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chanical Sensitive Molecule MACF1 Promotes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
1
作者 Lifang Hu Chong Yin +5 位作者 Zixiang Wu Zizhang Huang Peihong Su Yan Zhang Zhihao Chen Airong Qian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71-72,共2页
The decreased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bone formation is one main cause of microgravityinduced bone loss.Our 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microtubule actin crosslinking factor 1(MA... The decreased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bone formation is one main cause of microgravityinduced bone loss.Our 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microtubule actin crosslinking factor 1(MACF1)is downregulated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decreased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 and bone formation under simulated microgravity conditions.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MACF1 is sensitive to mechanical condition and may be critical for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 and bone formation.To verify this hypothesis,current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ole and mechanism of MACF1 in regulating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 by adopting MACF1 knockdown(MACF1-KD)osteoblas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ACF1 knockdown suppressed mineralized nodules formation,alkaline phosphatase(ALP)activity,osteogenic gene expression andβ-catenin signaling transduction.Moreover,we used RNA sequencing(RNA-seq)and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sequencing(ChIP-seq)to investigate further mechanism.Interestingly,we found that MACF1 sequesterd repressors of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 in cytoplasm.In conclusion,MACF1 is sensitive to mechanical condition and plays key role in activatingβ-catenin signaling transduction and sequestering repressors of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which further promotes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F1 osteoblast cell differentiation Β-CATENIN SIGNA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DFAT细胞特性及其诱导成脂分化过程中关键基因的表达
2
作者 王世银 郭庆河 +5 位作者 宁程程 高莉 牛嘉 吕刚 张伟 王全得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7-396,共10页
为了揭示绵羊DFAT细胞特性及其诱导成脂分化过程中关键基因的表达,以实验室前期获得的不同年龄阿勒泰羊尾部脂肪组织DFAT细胞为试验材料,对其细胞增殖能力、诱导成脂分化能力及其诱导成脂分化过程中关键基因的表达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结... 为了揭示绵羊DFAT细胞特性及其诱导成脂分化过程中关键基因的表达,以实验室前期获得的不同年龄阿勒泰羊尾部脂肪组织DFAT细胞为试验材料,对其细胞增殖能力、诱导成脂分化能力及其诱导成脂分化过程中关键基因的表达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来源于6、12和24月龄阿勒泰羊尾部脂肪组织的第3代DFAT细胞生长曲线均呈典型的“S”形曲线,细胞增殖速度未见明显差异;细胞连续传代20代后仍保持良好的细胞形态和增殖速度,且不同代次细胞之间未见明显差异;采用诱导和维持培养交替进行的诱导成脂分化体系(体系Ⅲ),其诱导成脂分化效率极显著优于持续诱导分化体系(体系Ⅰ)和先诱导然后维持培养的诱导分化体系(体系Ⅱ)(P<0.01);不同年龄来源DFAT细胞诱导成脂分化能力差异不显著(P>0.05);在DFAT细胞诱导成脂分化过程中,启动成脂分化的关键基因PPARγ和C/EBPα,脂质沉积关键基因ADIPOQ、FSP27、FABP4和LPL,脂质分解关键基因HSL、ATGL和Leptin,以及前体脂肪细胞标志性基因CD142和ICAM1均先出现极显著上调(P<0.01),然后又出现极显著下调(P<0.01),但脂肪细胞祖细胞标志性基因DPP4的表达量在诱导分化的第2天以后出现极显著下调(P<0.01),且在此后的整个诱导分化期间均保持极低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证明在阿勒泰羊生命周期的很长时间内,其DFAT细胞均保持了良好的增殖及成脂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阿勒泰羊 DFAT细胞 诱导 成脂分化 脂肪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提取物缓解OVX-诱导骨质疏松大鼠疾病进展分子机制
3
作者 王丽君 胡丽萍 +1 位作者 肖丽 朱伟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9-356,450,共9页
