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不同剂量DEN诱导大鼠原发性肝癌模型的比较
1
作者 张日云 吴凤兰 +3 位作者 毛德文 王明刚 裴浩 李飞燕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9,共11页
目的 使用3种不同剂量的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 DEN)建立大鼠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 PLC)模型,旨在构建一个高效、稳定、经济的PLC动物模型。方法 将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低剂量组(50 mg/kg... 目的 使用3种不同剂量的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 DEN)建立大鼠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 PLC)模型,旨在构建一个高效、稳定、经济的PLC动物模型。方法 将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低剂量组(50 mg/kg)、中剂量组(70 mg/kg)、高剂量组(200 mg/kg)。正常组6只,其余组各13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低剂量组第1~4周,每周腹腔注射2次,第5~12周,每周注射1次;中剂量组每周腹腔注射1次,连续16周;高剂量组仅第1周给药1次。随后观察各组大鼠至16周。通过生存率、病理学检测、生化检测、肝脾指数计算、免疫组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等检测方法验证模型的建立及优化评价。结果 正常组大鼠存活率为100%,低剂量组为46.15%,中剂量组为69.23%,高剂量组为84.61%。肉眼观察正常组大鼠肝组织未见异常;低剂量组大鼠肝颜色变深,表面较粗糙,可见少量癌结节,质地稍硬;中剂量组大鼠肝表面粗糙,可见多个小的癌结节及散在块状占位性结节,质地坚硬;高剂量组大鼠肝颜色变浅,表面稍粗糙,未见明显癌结节。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显示低、中剂量组肝组织结构紊乱,细胞异型性大,肿瘤细胞形成,高剂量组肝小叶结构不清晰,肝细胞呈不同程度的水肿、变性、坏死,未见明显肿瘤细胞形成。与正常组对比,低、中、高剂量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均有升高;低剂量组ALT、AST升高显著(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中剂量组ALT、AST、TBIL均显著升高(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高剂量组的ALT、AST、TBIL虽有升高,但升高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正常组相比,低剂量组凝血功能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INR)明显增高(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均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剂量组血清APTT、PT、INR、AFP水平显著增高(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高剂量组血清PT、AFP水平增高(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血浆APTT水平略有升高(P>0.05),差异无显著性;中剂量组肝、脾指数均升高(P<0.05),低剂量组脾指数升高(P<0.05),高剂量组肝指数升高(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低、中、高剂量组肝组织AFP光密度值均明显升高(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低、中剂量组均可成功诱导PLC大鼠模型,但中剂量组的病理改变和生化检查结果更符合人体肝组织从肝损伤发展至肝纤维化、肝硬化最终为肝癌的发病机理,且给药次数更少,大鼠存活率更高,能建立更经济实惠的优效PLC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二乙基亚硝胺 造模方法 大鼠 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液化糖链抗原-6在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中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黄惠敏 刘晨昕 +1 位作者 方艳婷 郑佩燕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4-599,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涎液化糖链抗原-6(krebs von den lungen-6,KL-6)在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IPH)患儿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24年7月期间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涎液化糖链抗原-6(krebs von den lungen-6,KL-6)在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IPH)患儿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24年7月期间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40例患儿,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其中病例组根据疾病类型细分为IPH组(32例)、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组(22例)、肺炎(pneumonia,PN)组(60例),对照组为非肺部疾病(non-pulmonary disease,NPD)组(26例)。