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6篇文章
< 1 2 1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bined indirect and direct method for adaptive fuzzy output feedback control of nonlinear system 被引量:2
1
作者 Ding Quanxin Chen Haitong +1 位作者 Jiang Changsheng Chen Zongj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1期120-124,共5页
A novel control method for a general class of nonlinear systems using fuzzy logic systems (FLSs) is presertted. Indirect and direct methods are combined to design the adaptive fuzzy output feedback controller and a ... A novel control method for a general class of nonlinear systems using fuzzy logic systems (FLSs) is presertted. Indirect and direct methods are combined to design the adaptive fuzzy output feedback controller and a high-gain observer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derivatives of the system output. The closed-loop system is proven to be semiglobally uniformly ultimately bounded. In addition, it is shown that if the approximation accuracy of the fuzzy logic system is high enough and the observer gain is chosen sufficiently large, an arbitrarily small tracking error can be achieved.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ewly designed scheme and the theoretical discu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s Non-affine Combined indirect and direct method Adaptive fuzzy controller High-gain observer (HG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bow precision machining technology by abrasive flow based on direct Monte Carlo method 被引量:4
2
作者 LI Jun-ye ZHU Zhi-bao +4 位作者 WANG Bin-yu ZHANG Xin-ming WANG Fei ZHAO Wei-hong XU Cheng-y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3667-3683,共17页
The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finishing the inner surface of elbow parts and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particles in elbow precision machining by abrasive flow.This work was analyzed and ... The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finishing the inner surface of elbow parts and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particles in elbow precision machining by abrasive flow.This work was analyzed and researched by combining theory,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The direct simulation Monte Carlo(DSMC)method and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 were combined to reveal the random collision of particles during the precision machining of abrasive flow.Under different inlet velocity,volume fraction and abrasive particle size,the dynamic pressure and turbulence flow energy of abrasive flow in elbow were analyzed,and the machining mechanism of particles on the wall 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machining parameters on the precision machining quality of abrasive flow were obtained.The test results show the order of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the quality of abrasive flow precision machining and establish the optimal process parameters.The results of the surface morphology before and after the precision machining of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elbow