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0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al-time lane departure warning system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grayscale distribution and risk evaluation model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伟伟 宋晓琳 张桂香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1633-1642,共10页
A technology for unintended lane departure warning was proposed. As crucial information, lane boundaries were detected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grayscale distribution in search bars of given number and... A technology for unintended lane departure warning was proposed. As crucial information, lane boundaries were detected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grayscale distribution in search bars of given number and then each search bar was tracked using Kalman filter between frames. The lane detection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and demonstrated in ways of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 and real-time performance. For lane departure detection, a lane departure risk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lasting time and frequency was effectively executed on the ARM-based platform.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lgorithm generates satisfactory lane detection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traffic and lighting conditions, and the proposed warning mechanism sends effective warning signals, avoiding most false war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e departure warning system lane detection lane track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isk evaluation model ARM-based real-time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水下生产系统损伤监测及预警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来斌 武胜男 林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共15页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能源安全的双重压力下,深水油气资源凭借其丰富的储量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已成为全球能源战略的核心焦点。在复杂的海洋环境和严苛的技术条件下各国通过创新和实践不断推动浅水向深水油气开发的跨越,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能源安全的双重压力下,深水油气资源凭借其丰富的储量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已成为全球能源战略的核心焦点。在复杂的海洋环境和严苛的技术条件下各国通过创新和实践不断推动浅水向深水油气开发的跨越,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深水开发的关键设施,水下生产系统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然而高压低温环境、强腐蚀性流体及动态载荷等复杂因素显著增加了系统损伤与泄漏的风险;现有监测与预警技术也面临着工况耦合、噪声干扰和精度不足等挑战。系统分析水下生产系统的潜在损伤模式和机制,综述水下油气开采泄漏监/检测、识别与预警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提出在持续提升本质安全、增强高效风险防控与应急响应能力、推动智能化转型及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建议,进一步促进深水水下生产系统智能监测与早期预警技术的发展,助力实现深水油气开采的安全、高效、智能与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生产系统 检测与监测技术 损伤分析技术 定位技术 预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磁场均匀性优化的开放式磁粒子成像检测装置改进方法
3
作者 汤云东 丁宇彬 金涛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18-1728,共11页
磁粒子成像(MPI)利用检测装置感应可视场内不同位置处磁纳米粒子(MNPs)的非线性磁化响应,并基于所获得的检测信号重建MNPs浓度分布。该文基于激励与接收线圈磁场强度对检测信号的影响,论证了X-space和投影重建成像算法中MPI检测装置磁... 磁粒子成像(MPI)利用检测装置感应可视场内不同位置处磁纳米粒子(MNPs)的非线性磁化响应,并基于所获得的检测信号重建MNPs浓度分布。该文基于激励与接收线圈磁场强度对检测信号的影响,论证了X-space和投影重建成像算法中MPI检测装置磁场均匀性的重要性,继而提出一种由具有较高磁场均匀性的正方形亥姆霍兹线圈所构成的改进开放式检测装置。此外,在零磁场点和零磁场线扫描移动两种情况下,基于不同装置下均匀分布MNPs所获得的检测信号,评估了两种传统开放式检测装置和所提改进装置的检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改进开放式装置的检测结果相比两种传统开放式装置显著接近理想情况,进而也证实了检测装置磁场均匀性的重要性。此外,该文还发现在改进装置基础上采用二次谐波检测方法相较于三次谐波检测,可获得更佳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粒子成像 开放式检测装置 检测信号 磁场均匀性 正方形亥姆霍兹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的半潜油水下探测装置研究
