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omino instability effect of surrounding rock-coal pillars in a room-and-pillar gob 被引量:8
1
作者 Li Chong Xu Jinhai +1 位作者 Wang Zhongliang Qin Shua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3年第6期913-918,共6页
To discuss the domino instability effect and large area roof falling and roof accidents of surrounding rockcoal pillars in a room-and-pillar gob,the equilibrium equation for a roof-coal pillar-floor system with the in... To discuss the domino instability effect and large area roof falling and roof accidents of surrounding rockcoal pillars in a room-and-pillar gob,the equilibrium equation for a roof-coal pillar-floor system with the influence of mining floor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conditions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in a room-and-pillar gob in the 3^(-2)coal seam of Tanggonggou mine.The conditions of system instabil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stem stability and system stiffness were analyzed from an energetic point of view.Numerical simulation using the discrete element software UDEC was also carried out to simulate conditions causing the domino effect on surrounding rock-coal pillars in a 3^(-2)room-and-pillar gob.The results show that:if we want the system to destabilize,the collective energy in roof-and-floor must be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coal pillar.When the stiffness of the coal pillars and the roof-and-floor are both greater than zero,the system is stable.When the stiffness of the coal pillars is negative but the summed stiffness of the coal pillars and roof-and-floor is larger than or equal to zero,the system is statically destroyed.When the sum of the coal pillars and the roof-floor stiffness is negative,the system suffers from severe damages.For equal advance distances of the coal mining face,the wider coal pillars can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domino type instability.Conversely,the smaller width pillars can increase the instability probability.Domino type in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coal pillars is predicted to be unlikely when the width of coal pillars is not less than 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mino effect Surrounding rock Room-and-pillar Go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亏灌溉对番茄生理指标、产量品质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郭海涛 邹志荣 +1 位作者 杨兴娟 周贺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3-137,共5页
在大棚条件下进行了番茄调亏灌溉试验研究。共设有T1,T2,T3,T4,T5五个处理,其中T1,T2分别在开花座果期做亏缺处理,田间持水量分别为55%-65%,45%-55%;T3,T4分别在果实膨大期做亏缺处理,田间持水量分别为65%-75%,55%-65%;T5为常规灌溉,两... 在大棚条件下进行了番茄调亏灌溉试验研究。共设有T1,T2,T3,T4,T5五个处理,其中T1,T2分别在开花座果期做亏缺处理,田间持水量分别为55%-65%,45%-55%;T3,T4分别在果实膨大期做亏缺处理,田间持水量分别为65%-75%,55%-65%;T5为常规灌溉,两个时期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65%-75%,75%-85%。结果表明,水分亏缺显著抑制番茄体内蛋白合成,根活力下降;脯氨酸、丙二醛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开花座果期以处理T1、果实膨大期以处理T3为最优设计。