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2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gradation algorithm of compressive sensing
1
作者 Chunhui Zhao Wei Li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5期832-839,共8页
The compressive sensing (CS) theory allows people to obtain signal in the frequency much lower than the requested one of sampling theorem. Because the theory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of that the location of sparse... The compressive sensing (CS) theory allows people to obtain signal in the frequency much lower than the requested one of sampling theorem. Because the theory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of that the location of sparse values is unknown, it has many constraint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fact, in many cases such as image processing, the location of sparse values is knowable, and CS can degrade to a linear process. In order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visual information of image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oncept of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transform matrix and then se- lects sparse values by constructing an accuracy control matrix, so on this basis, a degradation algorithm is designed that the signal can be obtained by the measurements as many as sparse values and reconstructed through a linear process. In comparison with similar methods, the degradation algorithm is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number of sensors and improving operational efficiency. The algorithm is also used to achieve the CS process with the same amount of data as joint photographic exports group (JPEG) compression and acquires the same display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ressive sensing (CS)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transform matrix accuracy control matrix degradation algorithm joint photographic exports group (JPEG) compre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block greedy algorithms for receiving multi-narrowband signal in compressive sensing radar reconnaissance receiver
2
作者 ZHANG Chaozhu XU Hongyi JIANG Haiq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6期1158-1169,共12页
This paper extends 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ssive sensing(CS) to the radar reconnaissance receiver for receiving the multi-narrowband signal. By combining the concept of the block sparsity, the self-adaption methods, ... This paper extends 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ssive sensing(CS) to the radar reconnaissance receiver for receiving the multi-narrowband signal. By combining the concept of the block sparsity, the self-adaption methods, the binary tree search,and the residual monitoring mechanism, two adaptive block greedy algorithms are proposed to achieve a high probability adaptive reconstruction. The use of the block sparsity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support selection and reduce the lower boundary of the sub-sampling rate. Furthermore, the addition of binary tree search and monitoring mechanism with two different supports self-adaption methods overcome the instability caused by the fixed block length while optimizing the recovery of the unknown signal.The simulations and analysis of the adaptive reconstruction ability and