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和应力模式对闪长岩试件受压激发电流的影响
1
作者 吴立新 徐友友 +2 位作者 孙立成 汪子庆 毛文飞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13-2626,共14页
岩石受压激发电流(pressure-stimulated rock current,PSRC)变化是岩体破裂观测与地壳灾变感知研究的重要内容,但缺乏岩石含水状态与加载模式对PSRC变化特征的影响探究与机理辨析.本文以粒度相对均匀的闪长岩为实验对象,特别制备了方柱... 岩石受压激发电流(pressure-stimulated rock current,PSRC)变化是岩体破裂观测与地壳灾变感知研究的重要内容,但缺乏岩石含水状态与加载模式对PSRC变化特征的影响探究与机理辨析.本文以粒度相对均匀的闪长岩为实验对象,特别制备了方柱-锥体闪长岩试件,采用高精度静电计与声发射探测仪,同步观测单、双轴局部加载破裂过程中充分干燥、自然干燥和充分饱水试件的受压端与非受压端之间PSRC及声发射变化,并分析其特征差异,辨析其内在机理.研究揭示:(1)全部试件受力中后期均呈现PSRC显著增长,包括毛刺型、持续增大型和瞬时台阶型,其增幅受含水状态和加载模式综合影响;(2)岩石临失稳前,PSRC均呈现剧烈脉冲式振荡特征,其中单、双轴模式下充分饱水试件的峰值PSRC分别是充分干燥试件的1.3倍和7.1倍,而自然干燥试件的峰值PSRC受加载模式影响不大;(3)自然干燥试件中的微量孔隙水对正空穴电荷传递有损耗作用,而充分饱水试件的流体电动势效应对PSRC变化影响显著,闪长岩所含石英矿物对PSRC的贡献可以忽略.本文揭示的岩石临失稳前PSRC剧变现象、峰值差异及内在机理,对于发展岩体灾变监测预警新技术和构造地震孕震区遥感识别新方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受压激发电流 含水状态 加载模式 过氧缺陷 灾变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管理改进模式应用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的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思儒 李海燕 +1 位作者 牛畅 李晓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缺陷管理改进模式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待清洗消毒手术器械726件进行研究,对照组(363件)实施常规流程清洗,观察组(363件)实施缺... 目的:探讨缺陷管理改进模式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待清洗消毒手术器械726件进行研究,对照组(363件)实施常规流程清洗,观察组(363件)实施缺陷管理改进模式。对比清洗消毒质量控制效果评分、手术器械包装缺陷发生率、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消毒灭菌合格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手术室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器械拆装、清洗质量、消毒质量、包装质量、环境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器械包装缺陷发生率(2.20%)低于对照组(15.43%)(P<0.001)。观察组的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98.35%)、消毒灭菌合格率(98.90%)均高于对照组的90.36%、90.91%(P<0.05)。观察组手术器械在术中使用致院内感染发生率(0.83%)低于对照组的3.31%(P=0.019)。2组手术室医务人员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4)。结论:缺陷管理改进模式有利于提高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管理改进模式 消毒供应中心 手术器械 清洗 消毒 管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条件下含缺陷边坡变形和失稳特性研究
3
作者 周煜川 刘素嘉 张嘎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17-121,共5页
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关于降雨条件下无缺陷边坡的破坏试验,但是自然界的边坡多存在缺陷。进行了降雨条件下含缺陷边坡与均质边坡的离心模型试验,表示出了边坡的湿润峰,测量了边坡的位移场变化,分析了均质和含缺陷边坡的变形和失稳特性... 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关于降雨条件下无缺陷边坡的破坏试验,但是自然界的边坡多存在缺陷。进行了降雨条件下含缺陷边坡与均质边坡的离心模型试验,表示出了边坡的湿润峰,测量了边坡的位移场变化,分析了均质和含缺陷边坡的变形和失稳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降雨条件下缺陷使得雨水入渗速度增加,含缺陷边坡和均质边坡显示出不同的湿润峰,含缺陷边坡变形更严重。缺陷改变了滑裂面深度和缺陷形状,使边坡出现冲刷破坏和滑动破坏复合破坏模式,而均质边坡仅存在冲刷破坏。在降雨条件下,缺陷改变了土体内部的应变分布,加速了缺陷附近土体滑动,从而加剧了边坡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缺陷 边坡 离心模型试验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载模式下含缺陷灌浆套筒连接性能劣化规律
