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洞庭青鲫(Carassius auratus var.Dongtingking)与三个鲫品系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良国 杨品红 +2 位作者 谢春华 王晓艳 徐黎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26-431,共6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洞庭青鲫(Carassius auratus var.Dongtingking)、野生二倍体和三倍体鲫(C.auratus)、彭泽鲫(C.auratus var.Pengze)4个鲫品系群体共12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9个ISSR引物在四个鲫品系群体中共获得1637...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洞庭青鲫(Carassius auratus var.Dongtingking)、野生二倍体和三倍体鲫(C.auratus)、彭泽鲫(C.auratus var.Pengze)4个鲫品系群体共12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9个ISSR引物在四个鲫品系群体中共获得1637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572个,多态位点比例为96.03%。4个鲫品系群体内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46.14%、65.40%、73.76%和51.94%,遗传距离分别为0.0905、0.1186、0.1351和0.1056。在4个鲫品系群体之间,洞庭青鲫与彭泽鲫的遗传距离最小(0.1191),二倍体鲫和三倍体鲫的遗传距离次之(0.1336),而洞庭青鲫、彭泽鲫与二倍体鲫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377、0.1367)略小于它们与三倍体鲫的遗传距离(均为0.1378)。UPGMA聚类结果为洞庭青鲫与彭泽鲫聚成一个分支,二倍体鲫与三倍体鲫聚成另一个分支。结果表明,洞庭青鲫、彭泽鲫等养殖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明显低于野生鲫群体;四个鲫品系中,洞庭青鲫与彭泽鲫的亲缘关系较近,二倍体鲫与三倍体鲫的亲缘关系较近,推测洞庭青鲫、彭泽鲫、三倍体鲫均起源于二倍体鲫。二倍体洞庭青鲫和二倍体野生鲫资源的保护必须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青鲫 鲫品系 遗传多样性 I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州鲫(Carassius auratus)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 被引量:3
2
作者 胡玉婷 胡王 +3 位作者 江河 凌俊 段国庆 潘庭双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70,共8页
为探讨天然三倍体滁州鲫的系统进化地位,采用直接测序法获得滁州鲫线粒体基因组。其序列全长为16581 bp,碱基组成为31.6%A、26.2%T、16.1%G和26.1%C,包括13个蛋白质基因、22个t RNA基因、2个r 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区,各基因的位置及组成... 为探讨天然三倍体滁州鲫的系统进化地位,采用直接测序法获得滁州鲫线粒体基因组。其序列全长为16581 bp,碱基组成为31.6%A、26.2%T、16.1%G和26.1%C,包括13个蛋白质基因、22个t RNA基因、2个r 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区,各基因的位置及组成与已公布的鲤科鱼类一致。除t RNA-Ser(AGY)外,其他21个t RNA的二级结构均具有典型的三叶草结构;13个蛋白编码基因中,除COⅠ起始密码子为GTG外,其余均以ATG为起始密码子;COⅡ、ND3、ND4和Cytb基因的终止密码子为不完整的T,其他9个基因均具有完整的终止密码子TAA或TAG。序列分析表明,滁州鲫与其他鲫属鱼类(方正银鲫A系和D系、鲫、淇河鲫、萍乡肉红鲫、黑鲫、日本白鲫和日本银鲫)在线粒体基因组上均具有较高的序列同源性(>94%)。以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为外类群,基于线粒体13个蛋白质基因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构建上述鲫属鱼类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滁州鲫与方正银鲫亲缘关系最近,与黑鲫最远。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认为滁州鲫应为银鲫亚种的一个地方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州鲫 线粒体基因组 系统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菌肽豆蛋白对鲫(Carassius auratus)促生长的作用效果及机理分析
3
作者 刘臻 谢帝芝 +4 位作者 周毅 赵琼 王赏初 孙浪 鲁双庆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7-382,共6页
