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无芽鞘紫线的香型环境非敏感隐性核雄性不育种质
1
作者 杨佳欣 管玉圣 +7 位作者 杜润 李贤勇 蔡座坤 王楚桃 阳启样 何永歆 朱子超 张毅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3-649,共7页
【目的】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已发展到第三代,环境非敏感型隐性核雄性不育是第三代杂交稻的必需性状,而香味是许多水稻育种计划的重要目标。另外,水稻芽鞘紫线是极早期表现的一种明显稳定的花青素性状,有利于杂交种纯度的简单、快速和... 【目的】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已发展到第三代,环境非敏感型隐性核雄性不育是第三代杂交稻的必需性状,而香味是许多水稻育种计划的重要目标。另外,水稻芽鞘紫线是极早期表现的一种明显稳定的花青素性状,有利于杂交种纯度的简单、快速和准确鉴定。本研究目的是将Ⅱ-32B制备成香型、无芽鞘紫线的环境非敏感型隐性核雄性不育材料,为研发方便纯度鉴定的香型第三代杂交稻创造核心种质。【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同时对优良水稻亲本Ⅱ-32B的花粉发育相关基因OsbHLH141、香味基因OsBadh2以及芽鞘紫线基因OsMYB76进行敲除。【结果】获得了三个基因同时发生突变的材料,突变体表现为芽鞘紫线等花青素性状缺失,稻米具有香味且雄性不育。【结论】本研究成功获得了以Ⅱ-32B为背景的香型、无芽鞘紫线的环境非敏感型隐性核雄性不育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非敏感 隐性核雄性不育 香味 芽鞘紫线 CRISPR/Cas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20118A的遗传与利用探讨 被引量:39
2
作者 孙超才 赵华 +3 位作者 王伟荣 李延莉 钱小芳 方光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4,共4页
测交试验分析表明,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核不育系20118A的不育性由2对隐性重叠基因和1对隐性上位基因控制,具有广泛的恢复系。当2对基因为隐性纯合体(aabb),另1对互作基因为显性(RfRf或Rfrf)时,植株表现不育(aabbRfRf或aabbRfrf)... 测交试验分析表明,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核不育系20118A的不育性由2对隐性重叠基因和1对隐性上位基因控制,具有广泛的恢复系。当2对基因为隐性纯合体(aabb),另1对互作基因为显性(RfRf或Rfrf)时,植株表现不育(aabbRfRf或aabbRfrf),其相应临保系的基因型为3对隐性纯合体(aabbrfrf)。两型系中不育株与可育株连续兄妹交和可育株连续自交,后代可育株和不育株育性分离比分别为1∶1和3∶1,利用纯合两型系Aab bRfRf或aaBbRfRf中不育株和可育株成对兄妹交可生产纯合两型系和不育系20118A,不育系和临保系杂交生产全不育系(aabbRfrf),全不育系与恢复系(AA-或-BB)杂交生产杂交种,从而使隐性核不育系20118A应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系 20118A 遗传 隐性重叠作用 隐性上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材料ZWA的遗传利用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军 张太平 +1 位作者 魏忠芬 李德文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11,共4页
通过遗传测交试验表明 :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 ZWA的不育性由两对隐性重叠基因和一对上位抑制基因共同控制。当两对重叠隐性基因呈双隐性纯合体 (m1 m1 m2 m2 ) ,而另一对抑制基因的基因型为 Rf Rf或 Rfrf时 ,植株表现为不育(m1 m1 m2 m2 ... 通过遗传测交试验表明 :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 ZWA的不育性由两对隐性重叠基因和一对上位抑制基因共同控制。当两对重叠隐性基因呈双隐性纯合体 (m1 m1 m2 m2 ) ,而另一对抑制基因的基因型为 Rf Rf或 Rfrf时 ,植株表现为不育(m1 m1 m2 m2 Rf Rf或 m1 m1 m2 m2 Rfrf) ,其相应临保系的基因型为三对隐性纯合体 (m1 m1 m2 m2 rfrf)。纯合两型系不育株(m1 m1 m2 m2 Rf Rf)与可育株 (M1 m1 m2 m2 Rf Rf或 m1 m1 M2 m2 Rf Rf)兄妹交 ,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例为 1∶ 1;可育株自交 ,其可育株与不育株比例为 3∶ 1。利用纯合两型系中 m1 m1 m2 m2 Rf Rf不育株与临保系 (m1 m1 m2 m2 rfrf)测交可获得基因型为 (m1 m1 m2 m2 Rfrf)全不育系 ,全不育系与相应恢复系 (M1 M1   或 M2 M2    )杂交可获得全可育杂交种 ,从而将隐型核不育系 ZWA的三系杂交种应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材料ZWA 遗传机制 纯合两型系 互作上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性核不育油菜两型系20118AB的遗传与利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超才 赵华 +3 位作者 王伟荣 李延莉 钱小芳 方光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30-32,共3页