are discussed,and the surface roughness Ra value is reduced from 1.125μm to 0.295μm after the precision machining of the abrasive flow.The application of DSMC method provides special insigh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brasive flow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ision machining by abrasive flow direct simulation Monte Carlo method abrasive particle collis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等架构的虚拟电厂-配电网双层电碳协同调度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国强 王力予 +3 位作者 周亦洲 卫志农 陈胜 臧海祥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为使虚拟电厂更好地适应多种低碳能源并存的碳市场,建立了一种基于对等架构的虚拟电厂-配电网协同调度双层模型。引入碳排放流理论,结合电网潮流确定节点碳排放责任。建立双层模型,上层为配电网最优潮流模型,下层为虚拟电厂点对点交易... 为使虚拟电厂更好地适应多种低碳能源并存的碳市场,建立了一种基于对等架构的虚拟电厂-配电网协同调度双层模型。引入碳排放流理论,结合电网潮流确定节点碳排放责任。建立双层模型,上层为配电网最优潮流模型,下层为虚拟电厂点对点交易模型。上、下层模型间使用目标级联分析法构建对等架构,并通过共识变量实现协同调度。下层模型使用基于共识的自适应步长交替方向乘子法处理虚拟电厂间点对点交易问题,促进资源消纳的同时实现了隐私保护。以IEEE 33节点配电网为例,对调度结果进行多种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碳排放流理论 目标级联分析法 配电网 交替方向乘子法 点对点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什谈判的光伏产消者与共享储能协同参与市场优化策略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鹏 喻译 +2 位作者 赵艺涵 辛力 王海利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2-652,I0078,共12页
文章聚焦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能源消纳问题,从配电侧电力市场的角度出发,重点关注分布式光伏配储参与市场交易的情景。提出了基于点对点交易的多产消者和共享储能联盟场景,将联盟就地消纳效益纳入联盟成本收益函数,构建联盟协同... 文章聚焦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能源消纳问题,从配电侧电力市场的角度出发,重点关注分布式光伏配储参与市场交易的情景。提出了基于点对点交易的多产消者和共享储能联盟场景,将联盟就地消纳效益纳入联盟成本收益函数,构建联盟协同参与市场的优化模型。为保证市场交易的可行性,采用纳什谈判方法对模型进行改进;为凸显共享储能在联盟协同中的作用,在模型设计中,采用两阶段非对称纳什议价方法进行能量共享。同时,考虑联盟主体数据隐私安全,采用改进交替方向乘子方法进行分布式求解,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产消者与共享储能联盟协同参与市场交易的优化模型,是分布式光伏参与电力市场的可行模式,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成本优势,还有利于促进分布式清洁能源的就近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产消者 用户侧共享储能 P2P交易 清洁能源消纳 非对称纳什议价 改进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准确度电流比较仪研制及校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维 刘夏 +1 位作者 黄璐 杨雁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介绍一种新型高准确度电流比较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提出了“屏蔽定向引流”线路结构。该结构可基本消除二次绕组容性泄漏误差,并可消除二次绕组各段组合使用时引入的附加误差,提高了电流比较仪的准确度。在电流比率5 A/5 A~5000 A/5 A... 介绍一种新型高准确度电流比较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提出了“屏蔽定向引流”线路结构。该结构可基本消除二次绕组容性泄漏误差,并可消除二次绕组各段组合使用时引入的附加误差,提高了电流比较仪的准确度。在电流比率5 A/5 A~5000 A/5 A范围内,达到的技术指标优于1×10-6。结合“屏蔽定向引流”线路结构的特点,进一步提出了多比率电流比较仪自校准方法,其校准不确定度优于2×10^(-7)。该校准方法准确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单,耗时短,可有效解决过去长期困扰的互感器长途运输送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电流比例 电流比较仪 屏蔽定向引流 自校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共享储能-多微网电能共享运行优化
6
作者 刘道兵 鲍志阳 +3 位作者 李世春 申骜 黄文轩 袁野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5-114,共10页