以上患儿检测血清KL-6水平,分析KL-6在各组患儿中的表达差异。结果KL-6阳性率在各组患儿中从高到低分别为IPH(68.75%)、ILD(45.45%)、PN(1.69%)和NPD(0.00%),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0,P<0.001)。IPH组患儿血清KL-6平均水平高于PN组患儿(Ζ=-6.92,P<0.001)。诊断试验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940(95%CI:0.89~1.00,P<0.001),截断值为392.00 U/mL,灵敏度为81.30%,特异度为95.00%。结论KL-6在鉴别IPH患儿与PN和NPD患儿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IPH辅助诊断的血液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6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儿童肺炎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楮方对DEN诱发大鼠肝癌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彭海燕 章永红 +2 位作者 杨早 张晓春 叶丽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豆楮方对DEN诱发大鼠肝癌的干预作用。方法50只SD大鼠在第1周按剂量为100 mg/kg注射DEN后,从第2周起按每周70 mg/kg剂量,连续灌胃16周诱发大鼠肝癌模型,用药组给予不同剂量的豆楮方灌胃,第18周处死大鼠,观察大鼠肝癌结...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豆楮方对DEN诱发大鼠肝癌的干预作用。方法50只SD大鼠在第1周按剂量为100 mg/kg注射DEN后,从第2周起按每周70 mg/kg剂量,连续灌胃16周诱发大鼠肝癌模型,用药组给予不同剂量的豆楮方灌胃,第18周处死大鼠,观察大鼠肝癌结节数、肝/体质量比、肝脏病理变化及bcl-2/bax免疫组化表达。结果豆楮方大鼠肝癌结节数、肝/体质量比、血清及肝组织匀浆的GST、血清ALT、AST水平较模型组有所降低,而豆楮方大鼠的A/G比例较模型组明显上升,豆楮方还能对抗DEN造成的大鼠肝脏bcl-2上调及bax下调。结论豆楮方具有防治DEN诱发大鼠肝癌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基因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楮方 二乙基亚硝胺(den) 大鼠 原发性肝癌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N诱发大鼠肝癌变的病理形态与细胞增殖活性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新立 史景泉 卞修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鼠肝癌变的形态演变和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 通过DEN诱发启动模型和肝癌模型 ,采用图像分析技术 ,对病变细胞的形态进行测量 ,以PCNA和BrdU免疫组化结果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形态测量证实卵圆细胞是一大小仅为正... 目的 探讨大鼠肝癌变的形态演变和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 通过DEN诱发启动模型和肝癌模型 ,采用图像分析技术 ,对病变细胞的形态进行测量 ,以PCNA和BrdU免疫组化结果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形态测量证实卵圆细胞是一大小仅为正常肝细胞的 1 /8、核浆比却大 6倍、形态不规则的增生小细胞 ;增生灶 /结节嗜碱性肝细胞形态参数与肝癌细胞相似 ;PCNA和BrdU阳性细胞主要位于癌前增生灶及肝癌组织中 ;并且病变形态与细胞增殖活性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变 细胞增殖活性 增殖细胞核抗原 溴化脱氧尿嘧啶 二乙基亚硝胺 den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性DEN诱发大鼠肝癌模型的建立与病理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志敏 王阁 +5 位作者 陈川 许文 李琼 胡庆 王东 李增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64-1167,共4页
目的建立改进性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发大鼠原发性肝癌模型,探讨肝癌形成过程的病理变化特点。方法用1‰DEN溶液间断喂养Wistar大鼠诱发肝癌,对大鼠肝脏不同诱癌阶段的病理变化和超微结构进行动态观察。结果16周以后... 目的建立改进性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发大鼠原发性肝癌模型,探讨肝癌形成过程的病理变化特点。方法用1‰DEN溶液间断喂养Wistar大鼠诱发肝癌,对大鼠肝脏不同诱癌阶段的病理变化和超微结构进行动态观察。结果16周以后诱癌组大鼠成癌率为96%(24/25),大鼠肝癌癌变过程大致经过肝细胞损伤期、肝细胞增生硬化期和肝细胞癌变期等3个时期,不同时期肝细胞的核、核仁、细胞质内糖原以及细胞质内细胞器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有一定规律,观察到肝细胞吞噬细胞现象。结论该模型是动态研究肝癌发生的理想动物模型。诱癌间歇期不会改变DEN诱癌的进程。肝细胞癌变过程中存在自噬(autophagy)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基亚硝胺 肝癌 超微结构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胺复配剂与密度对带状间作大豆茎叶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文雪 杨立达 +8 位作者 王珺斓 龚牙会 袁晓婷 林萍 罗凯 漆信同 李洋 雍太文 杨文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9-969,共11页
