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波束形成技术(DBF)在雷达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胡可欣 胡爱明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3-106,114,共5页
数字波束形成技术是天线波束形成原理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广泛应用于阵列信号处理领域。由于电磁工作环境的恶化和大量射频干扰的存在,在极低的信干噪比(SINR)条件下进行目标检测和信息提取十分困难。对于阵列系统,往往... 数字波束形成技术是天线波束形成原理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广泛应用于阵列信号处理领域。由于电磁工作环境的恶化和大量射频干扰的存在,在极低的信干噪比(SINR)条件下进行目标检测和信息提取十分困难。对于阵列系统,往往采用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ADBF)技术,来抑制强干扰和方向性干扰对有用信号的影响。介绍了数字波束形成器的基本原理及其DSP的实现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波束形成 数字信号处理器 空间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DBF体制卫星接收共形相控阵天线 被引量:5
2
作者 韩国栋 张宙 王焕菊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2-329,共8页
提出了一种全数字波束合成(digital beam forming,DBF)体制卫星接收共形相控阵天线设计思路.该天线采用半球形共形阵排布方式,阵元采用双层微带贴片天线实现宽带圆极化.在半球形的布局下,通过判断卫星信号来波方向在球面上的投影来选择... 提出了一种全数字波束合成(digital beam forming,DBF)体制卫星接收共形相控阵天线设计思路.该天线采用半球形共形阵排布方式,阵元采用双层微带贴片天线实现宽带圆极化.在半球形的布局下,通过判断卫星信号来波方向在球面上的投影来选择工作的阵元,形成与来波方向一致的波束,在全空域(—75°~75°)的仰角内可实现增益起伏小于1.5dB的波束覆盖;后端采用射频数字一体化设计技术,可同时形成多个波束,实现了一个天线跟踪多颗卫星的能力.最后加工和测试了天线样机,验证了共形半球阵的波束形成能力.提出的天线设计思路有助于拓展数字波束体制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对全空域多波束相控阵天线的研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波束形成 半球面共形 相控阵 卫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星载SAR俯仰向DBF处理技术 被引量:6
3
作者 冯帆 李世强 禹卫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65-1470,共6页
在星载SAR系统的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成像应用中,为了增大接收增益,提高回波的信噪比,可利用数字波束形成(DBF)技术实现俯仰向多通道接收并处理回波信号。该文分析并推导出了俯仰向通道的响应函数。基于这一结果,提出了一种时变加权与FIR... 在星载SAR系统的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成像应用中,为了增大接收增益,提高回波的信噪比,可利用数字波束形成(DBF)技术实现俯仰向多通道接收并处理回波信号。该文分析并推导出了俯仰向通道的响应函数。基于这一结果,提出了一种时变加权与FIR滤波相结合的DBF处理方法,并且给出了系统实现框图。与其它DBF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在不增加系统实现复杂度的前提下,实现对长脉冲的接收增益最大化与系统性能最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近似达到理论上的系统性能最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数字波束形成 时变加权 有限冲激响应滤波 接收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F数据向ORACLE转换的一种实现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马瑞民 韩建民 +1 位作者 孙开盛 王丽侠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7-60,共4页
DBF数据向ORACLE转化是现代数据库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实现的方法也有多种,本方法利用了ORACLE的实用程序SQL*LOAD,采用控制文件自动生成技术。
关键词 dbf数据格式 数据字典 控制文件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距离支援干扰下DBF雷达作用距离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亮 徐振海 +1 位作者 熊子源 王雪松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2年第3期241-245,共5页
在平面相控阵中应用DBF技术对于提高雷达系统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数字波束形成(DBF)在平面相控阵雷达中的应用。建立了子阵级DBF的信号模型,根据一维阵元级DBF推广得到了子阵级DBF,引入雷达方程和干扰方程,总结得到了雷达作用距离... 在平面相控阵中应用DBF技术对于提高雷达系统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数字波束形成(DBF)在平面相控阵雷达中的应用。建立了子阵级DBF的信号模型,根据一维阵元级DBF推广得到了子阵级DBF,引入雷达方程和干扰方程,总结得到了雷达作用距离与雷达、干扰和目标参数的关联关系。分析了远距离支援干扰对DBF雷达作用距离的影响,并给出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子阵级DBF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雷达的作用距离,为研究DBF雷达的抗干扰性能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波束形成 子阵级dbf 远距离支援干扰 雷达作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滚动角误差对星载SAR距离向DBF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齐维孔 禹卫东 黄平平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97-1701,共5页
