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Steriliza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and Bacillus Subtilis in Drinking Water by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洋 依成武 +2 位作者 李京京 依蓉婕 王慧娟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73-178,共6页
The bactericidal effect on the representative type of Gram-negative Escherichia coli(E.coli) and Gram-positive Bacillus subtilis in drinking water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by using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The bactericidal effect on the representative type of Gram-negative Escherichia coli(E.coli) and Gram-positive Bacillus subtilis in drinking water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by using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 advanced oxidation technology.The sterilizing rate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reaction time t,input voltage V,p H value,and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bacteria C_0 were investigated to figure out the optimum sterilization conditions.Our observations and comparisons of cell morphology alteration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revealed the sterilization mechanism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erilizing rate increased obviously with the extension of reaction time t and the rise of input voltage V.The optimal sterilization effect was achieved when the p H value was 7.1.As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bacteria rose,the sterilizing rate decreased.When the input voltage was 2.2 k V and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bacteria was relatively low,the sterilizing rate almost reached 100% after a certain treatment time in neutral aqueous solution.The reasons for the great damage of cell structure and the killing of bacteria are the oxidation of O_3,OH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active species produced by DBD.The article provides a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basis for DBD application in water pollution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i BSN drinking water active species sterilizing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relations Between Polymorphisms of Extracellular Superoxide Dismutase, Aldehyde Dehydrogenase-2 Genes, as Well as Drinking Behavior and Pancreatic Cancer
2
作者 Chao-xian Zhang Yong-mei Qin Li-ke Guo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62-166,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rinking behavior combined with polymorphisms of extracellular superoxide dismutase (EC-SOD) and aldehyde dehydrogenase-2 (ALDH2) genes and pancreatic cancer. Meth...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rinking behavior combined with polymorphisms of extracellular superoxide dismutase (EC-SOD) and aldehyde dehydrogenase-2 (ALDH2) genes and pancreatic cancer. Methods The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EC-SOD and ALDH2 were analyz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leukocytes obtained from 680 pancreatic cancer cases and 680 non-cancer controls. Subsequently the frequency of genotyp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pancreatic cancer patients and the healthy controls.The relationship of drinking with pancreatic cancer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frequencies of EC-SOD (C/G) and ALDH2 variant genotypes were 37.35% and 68.82% respectively in the pancreatic cancer cases, an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healthy controls (21.03% and 44.56%, all P〈0.01). People who carried EC-SOD (C/G) (0R=2.24, 95% C1= 1.81-4.03, P〈0.01) or ALDH2 variant genotypes (OR=2.75, 95% CI=1.92-4.47, P〈0.01) had a high risk to develop pancreatic cancer. Those who carried EC-SOD (C/G) genotype