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FLUENT研究DF系统的负压装置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文亮 王爱玲 刘兆华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7-79,共3页
采用通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DF系统中的负压装置进行力学仿真,实验仿真结果与理论相吻合,证明负压装置可以提高排屑能力理论的正确性,并且更进一步认识负压装置内流体运动的力学特性。
关键词 深孔加工 双供油系统 负压装置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DF系统的多结构参数建模及结构设计 被引量:5
2
作者 庞俊忠 潘杰 常豆豆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721-1725,共5页
针对深孔加工中排屑难、效率低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具有刀具旋转功能的DF钻削系统。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深孔机床DF系统的多结构参数数学模型,揭示了主要结构参数对负压抽屑效果的影响规律,获取了最佳的参数组合。进一步地,对现有旋转D... 针对深孔加工中排屑难、效率低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具有刀具旋转功能的DF钻削系统。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深孔机床DF系统的多结构参数数学模型,揭示了主要结构参数对负压抽屑效果的影响规律,获取了最佳的参数组合。进一步地,对现有旋转DF系统进行了结构完善及参数优化。研究结果为深孔机床抽屑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孔 双供油系统 数学建模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喷射泵内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兆华 王爱玲 +1 位作者 王峻 杨金辉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5年第12期112-114,共3页
着重讨论DF喷射泵内的流体力学行为,构建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DF喷射泵结构进行改造。
关键词 深孔 df系统 喷射泵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向双螺旋排肥器优化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顿国强 李鑫 +2 位作者 纪欣鑫 盛泉宝 纪文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8-287,共10页
针对传统排肥器存在施肥不均而造成肥料利用率低问题,设计了一种双排肥轮结构的同向双螺旋排肥器,通过理论分析确定排肥器的理论排肥量及影响排肥均匀性的参数,以排肥轮螺距、中心距、叶片高度为试验因素,以排肥均匀性波动系数和轴向平... 针对传统排肥器存在施肥不均而造成肥料利用率低问题,设计了一种双排肥轮结构的同向双螺旋排肥器,通过理论分析确定排肥器的理论排肥量及影响排肥均匀性的参数,以排肥轮螺距、中心距、叶片高度为试验因素,以排肥均匀性波动系数和轴向平均速度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试验。结果显示:排肥轮螺距对排肥均匀性波动系数影响极显著,排肥轮中心距、叶片高度对排肥均匀性波动系数影响显著,排肥轮螺距、中心距、叶片高度对轴向平均速度影响极显著,在排肥轮中心距为48 mm、螺距32.5~33.2 mm、叶片高度13.5~14.7 mm时,排肥均匀性波动系数≤10%、肥料轴向平均速度≥30 mm/s,排肥器作业性能最佳。在最优参数组合下排肥均匀性波动系数台架试验与仿真试验相对误差为1.47%、单圈排肥量台架试验与仿真试验相对误差为1.96%,台架试验与仿真试验吻合较好。在不同转速下同向双螺旋排肥器较单螺旋排肥器排肥均匀性波动系数平均降低64.21%、单圈排肥量平均提升72.16%,优化后的同向双螺旋排肥器排肥均匀性好且排肥流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肥器 单螺旋排肥器 同向双螺旋排肥器 均匀性 结构优化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超导馈线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远斌 武松涛 +1 位作者 宋云涛 王建青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5-199,共5页
ITER(国际热核试验堆)采用超导馈线系统传输磁体线圈所需电流、冷却液及数据信号,并在失超等异常情况,通过馈线转移磁体能量,以保护整个磁体系统。介绍了国际热核试验堆超导馈线系统的结构及设计情况,为同类型超导磁体的馈线设计提供了... ITER(国际热核试验堆)采用超导馈线系统传输磁体线圈所需电流、冷却液及数据信号,并在失超等异常情况,通过馈线转移磁体能量,以保护整个磁体系统。介绍了国际热核试验堆超导馈线系统的结构及设计情况,为同类型超导磁体的馈线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馈线 磁体 超导母线 双层绝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DBC的数据库接口应用程序的开发 被引量:7
6
作者 徐济仁 黄发文 +2 位作者 陈家松 牛纪海 丁亚菲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7-90,共4页