处理T1的总产量比对照T5提高3.8%,T3比T5减少5.3%;T1和T3的单果重分别比T5减少了5.8%、16.9%,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9.9%、32.6%。T1、T3两个处理的果实品质明显改善:可溶性总糖、Vc和有机酸含量均与T5差异显著。处理T1的前期产量比T5增加了3.8%,说明复水后有补偿效应,有利于向果实运转与分配,促进生殖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亏灌溉 番茄 补偿效应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带式Wongawilli开采煤柱失稳覆岩破坏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谭毅 郭文兵 +3 位作者 白二虎 杨达明 许国胜 严浩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56-1662,共7页
为研究条带式Wongawilli开采煤柱失稳覆岩破坏机理及岩层移动特征,结合赵屋煤矿15号煤连采一区地质采矿条件,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公式计算及相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条带式Wongawilli开采煤柱系统模型,分析了煤柱失稳机理及其... 为研究条带式Wongawilli开采煤柱失稳覆岩破坏机理及岩层移动特征,结合赵屋煤矿15号煤连采一区地质采矿条件,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公式计算及相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条带式Wongawilli开采煤柱系统模型,分析了煤柱失稳机理及其对覆岩的影响。研究表明:条带式Wongawilli煤柱系统中,个别损害或者不规则(有尖角)煤柱在矿山压力及地下水侵泡等不良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可能发生破坏失稳,进而引发相邻煤柱失稳,产生"多米诺"效应,从而导致整个煤柱系统失效;煤柱一旦发生失稳,开采工作面由非充分采动转化为充分采动,加剧覆岩破坏,导致地表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式Wongawilli开采 煤柱失稳 覆岩破坏 “多米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米诺效应的锂离子电池热释放速率分析方法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青松 曹文杰 +1 位作者 罗星娜 姜乃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2-907,共6页
常用实验手段测得单节锂离子电池热释放速率无法真实反映航空运输包装件内大量锂离子电池因发生多米诺效应导致热量散失及传递过程间歇性变化。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米诺效应的锂离子电池热释放速率等效分析方法,即通过自主设计的实验平台... 常用实验手段测得单节锂离子电池热释放速率无法真实反映航空运输包装件内大量锂离子电池因发生多米诺效应导致热量散失及传递过程间歇性变化。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米诺效应的锂离子电池热释放速率等效分析方法,即通过自主设计的实验平台对3×3排布的典型18650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后发生的多米诺效应及各节电池表面温度进行分析。利用FLUENT使用标准18650型锂离子电池热释放速率曲线用于同等实验条件下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播仿真模拟,采用二分法逐次修正标准热释放速率、使仿真和实验的锂离子电池表面温度相符。将获得等效的锂离子电池热释放速率曲线再次应用于仿真,得到各电池的最高温度及达到最高温度的时间和实验数据相吻合,验证了修正后的等效热释放速率模型可靠性。该方法可适用于各型号及不同数量包装件内锂离子电池热释放速率获取,指导航空运输锂离子电池火灾防控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放速率 多米诺效应 热失控 锂离子电池 航空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矿环境再造与矿业发展新思路 被引量:48
5
作者 周科平 高峰 古德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36,共3页
在分析采矿引起的环境负效应及其矿山工程系统特征的基础上,站在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了“采矿环境再造”这一科学命题。深刻揭示了采矿科学的本质属性,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采矿方法之间的界限,使人们在观念上转变对采矿技术革新... 在分析采矿引起的环境负效应及其矿山工程系统特征的基础上,站在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了“采矿环境再造”这一科学命题。深刻揭示了采矿科学的本质属性,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采矿方法之间的界限,使人们在观念上转变对采矿技术革新的认识,是对采矿工业发展思路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环境再造 环境负效应 矿山工程系统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罐爆炸抛射碎片对目标储罐的破坏概率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刚 朱霁平 +2 位作者 武军 刘乃安 王国栋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6-222,共7页