theoretical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re given. Also, we verify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two algorithms by the experiments of receiving multi-narrowband signals on an analogto-information converter(AIC). Finally, an optimum re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 of two algorithms is found to facilitate efficient reception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ressive sensing(CS) adaptive greedy algorithm block sparsity analog-to-information convertor(AIC) multinarrowband sign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Douglas-Peucker数控加工轨迹压缩方法
3
作者 王品 王婧如 +2 位作者 张丽鹏 王森 荆东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1,共8页
数控加工程序通常由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生成,以微小直线段的形式“以直代曲”来指导数控机床进行直线插补运动.随着工艺复杂度和精度要求的提高,数控加工程序的数据量急剧增加,不仅增加了数据存储和传输的难度,而且会引起机床执行过程... 数控加工程序通常由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生成,以微小直线段的形式“以直代曲”来指导数控机床进行直线插补运动.随着工艺复杂度和精度要求的提高,数控加工程序的数据量急剧增加,不仅增加了数据存储和传输的难度,而且会引起机床执行过程中速度的频繁调整.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深度学习的改进Douglas-Peucker三维数控加工轨迹压缩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曲率和距离容差度的超参数考虑了加工轨迹中数据点序列的几何特性,并通过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动态地优化算法中的超参数,从而实现更高的压缩效率.此外,算法中利用了KD树结构优化误差计算,确保压缩后的数据能够在给定的公差范围内精确呈现原始数据的特性.实验表明,该算法可大幅减少数据量,并确保压缩后的数据准确呈现原始数据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GLAS-PEUCKER算法 轨迹压缩 轮廓误差 深度神经网络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快速Bregman地震数据重建方法
4
作者 孙小东 李傲伟 +4 位作者 秦宁 蒋润 王敬伊 赵亮 孙耀庭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68,共7页
受地面环境、设备及成本等因素的影响,野外采集的地震数据往往存在缺失道,快速有效地重建缺失地震数据十分重要。针对缺失道的地震数据,根据压缩感知理论,提出一种快速Bregman方法的地震数据重建方法,并采用多尺度、多方向曲波变换作为... 受地面环境、设备及成本等因素的影响,野外采集的地震数据往往存在缺失道,快速有效地重建缺失地震数据十分重要。针对缺失道的地震数据,根据压缩感知理论,提出一种快速Bregman方法的地震数据重建方法,并采用多尺度、多方向曲波变换作为稀疏基。通过Bregman方法将求解L1范数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子问题,引入快速迭代收缩阈值方法(FISTA)高效、准确地求解子问题,从而实现对缺失数据的高质量重构。结果表明,基于压缩感知的快速Bregman方法可以对构造复杂的地震数据进行高效的重建,并且提高迭代计算的重建精度。对于缺失地震数据的重建,所提方法在效率和精度方面均高于LBM和FISTA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重建 压缩感知 快速Bregman方法 快速迭代收缩阈值 曲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际气体多变压缩功直接积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离心式压缩机热力设计方法
5
作者 李凯伦 李红智 +4 位作者 张一帆 孙山 但光局 李扬 王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413-5421,I0007,共10页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在近临界工况的算法稳定性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实际气体多变功直接积分算法,将压缩过程分解为多个子过程并进行数值积分,得到压缩功的柯西数列,在子过程数量增大的过程中,可以得到精确的全过程压缩多变功。同时,...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在近临界工况的算法稳定性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实际气体多变功直接积分算法,将压缩过程分解为多个子过程并进行数值积分,得到压缩功的柯西数列,在子过程数量增大的过程中,可以得到精确的全过程压缩多变功。同时,为解决压缩机级间焓增分配问题,提出一种等比转速级间焓增分配算法。最后,给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的热力设计流程。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Schultz算法,研究提出的实际气体多变压缩功直接积分方法在近临界及超临界区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精确性,计算中只需要较少的子过程数即可将误差降至合格范围内。通过对50MW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机组主压缩机进行一维设计及流场模拟发现,提出的多变压缩功直接积分方法及压缩机设计方法可以对二氧化碳压缩机方案设计及性能预估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 近临界工况二氧化碳压缩机 多变压缩功直接积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航速变化的船舶AIS轨迹改进自适应压缩算法
6
作者 初良勇 杨子豪 +1 位作者 章嘉文 韩亚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51-158,共8页