储能作为能源改革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能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并减少系统的运行成本。为此,文中针对共享储能-多微网能源系统各主体间的合作运行展开研究。首先,建立共享储能主体和各微网主体间的电能交易优化运行模型。随后,引入合... 储能作为能源改革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能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并减少系统的运行成本。为此,文中针对共享储能-多微网能源系统各主体间的合作运行展开研究。首先,建立共享储能主体和各微网主体间的电能交易优化运行模型。随后,引入合作博弈描述共享储能与各微网主体间的运行模型,并将其等效为联盟效益最大化问题和共享储能与各微网间的电能交易支付谈判问题分别求解,并提出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的电能交易支付谈判求解算法,对共享储能与各微网主体间的交易支付进行迭代求解。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共享储能与各微网间的合作运行,可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对各主体的收益均起到了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储能 综合能源微网 合作博弈 电能共享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真实核信号数值模拟研究
7
作者 陈华 黄熙 袁永刚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2-839,共8页
基于ORTEC Nuclide Navigator的核数据,在LabVIEW软件平台上,采用蒙特卡罗直接抽样方法,实现了与真实放射源核信号的幅度、衰减常数和时间间隔分布一致的数字核信号模拟。对核信号的能量分布和衰减时间采用高斯分布进行抽样,对前后核信... 基于ORTEC Nuclide Navigator的核数据,在LabVIEW软件平台上,采用蒙特卡罗直接抽样方法,实现了与真实放射源核信号的幅度、衰减常数和时间间隔分布一致的数字核信号模拟。对核信号的能量分布和衰减时间采用高斯分布进行抽样,对前后核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采用负指数分布进行抽样,经测试,在抽样次数达到10×10^(5)次及以上时,模拟产生的射线分布与真实核素射线分布偏差小于1%,可反映真实核素发射的辐射分布,实现了真实放射源的数字核脉冲信号模拟,可用于当前数字核脉冲信号采集处理趋势下的信号处理算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TEC LABVIEW 蒙特卡罗 直接抽样 放射源 数字核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求解低秩矩阵补全的惯性加速交替方向法
8
作者 闫喜红 唐晓妮 《运筹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84,共13页
交替方向法作为求解矩阵补全问题的经典方法之一,具有能够将一个极小化问题分解成多个规模更小、更容易求解的子问题的优势,近年来在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等领域备受青睐。本文采用交替方向法的框架,结合惯性策略,提出了一种求解矩阵补全... 交替方向法作为求解矩阵补全问题的经典方法之一,具有能够将一个极小化问题分解成多个规模更小、更容易求解的子问题的优势,近年来在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等领域备受青睐。本文采用交替方向法的框架,结合惯性策略,提出了一种求解矩阵补全问题的惯性加速交替方向法。新算法在每步迭代中,对于其中一部分变量利用交替方向法的前两次迭代点外推得到新一步的迭代点,从而提高计算效率。本文在合理的假设条件下,证明了新算法的收敛性。最后,通过随机矩阵补全的数值实验及图像修复的实例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补全问题 交替方向法 惯性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确定性单峰-偏度信息的输配系统分布式分布鲁棒优化
9
作者 沙立成 徐楷 +2 位作者 李理 吕闫 张再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128,138,共12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输电网与配电网间耦合关系逐渐增强,需进行输配协同调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单峰-偏度信息的输配系统分布式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方法,旨在提升调度结果的经济性及应对实际通信条件下的丢包问...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输电网与配电网间耦合关系逐渐增强,需进行输配协同调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单峰-偏度信息的输配系统分布式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方法,旨在提升调度结果的经济性及应对实际通信条件下的丢包问题。首先,为提升调度结果的经济性,基于单峰性信息、偏度信息与二阶矩信息的模糊集,构建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单峰-偏度信息的输配协同调度模型。其次,由于分布鲁棒调度模型复杂且难以直接求解,基于对偶理论,将目标函数与联合机会约束转化为确定性的重构模型。然后,针对现实通信条件下可能发生的丢包问题,基于Peaceman-Rachford分裂理论与二元概率分布,提出一种考虑通信丢包的松弛交替方向乘子法分布式算法。最后,进行案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提升调度结果的经济性,并在丢包环境下实现分布式协同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鲁棒优化 机会约束 分布式优化 单峰度 模糊集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MM的低轨多卫星系统分布式预编码设计
10
作者 杨德伟 杨昊文 +1 位作者 聂勇仕 李念祖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1-742,共12页
