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Expert Judgment-based Prediction Tool for Developmental and R eproductive Toxicity(DART)
1
作者 LI Kangning ZHENG Yuting +7 位作者 Jane ROSE WU Shengde LI Bin Vatsal MEHTA Ashley MUDD George DASTON YU Yang WANG Ying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91,共15页
Developmental and reproductive toxicity(DART)endpoint entails a toxicological assessment of all developmental stages and reproductive cycles of an organism.In silico tools to predict DART will provide a method to asse... Developmental and reproductive toxicity(DART)endpoint entails a toxicological assessment of all developmental stages and reproductive cycles of an organism.In silico tools to predict DART will provide a method to assess this complex toxicity endpoint and will be valuable for screening emerging pollutants as well as for m anaging new chemicals in China.Currently,there are few published DART prediction models in China,but many relat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jects are in progress.In 2013,WU et al.published an expert rule-based DART decision tree(DT).This DT relies on known chemical structures linked to DART to forecast DART potential of a given chemical.Within this procedure,an accurate DART data interpret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building and expanding the DT.This paper excerpted case studies demonstrating DART data cur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four chemicals(including 8-hydroxyquinoline,3,5,6-trichloro-2-pyridinol,thiacloprid,and imidacloprid)to expand the existing DART DT.Chemicals were first selected from the database of Solid Waste and Chemicals Management Center,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MEESCC)in China.The structures of these 4 chemicals were analyzed and preliminarily grouped by chemists based on core structural features,functional groups,receptor binding property,metabolism,and possible mode of actions.Then,the DART conclusion was derived by collecting chemical information,searching,integrating,and interpreting DART data by the toxicologists.Finally,these chemicals were classified into either an existing category or a new category via integrating their chemical features,DART conclusions,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8-hydroxyquinoline impacted estrous cyclicity,s exual organ weights,and embryonal development,and 3,5,6-trichloro-2-pyridinol caused 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malformations,which were added to an existing subcategory 8e(aromatic compounds with multi-halogen and nitro groups)of the DT.Thiacloprid caused dystocia and fetal skeletal malformation,and imidacloprid disrupted the endocrine system and male fertility.They both contain 2-chloro-5-methylpyridine substituted imidazolidine c yclic ring,which were expected to create a new category of neonicotinoids.The current work delineates a t ransparent process of curating toxicological data for the purpose of DART data interpretation.In the presence of sufficient related structures and DART data,the DT can be expanded by iteratively adding chemicals within the a pplicable domain of each category or subcategory.This DT can potentially serve as a tool for screening emerging pollutants and assessing new chemical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elopmental and reproductive toxicity decision tree prediction tool expert judgment new chemical manag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developmental dynamics,and gene temporal expressions across various development stages of Aphis gossypii sexual female
2