4
作者 孔德明 王智伟 +2 位作者 陈晓玉 崔耀耀 吴培良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7-975,共9页
半潜油是隐匿在海面之下并呈悬浮状态的溢油。目前,针对半潜油探测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监测手段和处理方式,致使其污染的突发性和危害性更甚于海面溢油。激光诱导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不仅具有高灵敏度、表征能力强等优点,还具备实时探测... 半潜油是隐匿在海面之下并呈悬浮状态的溢油。目前,针对半潜油探测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监测手段和处理方式,致使其污染的突发性和危害性更甚于海面溢油。激光诱导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不仅具有高灵敏度、表征能力强等优点,还具备实时探测半潜油的能力。为获取半潜油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TRFS)数据,研发了一款半潜油水下探测装置,该装置主要由脉冲激光器、固定光栅光谱仪和增强型电荷耦合器件等部件组成。通过研究探测装置的组成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建立了荧光强度与半潜油浓度的回归方程。最后,选用柴油、白油以及原油的TRFS数据,验证了油品浓度量化模型的有效性,其决定性系数分别为0.960、0.983和0.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潜油浓度 溢油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 激光诱导 水下探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源录波数据比对的继电保护采样回路异常检测方法
5
作者 戴志辉 张富泽 韩笑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9,共13页
处于改建阶段的智能变电站采样模式复杂,继电保护装置难以发现采样回路轻微异常,导致回路隐患暴露时间严重滞后。针对上述问题,分析改建时期智能变电站的采样模式和二次设备配置情况,提出基于同源录波数据比对的继电保护采样回路异常检... 处于改建阶段的智能变电站采样模式复杂,继电保护装置难以发现采样回路轻微异常,导致回路隐患暴露时间严重滞后。针对上述问题,分析改建时期智能变电站的采样模式和二次设备配置情况,提出基于同源录波数据比对的继电保护采样回路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双向编码器表征(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BERT)语言模型与余弦相似度算法,实现同源录波数据的通道匹配。然后,利用重采样技术和曼哈顿距离完成波形的采样频率统一与时域对齐。最后,基于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算法提出改进算法,并结合采样点偏移量共同设置采样回路的异常判据。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完成录波数据的同源通道匹配,实现波形的一致性对齐,并且相比于传统DTW算法,改进DTW算法对异常状态识别的灵敏性和准确性更高。根据异常判据能够有效检测继电保护采样回路的异常状态,确保了智能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装置 采样回路 异常检测 改进DTW算法 录波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10的天台光伏涉电区域行为人预警算法
6
作者 李军 房志远 周昊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1-221,共11页
随着分布式光伏接入规模的日益增大,安装于私人用户天台区域的光伏电池板及其附属发电系统可能对用户带来触电风险。针对区域监控设备算力受限和天台涉电范围内行为人越界预警问题,讨论采用一种改进YOLOv10、DeepSort和PNPOLY的天台光... 随着分布式光伏接入规模的日益增大,安装于私人用户天台区域的光伏电池板及其附属发电系统可能对用户带来触电风险。针对区域监控设备算力受限和天台涉电范围内行为人越界预警问题,讨论采用一种改进YOLOv10、DeepSort和PNPOLY的天台光伏板区域行为人跟踪预警算法。基于YOLOv10重新设计了特征融合模块,模块引入部分卷积思想,解决了特征融合部分运算量大问题。同时针对受光伏电池板遮挡的行为人检测,引入了针对遮挡目标的损失函数(Repulsion-IoU损失函数),并在渐进特征融合结构AFPN(asymptotic feature pyramid network for object detection)基础上设计了更好融合多层次目标的三层特征提取结构AFPN-3。在改进目标检测的基础上,利用DeepSort实现对行为人的持续跟踪定位,使用轻量化分类网络Fasternet替代原本特征提取网络,有效降低了模型的体积,提高了行为人跟踪的质量。为了解决行为人越界判定问题,采用PNPOLY算法,使用检测行为人脚部坐标位置进行精确的越界判别。实验表明,与YOLOv10n相比,在仅损失检测精度0.3个百分点的前提下,改进后行为人检测模型运算量下降了18%,参数量下降了19%,结合改进后的DeepSort模型,平均跟踪精度较之前提升1.4个百分点,模型大小只有8.7 MB。真实场景实验中,所提算法天台光伏涉电区域行为人预警正确率达到94%,具有轻量化、精确度高的特点,能满足天台光伏板区域行为人跟踪预警的实际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台光伏电池板涉电区域 YOLOv10 DeepSort 行为人跟踪 预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溺水智能穿戴设备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杨瑞梁 刘重言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4,共12页