化工储罐爆炸产生的抛射碎片击中并破坏相邻罐体后,将引发多米诺效应。N guyen破坏概率模型认为,当罐壳受撞击后,残余壁厚小于某个临界值时就会被破坏,并假设该临界残余壁厚为定值,存在不合理之处。本文基于储罐壳体损失面积安全评价方... 化工储罐爆炸产生的抛射碎片击中并破坏相邻罐体后,将引发多米诺效应。N guyen破坏概率模型认为,当罐壳受撞击后,残余壁厚小于某个临界值时就会被破坏,并假设该临界残余壁厚为定值,存在不合理之处。本文基于储罐壳体损失面积安全评价方法AP I 579,把撞击形成的复杂凹坑简化为圆锥形,分别针对圆柱储罐、球罐推导出圆锥形凹坑剩余强度系数的求解方法,并根据塑性失效理论确定了罐壳的临界剩余强度系数,由此建立了新的破坏准则。在此基础上,采用蒙特卡罗法进行模拟,建立了新的爆炸碎片对目标储罐的破坏概率模型,与N guyen模型相比,得出的破坏概率偏大,结果更为安全保守。通过对剩余强度系数与无量纲撞击深度和凹坑锥角的变化关系进行分析,证明N guyen模型中临界残余壁厚为定值的假设并不合理,而新的基于剩余强度系数计算的破坏概率更为准确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罐爆炸 多米诺效应 破坏概率 剩余强度系数 爆炸碎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碎片抛射速度及飞行轨迹分析方法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新梅 陈国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6-110,共5页
明确爆炸碎片的抛射速度及飞行轨迹是分析化工园区中爆炸碎片导致的多米诺效应的前提和基础.文中根据爆炸物膨胀做功原理及多方过程状态方程,推导了爆炸碎片抛射初速度的计算公式;根据碎片在空中飞行时运动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的变化特点,... 明确爆炸碎片的抛射速度及飞行轨迹是分析化工园区中爆炸碎片导致的多米诺效应的前提和基础.文中根据爆炸物膨胀做功原理及多方过程状态方程,推导了爆炸碎片抛射初速度的计算公式;根据碎片在空中飞行时运动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的变化特点,构建了爆炸碎片的飞行加速度方程;通过对加速度方程的求解及边界条件的分析,确定了爆炸碎片飞行轨迹及抛射速度的分析方法.事故案例分析表明,文中提出的爆炸碎片抛射初速度计算公式及飞行轨迹分析方法能够体现爆炸碎片抛射的基本规律,在事故后果及多米诺效应分析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碎片 抛射速度 飞行轨迹 多米诺效应 多方过程 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型阻燃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8
作者 鲍治宇 董延茂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1-315,共5页
近年来膨胀型阻燃剂(IFR)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在IFR的合成、应用以及热分解动力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IFR的品种还较少,应用范围有限,在IFR的分子设计、配方优化、阻燃机理等方面有待深入研究。IFR的表面处理、微细化、微胶囊化以... 近年来膨胀型阻燃剂(IFR)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在IFR的合成、应用以及热分解动力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IFR的品种还较少,应用范围有限,在IFR的分子设计、配方优化、阻燃机理等方面有待深入研究。IFR的表面处理、微细化、微胶囊化以及合成“三位一体”IFR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R 表面处理 微胶囊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同矿区“三硬”条件地表沉陷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9
作者 侯志鹰 王家臣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5-238,共4页
针对大同矿区“三硬”条件马脊梁矿2号402盘区刀柱开采引发的井下工作面顶板大面积突然垮落和地表整体塌陷,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FLAC3D软件进行采场力学行为模拟分析.从煤层的开挖到地表的塌陷,全面分析了开采历史过程的应力场、位移场... 针对大同矿区“三硬”条件马脊梁矿2号402盘区刀柱开采引发的井下工作面顶板大面积突然垮落和地表整体塌陷,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FLAC3D软件进行采场力学行为模拟分析.从煤层的开挖到地表的塌陷,全面分析了开采历史过程的应力场、位移场和破坏场的分布与变化,以及采场内煤柱的稳定性.提出了采场内煤柱失稳破坏引起采场应力重新分布,出现煤柱群连续失稳破坏的多米诺效应,从而导致采空区顶板大面积突然垮落和地表整体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硬”条件 地表塌陷 数值模拟 煤柱失稳 多米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能动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永红 张子刚 刘开军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2004年第6期15-23,共9页