在研究星载SAR距离向数字波束形成实现宽测绘带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卫星滚动角误差对星载SAR宽测绘带距离模糊的影响,主要是天线波束中心在距离向移动造成的,并使用零陷展宽技术展宽距离向天线方向图零陷宽度,有效地减弱卫星滚动角误差带... 在研究星载SAR距离向数字波束形成实现宽测绘带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卫星滚动角误差对星载SAR宽测绘带距离模糊的影响,主要是天线波束中心在距离向移动造成的,并使用零陷展宽技术展宽距离向天线方向图零陷宽度,有效地减弱卫星滚动角误差带来的影响,从而减小距离模糊,提高宽测绘带的成像质量。仿真结果表明了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数字波束形成 宽测绘带 距离模糊 卫星滚动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基星载HRWS-SAR系统俯仰向DBF处理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林玉川 张剑云 +1 位作者 武拥军 周青松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17-2324,共8页
双基星载高分辨率宽测绘带SAR系统(HRWS-SAR)利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DBF)将俯仰向多通道的回波信号进行快时间域的相干合成,DBF处理性能必然受到双基构型的影响。该文针对一般双基构型的星载HRWSSAR系统,推导了点目标接收方向角与收发距... 双基星载高分辨率宽测绘带SAR系统(HRWS-SAR)利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DBF)将俯仰向多通道的回波信号进行快时间域的相干合成,DBF处理性能必然受到双基构型的影响。该文针对一般双基构型的星载HRWSSAR系统,推导了点目标接收方向角与收发距离和之间的线性近似表达式,建立了俯仰向通道的回波信号模型,进而构建了一种时变加权与FIR滤波相结合的DBF处理方法,并给出了系统实现框图。该文对几种典型双基构型的星载HRWS-SAR系统DBF处理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合理的双基构型能有效提升星载HRWS-SAR系统的DBF处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SAR 高分辨宽测绘带 数字波束形成 双基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VisualC++对DBF数据库进行直接操作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潘巍 刘载文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3期14-22,共9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VisualC++语言对DBF文件直接进行添加、插入、替代和删除的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程序.
关键词 dbf文件格式 数据库 C++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通道均衡的SAR距离DBF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铂宇 陈溅来 +1 位作者 孙光才 邢孟道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3-528,共6页
利用距离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m-forming,DBF)技术可以扩展有效观测幅宽,缓解传统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方位向高分辨与距离向宽测绘带的矛盾,而距离向各通道间的通道误差会使合成波束方向图偏离理想状态,降低系统的性能。针对该问题,提... 利用距离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m-forming,DBF)技术可以扩展有效观测幅宽,缓解传统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方位向高分辨与距离向宽测绘带的矛盾,而距离向各通道间的通道误差会使合成波束方向图偏离理想状态,降低系统的性能。针对该问题,提出了结合通道均衡的DBF方法,首先简单介绍传统距离DBF处理技术的原理;然后对实际系统中通道接收信号存在的通道误差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将通道均衡算法与传统DBF处理技术相结合。该处理方法可以有效消除通道间幅相误差,提升DBF处理效果。利用机载距离向八通道实测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数字波束形成 通道间误差 幅相误差 通道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F技术在扩大米波雷达测高范围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文锋 陈伯孝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6年第2期65-70,共6页
针对基于波瓣分裂的米波雷达测高方法只能在低仰角范围内(1°~11°)测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将数字波隶形成(DBF,Digital Beam Forming)技术与波瓣分裂相结合的米波雷达测高方法,以扩大仰角测量范围(1°~25°)... 针对基于波瓣分裂的米波雷达测高方法只能在低仰角范围内(1°~11°)测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将数字波隶形成(DBF,Digital Beam Forming)技术与波瓣分裂相结合的米波雷达测高方法,以扩大仰角测量范围(1°~25°)。该方法采用5个不同高度的天线接收回波信号,利用DBF技术,判断出目标的仰角范围。再利用“比幅比相”的方法进行测高。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仰角在25°以下的目标能有效地测量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波雷达 测高 波瓣分裂 数字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F-SCORE的Ka滑动聚束SAR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帅起 王辉 禹卫东 《电子测量技术》 2016年第10期171-177,共7页
Ka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SAR)以其图像分辨率高目标轮廓清晰的特性,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几年随着Ka波段器件的发展,Ka SAR系统成为各国竞相研究的热点。数字波束合成扫描接收技术(DBF-SCORE)可以在避免峰值发射功率过大的前提... Ka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SAR)以其图像分辨率高目标轮廓清晰的特性,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几年随着Ka波段器件的发展,Ka SAR系统成为各国竞相研究的热点。数字波束合成扫描接收技术(DBF-SCORE)可以在避免峰值发射功率过大的前提下提供足够的系统增益,很好的解决了毫米波系统损耗较大的难题,而滑动聚束模式能够不受方位向天线尺寸的限制实现方位向的高分辨率。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BF-SCORE的滑动聚束SAR工作模式,并给出了成像处理流程,以及信号处理过程中公式的解析表达式。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处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KA波段 数字波束合成 扫描接收 滑动聚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相控阵雷达发射多波束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吴鸿超 万长宁 +2 位作者 熊慎伟 王建明 刘国朝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共4页
