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无芽鞘紫线的香型环境非敏感隐性核雄性不育种质 |
杨佳欣
管玉圣
杜润
李贤勇
蔡座坤
王楚桃
阳启样
何永歆
朱子超
张毅
|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20118A的遗传与利用探讨 |
孙超才
赵华
王伟荣
李延莉
钱小芳
方光华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9
|
|
|
3
|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材料ZWA的遗传利用研究 |
王军
张太平
魏忠芬
李德文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0
|
|
|
4
|
隐性核不育油菜两型系20118AB的遗传与利用 |
孙超才
赵华
王伟荣
李延莉
钱小芳
方光华
|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
2004 |
10
|
|
|
5
|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2118AB的基因型分析及利用途径探讨 |
孙超才
方光华
赵华
王伟荣
钱小芳
李延莉
|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
1997 |
8
|
|
|
6
|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杂交种纯度与产量的关系 |
曾章丽
陈大伦
张瑞茂
李敏
汤晓华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
2007 |
7
|
|
|
7
|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S45AB的遗传 |
李树林
周志疆
周熙荣
|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
1993 |
28
|
|
|
8
|
甘蓝型油菜高含油量隐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20228AB的转育 |
杨立勇
王伟荣
周熙荣
李延莉
蒋美艳
孙超才
|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
9
|
芝麻隐性核不育保持系选育与基因型分析 |
汪强
赵莉
林勇翔
徐桂珍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
10
|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20118A的育性遗传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任梦阳
倪西源
王灏
陈飞
田建华
黄吉祥
李殿荣
赵坚义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
11
|
甘蓝型双低隐性核不育杂交种‘沪油杂8号'的选育 |
王伟荣
杨立勇
李延莉
蒋美艳
孙超才
|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
12
|
与甜椒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紧密连锁的SRAP分子标记的研究 |
严慧玲
范妍芹
严立斌
赵付江
周龙海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
13
|
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白花突变材料的三系选育方法及其遗传分析 |
段海峰
瞿利英
孟倩
张搏
黄伟男
许婷
康文霞
董振生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
14
|
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I.母本SAB-3的特征特性 |
饶勇
陈静
肖华贵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
2000 |
15
|
|
|
15
|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材料的选育 |
张雪梅
董振生
郭永华
|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
16
|
花叶性状在油菜杂交种纯度控制中的应用 |
倪西源
黄吉祥
柳寒
潘兵
赵坚义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
17
|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种质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李德文
王瑞
魏忠芬
李加纳
王军
李大雄
张太平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
18
|
与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rf基因连锁标记的开发 |
杨立勇
刘灶长
周熙荣
王伟荣
李延莉
蒋美艳
孙超才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19
|
大豆核不育基因ms6功能性分子标记的开发与验证 |
张颖
赵国龙
林春晶
贾顺耕
郭凤兰
赵丽梅
张春宝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
20
|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核不育系6515A的选育 |
陈大伦
张瑞茂
伍林涛
曾章丽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