针对联合国和我国政府对溺水问题的高度重视,从溺水监测方式、溺水报警方式、溺水救助方式等3个角度全面概述了反溺水智能穿戴设备的研究进展,为反溺水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并比较了不同穿戴位置对救助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反溺水智... 针对联合国和我国政府对溺水问题的高度重视,从溺水监测方式、溺水报警方式、溺水救助方式等3个角度全面概述了反溺水智能穿戴设备的研究进展,为反溺水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并比较了不同穿戴位置对救助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反溺水智能穿戴设备和基于算法的溺水监测系统的不同。总结得出:采用以心率传感器为主的多类别传感器组合其监测效果最准确;根据不同使用场景选用对应的通信方式能够最大化救援效果;将手动气囊集成到自动气囊设备中,可在溺水救援中提供最好的灵活性。本文为反溺水智能穿戴设备的下一代研发及政策制定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溺水智能穿戴设备 溺水监测 溺水报警 溺水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直流电法偶极-偶极超前探测装置模拟及其应用
8
作者 岳建华 滕小振 +3 位作者 习丹阳 张河瑞 吴晓康 鲁凯亮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4-571,共8页
煤矿井下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是探查掘进工作面前方含导水构造的主要方法之一,现场实际应用时多采用基于球壳理论发展出来的三极超前探测装置,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该装置的探测精度与分辨率产生了质疑,且该装置井下施工时需布置无穷远电极,进... 煤矿井下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是探查掘进工作面前方含导水构造的主要方法之一,现场实际应用时多采用基于球壳理论发展出来的三极超前探测装置,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该装置的探测精度与分辨率产生了质疑,且该装置井下施工时需布置无穷远电极,进而造成施工效率低和成本高等问题。为提高直流电法超前探测精度和现场施工效率,提出了矿井直流电法偶极-偶极超前探测装置,通过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和实测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偶极-偶极装置的探测能力进行研究。首先,建立全空间地电模型对直流偶极子源的电场分布特征进行正演模拟,证明了该方法在直流电法超前探测中的可靠性与可行性。然后,通过设置均匀全空间地电模型和含不同形状低阻异常体的地电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单极-偶极与偶极-偶极装置的超前探测效果及对低阻异常体的响应特征。最后,通过现场试验,获得了掘进巷道工作面前方的电性响应特征,采用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工作面前方5~45 m内有一处低阻异常,经钻探验证该异常属实。结果表明:采用矿井直流电法偶极-偶极超前探测装置可以有效地探查掘进工作面前方的低阻异常体,且该方法探测精度和施工效率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直流电法 超前探测 偶极-偶极装置 数值模拟 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卷积网络的轻量级日志异常检测
9
作者 顾兆军 王亚飞 +1 位作者 刘春波 张智凯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72-2279,共8页
针对物联网边缘设备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有限,现有方法难以直接部署应用。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时序卷积网络(TCN)的轻量级日志异常检测模型LLAD。日志预处理后提取语义特征并表征单词与日志事件的关系;在异常检测阶段,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操... 针对物联网边缘设备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有限,现有方法难以直接部署应用。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时序卷积网络(TCN)的轻量级日志异常检测模型LLAD。日志预处理后提取语义特征并表征单词与日志事件的关系;在异常检测阶段,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操作实现一维卷积运算,并使用全局平均池化替换全连接层以减少标准TCN的参数数量和计算量。在HDFS和BGL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LLAD与基准模型相比,所需内存和FLOP至少减少80%,且检测性能指标F1值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设备 日志异常检测 特征提取 语义特征 时序卷积网络 深度可分离卷积 全局平均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食品安全检测与风险预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丁浩晗 王龙 +3 位作者 侯浩钶 谢祯奇 韩瑜 崔晓晖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5-308,共14页