目的探讨地黄提取物缓解双侧卵巢摘除手术(OVX)-诱导骨质疏松症(OP)大鼠模型的疗效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OVX-诱导的OP大鼠模型。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Control组,Sham组,OVX组和OVX+地黄提取物组(OVX+RG extract组),每组8只。体外骨... 目的探讨地黄提取物缓解双侧卵巢摘除手术(OVX)-诱导骨质疏松症(OP)大鼠模型的疗效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OVX-诱导的OP大鼠模型。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Control组,Sham组,OVX组和OVX+地黄提取物组(OVX+RG extract组),每组8只。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实验分组-1:Control组,OB-induction+Vehicle组,OB-induction+RG extract组。细胞实验分组-2:Control组;OB-induction+Vehicle组;OB-induction+RG extract+Adv-DAPK1 OE组,OB-induction+RG extract+Adv-vector组。Micro-CT测定大鼠右后肢股骨骨小梁显微结构参数。HE染色和组织学分析观察大鼠右后肢破骨细胞对小梁骨的吸收情况。qPCR法测定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21天后,细胞实验分组-1成骨细胞标志物Runx2和ALP mRNA相对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实验分组-1细胞中Runx2和ALP蛋白质相对表达情况,细胞实验分组-1和-2细胞中DAPK1和凋亡相关蛋白因子Bax、Bcl-2、Fas和Fas L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组大鼠后肢股骨BV/TV、Tb.Num和Conn.dens值降低,Tb.SP、SMI和DA值升高(P<0.05);Tb.Th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显示大面积破骨细胞对骨的吸收,OVX组BMD值降低(P<0.05)。与OVX组相比,OVX+RG extract组部分逆转了上述指标(P<0.05)。与Control组相比,OB-induction+Vehicle组Runx2 mRNA、ALP mRNA、Runx2和ALP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OB-induction+Vehicle组相比,OB-induction+RG extract组上述指标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Control组相比,OB-induction+Vehicle组DAPK1和凋亡相关蛋白因子Bax、Fas和Fas L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5),Bcl-2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OB-induction+Vehicle组相比,OB-induction+RG extract组DAPK1和Bax、Fas和Fas L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5),Bcl-2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5);OB-induction+RG extract+Adv-DAPK1 OE组DAPK1和Bax、Fas和Fas L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5),Bcl-2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OB-induction+RG extract+Adv-vector组相比,OB-induction+RG extract+Adv-DAPK1 OE组DAPK1和Bax、Fas和Fas L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5),Bcl-2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地黄提取物可抑制DAPK1抑制BMSCs凋亡,并能促进BMSCs向成骨方向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地黄提取物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分化 DAPK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介导Nrf2信号通路调控BMSCs铁死亡和成骨分化的机制
4
作者 李小冬 杨欣悦 +3 位作者 李雪 刘鹏飞 李志刚 申意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1-788,798,共9页
目的旨在评估骨碎补总黄酮(RD)通过Nrf2信号通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铁死亡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在治疗糖尿病相关骨质疏松症中的潜在作用。鉴于全球人口老龄化和2型糖尿病的高发态势,糖尿病相关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个日益严... 目的旨在评估骨碎补总黄酮(RD)通过Nrf2信号通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铁死亡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在治疗糖尿病相关骨质疏松症中的潜在作用。鉴于全球人口老龄化和2型糖尿病的高发态势,糖尿病相关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骨质疏松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骨碎补作为传统中药,其总黄酮成分因其潜在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天然产物特性,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的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通过HE染色和micro-CT分析评估骨微结构变化。体外实验,采用CCK-8检测BMSCs细胞活力,FerroOrange染色和DHE检测法评估细胞内铁离子和活性氧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ACSL4、GPX4及成骨分化标志蛋白COL1A1、RUNX2、OCN的表达,茜素红染色检测钙化结节,并通过慢病毒转染抑制Nrf2基因表达以探究RD的作用机制。结果RD显著改善了动物模型的骨微结构参数,如增加骨体积比例、小梁厚度和小梁数量,减少小梁间隙。体外实验显示,RD能够增加BMSCs的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内铁离子和ROS水平,抑制BMSCs的铁死亡并促进其成骨分化。Western blot及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RD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增强了抗氧化酶GPX4的表达,促进成骨分化,而慢病毒转染抑制Nrf2表达后,RD的保护作用减弱。结论骨碎补总黄酮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增强GPX4的表达,有效抑制BMSCs的铁死亡,促进其成骨分化,显示出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Nrf2信号通路 铁死亡 成骨分化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75-3p 靶向 Fam 229a 调控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宇婷 陈国梁 +7 位作者 常巧宁 鲍武 刘靖超 姬梦婷 荣晓音 郭晓红 杨阳 李步高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0-1133,共14页