经典的DP压缩算法在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轨迹压缩时容易损失较多的船舶轨迹运动特征,考虑轨迹航速与航向的压缩算法又普遍较为复杂,为简化压缩流程,保留更多的轨迹运动特征,在DouglasPeucker算法的基础上,引入轨迹运... 经典的DP压缩算法在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轨迹压缩时容易损失较多的船舶轨迹运动特征,考虑轨迹航速与航向的压缩算法又普遍较为复杂,为简化压缩流程,保留更多的轨迹运动特征,在DouglasPeucker算法的基础上,引入轨迹运动特征点筛选步骤,提出一种考虑航速变化的船舶AIS轨迹改进自适应压缩算法,即根据船舶航速和航向的变化值自适应标记航速特征点和航向特征点,将原始轨迹由航向特征点分割再对子轨迹分别进行自适应压缩,最后整合数据得到压缩后的数据。以厦门港—天津港的船舶航行数据进行实验,从压缩率、压缩效果、压缩时间等多个方面对比DP算法、考虑航速的DP算法、自适应压缩算法、考虑航速变化的改进船舶AIS轨迹自适应压缩算法压缩的效果,结果证明该算法在保证效率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保留轨迹的运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S轨迹 船舶轨迹压缩 轨迹特征点 ATAC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对高速移动场景的OTFS系统导频设计方法
7
作者 李一兵 汤云鹤 +2 位作者 简鑫 孙骞 陈浩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0-497,共8页
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系统由于在面对高速移动通信场景下的时频双色散信道时的优异性能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准确获取信道状态信息,采用基于压缩感知的信道估计方法,并辅以特殊的导频序列完成信道估计。该... 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系统由于在面对高速移动通信场景下的时频双色散信道时的优异性能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准确获取信道状态信息,采用基于压缩感知的信道估计方法,并辅以特殊的导频序列完成信道估计。该文针对导频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OTFS导频序列优化方法,该方法以互相关最小化为优化目标,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寻优,并能够自适应调整交叉和变异概率,在较少的迭代次数下即可实现比传统伪随机序列更优的互相关性,能够有效提高信道估计的准确性。此外,考虑到目标函数的计算量较大,该文分析了互相关的计算过程,并对其中的冗余计算进行了化简,与直接计算字典集的互相关值相比大大提高了算法的优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频空(OTFS) 压缩感知 导频优化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BP的孔道压浆料抗压强度预测研究
8
作者 卜良桃 叶好焰 +1 位作者 杜国强 侯琦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5,共11页
为实现压浆料抗压强度的精准预测,引入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重和阈值;设计并开展了表面硬度法与超声法检测试验,以108组试验数据为样本,建立了包含2节点输入层、9节点隐含层与1节点输出层的压浆料抗压强度SSA-BP神... 为实现压浆料抗压强度的精准预测,引入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重和阈值;设计并开展了表面硬度法与超声法检测试验,以108组试验数据为样本,建立了包含2节点输入层、9节点隐含层与1节点输出层的压浆料抗压强度SS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与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GA)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及测强公式预测结果进行对比;探讨了不同输入参数组合对SSA-BP模型预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BP模型与GA-BP模型,SSA-BP模型的均方误差(MSE)分别降低了53.23%与26.86%,单次训练时间较GA-BP模型减少了34.40%;相比测强公式,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判定系数R2从0.937提高至0.975,MSE与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降低了19.81%与7.20%;单一输入参数的SSA-BP模型误差精度降低,但仍具备良好的泛化能力;SSA-BP模型能够较好挖掘输入、输出参数的数据信息,在拟合优度与预测精度方面比传统方法更有优势,可以准确预测压浆料抗压强度,为孔道压浆料性能预测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道压浆料 麻雀搜索算法 BP神经网络 抗压强度预测 超声法 表面硬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继发 曾晓辉 +8 位作者 郑振华 涂金根 郭桃明 孙晗凌 谢友均 龙广成 唐卓 郭宏 潘自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81-1992,共12页
为准确预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利用灰狼优化算法(GWO)对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GBM)的超参数进行优化。首先,以水胶比、矿渣替代比例、粉煤灰替代比例、高性能减水剂占胶凝材料比例、砂率和龄期为输入,以抗压强度为输出,构建GWO-LGBM预测模型;... 为准确预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利用灰狼优化算法(GWO)对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GBM)的超参数进行优化。首先,以水胶比、矿渣替代比例、粉煤灰替代比例、高性能减水剂占胶凝材料比例、砂率和龄期为输入,以抗压强度为输出,构建GWO-LGBM预测模型;其次,评估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效果,验证GWO对LGBM超参数优化的有效性;第三,将模型应用于全新数据,检验其泛化能力;最后,基于GWO-LGBM模型分析各输入参数对抗压强度的影响,验证模型的预测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GWOLGBM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68 MPa和3.49 MPa,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拟合度分别达到0.99和0.95,解决了LGBM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模型迁移到全新数据集时,83%的数据预测相对误差小于10%,展现出较强的泛化能力。水胶比增大会降低混凝土抗压强度;矿渣和粉煤灰掺量增加会降低混凝土早期强度,对后期强度影响较小;当水胶比一定时,存在一个最佳砂率使抗压强度最大;模型捕获结果与影响抗压强度的理论结果一致,验证了其预测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抗压强度 集成学习 轻量级梯度提升机 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Z4算法的实时压缩处理器的设计