深度学习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与风险预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提升食品安全、质量控制和真实性鉴别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首先介绍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及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发展现状,探讨卷积神经网络、递归神经网络、Transformer架构与图... 深度学习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与风险预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提升食品安全、质量控制和真实性鉴别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首先介绍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及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发展现状,探讨卷积神经网络、递归神经网络、Transformer架构与图神经网络等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与风险预测中的应用。尽管深度学习在提升食品安全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方面表现出色,但其实际应用仍面临数据质量差、隐私保护能力弱和模型缺乏可解释性等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析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并提出解决思路,如推动数据标准化、加强隐私保护、推动人工智能相关政策的制定等。未来,深度学习与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的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都将推动食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实现全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深度学习 食品检测 风险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预测的复合型污水厂水质异常预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舒垚荣 陈聆昊 +8 位作者 何洋 林晓宇 吴天明 宋梦婕 张文 陆谢娟 昝飞翔 毛娟 吴晓晖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针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复合型污水厂由于突发水污染事件而导致污水厂工艺冲击负荷大、达标排放有风险等问题,该研究以湖北省某复合型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算法构建进水水质预测及异常预警模型;结合自回归(ACF... 针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复合型污水厂由于突发水污染事件而导致污水厂工艺冲击负荷大、达标排放有风险等问题,该研究以湖北省某复合型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算法构建进水水质预测及异常预警模型;结合自回归(ACF)、偏自回归(PACF)和增强迪基-富勒测试(ADF)分别确定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预测模型的最佳参数,优化水质预测模型,并探究不同监测频率和预测步长对模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自编码器(AE)和K-邻近值(KNN)算法构建水质预警模型,实现了水质的异常预警。该研究不仅为污水厂提前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污水处理厂智能化转型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污水处理厂 时序预测 ARIMA 异常检测 异常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源录波数据的智能变电站主设备保护采样回路异常预警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海欧 俞力珉 +3 位作者 张林 刘志仁 韩笑 戴志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2-292,共11页
智能站主设备保护采样回路异常因具有隐蔽性、瞬时性、不稳定性等特点而难以发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同源录波数据的主设备保护采样回路异常预警方案.首先,通过合理设定预警门槛和波形分析判据判断采样回路是否出现异常;其次,基于采样回... 智能站主设备保护采样回路异常因具有隐蔽性、瞬时性、不稳定性等特点而难以发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同源录波数据的主设备保护采样回路异常预警方案.首先,通过合理设定预警门槛和波形分析判据判断采样回路是否出现异常;其次,基于采样回路缺陷处理文本及设备运维手册等信息构建采样回路运维知识图谱,实现采样回路异常辅助决策;最后,以某变电站实际缺陷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有效地发现采样回路异常,构建的知识图谱可为运维人员提供异常处置决策参考,极大地缓解人工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回路 智能变电站 主设备保护 同源录波数据 异常预警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记忆检测方法的便携式钻杆检测设备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浩 张来斌 樊建春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当钻杆在井下出现穿刺渗漏、断裂等失效问题时,会因钻杆破裂而停止工作,对钻井施工造成严重损失,严重者可能会发生重大事故。为实现快速高效的钻杆表面缺陷检测,简单介绍了磁记忆检测方法检测金属缺陷的机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搭载... 当钻杆在井下出现穿刺渗漏、断裂等失效问题时,会因钻杆破裂而停止工作,对钻井施工造成严重损失,严重者可能会发生重大事故。为实现快速高效的钻杆表面缺陷检测,简单介绍了磁记忆检测方法检测金属缺陷的机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搭载磁记忆探头的便携式钻杆表面损伤检测装置。该装置可以高速、稳定地采集多种尺寸的钻杆表面磁记忆信号,并结合钻杆损伤磁记忆检测软件进行分析,实现对钻杆表面缺陷的可视化分析。通过开展相关试验,对钻杆带伤表面进行检测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能够准确可靠地检测出钻杆表面各种缺陷,验证了磁记忆检测方法的可行性。所得结果可为钻杆表面缺陷检测提供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柱 无损检测 磁记忆检测 检测装置 梯度信号 分析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华为云的坐具多点融合感知评价系统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嘉乐 杨梦成 +3 位作者 童锴 顾颜婷 刘云飞 徐锋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5,共9页