为解决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模式下大豆旺长的问题,通过筛选可调控大豆良好株型的烯效唑、胺鲜酯复配剂(以下简称烯胺复配剂SD),为合理密植、实现大豆控旺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齐黄34为材料,设置10.2×10^(4)株·hm^(-2)... 为解决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模式下大豆旺长的问题,通过筛选可调控大豆良好株型的烯效唑、胺鲜酯复配剂(以下简称烯胺复配剂SD),为合理密植、实现大豆控旺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齐黄34为材料,设置10.2×10^(4)株·hm^(-2)(D1)、13.0×10^(4)株·hm^(-2)(D2)和15.9×10^(4)株·hm^(-2)(D3)3个密度,选用烯胺复配剂1(SD1,浓度比例为23∶30)、烯胺复配剂2(SD2,浓度比例为40∶30)、烯胺复配剂3(SD3,浓度比例为56∶30),烯效唑(S3307)、胺鲜酯(DA-6)5种调节剂和清水(CK)分别喷施大豆和玉米,研究大豆种植密度和烯胺复配剂对大豆茎叶生长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大豆株高、平均节间长度、倒伏率在密度处理间表现为D3>D2>D1,茎粗、分枝数、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表现为D1>D2>D3。不同密度下,SD3处理的大豆株高和倒伏率最低,其次是SD2,且S3307优于DA-6;SD2处理的茎粗和分枝数高于其它调节剂处理,DA-6处理的叶片SPAD值高于S3307处理;各调节剂处理均提高了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以SD2最佳。大豆荚果的干物质分配率以SD2处理最高,D3密度下较CK增加了35.65%。相同调节剂下,大豆产量在密度间为D2>D3>D1,SD2显著增加了大豆分枝粒数、玉米单穗粒数及千粒重,D2密度下大豆增产36.30%,玉米产量及系统产量各增加了12.41%、17.88%。因此,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系统中,在大豆密度为13.0×10^(4)株·hm^(-2)下,喷施浓度比例为40:30的烯效唑和胺鲜酯复配剂能够更好地降低大豆倒伏率、增加分枝数、改善光合特性、促进干物质积累分配、提高作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间作 烯胺复配剂 密度 茎叶生长 干物质分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炎治疗影响DEN诱导原发性肝癌进展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香芝 钮红岺 +1 位作者 刘晓珑 刘立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观察抗炎治疗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导原发性肝癌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42只大鼠建立DEN诱导肝癌模型,随机分为3组,观察诱癌不同时期各组肝组织结节个数及肝组织结构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检测3组CD68、CD206和CD34... 目的观察抗炎治疗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导原发性肝癌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42只大鼠建立DEN诱导肝癌模型,随机分为3组,观察诱癌不同时期各组肝组织结节个数及肝组织结构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检测3组CD68、CD206和CD34的阳性细胞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3组肝组织中TNF-α、IL10、TGF-β、HGF及NFκB等蛋白的相对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及葡醛内酯组相比,氢化可的松组结节个数更少,肝癌出现时间更晚,肝组织中CD68、CD206和CD34的阳性细胞表达更少,在诱癌第8~12周TNF-α、IL10、TGFβ、HGF和NFκB等蛋白在肝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更少。结论抑制肝脏微环境中单核-巨噬细胞介导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能在诱癌早期延缓DEN诱导原发性肝癌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炎治疗 原发性肝癌 二乙基亚硝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方饲料对DEN诱导小鼠肝癌模型建立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何晓东 郐一贺 +4 位作者 黎冰林 邓慧君 李江超 乔梁 王丽京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6-310,共5页
