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过自适应调整最小竞争窗口最大化IEEE 802.11 DCF的饱和吞吐量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云 陈前斌 +1 位作者 隆克平 吴诗其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30-1934,共5页
最大化802.11DCF的饱和吞吐量对充分利用无线局域网宝贵的带宽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分析802.11DCF的饱和吞吐量与最小竞争窗口、最大回退等级、网络中竞争信道的节点数的关系的基础上,推导了根据网络中竞争信道的节点数,计算最小竞... 最大化802.11DCF的饱和吞吐量对充分利用无线局域网宝贵的带宽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分析802.11DCF的饱和吞吐量与最小竞争窗口、最大回退等级、网络中竞争信道的节点数的关系的基础上,推导了根据网络中竞争信道的节点数,计算最小竞争窗口的最佳值的简单公式。给出了估计竞争信道的节点数并据此动态调整最小竞争窗口的最佳值的自适应算法。同时,该文对估计竞争节点数的算法的准确性和计算最小竞争窗口最佳值的公式的准确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比较了改进后的802.11DCF的饱和吞吐量与原802.11DCF的饱和吞吐量的大小。仿真结果证明了上述公式、算法是准确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无线局域网 802.11 分布式协调功能 饱和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负载下802.11 DCF的性能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卫东 马建峰 裴庆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48-952,共5页
利用三维马尔可夫链和M/G/1/K队列建立了有限负载下DCF机制的性能模型,分析了终端数量、传输负载、二进制指数回退机制及MAC层有限队列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基于该模型,推导了有限负载下最大化吞吐量的最优最小竞争窗口的闭式解.仿真结果表... 利用三维马尔可夫链和M/G/1/K队列建立了有限负载下DCF机制的性能模型,分析了终端数量、传输负载、二进制指数回退机制及MAC层有限队列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基于该模型,推导了有限负载下最大化吞吐量的最优最小竞争窗口的闭式解.仿真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有限负载下DCF的性能,根据传输负载调整最小竞争窗口大小能够获得最大化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负载 分布式协调功能 吞吐量 分组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802.11DCF中基于能耗最小的RTS门限自适应调整算法 被引量:6
3
作者 严少虎 卓永宁 +1 位作者 吴诗其 郭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83-1987,共5页
该文通过数学模型分析IEEE 802.11网络中,终端采用分布式协调功能(DCF)方式发送一个数据包消耗的平均能量。研究发现,存在一个使终端发送的平均能耗最小的最佳RTS门限,它与终端的平均重传次数直接相关。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了一个RT... 该文通过数学模型分析IEEE 802.11网络中,终端采用分布式协调功能(DCF)方式发送一个数据包消耗的平均能量。研究发现,存在一个使终端发送的平均能耗最小的最佳RTS门限,它与终端的平均重传次数直接相关。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了一个RTS门限调整算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能使终端根据网络环境自适应地调整RTS门限到最佳值,从而减少发送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802.11 分布式协调功能 RTS门限 自适应调整算法 能量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 802.11 DCF协议的非同步退避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其林 陆阳 +1 位作者 倪璞 葛伦跃 《应用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9-236,共8页
在IEEE 802.11分布式协调功能(DCF)协议的单跳无线局域网环境中,数据包冲突会在网络节点间产生非同步退避现象.以固定长度的物理层时隙为状态转换的单位时间,考虑节点冻结期经历的状态,提出一个新的三维马尔可夫链模型以分析非同步退避... 在IEEE 802.11分布式协调功能(DCF)协议的单跳无线局域网环境中,数据包冲突会在网络节点间产生非同步退避现象.以固定长度的物理层时隙为状态转换的单位时间,考虑节点冻结期经历的状态,提出一个新的三维马尔可夫链模型以分析非同步退避现象对协议吞吐量的影响.由该分析模型得出的结果在IEEE 802.11 DCF协议的两种数据包传输机制下都表现出与仿真结果较好的一致性,并且随着网络节点数增加,与已有参考模型相比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1 分布式协调功能 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包优先级的DCF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岩 王开宇 金顺福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7-99,共3页
针对实时业务中的不同QoS需要,考虑数据包优先级,在经典分布式协调机制(DCF)和各种改进DCF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包优先级的DCF(PMDCF)。采用马尔科夫链方法,对基于PMDCF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性能分析,得到系统饱和吞吐量S的解析式。... 针对实时业务中的不同QoS需要,考虑数据包优先级,在经典分布式协调机制(DCF)和各种改进DCF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包优先级的DCF(PMDCF)。采用马尔科夫链方法,对基于PMDCF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性能分析,得到系统饱和吞吐量S的解析式。