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controlled blasting methodology during excavation of hard rock in the close proximity of earthen dam and tunnel
1
作者 Prakash K.Palei Vijay K.Ghodake +5 位作者 S.Santhosh Kumar R.S.Gurjar Chaman Singh M.Meena Rizwan Ali R.S.Kankara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6期306-316,共11页
The present technical paper outlines the details of the controlled blasting techniques used to optimize blasting pattern for excavation of hard rock near the Bhira Earthen Dam in Maharashtra,India.In this connection,a... The present technical paper outlines the details of the controlled blasting techniques used to optimize blasting pattern for excavation of hard rock near the Bhira Earthen Dam in Maharashtra,India.In this connection,a series of experimental blasts were conducted by adjusting various blast design parameters at project site.The safe charge weight per delay was kept between 0.125 and 0.375 kg.The outcomes of these experimental blasts were analyzed to recommend optimized blasting patterns and methods for the overall excavation process during actual blasting operations.Blast design parameters,including the maximum quantity of explosive per delay,hole depth,burden and spacing between holes were optimized by using a site-specific attenuation equation,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roximity of the dam and tunnel from the blasting area.Peak particle velocity(PPV)level of 10 mm/s and 50 mm/s respectively were adopted as the safe vibration level for ensuring safety of the Bhira Earthen Dam and the nearby tunnel from the adverse effects of blast vibrations by analyzing the dominant frequency of ground vibrations observed and also by reviewing various international standards.Frequency of the ground vibrations observed on the dam and tunnel from majority of the blasts was found to be more than 10 Hz and 50 Hz respectively.During the entire period of blasting,the blast vibrations were recorded to be far lower than the safe vibration level set for these structures.Maximum Vibration level of about 0.8 mm/s and 35 mm/s were observed on dam and tunnel respectively which are far lower than the safe vibration level adopted for these structures.Hence,the entire excavation work was completed successfully and safely,without endangering the safety of dam or tunn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rolled blasting Civil structure Ground vibration Attenuation re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振动传播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乔雄 黄锦聪 +1 位作者 杨鑫 扈士静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1-766,共16页