4
作者 胡岳峰 李楚楚 +4 位作者 吴玄坤 唐际宇 邹建森 马娴 刘其舟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8-255,共8页
装配式建筑的套筒灌浆缺陷严重危害结构安全。然而目前不同的灾害对应的荷载条件下,含缺陷套筒连接性能的劣化影响差异仍未明确。为此,设计并制备了含缺陷的半套筒灌浆连接试件,分别对其进行单向拉伸、循环往复和冲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装配式建筑的套筒灌浆缺陷严重危害结构安全。然而目前不同的灾害对应的荷载条件下,含缺陷套筒连接性能的劣化影响差异仍未明确。为此,设计并制备了含缺陷的半套筒灌浆连接试件,分别对其进行单向拉伸、循环往复和冲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加载模式下连接接头主要出现钢筋断裂和灌浆端钢筋拔出2种破坏模式。相同缺陷率条件下,循环往复加载对连接接头极限强度的劣化作用较为显著。动力冲击加载条件下,试件的强屈比和延性比相对于单向加载而言有一定的下降。因此,需要充分重视往复和冲击荷载的不利影响。得到可评估不同荷载条件下连接接头极限承载力和变形性能劣化影响的理论模型,可为含缺陷灌浆套筒连接的性能评估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套筒 灌浆缺陷 加载模式 连接性能 劣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辊连续铸造制备A1-Mg-Mn合金板材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5
作者 张敬宇 付金禹 +1 位作者 许光明 李勇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129,共5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电导率和硬度测试等方法,对双辊连续铸造Al-Mg-Mn合金板坯的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双辊连续铸造工艺的优化机制。结果表明,半凝固状态下的熔体受到冷却水的强烈作用,热...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电导率和硬度测试等方法,对双辊连续铸造Al-Mg-Mn合金板坯的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双辊连续铸造工艺的优化机制。结果表明,半凝固状态下的熔体受到冷却水的强烈作用,热量由铸轧区后端传向前端,初始枝晶沿与热流相反方向生长形成柱状晶,且靠近心部生长方向近乎水平,液穴的形状发生较大变化,有效改善了宏观偏析缺陷。随着板坯厚度增加,液穴形状的变化更加显著,同时冷速逐渐降低,合金元素扩散充分;当厚度达到20 mm时,冷速最慢,宏观偏析和微观偏析缺陷基本消失,合金元素分布最为弥散,固溶体过饱和度最高,具有最高的硬度和最低的电导率,分别为92.26 HV和17.74 M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辊连续铸造工艺 Al-Mg-Mn合金 水平凝固方式 偏析缺陷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O-VMD的无砟轨道翻浆冒泥病害识别
6
作者 齐伟智 李再帏 洪剑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4,共12页
针对当下翻浆冒泥病害识别成本昂贵、周期长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相结合的无砟轨道翻浆冒泥病害识别算法.首先,通过对翻浆冒泥病... 针对当下翻浆冒泥病害识别成本昂贵、周期长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相结合的无砟轨道翻浆冒泥病害识别算法.首先,通过对翻浆冒泥病害数量的统计分析,明确无砟轨道翻浆冒泥病害区段长度.其次,基于动检车所测得轨道不平顺数据,比较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小波分解(Wavelet Decomposition,WD)和VMD在无砟轨道翻浆区段不平顺数据分解中效果及麻雀搜索优化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人工蜂群优化算法(Artificial Bee Colony,ABC)、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和GWO对于VMD关键参数k和α的自适应选择效果;采用GWO-VMD对测得的轨道不平顺数据进行分解,分析轨道不平顺固有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的特征;将IMF的峭度值作为特征向量,通过计算包络谱熵值的最大似然函数得到病害识别阈值为3.51.