目的建立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小鼠肝癌模型并使用两种不同配方饲料:SPF级小鼠大鼠全价配合饲料和AIN93-G配方合成饲料分别喂养,探讨不同饲料喂养对构建DEN诱导小鼠肝癌模型的影响。方法14日龄雄性C57BL/6小鼠腹腔一次性注射DEN溶液... 目的建立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小鼠肝癌模型并使用两种不同配方饲料:SPF级小鼠大鼠全价配合饲料和AIN93-G配方合成饲料分别喂养,探讨不同饲料喂养对构建DEN诱导小鼠肝癌模型的影响。方法14日龄雄性C57BL/6小鼠腹腔一次性注射DEN溶液,给药量25 mg/kg体重,建立小鼠肝癌模型。小鼠离乳后分为两组,一组以常规SPF级大小鼠全价配合饲料喂养,另一组以AIN-93G配方合成饲料喂养。模型小鼠生长至9月龄时处死,取肝脏组织称重,观察并记录肝癌生长情况。结果全价饲料组小鼠肝脏全部产生肿瘤,AIN-93G组小鼠体重和肝脏重量明显低于全价饲料组小鼠,肝癌发生率、肿瘤结节数量和大小也明显低于全价饲料组小鼠。结论全价饲料喂养的小鼠DEN诱导肝癌模型造模成功,而AIN-93G饲料喂养的小鼠诱导肝癌的发生发展受到抑制,同时小鼠体重明显下降,提示了饮食因素在动物疾病模型建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二乙基亚硝胺 肝癌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目录功能的网络(DEN)架构及其信息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明 卢文龙 +1 位作者 郭军 常桂然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908-910,共3页
具有目录功能的网络就是用户的概况模板,应用程序以及网络服务通过通用信息模型集成起来的网络.信息模型用于存储网络状态,提供网络信息.本文讨论了DEN 的网络架构和构成DEN 信息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分析了与目录交换的四种... 具有目录功能的网络就是用户的概况模板,应用程序以及网络服务通过通用信息模型集成起来的网络.信息模型用于存储网络状态,提供网络信息.本文讨论了DEN 的网络架构和构成DEN 信息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分析了与目录交换的四种信息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录 网络架构 信息模型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N2重组E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活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祥凤 江丽芳 +3 位作者 方丹云 汤云霞 魏惠永 晏辉钧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研制登革病毒E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鉴定其各种生物学特性.[方法]用纯化的Pichia pastoris酵母表达的DEN2重组E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传统的细胞融合、有限稀释法克隆化杂交瘤细胞,制备稳定分泌McAbs的细胞株.采用硫... [目的]研制登革病毒E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鉴定其各种生物学特性.[方法]用纯化的Pichia pastoris酵母表达的DEN2重组E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传统的细胞融合、有限稀释法克隆化杂交瘤细胞,制备稳定分泌McAbs的细胞株.采用硫酸铵沉淀法纯化腹水中的McAbs,用ELISA、IFA、Western Blot和空斑减数中和实验等鉴定McAbs的各种生物学活性.[结果]用ELISA、IFA检测证实5株杂交瘤细胞产生的McAbs与DEN2重组E蛋白和DEN全病毒均有较高的亲和力;Western Blot分析发现其中3株杂交瘤细胞(3G3,6G11,4E3)分泌的McAbs能与其相对分子质量Mr=(66~69)×103的DEN2重组E蛋白结合.空斑减数中和实验证实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具有中和登革病毒感染C6/36细胞的作用.[结论]成功地制备了5株抗登革病毒E蛋白特异性的McAbs,为进一步研究E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及临床诊断试剂盒研发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蛋白 den 单克隆抗体 生物学活性 登革病毒 ELISA 分泌 杂交瘤细胞 硫酸铵沉淀法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在Co掺杂PrO_(2)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1
作者 牛润涵 李聪聪 +1 位作者 刘攀攀 张长森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4,共7页
寻找高活性、低成本的催化剂用于CO催化氧化是当前的研究热点。CO作为气体反应物,研究其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是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Pr基催化剂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关于其表面机理的研究较少。利用第一性原理,系统地模拟了CO分子在PrO_(... 寻找高活性、低成本的催化剂用于CO催化氧化是当前的研究热点。CO作为气体反应物,研究其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是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Pr基催化剂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关于其表面机理的研究较少。利用第一性原理,系统地模拟了CO分子在PrO_(2)(111)表面和Co_(0.03)Pr_(0.97)O_(2)(111)表面不同位置的吸附与氧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Co的掺杂能够通过提高PrO_(2)(111)表面的路易斯碱位点,进一步增强催化剂对CO的催化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吸附 CO催化氧化 氧空位形成能 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肝方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癌大鼠的抗癌作用及机制:基于激活Hippo/YAP通路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添力 王一民 +3 位作者 孙童 刘绪 黄胜 冉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9-809,共11页