在各种由爆破作业引起的危害中,爆破振动的危险性最大,对周围环境和结构安全构成显著威胁。为给爆破振动研究工作提供参考,首先回顾爆破振动理论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关键的理论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总结爆破振动传播... 在各种由爆破作业引起的危害中,爆破振动的危险性最大,对周围环境和结构安全构成显著威胁。为给爆破振动研究工作提供参考,首先回顾爆破振动理论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关键的理论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总结爆破振动传播规律的研究现状,并对高程放大效应和空洞效应进行阐述;梳理不同国家关于爆破振动安全判据的标准。其次从能量源、传播介质和传播过程三个方面,对爆破振动控制技术进行细致的分类讨论,并介绍新型爆破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特点及其优势。最后对工程爆破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指出现有研究在爆破振动衰减规律、安全判据制定以及爆破控制技术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具体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衰减规律 安全判据 振动控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小净距大断面隧道两台阶法控制爆破方法
3
作者 蔡路军 邹朋来 +1 位作者 赵云鹏 何理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4,74,共12页
极小净距隧道后行洞爆破开挖产生的爆破振动是影响先行洞安全的主要因素,控制爆破振动确保先行洞的安全极为关键。以渝昆高铁大山坡极小净距隧道为工程背景,在先行洞布置测点,监测后行洞爆破作业产生的振动。通过对监测振动数据进行分析... 极小净距隧道后行洞爆破开挖产生的爆破振动是影响先行洞安全的主要因素,控制爆破振动确保先行洞的安全极为关键。以渝昆高铁大山坡极小净距隧道为工程背景,在先行洞布置测点,监测后行洞爆破作业产生的振动。通过对监测振动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工业电子雷管延时精确的特点,优化隧道减振爆破方案,并根据净距逐渐减小的特点,动态调整减振控制爆破方案。基于监测数据对后行洞爆破开挖产生的爆破振动对先行洞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总结,发现各测点X向(径向)振速最大,径向振速与合速度相近;爆破开挖对爆源后方未形成中隔岩墙的扰动大于前方已形成中隔岩墙区域;爆破主振频率集中在高频段(50~120 Hz);掏槽孔和周边孔产生的振速最大。通过改变掏槽孔的形式、优化掏槽孔段别以及优化周边孔的起爆顺序,合理地解决了掏槽引起振动过大的问题,较好地控制了掏槽孔和周边孔的振动速度;周边孔孔间延时为3 ms的逐孔毫秒延时爆破,也取得了较好的光面爆破效果,平均线性超欠挖为13.5 cm,周边孔段振速更平稳,峰值振速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小净距隧道 工业电子雷管 爆破振动 安全控制 逐孔毫秒延时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地震波中P波及S波初至自动识别方法
4
作者 孔凌浩 严鹏 +3 位作者 刘晓 周朝 张翔宇 卢文波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3-262,共10页
快速、准确识别爆破地震波中不同波形成分的初至时刻,对于能量特性及频率特性的分析、波速计算、爆破振动效应的精确控制及岩体动力学参数的反演至关重要。通过分析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和能量、频率特性,改进现有的P波初至识别方法—... 快速、准确识别爆破地震波中不同波形成分的初至时刻,对于能量特性及频率特性的分析、波速计算、爆破振动效应的精确控制及岩体动力学参数的反演至关重要。通过分析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和能量、频率特性,改进现有的P波初至识别方法—短时窗平均/长时窗平均算法和S波初至识别方法—特征函数法,提出了爆破地震波初至时刻自动识别新方法,并开展爆破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人工识别P波初至时刻相比,该研究所提识别方法P波初至时刻识别最大误差为0.3 ms,平均误差为0.1 ms;S波初至时刻识别特征函数峰值更为明显,能提高自动识别效率。该识别方法误差较低,能有效识别爆破地震波P、S波初至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初至到时 振动控制 岩石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爆破减振孔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万佳伟 钟冬望 +5 位作者 徐顺香 何理 李腾飞 陶好好 高晗 徐潇潇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6,177,共10页