数值例子和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与已有DCF相比,PMDCF有效提高了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f机制 数据包优先级 饱和吞吐量 马尔科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局域网基于动态退避次数门限的DCF算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军 郭伟 +1 位作者 肖百龙 黄飞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70-1272,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退避次数门限的DCF算法DDCF。DDCF针对不同的竞争窗口设定相应所需数据连续发送成功的次数门限,以改变竞争窗口CW在不同的回退阶段的回退概率。通过对DDCF算法的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表明,该算法有效提高了无线局域网... 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退避次数门限的DCF算法DDCF。DDCF针对不同的竞争窗口设定相应所需数据连续发送成功的次数门限,以改变竞争窗口CW在不同的回退阶段的回退概率。通过对DDCF算法的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表明,该算法有效提高了无线局域网的饱和吞吐率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分布协调功能 动态门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 802.11的DCF机制媒介接入延时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本亮 王厚军 +2 位作者 师奕兵 李力 闫斌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02-2204,共3页
在改进的马尔可夫模型的基础上引入Z变换,分析了802.11的DCF机制MAC延时性能,研究了从非饱和到饱和信道状态的延时性能。通过MATLAB数值分析和OPENT 10.0网络仿真,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MAC延时分析能够与网络仿真的MAC延时很好地吻合,验... 在改进的马尔可夫模型的基础上引入Z变换,分析了802.11的DCF机制MAC延时性能,研究了从非饱和到饱和信道状态的延时性能。通过MATLAB数值分析和OPENT 10.0网络仿真,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MAC延时分析能够与网络仿真的MAC延时很好地吻合,验证了分析模型在预测媒介接入延时方面的有效性,为无线分布式系统的进一步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协调功能 马尔可夫模型 媒介访问控制 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802.11 DCF发送过程的能耗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严少虎 卓永宁 +1 位作者 吴诗其 郭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07-1113,共7页
该文通过数学模型分析网络处于饱和状态时,终端采用DCF的基本方式和RTS/CTS方式发送一个固定长度的数据包所需要消耗的能量.进而,得到数据包载荷长度在给定的区间上服从一定的分布条件下,RTS门限和终端发送一个数据包所需消耗能量的平... 该文通过数学模型分析网络处于饱和状态时,终端采用DCF的基本方式和RTS/CTS方式发送一个固定长度的数据包所需要消耗的能量.进而,得到数据包载荷长度在给定的区间上服从一定的分布条件下,RTS门限和终端发送一个数据包所需消耗能量的平均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存在一个使终端发送的平均能耗最小的最佳RTS门限,给出了最佳RTS门限的求解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很好地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协调功能 RTS门限 能量消耗 IEEE 802.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 802.11DCF的不公平性及改进方法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黎宁 辛慧斌 +1 位作者 王志明 陈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6期127-129,133,共4页
首先介绍了几种关于公平性的定义,讨论了IEEE802.11标准中定义的分布式协调功能DCF产生不公平性现象的原因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利后果;对当前已提出的各种主要的IEEE802.11公平性改进方法作了系统地介绍和评述,并对它们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最... 首先介绍了几种关于公平性的定义,讨论了IEEE802.11标准中定义的分布式协调功能DCF产生不公平性现象的原因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利后果;对当前已提出的各种主要的IEEE802.11公平性改进方法作了系统地介绍和评述,并对它们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公平性研究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802.11 分布式协调功能 长程公平性 短程公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的802.11 DCF竞争窗调节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浩然 赵千川 慕春棣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10,19,共4页
针对最优IEEE802.11分布式协调功能改进协议的竞争节点个数估计算法存在计算复杂、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竞争窗调节策略SACWA。证明在碰撞概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网络饱和吞吐量与竞争节点个数的近似无关性,以此作为该协议设计... 针对最优IEEE802.11分布式协调功能改进协议的竞争节点个数估计算法存在计算复杂、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竞争窗调节策略SACWA。证明在碰撞概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网络饱和吞吐量与竞争节点个数的近似无关性,以此作为该协议设计的理论基础。仿真结果证明,该协议在节点数稳定和迅速变化的情况下都能达到近乎最优的饱和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2.11分布式协调功能协议 饱和吞吐量 竞争窗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 802.11 DCF在捕获效应下的饱和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保国 缪学宁 +1 位作者 彭开志 王耀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4-829,共6页