采用不同饲料配方投喂,研究了普通豆粕(对照组)、发酵豆粕和活性菌肽豆蛋白配合饲料对鲫(Carassius auratus)生长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活性菌肽豆蛋白组的相对体重生长率高于对照组41.87%(P<0.01)和发酵豆粕组19.11%;血清中的... 采用不同饲料配方投喂,研究了普通豆粕(对照组)、发酵豆粕和活性菌肽豆蛋白配合饲料对鲫(Carassius auratus)生长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活性菌肽豆蛋白组的相对体重生长率高于对照组41.87%(P<0.01)和发酵豆粕组19.11%;血清中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和生长激素(GH)含量活性菌肽豆蛋白组最高,其次是发酵豆粕组,而对照组最低;实时定量PCR检测显示:IGFs(IGF-I和IGF-II)基因的表达量在活性菌肽豆蛋白组中最高,其次是发酵豆粕组,对照组的表达量最低。GHR基因的表达量在活性菌肽豆蛋白组和发酵豆粕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活性菌肽豆蛋白可能通过调控鲫血清GH、IGF-I、T3和T4等激素水平,及肝脏GHR和IGFs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鲫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菌肽豆蛋白 促生长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鲫鱼(Carassius auratus)卵和胚胎中母源性免疫球蛋白的定位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大疆 钟明超 林浩然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2-85,共4页
自鲫鱼血清中沉淀出免疫球蛋白 (Ig)并层析纯化 .纯化后的Ig加福氏完全佐剂和福氏不完全佐剂免疫大白兔制得特异抗血清 .免疫组化研究显示母源性Ig最初是在Ⅳ时相早期卵中出现 .在卵子的发育过程中 ,Ig遍布整个卵子并由卵膜至卵中心逐... 自鲫鱼血清中沉淀出免疫球蛋白 (Ig)并层析纯化 .纯化后的Ig加福氏完全佐剂和福氏不完全佐剂免疫大白兔制得特异抗血清 .免疫组化研究显示母源性Ig最初是在Ⅳ时相早期卵中出现 .在卵子的发育过程中 ,Ig遍布整个卵子并由卵膜至卵中心逐渐减少 ,其中卵膜内壁Ig最多 .在心跳期前的胚胎发育过程中 ,母源性Ig存在于卵膜内壁、胚胎和卵黄中 ,至尾鳍形成期完全消失 ;首先是胚胎和卵黄中的Ig消失(心跳期 ) ,然后是卵膜内壁的IgM消失 (尾鳍形成期 )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Ig亦遍布于卵黄之中 ;其中 ,卵膜内壁含Ig最多 ;在胚胎和卵黄中无Ig集中的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胚胎 免疫球蛋白 免疫系统 抗血清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扑草净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生长的影响及其导致的水体营养盐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振江 黄岁樑 +2 位作者 孔文文 于辉 李沣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5期42-50,共9页
为评价扑草净在水环境中造成的生态风险,以扑草净作为目标污染物,以鲫鱼作为受试生物,于实验室内水族箱中进行试验。持续监测鲫鱼体质量体长及水体营养盐浓度,考察扑草净对鲫鱼生长的影响,及其导致的水体营养盐浓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为评价扑草净在水环境中造成的生态风险,以扑草净作为目标污染物,以鲫鱼作为受试生物,于实验室内水族箱中进行试验。持续监测鲫鱼体质量体长及水体营养盐浓度,考察扑草净对鲫鱼生长的影响,及其导致的水体营养盐浓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鲫鱼体质量生长率、体长生长率及营养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可利用Logistic方程描述(R^2=0.959~0.997);有扑草净组鲫鱼体质量生长率等比无扑草净组低8.7%~50.3%。无鱼时扑草净对水体中氮磷营养盐浓度、营养盐比例及总氮/总磷比例无显著影响;有鱼时,有扑草净组的总颗粒氮和总颗粒磷浓度分别比无扑草净组低41.4%及33.8%,有无扑草净组各形态磷营养盐浓度与总磷的比例以及总氮/总磷浓度比例差异显著。研究表明扑草净对鲫鱼的毒性效应可间接影响水体营养盐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扑草净 鲫鱼 生长 营养盐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口饵料与蓝花长尾鲫生长及存活率的相关性
6
作者 袁浩喆 陈苏维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18-121,共4页
利用干法授精对蓝花长尾鲫(Carassius auratus)进行人工繁殖试验,待蓝花长尾鲫仔鱼孵化后,投喂丰年虾、水蚯蚓和人工配合饲料3种开口饵料。结果表明,蓝花长尾鲫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89.85%和80.48%;丰年虾组的初次开口率和成活率分别... 利用干法授精对蓝花长尾鲫(Carassius auratus)进行人工繁殖试验,待蓝花长尾鲫仔鱼孵化后,投喂丰年虾、水蚯蚓和人工配合饲料3种开口饵料。结果表明,蓝花长尾鲫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89.85%和80.48%;丰年虾组的初次开口率和成活率分别为98.89%和98.91%,水蚯蚓组的初次开口率和成活率分别为94.44%和97.33%,人工配合饲料组的初次开口率和成活率分别为74.44%和98.24%;水蚯蚓组和丰年虾组的初次开口率显著高于人工配合饲料组(P<0.05),水蚯蚓组与丰年虾组的初次开口率无显著差异(P>0.05);水蚯蚓组、丰年虾组和人工配合饲料组3组的肥满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3组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建议蓝花长尾鲫仔鱼培育前期投喂适口的丰年虾,中后期在丰年虾基础上搭配使用人工配合饲料来降低养殖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花长尾鲫(carassius auratus) 开口饵料 开口率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酚慢性麻醉对红鲫血液生理及肝脏hsp70和hsp90mRNA表达量的影响
