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日本对我国南沙群岛的侵略及日法争端
1
作者 刘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39,199,共11页
日本曾于1933年受“九小岛事件”的刺激而萌发出进一步侵占我国南沙群岛的野心。尤其是当时宣扬“南进”的日本海军,对于外务省“借法抑美”的做法颇感不满,遂不断推进秘密侵占南沙群岛的活动。在1937年事情败露后,日本外务省又在日本... 日本曾于1933年受“九小岛事件”的刺激而萌发出进一步侵占我国南沙群岛的野心。尤其是当时宣扬“南进”的日本海军,对于外务省“借法抑美”的做法颇感不满,遂不断推进秘密侵占南沙群岛的活动。在1937年事情败露后,日本外务省又在日本海军的怂恿下改变立场,转而开始积极配合其行动,以致在随后的日法交涉中追随日本海军摆出蛮横的态度。看到法方的绥靖立场后,日方又进一步展露其在对外战略上得寸进尺、不断升级的态度与立场,加紧实施修筑占领标识、派遣军舰、士兵驻留南沙群岛等行动,并于1939年3月完全侵占了该群岛。日本的一系列非法举动暴露了其继续向南扩大侵略的企图,引发了国际社会的警觉,使其最终无法避免失败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侵略 中国南沙群岛 日法争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地缘环境与地缘位势评价——以中日钓鱼岛之争为例 被引量:35
2
作者 胡志丁 刘玉立 +1 位作者 李灿松 葛岳静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0-57,共8页
权力是国际政治的一个永恒话题,然而,国际关系学对权力的研究缺乏空间维度。考虑空间距离、地缘环境(由地理环境、地缘关系和地缘结构3部分组成)等对权力的空间制约,权力在空间的不均衡分布就是地缘位势。据此理解,文章从权力的4个来源... 权力是国际政治的一个永恒话题,然而,国际关系学对权力的研究缺乏空间维度。考虑空间距离、地缘环境(由地理环境、地缘关系和地缘结构3部分组成)等对权力的空间制约,权力在空间的不均衡分布就是地缘位势。据此理解,文章从权力的4个来源,即军事实力、经济实力、软实力和不平等相互依赖,并结合地理衰减原理构建了地缘位势评价方法。以中日钓鱼岛之争为例,定量评价了中日两国在钓鱼岛的地缘位势,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崛起,整体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中日之间不平等相互依赖关系的转变,至2010年中国在钓鱼岛的地缘位势已经全面超越日本。这一评价结果既可以回应国人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不同声音,同时也阐释了自2012年以来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积极的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地缘环境 地缘位势 钓鱼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大学图书馆藏“保钓、统运”文献整理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何玉 高瑄 +1 位作者 晏凌 边烨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70,共5页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以"保钓、统运"文献作为主题特色资源收藏的机构,在收藏数量与种类上领先的当属两岸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的"保钓、统运"特色文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史料价值高。这批文献...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以"保钓、统运"文献作为主题特色资源收藏的机构,在收藏数量与种类上领先的当属两岸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的"保钓、统运"特色文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史料价值高。这批文献主要由印刷型文献、视听型文献以及实物资料等三种类型构成,其中"保钓、统运"刊物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影响最大,呈现出分布地域广,出版持续时间长;内容主题丰富,热点文章相互转载多;刊物文章多用笔名,作者自我保护意识强;刊物制作多集体完成,同期刻印笔迹各不相同;刊物受众华人为主,出版语言多为中文等特点。这批文献正在获得相关领域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图书馆 钓鱼岛 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钓鱼岛争端的战略态势与中国的应对方略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文波 王丽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67,共5页
冷战时期,美国为了拉拢日本成为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盟友,对钓鱼岛先是不宣而占,接着就在20世纪70年代擅自把管辖权授受给日本,一手造成钓鱼岛争端。美国重返亚太使钓鱼岛争端呈现如下战略态势:美、日在钓鱼岛争端博弈中的战略意图日趋... 冷战时期,美国为了拉拢日本成为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盟友,对钓鱼岛先是不宣而占,接着就在20世纪70年代擅自把管辖权授受给日本,一手造成钓鱼岛争端。美国重返亚太使钓鱼岛争端呈现如下战略态势:美、日在钓鱼岛争端博弈中的战略意图日趋明晰化;钓鱼岛争端日趋复杂化、尖锐化、僵局化和求解困难化。中国应对钓鱼岛争端的方略应该是:坚持和平发展的大战略,主张和平解决钓鱼岛争端;继续运用国际法等手段,维护钓鱼岛主权;增强包括军事实力在内的综合实力,为和平解决钓鱼岛争端奠定坚实基础;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应对钓鱼岛舆论战;加强协调和沟通,构建钓鱼岛争端管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钓鱼岛争端 战略态势 应对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关键日期问题——中日钓鱼岛列屿争端关键日期确定的考察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卫彬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1-131,共11页