目的探讨正肝方通过调控Hippo/YES-相关蛋白同源癌蛋白(YAP)信号通路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肝癌大鼠模型的抗癌作用及对肝癌潜在的抑制机制。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造模组(n=70)。造模组通过连续12周腹腔注射D... 目的探讨正肝方通过调控Hippo/YES-相关蛋白同源癌蛋白(YAP)信号通路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肝癌大鼠模型的抗癌作用及对肝癌潜在的抑制机制。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造模组(n=70)。造模组通过连续12周腹腔注射DEN(50 mg/kg)建立肝癌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槐耳颗粒,4 g/kg)、正肝方低、中、高剂量组(2、4、8 g/kg),n=10。各组接受相应药物干预,1次/d,持续17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仅灌喂等量纯水。观察大鼠生存状况和生存率,并测定体质量、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观测大鼠肝脏组织的形态变化。通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组织中YAP及p-YAP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组织中Hippo/YAP通路中YAP、p-YAP、MST1、LATS1和p-LATS1等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生存状况较差,生存率降低,体质量、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升高(P<0.01),胸腺指数降低(P<0.05)。正肝方治疗后,肝脏指数、脾脏指数降低(P<0.05),胸腺指数升高(P<0.01)。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及HE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肝小叶结构受损,肝细胞排列紊乱,正肝方治疗后这些病理变化得到改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在正肝方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中,YAP的阳性表达水平逐渐减弱,且与正肝方的剂量呈负相关(P<0.01);而p-YAP的阳性表达则逐渐增强(P<0.01),且与正肝方的剂量呈正相关(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在接受正肝方治疗的各剂量组中,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YAP蛋白表达水平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降低(P<0.001),p-YAP的阳性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尤其在高剂量组中这一变化更为明显(P<0.001);正肝方各剂量组及槐耳颗粒组治疗组的组织中MST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同时,正肝方用药组的组织中,LATS1和p-LATS1蛋白的水平也明显升高,且与正肝方的剂量呈正相关。结论正肝方可以通过调节激活Hippo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上调MST1蛋白表达,激活LATS1,活化的LATS1进而调控下游靶点YAP表达,将其磷酸化,降低其含量,从而抑制到肝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肝方 肝癌 Hippo/YAP通路 作用机制 二乙基亚硝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大鼠中期肝癌试验研究DEN和2-AFF的促癌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顾性初 钱蓓丽 +4 位作者 张慧娟 蒋建强 叶慧英 朱玉珍 王吉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 应用大鼠中期肝癌试验研究二乙基亚硝胺(DEN)和 2 乙酰氨基芴 (2 AAF)的促癌作用。方法 ♂SD大鼠单次ip 2 0 0mg·kg-1DEN启动 ,2wk后每天在饮水中加入 10、33、10 0 ppmDEN ,或以 2 2、6 6、 2 2mg·kg-12 AAF灌... 目的 应用大鼠中期肝癌试验研究二乙基亚硝胺(DEN)和 2 乙酰氨基芴 (2 AAF)的促癌作用。方法 ♂SD大鼠单次ip 2 0 0mg·kg-1DEN启动 ,2wk后每天在饮水中加入 10、33、10 0 ppmDEN ,或以 2 2、6 6、 2 2mg·kg-12 AAF灌胃 ,连续 6wk。第 3周全部大鼠切除 2 /3肝 (partialhepatectomy) ,第 8周末处死 ,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脏胎盘型谷胱甘肽S 转移酶 (GST P) ,以GST P阳性灶数量 /面积相对于仅DEN启动的对照组的增加 ,评价化合物的致癌性。结果 DEN和 2 AAF均引起肝GST P阳性灶数量和面积增加 ,并且显示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DEN和 2 AAF均具有促癌作用 ,大鼠中期肝癌试验是研究受试物促癌作用的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二乙基亚硝胺 2-乙酰所这基芴 促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测度及趋势演进