7
作者 吴冰 董秀金 +1 位作者 徐一力 许建和 《河北渔业》 2024年第5期17-21,共5页
为研究丁香酚慢性麻醉对红鲫(Carassius auratus)血液生理及肝脏中应激基因hsp70和hsp90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试验设置丁香酚处理组和对照组,用15 mg/L丁香酚处理平均体质量(61.9±3.66)g红鲫12 h。试验结果表明,经12 h麻醉后,试... 为研究丁香酚慢性麻醉对红鲫(Carassius auratus)血液生理及肝脏中应激基因hsp70和hsp90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试验设置丁香酚处理组和对照组,用15 mg/L丁香酚处理平均体质量(61.9±3.66)g红鲫12 h。试验结果表明,经12 h麻醉后,试验组红鲫除游动变缓外,其它行为表现正常,未出现死亡现象;麻醉组红鲫血液中皮质醇含量、乳酸脱氢酶活力显著下降,而血糖和K^(+)、Na^(+)浓度却显著上升。基因定量结果显示,麻醉组红鲫肝脏中hsp70和hsp90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15 mg/L丁香酚处理12 h内对红鲫未造成明显损伤,可用于其保活运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鲫(carassius auratus) 丁香酚 血液生理 HSP70 HSP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鲫与普通鲫群体遗传结构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孙效文 杨彦豪 +2 位作者 鲁翠云 曹顶臣 雷清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39,共6页
利用15个微卫星多态性分子标记,对黑龙江省方正县双龙水库和双凤水库两个水体的雌核发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和二倍体普通鲫(Carassius auratus(L))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每个多态性位点获得银鲫10... 利用15个微卫星多态性分子标记,对黑龙江省方正县双龙水库和双凤水库两个水体的雌核发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和二倍体普通鲫(Carassius auratus(L))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每个多态性位点获得银鲫10.39个有效等位基因,普通鲫11.82个有效等位基因;双龙水库三倍体银鲫和二倍体普通鲫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6035和0.6300,双凤水库中的三倍体银鲫和二倍体普通鲫的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311和0.5885;相似性与遗传距离分析结果显示:相似性最大的是双凤水体内的银鲫和普通鲫(0.8127),远大于两个水体间的银鲫群体间的相似性。结果表明,银鲫与普通鲫存在着明显的遗传物质交流,较高的遗传相似性不仅与传统的银鲫起源于普通鲫的观点一致,也暗示银鲫与普通鲫存在经常性地遗传物质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普通鲫(carassius auratus(L)) 群体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寡糖-中草药复合物和黄霉素对异育银鲫生长、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周传朋 刘波 +3 位作者 王广宇 谢俊 戈贤平 苏永腾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51,共6页
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6 mg/kg黄霉素、0.1%寡糖-中草药复合物、0.2%寡糖-中草药复合物,连续投喂600尾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56 d后,测定鱼的生长、血清溶菌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谷草转... 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6 mg/kg黄霉素、0.1%寡糖-中草药复合物、0.2%寡糖-中草药复合物,连续投喂600尾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56 d后,测定鱼的生长、血清溶菌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谷草转氨酶活性及血液生化指标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6 mg/kg黄霉素显著提高了异育银鲫血液甘油三酯含量、血清溶菌酶活性;添加0.1%寡糖-中草药复合物显著提高了异育银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血清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添加0.2%寡糖-中草药复合物显著提高了异育银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血液葡萄糖含量、血清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了谷丙转氨酶活性、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即GPT/GOT)活性比值。