最后,通过实例验证GWO-VMD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GWO-VMD分解轨道不平顺数据所得到的每个IMF分量具有不同的频率和幅度特征,对应了不同空间尺度信息;与现场病害资料对比,GWO-VMD识别的结果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可有效地实现无砟轨道翻浆冒泥病害的定位与检测.研究结果有助于无砟轨道服役状态的精细化管理,为高铁线路“状态修”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工程 无砟轨道 翻浆冒泥 轨道不平顺 变分模态分解 病害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曲率半径弯管的缺陷检测研究及周向损伤定位
7
作者 唐东林 梁君吉 +2 位作者 游东潘 覃超 饶胜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5-132,共8页
为了完善对多种管道结构的缺陷检测方法,针对不同曲率半径下的弯管缺陷检测展开研究。从超声导波在空管中的传播理论出发,绘制了0~100 kHz范围内的频散曲线,分析了L(0,2)模态导波在弯头处的模态转换情况,得出损伤回波中包含F(1,1)模态和... 为了完善对多种管道结构的缺陷检测方法,针对不同曲率半径下的弯管缺陷检测展开研究。从超声导波在空管中的传播理论出发,绘制了0~100 kHz范围内的频散曲线,分析了L(0,2)模态导波在弯头处的模态转换情况,得出损伤回波中包含F(1,1)模态和L(0,2)模态,并根据两者在传播速度上的区别对L(0,2)模态回波进行了提取。建立了仿真模型,研究不同曲率半径的弯管上不同位置的缺陷检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弯管拱腹和两侧处损伤反射回波较弱,缺陷检测难度最大;拱背处会发生能量聚集,缺陷检测较为易行。曲率半径较小的弯管拱腹和拱背处的缺陷对导波都有较高的反射系数,检测效果好;曲率半径较大的弯管则只针对拱背处缺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基于以上结论,在不同曲率半径的弯管中设置了多种宽度的损伤,提出了一种基于导波在弯管内传播特性的区间最大值法,实现了弯管处的损伤周向定位。所得结果可为弯管的缺陷检测及周向损伤定位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管缺陷检测 周向损伤定位 超声导波 曲率半径 模态转换 供背 区间最大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信道光子晶体滤波系统
8
作者 刘杰 卢辉东 +5 位作者 赵俊 董杰 胡延梅 温建蓉 邢琪 李鹏辉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90-1201,共12页
根据耦合模理论和线缺陷波导、点缺陷谐振腔的控光特性,在二维四方晶格光子晶体中设计了一种由主波导、两个下载波导、两个谐振腔和两个反射腔组成的二信道滤波系统。基于平面波展开法计算了完整光子晶体、线缺陷波导的能带结构,分析了... 根据耦合模理论和线缺陷波导、点缺陷谐振腔的控光特性,在二维四方晶格光子晶体中设计了一种由主波导、两个下载波导、两个谐振腔和两个反射腔组成的二信道滤波系统。基于平面波展开法计算了完整光子晶体、线缺陷波导的能带结构,分析了点缺陷谐振腔的模态分布。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滤波系统的传输特性,分析了反射壁、反射腔到谐振腔所在参考平面的距离取值呈线性变化时对系统下载效率的影响,并给出透射率峰值随它们的变化规律。根据计算结果指导滤波系统的仿真设计,模拟结果表明:该滤波系统能够把波长为λ_(1)=1 561.2 nm,λ_(2)=1 570.5 nm的光信号较为精准地耦合到各自下载波导中,对应的透射率分别为98.9%,97.2%,半峰全宽分别为3.3 nm,3.5 nm,品质因子分别为473,449,波长间隔为Δ_(λ)=9.3 nm。该滤波系统的尺寸为20.88μm×22.04μm,设计结构简单,工作波长容易调节,有利于大规模集成,可以为光通信领域光路集成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模理论 波导 点缺陷谐振腔 平面波展开法 时域有限差分法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与知识协同驱动的知识发现:概念、机理与模型
9
作者 姚苏梅 陆泉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2-295,共14页