爆破振动是水下爆破的有害效应之一,研究水下爆破过程中的振动响应和振动控制对航道疏浚、海港、桥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水下爆破减振孔的作用机理和传播衰减规律,通过设计水下减振孔模型试验测试了不同药量下无减振孔、水耦合减... 爆破振动是水下爆破的有害效应之一,研究水下爆破过程中的振动响应和振动控制对航道疏浚、海港、桥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水下爆破减振孔的作用机理和传播衰减规律,通过设计水下减振孔模型试验测试了不同药量下无减振孔、水耦合减振孔及空气耦合减振孔爆破振动信号与压电信号,减振孔直径2 cm、孔距5 cm、排距4 cm、孔深17 cm、与爆源相对距离20 cm。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水下爆破减振孔能有效降低爆破振动速度峰值,水耦合减振孔平均减振率为17.5%,空气耦合减振孔减振率为27.2%;压电信号峰值与振动速度峰值在时域上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减振孔主要降低竖直方向的振动速度,且减振率随炸药量的增加而增加。现场水下爆破施工试验表明,采用水下减振孔后减振率达到1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钻孔爆破 水下减振孔 振动响应 压电信号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爆破振动响应及控制阈值确定
6
作者 贾香宁 赵岩 +1 位作者 乔旭 闫海琴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8,共8页
铁路交叉隧道工程中,爆破施工引起的振动会影响既有铁路隧道的结构稳定和列车行车安全.针对交叉隧道开展爆破振动响应的研究与控制是相当重要的.依托京张高铁草帽山交叉隧道工程,利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的手段主要分析了爆破荷载作用下... 铁路交叉隧道工程中,爆破施工引起的振动会影响既有铁路隧道的结构稳定和列车行车安全.针对交叉隧道开展爆破振动响应的研究与控制是相当重要的.依托京张高铁草帽山交叉隧道工程,利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的手段主要分析了爆破荷载作用下既有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的动力响应特征,并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对交叉隧道合理间距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建议.分析结果表明:爆破振动作用下,既有隧道底板中部为最不利位置.基于第四强度理论及相关爆破振动速度数据的拟合关系,提出了可以应用于工程监测实践的爆破振动控制标准.此外,数值模拟结果证实,不同隧道间距下,既有隧道二次衬砌底板中部的质点峰值振动速度与交叉隧道间距之间呈指数型衰减关系.根据相关的爆破振动控制规范,可以得到隧道合理间距允许值的取值范围.引入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可以为类似交叉隧道设计选线及既有隧道的爆破振动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隧道 二次衬砌混凝土 爆破振动动力响应 现场监测 数值模拟 控制标准 合理间距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DP水电站导流洞进水塔新浇混凝土爆破振动影响控制
7
作者 倪宏涛 黄月君 +2 位作者 赵振夫 胡学中 陈明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7,80,共9页
巴基斯坦迪阿莫-巴沙水电站(DBDP水电站)是巴基斯坦在建最大的水电站,为了控制电站引水洞进口平台岩体开挖过程中爆破振动对下部拟建进水塔新浇混凝土的影响,利用现场爆破振动监测数据对有限元计算参数进行反演,并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巴基斯坦迪阿莫-巴沙水电站(DBDP水电站)是巴基斯坦在建最大的水电站,为了控制电站引水洞进口平台岩体开挖过程中爆破振动对下部拟建进水塔新浇混凝土的影响,利用现场爆破振动监测数据对有限元计算参数进行反演,并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对不同爆源条件下进水塔处爆破振动响应进行模拟,分析了各因素对质点速度峰值(PPV)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爆破振动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单段最大药量、孔间延时、爆破推进方向和孔内起爆位置均会对拟建进水塔处的爆破振动产生影响。为了控制爆破振动对拟建进水塔处新浇混凝土的影响,需要合理控制单段最大药量和孔间延时;同时宜采用背向进水塔的起爆推进方向和孔底起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DP水电站 进水塔 新浇混凝土 爆破振动 安全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恩盆地露天采场爆破减振控噪技术研究与应用
8
作者 肖云涛 崔正荣 +1 位作者 鲍伟伟 王恒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27,共7页