14
作者 邓如梦 钟书华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00-104,共5页
文章在界定制造业智慧专业化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法、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Kernel密度估计测度并考察了中国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及其空间非均衡性与趋势演进。研究结果表明:(1... 文章在界定制造业智慧专业化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法、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Kernel密度估计测度并考察了中国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及其空间非均衡性与趋势演进。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各省份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提升缓慢,区域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呈现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降低的阶梯分布格局,各省份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和发展速度存在较大差距。(2)中国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总体基尼系数呈现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四大地区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非均衡性有所缓解,区域间差异是四大地区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差异的主要来源,但差异贡献呈下降趋势。(3)除东北地区外,其他地区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绝对差异均呈现缩小趋势,全国整体及东部和中部地区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未呈现极化现象,西部地区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在个别年份上呈现双极化现象,而东北地区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多极分化趋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智慧专业化水平 熵权TOPSIS Dagum基尼系数 Kernel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糖代谢重编程抑制DEN诱导大鼠肝细胞癌前阶段的恶性增殖 被引量:6
15
作者 齐晓茹 孙思语 +5 位作者 程金妞 赵安妮 刘晓梅 刘真真 那莎 李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13-1225,共13页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可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与增殖。但其在癌前阶段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本文研究白藜芦醇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initrosamine,DEN)诱导大鼠肝癌前阶段的作用及机制。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RES处理组、DEN处理组...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可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与增殖。但其在癌前阶段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本文研究白藜芦醇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initrosamine,DEN)诱导大鼠肝癌前阶段的作用及机制。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RES处理组、DEN处理组和RES-DEN处理组。研究结果表明,DEN处理大鼠8周时,肝细胞的总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升高至2倍(P<0.05),核内PCN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至3倍(P<0.001),而RES-DEN处理组大鼠肝细胞总PCNA(P<0.05)和核内PCNA蛋白表达水平(P<0.001)降低。结果提示,RES可显著抑制肝细胞恶性增生。通过非靶向代谢物组学及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RES-DEN处理大鼠的肝细胞中,虽然磷酸戊糖途径向糖酵解途径的转变增强,但相较于DEN组大鼠,糖酵解水平并未出现显著提高,提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乳酸这条代谢途径被抑制。进一步验证发现,这条代谢途径上的关键酶M2型丙酮酸激酶(M2-type pyruvate kinase,PKM2)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A)蛋白质表达水平被抑制(P<0.05)。