combined with ALDH2 variant genotype had a high risk for pancreatic cancer (29.56% vs. 6.76%, 0R=7.69, 95% CI=3.58-10.51, P〈0.01). The drinking rate of the pancreatic cancer group (64.12%)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40.15%; OR=2.66, 95% CI=1.30-4.42, P〈0.01). An interaction between drinking and EC-SOD (C/G)/ALDH2 variant genotypes increased the risk of occurrence of pancreatic cancer (OR=25.00, 95% CI= 11.87-35.64, P〈0.01). Conclusion EC-SOD (C/G), ALDH2 variant genotypes and drinking might be the risk factors of pancreatic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creatic cancer extracellular superoxide dismutase aldehyde dehydrogenase-2 POLYMORPHISM drin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210)Pb and ^(212)Pb in water and their radiological impact to the public via drinking water
3
作者 TORRI Giancarlo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9-28,共10页
A sensitive and accurat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ultra low-level 210Pb and 212Pb in water samples through double measurements was developed.Pb was pre-concentrated as hydroxides,separated from alkaline earth elements a... A sensitive and accurat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ultra low-level 210Pb and 212Pb in water samples through double measurements was developed.Pb was pre-concentrated as hydroxides,separated from alkaline earth elements as PbS precipitate,purified by an anion exchange resin chromatography column,precipitated as PbSO4 for source preparation and counted by a low background β-counter.The procedure was checked with IAEA reference materials,and the results agreed well with the recommended values.Theminimum detectable activity was 0.062 mBq·L-1 for 210Pb and 0.053 mBq·L-1 for 212Pb with a 48 L water sample.Seventeen drinking water samples were analyzed,with a Pb recovery of 88.8?5.5%,and the typical activity concentrations were 0.191?15.1 mBq·L-1 for 210Pb and of 1.12?5.77 mBq·L-1 for 212Pb.The estimated committed effective doses to adult members of the public in Italy due to intake of 210Pb and 212Pb in drinking water were 0.096?7.59 μSv·a-1 and 0.005?0.025 μSv·a-1,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水 水测定 国际原子能机构 辐射 公众 离子交换树脂 沉淀分离 氢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w synthetic microfibers end up in food & drinking water
4
《China Textile》 2019年第5期44-45,共2页
No one sets out to refresh themselves by drinking plastic. But microscopic pollution are in virtually every body of water on Earth. While the debris comes from a number of sources, including food and drink packaging a... No one sets out to refresh themselves by drinking plastic. But microscopic pollution are in virtually every body of water on Earth. While the debris comes from a number of sources, including food and drink packaging and cosmetics, research is pointing to synthetic textile microfibers as a major culprit. Studies show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microplastic particles can enter the wa-ter supply just by laundering that polo shirt, midi dress or yoga p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MICROFIBERS FOOD drinking wa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次多项式规划和模糊LQR控制的平行泊车研究
5
作者 张成涛 王瑞敏 +3 位作者 张方 赵晓卓 骆远鹏 黎俊宏 《汽车工程学报》 2025年第2期211-223,共13页
针对自动泊车路径规划中曲率不连续的问题,基于对车辆运动学的分析,将圆弧-直线-圆弧规划方法与泊车任务的逆过程相结合,采用五次多项式优化方法来规划泊车路径,得到曲率连续的紧凑泊车轨迹。为了提高泊车跟踪精度,利用模糊控制方法对... 针对自动泊车路径规划中曲率不连续的问题,基于对车辆运动学的分析,将圆弧-直线-圆弧规划方法与泊车任务的逆过程相结合,采用五次多项式优化方法来规划泊车路径,得到曲率连续的紧凑泊车轨迹。为了提高泊车跟踪精度,利用模糊控制方法对基于运动学模型的离散LQR跟踪控制器进行改进。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与试验验证,在Simulink/CarSim协同仿真中,其最大跟踪误差为0.027 m,平均跟踪误差为0.013 m。在实车试验中,最大跟踪误差为0.07 m,平均跟踪误差为0.029 m。相较于LQR跟踪控制器,FUZZY-LQR跟踪控制器的平均跟踪误差降低了33%,改善了自动泊车路径跟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泊车 路径规划 五次多项式优化 模糊控制 LQ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修复工程对排水沟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6