矿山开采过程产生的爆破振动和噪声是引起扰民和民扰的重要原因,如何有效控制此类爆破危害以保证矿山正常开采和周边社会和谐稳定是矿山企业和科研工作者长期关注的重要课题。以周边环境复杂、爆破危害控制要求严格的罗恩盆地露天采场为... 矿山开采过程产生的爆破振动和噪声是引起扰民和民扰的重要原因,如何有效控制此类爆破危害以保证矿山正常开采和周边社会和谐稳定是矿山企业和科研工作者长期关注的重要课题。以周边环境复杂、爆破危害控制要求严格的罗恩盆地露天采场为例,综合考虑采场周边环境、爆破器材类型、靠帮并段等,开展了不同装药方案、起爆方法和防护措施的减振控噪技术试验研究与应用工作。为削弱爆破振动危害,主爆区优化确定了分台阶并段、孔底木支撑间隔装药、前排孔长延时起爆等组合减振控制方法,靠帮区域采用了提出的分束逐段预裂爆破新技术。为控制爆破噪声,突破常规的导爆索起爆网络方法,采取了孔内雷管起爆、孔外延时传爆技术方案,并分别对炮孔和地表雷管进行严格堵塞和岩粉覆盖防护。经长达10个多月的现场应用表明:研究确定的爆破技术方案和措施安全可靠,一次爆破炸药量由以往不足100 kg增加到900~1000 kg,爆破振动速度降低37.5%以上;不仅实现了矿山大规模正常开采,爆破振动和噪声强度也均控制在采场周边保护对象的安全允许范围内,对类似矿山开采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爆破 露天矿山 复杂环境 爆破振动 爆破噪声 危害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减振孔对涉水建(构)筑物爆破振动响应规律
9
作者 胡克琛 陶好好 +4 位作者 冯庆蔚 钟东望 罗范文 李腾飞 张浩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6,共9页
为有效控制水下钻孔爆破引起的爆破振动,根据应力波作用基本理论与陆上爆破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基于空气耦合的水下减振孔减振方法并开展了现场实验和应用。在待保护建(构)筑物与爆区之间钻设减振孔并放置水下空气耦合减振装置,炸药起... 为有效控制水下钻孔爆破引起的爆破振动,根据应力波作用基本理论与陆上爆破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基于空气耦合的水下减振孔减振方法并开展了现场实验和应用。在待保护建(构)筑物与爆区之间钻设减振孔并放置水下空气耦合减振装置,炸药起爆时监测待保护建(构)筑物爆破振动速度并采用HHT时频分析法对爆破振动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设置水下空气耦合减振孔后,涉水建(构)筑物的最大爆破振动速度降低了17.72%,爆破振动主频范围降低了33.33%,爆破振动瞬时能量降低了51.08%,边际能量更加集中在低频段。结果表明:使用水下空气耦合减振孔可有效降低涉水建(构)筑物的爆破振动峰值与主频,并且对于高频能量的衰减更为明显,对水下爆破振动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钻孔爆破 爆破振动 空气耦合减振孔 振动控制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跨基坑爆破施工邻近建筑物动力响应规律
10
作者 莫成 蒋桂山 +3 位作者 潘楚天 倪派 江益辉 李时杰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7,共9页
为研究跨基坑爆破施工对邻近建筑物振动响应产生的影响,以某地铁车站基坑爆破施工为依据,建立数值计算模型,研究邻近基坑的不同长度、宽度、深度、位置的工况下监测点的振动响应规律。随后,根据邻近基坑不同施工阶段下邻近建筑物的振动... 为研究跨基坑爆破施工对邻近建筑物振动响应产生的影响,以某地铁车站基坑爆破施工为依据,建立数值计算模型,研究邻近基坑的不同长度、宽度、深度、位置的工况下监测点的振动响应规律。随后,根据邻近基坑不同施工阶段下邻近建筑物的振动响应规律与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得到药量控制方程,并根据药量控制方程提出基于邻近基坑不同开挖程度的装药量的动态设计方案。结果表明:邻近基坑有一定的减振效果,且邻近基坑开挖尺寸越大,减振效果越明显。邻近基坑不同参数中,对峰值振速影响从大到小的因素是:深度、长度、宽度;当邻近基坑开挖到一定的长度、宽度后,邻近基坑的减振效果并不明显;邻近基坑越靠近建筑物,其减振效果越明显;当邻近基坑深度从11 m分别开挖到12、15 m时,为加快施工进度,根据药量控制方程,将单段最大药量从9 kg分别增加到9.5、10 kg,监测点的峰值振速从0.139 cm/s分别变为0.134、0.135 c m/s,增大药量峰值振速并没有增大,且满足施工要求,表明装药量动态设计方案是可靠的,可据此指导爆破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爆破 跨基坑 振动响应 动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边眼偏位空孔爆破设计优化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余绍山 王薇 李姚伟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09-1520,共12页