知识发现是应对海量数据和复杂问题挑战,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并提高决策支持能力的重要情报理论。“数据”和“知识”是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的核心命题,数据驱动或知识驱动的知识发现是数据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情境下解决情报... 知识发现是应对海量数据和复杂问题挑战,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并提高决策支持能力的重要情报理论。“数据”和“知识”是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的核心命题,数据驱动或知识驱动的知识发现是数据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情境下解决情报学研究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普遍存在的缺陷数据和不确定性知识降低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协同驱动则通过数据和知识的交叉互补,为实现新知识发现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途径。当前,对于协同驱动方法的全面和深入分析尚显不足。本文主要目的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认知逻辑,梳理数据与知识协同驱动知识发现的基本概念、机理和模型3个方面。首先,提出数据与知识协同驱动知识发现的基本概念,剖析作为该概念重要组成部分的缺陷数据和不确定性知识新概念的含义。其次,机理部分探讨了数据融入知识驱动知识发现和知识融入数据驱动知识发现双视角下协同驱动的多途径和多目的,从数据与知识的交叉互补解释协同驱动知识发现功能实现的本质原因与运作机理。最后,提出问题和场景导向的数据与知识协同驱动知识发现基本模型,并从知识驱动为主(构建模式、纠错模式)、数据驱动为主(嵌入模式、纠正模式和引导模式)和其他协同驱动知识发现(混合模式和并发模式)3类重点阐述了协同驱动内部建模的典型模式。数据与知识协同驱动的知识发现和多种协同驱动的模式兼顾了数据与知识的相互补充和协同作用,为知识发现提供了更全面的框架和流程,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拓展了方法创新与问题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与知识协同驱动 缺陷数据 不确定知识 知识发现 协同机理 协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树强度缺陷与破坏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邵卓平 王福利 《安徽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9-14,23,共7页
古树在经历过数百年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构成这些安全隐患的缺陷称之为强度缺陷,它们降低了古树抵抗风雪荷载的能力。本文将古树的强度缺陷归结为三种类型:腐朽空洞、结构缺陷、枯伤裂纹,并从树木力学的角度分析了强度缺陷如何... 古树在经历过数百年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构成这些安全隐患的缺陷称之为强度缺陷,它们降低了古树抵抗风雪荷载的能力。本文将古树的强度缺陷归结为三种类型:腐朽空洞、结构缺陷、枯伤裂纹,并从树木力学的角度分析了强度缺陷如何影响古树的强度和稳定性,阐述了古树的破坏方式及其力学机制,以期为古树保护与修复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 强度缺陷 破坏方式 力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波段半导体激光泵浦光纤激光器实现2 kW功率输出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鹏 孟祥明 +11 位作者 吴函烁 叶云 杨保来 奚小明 史尘 张汉伟 王小林 习锋杰 王泽锋 许晓军 周朴 陈金宝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84,共3页
半导体激光(LD)泵浦的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具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工业加工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泵浦光吸收率,传统光纤激光器常用915 nm和976 nm波段的LD作为激光的泵浦源。在该类LD泵浦的光纤激... 半导体激光(LD)泵浦的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具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工业加工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泵浦光吸收率,传统光纤激光器常用915 nm和976 nm波段的LD作为激光的泵浦源。在该类LD泵浦的光纤激光器中,由于量子亏损和泵浦吸收系数相对较高,光纤激光器的热致模式不稳定(TMI)阈值相对较低。为了提高量子效率和潜在的TMI阈值,提出采用大于1010 nm波段的LD直接泵浦光纤激光器,产生高量子效率激光。搭建了振荡放大一体化的全光纤激光器,采用总泵浦功率为2.56 kW的1010 nm波段LD泵浦,首次获得输出功率2.05 kW、光束质量M^(2)约1.7的激光。后续将通过进一步增大泵浦功率、优化光纤特性以实现更高功率、更优光束质量的光纤激光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量子亏损 振荡放大一体化 模式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网架结构失效模式的判定方法