作者 王楚尤 邱小琮 +1 位作者 尹娟 倪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9,共10页
细菌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菌群落结构会随着环境因子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同时也对水环境有着反作用。为探究生态修复工程对排水沟水体和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21年8月(工程实施前)、2021年12月、2022年5月及2022年7月... 细菌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菌群落结构会随着环境因子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同时也对水环境有着反作用。为探究生态修复工程对排水沟水体和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21年8月(工程实施前)、2021年12月、2022年5月及2022年7月进行水体和沉积物样品采集调查,测定水体中8种理化因子(pH、电导率、盐度、总氮、COD_(Mn)、COD_(Cr)、总磷及F^(-))含量,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第五排水沟水体及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并探究其与水体理化因子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水体电导率、盐度、总氮、总磷、COD_(Mn)及COD_(Cr)显著降低,水质得到改善。水体细菌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群落丰度提高,均匀度提高,优势菌门、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存在显著变化,优势菌门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等相对丰度增加,Cyanobacteria相对丰度减少。沉积物细菌优势菌门在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前后无明显变化,为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和Desulfobacterota,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增加,Bacteroidetes、Desulfobacterota相对丰度减少。沉积物细菌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均匀度高于水体,时空分布也存在较大差异。TP和F^(-)是水体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盐度、TP和COD_(Mn)是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排水沟 细菌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探讨
7
作者 李连香 苏庆亮 +1 位作者 闻童 徐玮彤 《中国水利》 2025年第3期37-42,30,共7页
为加快推进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成果、支撑乡村全面振兴,水利部办公厅2024年印发了《关于开展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县域为单元创新体制机制,梯次推进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明确了... 为加快推进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成果、支撑乡村全面振兴,水利部办公厅2024年印发了《关于开展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县域为单元创新体制机制,梯次推进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明确了总体要求、建设标准、必备条件及程序要求、保障措施等。详细分析了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必备条件、4项建设标准和15项具体指标,将指标依据属性划分为稳定类和动态类,梳理各项指标主要影响因素,指出重点关注内容,提出进一步保障水质安全、完善工程体系、强化数智化建设等方面的思考与建议,以助力实现农村供水“三个转变”,全面推进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是一项持续性工作,也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不能追求暂时性或阶段性达到建设标准,需要持续优化工程布局、强化水质保障和加强运行管护工作,确保稳定安全供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农村饮水安全 标准化建设 指标体系 稳定类指标 动态类指标 水质保障 工程体系 数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酒和蒸馏酒中甲醇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思琪 吴正云 +2 位作者 刘巧 张文学 五味胜也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甲醇是饮料酒中的健康风险因子之一,对人体的毒害作用较大。由于原料和发酵工艺的不同,各种酒中甲醇的含量存在差异。该文对常见发酵酒和蒸馏酒中甲醇含量水平和生成途径中的关键酶进行了讨论,并探讨了酿酒中甲醇生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 甲醇是饮料酒中的健康风险因子之一,对人体的毒害作用较大。由于原料和发酵工艺的不同,各种酒中甲醇的含量存在差异。该文对常见发酵酒和蒸馏酒中甲醇含量水平和生成途径中的关键酶进行了讨论,并探讨了酿酒中甲醇生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酿酒中甲醇可通过果胶分解和甘氨酸代谢途径产生,主要涉及果胶酯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甘氨酸脱羧酶。果胶酯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主要来源于曲霉属(Aspergillus)和根霉属(Rhizopus),甘氨酸脱羧酶主要来源于酿酒酵母属(Saccharomyces)。从几种关键酶的角度看,控制酿酒原料中果胶含量,降低果胶酶和甘氨酸脱羧酶的活性,选育低产甲醇的发酵菌种,是减少酒中甲醇生成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酒 蒸馏酒 甲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M参数优化的饮用水水源地风险预警
9
作者 唐红亮 王冬 +2 位作者 董延军 谢宇宁 张金萍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5,232,共8页
