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imary safe criterion of earth-brushing flight for flying vehicle over digital surface model
1
作者 赵敏 林行刚 赵乃国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4年第3期309-314,共6页
In modern terrain-following guidance it is an important index for flight vehicle to cruise about safely and normally. On the basis of a constructing method of digital surface model (DSM), th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 In modern terrain-following guidance it is an important index for flight vehicle to cruise about safely and normally. On the basis of a constructing method of digital surface model (DSM), th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scale analysis of an isolated obstacle threatening flight safety of terrain-following guidance are made. When the interval of vertical-and cross-sections on DSM is 12. 5 m, the proportion of isolated obstacles to the data amount of DSM model to be loaded is optimal.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lowest flying height in terrain-following guidance are analyzed, and a primary safe criterion of the lowest flying height over DSM model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ir test errors, the lowest flying height over 1:10 000 DSM model can reach 40. 5 m^45. 0 m in terrain-following guidance. It is shown fro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a typical urban district that the proposed models and methods are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surface model terrain-following guidance flight obstacle ground feature flight vehic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M在开采沉陷可视化预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2
作者 柴华彬 邹友峰 刘景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1-174,共4页
数字地面模型(DTM)具有强大的三维可视化分析和空间模拟功能,它可以代替等高线对地形表面的描述,能满足对等高线数据相同的各种需求。为了充分地利用地质、矿山等许多领域的三维原始数据,以开采沉陷预计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出了将DTM用于... 数字地面模型(DTM)具有强大的三维可视化分析和空间模拟功能,它可以代替等高线对地形表面的描述,能满足对等高线数据相同的各种需求。为了充分地利用地质、矿山等许多领域的三维原始数据,以开采沉陷预计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出了将DTM用于地表移动变形可视化预计的意义,然后对其DTM构造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结合实例,介绍了将DTM用于开采沉陷可视化预计可以得到的最终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m 开采沉陷 可视化预计 数字地面模型 煤炭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素的森林地区机载LiDAR数据DTM提取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菲菲 刘经南 +1 位作者 张小红 阮志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9,共5页
机载LiDAR是一种能够直接、快速获取被测目标三维空间信息的主动式遥感技术,被广泛用于获取高精度的数字地面模型,但是在植被比较密集、地势比较陡峭的森林地区,能够穿透植被到达地表的激光脚点数量较开阔区域少,对于提取精确的DTM有一... 机载LiDAR是一种能够直接、快速获取被测目标三维空间信息的主动式遥感技术,被广泛用于获取高精度的数字地面模型,但是在植被比较密集、地势比较陡峭的森林地区,能够穿透植被到达地表的激光脚点数量较开阔区域少,对于提取精确的DTM有一定难度。该文提出一种继承式多分辨率体素滤波算法,从机载激光扫描数据中获取森林地区的DTM。该方法将激光点云数据划分为不同分辨率等级的体素,以体素为单位通过与邻域体素的高程加权均值比较,剔除植被点,保留地面点,从而获取森林地区的DTM。实验证明该滤波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森林地区的DT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扫描 继承式多分辨率 体素 滤波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M的城市网格化管理部件数据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曾绍炳 周世健 +1 位作者 洪中华 张明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173-177,共5页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是我国数字城市技术应用领域的重大突破,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对其部件数据质量评价与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城市网格化管理部件数据的地域性分布特点,运用空间插值算法,提出一种基于...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是我国数字城市技术应用领域的重大突破,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对其部件数据质量评价与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城市网格化管理部件数据的地域性分布特点,运用空间插值算法,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地面模型(DTM)的城市网格化管理部件数据质量评价方案(以上海市为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更能准确的度量整体数据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面模型 空间插值 城市网格化 部件数据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边界约束的DTM三角网模型生成算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廖振修 汪东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81-1384,共4页