甘蓝型油菜 (BrassicanapusL .)核不育两型系 2 0 118AB的育性由 2对隐性重叠基因和 1对隐性上位基因控制 ,具有广泛的恢复源。当 2对基因为隐性纯合体 (aabb) ,另 1对互作基因为显性纯合体 (RfRf)和杂合体 (Rfrf)时 ,植株表现不育 (aab... 甘蓝型油菜 (BrassicanapusL .)核不育两型系 2 0 118AB的育性由 2对隐性重叠基因和 1对隐性上位基因控制 ,具有广泛的恢复源。当 2对基因为隐性纯合体 (aabb) ,另 1对互作基因为显性纯合体 (RfRf)和杂合体 (Rfrf)时 ,植株表现不育 (aabbRfRf和aabbRfrf) ,其不育纯合体相应的临保系基因型为 3对隐性纯合体 (aab brfrf)。两型系中不育株与可育株连续兄妹交和可育株连续自交 ,后代可育株和不育株育性分离分别保持 1∶1和 3∶1。利用纯合两型系中的不育株和可育株成对兄妹交可生产纯合两型系 (AabbRfRf或aaBbRfRf)和纯合不育系 (aabbRfRf) ,纯合不育系和临保系杂交生产全不育系 (aabbRfrf) ,全不育系与恢复系 (AA- - 或 - - BB)杂交生产杂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核不育油菜 两型系 20118AB 遗传性状 隐性重叠 隐性上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2118AB的基因型分析及利用途径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孙超才 方光华 +3 位作者 赵华 王伟荣 钱小芳 李延莉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11-15,共5页
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核不育系22118A的育性是由两对隐性基因所控制.不育株的基因型为双隐性纯合体aabb(为了便于分析.作者把这两对基因分别用a和b表示,下同).两对基因中只要有一个为显性.植株全部表现为可育;只要有... 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核不育系22118A的育性是由两对隐性基因所控制.不育株的基因型为双隐性纯合体aabb(为了便于分析.作者把这两对基因分别用a和b表示,下同).两对基因中只要有一个为显性.植株全部表现为可育;只要有一对为显性纯合体AA或BB的材料都可作为恢复系,核不育两型系22118AB中的可有株基因型为Aabb或aaBb,采用兄妹交配aabb×Aabb或aabb×aaBb,其后代育性分离稳定为1:1.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可以采用二系法制种.用两型系中的可育株作父本进行测文,有望找到核质工作的保持系,从而实现三系配套,生产杂交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甘蓝型油菜 核不育两型系 隐性核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杂交种纯度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曾章丽 陈大伦 +2 位作者 张瑞茂 李敏 汤晓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2期34-35,共2页
通过对油研七号、油研十号设置5个纯度处理,研究了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杂交种的纯度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纯度每降低1%,该品种的产量下降0.5%左右;不育株率为5%,即种子纯度为90%,减产幅度在5%以上,减产达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 甘蓝型油莱 隐性核不育两型系 杂交种 纯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S45AB的遗传 被引量:28
7
作者 李树林 周志疆 周熙荣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1-7,共7页
以四川大学选育的油菜隐性核不育系 S45AB 为材料,用不同品种的自交系与 S45A测交、回交、反回交和可育株自交,研究其遗传性。结果表明:S45AB 的不育性是由二对隐性重叠基因 s_1和 s_2控制的(因它来自 S45AB,故取 s_1、s_2为基因符号)... 以四川大学选育的油菜隐性核不育系 S45AB 为材料,用不同品种的自交系与 S45A测交、回交、反回交和可育株自交,研究其遗传性。结果表明:S45AB 的不育性是由二对隐性重叠基因 s_1和 s_2控制的(因它来自 S45AB,故取 s_1、s_2为基因符号)。不育株的基因型只有一种,即双隐性纯合体 s_1s_1s_2s_2;二对基因中只要有一个基因为显性时都是可育株,其中有一对基因为显性纯合S_1S_或 S_2S_2的可育株就可作为恢复系,故它具有广泛的恢复系;采用兄妹交配 s_1s_1s_2s_2×S_1s_1s_2s_2 或s_1s_1s_2s_2×s_1s_1S_2s_2,其后代的育性分离都能稳定在1∶1。在杂种优势利用时可采用二系法制种,还可以做为利用杂种二代的材料。本文通过显性核不育系与隐性核不育的遗传比较,以加深对核不育性遗传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高含油量隐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20228AB的转育 被引量:9
8