针对具有星间链路(inter-satellite links,ISL)的低轨(low earth orbit,LEO)多卫星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卫星协作传输的和速率(sum rate,SR)最大化预编码算法.传统的预编码算法需要复杂的星上计算来得到数值解,这导致低轨卫星系统面临... 针对具有星间链路(inter-satellite links,ISL)的低轨(low earth orbit,LEO)多卫星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卫星协作传输的和速率(sum rate,SR)最大化预编码算法.传统的预编码算法需要复杂的星上计算来得到数值解,这导致低轨卫星系统面临较大的计算开销和延迟问题.为解决上述关键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的高吞吐量、低复杂度、具有闭式解的分布式预编码算法.该算法通过构建辅助变量和问题分解,将预编码设计问题转化为多个子问题并行求解,每个子问题仅有一个约束条件,并在每次迭代后仅通过星间链路交换设计的数据矩阵,从而有效实现分布式预编码.仿真结果表明,与典型的两步和速率最大化算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可以实现更高的和速率,同时大幅降低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卫星系统 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 分布式预编码 和速率最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暗通道先验和ADMM优化的图像盲复原
11
作者 赵小强 王涛 宋昭漾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06-1414,共9页
针对运动退化图像中存在较大噪声时,暗通道先验无法准确估计点扩散函数和在最大后验框架下采用梯度先验约束难以求得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暗通道先验和ADMM优化的运动退化图像盲复原算法。首先,根据分数阶具备非线性保留低频... 针对运动退化图像中存在较大噪声时,暗通道先验无法准确估计点扩散函数和在最大后验框架下采用梯度先验约束难以求得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暗通道先验和ADMM优化的运动退化图像盲复原算法。首先,根据分数阶具备非线性保留低频成分和抑制噪声的特点,使其对暗通道先验进行改进;然后通过改进的暗通道先验构造出点扩散函数估算模型并采用半二次方分裂方法解决其非凸问题;在对点扩散函数进行复原时,采用由粗到细的多尺度交替迭代优化框架,使得迭代出的最大尺度点扩散函数更加精确;最后建立导数空间总变分模型,利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对其进行优化,从而达到在导数空间总变分模型之下可以收敛到最优解、复原出更多图像细节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降低图像中的噪声、伪影和振铃现象,使得复原出的图像更加清晰、具有更多的图像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运动退化图像盲复原 暗通道先验 点扩散函数 多尺度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挤出机螺旋绞刀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12
作者 王晓伟 林朵朵 +2 位作者 牛景瑞 高胜鲁 陈旭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29,共7页
真空挤出机是新型墙材成型生产的关键设备,螺旋绞刀是该设备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真空挤出机的生产质量、效率和能耗等指标。文中基于泥料二维流场运动和宾汉体假设对绞刀进行受力分析,建立能耗与产能多目标优化的数学模型,针对... 真空挤出机是新型墙材成型生产的关键设备,螺旋绞刀是该设备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真空挤出机的生产质量、效率和能耗等指标。文中基于泥料二维流场运动和宾汉体假设对绞刀进行受力分析,建立能耗与产能多目标优化的数学模型,针对数学模型多目标、多约束条件的特点采用随机方向搜索法基于MATLAB软件对螺旋绞刀结构进行了分析与优化,并以山东某企业生产的JKY75/60真空挤出机为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显示:真空挤出机优化后较优化前能耗减小2.9 kW,产能提升2.4 m^(3)/h且螺旋绞刀的内缘半径、外缘半径和螺旋升角的最佳值均在经验数据的取值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绞刀 泥料 耗能 多目标优化 随机方向搜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直流电法偶极-偶极超前探测装置模拟及其应用
13
作者 岳建华 滕小振 +3 位作者 习丹阳 张河瑞 吴晓康 鲁凯亮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4-571,共8页
煤矿井下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是探查掘进工作面前方含导水构造的主要方法之一,现场实际应用时多采用基于球壳理论发展出来的三极超前探测装置,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该装置的探测精度与分辨率产生了质疑,且该装置井下施工时需布置无穷远电极,进... 煤矿井下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是探查掘进工作面前方含导水构造的主要方法之一,现场实际应用时多采用基于球壳理论发展出来的三极超前探测装置,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该装置的探测精度与分辨率产生了质疑,且该装置井下施工时需布置无穷远电极,进而造成施工效率低和成本高等问题。为提高直流电法超前探测精度和现场施工效率,提出了矿井直流电法偶极-偶极超前探测装置,通过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和实测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偶极-偶极装置的探测能力进行研究。首先,建立全空间地电模型对直流偶极子源的电场分布特征进行正演模拟,证明了该方法在直流电法超前探测中的可靠性与可行性。然后,通过设置均匀全空间地电模型和含不同形状低阻异常体的地电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单极-偶极与偶极-偶极装置的超前探测效果及对低阻异常体的响应特征。最后,通过现场试验,获得了掘进巷道工作面前方的电性响应特征,采用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工作面前方5~45 m内有一处低阻异常,经钻探验证该异常属实。结果表明:采用矿井直流电法偶极-偶极超前探测装置可以有效地探查掘进工作面前方的低阻异常体,且该方法探测精度和施工效率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直流电法 超前探测 偶极-偶极装置 数值模拟 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合成技术的时栅增量式测量方法研究