无约束的数字地面模型(DTM)空间三角网算法生成的三角网外围边界是一个凸壳,这对于实际区域为凹多边形的区域(如公路弯道)会有较大的模拟失真。文章提出一种改进的算法,通过分析实际边界多边形的精细度影响因素,导出确定区域相邻离散点... 无约束的数字地面模型(DTM)空间三角网算法生成的三角网外围边界是一个凸壳,这对于实际区域为凹多边形的区域(如公路弯道)会有较大的模拟失真。文章提出一种改进的算法,通过分析实际边界多边形的精细度影响因素,导出确定区域相邻离散点平均边长的计算方法,进而确定一个边界多边形边长的最大值。以该边长最大值对无约束的三角网外围边界进行边长约束,最终生成新的空间三角网。实验表明,该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面模型 空间三角网 凸壳 边界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DAR点云海岛的DTM生成算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周绍光 凡莉 +1 位作者 向晶 孙金彦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53-61,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LIDAR点云的海岛DTM生成算法。先将LIDAR点云数据规则格网化,对每个格网内的点云数据进行三次曲面拟合,在拟合基础上初步区分每一格网内的地面点与非地面点。若靠近格网边缘处有足够多的地面点,则认为此格网内地面点与非地... 提出一种基于LIDAR点云的海岛DTM生成算法。先将LIDAR点云数据规则格网化,对每个格网内的点云数据进行三次曲面拟合,在拟合基础上初步区分每一格网内的地面点与非地面点。若靠近格网边缘处有足够多的地面点,则认为此格网内地面点与非地面点可分,记录其中被初步归为地面类的点;若格网四周没有足够多的地面点,则用其邻域格网内初步确定的地面点推测本格网地面信息,并以推知的地面信息确定本格网内点的归属。初步确定的地面点决定了初始地形,在初始地形上对点云进行迭代曲面拟合滤波,从而精确识别地面点及非地面点,平滑地面点数据得到最终的DT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DAR点云 海岛(礁) 三次曲面拟合 数字地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高精度DTM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7
7
作者 董秀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428-432,共5页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又被称为实景复制技术,是测绘领域继GPS技术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它突破了传统的单点测量方法,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独特优势。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提供扫描物体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因此可以用于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又被称为实景复制技术,是测绘领域继GPS技术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它突破了传统的单点测量方法,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独特优势。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提供扫描物体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因此可以用于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字地形模型。本文将以一工程边坡为例讨论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快速获取数字地形模型的方法,着重论述三维点云数据的获取、拼接、坐标校正、去噪及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方法,由此得出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快速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字地形模型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点云 数字地形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体化聚类滤波的机载LiDAR数据DTM提取 被引量:5
8
作者 许颖 岳东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96,共4页
提出一种一体化聚类的滤波方法,从机载激光扫描数据中获取复杂城区的DTM。通过对激光点云数据构建八叉树,以节点满足平面判断条件进行双重距离聚类,对剩余点引入渐进三角网加密方法进行迭代判断,进而有效区分地面点和非地面点。最后,将... 提出一种一体化聚类的滤波方法,从机载激光扫描数据中获取复杂城区的DTM。通过对激光点云数据构建八叉树,以节点满足平面判断条件进行双重距离聚类,对剩余点引入渐进三角网加密方法进行迭代判断,进而有效区分地面点和非地面点。最后,将本文滤波方法与经典滤波进行比较,得到可靠的DTM,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LIDAR 地面滤波 一体化聚类 数字地面模型 点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地塘林区数字地形模型(DTM)建立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鹏祥 刘忠阳 王教育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2-75,共4页
通过建立数字地形模型(DTM)(包括数据采集、算法设计、模型建立等),得出了火地塘林区局部地形透视立体图,为林区地形特征的定量分析和各类专题图自动化提供了数据。
关键词 林区 数字地形模型 dtm 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高线建立DTM中平坦区域的一种处理方法 被引量:12
10
作者 邸元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566-570,共5页