作者 杨立勇 王伟荣 +3 位作者 周熙荣 李延莉 蒋美艳 孙超才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7,共4页
以甘蓝型双低油菜隐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20118AB为供体,沪油15为轮回亲本,通过连续回交、自交等方法,并结合品质检测进行高含油量隐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的转育,最终获得了1个新的纯合两型系20228AB,其含油量为47.30%。利用20228AB配置的... 以甘蓝型双低油菜隐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20118AB为供体,沪油15为轮回亲本,通过连续回交、自交等方法,并结合品质检测进行高含油量隐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的转育,最终获得了1个新的纯合两型系20228AB,其含油量为47.30%。利用20228AB配置的杂交组合沪油杂7号和沪油杂8号在2009年度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两组合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沪油15增产8.9%和20.5%,平均含油量分别达47.76%和50.12%,结果表明,通过利用BCF_2群体进行连续回交转育从而获得高含油量隐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 纯合两型系 高含油量 转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隐性核不育保持系选育与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汪强 赵莉 +1 位作者 林勇翔 徐桂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39,共6页
芝麻隐性核不育两用系杂交制种时,母本行需人工拔除分离出的50%可育株,为解决这一难题,为芝麻杂种优势利用提供新途径,采用不同遗传背景的种质与芝麻隐性核不育两用系0176AB中的不育株0176A广泛测交,在不育株率超过60%的分离世代中选取... 芝麻隐性核不育两用系杂交制种时,母本行需人工拔除分离出的50%可育株,为解决这一难题,为芝麻杂种优势利用提供新途径,采用不同遗传背景的种质与芝麻隐性核不育两用系0176AB中的不育株0176A广泛测交,在不育株率超过60%的分离世代中选取大量可育株与不育株0176A成对杂交,同时将可育株父本自交,筛选F1不育株率逐步提高的组合和父本,经过多代测交、自交、系选、异地鉴定和基因聚合,历时13年基本育成对0176A雄性不育性状具有完全(高度)保持效果的新材料WB51220、WB7-1D及高不育系W0176A和全不育系W71A。遗传测验表明,保持系WB7-1D的基因型为msms+rf_1rf_1rf_2rf_2…rf_ir_fi。两用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可以实现芝麻隐性核不育三系配套,利用这种方法首次选育出芝麻核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皖芝6号(W0176A×皖芝1号F_1)和皖芝11号(W71A×皖芝2181F_1),产量分别比全国对照品种豫芝4号增产8.27%和2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隐性核不育 保持系 基因型 三系杂交种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20118A的育性遗传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被引量:7
10
作者 任梦阳 倪西源 +5 位作者 王灏 陈飞 田建华 黄吉祥 李殿荣 赵坚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15-2023,共9页
以20118A不育系和临保系与20个油菜品种(系)杂交测交后代为材料,采用经典遗传学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验证该不育系统遗传控制体系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探索利用连锁共显性标记筛选两型系和临保系基因型的高效性和准确率。研究表明,6... 以20118A不育系和临保系与20个油菜品种(系)杂交测交后代为材料,采用经典遗传学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验证该不育系统遗传控制体系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探索利用连锁共显性标记筛选两型系和临保系基因型的高效性和准确率。研究表明,6个品种(系)与20118A测交产生的F2世代,所有组合可育株∶不育株均符合3∶1或13∶3分离规律,而与20118A-TAM杂交产生的6个F2中1个呈13∶3分离,其余均为全可育,育性符合1对隐性不育基因和1对隐性上位抑制基因互作控制的遗传模式。进而采取反向验证方法,从1059个F2分离单株中,用新开发的Bnms3/Bnrf连锁共显性标记跟踪选择,直接获得临保系(ms3ms3rfrf)、纯合不育株(ms3ms3RfRf)和两型系可育株(Ms3ms3RfRf)70、69和135株,经测交或互交验证,准确率均达95%以上。根据20个测交品种的后代分离,BnRf位点上只出现Rf和rf两个等位基因,推测第3个等位基因存在的频率很低,基本可以根据两基因各2对等位基因互作原理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上位核不育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两型系 临保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双低隐性核不育杂交种‘沪油杂8号'的选育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伟荣 杨立勇 +2 位作者 李延莉 蒋美艳 孙超才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共3页