作者 LÜJingli WANG Liuyu +10 位作者 ZHANG Kaixin LI Dongyang GAO Mengxue GUO Lixiang TANG Zhijuan GAO Xueke ZHU Xiangzhen WANG Li JI Jichao LUO Junyu CUI Jinjie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CAS 2024年第4期372-385,共14页
Background Aphis gossypii(Hemiptera:Aphididae)is a worldwide polyphagous phloem-feeding agricultural pest,and it can produce offspring by sexual or asexual reproduction.Compared with dozens of generations by parthenog... Background Aphis gossypii(Hemiptera:Aphididae)is a worldwide polyphagous phloem-feeding agricultural pest,and it can produce offspring by sexual or asexual reproduction.Compared with dozens of generations by parthenogenesis,sexual reproduction is performed in only one generation within one year,and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sexual reproduction of A.gossypii.In this study,sexual females of A.gossypii were successfully obtained through a previously established induction platform,and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developmental dynamics,and temporal gene expression were examined.Subsequently,signaling pathways potentially involved in regulating the growth,development,and reproduction of sexual females were investigated.Results The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showed that from the 1st instar nymph to adult,sexual females exhibited a gradually deepened body color,an enlarged body size,longer antennae with a blackened end,and obviously protruding cauda(in adulthood).The anatomy found that the ovaries of sexual females developed rapidly from the 2^(nd)instar nymph,and the embedded oocytes matured in adulthood.In addition,time-cours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across the development of sexual females fell into 9 clusters with distinct patterns,in which gene expression levels in clusters 1,5,and 8 peaked at the 2^(nd)instar nymphal stage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up-regulated genes,suggesting that the 2^(nd)instar nymph was an important ovary development period.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pathway enrichmen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 large number of genes in the sexual female adult were enriched in the TGF-beta signaling pathway and Forkhead box O(FoxO)signaling pathway,highlighting their important role in sexual female adult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on.Conclusion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sexual female at each developmental stage were revealed for the first time.In addition,time-course transcriptomic analyses suggest genes enriched in the TGF-beta signaling pathway and FoxO signaling pathway probably contribute to regula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oocyte maturation of sexual females.Overall,these findings will facilitate the regulating mechanism research i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sexual females by providing candidate ge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his gossypii Sexual femal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OGENESIS Time-course transcripto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IMILAR to RCD ONE(SRO)family from tetraploid cotton species and their diploid progenitors depict their significance in cott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3
作者 SHABAN Muhammad TABASSUM Riaz +5 位作者 RANA Iqrar Ahmad ATIF Rana Muhammad AZMAT Muhammad Abubakkar IQBAL Zubair MAJEED Sajid AZHAR Muhammad Tehseen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CAS 2024年第1期45-57,共13页