国际法院在解决领土争端的实践中,基于国家主权平等的要求,坚持当事方提供证据自由原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不加甄别地采纳所有的证据。鉴于领土争端案件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国际法院针对个案特殊情况,对证据可采性隐含适用了一些限制... 国际法院在解决领土争端的实践中,基于国家主权平等的要求,坚持当事方提供证据自由原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不加甄别地采纳所有的证据。鉴于领土争端案件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国际法院针对个案特殊情况,对证据可采性隐含适用了一些限制条件。关键日期一般决定着证据的可采性。对于在关键日期之后当事方的行为,国际法院通常不予考虑,除非该行为是先前行为的正常继续。而且,国际法院强调,在关键日期之后的当事方提供的利己证据,同样不具有可采性,并不存在分量大小的问题。关键日期证据排除规则对于解决钓鱼岛列屿争端具有重要意义。在关键日期之后,日本为了巩固对我国钓鱼岛列屿主权要求而采取的利己措施或试图取得有效统治之证据不具有可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日期 证据可采性 钓鱼岛列屿 国际法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盆地钓鱼岛隆褶带构造演化分析及对西湖凹陷油气勘探的意义 被引量:28
6
作者 王鹏 赵志刚 +1 位作者 张功成 张锦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72,共8页
钓鱼岛隆褶带位于东海陆架东部,是分隔东海盆地东部坳陷带和冲绳海槽盆地的构造单元。结合东海周缘地质分析,认识到钓鱼岛隆褶带曾经是东海陆架外缘隆起的一部分。该隆起形成于白垩纪,基底为元古宙变质岩,其上还存有晚古生代—中生代残... 钓鱼岛隆褶带位于东海陆架东部,是分隔东海盆地东部坳陷带和冲绳海槽盆地的构造单元。结合东海周缘地质分析,认识到钓鱼岛隆褶带曾经是东海陆架外缘隆起的一部分。该隆起形成于白垩纪,基底为元古宙变质岩,其上还存有晚古生代—中生代残余地层,中新世分解为钓鱼岛隆褶带和琉球隆起两部分,具有"早成型晚改造"的特点。基于这一认识,认为西湖凹陷中—晚始新世为断陷沉积期,钓鱼岛隆褶带为平湖组东部物源区。东部陡坡带平湖组内发育近岸水下扇等沉积体,是西湖凹陷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钓鱼岛隆褶带 冲绳海槽盆地 东海陆架外缘隆起 构造演化 西湖凹陷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争议海域海岛争端问题的史地考证及对策研究——以南海海域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马志荣 李莹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5-59,共5页
南海丰富的石油和海洋资源被周边国家觊觎而受到侵占。我国提出的解决南海争端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受到极大的挑战。南海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拥有历史和法理依据,更要... 南海丰富的石油和海洋资源被周边国家觊觎而受到侵占。我国提出的解决南海争端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受到极大的挑战。南海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拥有历史和法理依据,更要大幅度增加现实存在。中国要重新调整和定位21世纪的南海开发与管理战略,真正体现主权在我,有效开发,有效管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争议海域 海岛争端 史地考证 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美国与中日钓鱼岛争端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凤志 孙国强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3年第8期47-56,共10页
近年来,全球金融危机的幽灵在欧美日国家徘徊,这与亚太地区新兴国家的崛起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开始转向亚太,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应运而生。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升级,则为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切入... 近年来,全球金融危机的幽灵在欧美日国家徘徊,这与亚太地区新兴国家的崛起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开始转向亚太,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应运而生。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升级,则为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切入点。美国在钓鱼岛危机的不同阶段分别扮演了助推者和斡旋者的角色,展现了其政策的灵活性。