‘沪油杂8号'是利用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三系选育的甘蓝型油菜双低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和抗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等特性。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产量3 094.5 kg/hm^2,较对照品种(2009年‘沪油15',2010年‘沪油杂4号... ‘沪油杂8号'是利用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三系选育的甘蓝型油菜双低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和抗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等特性。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产量3 094.5 kg/hm^2,较对照品种(2009年‘沪油15',2010年‘沪油杂4号')增产20.12%,产油量比对照增加31.29%。在上海市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3 108.6 kg/hm^2,比对照‘沪油杂4号'增产17.90%,产油量增加22.88%。在国家冬油菜区域试验(长江下游)中,平均产量为2 551.95 kg/hm^2,较对照‘秦油7号'增产8.10%,产油量增加5.69%。种子含油率43.39%,芥酸含量0.5%,硫苷总量26.40μ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双低育种 杂交种 隐性核不育 '沪油杂8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甜椒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紧密连锁的SRAP分子标记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严慧玲 范妍芹 +2 位作者 严立斌 赵付江 周龙海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45,共4页
以甜椒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为材料,采用混合集群分析法(BSA)构建了不育池与可育池。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筛选了225对SRAP引物组合及1 393对EcoRⅠ和MseⅠ引物组合,获得了与隐性核不育基因连锁的2个SRAP标记:E37M39、E44M93,... 以甜椒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为材料,采用混合集群分析法(BSA)构建了不育池与可育池。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筛选了225对SRAP引物组合及1 393对EcoRⅠ和MseⅠ引物组合,获得了与隐性核不育基因连锁的2个SRAP标记:E37M39、E44M93,片段长度约为200 bp和500 bp,与育性基因的遗传距离为6 cm和12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椒 两用系AB91 隐性核不育基因 SRAP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白花突变材料的三系选育方法及其遗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段海峰 瞿利英 +5 位作者 孟倩 张搏 黄伟男 许婷 康文霞 董振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4-40,共7页
【目的】研究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白花突变材料的三系选育,并验证三隐性核不育类型油菜的遗传模式。【方法】从2004年陕西省油菜区域试验编号为"8"的材料中发现了1株甘蓝型油菜白花突变体单株,自交产生育性分离;通过连续... 【目的】研究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白花突变材料的三系选育,并验证三隐性核不育类型油菜的遗传模式。【方法】从2004年陕西省油菜区域试验编号为"8"的材料中发现了1株甘蓝型油菜白花突变体单株,自交产生育性分离;通过连续兄妹交筛选优质不育系,同时通过广泛测交筛选临保系和优质恢复系,最后运用临保系与恢复后代测交出现7∶1的育性分离比的方法来验证三隐性核不育类型油菜的遗传模式。【结果】选育出稳定的白花纯合两型系、白花临保系、白花全不育系及恢复系。在遗传验证中,得到了编号为h25的非恢复株,符合自交61∶3、测交7∶1的分离比例。【结论】实现了白花性状的三系配套,初步证明复等位模式有待进一步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三隐性核不育 白花突变 遗传模式 三系选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I.母本SAB-3的特征特性 被引量:15
14
作者 饶勇 陈静 肖华贵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4期11-14,共4页