Background SRO(Similar to RCD1)genes family is largely recognized for their importance in the growth,develop-ment,and in responding to environmental stresses.However,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 Background SRO(Similar to RCD1)genes family is largely recognized for their importance in the growth,develop-ment,and in responding to environmental stresses.However,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SRO genes from cotton species have not been reported so far.Results A total of 36 SRO genes were identified from four cotton species.Phylogenetic analysis divided these genes into three groups with distinct structure.Syntenic and chromosomal distribution analysis indicated uneven distribu-tion of GaSRO,GrSRO,GhSRO,and GbSRO genes on A2,D5 genomes,Gh-At,Gh-Dt,Gb-At,and Gb-Dt subgenomes,respectively.Gene duplica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six duplicated gene pairs among GhSRO genes.In promoter analysis,several elements responsive to the growth,development and hormones were found in GhSRO genes,implying gene induction during cott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Several miRNAs responsive to plant growth and abiotic stress were predicted to target 12 GhSRO genes.Organ-specific expression profiling demonstrated the roles of GhSRO genes in one or more tissues.In addition,specific expression pattern of some GhSRO genes dur-ing ovule development depicted their involvement in these developmental processes.Conclusion The data presented in this report laid a foundat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classification and functions of SRO genes in cott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TTON SRO MIRNAS Gene duplications Gene expression Ovule develop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Effective 3D-CFD Methodology for the Complementary Virtual Development of Alternative Fuels and Engine Concepts
4
作者 Robin SCHMELCHER Thomas GAL +6 位作者 Mario PIPOLO Cristian TORTORELLA Antonino VACCA Edoardo ROSSI Francesco CUPO Marco CHIODI AndréCASAL KULZER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共8页
With the aim of reducing the cost of develop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while at the same time investigating different geometries,layouts and fuels,3D-CFD-CHT simulations represent an indispensable part for the de... With the aim of reducing the cost of develop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while at the same time investigating different geometries,layouts and fuels,3D-CFD-CHT simulations represent an indispensable pa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These tools are increasingly used by manufacturers,as a screening process before building the first prototype.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novative methodology for virtual engine development.The 3D-CFD tool QuickSim,developed at FKFS,allows both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computation time and an extension of the simulated domain for complete engine systems.This is possible thanks to a combination of coarse meshes and self-develop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models,which simultaneously ensure high predictability.The present work demonstrates the capabilities of this innovative methodology for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different engines and fuels with the goal of achieving the highest possible combustion efficiencies and pollutant reductions.The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uels such as hydrogen,methanol,synthetic gasolines and methane on different engine geometries,in combination with suitable injection and ignition systems,including passive and active pre-chambers.Lean operations as well as knock reduction are discussed,particularly for methane and hydrogen injection.Finally,it is shown how depending on the chosen fuel,an appropriate ad-hoc engine layout can be designed to increase the indicated efficiency of the respective eng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uels METHANE METHANOL hydrogen CO_(2)reduction virtual development 3D-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赋能表现性评价:框架设计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尧 左明章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4,共7页