鱼攻毒试验也表明试验各组都有死鱼,但是对照组死亡率是最高的。因此添加0.2%寡糖-中草药复合物能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与抗氧化能力,抵抗病原菌感染,保护肝脏,能促进鱼体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寡糖-中草药复合物 免疫 抗病力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鲫肠道内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的潜在益生菌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蒋启欢 叶应旺 +2 位作者 胡王 江河 陆剑锋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6,39,共6页
从养殖的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肠道中分离纯化得到60株具有不同特征的菌株,以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为指示菌,点种法初筛得到12株菌株,再通过牛津杯实验筛选出4株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在14... 从养殖的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肠道中分离纯化得到60株具有不同特征的菌株,以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为指示菌,点种法初筛得到12株菌株,再通过牛津杯实验筛选出4株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在14 mm以上)的益生菌疑似株,并进行了耐热试验、耐酸试验和人工肠液耐受试验,筛选出最符合益生菌功能特性的菌株YJ-9。该菌株在90℃高温水浴30 min后相对存活率为1.51%,在pH3的液体培养基中4 h内相对存活率为8.37%,活菌数都保持在106 CFU/mL以上,并且可以在人工模拟肠液中缓慢生长。在急性毒力实验中,10倍于实验剂量的菌株YJ-9对银鲫无毒,动物保护实验证明菌株YJ-9能有效增强银鲫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免疫抵抗力,相对保护率达到80%。研究结果表明,菌株YJ-9可以作为一个新的饲用微生态制剂候选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益生菌 抑菌 相对保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木聚糖酶对异育银鲫生长、超氧化物歧化酶及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黄峰 张丽 +2 位作者 周艳萍 刘军 刘立鹤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8,共5页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 mg/kg、50 mg/kg、100 mg/kg和200 mg/kg的木聚糖酶,饲养初始体重6.71 g左右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56 d后,研究了木聚糖酶对异育银鲫生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 mg/kg、50 mg/kg、100 mg/kg和200 mg/kg的木聚糖酶,饲养初始体重6.71 g左右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56 d后,研究了木聚糖酶对异育银鲫生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0 mg/kg木聚糖酶组异育银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大,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该组异育银鲫的饲料系数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50 mg/kg和100 mg/kg木聚糖酶可显著提高异育银鲫血清、脾脏、肝胰脏、头肾SOD活性以及血清、头肾、脾脏溶菌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hibelio) 木聚糖酶 生长 SOD 溶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γ-氨基丁酸对鲫抗缺氧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魏智清 杨涓 +1 位作者 赵红雪 马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0,共4页
研究牛磺酸、γ-氨基丁酸对鲫抗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5‰、7‰牛磺酸水溶液对鲫抗缺氧能力有显著(P<0.05)和极显著作用(P<0.01),质量分数3‰γ-氨基丁酸水溶液对鲫抗缺氧有显著作用(P<0.05)。实验证明,γ-氨基丁酸... 研究牛磺酸、γ-氨基丁酸对鲫抗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5‰、7‰牛磺酸水溶液对鲫抗缺氧能力有显著(P<0.05)和极显著作用(P<0.01),质量分数3‰γ-氨基丁酸水溶液对鲫抗缺氧有显著作用(P<0.05)。实验证明,γ-氨基丁酸、牛磺酸均可提高鲫的抗缺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缺氧能力 牛磺酸 Γ-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核发育银鲫的受精生物学研究——天然雌核发育银鲫繁殖方式的讨论 被引量:23