以茂名市电白区罗坑水库水源地为例,运用随机森林模型识别饮用水水源地风险预警指标,基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遗传算法(GA)和蝴蝶优化算法(BOA)构建了3种饮用水水源地风险预警模型,并优选最佳模型对罗坑水库水源地风险状态进行了预警... 以茂名市电白区罗坑水库水源地为例,运用随机森林模型识别饮用水水源地风险预警指标,基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遗传算法(GA)和蝴蝶优化算法(BOA)构建了3种饮用水水源地风险预警模型,并优选最佳模型对罗坑水库水源地风险状态进行了预警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SVM模型和GA-SVM模型,BOA-SVM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均方误差、模型运行时间和均方根误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R 2分别上升了5.16%和3.01%,BOA-SVM模型更适用于饮用水水源地风险预警;2023—2025年罗坑水库水源地风险预警级别均为轻警(蓝灯),处于较低风险状态;虽然风险预警级别相同,但风险预警指数逐年降低,2025年的风险预警指数为1.61,已逼近低风险状态的临界值。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大现有规划、方案及政策的实施力度,进一步降低罗坑水库水源地风险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水源地 风险预警:支持向量机模型 蝴蝶优化算法 罗坑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探究饮酒对大鼠血脂影响及机制
10
作者 丁君平 宋艳 +3 位作者 黄张君 余松柏 刘蓉 曾南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0,共9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率质谱(UPLC-Q/Orbitrap-HRMS)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选择SD大鼠为研究对象,按照推荐成人最大饮酒量(25 g/d),分别给予低剂量(2.63 mL/kg)和高剂量(5.25 mL/kg)的某品牌52°浓香型白酒及...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率质谱(UPLC-Q/Orbitrap-HRMS)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选择SD大鼠为研究对象,按照推荐成人最大饮酒量(25 g/d),分别给予低剂量(2.63 mL/kg)和高剂量(5.25 mL/kg)的某品牌52°浓香型白酒及体积分数52%乙醇(5.25 mL/kg),持续30 d,探究不同给酒剂量对SD大鼠脂质代谢物以及脂质代谢相关通路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及低剂量连续给酒30 d,对大鼠体质量、肝脏指数、肝功能及血脂功能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体积分数52%乙醇灌胃30 d,可引起大鼠脂代谢紊乱,总胆固醇(TC)水平显著升高(P<0.05)。基于血清脂代谢组分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能有效区分各实验组,共鉴定出814种脂质,以甘油三酯类和磷脂酰胆碱类物质为主。随着饮酒剂量的加大,大鼠发生变化的脂质代谢物数量越多。饮酒对脂质代谢相关通路主要富集于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和α-亚麻酸代谢通路,乙醇组脂质代谢物还富集到胰岛素抵抗通路和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合理饮酒 血脂 肝功能 脂质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糖饮料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及其警示措施分析
11
作者 史书馨 薛雯 +4 位作者 鲍诗晗 兰天 吕欣然 孙翔宇 马婷婷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0-397,共8页
近年来,含糖饮料作为居民日常摄入的重要添加糖来源之一,是各国研究的热点内容。该文以科学网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与含糖饮料有关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以VOSviewer 1.6.20和Citespace 6.3.R1软件为研究工具,以文献计量学为研究方法,系统... 近年来,含糖饮料作为居民日常摄入的重要添加糖来源之一,是各国研究的热点内容。该文以科学网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与含糖饮料有关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以VOSviewer 1.6.20和Citespace 6.3.R1软件为研究工具,以文献计量学为研究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含糖饮料相关研究的发文量、关键词、作者、机构、和发文国家等信息,较全面地呈现了国内外含糖饮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发现,大量研究表明含糖饮料与超重、肥胖和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居民含糖饮料过多摄入问题已引起世界许多国家关注,并纷纷采取相关警示措施以控制其摄入。“健康标识”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警示措施对调控含糖饮料摄入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该文较为系统地呈现国内外“健康标识”制度的研究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健康标识”制度在我国饮料行业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糖饮料 健康标识 文献计量学 VOSviewer软件 Citespace软件 慢性疾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饮用水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2
作者 蒋奎 潘泓宇 《现代食品》 2025年第4期151-153,共3页
生活饮用水检测结果准确性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随着工业化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水源污染问题和生活饮用水的安全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鉴于此,本文将重点分析生活饮用水检测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包... 生活饮用水检测结果准确性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随着工业化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水源污染问题和生活饮用水的安全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鉴于此,本文将重点分析生活饮用水检测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采样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操作、检测设备的质量以及监测频率不足等问题。针对生活饮用水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包括规范采样操作、提高检测设备质量以及加大监测力度等策略,以期为提高生活饮用水检测水平提供一定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饮用水 检测 问题 解决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岸过滤在我国农村供水的未来应用展望