技术为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条件,也为表现性评价的创新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据此,文章探讨了表现性评价的价值取向,分析表现性评价在实践中存在的学习表现数据采集尚不全面、评价过程主观性较强且耗时耗力、评价结果的应用与反馈效... 技术为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条件,也为表现性评价的创新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据此,文章探讨了表现性评价的价值取向,分析表现性评价在实践中存在的学习表现数据采集尚不全面、评价过程主观性较强且耗时耗力、评价结果的应用与反馈效果欠佳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技术赋能表现性评价的实践框架,包括:坚持以育人目标为指引,确保评价设计与实施的一致性;提高数据采集质量,保障评价的客观性;推动人机协同支持的数据分析,提供发展性结果与反馈;促使学生开展反馈调节,引领个体自我发展。在实践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技术赋能表现性评价的四大实践路径,即构建技术赋能表现性评价支持环境,支撑评价工作的开展;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框架,促进评价的规范与成熟;优化评价过程与技术工具,推动评价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技术赋能表现性评价运行机制,确保评价的有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赋能 表现性评价 课程教学 发展性评价 评价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治疗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牛国辉 谢加阳 +6 位作者 朱登纳 崔博 赵会玲 王明梅 冯欢欢 张萌萌 李停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6-351,共6页
背景 除了某些有明确病因的代谢性疾病导致的全面性发育迟缓(GDD),康复治疗是GDD的主要治疗方式;维生素D通过影响神经营养因子在调节神经细胞的发育和分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但目前关于补充维生素D对GDD患儿临床疗效的研究... 背景 除了某些有明确病因的代谢性疾病导致的全面性发育迟缓(GDD),康复治疗是GDD的主要治疗方式;维生素D通过影响神经营养因子在调节神经细胞的发育和分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但目前关于补充维生素D对GDD患儿临床疗效的研究开展较少。目的 探讨补充不同剂量的维生素D对GDD患儿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0年9月—2022年6月选取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首次住院就诊的120例GDD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化的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38例)、400 U组(37例)和1 200 U组(35例)。常规组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400 U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400 U/d维生素D;1 200 U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口服1 200 U/d维生素D。收集3组患儿的性别、就诊年龄等基本资料;于入院时(治疗前)及第3个疗程末(治疗后)行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检测和Gesell发育量表评估[评估适应能力、大运动能力、精细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5个能区的发育商(DQ)];记录发生在患儿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次数,并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组患儿性别、居住地、出生季节、分娩方式、就诊年龄、出生体质量、出生胎龄、主要就诊原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儿25(OH)D水平、Gesell量表各能区DQ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200 U组患儿血25(OH)D水平、Gesell量表大运动能力、精细运动能力、语言能力DQ值高于常规组(P<0.05)。第1、2疗程期间,3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疗程期间,1 200 U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及400 U组(P<0.05)。结论 补充1 200 U维生素D对GDD患儿的康复疗效有益,且能减少康复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发育障碍 广泛性 全面性发育迟缓 维生素D Gesell量表 不良事件 康复治疗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数字化如何影响劳动力就业规模——基于数字要素投入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江静 郑洁 李宝琦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85,160,共19页