13
作者 葛伟 单仕新 蒋一珪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7-100,共4页
本文研究了同源雌核发育银鲫精子在4种类型的雌核发育银鲫卵中的发育特征。初步揭示了天然雌核发育银鲫根据精子的来源不同而分别具有二种不同的繁殖方式,对其在维持雌核发育银鲫种群生存,促使克隆分化等方面的独特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 本文研究了同源雌核发育银鲫精子在4种类型的雌核发育银鲫卵中的发育特征。初步揭示了天然雌核发育银鲫根据精子的来源不同而分别具有二种不同的繁殖方式,对其在维持雌核发育银鲫种群生存,促使克隆分化等方面的独特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鲫 受精 雌核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孙飞 何杰 +7 位作者 叶元土 蔡春芳 吴萍 吴代武 周露阳 高敏敏 郁浓 张艳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153-5163,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壳寡糖(COS)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在含正常豆油、氧化豆油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2%、0.04%、0.06%的COS,共配制成8种试验饲料(CG、OO、CG-200、CG-400、CG-600、OO-200、OO-... 本试验旨在研究壳寡糖(COS)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在含正常豆油、氧化豆油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2%、0.04%、0.06%的COS,共配制成8种试验饲料(CG、OO、CG-200、CG-400、CG-600、OO-200、OO-400、OO-600)。其中,以油脂原料为豆油的未添加COS的饲料(CG)作为正对照组,以油脂原料为氧化豆油的未添加COS的饲料(OO)作为负对照组。将初始体重为(7.60±0.05) g的960尾异育银鲫随机分成8组,每组设3个重复(网箱),每个重复40尾鱼,在池塘网箱中养殖72 d。结果显示:与CG组相比,CG-200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升高了16.20%(P<0.05),CG-400和CG-600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 CG-200组肠皱襞高度增加了86.84%(P <0.05),肠壁厚度增加了20.45%(P <0.05),肠皱襞宽度减少了12. 18%(P> 0. 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上升了6. 59%(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下降了16.94%(P>0.05); OO组SGR下降了8.10%(P <0.05),肠皱襞高度降低了17.81%(P<0.05),肠皱襞宽度增加了70.37%(P <0.05),肠壁厚度减少了30.33%(P>0.05),血清SOD活性下降了27.35%(P<0.05),血清MDA含量上升了25.72%(P<0.05)。与OO组比,OO-200、OO-400、OO-600组SGR升高不显著(P>0.05),其中OO-400组肠皱襞高度增加了18.89%(P<0.05),肠皱襞宽度降低了42.99%(P<0.05),肠壁厚度增加了38.35%(P>0.05),血清SOD活性上升了40.90%(P<0.05),血清M DA含量下降了16.20%(P>0.05)。OO-400组在SGR、肠道结构、血清SOD活性及M DA含量等指标上达到了与CG组相同的水平。本试验条件下,根据结果得出:在含4%豆油的常规饲料中添加0.02%的COS可以促进异育银鲫生长,改善肠道结构,提高鱼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氧化豆油会对异育鲫鱼的生长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在该饲料中添加0.04%的COS可改善由氧化豆油引起的负面影响,使异育银鲫的健康程度达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壳寡糖 氧化油脂 肠道组织结构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异育银鲫呼吸和氨氮排泄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吕富 潘鲁青 +1 位作者 王爱民 胡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4-189,共6页
研究了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var. E′erqisi)从淡水向盐度1.5‰、3‰、6‰、9‰、12‰突变与适应过程中的呼吸和氨氮排泄生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盐度突变开始时,异育银鲫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外界盐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盐... 研究了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var. E′erqisi)从淡水向盐度1.5‰、3‰、6‰、9‰、12‰突变与适应过程中的呼吸和氨氮排泄生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盐度突变开始时,异育银鲫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外界盐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盐度作用时间延长,耗氧率和排氨率升到最大值后又开始下降并最终维持在稳定水平,但开始下降的时间和下降的幅度以及最终的稳定水平与外界盐度有关。