10
作者 赵瑜婕 李杰 +2 位作者 张德彪 冯凯强 张春兴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1,共6页
目前,由于导弹系统的不断发展,导致飞行过程中所要记录的数据越来越多,为满足弹载记录仪的数据存储要求,现针对弹载记录仪的数据压缩展开研究。通过对LZ4压缩算法的数据帧格式以及匹配方式进行改进,再利用FPGA并行处理数据的特点设计并... 目前,由于导弹系统的不断发展,导致飞行过程中所要记录的数据越来越多,为满足弹载记录仪的数据存储要求,现针对弹载记录仪的数据压缩展开研究。通过对LZ4压缩算法的数据帧格式以及匹配方式进行改进,再利用FPGA并行处理数据的特点设计并行化实时压缩处理器。该压缩处理器在FPGA上搭建,无需额外的数据缓存芯片,保证弹载记录仪轻量化的需求。实验结果表明,该处理器接收、处理数据位宽为8 bit,在200 MHz的工作频率下,能够实现1.60 Gbit/s的数据吞吐量,平均压缩比达到了1.82,可以有效实现弹载记录仪的实时压缩,为导弹后续的评估、分析和改进提供可靠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载记录仪 FPGA LZ4压缩算法 并行化实时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捕集与压缩液态二氧化碳储能的虚拟电厂低碳经济调度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良 栾翰章 +3 位作者 杜华琛 郑丽冬 吕玲 黄南天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89-2798,I0037,共11页
该文针对可再生能源消纳和虚拟电厂碳减排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碳捕集系统(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电转气(power to gas,P2G)和压缩液态CO_(2)储能(liquid carbon dioxide energy storage,LCES)的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 该文针对可再生能源消纳和虚拟电厂碳减排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碳捕集系统(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电转气(power to gas,P2G)和压缩液态CO_(2)储能(liquid carbon dioxide energy storage,LCES)的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优化调度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CCS、P2G和LCES的运行特性,以最大化VPP的碳减排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优化调度VPP内部的可再生能源、储能设备和碳捕集装置,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霜冰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rime optimization algorithm,PSO-RIME)用以求解VPP调度模型,并通过算例分析去验证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和算法可以显著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和净收益,降低VPP的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碳捕集 压缩液态二氧化碳储能 PSO-RIME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稀疏域模型并行坐标下降算法的DOA估计方法
12
作者 王宏妍 白艳萍 +2 位作者 郑文康 王立府 续婷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4-933,共10页
针对现有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方法在低信噪比、小快拍、多信源条件下估计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并行坐标下降算法的DOA估计方法.首先,对空域等角度均匀划分,构造超完备冗余字典;其次,采用并行坐标下降算法... 针对现有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方法在低信噪比、小快拍、多信源条件下估计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并行坐标下降算法的DOA估计方法.首先,对空域等角度均匀划分,构造超完备冗余字典;其次,采用并行坐标下降算法的思想对稀疏信号进行重构,得到信号在空域的稀疏系数矩阵;最后,将稀疏矩阵行向量的l2-范数映射到空域网格上,得到准确的DOA估计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小快拍、多信源条件下,该方法优于子空间类算法、贪婪类算法以及凸优化类算法,具有更低的均方根误差(RMSE)、更高的DOA估计精度和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方向估计 压缩感知 并行坐标下降算法 矢量水听器阵列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磁压缩电源参数设计方法
13
作者 叶少华 杨勇 +1 位作者 饶波 张明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6,共11页