对双低杂交油菜黔油 12号的母本 SAB- 3进行植物学特征及核不育系的可育株和不育株的开花期、花器官特性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1) SAB- 3根系发达 ,叶色深绿 ,丰产性好 ,抗性强 ,营养生长期较长 ;(2 ) SAB- 3的可育株花蕾、花瓣和雄... 对双低杂交油菜黔油 12号的母本 SAB- 3进行植物学特征及核不育系的可育株和不育株的开花期、花器官特性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1) SAB- 3根系发达 ,叶色深绿 ,丰产性好 ,抗性强 ,营养生长期较长 ;(2 ) SAB- 3的可育株花蕾、花瓣和雄蕊均比不育株的长、大 ,有利于初花前后识别和及时拔除可育株 ;(3)可育株比不育株开花早 3~ 14d,平均早 5d,拔除可育株安排在 SAB- 3群体开花约 10 %时开始 ,有利于 10 d内分 2~ 3次将可育株彻底拔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技术 特征 特性 双低杂交油菜 黔油12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材料的选育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雪梅 董振生 郭永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3-107,共5页
2004年在陕西省区域试验编号为"8"的甘蓝型油菜材料中发现的白花突变体,自交后代发生育性分离。该材料为安徽省农科院选育的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材料的衍生材料,育性受2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ms1ms1ms2ms2)和1对隐性抑制基因(rf... 2004年在陕西省区域试验编号为"8"的甘蓝型油菜材料中发现的白花突变体,自交后代发生育性分离。该材料为安徽省农科院选育的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材料的衍生材料,育性受2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ms1ms1ms2ms2)和1对隐性抑制基因(rfrf)互作控制。经过5年研究,已初步选育出4个纯合两型系,1个临时保持系,1个全不育系以及16个恢复系。此类核不育材料能利用临时保持系实现"三系化"繁殖杂交种,被国内油菜育种工作者广泛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3隐性核不育 临时保持系 选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叶性状在油菜杂交种纯度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倪西源 黄吉祥 +2 位作者 柳寒 潘兵 赵坚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70-1075,共6页
为了将花叶性状转入到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统中用于控制杂交种的纯度,在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不育株与花叶型油菜品系羽叶87的杂交后代中,利用2个与育性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辅助筛选两型系和临保系基因型单株,获得具有... 为了将花叶性状转入到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统中用于控制杂交种的纯度,在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不育株与花叶型油菜品系羽叶87的杂交后代中,利用2个与育性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辅助筛选两型系和临保系基因型单株,获得具有花叶性状的两型系和临保系。结果表明,可通过F_2世代选育法、系谱法和回交法3种途径选育花叶两型系和花叶临保系;在花叶两型系和花叶临保系的繁殖以及花叶全不育系的配制过程中,可通过去除非花叶杂株来确保纯度。因此,花叶性状作为一个理想的形态标记,可以应用于油菜的杂种生产来控制种子的纯度。本研究结果为杂交种的纯度控制提供了一条简捷且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形态标记 花叶 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 杂种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种质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德文 王瑞 +4 位作者 魏忠芬 李加纳 王军 李大雄 张太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5-422,共8页
