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XIMUM PRINCIPLE FOR STOCHASTIC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WITH DISTRIBUTED DELAYS 被引量:1
1
作者 Qixia ZHANG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SCIE CSCD 2021年第2期437-449,共13页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a Pontryagin's maximum principle for the stochastic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with distributed delays given by integrals of not necessarily linear functions of state or control variables...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a Pontryagin's maximum principle for the stochastic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with distributed delays given by integrals of not necessarily linear functions of state or control variables.By virtue of the duality method and the generalized anticipated backward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we establish a necessary maximum principle and a sufficient verification theorem.In particular,we deal with the controlled stochastic system where the distributed delays enter both the state and the control.To explain the theoretical results,we apply them to a dynamic advertising probl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ed delay generalized anticipated backward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ptimal control maximum princip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uting Open-Loop Optimal Control of the q-Profile in Ramp-Up Tokamak Plasmas Using the Minimal-Surface Theory
2
作者 许超 欧勇盛 +1 位作者 Eugenio SCHUSTER 于欣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03-410,共8页
The q-profile control problem in the ramp-up phase of plasma discharges is consid- ered in this work. The magnetic diffusion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PDE) models the dynamics of the poloidal magnetic flux prof... The q-profile control problem in the ramp-up phase of plasma discharges is consid- ered in this work. The magnetic diffusion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PDE) models the dynamics of the poloidal magnetic flux profile, which is used in this work to formulate a PDE-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problem under a quasi-static assumption. The minimum surface theory and constrained numeric optimization are then applied to achieve suboptimal solutions. Since the transient dy- namics is pre-given by the minimum surface theory, then this method can dramatically accelerate the solu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be robust under external uncertainties in real implementations, PID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controllers are used to force the actuators to follow the computational input trajectories. It has the potential to implement in real-time for long time discharges by combining this method with the magnetic equilibrium upd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vanced plasma operations current profile dynamics optimal control theory minimal surface equation differential geome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direct robust control of agile missile via Theta-D technique 被引量:2
3
作者 Di ZHOU Quan L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269-278,共10页