磁压缩电源主要用于为压缩磁体供电,以形成压缩场反等离子体所需的磁场位形,是磁压缩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压缩磁体线圈数量众多,线圈之间耦合关系复杂,导致求解形成目标磁场所需的电源参数非常困难,对电源设计带来一定挑战。提出了... 磁压缩电源主要用于为压缩磁体供电,以形成压缩场反等离子体所需的磁场位形,是磁压缩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压缩磁体线圈数量众多,线圈之间耦合关系复杂,导致求解形成目标磁场所需的电源参数非常困难,对电源设计带来一定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磁压缩电源参数设计方法,以提高参数设计效率。根据磁压缩电源工作电路拓扑及线圈之间的耦合关系,推导了磁压缩电源系统的物理模型。在物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磁压缩电源参数设计方法,并阐明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编写了算法代码并建立了MATLAB仿真模型,在理想情况及实际工程两种设计情况下对HFRC磁压缩系统电源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了优化磁场与目标磁场位形基本一致的结果。同时建立了MAXWELL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两种模型的输出结果吻合度很高,验证了该方法在电源设计时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反等离子体 磁压缩电源 电源设计 耦合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AM-CNN和NSGA-Ⅱ的平凸透镜注射压缩成型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
14
作者 徐智伟 刘锋 +3 位作者 庞建军 李亚东 陶惠敏 何雨辰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6-134,共9页
注射压缩成型工艺(ICM)凭借低注射压力与均匀模具型腔压缩力已成为一种理想的聚合物透镜成型技术。然而,ICM工艺参数间存在复杂非线性交互关系,使得控制成型透镜质量变得十分困难。针对某款平凸透镜的注射压缩成型过程,以透镜成像相移... 注射压缩成型工艺(ICM)凭借低注射压力与均匀模具型腔压缩力已成为一种理想的聚合物透镜成型技术。然而,ICM工艺参数间存在复杂非线性交互关系,使得控制成型透镜质量变得十分困难。针对某款平凸透镜的注射压缩成型过程,以透镜成像相移和相移分布均匀度为质量设计目标,选取模具温度、熔体温度、注射时间、保压时间、保压压力、压缩距离和压缩速度等工艺参数为设计变量,进行Taguchi实验设计与Moldflow模拟分析。采用信噪比望小特性模型对实验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相移目标的重要工艺参数依次为保压时间、保压压力和注射时间,而影响均匀度目标的最重要工艺参数依次为保压压力、注射时间和熔体温度,两成像质量目标具有竞争关系,无法同时达到最优值。据此,采用融合空间信息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建立了成像质量目标可靠预测模型,运用快速精英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并结合线性加权法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组。相较于初始成型条件,优化后的成像质量目标相移降低了64.82%,相移分布均匀度提高了5.76%,有效地提升了透镜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压缩成型 聚合物透镜 多目标优化 卷积神经网络 快速精英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视觉芒果分级系统中图像压缩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山 郑彬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99,共4页
针对基于机器视觉的芒果质量分级系统,所采集的图像样本多、数据量大,给处理、传输和存储的软硬件系统所带来的问题,结合小波变换对遗传神经网络图像压缩算法进行改进。首先对芒果图像进行小波变换,提取低频系数输入神经网络中;然后采... 针对基于机器视觉的芒果质量分级系统,所采集的图像样本多、数据量大,给处理、传输和存储的软硬件系统所带来的问题,结合小波变换对遗传神经网络图像压缩算法进行改进。首先对芒果图像进行小波变换,提取低频系数输入神经网络中;然后采用遗传算法优化以解决BP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但因不变的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使遗传算法存在收敛到局部最优的缺陷,因此按照个体适应度的集中与分散程度自适应地调整交叉概率与变异概率,使得算法的寻优性能得到改善;最后建立基于优化网络的芒果图像压缩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压缩算法与BP、GA-BP、IAGA-BP压缩算法相比,在获得高压缩比的同时重建图像效果好、保真度高,峰值信噪比有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芒果分级 图像压缩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的多视觉任务自适应压缩算法
16
作者 李晓辉 杨雯 +1 位作者 吕思婷 毛亮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37-2743,共7页
针对多视觉任务中传输成本高、解码端计算压力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可伸缩视频编码(adaptive scalable video coding,ASVC)传输框架,将视频分为语义层和背景层,分别传输语义和背景信息。此外,提出一种自适应压缩算法,构建了C4.5决策... 针对多视觉任务中传输成本高、解码端计算压力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可伸缩视频编码(adaptive scalable video coding,ASVC)传输框架,将视频分为语义层和背景层,分别传输语义和背景信息。此外,提出一种自适应压缩算法,构建了C4.5决策树模型分析网络环境对视频进行压缩的决策判定,并对帧序列进行光流分析,在保留变化显著的帧基础上引入插值机制保持图像的平滑性。仿真结果表明,ASVC方法在不同码率环境下表现更高的识别精准率,视频质量和传输效率的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压缩算法 C4.5决策树 光流检测 多视觉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嘴蓝鹊算法的多策略改进及应用研究
17
作者 王森 黄海龙 +1 位作者 于永江 胡南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8-126,共9页
