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从《春秋》义法看明代宋史研究的书写风格 |
吴漫
张梦洋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十六国文学家考略》辑补 |
刘跃进
|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传统中国“象”思维演进的三阶段及《书》象的呈现方式 |
赵培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汉代奏议中的《春秋》之义及其文学意蕴 |
孙玲玲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史传文体之“作”与“修”的矛盾 |
汪春泓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6
|
《春秋》三传所见体育元素及其文化特征 |
王娜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7
|
杨简《慈湖春秋解》的宋学旨趣 |
朱汉民
鲁晓聪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8
|
基于标目数据的《春秋》三传人物信息组织与处理流程 |
徐健
何琳
刘浏
王东波
黄水清
|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9
|
“大一统”学说的构建与中华民族形成进程中的观念认同 |
晁福林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0
|
|
|
10
|
敦煌本《阃外春秋》编纂研究 |
宋若谷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1
|
“文本诠释”与“现实投射”:杜预、范宁《春秋序》中的历史与建构 |
许超杰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2
|
春秋时期鲁国历法考 |
关立行
关立言
|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
13
|
《春秋》对北宋历史编纂之影响探微 |
宋馥香
石晓明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
14
|
春秋学与明代学术的历史变迁 |
张德建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
15
|
论《吕氏春秋》与《乐记》音乐美学思想的趋同 |
薛永武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
16
|
《史记》与春秋公羊学 |
陈桐生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
17
|
先秦盟誓的种类及仪程 |
李模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7
|
|
|
18
|
论啖助、赵匡和陆淳《春秋》学的学术转型意义 |
葛焕礼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
19
|
修辞策略中的“作者”——西汉“孔子作《春秋》”说的话语实践 |
郭西安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
20
|
浅析图书凡例的起源——论图书凡例不自《春秋》始 |
马刘凤
|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