An agile missile with tail fins and pulse thrusters has continuous and discontinuous control inputs.This brings certain difficulty to the autopilot design and stability analysis.Indirect robust control via Theta-D tec... An agile missile with tail fins and pulse thrusters has continuous and discontinuous control inputs.This brings certain difficulty to the autopilot design and stability analysis.Indirect robust control via Theta-D technique is employed to handle this problem.An acceleration tracking system is formulated based on the nonlinear dynamics of agile missile.Considering the dynamics of actuators,there is an error between actual input and computed input.A robust control problem is formed by treating the error as input uncertainty.The robust control is equivalent to a nonlinear quadratic optimal control of the nominal system with a modified performance index including uncertainty bound.Theta-D technique is applied to solve the nonlinear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to obtain the final control law.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and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ILE MISSILE Robust control optimal control theta-d TECHNIQ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滚动优化和微分Theta-D方法的快速绕飞航天器姿轨协同控制 被引量:6
4
作者 朱志斌 李果 +1 位作者 何英姿 魏春岭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7-174,共8页
针对近距离快速绕飞的视线保持要求和姿轨耦合特点,研究航天器姿轨协同最优控制方法。建立了六自由度相对运动耦合非线性模型,偏心推力矢量同时提供位置和姿态控制能力;考虑到近距离相对运动对动态性能的高精度要求,不同于无限时域经典T... 针对近距离快速绕飞的视线保持要求和姿轨耦合特点,研究航天器姿轨协同最优控制方法。建立了六自由度相对运动耦合非线性模型,偏心推力矢量同时提供位置和姿态控制能力;考虑到近距离相对运动对动态性能的高精度要求,不同于无限时域经典Theta-D方法,提出了一种包含终端状态约束的滚动优化有限时域最优控制快速解算方法,推导了中间过程微分Riccati方程和微分Lyapunov方程的横截条件。控制器设计充分考虑了有限脉冲小推力器和有限力矩输出装置的约束。对近距离快速绕飞的仿真结果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所提方法在保证相对运动稳定和动态性能的前提下控制输出幅值小,具有工程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绕飞 姿轨协同控制 微分theta-d最优控制器 修正罗德里格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电驱动-制动电动汽车差动助力转向控制研究
5
作者 陈立智 杨坤 +3 位作者 郭君 马超 谭迪 王杰 《汽车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95-107,共13页
针对全电驱动-制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冗余优势,以装备新型分布式线控转向系统的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对转向电机失效后的转向助力及辅助回正特性进行研究。基于自适应模糊PID算法制定参考转向盘转矩跟踪控制的差动助力转向控制策略,基于... 针对全电驱动-制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冗余优势,以装备新型分布式线控转向系统的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对转向电机失效后的转向助力及辅助回正特性进行研究。基于自适应模糊PID算法制定参考转向盘转矩跟踪控制的差动助力转向控制策略,基于PID算法制定转向盘角度跟踪控制的辅助回正控制策略,并使用自适应权重和学习因子的粒子群算法对PID参数进行优化,使回正控制策略在不同车速下可自适应调节辅助回正力矩。基于Matlab/Simulink/Simscape搭建整车八自由度模型、驾驶员模型、转向系统模型以及电机模型,对所研究对象的转向助力与辅助回正特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阶跃、双纽线和正弦工况下,转向盘转矩可分别降低54.3%、48.7%和40.7%,可有效提高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路感,在撒手回正工况下差动力矩可有效辅助回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动助力转向 回正控制 粒子群优化 电机转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A优化FNN-PID的单晶硅加热炉炉温控制
6
作者 周佳凯 张洪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4,共9页
针对单晶硅加热炉炉温控制的大惯性、强耦合、长调节时间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鲸鱼优化算法(WOA)的优化模糊神经网络(FNN)比例-积分-微分(PID)算法。通过测试实验装置的温度推算出模型表达式,采用WOA进行选代寻优,得到合适的PID参数,利用FN... 针对单晶硅加热炉炉温控制的大惯性、强耦合、长调节时间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鲸鱼优化算法(WOA)的优化模糊神经网络(FNN)比例-积分-微分(PID)算法。通过测试实验装置的温度推算出模型表达式,采用WOA进行选代寻优,得到合适的PID参数,利用FNN对PID参数进行实时调整,以实现动态解耦。通过仿真软件进行仿真验证,并在搭建的模型上分别进行阶跃响应实验和信号跟随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PID算法和FNN-PID算法,基于WOA的优化FNN-PID算法有效提升了系统的升温速度且无超调。对加热炉进行升温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超调量最高为0.9℃,恒温区温控精度保持在±0.3℃,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升系统升温速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温区温度控制 鲸鱼优化算法(WOA) 模糊神经网络(FNN) 比例-积分-微分(PID) 单晶硅加热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电机式主动悬架结构优化与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韦伟 李保佐 于松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05-317,共13页