13
作者 李孜瑞 毛德发 +1 位作者 付昆明 李连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4,共6页
农村地区的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近年来,农村地区的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水质也得到明显改善。然而,部分农村地区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现仍面临着水处理设施落后、处理效率不高等问题。为提升农村供水水质总体保障... 农村地区的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近年来,农村地区的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水质也得到明显改善。然而,部分农村地区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现仍面临着水处理设施落后、处理效率不高等问题。为提升农村供水水质总体保障水平,从取水源头着手,探索改善水质的解决方案,提出采用河岸过滤技术作为一种可以进行预处理的源头取水方式,缓解后续水处理环节的压力。河岸过滤是指通过在河流或湖泊周边取水,地表水在穿过含水层介质并与地下水混合的过程中,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既可以净化水质,也可以补充地下水的一种饮用水生产方法。通过对河岸过滤技术的原理和污染物去除机制的深入分析,探讨该技术在我国农村供水领域应用所面临的前景和挑战。河岸过滤技术不仅可以显著降低水源水的浊度,减少有害微生物的含量,还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对NH4+-N和新污染物也有一定程度的控制作用,这在提升农村供水水质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目前河岸过滤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长期运行可能会导致滤层的堵塞,或者也有可能受到极端水文条件的影响,降低其过滤效果等。尽管如此,河岸过滤技术作为一种经济、可行的供水预处理工艺,在提升水处理效率、扩大常规水处理工艺应用范围以及降低消毒副产物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推广,河岸过滤技术有望为解决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开辟新的道路,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健康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过滤 农村供水 水质改善 预处理 饮用水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源地微生物污染来源及其健康风险评估
14
作者 王丹 刘晓利 +2 位作者 刘芳盈 李平 孟超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5期39-41,共3页
饮用水安全是保障公共健康的关键因素。本文阐述饮用水安全对公共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不同水源地微生物污染来源,评估不同水源地微生物健康风险,旨在为水源管理和健康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饮用水安全 微生物污染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东风水库水质和沉积物时空特征及污染评价
15
作者 肖耿锋 杜欢欢 +2 位作者 洪昌红 刘达 林文圣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2,共10页
为了揭示季风气候区水库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和沉积物时空特征及污染风险,以广东省云浮市东风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和试验研究,分析水质特征的季节变化情况和沉积物营养盐的分布特征,针对水质特征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法和改进... 为了揭示季风气候区水库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和沉积物时空特征及污染风险,以广东省云浮市东风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和试验研究,分析水质特征的季节变化情况和沉积物营养盐的分布特征,针对水质特征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法和改进TOPSIS模型进行评价,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对沉积物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库各监测断面TLI为36.45~49.51,营养状态均为中营养;TOPSIS评价结果显示水库水质季节性波动变化较大,丰水期初期水质出现恶化趋势;坝前和库尾综合污染指数为1.96和1.62,均为中度污染状态,水库内源氮磷污染风险较高;污染源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林业、农业种植产生的面源污染和沉积物氮磷污染物释放导致的内源污染为水库潜在污染来源。研究成果可为季风气候区饮用水源地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沉积物评价 面源污染 水库饮用水水源地 东风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琯溪蜜柚未成熟果实果胶理化功能特性及其在酸乳饮料中的应用性能研究
16
作者 巩雪梅 黄淑安 +4 位作者 杨远帆 李利君 胡阳 何凡 倪辉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3期55-63,共9页
以大宗种植的柑橘类水果--琯溪蜜柚未成熟果实的果胶(PGP)为对象,以三种商品果胶为对照,分析比较未成熟琯溪蜜柚果实中提取的果胶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结果表明,琯溪蜜柚未成熟果实的果胶干燥减重为5.96%、半乳糖醛酸含量为72.04%,符合... 以大宗种植的柑橘类水果--琯溪蜜柚未成熟果实的果胶(PGP)为对象,以三种商品果胶为对照,分析比较未成熟琯溪蜜柚果实中提取的果胶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结果表明,琯溪蜜柚未成熟果实的果胶干燥减重为5.96%、半乳糖醛酸含量为72.04%,符合国家标准;酯化度为69.54%,属于高酯果胶,且具有良好的黏度、持水性和乳化特性。PGP应用于酸乳饮料中时,在增加酸乳饮料黏度、稳定性和防止贮藏析水方面的性能明显优于三种商品果胶。综合比较黏度、稳定性和贮藏析水性等指标,PGP在酸乳饮料中的适宜添加量约为0.4%。综上,琯溪蜜柚未成熟果实中提取的果胶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为琯溪蜜柚未成熟果实的综合利用及开拓果胶生产原料资源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琯溪蜜柚 未成熟果实 果胶 稳定剂 酸乳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饮用水放射性检测新标准中总α和总β不确定度评定解析
17
作者 谢雨晗 钱宇欣 +2 位作者 石岑 尹亮亮 吉艳琴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25年第1期124-130,共7页