对构筑三角形网格建立数字地形模型进行了研究 ,给出了基于散乱点和边建立三角形网格地形模型的生成算法和数据结构 .在基于等高线生成的三角形网格地形模型中 ,平坦区域不能反映地表真实形状 ,文中给出了平坦三角形的修正方法 .根据这... 对构筑三角形网格建立数字地形模型进行了研究 ,给出了基于散乱点和边建立三角形网格地形模型的生成算法和数据结构 .在基于等高线生成的三角形网格地形模型中 ,平坦区域不能反映地表真实形状 ,文中给出了平坦三角形的修正方法 .根据这些理论和方法 ,在 Auto CAD R14for Windows环境下 ,用 Microsoft Visual C++4 .2开发研制了应用程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形模型 等高线 dtm 地理信息系统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点云采样技术的滑坡地形构建
11
作者 赵昌福 吕杰 +2 位作者 贾越 卢成卓 庞家林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8-504,共7页
针对滑坡地形构建中传统激光雷达点云采样方法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效率低下的问题,在体素网格采样(VGS)和最远点采样(FPS)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两者优点的新型采样方法(V-FPS).通过VGS进行快速粗采样,减少点的总数,在得到的较小点云... 针对滑坡地形构建中传统激光雷达点云采样方法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效率低下的问题,在体素网格采样(VGS)和最远点采样(FPS)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两者优点的新型采样方法(V-FPS).通过VGS进行快速粗采样,减少点的总数,在得到的较小点云上应用FPS进行精细采样,以优化点云密度,用于构建数字高程模型.结果表明,使用VGS的点云密度的平均距离应≥0.563 m,使用FPS的点云密度的平均距离应≥0.673 m,使用V-FPS的点云密度的平均距离应≥0.760 m;V-FPS在保证滑坡地形细节完整的同时,处理效率提高了75.7%,可适应大规模点云数据处理的需求,显著提高了滑坡地形构建的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点云采样 体素网格采样 最远点采样 滑坡地形构建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条件下毒害性气体扩散实时模拟与可视化——以四川盆地川东北高含硫气田为例
12
作者 姜云 李丁川 +3 位作者 沈若飞 李梅 张溶倩 李元琛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5,共10页
危化行业毒害性气体扩散模拟主要用于风险评估和环境评价,然而复杂地形下的气体扩散实时计算方法研究较少。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罗家寨高含硫气田地处川渝山区,大部分生产设施靠近高密度人口区域,面临的安全环保风险挑战大。为了解决毒... 危化行业毒害性气体扩散模拟主要用于风险评估和环境评价,然而复杂地形下的气体扩散实时计算方法研究较少。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罗家寨高含硫气田地处川渝山区,大部分生产设施靠近高密度人口区域,面临的安全环保风险挑战大。为了解决毒害性气体泄漏实时模拟与应急响应的现实需要问题,在系统分析高含硫气田毒害性扩散模型基础上,基于自动输入管线泄漏监测系统和气象系统的实时数据,提出了改进型复杂地形条件下的CALPUFF大气扩散模型计算方法,成功开发了川东北高含硫气田应急响应系统(Emergency Response/Management System,ERMS),有效支撑了高含硫气田的安全高效开发。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改进CALPUFF模型参数文件,能够接入泄漏数据和气象数据,根据地形数据生成精细化三维风场,实现了泄漏气体扩散的实时动态计算;②该法适用于应急场景中的小尺度突发情况下的情景模拟,面向应急的毒害性气体模拟结果与环评模型结果基本一致;③该模型能够在2 min之内输出计算结果,满足了现场突发事故发生时实时快速计算和动态模拟的需求。结论认为,考虑复杂地形和实时监测的大气扩散模型实时计算方法有效解决了毒害性气体扩散实时模拟难题,研发的应急响应系统与泄漏监测系统、社区报警系统形成联动,为应急响应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高含硫气田 复杂地形 气体扩散模型 实时模拟 社区应急 数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域数字地面模型(DTM)的建立及其在水土保持遥感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伟 李壁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8年第2期141-147,共7页
以陕北安塞纸坊沟流域为研究区,采用航测精密立体测法建立了全流域1975年和1987年两期20m×20m格网数字高程模型和6条5m×5m断面的数字高程模型,利用Foxpro数据库系统建立了相应的DTM数据库,基于DPP测绘软件包和ARC/INFO、A... 以陕北安塞纸坊沟流域为研究区,采用航测精密立体测法建立了全流域1975年和1987年两期20m×20m格网数字高程模型和6条5m×5m断面的数字高程模型,利用Foxpro数据库系统建立了相应的DTM数据库,基于DPP测绘软件包和ARC/INFO、APS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分别绘制了多幅两期全流域和三条典型小沟的监测专题图件。通过对产生的图件和DTM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对沟谷的扩张、下切及溯源侵蚀进行了较精确的动态监测。初步建立了地面三维数据采集→DTM数据库→监测专题图件→动态监测先进而又实用的科研技术系统,为较高精度和信息化小流域动态监测,提供了比较理想的技术方法和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数字地面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M建立矿区数字复垦土壤特性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任俊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099-3100,共2页
系统分析了DTM的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利用DTM建立数字复垦土壤模型的方法,提出了利用Morton码组织土壤特性数据的新方法,研究成果对于提高矿区土地复垦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复垦土壤 数字模型 dtm Mort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南方CASS的历史地貌DTM模型重建 被引量:3
15
作者 程会超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8-40,共3页
构建DTM数字地形模型是测量中的常用技术,必须合理利用原图面信息,制订出合理的生产流程,完美贴合原图才是历史的重现,才能够更加准确、科学地反映原地形地貌。文章通过利用南方CASS软件建立历史地貌DTM的具体案例,做到历史地貌DTM模型... 构建DTM数字地形模型是测量中的常用技术,必须合理利用原图面信息,制订出合理的生产流程,完美贴合原图才是历史的重现,才能够更加准确、科学地反映原地形地貌。文章通过利用南方CASS软件建立历史地貌DTM的具体案例,做到历史地貌DTM模型的完美重建,对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面模型 等高线 三角网 模型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人机对话方式从地形图上获取DTM数据的等高线—横断面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蔺安林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9-75,共7页