为了弥补汽车被动悬架没有主动控制力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传统被动悬架结构的直线电机式主动悬架。在被动悬架中加入直线电机,可以增加主动悬架的阻尼力,降低汽车的振动。首先,对直线电机的结构进行设计;其次,运用ANSYS/Maxwell磁场... 为了弥补汽车被动悬架没有主动控制力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传统被动悬架结构的直线电机式主动悬架。在被动悬架中加入直线电机,可以增加主动悬架的阻尼力,降低汽车的振动。首先,对直线电机的结构进行设计;其次,运用ANSYS/Maxwell磁场分析软件和控制变量法,优化直线电机各部分结构尺寸参数,结果表明,直线电机电磁推力的波动降低了83%,同时稳态推力提升了10%;最后,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搭建直线电机式主动悬架的仿真模型,使用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对直线电机式主动悬架系统进行控制,分别在时域和频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被动悬架,直线电机式主动悬架的车身加速度、悬架动挠度、轮胎动荷载都得到了有效抑制,车身加速度功率谱密度也有了大幅度的降低,有效地提高了车辆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直线电机 结构优化 矢量控制 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机械式压差伺服系统的差分进化H_(∞)优化设计方法
8
作者 赵文帅 王曦 +3 位作者 龙一夫 周龙 周振华 张胜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7-267,共11页
针对液压机械式压差伺服系统正向设计的难点,提出压差伺服系统的差分进化H∞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并设计差分进化H_∞频域优化指标,提出一种压差伺服系统的动态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压差伺服系统镇定、伺服控制规... 针对液压机械式压差伺服系统正向设计的难点,提出压差伺服系统的差分进化H∞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并设计差分进化H_∞频域优化指标,提出一种压差伺服系统的动态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压差伺服系统镇定、伺服控制规律的优化设计,并进行系统级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压差伺服系统稳态特性满足0.92±0.01 MPa,静态误差小于1%,动态调节时间小于0.01 s,超调量小于10%,相角裕度大于70°,20 Hz正弦波动输入信号的干扰下具有鲁棒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液压机械压差伺服 状态空间 差分进化算法 H_(∞)优化控制 鲁棒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WO算法的重型自卸车绊倒防侧翻PID控制
9
作者 王禹 宫爱红 +3 位作者 刘诗颖 胡明茂 付众诚 朱天民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16,共7页
为解决重型自卸车转向时绊倒易侧翻的问题,考虑非簧载质量对车辆的侧倾影响,建立车辆四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PID差动制动控制的车辆绊倒防侧翻系统。以车身侧倾角误差作为输入,PID控制器输出附加横摆力矩,通过差动制动控制... 为解决重型自卸车转向时绊倒易侧翻的问题,考虑非簧载质量对车辆的侧倾影响,建立车辆四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PID差动制动控制的车辆绊倒防侧翻系统。以车身侧倾角误差作为输入,PID控制器输出附加横摆力矩,通过差动制动控制输入制动力矩到TruckSim模型,采用白鲸算法对PID参数进行整定,联合MATLAB/Simulink与TruckSim,在鱼钩/双移线与路面激励复合工况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PID差动制动控制可有效防止车辆发生绊倒侧翻,且白鲸算法优化后的PID差动制动控制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绊倒防侧翻 PID控制 差动制动 算法优化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线性Riemann-Liouville分数阶发展方程反馈时间最优控制
10
作者 宾茂君 施翠云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698,共12页
该文研究Banach空间中一类半线性Riemann-Liouville.首先,利用不动点定理求解方程的温和解存在唯一性.其次,在半群是紧的前提下借助Cesari性质和Fillipove定理证明容许轨迹集的非空性.在此基础上证明时间反馈最优控制问题的存在性结果.... 该文研究Banach空间中一类半线性Riemann-Liouville.首先,利用不动点定理求解方程的温和解存在唯一性.其次,在半群是紧的前提下借助Cesari性质和Fillipove定理证明容许轨迹集的非空性.在此基础上证明时间反馈最优控制问题的存在性结果.最后,给出实例来说明文章的主要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线性分数阶微分方程 容许轨迹 容许控制 反馈控制 时间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差控制器的稳定性分析及参数优化设计
11
作者 吴军 姚梦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7期53-55,共3页