技术创新成为知识经济中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技术创新过程是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知识管理伴随知识经济产生,以提高知识活动效率和效益为目的,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管理的有效方式。在浅析知识管理内涵及其国内外发展、企业... 技术创新成为知识经济中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技术创新过程是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知识管理伴随知识经济产生,以提高知识活动效率和效益为目的,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管理的有效方式。在浅析知识管理内涵及其国内外发展、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概念以及两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过程模式、速度、类型和开放性等的影响,深入研究了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影响产生的机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知识管理 技术创新过程 能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料对中华真地鳖营养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庆峰 吴振廷 +2 位作者 金涛 王学林 吴尚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4-95,共2页
将中华真地鳖低龄和高龄若虫分别分为 4组 ,每组分别用A(麦麸、玉米粉和大豆粉混合物 )、B(青菜粉、玉米粉和大豆粉混合物 )、C(麦麸 )和D(青菜粉 )喂养 ,试验结束后比较地鳖虫同一生长阶段营养效应指标。结果表明 :在低龄阶段 ,消化率... 将中华真地鳖低龄和高龄若虫分别分为 4组 ,每组分别用A(麦麸、玉米粉和大豆粉混合物 )、B(青菜粉、玉米粉和大豆粉混合物 )、C(麦麸 )和D(青菜粉 )喂养 ,试验结束后比较地鳖虫同一生长阶段营养效应指标。结果表明 :在低龄阶段 ,消化率和相对取食量是D >C >B >A ,但转化率、利用率和相对生长量以取食A组饲料最高 ,但C、A组在相对生长量上无显著差异 ;在高龄阶段 ,A组相对生长量显著高于其他 3组。地鳖虫在高龄生长阶段的相对低龄期需要更多的蛋白质和脂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真地鳖 营养效应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活化合成AIN粉末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锐 席生岐 +1 位作者 刘新宽 周敬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7-39,共3页
机械力活化由于能大幅度地降低AlN粉末反应合成温度、缩短反应时间,是制备AlN粉末经济有效的实用化途径之一。简要介绍了机械力活化合成AlN粉末的反应机制,并分析了机械力活化对AlN粉末合成过程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机械力活化 机械力化学效应 氮化铝粉末 粉末陶瓷 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轮包制”的制度效应与瑕疵分析——基于福建省邵武市高南村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红霄 张敏新 刘金龙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25,33,共5页
“轮包制”以兼顾森林规模经营和初始产权动态分配为特色,在福建林业产权改革中令人关注。在对高南村“轮包制”产生的背景、效应以及瑕疵分析基础上,认为,轮包制在静态时点上具有相对合理性,但受制于初期投入对资金的依赖度、限额采伐... “轮包制”以兼顾森林规模经营和初始产权动态分配为特色,在福建林业产权改革中令人关注。在对高南村“轮包制”产生的背景、效应以及瑕疵分析基础上,认为,轮包制在静态时点上具有相对合理性,但受制于初期投入对资金的依赖度、限额采伐制度、以及中标价格水平等多种因素,其在实现农户增收、村财政需求以及森林持续经营的多重目标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包制 制度效应 制度瑕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效应的主客观评价及其相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潘志娟 刘敏 陆堃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15,共4页
分析了绒效应的风格内涵 ,分别采用SD法和KES系统对 12种试样进行了主观和客观评价 ,分析了影响绒效应的因素以及主客观评价结果之间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绒效应 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 相关性 绒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MW汽轮机转子泊松效应的参数识别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钰锋 武志文 于达仁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2-34,共3页
采用一种信号分离的方法 ,对 2 0 0MW汽轮机转子泊松效应的参数进行了识别 ,分析了其物理机理 ,给出了最终的识别结果 ,对预测汽轮机差胀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汽轮机 差胀 泊松效应 转子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升船机火灾多米诺效应致因的逆向推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建平 王美如 +2 位作者 陈述 王越 李智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4-708,共5页