14
作者 高忠华 张倩倩 +2 位作者 周进 杨鑫龙 付敏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2,共6页
针对时栅无法直接实现增量式测量并输出按位置等分的增量信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合成技术的时栅增量式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微小时间段的角度增量,采用直接频率合成技术(DDS)将角度增量转化为对应频率的增量信号并实现输出,... 针对时栅无法直接实现增量式测量并输出按位置等分的增量信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合成技术的时栅增量式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微小时间段的角度增量,采用直接频率合成技术(DDS)将角度增量转化为对应频率的增量信号并实现输出,从而实现增量式测量。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实验,分析了增量式测量方法的输出信号频率和分辨率等关键特性,完成了算法推导并搭建了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时栅增量式测量方法引入的误差在±1.5″以内,通过在电机上实测,电机转速分别为5 r/min和250 r/min,时栅增量式测量的角度动态误差在±10.5″以内,该精度满足了工业现场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式时栅 增量式时栅 增量式测量方法 直接频率合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压条件下黏弹性材料动态力学参数的宽带测试与分析
15
作者 刘哲 张子璇 +1 位作者 张杰 侯宏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71-1276,共6页
结合共振法与基于直达波提取的波速法,实现水中加压条件下黏弹性材料连续宽频范围的动态力学参数测试。搭建可实现水下加压的压力舱测试系统,以短时宽带脉冲作为测试激励信号,利用激光测振仪采集细棒激振端与自由端的纵向振动速度信号... 结合共振法与基于直达波提取的波速法,实现水中加压条件下黏弹性材料连续宽频范围的动态力学参数测试。搭建可实现水下加压的压力舱测试系统,以短时宽带脉冲作为测试激励信号,利用激光测振仪采集细棒激振端与自由端的纵向振动速度信号。一方面以共振法计算共振频率处的力学参数,另一方面提取直达波信号,以波速法计算宽频范围的力学参数,二者测试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测试方法适用于水下加压条件,有效测试频带范围宽,测试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加压 动态力学参数测试 直达波提取 共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混合连接的冷弯薄壁型钢工字形拼合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16
作者 褚云朋 江天勇 +2 位作者 陈雪琴 伏金蓉 夏珲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75,共12页
为分析连接方式对冷弯薄壁型钢双肢开口拼合工字形柱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对24根自攻螺钉与拉铆钉混合连接方式下的双肢开口拼合工字形柱开展试验研究,得到了试件的极限承载力、破坏模式、荷载-应变曲线及荷载-轴向位移曲线等,并将试验... 为分析连接方式对冷弯薄壁型钢双肢开口拼合工字形柱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对24根自攻螺钉与拉铆钉混合连接方式下的双肢开口拼合工字形柱开展试验研究,得到了试件的极限承载力、破坏模式、荷载-应变曲线及荷载-轴向位移曲线等,并将试验结果与纯自攻螺钉连接的双肢开口拼合工字形柱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纯自攻螺钉连接方式相比,两种混合连接方式的双肢开口拼合工字形短柱极限承载力分别提高了8.5%和8.6%,而中柱分别提高了18.1%和15.9%;连接方式对拼合短柱与中柱的屈曲荷载影响较大,对短柱的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大,对中柱的极限承载力影响则较小;采用混合连接方式的拼合柱极限承载力普遍高于纯自攻螺钉连接的拼合柱,随连接件纵距增加,混合连接方式下的拼合柱极限承载力均逐步降低,但始终高于纯自攻螺钉连接的拼合柱,说明混合连接能有效提升拼合柱的稳定性;根据试验结果对北美规范的直接强度法进行修正,为采用混合连接的双肢开口拼合柱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弯薄壁型钢 混合连接 双肢开口拼合柱 试验研究 修正直接强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分布式最优调度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夏晓荣 杨宇 +2 位作者 刘勇 刘森 文福拴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66,74,共8页