旨在探究miR-375-3p对猪脂肪细胞生成的调控作用及靶向Fam 229a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选取了饲养在相同条件下的10头30日龄的健康无病的公猪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检测miR-375-3p在心脏、肝脏、脾脏等组织的表达分布及... 旨在探究miR-375-3p对猪脂肪细胞生成的调控作用及靶向Fam 229a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选取了饲养在相同条件下的10头30日龄的健康无病的公猪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检测miR-375-3p在心脏、肝脏、脾脏等组织的表达分布及在脂肪细胞成脂诱导分化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利用miRNA mimic和miRNA inhibitor过表达和干扰miR-375-3p,qPCR检测miR-375-3p对成脂关键基因CEBPα、PPARγ、FABP 4表达的影响,油红O染色和统计分析检测成脂能力;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预测并鉴定miR-375-3p的下游靶标Fam 229a,并对Fam 229a进行功能验证;最后利用PSIPRED软件、Phyre2.0软件和STRING网站预测Fam 229a下游功能及qPCR检测Fam 229a对早期成脂关键基因CEBPα、CEBPβ、ZFP 423和ZFP 521表达的影响;上述试验方法均设立3个生物学重复。结果表明,miR-375-3p在猪各组织中广泛表达,在肺脏和肾周脂肪中相对表达量较高;时序表达谱显示,在猪原代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中miR-375-3p的表达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过表达miR-375-3p后,猪原代前体脂肪细胞的脂滴明显增多,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CEBPα、PPARγ和FABP 4的mRNA水平极显著上升(P<0.01),干扰miR-375-3p后,结果相反。为了探究miR-375-3p的作用机制,通过qRT-RCR、结合位点预测以及双荧光素酶试验发现了miR-375-3p与Fam 229a之间存在结合作用,过表达miR-375-3p能显著抑制Fam 229a的表达(P<0.05),干扰后则表示相反结果。组织表达谱显示Fam 229a在肝脏和肾周脂肪中相对表达量较高;时序表达谱显示,在猪原代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中,Fam 229a的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过表达Fam 229a后,脂滴明显减少,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CEBPα、PPARγ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干扰Fam 229a后,结果相反;通过qRT-RCR技术和生物信息学预测了Fam 229a调控成脂分化的下游机制。本研究结果表明,miR-375-3p能够促进猪原代前体脂肪细胞的成脂分化,其靶基因Fam 229a抑制成脂分化,揭示了miR-375-3p靶向Fam 229a调控成脂分化的机制,丰富了miRNA的分子调控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分化 miR-375-3p Fam 229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和干扰PRKD1基因对牛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6
作者 赵峂 王亚慧 +5 位作者 吴天弋 高晨 高霄霄 张路培 高会江 李俊雅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88-3198,共11页
旨在探究肉牛胴体胸深性状重要候选基因蛋白激酶D1(PRKD1)基因对牛成骨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妊娠3月龄华西牛胎儿肋骨来源成骨细胞为体外模型,根据PRKD1基因序列信息,分别构建合成了过表达PRKD1质粒(pPRKD1)和PRKD1 siRNA(siPRK... 旨在探究肉牛胴体胸深性状重要候选基因蛋白激酶D1(PRKD1)基因对牛成骨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妊娠3月龄华西牛胎儿肋骨来源成骨细胞为体外模型,根据PRKD1基因序列信息,分别构建合成了过表达PRKD1质粒(pPRKD1)和PRKD1 siRNA(siPRKD1),并将其转染牛成骨细胞并对其进行诱导分化;在分化第4天时,采用RT-qPCR和免疫印迹试验检测成骨分化关键效应基因(RUNX2、SP7、SPP1、COL I)的表达量;在分化第7天时,检测ALP活性;在分化第21天时,用茜素红钙结节染色法检测成骨细胞成骨能力。以上所有试验均设立3个生物学重复,并于组内设立3次组内重复。结果表明,过表达PRKD1后,SP7和COL I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提高(P<0.01),RUNX2和SPP1则未产生显著性变化。过表达PRKD1引起成骨细胞ALP活性显著升高(P<0.01),矿化结节显著增多(P<0.01),而干扰PRKD1则反之。综上,PRKD1基因显著影响牛肋骨成骨细胞的分化和成骨功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PRKD1基因调控牛胴体胸深性状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KD1 成骨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链氨基酸通过Stat3通路双向调控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
7
作者 蔡兴华 高洁 +5 位作者 徐媛颖 张会会 买热艳木·肉孜 沙雯君 鲁郡 雷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4-501,共8页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支链氨基酸(BCAA)对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为空白对照(Control)组、分化介质(DM)组、低浓度BCAA组和高浓度BCAA组;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BCAA对前脂肪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油...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支链氨基酸(BCAA)对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为空白对照(Control)组、分化介质(DM)组、低浓度BCAA组和高浓度BCAA组;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BCAA对前脂肪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脂肪细胞脂滴形成情况;酶法检测细胞内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tat3和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CK-8结果显示,当BCAA浓度≤10 mmol/L时,3T3-L1细胞的存活率不受BCAA的影响。与DM组相比,低浓度BCAA组(0.5、1.0 mmol/L)细胞内脂滴明显增大、脂滴数目明显增加,且细胞内TC(0.88 vs 0.68 mmol/g;0.83 vs 0.68 mmol/g,P<0.01)和TG水平(0.77 vs 0.40 mmol/g;0.62 vs 0.40 mmol/g,P<0.01)明显上升;而高浓度BCAA组(5.0、10.0 mmol/l)细胞分化较DM组明显下降。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低浓度BCAA组PPARγ、C/EBPα、Adiponectin、FABP4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上升,而高浓度BCAA组上述基因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此外,低浓度BCAA促进Stat3磷酸化水平,而高浓度BCAA抑制其磷酸化水平(P<0.01)。结论 BCAA通过Stat3双向调控前脂肪细胞脂肪分化,即低浓度BCAA可通过促进Stat3磷酸化水平诱导其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而高浓度BCAA则抑制Stat3磷酸化及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AA 3T3-L1 脂肪细胞分化 STAT3 脂肪生成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成纤维细胞脂肪分化、炎症及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劲 朱姝 +2 位作者 钟宇玲 陈宏 林文劼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210,共9页