研究了捕获效应对分布式协调功能(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DCF)饱和性能的影响。通过捕获概率的推导以及信道状态与节点状态同步变化的证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时隙分析模型。利用这一模型,分析了IEEE802.11DCF在捕获效应下的... 研究了捕获效应对分布式协调功能(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DCF)饱和性能的影响。通过捕获概率的推导以及信道状态与节点状态同步变化的证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时隙分析模型。利用这一模型,分析了IEEE802.11DCF在捕获效应下的饱和性能,导出了其归一化饱和吞吐量和平均接入时延的闭合表达式,并对饱和状态与平均接入时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时隙分析模型可有效提高IEEE802.11DCF机制的饱和性能的理论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获效应 分布式协调功能 时隙分析模型 归一化饱和吞吐量 平均接入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Ad hoc网络的DCF协议自适应功率控制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雷磊 许宗泽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9-223,共5页
该文对载波检测无线网络中的冲突干扰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Ad hoc网络的DCF协议自适应功率控制机制。该机制能根据各个接收节点的通信状况,自适应的调整接收节点的CTS帧发送功率和收方决定的数据帧发送功率。仿真... 该文对载波检测无线网络中的冲突干扰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Ad hoc网络的DCF协议自适应功率控制机制。该机制能根据各个接收节点的通信状况,自适应的调整接收节点的CTS帧发送功率和收方决定的数据帧发送功率。仿真证明,在DCF协议中引入该机制后,不仅能有效节省节点能耗,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还能同时增大网络的频率空间复用度,提高网络的平均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HOC网络 dcf协议 功率控制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环境下IEEE802.11DCF的性能仿真及算法改进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晓慧 林孝康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85,96,共4页
在对噪声环境下IEEE802.11DCF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应于无线噪声环境的DCF改进算法,该算法通过接收端反馈消息来区分因冲突和误码产生的数据包传输失败,并在发送端针对不同的传输失败原因分别采取不同的退避算法。仿... 在对噪声环境下IEEE802.11DCF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应于无线噪声环境的DCF改进算法,该算法通过接收端反馈消息来区分因冲突和误码产生的数据包传输失败,并在发送端针对不同的传输失败原因分别采取不同的退避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性能优于DCF,饱和吞吐量比DCF最多能够提高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1 dcf 信道误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关联SNR的停等DCF优化方案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志杰 方旭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33-1338,共6页
针对IEEE 802.11的DCF(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速率控制的改进方案——停等DCF及其性能分析模型.速率控制使用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给出了可调节业务BER(Bit Error Rate)的SNR(Signal to Noise ... 针对IEEE 802.11的DCF(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速率控制的改进方案——停等DCF及其性能分析模型.速率控制使用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给出了可调节业务BER(Bit Error Rate)的SNR(Signal to Noise Ratio)门限确定算法;设置暂停信道接入的最低SNR门限,可减少传输错误,并降低接入冲突;调节BER,可在信道时间、冲突概率和误帧率间达到优化折中,使系统吞吐率最大.分析和仿真说明了模式是准确的,停等DCF有效地克服了DCF缺乏丢包区分机制的问题,实现了跨层的性能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802.11 dcf 速率控制 自适应调制编码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空闲时间对非饱和状态DCF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春华 徐湘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6-102,共7页
研究非饱和状态下分布式协调功能(DCF)协议的性能,针对非饱和状态下的无线局域网,引入虚拟空闲时间定量描述系统的忙碌程度,对二维马尔科夫链模型进行改进。在理想信道条件下,使用基本接入方式,利用改进模型研究虚拟空闲时间及站点数对... 研究非饱和状态下分布式协调功能(DCF)协议的性能,针对非饱和状态下的无线局域网,引入虚拟空闲时间定量描述系统的忙碌程度,对二维马尔科夫链模型进行改进。在理想信道条件下,使用基本接入方式,利用改进模型研究虚拟空闲时间及站点数对DCF性能(系统吞吐量和分组传输平均时延)的影响。理论推导及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虚拟空闲时间下,随着站点数的增加,系统非饱和吞吐量为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过程,分组传输时延则是平稳上升的过程,与选取的对比模型相比,吞吐量在站点数目较小时有明显改善,时延性能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马尔科夫链 分布式协调功能 虚拟空闲时间 吞吐量 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竞争窗口动态调整的802.11 DCF改进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明超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16-19,共4页
