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A-6对滁菊幼苗生长及叶片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吴燕 耿书德 +3 位作者 史长江 岑明龙 王雪娟 连洪燕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83-2289,共7页
为探讨外源物质DA-6对滁菊幼苗氮代谢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DA-6对滁菊幼苗生长及叶片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DA-6处理不仅提高了滁菊幼苗根系活力,增强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而且提高了滁菊幼苗叶片硝酸还原酶(NR)、谷... 为探讨外源物质DA-6对滁菊幼苗氮代谢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DA-6对滁菊幼苗生长及叶片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DA-6处理不仅提高了滁菊幼苗根系活力,增强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而且提高了滁菊幼苗叶片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谷氨酸脱氢酶(GDH)的活性,从而增加了滁菊幼苗的氮代谢能力,有利于植株体内无机氮向有机氮转化,促进Pro和Phe等氨基酸的合成,植株体内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显著增加。滁菊幼苗氮代谢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其生长,表现在株高、茎粗及鲜重显著增加。其中以100mg·L-1DA-6处理效果较好,地上部鲜重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比对照分别提高了46.9%、25.7%;其次为150mg·L-1DA-6处理。由此可知,适宜浓度的DA-6可提高滁菊幼苗氮代谢水平,促进其生长。本研究结果为滁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6 滁菊 氮代谢 硝酸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叶面喷施褪黑素对滁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2
作者 吴燕 连洪燕 +2 位作者 牟雪姣 王雪娟 张远兵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41-2246,共6页
以滁菊品种"金玉"幼苗为材料,通过日光温室内盆栽实验,在中度干旱胁迫条件下(土壤田间持水量的40%),研究叶面喷施外源褪黑素(MT,100μmol·L-1)对滁菊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探讨提高滁菊耐干旱性的新途径。结果表... 以滁菊品种"金玉"幼苗为材料,通过日光温室内盆栽实验,在中度干旱胁迫条件下(土壤田间持水量的40%),研究叶面喷施外源褪黑素(MT,100μmol·L-1)对滁菊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探讨提高滁菊耐干旱性的新途径。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处理降低了滁菊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而叶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增加,显著抑制了滁菊幼苗的生长。(2)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外源MT可显著提高滁菊幼苗叶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并显著降低了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使幼苗保持较高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3)与干旱胁迫处理相比,外源MT处理的滁菊地上部和根系干重、鲜重均显著增加。研究发现,外源褪黑素(MT)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促进滁菊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有效降低干旱胁迫对其细胞膜的伤害,维持其正常的细胞膜功能,保持其较高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从而增加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褪黑素 滁菊 光合速率 渗透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贡菊的挥发油成分 被引量:19
3
作者 秦民坚 龚建国 +1 位作者 顾瑶华 梁之桃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4-56,共3页
The volatile oil in flowers of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 Tzvel. cv. Gongju was extracted with steam distillation, the constituents and contents of volatile oil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GC\|MS\|DS techniques... The volatile oil in flowers of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 Tzvel. cv. Gongju was extracted with steam distillation, the constituents and contents of volatile oil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GC\|MS\|DS techniqu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inciple