目的探究雷公藤多苷(TGs)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眼眶成纤维细胞(OFs)脂肪分化、炎症及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首先培养从12例TAO患者中提取的OFs并进行鉴定。采用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TGs(0、12.5、25.0、50.0、100.0 mg·L^(-1))对OF... 目的探究雷公藤多苷(TGs)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眼眶成纤维细胞(OFs)脂肪分化、炎症及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首先培养从12例TAO患者中提取的OFs并进行鉴定。采用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TGs(0、12.5、25.0、50.0、100.0 mg·L^(-1))对OFs活性的影响。其次,诱导OFs脂肪分化表型并分组:对照组(Control组)、脂肪分化组(DM组)、不同浓度TGs组(12.5 mg·L^(-1)TGs组、25.0 mg·L^(-1)TGs组、50.0 mg·L^(-1)TGs组);诱导OFs炎症表型并分组:Control组、白介素-1β(IL-1β)诱导组(IL-1β组)、不同浓度TGs组(分组及浓度均同上);诱导OFs纤维化表型并分组:Control组、TGF-β1诱导组(TGF-β1组)、不同浓度TGs组(分组及浓度均同上)。油红O染色检测脂肪分化表型各组OFs内脂滴;ELISA检测炎症表型各组OFs的IL-6与TNF-α表达水平,以及纤维化表型各组OFs的HA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观察纤维化表型各组OFs的细胞迁移率;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脂肪分化表型OFs各组细胞内PPAR-γ、c/EBP-α、FABP-4、perilipin-1、adiponectin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炎症表型OFs各组细胞内IL-6、TNF-α、COX-2、MCP-1、ICAM-1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纤维化表型OFs各组细胞内Vimentin、Fibronectin、COL1A1、COL1A2、ACTA2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细胞鉴定为OFs,12.5、25.0、50.0 mg·L^(-1)TGs干预的OFs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后续选择这些浓度TGs进行后续实验。在脂肪分化表型的OFs中,经TGs处理后,细胞内橙红色脂滴明显减少;与DM组相比,各TGs组细胞内PPAR-γ、c/EBP-α、FABP-4、perilipin-1、adiponect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炎症表型的OFs中,与IL-1β组相比,各TGs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与TNF-α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IL-1β组相比,各TGs组细胞内IL-6、TNF-α、COX-2、MCP-1、ICAM-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纤维化表型的OFs中,与TGF-β1组相比,各TGs组细胞迁移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TGF-β1组相比,各TGs组细胞上清液中H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TGF-β1组相比,各TGs组细胞内Vimentin、Fibronectin、COL1A1、COL1A2、ACTA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TGs能够抑制TAO-OFs脂肪分化,抑制IL-1β诱导的TAO-OFs炎症反应和TGF-β1诱导的TAO-OFs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雷公藤多苷 眼眶成纤维细胞 脂肪分化 炎症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成脂分化的小鼠脂肪干细胞的制备方法
9
作者 汤秋凯 宋赛赛 汤妍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4,291,共9页
目的建立一种拥有高效成脂分化能力的小鼠脂肪干细胞的制备方法。方法获取野生型小鼠的皮下脂肪,通过严格控制胶原酶的消化时间,比较不同消化时间得到的脂肪干细胞数目和成脂分化能力,进一步通过流式检测技术明确不同消化时间间充质细... 目的建立一种拥有高效成脂分化能力的小鼠脂肪干细胞的制备方法。方法获取野生型小鼠的皮下脂肪,通过严格控制胶原酶的消化时间,比较不同消化时间得到的脂肪干细胞数目和成脂分化能力,进一步通过流式检测技术明确不同消化时间间充质细胞和血管组分的差异。结果使用胶原酶消化40 min得到的小鼠脂肪干细胞具有90%以上的体外成脂分化能力,消化60 min得到的脂肪干细胞只具有20%的成脂分化能力,主要原因是其中混有部分血管相关细胞。结论通过控制脂肪组织的胶原酶消化时间,建立了一种高效成脂分化的脂肪干细胞的制备方法,获得的脂肪干细胞具有90%以上的体外成脂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脂肪细胞 分化 血管基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丘青背山羊ACSL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研究
10
作者 艾小楠 程俐芬 +3 位作者 白璞 陈正灏 薛丽娜 周胜花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9-511,共13页
[目的]克隆灵丘青背山羊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long-chain acyl-CoA synthetase 1,ACSL1)基因CDS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ACSL1基因在灵丘青背山羊不同组织及皮下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方法]根据GenBank中山羊ACSL1... [目的]克隆灵丘青背山羊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long-chain acyl-CoA synthetase 1,ACSL1)基因CDS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ACSL1基因在灵丘青背山羊不同组织及皮下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方法]根据GenBank中山羊ACSL1基因序列(登录号:XM_018041882.1)设计特异性引物,以灵丘青背山羊肝脏组织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ACSL1基因CDS区序列并克隆、测序,与其他物种进行相似性比对及系统进化树构建,并采用在线软件对ACSL1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ACSL1基因在灵丘青背山羊不同组织以及ACSL1、ACACA、PPARγ、FASN基因在皮下脂肪细胞不同分化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灵丘青背山羊ACSL1基因CDS区序列全长2 100 bp,编码699个氨基酸。相似性比对发现,灵丘青背山羊ACSL1蛋白氨基酸序列与绵羊的相似性最高,达99.0%。