产业数字化将深刻影响就业市场。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产业数字化从需求侧的规模扩张和供给侧的产业链延伸两条路径支撑劳动力就业规模的稳定扩张,其中国内市场需求扩张和制造业的产业链延伸作用尤为突出。同时劳动力市场建设情况起... 产业数字化将深刻影响就业市场。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产业数字化从需求侧的规模扩张和供给侧的产业链延伸两条路径支撑劳动力就业规模的稳定扩张,其中国内市场需求扩张和制造业的产业链延伸作用尤为突出。同时劳动力市场建设情况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劳动力市场建设越完善,产业数字化对劳动力就业规模的扩张作用越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产业数字化对不同行业就业的影响不同,以数字产品投入为主的产业数字化是制造业劳动力就业规模扩张的主要驱动力量,而以数字服务投入为主的产业数字化则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劳动力就业规模扩张贡献较大。因此,深入挖掘国内市场需求并发挥超大市场规模优势,合理有序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是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背景下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 数字要素投入 劳动力就业规模 就业优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车路径与专用道协同优化的双层规划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龙科军 邹道兴 +2 位作者 刘洋 马昌喜 马璐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211,共10页
已有应急车辆路径规划的研究中,专用车道布设方案通常被视为已知条件,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同时优化应急车路径及专用车道的双层规划模型。在规划应急车路径时,将是否设置应急专用车道定义为模型的决策变量,并引入前景理论来衡量设置专用... 已有应急车辆路径规划的研究中,专用车道布设方案通常被视为已知条件,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同时优化应急车路径及专用车道的双层规划模型。在规划应急车路径时,将是否设置应急专用车道定义为模型的决策变量,并引入前景理论来衡量设置专用车道对交通流的影响。上层模型目标函数包含应急车行程时间和顺畅通行前景值两部分,其中前景值作为部署应急专用车道的决策依据;下层模型基于Wardrop均衡原理进行交通分配。结合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算法,提出GA-TS(Genetic Algorithm-Tabu Search)算法求解模型。通过在Nguyen-Dupuis仿真网络上进行数值实验,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与不部署应急专用车道相比,在不增加路径交通饱和度的情况下,本文模型能将应急车辆的行程时间缩短10.69%。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交通需求下,本文模型均能有效缩短应急车辆行程时间,并且随着交通需求增大,应急车辆行程时间缩短越明显。此外,相比于暴力搜索算法,本文设计的算法在求解模型时的平均耗时降低了87.02%,显著提高了模型的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应急车辆优先 遗传算法 路径优化 前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儿童血浆中缬氨酸水平变化及其与发育商的关系
9
作者 徐新杰 蔡小娥 +3 位作者 孟凡超 龙波 尤欣 张嵘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3,共7页
目的:比较孤独症儿童与健康儿童血浆中缬氨酸水平的差异,并探究孤独症儿童血浆缬氨酸水平与其发育商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共招募29例孤独症儿童作为病例组,同期招募30例同年龄段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 目的:比较孤独症儿童与健康儿童血浆中缬氨酸水平的差异,并探究孤独症儿童血浆缬氨酸水平与其发育商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共招募29例孤独症儿童作为病例组,同期招募30例同年龄段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对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症状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Gesell发育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s,GDS)评估儿童发育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缬氨酸水平,并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病例组儿童血浆缬氨酸水平与其发育商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孤独症组血浆缬氨酸水平显著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GDS量表因子得分方面,孤独症组儿童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等方面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孤独症组儿童血浆缬氨酸水平与GDS量表中的精细运动评分(r=0.441,P<0.05)和个人-社交评分(r=0.437,P<0.05)均呈显著正相关,但与适应性、大运动和语言方面的评分无显著相关(P>0.05)。根据CARS量表评分标准,将孤独症组儿童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和重度两个亚组,在亚组之间进行比较发现,重度孤独症儿童在GDS量表适应性、精细运动、语言以及个人-社交方面的评分均显著低于轻中度孤独症儿童(P<0.05),而两个亚组之间在GDS量表大运动评分及血浆缬氨酸水平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孤独症儿童血浆中缬氨酸水平偏低,且与其精细运动和个人-社交功能之间存在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缬氨酸 发育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平性的eVTOL动态合乘匹配与路径规划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新惠 王孟德 于芳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7,共10页
针对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eVTOL)合乘运营场景下的动态请求匹配问题,对合乘匹配及路径规划进行研究.首先,考虑eVTOL垂直起降机场容量、eVTOL载重、电池能耗等限制,以乘客和eVTOL运营商利益最大... 针对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eVTOL)合乘运营场景下的动态请求匹配问题,对合乘匹配及路径规划进行研究.首先,考虑eVTOL垂直起降机场容量、eVTOL载重、电池能耗等限制,以乘客和eVTOL运营商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基于合乘公平性的动态eVTOL路径规划模型;其次,使用基本插入算法和线性插入算法对问题模型进行求解,并对比分析按照先到先服务和请求优先级将新请求与eVTOL进行匹配的两种处理方式;最后,以T市5个火车站和1个机场作为垂直机场,用其实际地理位置信息进行算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基本插入算法相比,线性插入算法的计算时间缩短了60%以上,证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求解模型;与按照先到先服务处理方式相比,请求优先级处理新请求时乘客的平均支付费用减少了0.87%,运营商合乘收益提升了5.86%,实现了在保障乘客和运营商利益下新请求与eVTOL的较优匹配.所构建的动态路径规划模型为eVTOL共享运营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eVTOL 合乘公平性 请求优先级 线性插入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粗大动作发展特征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关联