依据已有研究对空孔效应和设置空孔时裂纹扩展规律进行探讨,发现空孔有利于裂纹贯通,对提升爆破效果有一定帮助,但也发现传统的直线型空孔布置会导致裂纹偏向,即在空孔附近转向、偏离原发展路径,影响原设计开挖轮廓。若设置偏位空孔,则... 依据已有研究对空孔效应和设置空孔时裂纹扩展规律进行探讨,发现空孔有利于裂纹贯通,对提升爆破效果有一定帮助,但也发现传统的直线型空孔布置会导致裂纹偏向,即在空孔附近转向、偏离原发展路径,影响原设计开挖轮廓。若设置偏位空孔,则可充分利用空孔效应及导向作用以提高开挖质量。对于偏位空孔在爆破中的效应,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炮孔间距、空孔偏位角下的裂纹扩展规律和炮孔间贯通情况,探讨了最优偏位角度设计,并根据模拟结果对现场爆破方案进行优化,研究实际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偏位空孔对爆生裂纹具有较直线空孔更明显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爆生裂纹尖端向空孔本身发展或被空孔裂纹引导偏向、最终主裂纹与空孔连通或在空孔范围之外主裂纹相贯通,更利于炮孔主裂纹扩展与贯通;通过提取模拟结果并测量裂纹范围,对于孔间距在60 cm及以下时,适用于周边眼爆破设计的最优偏位角为15°,在此情况下炮孔连线方向形成了与孔心连线相平行的裂纹,能显著提升贯通效果;对于优化后的福厦铁路某隧道爆破施工方案,通过振速监测及超欠挖断面扫描分析,发现周边眼起爆引起的爆破振速降低了超过50%,超欠挖值也由平均25 cm降低至15 cm以内,整体应用效果良好。该项研究可为隧道爆破减振及超欠挖控制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面爆破 周边眼 偏位空孔 爆破振速 超欠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振动强度、波形与频谱研究综述:预测及主动控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理 殷琳 +5 位作者 钟冬望 张鑫玥 赵永明 熊海涛 陈莎莎 NJAMBA Bruno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9-204,262,共17页
岩石钻孔爆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爆破振动效应及危害,准确预测爆破振动效应并进行主动控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论文综述了近40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在爆破振动预测及主动控制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在爆破振动速度峰值(PPV)预测方面,经验模... 岩石钻孔爆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爆破振动效应及危害,准确预测爆破振动效应并进行主动控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论文综述了近40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在爆破振动预测及主动控制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在爆破振动速度峰值(PPV)预测方面,经验模型预测方法体现出了较大的便捷性,但预测精度与效果较差,将概率统计理论引入经验模型预测方法,提高了PPV预测精度;而基波叠加预测方法可实现对振速、频率和持续时间的综合预测,但是该方法对振动基波的测试精度要求较高,同时亟须在行业内建立对爆破振动采集设备的定期标定与校核机制;人工智能预测方法极大提高了PPV预测精度,同时为多因素影响下的爆破振动效应预测提供了新思路,但需要建立在海量真实有效实测数据的基础上,目前还缺乏充实的振动测试样本数据库;PPV预测理论模型及数值模拟预测法对理论与专业知识、数值模拟技术等要求高,限制了两种方法在工程的普遍应用。在爆破振动速度主动控制上,可以确定合理的延期时间,采用毫秒延迟干扰减振法来降低PPV,但目前多为单一防护对象所提出的延期时间建议值;从调整爆破振动频谱结构的角度,通过主动改变延期时间调控爆破振动频率成分,可避开建(构)筑物自振频带,减小爆破振动危害,然而目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或模型试验尺度条件下,缺乏大规模的现场应用实例。最后,对未来爆破振动预测及控制方面重点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基波叠加 干扰减振 频谱控制 延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振动效应研究若干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传波 吕国鹏 蒋楠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74,共14页
爆破振动效应是由爆破振动引起的周边环境的动力响应及其作用后果。当今,爆破技术在我国交通、水电、城建等领域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爆破环境也越来越复杂,爆破振动控制成为制约工程爆破安全高效施工的工程难题。在综述爆破振... 爆破振动效应是由爆破振动引起的周边环境的动力响应及其作用后果。当今,爆破技术在我国交通、水电、城建等领域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爆破环境也越来越复杂,爆破振动控制成为制约工程爆破安全高效施工的工程难题。在综述爆破振动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爆破振动特征、作用机理与动力响应、预测及控制技术3个方面,系统归纳和阐述了爆破振动效应研究的科学技术体系,并结合近年来一些典型的工程建设背景,介绍了作者团队在爆破振动效应研究相关方面的若干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振动效应 动态响应 安全控制 安全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论的高边坡爆破振动安全预测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启月 李丽 +2 位作者 黄海仙 肖宇航 魏新傲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8,共7页