盐度1.5‰和3‰处理组在作用12h时耗氧率升到最大值,此后下降,于第3天后保持在比淡水对照组略低的稳定水平,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盐度6‰和9‰处理组在作用到第3天后才开始缓慢下降,并分别于第10、15天时保持在显著高于淡水对照的稳定水平(P<0.05);盐度12‰处理组也在第3天后下降,到第10天后保持在比淡水对照组略低的稳定水平,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各盐度处理组的排氨率均在盐度作用24h时达到最大值,其中盐度1.5‰处理组的变化不显著(P>0.05),其他各组均显著升高(P<0.05),并都于第10天时下降到稳定水平,其中盐度3‰处理组的稳定水平略低于对照组(P>0.05),盐度6‰、9‰、12‰处理组的稳定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盐度 耗氧率 排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钠对湘云鲫蛋白质代谢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浪 刘臻 +5 位作者 郝光 王赏初 周玲 冯军厂 于喆 鲁双庆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775-2782,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钠对湘云鲫蛋白质代谢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在室内养殖系统中进行,将450尾初始体质量为(6.02±0.16)g的湘云鲫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1.0、2.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钠对湘云鲫蛋白质代谢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在室内养殖系统中进行,将450尾初始体质量为(6.02±0.16)g的湘云鲫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1.0、2.5、5.0和7.5 g/kg丁酸钠(30%微囊包膜丁酸钠)的等氮等能试验饲料,试验持续7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0~7.5 g/kg丁酸钠显著提高了湘云鲫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的含量(P<0.05);亦提高了血清白球比、谷草转氨酶活性和葡萄糖含量,但仅2.5和5.0g/kg丁酸钠组的血清白球比、2.5 g/kg丁酸钠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和5.0 g/kg丁酸钠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血清游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有增有减,变化规律不明显.随着丁酸钠添加水平的增加,血清中其他游离必需氨基酸基本上都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在丁酸钠添加水平为2.5 g/kg时达到最高,而唯独赖氨酸表现为持续下降.与对照组相比,1.0和2.5 g/kg丁酸钠组肠道氨肽酶N(AP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2.5、5.0和7.5丁酸钠组肠道谷氨酸脱氢酶(G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上述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丁酸钠可提高湘云鲫的蛋白质代谢水平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结合生长指标和生产成本,推荐添加剂量为2.5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湘云鲫 蛋白质代谢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鲫鱼体中挥发性物质 被引量:15
17
作者 沈丽 张丽君 许柏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1-163,共3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进一步利用GC/MS法对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离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鉴定出鲫鱼体中的挥发性物质共有23种,且不同鱼体部分其挥发性成分的种类与含量不同,其中鱼鳞、鱼皮、鱼鳃主要挥发性物质为3-甲基-1-丁醇...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进一步利用GC/MS法对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离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鉴定出鲫鱼体中的挥发性物质共有23种,且不同鱼体部分其挥发性成分的种类与含量不同,其中鱼鳞、鱼皮、鱼鳃主要挥发性物质为3-甲基-1-丁醇、己醛、辛醇,而鱼肉内挥发性组分较多,1-辛烯-3醇为主要挥发性组分,其余为C4~C8的醇类,为开发新型鱼类脱腥加工技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鲫鱼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水解物对异育银鲫生长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杨凡 陈昌福 +3 位作者 易建华 聂琴 胡骏鹏 李彪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64,共5页