沙发等坐具的力学性能及表面材料的温感特性对坐具的舒适度和人体坐姿具有重要影响。因缺乏专业的便携式坐具多位点数据采集与舒适度评测系统,致使对沙发等坐具舒适度评价及坐姿检测过程费时费力。基于此,设计了一套以STM32为主控的集... 沙发等坐具的力学性能及表面材料的温感特性对坐具的舒适度和人体坐姿具有重要影响。因缺乏专业的便携式坐具多位点数据采集与舒适度评测系统,致使对沙发等坐具舒适度评价及坐姿检测过程费时费力。基于此,设计了一套以STM32为主控的集成华为云平台物联网技术的坐具多点融合感知评价系统。系统由软、硬件两部分组成:硬件系统以STM32为主控制器,主要包含电源管理模块、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通信模块等,以实现整个系统的电源分配、坐垫和靠背多位点温湿度和应力数据的采集与处理,通过Wi-Fi或2.4G无线模块将数据分别发送至华为云平台和电脑端上位机等;软件部分包含云端、手机端和本地上位机端。华为云平台将接收的数据实时流转至云端数据库,并提供云API供微信小程序调用以实现双向通信;上位机完成数据的实时动态显示、坐姿检测与预警和舒适度评价等;软件系统还包括网页端,以获取云数据库存储的历史数据。实测结果表明,系统能快捷准确地获取多点温湿度及压力数据,并动态显示当前的测试状况;测试数据能够较准确反映坐垫材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同时舒适度评价和坐姿检测算法能有效地评价当前人体舒适度和坐姿状态,其平均准确率分别为77%和80%。系统具有稳定性高、实时性强、成本低廉、便携可靠等优点,可为沙发等坐垫新材料的物理特性评测及舒适度评价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具 感知评测系统 舒适度评价 华为云 坐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色散红外原理的GIS内部SO_(2)含量高精度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玉坤 褚继峰 +5 位作者 阮卓奕 李浩源 杨爱军 袁欢 荣命哲 王小华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1-252,共12页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内部放电会导致SF_(6)气体分解出SO_(2)等特征产物,可以根据SO_(2)含量反演放电故障的严重程度。然而,现有的SO_(2)气体传感器在检测精度、制造成本、设备体积、交叉敏感等方面无法兼顾。而且,GIS运行环境温度复...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内部放电会导致SF_(6)气体分解出SO_(2)等特征产物,可以根据SO_(2)含量反演放电故障的严重程度。然而,现有的SO_(2)气体传感器在检测精度、制造成本、设备体积、交叉敏感等方面无法兼顾。而且,GIS运行环境温度复杂多变,很容易导致传感器漂移失效。因此,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非色散红外(NDIR)原理的双通道SO_(2)检测装置,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项式拟合系数修正的宽范围可迁移温度(0~40℃)补偿方法,可在1 000μL/L量程内实现对SF_(6)背景下SO_(2)的准确检测,平均检测误差小于±2.8%。通过模拟不同强度的SF_(6)气体放电,获得了SO_(2)浓度为27~118μL/L的SF_(6)分解产物。根据气相色谱仪的对标检测结果,所设计的SO_(2)检测装置平均检测误差为±3.8μL/L,证明了该SO_(2)检测装置在GIS放电故障在线监测领域应用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_(6)分解产物 非色散红外 SO_(2)检测装置 温度漂移修正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射流驱动的圆柱滚子微动不平衡量无损检测
16
作者 梁士杰 段明德 +2 位作者 张壮雅 高奋武 邓四二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1,共8页
微型圆柱滚子在加工及装配过程中由于材质不均匀,形状不对称等因素,不可避免地产生微小的动不平衡量,而现有微动不平衡量检测装置存在检测困难,容易损伤圆柱滚子表面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射流驱动的圆柱滚子微动不平衡量无损检测装置... 微型圆柱滚子在加工及装配过程中由于材质不均匀,形状不对称等因素,不可避免地产生微小的动不平衡量,而现有微动不平衡量检测装置存在检测困难,容易损伤圆柱滚子表面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射流驱动的圆柱滚子微动不平衡量无损检测装置,构建了检测装置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力学分析得出检测装置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搭建了圆柱滚子微动不平衡量无损检测试验平台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检测装置能够清晰地提取出圆柱滚子的微动不平衡量信号,且不会损伤圆柱滚子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圆柱滚子 动不平衡 无损检测 检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便携式猪肉新鲜度实时荧光检测系统研究
17