以实际水样为例,根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第13部分:放射性指标》(GB/T 5750.13-2023)要求,结合国内外不确定度评定指南对总α、总β不确定度进行解析。通过分析识别不确定度来源、对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合成以及扩展不确定度... 以实际水样为例,根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第13部分:放射性指标》(GB/T 5750.13-2023)要求,结合国内外不确定度评定指南对总α、总β不确定度进行解析。通过分析识别不确定度来源、对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合成以及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深入讨论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对总不确定度的贡献。该水样的分析结果为总α:(1.01±0.14) Bq/L (k=2)、总β:(0.60±0.09) Bq/L (k=2),不确定度主要来自净计数率、计数效率以及放射性回收率,分别占比总α:52.3%、19.8%、20.0%;总β:59.9%、19.0%、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α 总β 不确定度评定 生活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高氯酸盐和5种消毒副产物
18
作者 魏静 董德泉 《化学分析计量》 2025年第1期106-111,共6页
建立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ClO_(4)^(-)和ClO_(2)^(-)、ClO_(3)^(-)、BrO_(3)^(-)、DCAA、TCAA 5种消毒副产物。样品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进样体积为500μL,以8~60 mmol/L氢氧化钾溶液梯度淋洗,流量为1.0 mL/min,用InoPac A... 建立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ClO_(4)^(-)和ClO_(2)^(-)、ClO_(3)^(-)、BrO_(3)^(-)、DCAA、TCAA 5种消毒副产物。样品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进样体积为500μL,以8~60 mmol/L氢氧化钾溶液梯度淋洗,流量为1.0 mL/min,用InoPac AS19色谱柱分离,电导检测器测定。ClO_(2)^(-)、ClO_(3)^(-)的质量浓度在0.05~2.0 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0.9994;ClO_(4)^(-)、BrO_(3)^(-)、DCAA、TCAA的质量浓度在0.005~0.2 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7~0.9999。6种阴离子的方法检出限为1.1~6.0μg/L。低、中、高3个水平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4.0%~101%,6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7%~2.01%。该方法检测效率高,可同时测定ClO_(4)^(-)和ClO_(2)^(-)、ClO_(3)^(-)、BrO_(3)^(-)、DCAA、TCAA 5种消毒副产物,适用于日常生活饮用水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饮用水 高氯酸盐 消毒副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五代建筑师对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与表达
19
作者 郑国 李承来 《城市建筑》 2025年第6期144-147,共4页
在当前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具有独特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而20世纪70年代后出生的第五代建筑师构成了大部分设计院和学术研究的核心力量,他们的建筑实践最直接地反映着当代中国建筑师对待传统文化基因的... 在当前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具有独特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而20世纪70年代后出生的第五代建筑师构成了大部分设计院和学术研究的核心力量,他们的建筑实践最直接地反映着当代中国建筑师对待传统文化基因的态度。文章调查了3位第五代建筑师在中国进行的3个与传统文化基因相关的建筑项目,研究传统建筑元素在这些项目中是如何被传承与表达的,以了解当代中国建筑师面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建筑师 传统文化 建筑元素 设计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寺河东五盘区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与应用
20
作者 李国富 季长江 +4 位作者 李军军 张江华 唐杰 赵晋斌 邵显华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1-303,共13页
高瓦斯矿井煤层含气量大,单纯的井下瓦斯抽采受时间及空间制约,导致井下抽采效果受限。同时,由于井下通常仅依靠钻孔进行负压抽采,煤层增透手段和改造方式缺乏,导致抽采不充分,煤层含气量总体降幅小,无法快速实现工作面消突、达到保障... 高瓦斯矿井煤层含气量大,单纯的井下瓦斯抽采受时间及空间制约,导致井下抽采效果受限。同时,由于井下通常仅依靠钻孔进行负压抽采,煤层增透手段和改造方式缺乏,导致抽采不充分,煤层含气量总体降幅小,无法快速实现工作面消突、达到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要求。运用油气开发技术在地面进行煤层气抽采,煤层增透措施不受空间限制,可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煤层改造,提升储层渗透性。同时,根据采掘规划,在地面超前布置煤层气抽采工程,对煤层进行长时间超前预抽,可减少井下瓦斯抽采工程量,缩短井下瓦斯抽采和达标时间,保障矿井安全生产。为大幅降低高瓦斯煤层含气量,提升煤炭开采效率与安全生产水平,针对寺河矿东五盘区煤层气地质特征,结合盘区采掘衔接规划,开展相适应的煤层气地面与井下抽采技术与工艺研究,探索高瓦斯矿井的煤与煤层气高效协调开发。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对东五盘区开展多种煤层气地面与井下抽采尝试,综合降低煤层含气量。并通过地面抽采效果检验井,评价东五盘区煤层气抽采实际效果。经过近20 a的井上下连续抽采,东五盘区规划区3号煤层剩余含气量降到8 m^(3)/t以下,平均降幅在50%以上;准备区抽采达标时间缩短了15%以上,保障了矿井高产高效;生产区井下精准抽采甲烷浓度提高5%以上,工作面抽采率提高5%以上,确保井下高效抽采。东五盘区地面大规模超前预抽已基本实现高瓦斯煤层的低瓦斯采掘。煤与煤层气共采既通过地面超前预抽大幅度降低了煤层含气量、增加了煤层气产量,又通过井下精准抽采填补了地面抽采盲区,实现了煤层气抽采的全覆盖,节约了井下瓦斯抽采成本。寺河矿东五盘区煤与煤层气共采的成功实施,不仅有效保障了高瓦斯煤层的低瓦斯开采,也大幅度降低了甲烷排空污染大气环境,同时还促进了沁南煤层气产业基地的建设,为其他高瓦斯矿井的煤与煤层气共采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对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煤层气共采 寺河矿 东五盘区 抽采效果评价 井上下联合抽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