系统进化树显示,灵丘青背山羊与绵羊的亲缘关系最近,与虎鲸的亲缘关系最远,且在不同物种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灵丘青背山羊ACSL1蛋白分子式为C_(3529)H_(5567)N_(929)O_(1000)S_(36),分子质量为78.2 ku,理论等电点为7.46,半衰期为30 h,不稳定系数为32.61。ACSL1蛋白为碱性疏水性蛋白,存在1个跨膜结构,无信号肽。ACSL1蛋白有49个磷酸化位点,主要在线粒体中发挥生物学功能。灵丘青背山羊ACSL1蛋白二级结构由α-螺旋(39.63%)、无规则卷曲(31.33%)、延伸链(20.74%)及β-转角(8.30%)组成。ACSL1蛋白与FASN、ACACA、LPL等10个蛋白可能存在互作。组织表达分析发现,ACSL1基因在灵丘青背山羊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皮下脂肪、肾脏和心脏中表达量次之。检测山羊脂肪细胞不同分化时期基因的时序表达,结果显示,与分化第0天相比,山羊ACSL1基因表达量在分化第8天达到峰值(P<0.05);ACACA和FASN基因表达量均在分化第10天达到峰值(P<0.05);PPARγ基因表达量在分化第6天达到峰值(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了灵丘青背山羊ACSL1基因CDS区序列,并明确了其在山羊不同组织和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ACSL1基因在肝脏和皮下脂肪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ACSL1、ACACA、PPARγ、FASN基因表达量在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ACSL1基因在山羊脂肪沉积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丘青背山羊 ACSL1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组织表达 脂肪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枪鱼骨胶原肽的功能特性及其促成骨细胞分化活性
11
作者 贤观妙 蔡怡静 +4 位作者 缪文华 周宇芳 胡诗琦 舒聪涵 郑斌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27-337,共11页
本文旨在探讨金枪鱼骨胶原肽(tuna bone collagen peptides,TBCP)的功能特性及其对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与矿化的影响。酶解制备得到TBCP1、TBCP2,分析其分子量分布、氨基酸组成、持水性、吸水性、吸油性和乳化性能;通过分析细胞... 本文旨在探讨金枪鱼骨胶原肽(tuna bone collagen peptides,TBCP)的功能特性及其对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与矿化的影响。酶解制备得到TBCP1、TBCP2,分析其分子量分布、氨基酸组成、持水性、吸水性、吸油性和乳化性能;通过分析细胞增殖活性、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I,COL I)、骨钙素(osteocalcin,OCN)分泌量和矿化骨结节数等,阐明TBCP对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分化与矿化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成骨细胞分化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TBCP1分子量主要集中在1000 Da以下,且具有更好的持水性和吸水性,吸油性相对较弱。TBCP1和TBCP2均富含甘氨酸、谷氨酸、脯氨酸和丙氨酸等,两者组成接近。与对照组相比,TBCP对成骨细胞增殖均无显著抑制作用;100~200μg/mL TBCP1和200μg/mL TBCP2均能显著提高成骨细胞ALP活性(P<0.05);50~200μg/mL TBCP1和100μg/mL TBCP2可极显著增加COL I分泌(P<0.01);TBCP能提高OCN含量,其中TBCP1浓度为50、100μg/mL时效果极显著(P<0.01)。同时,50、100μg/mL TBCP1和20、50μg/mL TBCP2对成骨细胞矿化结节的形成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此外,100μg/mL TBCP1可显著上调ALP、COL I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200μg/mL时能显著提高OCN基因的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TBCP具有良好的促成骨活性,且低分子量的TBCP1能更好地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骨胶原肽 功能特性 MC3T3-E1成骨细胞 分化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微小RNA⁃15b前体突变对其生物学加工过程及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
12
作者 龙熙 孙文阳 +4 位作者 潘红梅 张亮 陈四清 涂志 郭宗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92-1903,共12页
基于在猪微小RNA⁃15b(miR⁃15b)前体(pre⁃miR⁃15b)基因位点第58位碱基上发现了1个C>T突变(+58C>T),本试验旨在探究此突变对微小RNA(miRNA)生物学加工过程以及对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试验通过构建野生型(pmR⁃miR⁃15bW)和突变... 基于在猪微小RNA⁃15b(miR⁃15b)前体(pre⁃miR⁃15b)基因位点第58位碱基上发现了1个C>T突变(+58C>T),本试验旨在探究此突变对微小RNA(miRNA)生物学加工过程以及对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试验通过构建野生型(pmR⁃miR⁃15bW)和突变型(pmR⁃miR⁃15bM)miR⁃15b过表达载体,分别转染猪原代前体脂肪细胞进行miR⁃15b的过表达试验,然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比2组细胞pre⁃miR⁃15b和miR⁃15b成熟体的表达量,在体外细胞水平明确+58C>T对miR⁃15b生物学加工过程的影响;随后,诱导转染了不同基因型miR⁃15b过表达载体(pmR⁃miR⁃15bW和pmR⁃miR⁃15bM)的猪前体脂肪细胞成脂分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比2组细胞miR⁃15b靶基因叉头框蛋白O1(FOXO1)(可抑制脂肪细胞分化)以及成脂分化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同时结合油红O染色,明确此突变对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组细胞miR⁃15b初级转录本(pri⁃miR⁃15b)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突变组pre⁃miR⁃15b、miR⁃15b和微小RNA⁃16(miR⁃16)表达量极显著低于野生组(P<0.01);突变组分化前FOXO1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野生组(P<0.01),分化后成脂分化相关基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低于野生组(P<0.01),脂肪细胞蛋白2(aP2)相对表达量低于野生组(P>0.05);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突变组细胞脂滴含量明显低于野生组。综上可知,+58C>T阻碍了pri⁃miR⁃15b到pre⁃miR⁃15b的生物学加工过程,导致miR⁃15b成熟体表达量下降,其靶基因FOXO1相对表达量增高,从而抑制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b 突变 前体脂肪细胞 成脂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5C基因调控牛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兰 冯雪 +8 位作者 马玉林 张令锴 马燕芬 魏大为 李芬 张路培 杨润军 马云 蔡蓓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91-4402,共12页