作者 史策 侯梦园 +3 位作者 杨信廷 吉增涛 许倩 郭东起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2-521,共10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便携式实时荧光检测系统,旨在实现生鲜猪肉新鲜度的实时检测。该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GQDs)荧光纳米材料的研究和便携式荧光检测装置的创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便携式实时荧光检测系统,旨在实现生鲜猪肉新鲜度的实时检测。该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GQDs)荧光纳米材料的研究和便携式荧光检测装置的创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N-GQDs形貌、结构和表面官能团进行分析,证实N-GQDs被成功合成;探讨了N-GQDs的光学特性,证明了N-GQDs对胺类物质具有优异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通过响应机理分析,表明N-GQDs与NH_(3)之间产生了静态猝灭效应。便携式荧光传感器检测装置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主要包含5个模块,分别是光源激发模块、荧光检测模块、温湿度检测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阈值报警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检测数据实时传输至手机APP和上位机,实现了数据的可视化和存储。将N-GQDs荧光纳米材料与便携式荧光检测装置结合开发了便携式实时荧光猪肉新鲜度检测系统,并在生鲜猪肉中进行了系统性能实验验证。实现冷藏(4℃)和室温(25℃)条件下猪肉TVB-N含量精准检测并表现出优异的线性关系(R_(25℃)^(2)=0.97,R_(4℃)^(2)=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新鲜度 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 荧光检测装置 实时检测 便携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平台的番茄叶片病虫害检测模型
18
作者 孙寿松 李新凯 +2 位作者 张宏立 何亮 赵苓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05-314,共10页
针对真实田间环境下背景复杂、病虫害特征小以及现有检测模型难以部署的问题,提出一种RHEO-YOLO模型,并将改进模型部署于移动平台以实现实时检测。设计高效重参数聚合网络(RepELAN)模块以优化原有的C2f模块,在模型推理时将多分支网络结... 针对真实田间环境下背景复杂、病虫害特征小以及现有检测模型难以部署的问题,提出一种RHEO-YOLO模型,并将改进模型部署于移动平台以实现实时检测。设计高效重参数聚合网络(RepELAN)模块以优化原有的C2f模块,在模型推理时将多分支网络结构重参数化,实现在不影响精度的同时降低模型参数量。使用高层筛选特征金字塔网络(high-level screening feature pyramid network,HSFPN)替换原有特征融合网络,增强模型对番茄叶片病虫害特征的表达能力。重新设计YOLOv8的检测头,并将损失函数更改为OIOU,加快模型收敛速度,并提高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模型的精确率和召回率为89.4%和84.2%,平均检测精度为88.9%,同时参数量和模型大小分别降低约63%和60%,与其他目标检测模型相比,RHEO-YOLO模型在计算复杂度、检测精度方面具有更好的综合检测性能。在嵌入式设备Jetson Nano和Jetson Xavier NX上实时检测帧率分别为8.3 FPS和29.4 FPS,基本满足实时检测要求。改进后的模型能够有效检测自然环境下的番茄叶片病虫害目标,为番茄叶片病虫害检测算法改进和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叶片 YOLOv8 轻量化 目标检测 嵌入式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卷烟产品中烟支智能识别技术现状分析
19
作者 汪子钦 吴泽林 +3 位作者 晁超越 刘义波 李峰 胡静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40,共7页
【目的】掌握智能识别技术在加热卷烟产品中的应用现状。【方法】对加热卷烟产品烟支智能识别专利进行检索,并分析6款具有烟支智能识别功能的加热卷烟产品原理和识别准确率。【结果】(1)当前实现烟支智能识别功能的方案主要分为传感式... 【目的】掌握智能识别技术在加热卷烟产品中的应用现状。【方法】对加热卷烟产品烟支智能识别专利进行检索,并分析6款具有烟支智能识别功能的加热卷烟产品原理和识别准确率。【结果】(1)当前实现烟支智能识别功能的方案主要分为传感式识别和机械式识别2类,各大烟草公司的专利布局主要集中在传感式识别方向;(2)机械式识别方案相较于传感式识别方案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和识别准确率高的优势,但无法识别烟支种类,在实现器具智能化方面略显不足;(3)基于图像传感器和基于电感传感器的识别方案将是烟支智能识别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识别 加热器具 加热卷烟 烟支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检测技术的磷酸铁锂储能电池过充热失控早期预警
20
作者 王俊翔 唐佳 +4 位作者 李雨珮 夏凌寒 潘景堂 成永红 孟国栋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83-3593,共11页
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是当前大规模电化学储能系统安全运行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热失控过程中方形铝壳磷酸铁锂电池内部状态监测的原位超声透射方法,并结合温度、电压、电流、表面形变等多参数检测技术,构建了电池热失... 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是当前大规模电化学储能系统安全运行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热失控过程中方形铝壳磷酸铁锂电池内部状态监测的原位超声透射方法,并结合温度、电压、电流、表面形变等多参数检测技术,构建了电池热失控内-外参量综合测试系统。研究了电池在不同工况下内外参量变化特性,讨论了超声信号对电池内部演变的响应机制,实现了不同工况下电池内部状态的精确监测。结果表明,超声信号强度(U_(rms))和超声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TOF)能够有效表征电池内部状态的变化,其中U_(rms)对电池温度和荷电状态(state-of-charge,SOC)的变化更为敏感。电池过充会显著增强超声信号衰减效果,且信号被噪声淹没的时间节点远早于防爆阀开启时间,表明超声信号可作为电池过充热失控的早期预警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改进马田系统的电池过充热失控预警算法,提前30 min预测电池防爆阀的开启。该研究工作对于深入认识储能电池热失控的时空发展特性,提升热失控的早期预警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超声检测 热失控 状态监测 早期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