为提高IEEE 802.11 DCF的性能,在现有协议S-DCF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最优发送概率τ的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最小竞争窗口的信道接入机制(PPT-DCF).该算法根据网络规模,通过动态调整将竞争窗口加倍和重置的概率使无线网的性能达到最优.利... 为提高IEEE 802.11 DCF的性能,在现有协议S-DCF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最优发送概率τ的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最小竞争窗口的信道接入机制(PPT-DCF).该算法根据网络规模,通过动态调整将竞争窗口加倍和重置的概率使无线网的性能达到最优.利用Markov链PPT-DCF进行数学建模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当网络规模发生变化时,PPT-DCF在性能上明显优于S-D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协调功能 竞争窗口 成功发送概率 饱和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F传输MPEG-4视频流的研究
17
作者 邹仕洪 林华生 程时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135,共5页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接入方式是分布式协调功能(DCF)。当无线局域网中的负载变大时,采用DCF的站点可能在成功发送之前需要延迟几秒以上。这将严重影响MPEG-4视频流等实时应用的性能。该文针对实时应用提出了一种DCF的改进机制L-...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接入方式是分布式协调功能(DCF)。当无线局域网中的负载变大时,采用DCF的站点可能在成功发送之前需要延迟几秒以上。这将严重影响MPEG-4视频流等实时应用的性能。该文针对实时应用提出了一种DCF的改进机制L-DCF,并介绍了在L-DCF下如何传输MPEG-4视频流。仿真结果表明,与DCF相比,采用L-DCF的MPEG-4视频流将经历较少的时延和抖动,同时又具有与采用DCF时相同的吞吐量与公平性,因此能够获得更好的播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IEEE802.11 分布式协调功能 MPEG-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优先级的DCF退避机制
18
作者 成卫青 齐龙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6-112,共7页
针对当前IEEE 802.11 DCF(分布式协调功能)机制站点无优先级与有些站点需要实时性和高质量服务保证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兼顾优先级、吞吐量、时延的用于DCF的退避机制。该机制将优先级作为退避时隙选择的一个参考因素,将退避窗口分成... 针对当前IEEE 802.11 DCF(分布式协调功能)机制站点无优先级与有些站点需要实时性和高质量服务保证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兼顾优先级、吞吐量、时延的用于DCF的退避机制。该机制将优先级作为退避时隙选择的一个参考因素,将退避窗口分成数个无重叠、连续的子窗口,使不同优先级站点处于同阶退避时有不同的时隙选择范围,从而提升高优先级站点的吞吐量并降低其时延。该机制摒弃了很多复杂概念比IEEE 802.11e简单。采用二维马尔科夫链模型进行数学分析,并用NS2仿真工具加以验证,通过实验证明,采用该机制时,高优先级站点在吞吐量、时延上均能获得良好的服务质量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优先级 分布式协调功能 退避机制 Q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 Hoc网络中基于DCF的MAC协议能量效率分析
19
作者 黄景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037-3040,3044,共5页
IEEE 802.11 MAC协议为Ad Hoc网络中的移动终端提供了一种基于竞争的分布式媒体访问(DCF)控制机制。在考虑数据包长度可变因素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对分布式协调功能DCF的基本访问控制、RTS/CTS访问控制机制以及混合访问控制机制的能量... IEEE 802.11 MAC协议为Ad Hoc网络中的移动终端提供了一种基于竞争的分布式媒体访问(DCF)控制机制。在考虑数据包长度可变因素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对分布式协调功能DCF的基本访问控制、RTS/CTS访问控制机制以及混合访问控制机制的能量效率进行分析的有效方法,并研究了网络中终端数量、平均数据包长度、最大后退次数以及初始竞争窗口大小对能量效率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效率 分布式协调功能 媒体接入控制 Ad HOC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隙选择概率分布的DCF区分服务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颖 白光伟 +1 位作者 王明超 曹磊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85-287,290,共4页
针对IEEE 802.11 DCF不能为实时业务提供服务质量保证的问题,提出一种简单的基于优先级的退避机制,根据不同等级数据业务的QoS需求提供区分服务。高优先级数据流采用减少数据包重传次数策略,低优先级数据流采用改进的RWBO+BEB退避机制,... 针对IEEE 802.11 DCF不能为实时业务提供服务质量保证的问题,提出一种简单的基于优先级的退避机制,根据不同等级数据业务的QoS需求提供区分服务。高优先级数据流采用减少数据包重传次数策略,低优先级数据流采用改进的RWBO+BEB退避机制,使得时隙选择概率分布均匀,能减少数据包碰撞概率。采用马尔科夫链模型对该机制进行数学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机制不仅能够有效支持区分服务,并且能够提高系统饱和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协调功能 服务质量 时隙选择概率分布 马尔科夫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