旨在探究PPP5C基因在牛脂肪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固原黄牛为研究对象,在牛前体脂肪细胞中进行PPP5C基因功能缺失和功能获得性试验,利用qRT-PCR、EdU、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候选标志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和细胞增殖活力,... 旨在探究PPP5C基因在牛脂肪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固原黄牛为研究对象,在牛前体脂肪细胞中进行PPP5C基因功能缺失和功能获得性试验,利用qRT-PCR、EdU、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候选标志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和细胞增殖活力,甘油三酯(TG)检测、油红O、BODIPY和Nile red染色结果为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滴蓄积情况提供表型数据支撑。结果表明,相比对照组,干扰PPP5C基因显著上调增殖标志基因(CDK1、CDK2和PCNA)mRNA表达量(P<0.01),细胞活力显著上升(P<0.01),促进牛前体脂肪细胞从S期向G2期的转变(P<0.01)。研究结果也提示,PPP5C可能也在牛前体脂肪分化过程中发挥负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干扰PPP5C基因后,显著上调成脂标志基因(PPARγ、C/EBPα和FABP4)的mRNA表达(P<0.01),脂肪细胞中TG含量显著增多(P<0.01)。同时,油红O、BODIPY和Nilered染色的细胞表型数据结果提示干扰PPP5C会促进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脂滴蓄积增多。而PPP5C基因的功能获得性试验结果恰好与之相反。综上,干扰PPP5C基因后促进牛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过表达PPP5C基因后抑制牛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提示PPP5C基因可能在牛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作为负调控因子发挥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PPP5C基因调控牛脂肪沉积分子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5C 前体脂肪细胞 分化 增殖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醚酮纤维负载氧化铋的压电效应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刺激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露娴 宋安琪 +3 位作者 周扬 孙平 王德强 魏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3-182,共10页
采用超声剥离法制备压电性能优良的氧空位氧化铋(BiO_(2-x)),利用绿原酸将BiO_(2-x)负载在聚醚醚酮(PEEK)纤维表面,制备了一种具有压电效应的肩袖补片材料,研究了该材料对巨噬细胞极化和成骨细胞分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BiO_(2-x)... 采用超声剥离法制备压电性能优良的氧空位氧化铋(BiO_(2-x)),利用绿原酸将BiO_(2-x)负载在聚醚醚酮(PEEK)纤维表面,制备了一种具有压电效应的肩袖补片材料,研究了该材料对巨噬细胞极化和成骨细胞分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BiO_(2-x)后,PEEK纤维不仅表面性能(粗糙度、亲水性和表面能等)明显改善,而且压电性能也显著提高(压电系数为3.8pC/N,开路电压为0.97V,短路电流为575.6μA).该材料不仅促进巨噬细胞向抗炎型M2极化,而且促进成骨细胞黏附、增殖和成骨分化,在修复肩袖撕裂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纤维 表面改性 压电性能 巨噬细胞极化 成骨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黑猪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成脂诱导分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小娟 李雨爽 +1 位作者 李莹莹 王守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77-2889,共13页
旨在建立北京黑猪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成脂诱导分化培养体系,为研究猪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提供试验材料,为生物培育肉的制备提供技术指导。本研究采集1头7日龄健康的北京黑猪公猪的颈部皮下脂肪组织,使用机械法联合I型胶原酶消化法... 旨在建立北京黑猪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成脂诱导分化培养体系,为研究猪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提供试验材料,为生物培育肉的制备提供技术指导。本研究采集1头7日龄健康的北京黑猪公猪的颈部皮下脂肪组织,使用机械法联合I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脂肪前体细胞。对获得的脂肪前体细胞进行形态观察、生长曲线绘制、免疫荧光鉴定、成脂诱导分化、油红O染色、BODIPY染色、甘油三酯含量测定及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成脂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分离的北京黑猪脂肪前体细胞贴壁后呈长梭形,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免疫荧光结果表明,PREF1表达为阳性,表明分离的细胞的确为脂肪前体细胞。在相同的诱导试剂组合条件下,使用10%FBS比2%FBS成脂诱导分化效果更好。在相同血清浓度的情况下,鸡尾酒法与油酸钠、罗格列酮共同联用的细胞分化效果较好。分化8 d的细胞中出现大量的脂滴,脂滴经油红O染色呈红色,经BODIPY染色呈绿色。且分化8 d的细胞中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升高(P<0.001)。qPCR结果显示,PPARγ、CEBPα、ACCα、LPL、SCD和FABP4在分化2 d时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4~6 d达到高峰,8 d时表达量降低。Western blot结果表明,PPARγ、CEBPα、FABP4、APN在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逐渐上调。PREF1在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逐渐下调。在三维培养情况下,使用10%FBS,鸡尾酒法与油酸钠、罗格列酮共同联用也能使脂肪前体细胞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分化8 d的细胞中脂滴经BODIPY和油红O染色后分别呈绿色和红色,且PPARγ、CEBPα、ACCα、LPL、SCD和FABP4在分化8 d的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01)。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北京黑猪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与培养体系,并筛选出适合二维和三维培养的成脂诱导分化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猪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和改善肉品质奠定基础,也为细胞培育肉的制备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黑猪 脂肪前体细胞 成脂诱导分化 成熟脂肪细胞 三维培养 细胞培育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98059抑制大鼠听泡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玉 刘豆 +1 位作者 黄文霞 梁耕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1,共7页