其实质是要在钓鱼岛争端中充当操控者,使中日关系陷入纠纷,但又不允许这种纠纷升级为军事冲突,从而达到牵制日本的离心倾向、防范遏制中国、阻滞东北亚区域合作进程、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领导地位的战略目的。美国介入中日钓鱼岛争端,助推了东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暴露了其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真实意图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这一战略的失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亚太再平衡战略 钓鱼岛争端 中国崛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罗宣言》对台湾及钓鱼岛归还中国的认定 被引量:4
9
作者 韩永利 关敬之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4年第4期88-94,共7页
《开罗宣言》是"二战"时期由中美英首脑共同具名颁布,并由苏联首脑认可的权威国际条约,该宣言认定台湾等由日本窃取的全部中国领土主权归还中国。中美英首脑签署,苏联随后加入的《波茨坦公告》庄严宣布执行《开罗宣言》。两... 《开罗宣言》是"二战"时期由中美英首脑共同具名颁布,并由苏联首脑认可的权威国际条约,该宣言认定台湾等由日本窃取的全部中国领土主权归还中国。中美英首脑签署,苏联随后加入的《波茨坦公告》庄严宣布执行《开罗宣言》。两份国际条约明确地规定了缔结国承担的权利与义务,也给条约对象国日本规定了不可违背的必须条款。日本投降被盟国接受,是因为其接受了《波茨坦公告》所列的各项必须条款,这些构成了《开罗宣言》作为国际条约的完整法理证据链条。钓鱼岛是台湾附属岛屿,其领土主权归属中国是不容置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罗宣言》 国际条约 认定 台湾 钓鱼岛 主权归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钓鱼岛周围海域的水螅水母类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金标 刘红斌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4-31,共8页
本文是1986年至1991年在我国钓鱼岛周围海域调查研究海洋水螅水母类结果的第一部份.报道了钓鱼岛周围海域31种水螅水母,其中20种为台湾省首次记录,刺铃水母、武装海瘤水母和简单介穗水母等3种为国内首次记录,本文对它们和另2种国内过去... 本文是1986年至1991年在我国钓鱼岛周围海域调查研究海洋水螅水母类结果的第一部份.报道了钓鱼岛周围海域31种水螅水母,其中20种为台湾省首次记录,刺铃水母、武装海瘤水母和简单介穗水母等3种为国内首次记录,本文对它们和另2种国内过去未作过分类研究的玻璃海瘤水母和大洋堪拿水母共5种的形态特征作了描述,认为钓鱼岛周围海域水螅水母类属大洋暖水区系,区系特征与南海较为相似,其地理区划同属印度-西太平洋印马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钓鱼岛海域 水螅水母类 区系 海洋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图在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证明价值——析地图证据之于钓鱼岛列岛争端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卫彬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2年第4期12-19,共8页
通常,国际法院在解决领土争端的过程中,仅将地图和其他图表资料作为补强证据,并不视为一国取得领土主权的权原。但是,如果地图成为解决领土边界条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者对另一方产生承认、默认或禁止反言之效果,充分体现当事国之间确... 通常,国际法院在解决领土争端的过程中,仅将地图和其他图表资料作为补强证据,并不视为一国取得领土主权的权原。但是,如果地图成为解决领土边界条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者对另一方产生承认、默认或禁止反言之效果,充分体现当事国之间确定的意图,那么对争议领土的主权归属的判定则具有不可反驳的推定作用,等同于法律权利。而且,与私人绘制的地图相比,一般来源于官方、相反利益方、第三方以及中立机构的地图证明价值较大。根据国际法院适用的证据分量大小比较规则,通过对中国、日本和第三方绘制的早期地图证明价值的分析,我国对钓鱼岛列岛享有无可辩驳的历史主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土争端 国际法院 地图证据 钓鱼岛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地区安全架构中的同盟政治与领土争端——以中日钓鱼岛争端和中菲南海争端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途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72,共15页
尽管关于同盟和同盟承诺的研究成果并不少见,但是"一国会在什么情况下介入盟国与第三方之间的领土主权争端"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事实上,同盟关系本身并不足以说明同盟一方是否会介入盟国与第三方的领土主权争端。... 尽管关于同盟和同盟承诺的研究成果并不少见,但是"一国会在什么情况下介入盟国与第三方之间的领土主权争端"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事实上,同盟关系本身并不足以说明同盟一方是否会介入盟国与第三方的领土主权争端。同盟介入争端的程度和意愿取决于三大因素:同盟条约的规定、介入争端的收益以及同盟牵连的风险。这也是美国在多次公开承诺《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的同时,拒绝将菲律宾主张的南沙岛礁和黄岩岛纳入《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重要原因。尽管不应过分夸大同盟在领土争端问题上的威慑作用,但是从其客观影响来看,美国出于自身利益介入东亚地区领土争端,只会激化问题,加剧争端解决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盟 美国 领土争端 钓鱼岛争端 南海争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琉球托管的国际法研究——兼论钓鱼岛的主权归属问题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丹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2年第12期78-89,共12页
