇区剖面同一位置的土壤含水率越高,土壤盐分淋洗效果越好;灌水量越多,土壤湿润深度越深,湿润体交汇区剖面相同位置的土壤含水率稍高,盐分淋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滴头流量 滴头间距 交汇区宽度 水盐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头间距对线源滴灌土壤湿润均匀度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袁昌富 李明思 +1 位作者 于英雷 李晓良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492-496,共5页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滴头间距对线源滴灌土壤湿润均匀度的影响。试验中滴头间距设为10、30、40、50和70cm5个处理,滴头流量和滴水量恒定,分别观测分析了滴头连线方向的土壤湿润均匀度、垂直该连线方向的湿润均匀度、交汇区的湿润均匀度...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滴头间距对线源滴灌土壤湿润均匀度的影响。试验中滴头间距设为10、30、40、50和70cm5个处理,滴头流量和滴水量恒定,分别观测分析了滴头连线方向的土壤湿润均匀度、垂直该连线方向的湿润均匀度、交汇区的湿润均匀度以及地表湿润带的均匀度。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壤土沿滴头连线方向、垂直滴头连线方向以及交汇区的湿润均匀度均不受滴头间距的影响;滴头间距大于30cm时,沙土沿滴头连线方向的湿润均匀度减小,而垂直滴头连线方向和交汇区的湿润均匀度基本不随滴头间距而变化,但其交汇区土壤含水量却随滴头间距增大而明显降低;滴头连线方向的土壤湿润均匀度是评价线源滴灌质量的最主要指标。以上结果可以为滴头间距和滴灌带间距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源滴灌 滴头间距 土壤湿润均匀度 交汇入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滴头流量、管径和压力对滴灌均匀度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林子秋 刘东昀 +4 位作者 白铭熙 李富昌 余柚朴 邓兰生 徐焕彬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3-26,共4页
以3种管径大小的PE管、3种流量滴头,在8个不同压力下研究压力、流量及管径大小对滴灌均匀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考虑单一因素情况下,管径大小的变化对滴灌均匀度的影响不显著;滴头流量为2.0和4.0L/H处理的滴灌均匀度显著高于1.2 L/... 以3种管径大小的PE管、3种流量滴头,在8个不同压力下研究压力、流量及管径大小对滴灌均匀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考虑单一因素情况下,管径大小的变化对滴灌均匀度的影响不显著;滴头流量为2.0和4.0L/H处理的滴灌均匀度显著高于1.2 L/H。考虑双因素情况下,使用A3+B3、A3+C6和B3+C5组合分别能在A+B、A+C和B+C组合系列中获得最高的均匀度。考虑三因素情况下,A1+B3+C6是最优组合。因此,在生产中,根据不同因素选择以上组合,均能获得最优均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径大小 滴头流量 压力 滴灌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头设计工作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德兰 吴普特 +2 位作者 王艳群 杨文辉 强小茜 《排灌机械》 2005年第5期31-34,共4页
以Powell方向加速法作为优化手段,用两级优化法对滴头设计工作压力的取值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Powell法进行二元函数最优化,得到非标准的毛管直径和滴头设计工作压力;选择具有标准管径的毛管,使标准管径不小于初步优化得到的管径、毛管... 以Powell方向加速法作为优化手段,用两级优化法对滴头设计工作压力的取值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Powell法进行二元函数最优化,得到非标准的毛管直径和滴头设计工作压力;选择具有标准管径的毛管,使标准管径不小于初步优化得到的管径、毛管耐压不小于初步计算的毛管实际最大水压力,以滴头设计工作压力为决策变量,用外部罚函数法将不等式约束变为无约束问题,利用Powell法进行一元函数最优化,得到可直接用于实际滴灌工程中的滴头设计工作压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滴头设计工作压力 流量偏差率 Powell优化法 罚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气对不同流道结构滴头堵塞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郭庆 张二信 杨建飞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5-60,共6页
为明确加气对滴头堵塞的影响,研究了4种不同流道结构参数的内镶贴片式滴头的流量变化和堵塞规律,分析了影响滴头堵塞的主要参数。结果表明:加气灌溉下,滴头E1~E4的毛管淤积物比未加气处理增加36%~74.65%,滴头E1~E3的流道淤积物比未加气... 为明确加气对滴头堵塞的影响,研究了4种不同流道结构参数的内镶贴片式滴头的流量变化和堵塞规律,分析了影响滴头堵塞的主要参数。结果表明:加气灌溉下,滴头E1~E4的毛管淤积物比未加气处理增加36%~74.65%,滴头E1~E3的流道淤积物比未加气增加10.94%~88.71%,E4则减少162.2%,加气显著影响滴头的堵塞过程(P<0.05);加气情况下,额定流量、入口栅栏面积、流道长和流道结构类型显著影响滴头堵塞,入口栅栏面积对滴头堵塞的影响最大,入口栅栏面积最大的E4滴头堵塞程度最低,入口栅栏面积较小的E1、E2和E3滴头堵塞程度相对较高;与未加气处理相比,灌溉结束时滴头E1~E3的相对流量降低20.83%~26.11%,滴头E4提高30.91%;加气滴灌滴头堵塞受入口栅栏面积的影响程度更高。加气灌溉时,应选入口栅栏面积较大的滴头,滴头宜布置在毛管顶部,避免毛管内淤积堵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气灌溉 加气滴灌 堵塞 滴头堵塞 流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施肥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吴军斌 尹娟 +2 位作者 苏振娟 赵彦波 尹亮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1-55,共5页