目的 探究ERK抑制剂PD98059对大鼠听泡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0.25%胰酶和I型胶原酶两步消化法提取SD乳鼠听泡成骨细胞,分别与浓度为0、10、25和50μmol/L的ERK抑制剂PD98059进行共培养,然后采用EDU法连续4天对4组成骨细胞... 目的 探究ERK抑制剂PD98059对大鼠听泡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0.25%胰酶和I型胶原酶两步消化法提取SD乳鼠听泡成骨细胞,分别与浓度为0、10、25和50μmol/L的ERK抑制剂PD98059进行共培养,然后采用EDU法连续4天对4组成骨细胞的增殖进行检测,对各组增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用10 mmol/L、50μg/ml和10^(-7) mol/L的浓度的β-甘油磷酸钠、L-维生素C和地塞米松对4组成骨细胞进行成骨诱导分化,24 h后采用RT-qPCR技术检测各组成骨相关因子Ocn、Bsp、Runx2、Bmp2、OPG和RANKL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结果。结果 浓度为10、25和50μmol/L的ERK抑制剂PD98059对SD乳鼠听泡成骨细胞的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浓度为10μmol/L的PD98059对其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其余3组(P<0.05)。此外,上述不同浓度的PD98059对Ocn、Bsp、Runx2、Bmp2和OPG mRNA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Ocn、Bsp、Runx2和Bmp2 mRNA的表达在10μmol/L的PD98059组明显低于0、25和50μmol/L的PD98059组(P<0.05);OPG mRNA的表达在10和25μmol/L的PD98059组明显低于0和50μmol/L的PD98059组(P<0.05),而前二者间的差异并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RANKL mRNA的表达在各组中均未检测出CT值。结论 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对SD乳鼠听泡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均有抑制作用,推测ERK1/2-MAPK通路可能通过影响大鼠听泡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而介导了鼓室硬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泡 成骨细胞 PD98059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南牛SREBP1基因调控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研究
17
作者 张唯玉 程景 +9 位作者 许家宝 王静 陶薪燕 李博 张亚伟 张丹丹 张宁 郝振凯 周琛帛 张元庆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003-5017,共15页
旨在探究SREBP1基因对晋南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并通过RNA-Seq技术探究该基因在晋南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SREBP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和siRNA转染晋南牛前体脂肪细胞,油酸诱导分化后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 旨在探究SREBP1基因对晋南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并通过RNA-Seq技术探究该基因在晋南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SREBP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和siRNA转染晋南牛前体脂肪细胞,油酸诱导分化后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累积情况,检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以探究SREBP1基因对其分化的影响。利用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WB)检测过表达SREBP1基因的前体脂肪细胞中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RNA-Seq检测干扰SREBP1基因的脂肪细胞,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以探究SREBP1基因参与调控晋南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的潜在靶基因。每个处理均设置3个重复。结果表明:1)过表达SREBP1基因能够促进前体脂肪细胞内脂滴的累积、极显著提高细胞内TG含量(P<0.01),干扰SREBP1基因则会抑制脂滴形成。2)过表达SREBP1基因后FABP4的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FABP7、LPL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WB结果显示FABP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3)RNA-Seq共筛选到227个DEGs,其中包括67个上调基因和160个下调基因。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基因富集到PPAR信号通路和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等相关通路,干扰SREBP1基因后,差异表达基因FABP4、LPL和FABP7的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FABP4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由此可知,SREBP1基因对于晋南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具有促进作用,过表达该基因可促进细胞内TG累积,并且极有可能是通过对与脂质分化相关的PPAR信号通路和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通路的调控实现的。本研究结果为探究SREBP1基因在晋南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脂肪细胞 SREBP1 诱导分化 RNA-SEQ PP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指蛋白-36缺陷抑制小鼠的成骨细胞分化:基于激活ERK/ MAPK通路 被引量:1
18
作者 戎圣炜 李宏芳 +4 位作者 魏怡然 冯子航 甘露 邓仲豪 赵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7-705,共9页