为考察酵母水解物在异育银鲫饲料中作为蛋白源替代鱼粉蛋白的可行性,采用不同比例的酵母水解物配合豆粕替代异育银鲫饲料中部分鱼粉,进行56 d的室外养殖试验,试验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异育银鲫。试验分析了各试验组异育银... 为考察酵母水解物在异育银鲫饲料中作为蛋白源替代鱼粉蛋白的可行性,采用不同比例的酵母水解物配合豆粕替代异育银鲫饲料中部分鱼粉,进行56 d的室外养殖试验,试验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异育银鲫。试验分析了各试验组异育银鲫的生长性能和血液免疫指标,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0%的酵母水解物(替代鱼粉比例达33.33%)时,较对照组异育银鲫的增重率提高了8.16%,但是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白细胞吞噬百分比(PP)和吞噬指数(PI)则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24.78%和9.43%(P<0.05),提高了机体免疫力。由此可见,酵母水解物可作为一种蛋白原料,配合豆粕部分替代异育银鲫饲料中的鱼粉,不会对异育银鲫的生长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水解物 鱼粉 异育银鲫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脂肪水平对彭泽鲫免疫、抗氧化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付辉云 万国湲 +4 位作者 傅义龙 饶毅 张桂芳 陈文静 丁立云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17,共4页
试验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彭泽鲫免疫、抗氧化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平均体质量为(31.58±0.19)g的彭泽鲫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将180尾试验鱼随机分成3组。以鱼油和豆油为脂肪源,配制脂肪水平分别为5%、8%、11%(实... 试验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彭泽鲫免疫、抗氧化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平均体质量为(31.58±0.19)g的彭泽鲫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将180尾试验鱼随机分成3组。以鱼油和豆油为脂肪源,配制脂肪水平分别为5%、8%、11%(实测值为4.7%、7.9%、11.1%)的试验饲料。结果显示: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总抗氧化酶(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增强,11%饲料脂肪组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呈现相反的趋势。彭泽鲫肠道脂肪酶活性、胰蛋白酶活性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11%饲料脂肪组活性达到峰值。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淀粉酶活性呈降低的趋势,5%饲料脂肪水平组其活性显著高于11%饲料脂肪水平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适宜的脂肪水平可提高彭泽鲫的消化酶活性,增强抗氧化能力,并有助于改善彭泽鲫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泽鲫 脂肪 免疫 抗氧化 消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塘处理的不同水交换率对池塘水质及鲫鱼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晓莉 张世羊 +2 位作者 陶玲 李谷 袁林建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5-89,共5页
构建了1套以生物塘为净化设施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各池塘鲫鱼放养密度与规格相同,通过设置不同水交换率(分别为5%、10%、15%)与未循环水的对照试验,探讨了基于此条件下循环水养殖系统结构优化、养殖效果以及净化效率问题。结果表明,生物... 构建了1套以生物塘为净化设施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各池塘鲫鱼放养密度与规格相同,通过设置不同水交换率(分别为5%、10%、15%)与未循环水的对照试验,探讨了基于此条件下循环水养殖系统结构优化、养殖效果以及净化效率问题。结果表明,生物塘对养殖尾水中氨氮、TN、TP、PO43--P、BOD5、CODMn、和Chl-a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0.8%、10.8%、27.1%、26.7%、31.3%、19.2%和37.7%,水质相对稳定,养殖尾水经生物塘处理后基本满足渔业用水要求,鱼体增重、养殖效益高于对照组。试验期间系统实现了污水0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塘 循环水养殖系统 水交换率 异育银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