为最大程度地削弱高边坡爆破振动对自身及周边构(建)筑物造成的影响,必须准确及时地预测及控制高边坡爆破振动。选取高程差修正后的经验公式作为质点峰值振动速度预测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求解预测模型参数K,α,β。考虑到爆破振动... 为最大程度地削弱高边坡爆破振动对自身及周边构(建)筑物造成的影响,必须准确及时地预测及控制高边坡爆破振动。选取高程差修正后的经验公式作为质点峰值振动速度预测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求解预测模型参数K,α,β。考虑到爆破振动的随机性,假设实测质点峰值振速服从正态分布,将其分布函数标准正态化,最后引入概率论中置信度的概念,建立爆破振动安全水平、最大单段安全药量与安全范围预测及控制模型,并在工程实例中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概率论得到的爆破振动预测及控制模型的预测结果可靠性更高。研究结果可为该模型在类似工程爆破振动安全控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边坡爆破 质点峰值振动速度预测模型 概率论 安全范围预测及控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初期支护混凝土爆破累积损伤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德志 赵岩 王海龙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45,共6页
依托京张高铁草帽山隧道工程,开展爆破振动监测及声波测试。爆破振动监测结果表明:隧道初期支护对应的质点峰值振动速度满足萨道夫斯基公式。声波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爆破次数的增多,爆破累积损伤逐渐增大。但随着爆破距离的增大,累积损... 依托京张高铁草帽山隧道工程,开展爆破振动监测及声波测试。爆破振动监测结果表明:隧道初期支护对应的质点峰值振动速度满足萨道夫斯基公式。声波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爆破次数的增多,爆破累积损伤逐渐增大。但随着爆破距离的增大,累积损伤的增量却呈逐渐减小的趋势。通过数据分析及曲线拟合的方式分别得到爆破施工对应的累积损伤范围(R_(cr))及临界爆破振动速度(PPV_(cr))。数值分析结果显示,累积损伤范围(R_(cr))与对应的临界爆破振动速度(PPV_(cr))之间存在良好的指数函数关系,通过设定相应的爆破振动速度阈值可以达到定量控制爆破损伤范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测试 爆破振动监测 爆破荷载 累积损伤 初期支护 控制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超浅埋偏压铁路隧道爆破施工控制与振动传播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磊 姜渝 +4 位作者 岳志良 张昕 苟小英 冉兴雯 郭正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81-95,共15页
针对山岭隧道洞身浅埋段地形偏压、围岩风化严重、爆破施工风险高等问题。首先,通过岩石力学性能试验获取砂泥岩互层区岩石的物理和力学参数;其次,对超浅埋偏压隧道开展爆破全过程仿真分析,研究适用于超浅埋偏压隧道爆破施工的参数优化... 针对山岭隧道洞身浅埋段地形偏压、围岩风化严重、爆破施工风险高等问题。首先,通过岩石力学性能试验获取砂泥岩互层区岩石的物理和力学参数;其次,对超浅埋偏压隧道开展爆破全过程仿真分析,研究适用于超浅埋偏压隧道爆破施工的参数优化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超浅埋偏压隧道安全施工综合减振措施并对其减振效果进行分析;最后,对采用综合减振措施施工的超浅埋偏压隧道开展爆破振动试验与现场监测,并研究在砂泥岩互层区的爆破振动传播规律。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段间延时爆破、改变楔形掏槽孔形式以及调整楔形掏槽孔布设位置的综合减振措施后,超浅埋偏压段峰值振速得到控制,平均减振率近30.00%;现场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中爆破主频频率主要集中在10~50 Hz,且各测点振速均在安全允许质点振速内;现场爆破试验后试验掌子面破岩效果良好,围岩未出现超欠挖情况,岩壁稳定;测点距离爆源越近,受地形影响越小,数值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的拟合率就越高,最高拟合率达98.82%;基于量纲原理建立的考虑岩性、高程差和坡度的爆破振速预测公式与现场爆破振动试验数据拟合精度更高,其相关性高达0.92。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超浅埋偏压隧道爆破振动响应的控制,同时也为该类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科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浅埋偏压隧道 爆破振动控制 爆破试验及监测 振动传播规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江水电站右岸高陡边坡控制爆破技术 被引量:6
17