详细阐述了基于ODBC的结构、应用原理和基于ODBC基础上开发数据应用程序的基本方法与思想。并结合具体实例讲述了如何开发双信道比幅法测向机仿真软件 ,详细介绍了双信道比幅法测向机仿真软件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链接、主要按扭的具体实... 详细阐述了基于ODBC的结构、应用原理和基于ODBC基础上开发数据应用程序的基本方法与思想。并结合具体实例讲述了如何开发双信道比幅法测向机仿真软件 ,详细介绍了双信道比幅法测向机仿真软件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链接、主要按扭的具体实现及关键技术的实现等。从开发的程序看 ,应用ODBC开发应用程序 ,开发效率高 ,兼容性强 ,开发周期短 ,成本低 ,易于实现 ,具有很旨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数据互连 双信道比幅法测向机 仿真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tri网和双层判据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11
7
作者 高正中 许焕奇 +2 位作者 雷倩 李世光 王庆礼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7-42,共6页
为了提高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的运算速度和容错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Petri网和双层判据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依据电流判据和电压判据进行故障诊断,并通过双层判据和概率信息实现冗余信息纠错。首先介绍了结合概率信息的Petri网的结构和定... 为了提高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的运算速度和容错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Petri网和双层判据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依据电流判据和电压判据进行故障诊断,并通过双层判据和概率信息实现冗余信息纠错。首先介绍了结合概率信息的Petri网的结构和定义;然后建立了故障定位的通用Petri网模型;最后对配电网2种标准接线方式的故障定位过程进行建模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定位 PETRI网 双层判据 馈线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料机单、双头螺旋对颗粒群接触力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石云飞 张西良 +2 位作者 徐云峰 卢成轩 史玉坤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6-81,共6页
为研究螺旋加料机不连续加料过程中颗粒群的运动特性及变化规律,研究了单、双头螺旋对颗粒群接触力的影响.以1. 5 mm直径小米颗粒为研究对象,基于Hertz-Mindlin颗粒无滑动接触模型,对颗粒之间接触力以及颗粒群与螺旋加料料管内壁接触力... 为研究螺旋加料机不连续加料过程中颗粒群的运动特性及变化规律,研究了单、双头螺旋对颗粒群接触力的影响.以1. 5 mm直径小米颗粒为研究对象,基于Hertz-Mindlin颗粒无滑动接触模型,对颗粒之间接触力以及颗粒群与螺旋加料料管内壁接触力进行分析,建立了具有分料装置的螺旋加料模型;采用EDEM离散元软件,以间歇转动60°的方式对小米颗粒不连续加料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得到了颗粒间接触力和颗粒群对螺旋加料料管内壁正向和切向压力的分布,比较了240 r·min^(-1)转速下单、双头螺旋输送中颗粒群接触力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单头螺旋输送物料时,颗粒之间比较紧实,但颗粒在内壁接触处易翻滚;双头螺旋输送物料时,颗粒在内壁接触处不易翻滚,更易随轴作轴向运动,颗粒群的一致性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加料机 颗粒群 单头螺旋 双头螺旋 接触力 离散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共振给料机的设计 被引量:8
9
作者 黄志超 廖志娟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16,共2页
采用双自由度的反共振原理,设计出一种新型振动给料机,具有能耗低、电动机使用寿命长、隔振效果好的特点。
关键词 振动输送机 给料机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电网小电流接地选线的工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锋 沈兵 +1 位作者 庄劲武 叶志浩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36,共3页
分析了注入双频法选线原理存在误判的不足,给出了船舶电网动态模拟试验验证。在找到导致误判原因的基础上,利用零序电流特征提出了改进的综合判据和应用于船舶电网的实际措施,可以满足大范围电阻值接地时选线的要求。
关键词 船舶电网 注入双频法 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n-the-fly的Petri网模型检查技术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云付 解晓方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5期82-85,共4页