本文提出了利用人机对话系统从地形图上采集横断面与等高线各交点上的数据来建立数字地形模型的等高线-横断面法,并就两种不同的地形条件,对采用本方法和其它方法所获取的格网数据结果在精度和效率方面进行了比较和讨论,证明了本方法的... 本文提出了利用人机对话系统从地形图上采集横断面与等高线各交点上的数据来建立数字地形模型的等高线-横断面法,并就两种不同的地形条件,对采用本方法和其它方法所获取的格网数据结果在精度和效率方面进行了比较和讨论,证明了本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形模型 等高线 横断面 格网 数据采样 地形图 人机对话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摄影DTM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17
作者 吴正春 胡亚辉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97-102,共6页
地面摄影测量用于工程地质是一个新的领域,而把数字化的地面摄影测量资料用于工程地质中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其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工程地质 地面摄影测量 d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球变换支持下的TIN-DDM地形特征线自动提取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箭 张志强 +2 位作者 彭认灿 周唯 季宏超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9,共13页
针对传统规则格网数字高程模型地形特征线提取方法中存在阈值难以定量调控、连接方式无法自适应调整以及地形特征线类型不完整的问题,将滚动球变换模型应用于不规则三角网数字水深模型(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 digital depth mo... 针对传统规则格网数字高程模型地形特征线提取方法中存在阈值难以定量调控、连接方式无法自适应调整以及地形特征线类型不完整的问题,将滚动球变换模型应用于不规则三角网数字水深模型(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 digital depth model,TIN-DDM)地形特征线的自动提取,在构建临界滚动球半径关联的地形特征点定量识别判定准则基础上,引入地形形态边界点概念,采用逆向工程的建模思路,建立了以剖分单元为基础的地形特征线自动提取模型,结合地形类型判定准则的多尺度表达特性及顾及水深数值的地形特征优化模型,提出了可多尺度表达且类型完整的地形特征线自动提取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经典地表流水模拟方法,该方法可实现完整、连续且细分的TIN-DDM地形特征线自动提取及多尺度表达,且提取的地形特征线具有更高的地形重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球变换 不规则三角网数字水深模型 地形特征线 临界滚动球半径 剖分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大山区地物环境中电波传播的电磁计算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楠 刘俊志 +2 位作者 陈贵齐 赵延安 张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在无人驾驶与无人机等新兴行业中,信号覆盖范围的要求较高,不仅仅在城市,在人迹罕至的山地、沙漠、森林中也需要无线信号的覆盖才能真正完成远程操控,这些地区更多需要考虑的是地势变化对电磁传播所带来的影响。计算电磁学中的一致性几... 在无人驾驶与无人机等新兴行业中,信号覆盖范围的要求较高,不仅仅在城市,在人迹罕至的山地、沙漠、森林中也需要无线信号的覆盖才能真正完成远程操控,这些地区更多需要考虑的是地势变化对电磁传播所带来的影响。计算电磁学中的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方法是分析电大环境电磁问题的有效方法,使用计算电磁学的方法研究电磁波在山区地物环境中的传播规律。给出了一种建立不规则地形模型的新方法,可以通过数字高程的网格数据生成电磁算法可用的三次多项式曲面,使用多个立方曲面对不规则地形进行拼接,使用平均均方根误差验证模型数据的准确性。基于所得的地形数据,完成了并行的几何光学算法,并对区域电磁场的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选取了实际山区地物环境进行了实地测量,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趋势一致,验证了该方法在非规则地形中电磁波传播分析中的有效性。考虑环境电磁计算的规模,建立了相应的并行策略,100核测试的并行效率可以保持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大山区地物环境 电波传播 数字高程 分形建模 几何光学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载多角度InSAR技术的复杂地形高精度DEM重建方法
20
作者 李爽 王栋 +1 位作者 王立程 林赟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0-470,共11页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是全天时、全天候获取三维地表信息重要的技术手段。机载InSAR系统具有机动灵活、多角度获取数据的优势,可以高效率、高精度获取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是全天时、全天候获取三维地表信息重要的技术手段。机载InSAR系统具有机动灵活、多角度获取数据的优势,可以高效率、高精度获取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但是,在地形复杂区域,InSAR侧视成像易在地形陡峭区域形成较大范围的阴影和严重的叠掩现象,阴影和叠掩区域在SAR图像上体现为信息的丢失,从而导致DEM数据大面积无效数据的存在,严重影响DEM数据的质量及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机载多角度InSAR技术的复杂地形高精度DEM重建方法,基于考虑地形起伏的机载多角度InSAR数据获取任务规划设计,最大程度的避免阴影和叠掩导致的无效数据;基于高精度InSAR数据处理,保证每个角度DEM数据精度的高度一致性;基于快速多角度DSM数据融合与滤波处理,实现多角度InSAR体制复杂地形DEM高精度重建。本文以四川省西部山区大坡度、非连续等复杂地形为例,基于本文提出的方法,利用3个角度InSAR数据融合处理,生成了高精度DEM数据,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获取复杂地形DEM数据高程均方根误差为0.6 m,同时,数据有效率大于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角度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复杂地形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