本文聚焦于压差控制器的稳定性分析和参数优化设计。通过深入探讨压差控制器的原理、工作机制和性能分析,揭示了压差变化和静差产生的原因。和油压作用面对液压机械装置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压差控制器参数优化设计方案... 本文聚焦于压差控制器的稳定性分析和参数优化设计。通过深入探讨压差控制器的原理、工作机制和性能分析,揭示了压差变化和静差产生的原因。和油压作用面对液压机械装置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压差控制器参数优化设计方案。研究结果为提高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性提供了深入洞察,对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和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差控制器 稳定性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油管压力控制问题的微分模型与求解
12
作者 徐兴波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6期37-42,共6页
高压油管压力控制是维持内燃机燃油效率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控制精度,本文对燃油密度、喷油器针阀运动、凸轮转动等做精确的函数拟合,进一步揭示了它们的变化规律。接着,讨论了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建立的微分方程组,根据不同控制要求给出... 高压油管压力控制是维持内燃机燃油效率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控制精度,本文对燃油密度、喷油器针阀运动、凸轮转动等做精确的函数拟合,进一步揭示了它们的变化规律。接着,讨论了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建立的微分方程组,根据不同控制要求给出了目标函数。最后,基于python编程,计算了使高压油管内压力保持稳定的最优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油管 数据拟合 优化控制 微分方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 被引量:69
13
作者 龙文 蔡绍洪 +1 位作者 焦建军 伍铁斌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9-175,共7页
灰狼优化算法是最近提出的一种较有竞争力的优化技术.然而,它的位置更新方程存在开发能力强而探索能力弱的缺点.受差分进化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启发,构建一个修改的个体位置更新方程以增强算法的探索能力;受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启发,提出一... 灰狼优化算法是最近提出的一种较有竞争力的优化技术.然而,它的位置更新方程存在开发能力强而探索能力弱的缺点.受差分进化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启发,构建一个修改的个体位置更新方程以增强算法的探索能力;受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启发,提出一种控制参数a随机动态调整策略.此外,为了提高算法的全局收敛速度,用混沌初始化方法产生初始种群.采用18个高维测试函数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绝大多数情形,在相同最大适应度函数评价次数下,本文算法的性能明显优于标准灰狼优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狼优化算法 差分进化 粒子群优化 控制参数 混沌初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策略差分进化的元胞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被引量:10
14
作者 朱大林 詹腾 +1 位作者 张屹 郑小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31-1838,共8页
为了增加Pareto解集的多样性,平衡多目标优化的全局搜索和局部寻优的能力,提出一种多策略差分进化的元胞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在分析粒子群优化原理基础上,将元胞自动机理论融入粒子群算法,研究粒子种群的交流结构和信息传递机制.为... 为了增加Pareto解集的多样性,平衡多目标优化的全局搜索和局部寻优的能力,提出一种多策略差分进化的元胞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在分析粒子群优化原理基础上,将元胞自动机理论融入粒子群算法,研究粒子种群的交流结构和信息传递机制.为了避免粒子飞行速度过快陷入局部收敛,提出一种限制粒子飞行速度的策略,并引入一种多策略差分进化选择算子增加对粒子的扰动.实验证明,该算法相对于比较算法,有更好的收敛性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粒子群算法 多策略差分进化 速度控制策略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通货膨胀影响的最优消费投资模型 被引量:17
15
作者 丁传明 邹捷中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7-170,共4页
最优消费投资问题是指投资者的资产在消费和投资之间进行分配,期望在时间区间[0,T]或[0,+∞)的消费效用或终值财富效用最大化。研究了在金融市场和消费市场上同时存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情况下的最优消费投资问题,建立了通货膨胀折扣率... 最优消费投资问题是指投资者的资产在消费和投资之间进行分配,期望在时间区间[0,T]或[0,+∞)的消费效用或终值财富效用最大化。研究了在金融市场和消费市场上同时存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情况下的最优消费投资问题,建立了通货膨胀折扣率的随机模型及最优消费投资模型,利用鞅方法和随机分析理论,求得了控制问题的值函数和具有反馈形式的最优消费投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最优消费模型 随机微分方程 随机控制 最优投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流压气机串列叶栅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程昊 刘波 +1 位作者 李俊 杨小东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224-2234,共11页