11
作者 任园春 范碧瑶 +4 位作者 宋以玲 王久菊 朱飞龙 吉宁 曹庆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究儿童粗大动作发展特征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DD)的关联。方法:从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精神专科门诊招募27名7~10岁确诊汉语DD儿童,从北京某普通小学招募年龄、性别、总智商相匹配的27名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儿童粗大动作发展测试量... 目的:探究儿童粗大动作发展特征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DD)的关联。方法:从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精神专科门诊招募27名7~10岁确诊汉语DD儿童,从北京某普通小学招募年龄、性别、总智商相匹配的27名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儿童粗大动作发展测试量表第三版(TGMD-3)、儿童发育协调障碍评估工具(M-ABC)中动静态平衡测验评估被试儿童的粗大动作发展水平。采用小学生识字量测试题库及评价量表、一分钟读字、小学生阅读能力测评评估被试阅读能力。结果:汉语DD儿童TGMD-3总分、位移动作总分、物控动作总分、动静态平衡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静态平衡得分、位移动作总分、物控动作总分和TGMD-3总分与患有阅读障碍负关联(OR=3.08、1.35、1.16、1.13,均P<0.05)。结论:儿童粗大动作发展落后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 粗大动作发展 儿童 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居民消费结构转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迪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8,共14页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消费现代化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关系到民生福祉,关系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其也将有力推动经济社会现代化。从消费结构的维度,使用国家统计局数据和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分析中国现代化...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消费现代化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关系到民生福祉,关系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其也将有力推动经济社会现代化。从消费结构的维度,使用国家统计局数据和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消费变迁。研究发现:(1)1981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支出持续增长,恩格尔系数快速下降,服务消费显著增长,发展型消费持续增长;(2)2010年之后,中国消费增速放缓,平均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显著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反映了中国消费不足的问题;(3)居住类支出和集体消费型支出占比较高,医疗、教育、养老等消费稳定占据家庭总支出1/5左右,挤压了其他消费;(4)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增长幅度最大,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偏低,但是城乡间和阶层间的消费差距在缩小;(5)居民文化娱乐消费不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以消费结构为线索,阐释中国推进消费现代化的发展特征和趋势,为构建消费现代化和高质量消费指标体系积累了经验分析基础,也为推进消费现代化的实践提出重要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消费结构 消费现代化指标体系 发展型消费 中等收入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份牛大力根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转录组分析
13
作者 羊青 顾学金 +6 位作者 王清隆 张旻 晏小霞 汤欢 王祝年 冯世秀 王茂媛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4,共14页
牛大力是一种重要的多年生药食同源植物,其主要成分为淀粉和糖类。为了探究不同生长年份牛大力根淀粉和糖类物质合成的规律及其内在基因调控网络,本研究以3年生(NG3)、7年生(NG7)、10年生(NG10)和15年生(NG15)4个生长年份的牛大力根为... 牛大力是一种重要的多年生药食同源植物,其主要成分为淀粉和糖类。为了探究不同生长年份牛大力根淀粉和糖类物质合成的规律及其内在基因调控网络,本研究以3年生(NG3)、7年生(NG7)、10年生(NG10)和15年生(NG15)4个生长年份的牛大力根为研究对象,测定总多糖、淀粉和蔗糖的含量,并完成转录组测序,筛选分析不同年份间牛大力根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重点解析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DEGs的功能。糖类和淀粉物质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年份的增长,总多糖与淀粉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生长至15年时的含量最高,而蔗糖含量在3年时最高,随后呈现下降趋势。转录组测序发现,随着生长年份跨度增加,NG3vs NG7、NG3 vsNG10和NG3 vs NG15对比的DEGs总数呈上升趋势,分别为526、1848和1937个。进一步挖掘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中的DEGs,共有62个DEGs在3个比较组中差异表达,其中,蔗糖合成基因的表达量随年份增加而下降,淀粉合成基因随年份的增加较淀粉降解基因占主导,纤维素降解酶随年份增加表达量降低。最终筛选出5个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其表达变化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牛大力在3~7年时处于生长活跃期,以蔗糖、纤维素和淀粉的合成为主,促进根部快速膨大发育。生长至7年时,以淀粉的积累、蔗糖的分解和纤维素的降解为特征,进入生长平稳期。本研究对于牛大力根膨大特性的研究、高成薯性牛大力种质创新和科学采收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大力 生长年份 淀粉 蔗糖代谢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解释方法的位序问题再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雷磊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101,共17页