constituents of the volatile oil are bicyclohept\|2\|en\|4\|ol, 2,6,6\|trimethyl\|, acetate (39.64%); benzene,1\|(1,5\|dimethyl\|4\|hexenyl)\|4\|methyl\|,2\|heptene (5.24%); n\|hexadecanoic acid (4.77%); cis\|lanceol (4.73%); acetic acid, 1,7,7\|trimethyl\|bicyclohept\|2\|yl\|ester(3.95%); (-)spathulenol (3.38%); 2,4,6\|trimethyl\|3\|cyclohexene\|1\|carboxaldehyde(3.22%);caryophyllene oxide (2.88%); 1,2,3,4,5,6,7,8\|octahydro\|1,4\|dimethyl\|7\|(1\|methylethenyl)\|,azulene (2.80%); 3\|(1,5\|dimethyl\|4\|hexenyl)\|6\|methylene,cyclohexaene(2.50%); decahydro\|1,4a\|dimethyl\|7\|(1\|methylidene)\|,1\|naphthalenol(2.39%); 1,1,2\|trimethyl\|3,5\|bis(1\|methylethenyl)\|,cyclohexane(2.23%),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菊 挥发油成分 药材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贡菊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柏祖印 周继明 +3 位作者 肖辉 黄东梅 马磊 毕淑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8-220,共3页
以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黄山贡菊的总黄酮,以还原力、金属离子螯合性和对DPPH自由基、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为指标评价黄山贡菊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总黄酮还原力的IC50为0.171mg/mL,金属离子螯合性的IC50为1.529mg/mL,总黄酮对DPPH.... 以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黄山贡菊的总黄酮,以还原力、金属离子螯合性和对DPPH自由基、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为指标评价黄山贡菊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总黄酮还原力的IC50为0.171mg/mL,金属离子螯合性的IC50为1.529mg/mL,总黄酮对DPPH.和亚硝酸钠清除作用的IC50分别为0.323、0.700mg/mL.黄山贡菊总黄酮具有较强体外抗氧化活性,活性与浓度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贡菊 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菊挥发油的成分分析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徐秀娟 王甜 +5 位作者 何保江 李国栋 秦广雍 屈展 胡军 卓浩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32-1538,共7页
为开发天然烟用香原料,分别采用减压水蒸气蒸馏、亚临界萃取和分子蒸馏技术制备出三种滁菊净油,通过GC/MS分析了滁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进行了卷烟加香实验。结果表明:滁菊净油中共鉴定出79种化学成分,包括有机酸类8种、酮类14种、醇... 为开发天然烟用香原料,分别采用减压水蒸气蒸馏、亚临界萃取和分子蒸馏技术制备出三种滁菊净油,通过GC/MS分析了滁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进行了卷烟加香实验。结果表明:滁菊净油中共鉴定出79种化学成分,包括有机酸类8种、酮类14种、醇类18种、烯烃类25种、酯类7种,以及其他成分,净油中含量较高的为龙脑、β-芹子烯、β-倍半水芹烯、(E)-β-金合欢烯、蒿酮、马兜铃烯环氧化物等;评吸结果表明滁菊净油能够改善香气质,增加香气量,降低杂气,使得烟气细腻柔和,是一种理想的天然烟用香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水蒸气蒸馏 亚临界萃取 分子蒸馏 滁菊净油 气相色谱-质谱 卷烟加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菊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分子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蔡华 许雪峰 +3 位作者 诸立新 孙艳辉 代洪亮 崔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45-149,共5页
以安徽滁州地区特有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滁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chuju’)为试材,采用同源基因克隆方法克隆滁菊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flavonoid 3′-hydroxylase,f3′h),NCBI注册号HQ256697。结果表明:采自不同地点的滁菊样... 以安徽滁州地区特有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滁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chuju’)为试材,采用同源基因克隆方法克隆滁菊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flavonoid 3′-hydroxylase,f3′h),NCBI注册号HQ256697。