为发展串列叶栅优化设计体系,首先提出了串列叶型的参数化造型方法,并对某传统叶栅进行了串列改型,设计点总压损失系数下降了41.8%,静压升上升了0.92%。发展了主从式并行微分进化算法,并对该串列叶栅的5个配置参数进行了数值优化,设计... 为发展串列叶栅优化设计体系,首先提出了串列叶型的参数化造型方法,并对某传统叶栅进行了串列改型,设计点总压损失系数下降了41.8%,静压升上升了0.92%。发展了主从式并行微分进化算法,并对该串列叶栅的5个配置参数进行了数值优化,设计点总压损失系数降低了8.67%,静压升提高了0.3%。采用偏相关分析法对优化全过程进行数据挖掘,揭示了5个配置参数对串列叶栅性能的影响程度。提出并验证了串列叶栅前后叶的弯角和弦长分布对攻角特性的影响关系,并定义一个新的参数用于衡量这一影响关系,实现了对攻角特性的调节,得到了全工况更优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叶栅 流动控制 微分进化 轴流压气机 叶型造型 并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分包含的绳系卫星时间最优释放控制 被引量:9
17
作者 文浩 金栋平 胡海岩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5-140,共6页
考虑系绳弹性的影响,建立了绳系卫星系统三维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在状态和控制约束下的绳系卫星非线性时间最优控制问题.为缩减系统变量,控制律设计没有采用通常的状态空间模型,而是基于二阶微分包含,将连续时间最优控制问题离散为大规模... 考虑系绳弹性的影响,建立了绳系卫星系统三维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在状态和控制约束下的绳系卫星非线性时间最优控制问题.为缩减系统变量,控制律设计没有采用通常的状态空间模型,而是基于二阶微分包含,将连续时间最优控制问题离散为大规模动态规化问题,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系卫星 时间最优控制 弹性系绳 微分包含 动态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体系统轨迹跟踪的瞬时最优控制保辛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彭海军 李飞 +3 位作者 高强 陈飙松 吴志刚 钟万勰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84-791,共8页
随着近年来机器人在各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机器人的动力学与控制性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对设计越来越复杂、操作越来越灵巧的智能机器人,要求其能够对目标轨迹实现高精度跟踪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因此,针对机器人多体系统对目标... 随着近年来机器人在各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机器人的动力学与控制性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对设计越来越复杂、操作越来越灵巧的智能机器人,要求其能够对目标轨迹实现高精度跟踪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因此,针对机器人多体系统对目标轨迹跟踪的任务需求,基于微分代数方程提出瞬时最优控制保辛方法.首先,采用多体动力学绝对坐标建模方法建立机器人系统的普适动力学方程,即微分代数方程;然后,采用保辛方法将连续时间域内的微分代数方程进行离散化,进而得到以当前位置、速度和拉式乘子为未知量的非线性代数方程组;其次,通过引入对目标轨迹跟踪以及对控制加权的瞬时最优性能指标,根据瞬时最优控制理论获得当前最优控制输入;最后,通过离散时间步的更新完成对目标轨迹的跟踪任务.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以双摆轨迹跟踪控制为例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针对机器人轨迹跟踪任务所提出的瞬时最优控制保辛方法能够实现对目标轨迹的高精度跟踪,且瞬时最优控制由受控微分代数方程推导获得,更具一般性,能够适应其他复杂多体系统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多体系统 微分代数方程 轨迹跟踪 瞬时最优控制 保辛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时间二人随机微分对策问题信息模式的数学描述 被引量:4
19
作者 范红旗 王胜 付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55-1361,共7页
在离散时间二人随机微分对策问题研究中,信息模式概念尚缺乏统一而准确的描述.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将Witsenhausen关于信息模式的相关概念应用到该问题,从数学上严格定义了信息模式及其相关概念,然后对几种典型信息模式的性质及相应对策... 在离散时间二人随机微分对策问题研究中,信息模式概念尚缺乏统一而准确的描述.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将Witsenhausen关于信息模式的相关概念应用到该问题,从数学上严格定义了信息模式及其相关概念,然后对几种典型信息模式的性质及相应对策问题最优解的结构形式作出了严格的证明.相关概念与性质为离散时间二人随机微分对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微分对策 信息模式 状态估计 最优控制 控制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反应堆负荷跟踪的最优控制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福宇 周大为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2-288,共7页
按照最优控制理论 ,把压水反应堆的负荷跟踪控制问题描述为一个非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反应堆芯部模型采用了一维分布参数模型。为求解这个最优控制问题 ,提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最优控制算法DDPSR。研究结果表明 ,DDPSR不仅能在大的... 按照最优控制理论 ,把压水反应堆的负荷跟踪控制问题描述为一个非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反应堆芯部模型采用了一维分布参数模型。为求解这个最优控制问题 ,提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最优控制算法DDPSR。研究结果表明 ,DDPSR不仅能在大的优化区间收敛 ,而且迭代次数极少 ,速度相当快 ;大型压水堆能够以最优方式负荷跟踪运行 ,且轴向偏移 (AO)始终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动态规划 最优控制 负荷跟踪 运行 压水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