针对红嘴蓝鹊算法在处理求解优化过程中存在的收敛精度低、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多策略改进的红嘴蓝鹊算法。首先,通过引入Cubic映射和Piecewise映射的复合混沌映射策略,增强初始种群的多样性与均匀性;其... 针对红嘴蓝鹊算法在处理求解优化过程中存在的收敛精度低、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多策略改进的红嘴蓝鹊算法。首先,通过引入Cubic映射和Piecewise映射的复合混沌映射策略,增强初始种群的多样性与均匀性;其次,在食物搜索阶段,加入自适应群体大小和精英策略,避免早熟收敛,提升算法的全局与多样化搜索能力;最后,引入复合混沌优化的单纯形法,改善算法的局部开发能力,提高算法的寻优精度。采用9个典型的基准测试函数对算法进行性能评估,从收敛精度、Friedman检验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常见的优化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红嘴蓝鹊算法在寻优能力与寻优速度等方面的性能大幅提高,同时在压缩弹簧设计的工程应用中,该改进算法具有可行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嘴蓝鹊算法 混沌映射 单纯形法 Friedman检验 压缩弹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O-SVM与压缩采样匹配追踪算法的轴承故障诊断
18
作者 李一飞 王桂宝 +2 位作者 李伟 王楠 杨坤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6-120,共5页
针对压缩感知方法可利用少量信号数据对原始信号进行重构,从而解决传统方法采样大量数据造成存储空间浪费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将压缩感知与DBO-SVM相结合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采用不同的压缩率对信号进行压缩重构,再利用蜣螂优化算法(DBO)... 针对压缩感知方法可利用少量信号数据对原始信号进行重构,从而解决传统方法采样大量数据造成存储空间浪费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将压缩感知与DBO-SVM相结合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采用不同的压缩率对信号进行压缩重构,再利用蜣螂优化算法(DBO)优化过参数的支持向量机(SVM)进行轴承故障的诊断分类。采用江南大学和凯斯西储大学轴承数据集进行试验的结果表明,50%压缩率会比25%压缩率得到更高的分类准确率,DBO-SVM算法不仅比神经网络、决策树、KNN等算法的分类准确率高,而且诊断用时和占用存储空间更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压缩感知 故障诊断 遗传优化算法 支持向量机 神经网络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uttall窗压缩感知的谐波和间谐波检测方法
19
作者 刘远达 梁成斌 +2 位作者 杨明 王德光 董昱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01-109,共9页
为降低谐波和间谐波检测时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引起的测量误差,同时解决数据传输和存储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Nuttall窗压缩感知与插值技术的谐波和间谐波检测方法,并搭建了谐波检测实验平台。首先,将4项3阶Nuttall窗融入到压缩感知的... 为降低谐波和间谐波检测时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引起的测量误差,同时解决数据传输和存储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Nuttall窗压缩感知与插值技术的谐波和间谐波检测方法,并搭建了谐波检测实验平台。首先,将4项3阶Nuttall窗融入到压缩感知的压缩采样过程中,实现信号的加窗压缩采样;其次,利用稀疏度自适应匹配追踪算法对经压缩采样后的稀疏向量进行重构估计,并使用三谱线插值技术对其进行修正得出信号参数检测结果;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对理论正确性与实际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压缩比为50%时,对频率、幅值、相位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0.008%、-0.42%和1.37%,实现对谐波和间谐波特征参数的准确测量,同时大大缓解了数据处理负担。在硬件实验中,谐波信号的频率和幅值测量的最大绝对误差分别为0.0261 Hz和0.0805 V,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 间谐波 压缩感知 4项3阶Nuttall窗 稀疏度自适应匹配追踪算法 三谱线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A的铁路应急通信中视频压缩算法
20
作者 张瑞 包文艳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22,38,共6页
为提升铁路应急通信中的视频压缩能力,提出一种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铁路应急通信中视频压缩算法。构建SOA的铁路应急通信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算法初次压缩AI视频... 为提升铁路应急通信中的视频压缩能力,提出一种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铁路应急通信中视频压缩算法。构建SOA的铁路应急通信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算法初次压缩AI视频原始数据,保留有价值的特征向量后,采用多级树集合分裂(set partitioning in hierarchical trees,SPIHT)压缩算法将初次压缩后AI视频图像分解成多个小波系数,经小波系数压缩后,通过哈夫曼编码输出压缩后AI视频比特流,经逆哈夫曼编码和逆SPIHT压缩算法完成压缩后AI视频图像重建,在信息服务层和SOA架构层支持下,通过应用层查看压缩后AI视频。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平均视频压缩比为48.34,在不同压缩比下,该算法压缩后AI视频图像的SSIM值均在0.955以上、PSNR值均高于37.13,可有效提升AI视频图像质量且压缩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A架构 铁路应急通信 视频压缩算法 AI视频 PCA分析 SPIHT压缩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