需排序的法律解释方法包括文义解释、体系解释、主观语义解释、主观目的解释、历史沿革解释和客观目的解释六种,比较解释和合宪性解释并非合适的排序对象。在法律论证的视角下,法律解释方法属于同位阶规则,这决定了解释方法的位序是“... 需排序的法律解释方法包括文义解释、体系解释、主观语义解释、主观目的解释、历史沿革解释和客观目的解释六种,比较解释和合宪性解释并非合适的排序对象。在法律论证的视角下,法律解释方法属于同位阶规则,这决定了解释方法的位序是“顺序”而非“位阶”。法律解释方法的论据属性要求一种运用顺序模式,而其理由属性要求一种优先顺序模式。在两种模式中,方法排序均可被确定为“文义解释—体系解释—主观语义解释—主观目的解释—历史沿革解释—客观目的解释”。运用顺序适用于普遍情形,其排序依据是语义的确认与确证的区分,以及解释方法与法律文本的“距离”远近,它是固定的、不可逆的;优先顺序仅适用于冲突情形,其排序依据是诸解释方法背后的法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与实现程度,它是初步的、可逆的和推定的,只是对解释者的具体权衡过程施加了一种论证负担。解释方法的抽象位序虽无法代替个案中的论证说理,但同样有其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方法 位序 同位阶规则 运用顺序 优先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区域内全覆盖早期筛查分析
15
作者 刘秋亮 张杰 +10 位作者 史龙彦 张辉 宋东建 苏萌 汪奇 赵昀政 尹梦雯 李潮 邹鑫磊 梁鹏伟 高晓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总结河南省扶沟县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新生儿及1~2个月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全覆盖早期筛查实施情况,形成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新生儿与婴儿DDH全覆盖早期筛查流程。方法:河南省扶沟县县域内出生新生儿由产科医师进... 目的:总结河南省扶沟县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新生儿及1~2个月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全覆盖早期筛查实施情况,形成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新生儿与婴儿DDH全覆盖早期筛查流程。方法:河南省扶沟县县域内出生新生儿由产科医师进行DDH的初步筛查(髋关节Graf超声检查法+体格检查),儿内科、儿外科、儿保科、骨科1~2个月住院患儿及门诊就诊患儿分别由儿科医师、儿外科医师、儿保科医师、骨科医师进行DDH的早期筛查(髋关节Graf超声检查法+体格检查),可疑或异常者转诊至骨科复筛,由儿童骨科或骨科医师对转诊者再次行体格检查及Graf超声检查法,可疑者定期复查直至确诊或排除。结果:2023年6月至2024年8月,共筛查婴儿6 264人,其中男3 192人(50.96%),女3 072人(49.04%),筛查率为100.00%。检出Ⅱa^(-)及以上阳性患儿17例,其中男4例(23.53%),女13例(76.47%),检出率为0.271%(17/6 264)。DDH阳性的17例23髋,包括Graf分型Ⅱa^(+)型5髋、Ⅱa^(-)型8髋、Ⅱb型3髋、Ⅱc型2髋、D型2髋、Ⅲ型1髋、Ⅳ型2髋。左侧14髋,异常率为0.223%(14/6 264);右侧9髋,异常率为0.144%(9/6 264)。左侧异常率为右侧的1.56倍。女17髋,异常率为0.277%(17/6 144);男6髋,异常率为0.094%(6/6 384)。女婴髋异常率为男婴的2.94倍。筛查阳性婴儿中合并足部畸形2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脊柱畸形1例、肌性斜颈1例、泌尿系统畸形1例。结论:本研究实现了河南省扶沟县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2月龄内所有婴儿的DDH全覆盖早期筛查,形成了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婴儿DDH全覆盖早期筛查的初步规范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早期筛查 全覆盖 区域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灰茶尺蠖幼虫龄期数量的影响
16
作者 唐美君 李红 +4 位作者 张欣欣 姜洪新 王志博 郭华伟 肖强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6,共8页
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是茶园重要害虫,每年发生代数较多,对茶树为害频繁,而目前关于其幼虫龄数的划分仍存在分歧。为探明灰茶尺蠖幼虫的龄期数量及其受温度的影响,采用光照培养箱设置了5个温度(21、23、25、27、29℃),通过单... 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是茶园重要害虫,每年发生代数较多,对茶树为害频繁,而目前关于其幼虫龄数的划分仍存在分歧。为探明灰茶尺蠖幼虫的龄期数量及其受温度的影响,采用光照培养箱设置了5个温度(21、23、25、27、29℃),通过单头饲养观察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灰茶尺蠖幼虫的龄期数量,并比较了不同龄数种群在发育历期、蛹重和雌雄性比等参数的差异。结果显示,在21、23、25、27、29℃等5个温度条件下饲养的灰茶尺蠖幼虫,均出现龄数为4(蜕皮3次,简称4龄虫)和龄数为5(蜕皮4次,简称5龄虫)2种龄数。在21、23℃条件下,5龄虫和4龄虫的占比相当;当温度升高至25℃及以上时,5龄虫的占比显著高于4龄虫,达67.4%~78.6%。温度对5龄虫和4龄虫的发育历期、蛹重有显著影响,但对雌雄性比的影响不显著。在同一温度下,5龄虫较4龄虫幼虫历期延长,蛹重增加,雌雄性比显著提高。研究结果表明,灰茶尺蠖幼虫龄期数量受温度调控,温度升高则5龄虫的比例增高。这可能是灰茶尺蠖应对不利环境的一种生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茶尺蠖 龄数 温度 历期 蛹重 性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和甘蔗对黄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17
作者 潘雪红 魏吉利 +1 位作者 商显坤 黄诚华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73,共5页