12
作者 乐风江 陈崧 +2 位作者 杨富儒 方希兵 赵文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1,共8页
利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采用多段梁单元对无缺陷网架、考虑节点几何缺陷网架、杆件几何缺陷网架以及综合考虑节点和杆件几何缺陷的网架整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研究。对比表明:综合考虑节点和杆件几何缺陷会加速网架结构的失效... 利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采用多段梁单元对无缺陷网架、考虑节点几何缺陷网架、杆件几何缺陷网架以及综合考虑节点和杆件几何缺陷的网架整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研究。对比表明:综合考虑节点和杆件几何缺陷会加速网架结构的失效进程,施加几何缺陷没有改变网架在同一地震激励下的失效模式。从结构响应的角度,根据网架结构特征点加速度位移曲线、位移时程曲线以及网架塑性杆件比例,提出了地震作用下判别网架结构失效模式的具体标准:若网架跨中位移时程曲线发生明显跳跃,网架塑性杆件占比较小且小于一定限值,可判定网架发生动力稳定失效。若网架跨中位移时程曲线无明显跳跃但逐渐发散,且网架塑性杆件占比较高并大于一定限值,可判定网架发生强度型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架结构 杆件失稳 失效模式 几何缺陷 动力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断层作用下局部腐蚀埋地管道的失效模式研究
13
作者 韩俊艳 赵文乐 +3 位作者 帅义 侯本伟 郭富强 杜修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6-1397,共12页
含腐蚀缺陷管道在断层作用下的失效往往发生在管道腐蚀区域等管道结构力学性能薄弱部位。为深入探讨含腐蚀缺陷管道在断层错动时对管道失效模式的影响,基于弹塑性有限元理论,建立含腐蚀缺陷管道横穿逆断层的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探究了... 含腐蚀缺陷管道在断层作用下的失效往往发生在管道腐蚀区域等管道结构力学性能薄弱部位。为深入探讨含腐蚀缺陷管道在断层错动时对管道失效模式的影响,基于弹塑性有限元理论,建立含腐蚀缺陷管道横穿逆断层的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探究了腐蚀位置、腐蚀深度及断层错动量等参数对逆断层作用下管道局部腐蚀区域、管体应力应变分布及其失效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层错动时管道的主要失效模式表现为断层下盘管道顶部和断层上盘管道底部局部屈曲破坏,断层下盘管道底部和断层上盘管道顶部处于受拉状态;上盘管道顶部发生局部腐蚀,管道的主要失效模式表现为断层上盘管道顶部拉伸破坏和管道底部局部屈曲破坏控制的双失效模式;下盘管道顶部发生局部腐蚀,管道的主要失效模式仍为屈曲破坏失效,但在较小断层错动量下管道已发生屈曲破坏失效;不同腐蚀位置对腐蚀管道的应力分布影响显著,局部腐蚀缺陷导致的壁厚减薄削弱了管道抵抗变形的能力,断层下盘管道顶部腐蚀比上盘管道顶部腐蚀对管道抗震性能退化的影响更大,进而影响上盘管道失效模式的变化;随着腐蚀程度的加深,断层上盘管道局部腐蚀引起的应变呈近似线性增长的趋势,而断层下盘处腐蚀引起的应变呈非线性增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 失效模式 数值模拟 腐蚀缺陷 逆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超声的小样本铝板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斌 易朋兴 郝峥旭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15,共7页
使用基于电磁超声技术的智能缺陷检测算法可以实现对重要零件质量状态的监测,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一方面采集的信号往往会被噪声污染进而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另一方面重要零件缺陷信号往往数据量较少不能满足神经... 使用基于电磁超声技术的智能缺陷检测算法可以实现对重要零件质量状态的监测,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一方面采集的信号往往会被噪声污染进而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另一方面重要零件缺陷信号往往数据量较少不能满足神经网络训练的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降噪算法对检测信号进行降噪预处理以提升信号质量,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虚拟样本生成技术用来扩充样本集,并使用迁移学习技术减少神经网络训练的参数量以解决样本数量不足的问题。在铝板表面缺陷的深度检测样例中该方法达到了97.2%的平均预测准确率,因此该方法对非铁磁性材料表面缺陷检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样本 迁移学习 变分模态分解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00 V锂离子电池簇电场分布仿真及绝缘风险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牛腾腾 黄人杰 +2 位作者 渠展展 惠东 杨颖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7-384,I0031,共9页