目的探究锌指蛋白-36(ZFP36)对成骨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提取小鼠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小鼠成骨细胞前体细胞系MC3T3-E1,在体外成骨分化诱导状态下观察Zfp36(编码ZFP36)的表达变化。通过干扰RNA技术构建Zfp36缺陷的... 目的探究锌指蛋白-36(ZFP36)对成骨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提取小鼠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小鼠成骨细胞前体细胞系MC3T3-E1,在体外成骨分化诱导状态下观察Zfp36(编码ZFP36)的表达变化。通过干扰RNA技术构建Zfp36缺陷的细胞,观察成骨分化作用的改变。通过第二代转录组测序技术探究Zfp36缺陷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的转录组水平改变。通过ERK/MAPK信号抑制分子U0126验证Zfp36缺陷对成骨分化作用的调控机制。结果小鼠原代骨髓间充质细胞以及MC3T3-E2细胞中Zfp36表达在成骨分化0~14d过程中呈逐渐升高趋势,在第7天到达峰值时较第0天升高3.85倍(P<0.0001)。抑制上述细胞Zfp36的表达后,成骨分化过程中碱性磷酸酶染色及茜素红染色弱于对照组,成骨分化标志基因Alpl(P<0.01)、Sp7(P<0.001)、Bglap(P<0.01)、Ibsp(P<0.0001)表达显著减弱。转录本测序结果提示Zfp36缺陷细胞的下调基因富集到骨矿化相关基因集中,且与ERK信号相关。蛋白表达检测显示Zfp36缺陷细胞的磷酸化ERK蛋白比例较对照组升高2.1倍(P=0.0274)。通过分子化合物U0126抑制Zfp36缺陷细胞中被激活的ERK/MAPK信号,可观察到表型挽救现象,并且呈剂量依赖。Zfp36缺陷细胞在10μmol/L度U0126作用下碱性磷酸酶染色增强,成骨细胞分化标志基因Runx2(P<0.05)及Bglap(P<0.05)表达显著增高。结论ZFP36参与了小鼠成骨细胞的分化调控过程,Zfp36缺陷会引起ERK/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抑制成骨细胞向骨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蛋白-36 成骨细胞分化 ERK/MAPK信号通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KⅡ参与调控成骨细胞分化和凋亡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梁晓远 向德剑 +3 位作者 陈长顺 牛永康 耿彬 夏亚一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33-1037,共5页
成骨细胞分化和凋亡在维持骨稳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异常的成骨细胞分化或凋亡会导致多种骨代谢疾病。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是一类广泛存在于体内的多功能蛋白激酶家族,它通过将细胞内的Ca^(2+)信号转化为多种生... 成骨细胞分化和凋亡在维持骨稳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异常的成骨细胞分化或凋亡会导致多种骨代谢疾病。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是一类广泛存在于体内的多功能蛋白激酶家族,它通过将细胞内的Ca^(2+)信号转化为多种生理或病理的细胞反应,在成骨细胞的分化和凋亡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aMKⅡ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主要通过3个信号通路实现:(1)通过1α-25(OH)_(2)D_(3)膜介导信号通路调节成骨细胞的分化;(2)参与WNT/Ca^(2+)信号通路;(3)通过RUNX2-OSX信号通路影响成骨细胞分化。这些信号通路共同作用于成骨细胞,促进其成熟和功能发挥。CaMKⅡ在成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则涉及调节内质网应激反应和调控Bax/Bcl-2表达比例。这些机制对于成骨细胞的存活和凋亡至关重要,影响骨组织的稳定性和重建。总体而言,CaMKⅡ作为一个多功能信号分子,在成骨细胞分化和凋亡的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对CaMKⅡ的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在骨代谢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KⅡ 成骨细胞 细胞分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成脂诱导分化研究
20
作者 梁小娟 李雨爽 +3 位作者 付周 唐铎 李莹莹 王守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82-3492,共11页
旨在建立鸽脂肪前体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和成脂诱导分化的方法。本研究采集3只健康的1日龄银王鸽皮下脂肪组织,利用I型胶原酶进行消化以分离脂肪前体细胞,在脂肪前体细胞常规分离法基础上进行分离方法改良,对获得的脂肪前体细胞... 旨在建立鸽脂肪前体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和成脂诱导分化的方法。本研究采集3只健康的1日龄银王鸽皮下脂肪组织,利用I型胶原酶进行消化以分离脂肪前体细胞,在脂肪前体细胞常规分离法基础上进行分离方法改良,对获得的脂肪前体细胞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并观察细胞形态,通过免疫荧光鉴定特异性标记DLK1,确认脂肪前体细胞。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胰岛素和油酸钠进行成脂诱导分化,使用BODIPY493/503染色观察细胞中的脂滴分布情况,通过甘油三酯测定试剂盒检测细胞中甘油三酯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脂肪前体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鸽脂肪前体细胞呈梭形,改良分离法比常规分离法能够获得更多的脂肪前体细胞;与37℃相比,在41℃培养温度下,获得的脂肪前体细胞数目显著增加(P<0.001)。免疫荧光结果表明,DLK1表达为阳性,说明获得的是脂肪前体细胞。BODIPY493/503染色结果显示,分化6 d的细胞中产生大量的脂滴。且随着分化时间的增加,细胞中甘油三酯的相对含量也显著增加(P<0.01)。qPCR结果显示,在添加诱导剂2 d时,PPARγ、SCD、DGAT2、PLIN2、FASN、AFABP、LPL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之后随分化时间的增加表达逐渐上调;SREBF 1基因在分化2 d时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之后表达量不变;ACACA基因在分化2 d时,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在分化4 d时表达量达到高峰。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在分化2 d时,PPARγ、LPL和PLIN2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之后随着分化时间的延长,表达量进一步升高。综上所述,本研究改良了脂肪前体细胞常规分离法,成功分离获得鸽脂肪前体细胞,且筛选出最适培养温度。获得的鸽脂肪前体细胞经胰岛素和油酸钠诱导后能高效地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本研究为鸽脂肪代谢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细胞模型,同时也为鸽生物培育肉的制备提供种子细胞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前体细胞 成脂分化 成熟脂肪细胞 细胞培育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