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琉球托管问题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但常常为人忽视的地位。美国"二战"后托管琉球并于20世纪70年代将琉球"返还"日本,并将钓鱼岛非法划入"归还领土"之列,这成为日本对钓鱼岛主权主张的重... 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琉球托管问题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但常常为人忽视的地位。美国"二战"后托管琉球并于20世纪70年代将琉球"返还"日本,并将钓鱼岛非法划入"归还领土"之列,这成为日本对钓鱼岛主权主张的重要一环。本文另辟蹊径,围绕琉球托管问题和钓鱼岛争端的关联,在挖掘中日间琉球交涉及此后美国托管琉球的历史的基础上,结合国际托管制度,论证美国托管琉球及美日私相授受琉球的非法性,为我国反驳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主张提供有力论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球 国际托管制度 钓鱼岛争端 剩余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介入南海问题的动因及路径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学昆 欧炫汐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42,共10页
日本并非南海争端的当事国,但近年来却频频插手南海问题,甚至试图在军事上重返南海。究其动因,既有维护自身海上运输通道安全、应对钓鱼岛争端等现实利益的考虑,又有争夺地区影响力、遏制中国崛起等战略性的考量。日本采取多种路径介入... 日本并非南海争端的当事国,但近年来却频频插手南海问题,甚至试图在军事上重返南海。究其动因,既有维护自身海上运输通道安全、应对钓鱼岛争端等现实利益的考虑,又有争夺地区影响力、遏制中国崛起等战略性的考量。日本采取多种路径介入南海问题,包括以海上区域多边安全合作为突破口,搭建介入南海问题的平台;利用各种多边论坛,极力推动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加强与菲、越等南海声索国的防务安全合作,对之提供能力建设支持;与美、印、澳等其他区域外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加强联动,提出所谓"亚洲民主安全之钻";解禁集体自卫权,为军事上重返南海奠定法律基础。在亚太格局深度调整和中日结构性矛盾凸显的背景下,以及日本加速解禁集体自卫权和修改和平宪法的情况下,可以预见,日本今后会进一步加强对南海问题的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南海问题 钓鱼岛争端 中日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钓鱼岛海域竹鱼产卵群体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建生 严利平 +1 位作者 胡芬 凌建忠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利用2005年3月在钓鱼岛海域捕获的竹鱼产卵群体样品测定数据,对其主要生物学特征、主要产卵期和繁殖力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钓鱼岛海域是春季东海南部竹鱼的主要产卵场,主要产卵期为3月中下旬。根据叉长和体重的频率分布图,可以... 利用2005年3月在钓鱼岛海域捕获的竹鱼产卵群体样品测定数据,对其主要生物学特征、主要产卵期和繁殖力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钓鱼岛海域是春季东海南部竹鱼的主要产卵场,主要产卵期为3月中下旬。根据叉长和体重的频率分布图,可以看出该产卵群体主要有3个叉长优势组,其中以200~220mm和230~240mm叉长组为主,260~270mm叉长组个体极少;体重的组成特征与叉长组成基本一致。由于所取样品处于产卵后期,因此条件生长因子相对较小。个体绝对生殖力在12264~37629粒/尾,个体平均绝对生殖力为27844±10179粒/尾;单位长度生殖力范围为50~157粒/mm,平均值为121±42粒/mm;单位纯体重生殖力为82~238粒/g,平均值为202±68粒/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 钓鱼岛 竹鱼 产卵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流媒体的美国南海和钓鱼岛舆论策略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娄亚萍 罗杰宇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79,共11页