锂离子电池储能在辅助可再生能源并网、电网调频和调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高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直流侧电压等级,有利于储能系统的降本增效,却对电池系统绝缘性能产生了更高的要求。该文对锂离子电池簇在直流1500 V下场强分布进行了... 锂离子电池储能在辅助可再生能源并网、电网调频和调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高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直流侧电压等级,有利于储能系统的降本增效,却对电池系统绝缘性能产生了更高的要求。该文对锂离子电池簇在直流1500 V下场强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并考虑了绝缘结构胶中不同规格气泡缺陷的影响。由于存在共模干扰的影响,该文对直流电压、共模电压叠加下电池簇场强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1500 V直流电压下场强最大值出现在外绝缘膜和绝缘罩交界处,贯穿型气泡缺陷使局部场强最大值增大130.6%,考虑共模电压影响后一个周期内场强最大值增幅约为86%,且场强最大值点由外绝缘膜转移至空气中。该文构建的跨越4个数量级的大跨度几何尺寸(10^(1)~10^(-3)m)电池系统电场仿真模型首次建立了储能电池簇中各电池单体金属壳体表面的电场分布,首次将共模干扰引入电池单体电场分析,提出了通过降低电池系统对地寄生电容从而抑制共模干扰、增加单体电池边角处绝缘强度从而减小最大电场强度的方法,解决了高压电池系统在共模干扰下电场分布畸变、绝缘风险增大的问题,为高压电池系统绝缘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储能系统 气泡缺陷 直流1500 V 共模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钢种凝固模式的模拟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亚东 丁刚 +4 位作者 杨靖安 葛彗超 牟雪萍 郭敏 崔磊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63-66,共4页
采用铸造模拟分析软件对3种6 t具有不同液固两相区温度区间的钢种进行了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液固两相区温度区间钢的凝固模式相差较大,按两相区温度区间的大小,其凝固模式呈现出由“U”型整体凝固模式向“V”型顺序... 采用铸造模拟分析软件对3种6 t具有不同液固两相区温度区间的钢种进行了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液固两相区温度区间钢的凝固模式相差较大,按两相区温度区间的大小,其凝固模式呈现出由“U”型整体凝固模式向“V”型顺序凝固模式的转变。现场钢锭冒口解剖结果表明,一次缩孔深度与实际缩孔深度较相近,验证了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区温度区间 凝固模式 凝固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表面的多通道窄带滤光片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敏 孙硕 +2 位作者 李晟 吴佳 王康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4-191,共8页
针对传统多通道窄带滤光片存在尺寸大、通道选择性差的问题,该文设计了由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DBR)和超表面微纳阵列组成的多通道窄带滤光片。利用传输矩阵法分析单侧DBR介质周期以及缺陷层折射率对透射光谱的影响,并优化了窄带滤光片结... 针对传统多通道窄带滤光片存在尺寸大、通道选择性差的问题,该文设计了由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DBR)和超表面微纳阵列组成的多通道窄带滤光片。利用传输矩阵法分析单侧DBR介质周期以及缺陷层折射率对透射光谱的影响,并优化了窄带滤光片结构。