RES可通过调节糖代谢重编程,在肝癌的癌前阶段抑制DEN诱导的大鼠肝细胞的过度增殖,为RES预防肝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二乙基亚硝胺 糖代谢重编程 癌前期 代谢物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HMGB1对DEN2感染Ana-1细胞分泌TNF-α及NO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伟 商正玲 +4 位作者 左丽 龙世棋 孟庆红 王琨 尹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重组高迁移率族蛋白1(recombination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1,r HMGB1)对DEN2感染鼠源单核巨噬细胞Ana-1分泌TNF-α、NO及DEN复制的影响。方法: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DEN2吸附Ana-1细胞;qRTPCR检测不同时间胞...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重组高迁移率族蛋白1(recombination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1,r HMGB1)对DEN2感染鼠源单核巨噬细胞Ana-1分泌TNF-α、NO及DEN复制的影响。方法: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DEN2吸附Ana-1细胞;qRTPCR检测不同时间胞内病毒载量变化;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感染不同时间TNF-α的分泌水平,Griess试剂检测细胞释放NO变化。结果:不同剂量r HMGB1处理Ana-1细胞后,对DEN2感染细胞的病毒抑制率(%)分别为41.53±2.12﹑55.30±1.59﹑74.75±1.12﹑86.35±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 HMGB1处理后,感染细胞分泌TNF-α和NO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 HMGB1可有效调节DEN2感染Ana-1细胞的TNF-α和NO分泌,并抑制DEN2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2 HMGB1 An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激素对二乙基亚硝胺(DEN)所致肝癌组织中CYP450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滋晶 缪晓洁 +2 位作者 尹航 王昕 章国良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42-1042,共1页
目的研究性激素(雌二醇与孕酮)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大鼠肝癌组织中多种细胞色素P450(CYP450)同工酶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每周1次ip给予DEN(50 mg·kg-1,×12周)制备大鼠肝癌模型,H-E染色及光学显微镜法观察... 目的研究性激素(雌二醇与孕酮)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大鼠肝癌组织中多种细胞色素P450(CYP450)同工酶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每周1次ip给予DEN(50 mg·kg-1,×12周)制备大鼠肝癌模型,H-E染色及光学显微镜法观察石蜡包埋肝组织切片中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肝组织中甲胎蛋白(AFP)、CYP1A2,CYP2B1,YP2E1及CYP3A1共5种目的蛋白定性定位观察。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的H-E染色切片相比,DEN刺激组的肝组织中可见典型的假小叶结构形成,肝癌细胞呈多核巨细胞和核分裂相。DEN+雌二醇(30 mg·kg-1,实验末周1 d×7 d,sc)组、DEN+孕酮(150 mg·kg-1,实验末周1 d×7 d,sc)组均可见更多假小叶及肝细胞内脂肪空泡形成。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EN组中肝癌发生标志物AFP呈棕色强阳性染色,而CYP1A2,CYP2B1,CYP2E1及CYP3A1阳性棕色染色程度均降低,5种蛋白均定位于细胞质;DEN+雌二醇组中4种CYP450同工酶染色程度较之DEN组略有增强;而DEN+孕酮组可见CYP3A1强阳性棕色染色。结论雌二醇可部分逆转DEN所致肝癌组织中4种CYP450同工酶表达减少,孕酮则显著增加DEN所抑制的CYP3A1表达,其确切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孕激素 CYP450 den肝癌发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N2对鼠源性DCTLR7、MyD88、NF-κB的表达与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雯 左丽 +1 位作者 尹科 张海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3-569,共7页
目的:观察登革2型病毒(DEN2)感染鼠源性DC后TLR7、MyD88、NF-κB的表达及IFN-α、IP-10的分泌变化,探讨MyD88依赖型信号通路在DEN2感染中的作用。方法:rmGM-CSF和rmIL-4联合诱导C57BL/6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MDC),常规方法增殖鉴定DE... 目的:观察登革2型病毒(DEN2)感染鼠源性DC后TLR7、MyD88、NF-κB的表达及IFN-α、IP-10的分泌变化,探讨MyD88依赖型信号通路在DEN2感染中的作用。方法:rmGM-CSF和rmIL-4联合诱导C57BL/6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MDC),常规方法增殖鉴定DEN2,利用DEN2(MOI=0.4)感染BMDC,直接免疫荧光检测DEN2吸附鼠源性BMDC;West-ern blot检测感染后不同时间TLR7、MyD88、NF-κB蛋白表达。