Petri网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建模工具,它能深刻、简洁地描述控制系统,特别是能较好地描述并发系统的结构,并能对系统的动态性质进行分析。在探讨了Petri网的模型检查的基础上,采用双DFS算法,对基于Petri网的模型检查的算法进行了改进,... Petri网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建模工具,它能深刻、简洁地描述控制系统,特别是能较好地描述并发系统的结构,并能对系统的动态性质进行分析。在探讨了Petri网的模型检查的基础上,采用双DFS算法,对基于Petri网的模型检查的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针对Petri网的on-the-fly算法,同时给出了基于on-the-fly的Petri网模型检查的实现和测试,从而可以有效地对Petri网表示的系统模型进行模型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检查 PETRI网 on-the-fly技术 自动机 df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M工艺的螺纹式双喷头创新设计
12
作者 张海强 杜俊斌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5-108,共4页
介绍了FDM工艺的3D打印双喷头工作原理。双喷头是FDM工艺的工业级3D打印装备的核心部件,重点分析了现有双喷头的关键部件存在的主要问题:送丝机构和切换机构。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螺纹式送丝机构,螺纹和丝料接触均匀,不会损伤丝料,降... 介绍了FDM工艺的3D打印双喷头工作原理。双喷头是FDM工艺的工业级3D打印装备的核心部件,重点分析了现有双喷头的关键部件存在的主要问题:送丝机构和切换机构。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螺纹式送丝机构,螺纹和丝料接触均匀,不会损伤丝料,降低了对驱动电机的要求,以较小驱动力实现丝料稳定挤出;同时创新性的设计了纯机械式、免驱动的高精度切换机构方案,减少了双喷头的重量和体积。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证明了创新设计方案是可行的,为FDM工艺的双喷头设计提供了参考,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M工艺 双喷头 送丝机构 切换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磁悬浮列车在双端供电模式下的电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13
作者 朱进权 葛琼璇 +2 位作者 孙鹏琨 王晓新 张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4937-4947,共11页
针对双端供电模式下高速磁悬浮列车牵引系统中的环流和馈电电缆损耗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直接模式法电流控制策略来协调负载电流分配。该文首先建立双端供电模式下牵引系统电机电流和环流的等效电路模型,分析环流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 针对双端供电模式下高速磁悬浮列车牵引系统中的环流和馈电电缆损耗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直接模式法电流控制策略来协调负载电流分配。该文首先建立双端供电模式下牵引系统电机电流和环流的等效电路模型,分析环流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同步坐标系下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共用转速调节器实现总负载电流控制,通过电流调节器和环流调节器实现负载电流分配,并对线路中的环流进行抑制。硬件在环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在保证电机动态性能较好的基础上实现逆变器负载电流分配,降低了馈电电缆损耗,并有效地抑制了并联逆变器模块间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悬浮列车 双端供电模式 馈电电缆 环流 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西哥博格斯盆地深水挤压区复杂双层盐岩识别与解释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爱山 孔国英 +3 位作者 陈亮 朱钇同 张量 丁鹏程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48,共7页
墨西哥博格斯盆地深水挤压区变形复杂的双层盐岩刻画是该区油气勘探主要难题之一,亟需形成一套有效的双层盐岩综合解释刻画技术。利用地震、速度、测井和钻井资料,从盐岩的岩石物理性质出发,根据浅层盐蓬、原地母盐和盐岩流动通道地震... 墨西哥博格斯盆地深水挤压区变形复杂的双层盐岩刻画是该区油气勘探主要难题之一,亟需形成一套有效的双层盐岩综合解释刻画技术。利用地震、速度、测井和钻井资料,从盐岩的岩石物理性质出发,根据浅层盐蓬、原地母盐和盐岩流动通道地震反射特征,探索形成了一套双层盐岩解释刻画关键技术。主要包括:(1)速度与地震属性相结合的浅层盐蓬识别;(2)构造演化分析联合地震相解释原地母盐;(3)平剖多要素协同的盐岩流动通道识别;(4)原地母盐、盐通道和异地盐岩源汇匹配解释验证。利用该方法高效完成了36000 km^(2)区块中的盐岩雕刻,实钻证明利用该方法完成的解释结果精确度较高。形成的技术体系可应用于其他含盐盆地的盐体解释工作中,具有较好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格斯盆地 双层盐岩解释 盐蓬 母盐 盐岩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