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水肥管理不合理等问题,开展了同一滴头流量,不同氮肥浓度下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的研究。利用点源入渗的方式,设置了滴头流量(0.3、0.5、0.7、0.9 L/h)和氮肥浓度(200、300、400、500 mg/L) 2个因素开展试... 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水肥管理不合理等问题,开展了同一滴头流量,不同氮肥浓度下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的研究。利用点源入渗的方式,设置了滴头流量(0.3、0.5、0.7、0.9 L/h)和氮肥浓度(200、300、400、500 mg/L) 2个因素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20 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率基本不受氮肥浓度的影响,在20~40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率与施氮浓度呈负相关。(2)氮肥浓度的大小对径向土壤含水率大小变化没有显著影响。(3)纵向土壤含水率的变化受滴头流量和氮肥浓度的影响,且两者对含水率大小变化的影响顺序为:滴头流量>氮肥浓度。综上所述,氮肥浓度的变化对纵向较深层土壤水分运移有较大影响,但对于径向土壤水分运移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施肥 水分运移 滴头流量 氮肥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北地区冬小麦滴灌灌水技术参数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衣若晨 申孝军 +4 位作者 李松敏 薛铸 董建舒 杨丽霞 高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8-216,共9页
为优化豫北地区冬小麦在滴灌条件下的灌水技术参数,通过田间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滴头流量(2.0,4.0,6.0 L/h)和滴灌带间距(40,60,80,100,120 cm)对灌溉水在土壤中分布、冬小麦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就灌水均匀度而言,缩... 为优化豫北地区冬小麦在滴灌条件下的灌水技术参数,通过田间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滴头流量(2.0,4.0,6.0 L/h)和滴灌带间距(40,60,80,100,120 cm)对灌溉水在土壤中分布、冬小麦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就灌水均匀度而言,缩小滴灌带间距和增加滴头流量可以提高灌溉水在冬小麦根区的分布均匀度;本试验条件下滴灌带铺设超过80 cm,会影响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滴灌带间距相同时,冬小麦产量随着滴头流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就水分利用效率而言,适宜的滴灌带间距及滴头流量组合能在同一灌水条件下,有效减小耗水量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本试验条件下滴灌带间距60 cm、滴头流量2.0 L/h的参数组合的产量最高,达到10626.45 kg/hm 2,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到2.42 kg/m 3。综合分析灌溉水均匀度、冬小麦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滴灌带间距60 cm、滴头流量2.0 L/h,以及滴灌带间距80 cm、滴头流量6.0 L/h的参数组合是适宜的冬小麦滴灌灌水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滴头流量 滴灌带间距 灌水定额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咸水滴灌对土壤水盐运移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郭安安 王梦琴 +2 位作者 王为木 刘鑫娜 胡祺杰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2期118-121,共4页
目的:研究田间条件下微咸水滴灌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方法:通过在河海大学节水园区内栽培番茄小区试验,对3种滴头流量(2、3、4L/h)及2种灌溉水矿化度(2、4g/L)对微咸水点源滴灌入渗后的土壤水盐运移进行研究。结果:在纵向及水平向距... 目的:研究田间条件下微咸水滴灌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方法:通过在河海大学节水园区内栽培番茄小区试验,对3种滴头流量(2、3、4L/h)及2种灌溉水矿化度(2、4g/L)对微咸水点源滴灌入渗后的土壤水盐运移进行研究。结果:在纵向及水平向距离滴头5~15cm土层,土壤含水率随灌溉水矿化度及滴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和土层深度增加,盐分累积量也越大;滴头流量越小,表层脱盐效果越好。结论:微咸水滴灌最好采用较小的灌溉水矿化度和滴头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头流量 灌溉水矿化度 土壤水盐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头流量和间距的优化选择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慧 时志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2期182-183,208,共3页
探讨了滴灌滴头流量、间距的选择,研究了滴头流量、间距与土壤湿润比、一次灌水时间、轮灌组数、小区设计流量及管网设计流量、田间灌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滴头流量首先应满足湿润比的要求,在满足湿润比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小流量滴头;... 探讨了滴灌滴头流量、间距的选择,研究了滴头流量、间距与土壤湿润比、一次灌水时间、轮灌组数、小区设计流量及管网设计流量、田间灌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滴头流量首先应满足湿润比的要求,在满足湿润比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小流量滴头;滴头间距不应大于理想滴头间距,在满足理想滴头间距的条件下,尽量选择大间距,并通过调整滴头间距取得合理的轮灌工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滴头流量和间距 理想滴头间距 湿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