开展了数字相控阵雷达天线发射多波束的基础研究工作:首先阐述了发射多波束的基本工作原理,研制开发了数字相控阵雷达发射同频多波束的测试系统,并对发射多波束工作状态下天线的基本特性(如驻波特性和波瓣特性等)进行了研究和测试,通过... 开展了数字相控阵雷达天线发射多波束的基础研究工作:首先阐述了发射多波束的基本工作原理,研制开发了数字相控阵雷达发射同频多波束的测试系统,并对发射多波束工作状态下天线的基本特性(如驻波特性和波瓣特性等)进行了研究和测试,通过实测数据与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发射多波束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为数字阵列相控阵雷达未来的发展,实现雷达/电子干扰/通讯等同时多功能、共口径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数字波束形成 相控阵天线 发射多波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星载SAR实时波束形成的星下点及距离模糊抑制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晓东 宋红军 +1 位作者 徐伟 陈倩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823-2828,共6页
针对星下点以及距离模糊点处的回波信号严重影响星载SAR图像质量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星下点及距离模糊抑制的方法。该方法基于数字波束形成原理,在星上实时对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加权,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对模糊信号进行抑制的同时不影... 针对星下点以及距离模糊点处的回波信号严重影响星载SAR图像质量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星下点及距离模糊抑制的方法。该方法基于数字波束形成原理,在星上实时对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加权,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对模糊信号进行抑制的同时不影响有用信号的接收,能拓宽波位选择范围,降低星载SAR系统设计时波位选择的难度。点目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数字波束形成 星下点 距离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RDIC的梯度跟踪算法的FPGA实现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韬 罗明阳 +2 位作者 吴军 刘波 张建慧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26-28,31,共4页
梯度跟踪算法在多飞行器测控及卫星移动通信中有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实现方案还存在很多缺点。该文以均匀圆阵为接收天线阵,在分析梯度跟踪算法原理及CORDIC算法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CORDIC算法与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相结合的FPGA实... 梯度跟踪算法在多飞行器测控及卫星移动通信中有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实现方案还存在很多缺点。该文以均匀圆阵为接收天线阵,在分析梯度跟踪算法原理及CORDIC算法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CORDIC算法与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相结合的FPGA实现方案,给出电路实现原理图并使用Quartus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是正确、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跟踪算法 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CORDIC算法 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星载多波束相控阵天线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1
15
作者 梁广 龚文斌 +1 位作者 刘会杰 余金培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4-189,202,共7页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在轨重构的星载多波束相控阵天线软、硬件架构方案,分析了星地环路可重构策略、实施可行性和关键技术。通过对比分析,利用可编程门阵列的动态可重构特性,确定相控阵天线采用数字波束形成的工程实施方案。研制了可重构...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在轨重构的星载多波束相控阵天线软、硬件架构方案,分析了星地环路可重构策略、实施可行性和关键技术。通过对比分析,利用可编程门阵列的动态可重构特性,确定相控阵天线采用数字波束形成的工程实施方案。研制了可重构星载相控阵天线原理样机,模拟S波段两组不同波束指向的波束形成参数间动态重构,有效验证了可重构策略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天线 在轨重构 数字波束形成 卫星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光互连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明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13,共7页