黄螟Tetramoera schistaceana(Snellen)的人工饲养繁殖,可为深入开展黄螟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以及防控技术研究提供稳定虫源。为明确茭白对黄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以新鲜茭白和甘蔗嫩茎为食料饲养黄螟,对比分析了26... 黄螟Tetramoera schistaceana(Snellen)的人工饲养繁殖,可为深入开展黄螟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以及防控技术研究提供稳定虫源。为明确茭白对黄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以新鲜茭白和甘蔗嫩茎为食料饲养黄螟,对比分析了26℃条件下黄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和成虫繁殖力及其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结果表明,以茭白为食料,黄螟能正常发育和繁殖;茭白饲养的黄螟幼虫平均发育历期为19.77 d,显著短于甘蔗饲养的幼虫发育历期(22.90 d),幼虫发育相对整齐一致;幼虫平均化蛹率为32.38%,显著高于甘蔗饲养的幼虫(13.45%);种群趋势指数(I)、内禀增长率(r_(m))及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26.76、0.0787和1.0819,均高于甘蔗的11.34、0.0540和1.0555。茭白作食料,黄螟能很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可以用于黄螟的室内饲养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黄螟 发育历期 存活率 生命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AP模型的丰乐河灌区渠系配水优化
18
作者 邓建伟 张新民 +1 位作者 李昂 降亚楠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514,共10页
以甘肃省酒泉市丰乐河灌区为研究区域,在选取典型水文年、概化灌区配水工程、精细识别灌区种植结构和确定不同渠道灌溉控制面积作物需水量的基础之上,以灌溉需水缺水量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了基于WEAP模型的精细时空尺度灌区渠系配水优... 以甘肃省酒泉市丰乐河灌区为研究区域,在选取典型水文年、概化灌区配水工程、精细识别灌区种植结构和确定不同渠道灌溉控制面积作物需水量的基础之上,以灌溉需水缺水量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了基于WEAP模型的精细时空尺度灌区渠系配水优化模型.在考虑了作物空间分布和各生育期需水的基础上,选取并对比了6种不同的渠道配水优先次序方案下灌区的配水过程以及产生的灌溉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极端干旱的典型水文年,灌区渠系经验配水方式与作物实际需水不匹配的问题十分突出,会造成配水次序靠后区域的作物减产;在保障河道内生态流量的前提下,给偏好作物优先配水的配水次序与对应作物需水的耦合度更高,配水结果更合理;考虑优先供给灌区玉米种植区域的配水次序方案能在保证灌区灌溉效益公平性的同时获取更高的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产量高出其他方案均值的6.9%,经济效益高出其他方案均值的10.5%;考虑优先次序相同的方案渠道缺水率的偏差仅为0.067,优于灌区习惯配水单年次序的0.163和双年次序的0.164.研究结果为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等提供重要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系优化配水 WEAP模型 种植结构 配水优先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5G-TSN融合网络的异构流量整形器设计
19
作者 李琳 骆亮生 许驰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5-1190,共6页
针对智能工厂内部多样化工业任务的端到端确定性传输要求和差异化QoS保障要求,基于5G与时间敏感网络(TSN)构建了工业5G-TSN的端到端组网架构,提出了支持控制任务、音视频任务、感知任务混合数据流整形的异构流量整形器(HTS)。其中,面向... 针对智能工厂内部多样化工业任务的端到端确定性传输要求和差异化QoS保障要求,基于5G与时间敏感网络(TSN)构建了工业5G-TSN的端到端组网架构,提出了支持控制任务、音视频任务、感知任务混合数据流整形的异构流量整形器(HTS)。其中,面向周期性的控制任务的确定性通信要求,HTS单独划分数据队列,并设置专属时隙,基于先入先出规则进行整形;面向非周期的音视频任务和感知任务的高带宽、高并发通信需求,HTS建立共享流队列,采用信用值规则进行整形;同时,HTS采用令牌桶机制对剩余非周期感知任务进行整形。OMNeT++仿真结果表明,HTS可严格满足关键控制任务的确定性传输要求,同时为音视频和感知任务的共存传输提供灵活调度,将非共存传输任务的最大端到端时延减小87.2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时间敏感网络 整形器 优先级 端到端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3岁发育障碍婴幼儿家庭早期教育和康复的政策架构与支持系统研究
20
作者 朱晨晨 廖思斯 +4 位作者 刘悦 潘建明 朱竹林 夏币华 谢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330,共7页
目的探讨0~3岁发育障碍婴幼儿家庭早期教育和康复支持系统的政策基础,构建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融合家庭早期教育和康复服务的全人、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支持体系架构和建构路径以及治理模式。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0~3岁发育障碍婴幼儿家庭早期教育和康复支持系统的政策基础,构建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融合家庭早期教育和康复服务的全人、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支持体系架构和建构路径以及治理模式。方法分析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康复政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残疾儿童早期教育指导、美国《残疾人教育法》、欧盟儿童康复政策和中国残联“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文件,研究家庭早期教育和康复的相关政策架构和主要内容,系统分析支持体系的构成、实现路径及治理模式。结果支持系统由早期筛查与评估、家庭教育与家长培训、咨询与个性化教育和康复支持、社区支持与资源整合以及远程数字支持平台构成。提出了构建早期筛查和评估、家庭教育和家长培训、咨询和个性化康复支持、社区支持和资源整合、远程数字支持平台5个系统的实现路径。强调多学科联合、跨部门协同和远程数字平台支持等治理机制,以构建从标准化评估到跨部门联动的连续性服务链的服务支持体系。结论基于ICF模式的全人观和全生命周期发展理念,以及健康服务连续体的指导思想,为0~3岁发育障碍儿童家庭早期教育和康复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与政策支持。通过多学科联合、跨部门协同以及数字平台应用,构建科学、连续且以儿童为中心的支持系统,不仅有助于早期发现和精准干预,还将推动家庭、社区与专业机构多方协同,实现残疾预防、康复与保健服务的有机融合,进而提升儿童功能和家庭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幼儿 发育障碍 家庭教育 康复 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