电-气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发展有助于提高能源效率并支撑可持续能源转型。电力网络和天然气网络通常隶属于不同的运营主体,这制约了IES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多能互济协同。在此背景下,提出一种各能源子系统独立优... 电-气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发展有助于提高能源效率并支撑可持续能源转型。电力网络和天然气网络通常隶属于不同的运营主体,这制约了IES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多能互济协同。在此背景下,提出一种各能源子系统独立优化的分布式最优调度方法。建立了电力网络潮流约束、天然气网络管网约束、电-气耦合约束下的IES集中式控制模型,并利用凸松弛技术和大M法对非凸约束进行了转化;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对集中式控制模型进行解耦,使其转化为电力网络和天然气网络独立优化的分布式协同控制模型,并给出了电-气IES分布式控制方法的实施流程;用算例系统对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做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集成 综合能源系统 最优调度 集中式控制 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 分布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受力破坏建模的煤层工作面底板三维直流电法响应特征
18
作者 高卫富 邹旭 +2 位作者 牛超 肖乐乐 訾建潇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4-216,共13页
【目的】近年来,华北型煤田底板突水事故频发,为了有效预防底板突水事故的发生,采场底板突水异常响应特征成为防治水研究的重点。【方法】基于矿山压力理论建立采场底板应力模型,分析采场底板应力分布及破坏特征,根据底板破坏特征将工... 【目的】近年来,华北型煤田底板突水事故频发,为了有效预防底板突水事故的发生,采场底板突水异常响应特征成为防治水研究的重点。【方法】基于矿山压力理论建立采场底板应力模型,分析采场底板应力分布及破坏特征,根据底板破坏特征将工作面底板分为压缩区、膨胀区、恢复区。采用岩样应力−电阻率测试法,测试岩样加压、破坏、恢复等状态下电阻率变化规律,模拟底板压缩区、膨胀区和恢复区岩层电阻率变化,确定工作面底板三区的电阻率取值,结合现场岩层电阻率变化,建立不同采动阶段底板电阻率时空演化的三维动态地电模型。利用三维直流电法正反演程序,对已建立的底板地电模型进行正反演计算,绘制底板异常响应三维电性图,研究工作面底板异常响应,总结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底板异常响应特征。【结果】当工作面推进20 m时,异常地电模型出现应力异常区和低阻异常区,应力异常区出现在工作面回采位置前方,主要影响浅部地层,随着地层深度增加,应力异常区消失。低阻异常区影响深部地层,对浅部地层无影响;当工作面推进30 m时,应力异常区随着推采位置向前移动;低阻异常区与应力异常区相连,低阻区范围不断增大,视电阻率值不断减小,出现明显低阻异常响应,工作面底板发生突水可能性增大;当工作面推进50 m时,工作面出现两处低阻异常区,其中一处为应力异常区,该异常区随着推进位置向前移动;低阻异常区位于采空区,范围大,视电阻率值极低,与围岩差异明显,工作面底板极有可能发生突水。【结论】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出现“应力异常响应”和“低阻异常响应”特征,其中,“应力异常响应”影响范围小,随着工作面推进不断向前移动;“低阻异常响应”影响范围大,视电阻率值与围岩电阻率差异大,随着工作面推进低阻区不断扩大。矿井水防治者应当及时采取防治水措施,防止工作面底板发生突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破坏 岩样加载实验 三维直流电法 地电模型 底板异常响应 华北型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光伏产业链贸易网络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9
作者 齐玮 黎俊宏 李启昊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2007~2022年全球光伏产业链贸易网络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1)产业链上、中、下游整体网络指标依次增高,中游受到贸易保护政策影响最大;(2)光伏贸易趋于活跃,制裁与规避使产业向东南亚、中东欧转移;(3...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2007~2022年全球光伏产业链贸易网络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1)产业链上、中、下游整体网络指标依次增高,中游受到贸易保护政策影响最大;(2)光伏贸易趋于活跃,制裁与规避使产业向东南亚、中东欧转移;(3)经济规模、制造业能力、距离等对产业链各环节贸易水平产生了持续影响。综上,光伏产业政策所拓展的市场可以保证一定水平制造业规模和技术的更迭,进而获得贸易优势地位并反哺贸易政策,保证其有效性。本文研究对于把握我国光伏产业未来贸易方向,制定差异化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产业链 国际贸易网络 复杂网络 社会网络理论 QAP方法 未来贸易方向 差异化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可变容差法的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
20
作者 夏雨 汤峰 +1 位作者 余颖烨 经承贵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4,共8页
HL-RF(Hasofer-Lind and Rackwitz-Fiessler)法在处理高非线性结构功能函数时会出现振荡、不收敛的问题。可变容差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该方法的反射点选取缺乏方向引导性。针对此,该论文提出基于权重分析改进反射基点的可变容差... HL-RF(Hasofer-Lind and Rackwitz-Fiessler)法在处理高非线性结构功能函数时会出现振荡、不收敛的问题。可变容差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该方法的反射点选取缺乏方向引导性。针对此,该论文提出基于权重分析改进反射基点的可变容差法。该方法先计算非最差点到标准正态空间原点的距离,并增大距离原点更近的点的权重,由此增强反射基点的方向引导性,促使迭代点能更快靠近失效点。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反射点缺乏方向引导性问题,并且在求解速度上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度 可变容差法 权重分析 距离 方向引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