为辅助油菜育种中合理选配亲本以及加快遗传改良进程提供可靠依据,采用SSR标记对37份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和59份不同来源的恢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2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77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为2.9条。材料间的... 为辅助油菜育种中合理选配亲本以及加快遗传改良进程提供可靠依据,采用SSR标记对37份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和59份不同来源的恢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2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77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为2.9条。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7~0.93;以0.62为阀值,将96份材料划分为7个类群。除了2365AB及2149AB外,其余35份隐性核不育系聚在类群Ⅱ和类群Ⅲ中,恢复系聚在类群Ⅰ、Ⅱ、Ⅳ、Ⅴ、Ⅵ和Ⅶ中;虽然隐性核不育系间的遗传差异较小,但是有14份隐性核不育系与19份恢复系间的遗传距离大于0.7,这对育种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rf基因连锁标记的开发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立勇 刘灶长 +4 位作者 周熙荣 王伟荣 李延莉 蒋美艳 孙超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6-220,共5页
甘蓝型油菜不育系20118A为三隐性上位互作遗传模式,其不育性受两对重叠隐性不育基因(a和b)与一对隐性上位抑制基因(rf)互作控制。rf基因纯合时对a和b基因起抑制作用,使油菜育性恢复,可用于核不育三系法育种。为缩短临保系的育种周期,本... 甘蓝型油菜不育系20118A为三隐性上位互作遗传模式,其不育性受两对重叠隐性不育基因(a和b)与一对隐性上位抑制基因(rf)互作控制。rf基因纯合时对a和b基因起抑制作用,使油菜育性恢复,可用于核不育三系法育种。为缩短临保系的育种周期,本文利用一个20118A与其临保系M-6029的BC1分离群体获得了7个与rf连锁的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构建了局部连锁图,图距在3cM~17cM。其中距rf最近(3cM)的标记为EA10MC03。用引物对F3和R3成功地将EA10MC03转化成SCAR(序列特异性扩增区)标记,能区分杂合型Rfrf单株和纯合型RfRf单株,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隐性核不育临保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 隐性抑制基因 临保系 AFLP SC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核不育基因ms6功能性分子标记的开发与验证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颖 赵国龙 +4 位作者 林春晶 贾顺耕 郭凤兰 赵丽梅 张春宝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07-814,共8页
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第三代"智能不育杂交育种技术"的兴起,核不育基因被广泛应用于作物杂交育种中。在大豆中,ms6作为重要的核不育基因被广泛应用于轮回选择育种,但在杂交育种中鲜有报道。本研究... 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第三代"智能不育杂交育种技术"的兴起,核不育基因被广泛应用于作物杂交育种中。在大豆中,ms6作为重要的核不育基因被广泛应用于轮回选择育种,但在杂交育种中鲜有报道。本研究利用大豆ms6基因上的突变位点开发了12个dCAPS标记进行分析验证,其中3个dCAPS标记ms6-dCAPS-1、ms6-dCAPS-2和ms6-dCAPS-3的扩增产物酶切后出现明显多态性条带。经进一步验证,明确ms6-dCAPS-3标记稳定且重复性好,其扩增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Hind III酶切后,可将ms6后代分离群体中纯合可育、杂合可育和纯合不育单株准确区分。为ms6核不育基因在杂交大豆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隐性核不育 dCAPS标记 多态性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核不育系6515A的选育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大伦 张瑞茂 +1 位作者 伍林涛 曾章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9,共3页
为给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良亲本,以黄籽高油份品系5602R、隐性上位核不育纯合两型系118AB及临保系118C为亲本,通过杂交、自交、回交、兄妹交等育种方法,育成了黄籽高油分的隐性上位核不育系6515A。该不育系含油量45.5%... 为给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良亲本,以黄籽高油份品系5602R、隐性上位核不育纯合两型系118AB及临保系118C为亲本,通过杂交、自交、回交、兄妹交等育种方法,育成了黄籽高油分的隐性上位核不育系6515A。该不育系含油量45.5%~46.5%,芥酸含量0.1%~0.4%,饼硫苷含量18~22μmol/g纯合两型系与临保系一致性好,利用纯合两型系与临保系人工杂交组配的全不育系不育株率达100%,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纯合两型系与临保系配制全不育系不育株率达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上位核不育系 纯合两型系 临保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