结果表明:采自不同地点的滁菊样品均能扩增出一条长381bp的f3′h基因片段,该片段与探针序列GU249553第3外显子对应区域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8.69%,同源区域内有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其中3个SNPs导致氨基酸编码序列的改变。滁菊与葡萄属(Vitis vinifera)、高粱属(Sorghum bicolor)、芸苔属(Brassica napus)、牵牛属(Ipomoea nil Magenta)、苹果属(Malus×domestica)、番薯属(Ipomoea purpurea)等物种f3′h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在60%~98%和68%~97%之间。不同植物f3′h基因的分类与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菊属植物f3′h基因在系统进化中处于较高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菊:类黄酮 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 外显子3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释放E-β-法尼烯对黄山贡菊蚜虫的生态调控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海波 刘玉军 陈龙胜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101-104,共4页
为评价E-β-法尼烯(E-β-farnesene,EβF)对黄山贡菊蚜虫及自然天敌的生态调控作用,本研究将EβF加入缓释剂中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并将其释放到黄山贡菊田中,利用昆虫诱捕器并结合田间观察,调查蚜虫及其自然天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结... 为评价E-β-法尼烯(E-β-farnesene,EβF)对黄山贡菊蚜虫及自然天敌的生态调控作用,本研究将EβF加入缓释剂中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并将其释放到黄山贡菊田中,利用昆虫诱捕器并结合田间观察,调查蚜虫及其自然天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EβF能够有效降低黄山贡菊无翅蚜虫的种群数量(2015:P<0.01,2016:P<0.01),而对有翅蚜虫种群数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对瓢虫类(2015:P<0.05,2016:P<0.05)、食蚜蝇类(2015:P<0.01,2016:P<0.05)天敌有较好的吸引作用。该结果证实,EβF对黄山贡菊蚜虫及自然天敌具有良好的生态调控作用,可以作为黄山贡菊蚜虫综合治理的潜在措施,以降低化学农药的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贡菊 E-β-法尼烯(EβF) 蚜虫 自然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贡菊虫害发生概况及生态防治措施调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海波 陈龙胜 刘玉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7期103-104,107,共3页
近年来,菊花茶生产中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成为人们关注和担心的焦点。经连续2年田间调查,结果表明,黄山贡菊生长过程中的主要虫害有6目11科13种,且在5—10月均有不同虫害严重发生。危害菊花的害虫种类繁多,可根据害虫发生规律的不同,采... 近年来,菊花茶生产中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成为人们关注和担心的焦点。经连续2年田间调查,结果表明,黄山贡菊生长过程中的主要虫害有6目11科13种,且在5—10月均有不同虫害严重发生。危害菊花的害虫种类繁多,可根据害虫发生规律的不同,采用有效的生态防治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提高菊花的安全与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贡菊 害虫 发生概况 生态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C和B9对乒乓菊小盆栽生长及开花的影响
9
作者 邱民得 李志美 +3 位作者 刘慧雅 胡智仁 周厚高 王凤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9期41-46,共6页
以紫乒乓菊小盆栽为研究对象,使用400~600 mg/kg CCC(矮壮素)与1000~5000 mg/kg B9(丁酰肼)组合处理乒乓菊,通过测定其株高、节间距、茎粗、单株侧蕾数、花冠直径、叶绿素含量等指标,比较不同配比的CCC和B9对盆栽乒乓菊生长及开花的调... 以紫乒乓菊小盆栽为研究对象,使用400~600 mg/kg CCC(矮壮素)与1000~5000 mg/kg B9(丁酰肼)组合处理乒乓菊,通过测定其株高、节间距、茎粗、单株侧蕾数、花冠直径、叶绿素含量等指标,比较不同配比的CCC和B9对盆栽乒乓菊生长及开花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CC与B9混合处理乒乓菊可达到单独使用高浓度B9的矮化效果从而降低成本。随着单独喷施CCC浓度增加,乒乓菊植株单株侧蕾数有减少的趋势,CCC和B9混合施用与单独B9施用相比单株侧蕾数也有减少的趋势。不同浓度CCC和B9混合喷施,均在一定程度上使乒乓菊花期延迟,花瓣颜色变浅,且高浓度混合时此现象更明显。600 mg/kg CCC与5000 mg/kg B9混合处理乒乓菊,会使其花瓣变成白色。1000 mg/kg B9与500 mg/kg CCC混合施用时作用效果最佳,其盛花期花朵直径最大,茎粗最粗,株高、节间长、叶厚中等。综上可知,CCC和B9对盆栽乒乓菊具有双重效应,500 mg/kg CCC与1000 mg/kg B9混合施用利于乒乓菊生长及开花调控,初步实现减少B9使用量,用低浓度CCC与B9混合施用对乒乓菊生长及开花的调控,为乒乓菊小盆栽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菊 比久 矮壮素 盆栽矮化 开花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