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搭建窄带滤光片单元结构进行模拟仿真,研究了超表面以及入射角对窄带滤光片滤波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调节超表面边长能够调控窄带滤光片的中心波长,在634 nm~714 nm的红光波段均可以获得一个带宽窄、透射率高的透射峰;每一个通道的的中心波长都可以通过调节超表面边长来调控,从而实现多个光谱通道的窄带滤光;入射光线小角度范围(0°~10°)内的变化对滤波性能的影响甚微。该结果为多通道窄带滤光片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窄带滤光片 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 超表面 缺陷模 入射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斗部装药侵彻损伤及热点生成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睿达 吴艳青 +1 位作者 杨昆 薛海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3,共8页
针对战斗部侵彻过程中PBX装药损伤及安定性预测问题,应用PBX炸药微裂纹-微孔洞损伤点火细观模型,研究了战斗部装药损伤演化及热点生成机理,分析了战斗部侵彻过程中不同温升机制对热点生成的影响,对比研究了战斗部前端有无缓冲材料对侵... 针对战斗部侵彻过程中PBX装药损伤及安定性预测问题,应用PBX炸药微裂纹-微孔洞损伤点火细观模型,研究了战斗部装药损伤演化及热点生成机理,分析了战斗部侵彻过程中不同温升机制对热点生成的影响,对比研究了战斗部前端有无缓冲材料对侵彻过程中装药力学损伤与点火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侵彻混凝土厚靶时战斗部内部装药经历多次压缩-反弹过程,反复加卸载环境使得装药内部的微缺陷损伤加剧累积,包括微裂纹的扩展和孔洞塌缩,进而导致装药头部和尾部的热点产生;微裂纹的摩擦生热为PBX装药主导的温升机制;添加缓冲材料可有效减少装药损伤、热点温升幅值及裂纹热点密度,并能有效降低装药头部的孔洞坍塌温升及宏观体温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部装药 侵彻安定性 微缺陷损伤 热点生成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焊缺陷对镍基高温合金GH4065A疲劳行为的影响
19
作者 李林翰 张继 +4 位作者 田成刚 杨姗洁 沈中敏 张文云 张北江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5,共11页
采用SEM和EBSD显微分析手段研究镍基变形高温合金GH4065A熔焊焊点的缺欠组织,并对比研究无焊点、有密排焊点和疏散排布焊点3种GH4065A带中孔薄板试样分别在低周和低高周复合疲劳载荷下的寿命差异和断裂方式差异。结果表明:焊点组织中存... 采用SEM和EBSD显微分析手段研究镍基变形高温合金GH4065A熔焊焊点的缺欠组织,并对比研究无焊点、有密排焊点和疏散排布焊点3种GH4065A带中孔薄板试样分别在低周和低高周复合疲劳载荷下的寿命差异和断裂方式差异。结果表明:焊点组织中存在未熔合孔洞、凝固裂纹和液化裂纹,是导致含焊点试样低周和低高周复合疲劳寿命大幅下降的主要熔焊缺陷。这些熔焊缺陷的存在使得疲劳裂纹从无焊点试样的中孔内表面处转为在焊点处优先形成,导致700℃/700 MPa低周疲劳寿命的下降幅度可达44%~83%。在600℃和700℃低高周复合载荷(静应力700 MPa+动应力100 MPa)下,熔焊缺陷不仅使得裂纹源从中孔内表面处转为在焊点处优先形成,也改变了裂纹扩展方式,增大了沿晶扩展倾向。这使得低高周复合疲劳寿命在两种温度下均大幅下降超过85%。由于密排焊点因距离中孔结构更近,密排焊点试样低周疲劳寿命低于疏散排布焊点试样,但这种焊点情况差异对低高周复合疲劳寿命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疲劳 熔焊缺陷 裂纹萌生 裂纹扩展 断裂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缺陷模的带宽与品质因子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许桂雯 欧阳征标 +5 位作者 安鹤男 孙一翎 曹建章 张登国 阮双琛 李景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79-1082,共4页
利用光学传输矩阵法研究了结构参量对缺陷态光子晶体的缺陷模带宽和品质因子的影响 研究发现 ,当缺陷介质层厚度h0 的值较小时 ,缺陷模的带宽很小且基本保持不变 ;当h0 较大时 ,缺陷模的带宽随h0 的增加而快速增加 另外发现 ,缺陷模... 利用光学传输矩阵法研究了结构参量对缺陷态光子晶体的缺陷模带宽和品质因子的影响 研究发现 ,当缺陷介质层厚度h0 的值较小时 ,缺陷模的带宽很小且基本保持不变 ;当h0 较大时 ,缺陷模的带宽随h0 的增加而快速增加 另外发现 ,缺陷模的品质因子在某个h0 处取最大值 但是总体上看 ,h0 较小时的品质因子要远大于h0 较大时的品质因子 此外 ,缺陷模的品质因子随光子晶体的周期数增加而急剧增加约 4 .788倍 ,而带宽则随周期数的增加而急剧减少约 4 .788倍 当周期数为 13时就可以获得 10 9以上的品质因子值和小于 1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缺陷模 带宽 品质因子 周期数 光子禁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