为溯源垂直升船机火灾多米诺效应致因,综合考虑火灾状态演变的不确定性,分析垂直升船机火灾发生机理,基于模糊Petri网(FPN)执果索因的逆向推理技术,建立火灾传播逆向模糊Petri网(RFPN)模型,利用高斯概率分布函数,描述多米诺效应结果状... 为溯源垂直升船机火灾多米诺效应致因,综合考虑火灾状态演变的不确定性,分析垂直升船机火灾发生机理,基于模糊Petri网(FPN)执果索因的逆向推理技术,建立火灾传播逆向模糊Petri网(RFPN)模型,利用高斯概率分布函数,描述多米诺效应结果状态可信度,通过前后库所变迁关系,逆向迭代计算火灾致因可信度,按照总路径可信度最大原则,确定最可能传播路径。结合三峡升船机案例可知:主机室静电短路和储藏易燃物处所用火不慎是火灾的主要致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致因 多米诺效应 逆向推理 模糊PETRI网 垂直升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热辐射事故多米诺叠加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俊华 赵跃华 +1 位作者 刘俊 周宁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7-732,共6页
引入多米诺效应的定义,给出热辐射事故多米诺效应定量评价的具体流程.在触发多米诺效应发生条件和发生模式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热辐射事故多米诺叠加算法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了多米诺事故热辐射叠加分析软件以及相应的设计步骤,... 引入多米诺效应的定义,给出热辐射事故多米诺效应定量评价的具体流程.在触发多米诺效应发生条件和发生模式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热辐射事故多米诺叠加算法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了多米诺事故热辐射叠加分析软件以及相应的设计步骤,解决较为复杂的重大事故多米诺效应概率叠加计算问题.根据多米诺效应的发生概率,研究结果可以更加形象地动态预测事故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为救援指挥提供决策,对相关园区的安全管理和救援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米诺效应 热辐射叠加 地理信息系统 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半导体激光器在激光近炸引信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金花 姚宏宝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269-3272,共4页
脉冲半导体激光器是激光引信的重要器件,其脉冲峰值功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激光引信的作用距离,其使用寿命和光电指标的稳定性直接关系着激光引信的使用寿命和性能。文中针对激光器的脉冲峰值功率的下降问题,分析了激光器发光机理影响其... 脉冲半导体激光器是激光引信的重要器件,其脉冲峰值功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激光引信的作用距离,其使用寿命和光电指标的稳定性直接关系着激光引信的使用寿命和性能。文中针对激光器的脉冲峰值功率的下降问题,分析了激光器发光机理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激光器的热效应、激光器的老化和不正确的使用方法。从激光探测原理分析了由于脉冲峰值功率下降对激光引信作用距离的影响。同时,从激光器生产过程和应用两方面剖析了加速激光器老化甚至导致失效的原因,最后根据多年使用经验,总结了脉冲半导体激光器在激光引信系统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引信 半导体脉冲激光器 峰值功率 老化 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银行间市场的风险传染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彭寿康 陈超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57-62,共6页
次贷危机表明,由于银行相互间风险暴露的存在,使得风险极易在整个银行体系内传染,进而产生一系列银行连续倒闭的"多米诺效应"。使用2008年到2010年我国上市银行的年报数据,利用矩阵法研究了我国银行间市场风险传染效应。结果... 次贷危机表明,由于银行相互间风险暴露的存在,使得风险极易在整个银行体系内传染,进而产生一系列银行连续倒闭的"多米诺效应"。使用2008年到2010年我国上市银行的年报数据,利用矩阵法研究了我国银行间市场风险传染效应。结果发现,我国银行间市场发生风险传染的可能性并不大,且只有大银行才可能成为潜在的风险传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米诺效应 矩阵法 银行间市场 风险传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阳地区黄花菜越冬覆盖水热效应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海英 赵建萍 +2 位作者 张谋草 黄斌 王宁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9-103,共5页
在西峰设置田间黄花菜越冬期地膜覆盖和玉米秸秆覆盖小区试验,观察越冬期土壤水分损耗、早春地温变化特征,并分析不同覆盖材料水、热资源对黄花菜发育期、生长量、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秋季降水充沛、土壤底墒充足、冬季气... 在西峰设置田间黄花菜越冬期地膜覆盖和玉米秸秆覆盖小区试验,观察越冬期土壤水分损耗、早春地温变化特征,并分析不同覆盖材料水、热资源对黄花菜发育期、生长量、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秋季降水充沛、土壤底墒充足、冬季气温偏高、降水明显偏少的年型,越冬地膜覆盖能最大限度保持土壤水库蓄水,增加土壤水分利用率;提高春季地温,促使黄花菜生长发育进程加快,生长势旺盛,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春旱造成的危害,对增产增收十分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越冬 覆盖 水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