媒体是研究美国南海和钓鱼岛策略的一个新视角。本文通过对美国主流媒体关于南海和钓鱼岛报道的频率、性质、立场、关键词和消息来源的对比分析,探究其报道内容、特点和方式的异同。造成这种报道差异的政策性动因主要有美国"亚太... 媒体是研究美国南海和钓鱼岛策略的一个新视角。本文通过对美国主流媒体关于南海和钓鱼岛报道的频率、性质、立场、关键词和消息来源的对比分析,探究其报道内容、特点和方式的异同。造成这种报道差异的政策性动因主要有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驱动、美国对东盟国家和对日政策的差异、美国在南海和钓鱼岛的利益诉求的不同等因素。中国可以通过政府—媒体—专家角色联动的宣传、中国主权的历史背景关联宣传和国际法的语境关联宣传等三个路径开展舆论应对工作,从而为中国维护南海和钓鱼岛主权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钓鱼岛 美国主流媒体 舆论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土争端中“关键日期”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任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73-80,97,共9页
所谓"关键日期"是以时间为标准,在国际诉讼中解决多个相互冲突的请求时起重要作用的概念或理论。虽然关键日期理论在学术界尚未完全确立,但已被诸多国际案例中所援引,特别是在领土争端中,关键日期被定义为"争议的事实最... 所谓"关键日期"是以时间为标准,在国际诉讼中解决多个相互冲突的请求时起重要作用的概念或理论。虽然关键日期理论在学术界尚未完全确立,但已被诸多国际案例中所援引,特别是在领土争端中,关键日期被定义为"争议的事实最后发生的时间",规定该日期后双方的行为不得影响案件的事实。因此如何确定关键日期,将确认领土争端中的案件事实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不能排除通过国际法院判决解决领土争端可能性的前提下,分析和掌握国际法院在关键日期问题上所采取的立场将对研究和解决钓鱼岛在内的我国周边领土纠纷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日期 领土争端 钓鱼岛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钓鱼岛争端的解决进路辨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国强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2年第12期90-96,共7页
原有钓鱼岛争端的解决进路需要重新考量。我国仅依靠政治、经济博弈,回避法律手段,对自身主张的国际法理由不做出充分的阐述,而注重于对钓鱼岛属于中国的历史渊源和证据的阐述与收集,不足以解决错综复杂的钓鱼岛争端。在钓鱼岛争端上,... 原有钓鱼岛争端的解决进路需要重新考量。我国仅依靠政治、经济博弈,回避法律手段,对自身主张的国际法理由不做出充分的阐述,而注重于对钓鱼岛属于中国的历史渊源和证据的阐述与收集,不足以解决错综复杂的钓鱼岛争端。在钓鱼岛争端上,中日双方政治沟通难有结果、经济制裁两败俱伤、军事行动虚张声势,博弈已经陷入僵局。在日本高调提出以国际法解决争端的背景下,中方仍旧强调历史依据,已经不足以改变争端中的劣势地位。本文认为,诉诸国际法,乃是解决或者缓解争端最为可行的和有效的途径,中国应做好寻求法理支持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钓鱼岛争端 解决进路 历史证据 法理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声称拥有钓鱼岛领土权的论据辨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郑海麟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3-104,共12页
自从上世纪70年代初中日钓鱼岛之争事起以来,日本声称拥有钓鱼岛主权的论据,大都出自1970年9月17日以琉球政府官方名义发表的"关于尖阁列岛的领土权"声明。之后,日本外务省根据该"声明"的精神,于1972年3月8日发表&q... 自从上世纪70年代初中日钓鱼岛之争事起以来,日本声称拥有钓鱼岛主权的论据,大都出自1970年9月17日以琉球政府官方名义发表的"关于尖阁列岛的领土权"声明。之后,日本外务省根据该"声明"的精神,于1972年3月8日发表"尖阁列岛分明是日本领土"的官方见解,坚称钓鱼岛归属日本。"声明"和"见解"出笼后,成为日本历次官方发言人用来与中国交涉钓鱼岛主权的持论依据。尽管日方在申述自己的主张时提出许多理由和证据,但大致可归结为两点:一是经纬线划界法;二是无主地先占法。因此,本文在弄清日方所谓主张和论据的同时,对其"经纬线划界法"和"无主地先占法"的辩词,一并加以驳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钓鱼岛 经纬度 无主地 领有权 历史事实与国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拥有钓鱼岛主权的证据链构造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卫彬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0-100,共11页
传统上,对于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我国学界通常以历史证据和地图证据主张作为论证的逻辑起点,缺乏结合证据规则进行的论证。在论证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时,应当对证据主张的逻辑与证据链构造逻辑予以区分,并可借鉴国际法院适用的证据分量... 传统上,对于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我国学界通常以历史证据和地图证据主张作为论证的逻辑起点,缺乏结合证据规则进行的论证。在论证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时,应当对证据主张的逻辑与证据链构造逻辑予以区分,并可借鉴国际法院适用的证据分量大小认定规则,确立“历史证据/相关条约”作为论证钓鱼岛归属中国的逻辑进路,辅之以其他层级关键证据,赋予其决定性分量,以构造出拥有钓鱼岛主权层级结构分明、环环相扣的完整证据链,历史证据与《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条约共同确证了钓鱼岛主权回归中国,构筑证明钓鱼岛主权属中国所有的总证据链的第一子证据链;中国对钓鱼岛进行有效管辖及其相关证据构成第二子证据链;中国、日本和第三方证明钓鱼岛主权归属中国的地图等证据,构成第三子证据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钓鱼岛 证据链 领土主权 国际法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