主要探讨了雷达光互连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介绍了光互连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在雷达系统中的演变历程,并按照雷达系统的层次,详细介绍了光互连技术在雷达各层次上的应用及目前国内外相关的光互连技术的最新成果。最后重点分析和研究了雷... 主要探讨了雷达光互连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介绍了光互连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在雷达系统中的演变历程,并按照雷达系统的层次,详细介绍了光互连技术在雷达各层次上的应用及目前国内外相关的光互连技术的最新成果。最后重点分析和研究了雷达系统各层次光互连技术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光互连 光子波束形成网络 片上光网络 数字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峰均比抑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璐 赵国庆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43-2449,共7页
数字波束形成中,高的峰均比会使功率放大器工作在非线性区域,造成发射信号的失真.针对现阶段的信号预畸变抑制峰均比的方法会造成严重的带内干扰和带外噪声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保角压缩的峰均比抑制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构造稀疏阵... 数字波束形成中,高的峰均比会使功率放大器工作在非线性区域,造成发射信号的失真.针对现阶段的信号预畸变抑制峰均比的方法会造成严重的带内干扰和带外噪声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保角压缩的峰均比抑制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构造稀疏阵列流型,压缩波束形成过程中的数据量,然后利用保角解析变换的性质,在信号的解析域进行限幅滤波,在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后,重构信号.本方法对信号进行了压缩采样,降低了运算的复杂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传统限幅滤波算法所造成的带内干扰和带外噪声,提高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实验仿真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波束形成 保角变换 限幅滤波 峰均比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阵列的低轨星载多波束相控阵天线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广 龚文斌 余金培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35-1440,共6页
该文针对采用CDMA通信体制的低轨通信卫星,设计了具有"等通量"覆盖的平面阵列多波束天线,克服了卫星波束大角度扫描带来的"边缘问题"和"远近效应"。采用遗传算法对正六边形天线阵列进行综合,结合"子... 该文针对采用CDMA通信体制的低轨通信卫星,设计了具有"等通量"覆盖的平面阵列多波束天线,克服了卫星波束大角度扫描带来的"边缘问题"和"远近效应"。采用遗传算法对正六边形天线阵列进行综合,结合"子阵"分割理论,在波束空间和阵元空间进行子阵分割,简化了波束赋形的参量数目,同时还提出了一种波束成形网络复用结构,节省了2/3的资源。最后研制了16波束相控阵发射天线,其平面近场测试结果表明天线各指标都符合设计要求,有效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天线 数字波束形成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仰向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对SAR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伟 王宇 侯丽丽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711-2716,共6页
俯仰向数字波束形成(DBF)是实现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星载SAR系统的关键技术。该技术可以生成能够灵活控制的高增益窄波束用于回波信号的接收,从而提升SAR系统性能。该文在研究俯仰向DBF技术应用于宽测绘带SAR系统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俯仰向... 俯仰向数字波束形成(DBF)是实现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星载SAR系统的关键技术。该技术可以生成能够灵活控制的高增益窄波束用于回波信号的接收,从而提升SAR系统性能。该文在研究俯仰向DBF技术应用于宽测绘带SAR系统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俯仰向DBF技术对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推导了基于俯仰向DBF技术的系统等效后向散射系数(NESZ)和距离模糊比(RASR)的表达式,并且将阵列信号处理中的零点指向技术应用于SAR,使得系统在接收目标信号的同时抑制模糊区方向的回波,显著地提高了系统的距离模糊指标。仿真结果表明,俯仰向DBF-SAR系统的性能相对于传统单通道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数字波束形成 零点指向 等效后向散射系数 距离模糊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视数字多波束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江涛 陈翼 王盛利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5-752,共8页
针对传统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在实现远距离高分宽幅成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凝视数字多波束SAR的概念。凝视数字多波束SAR将成像区域在距离和方位向分割为多个子区域进行独立成像,避免传统SAR在高分宽幅成像中... 针对传统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在实现远距离高分宽幅成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凝视数字多波束SAR的概念。凝视数字多波束SAR将成像区域在距离和方位向分割为多个子区域进行独立成像,避免传统SAR在高分宽幅成像中的限制;利用完整天线口径和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m-forming,DBF)技术,形成方位向和俯仰向多个高增益的接收窄波束,并控制接收波束对每个子区域进行凝视观测,延长成像时间,提升分辨率。根据上述基本原理,通过对凝视数字多波束SAR的建模,完成对成像系统的性能分析。数值仿真表明,凝视数字多波束SAR系统不仅可以实现高分宽幅成像,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而且可以通过增加天线增益,降低系统发射功率,扩展了SAR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宽幅 合成孔径雷达 数字波束形成 凝视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