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感染后不同时间细胞培养上清IP-10、IFN-α的水平,RT-PCR检测相应时间点被感染DC内DEN2 NS5核酸水平。结果:rmGM-CSF和rmIL-4联合诱导C57BL/6小鼠BMDC,5天后获得纯度为70%的相对未成熟DC;与对照组相比DEN2感染BMDC后24小时TLR7、MyD88、NF-κB的表达升高;48小时TLR7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但MyD88、NF-κB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72小时DEN2感染组TLR7、MyD88、NF-κB的表达均较前降低,且TLR7、MyD88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DEN2感染组细胞培养上清IFN-α、IP-10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FN-α逐渐升高,72小时分泌量达最高,可分泌(933.94±29.02)ρg/ml;IP-10在48小时分泌达高峰,分泌量为(834.44±43.60)ρg/ml,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被感染DC内DEN2 NS5病毒核酸水平48小时达最高,72小时有所降低。结论:DEN2可影响小鼠BMDC TLR7、MyD88、NF-κB的表达,促进其分泌IFN-α、IP-10进而影响病毒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2 树突状细胞 MYD88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N2感染对MyD88沉默的小鼠树突状细胞相关膜分子表达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19
作者 尹科 左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1-457,473,共8页
目的:探讨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在DEN2感染BMDC后对其成熟及相关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利用rmIL-4、rmGM-CSF联合诱导培养BMDC;针对BMDC MyD88基因,设计并合成3对MyD88 siRNA,脂质体法转染BMDC;通过Western blot筛选一对高沉默效率... 目的:探讨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在DEN2感染BMDC后对其成熟及相关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利用rmIL-4、rmGM-CSF联合诱导培养BMDC;针对BMDC MyD88基因,设计并合成3对MyD88 siRNA,脂质体法转染BMDC;通过Western blot筛选一对高沉默效率的MyD88 siRNA;常规方法增殖及鉴定DEN2;直接免疫荧光及RT-PCR鉴定DEN2吸附BMDC;流式细胞术分析对照组、感染组、RNAi组、感染RNAi组、无义RNAi组BMDC膜表面分子CD86、MHCⅡ的表达,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P-10、TNF-α及IFN-α的分泌水平。结果:经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后可获得CD11c表达为70.85%±2.66%的相对未成熟的BMDC;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序列1~3组的MyD88蛋白质表达率分别降低28.36%±14.26%、54.20%±22.93%、73.14%±11.80%,其中序列3的沉默效率最高,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DEN2可吸附BMDC。与对照组比较,DEN2感染组DC膜表面分子CD86表达降低,MHCⅡ增高,感染RNAi组的MHCⅡ、CD86表达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DEN2感染组分泌TNF-α、IFN-α及IP-10的水平均增高,而感染RNAi组分泌的IP-10、IFN-α、TNF-α则无明显变化。结论:DEN2可吸附BMDC,并促使其成熟及细胞因子分泌;siRNA可沉默MyD88,有效阻断DEN2感染BMDC的胞内信号传导及其所引起的成熟及炎症因子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2 BMDC MYD88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两阀:从《筑山庭造传》中辑考日本“江户造园新体图式”
20
作者 周景崇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24,共6页
长期以来,中日两国的造园理论体系被限定为一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产物,并将其视为是一种由“心”而生的艺术创造。江户时代之后,日本造园界将中国的“气象体志”理论发展总结为“技艺”“心”与“感”3个层次,后又总结成更为简... 长期以来,中日两国的造园理论体系被限定为一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产物,并将其视为是一种由“心”而生的艺术创造。江户时代之后,日本造园界将中国的“气象体志”理论发展总结为“技艺”“心”与“感”3个层次,后又总结成更为简化的神仙气、轮苑气、山林气、出世气、儒先气等俗理,并根据江户时代的赏析习惯,绘制出“真行草”47种规范化的造园图式,形成了“一维两阀”的造园现象,一跃成为研究日本古典造园艺术“图式”的学术途径与法门钥匙。基于对日本江户时期北村援琴的造园著作《筑山庭造传》的研究,将“美感”视作造园生发程式化设计的主要脉络,对日本“江户美感新体图式”的创新路径进行学术探讨,由此检验北村援琴所主张的内在渊源、理论谱系和路径谱系等问题,并以此充当研究中国造园文献之重要补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江户造园新体图式 筑山庭 一维两阀 美感 真行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