作者 雷晓军 马元军 +2 位作者 李斌 余伟 游泳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77,共5页
为减小边坡开挖过程爆破振动对永久边坡及临近建(构)筑物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提高爆破施工效率,针对银江水电站右岸高陡边坡复杂的施工环境,基于精细控制爆破技术,利用数码电子雷管精确延时的特性,对边坡主爆孔及预裂爆孔孔径、炸药... 为减小边坡开挖过程爆破振动对永久边坡及临近建(构)筑物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提高爆破施工效率,针对银江水电站右岸高陡边坡复杂的施工环境,基于精细控制爆破技术,利用数码电子雷管精确延时的特性,对边坡主爆孔及预裂爆孔孔径、炸药类型、装药结构、延时时间等进行精确设计,并采用爆破振动测试仪对边坡振动速度进行监测验证。结果显示:主爆区采用直径Φ110 mm炮孔,Φ70 mm二号岩石乳化炸药连续耦合装药,孔间炮孔延时时间17 ms,排间炮孔延时60 ms,逐孔起爆,预裂爆区采用直径Φ90 mm炮孔,Φ32 mm二号岩石乳化炸药间隔装药,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爆破效果较好,临近爆区永久边坡最大振动速度为7.3 cm/s,永久边坡预裂爆破半孔率超过90%,实现了连续、安全、高效的爆破施工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高陡边坡 减振 控制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爆源形式的爆破地震能量分布特征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李洪涛 杨兴国 +2 位作者 舒大强 卢文波 高星吉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4,共5页
爆破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实质上是一种能量的传递与转化过程,这种传递与转化的过程受到爆破地震波能量分布特征的影响。利用基于功率谱的爆破地震能量分析方法,借助大量工程实测数据,针对爆源形式对爆破地震能量分布特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爆破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实质上是一种能量的传递与转化过程,这种传递与转化的过程受到爆破地震波能量分布特征的影响。利用基于功率谱的爆破地震能量分析方法,借助大量工程实测数据,针对爆源形式对爆破地震能量分布特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4类钻孔爆破诱发的地震,能量随频率分布比较分散,0~10Hz的低频段能量比例非常少;不同爆源形式的爆破地震能量分布特征存在差别,随着孔径、孔深的增大,爆破地震主振能量频带趋于集中,也更倾向低频方向;地下工程爆破地震小于40Hz的能量比例非常小。不同爆源形式爆破地震能量分布特征上的这种差别,对于控制爆破中钻爆方式的选取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地震 能量分布 功率谱 钻孔爆破 控制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下交叉隧道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58
19
作者 于建新 陈卫忠 +4 位作者 杨建平 杨帆 李明 匡岳林 戴永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445-452,共8页
钻爆法是隧道开挖中一种主要的施工方法,爆破开挖不可避免会对围岩产生扰动。以新建走马岗隧道上穿东深供水走马岗引水隧洞工程为背景,开展上下交叉隧道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选取与交叉段岩性一致的爆破施工开挖区域进行爆破振动监测... 钻爆法是隧道开挖中一种主要的施工方法,爆破开挖不可避免会对围岩产生扰动。以新建走马岗隧道上穿东深供水走马岗引水隧洞工程为背景,开展上下交叉隧道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选取与交叉段岩性一致的爆破施工开挖区域进行爆破振动监测,得到了现场爆破施工方案条件下走马岗隧道爆破振动规律。对实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得出走马岗地区爆破质点峰值振动速度(PPV)的Sadovsk公式,反演得到控制爆破振动的最大掏槽药量及安全距离,制定出交叉段施工的安全控制范围以及相应的爆破方案。通过数值模拟进行了验证并付于交叉段现场施工。现场监测数据表明,提出的振速控制标准及爆破方案符合安全要求,保证了在建隧道的顺利开挖以及既有隧道的安全运行。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爆破开挖及振动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隧道 爆破振动 回归分析 萨道夫斯基公式 振动速度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复杂环境下基坑土石方爆破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熊祖钊 易流 +2 位作者 黄小武 钟冬望 马建军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49,共5页
以武汉南国昙华林基坑土石方爆破工程为背景,介绍了城市复杂环境下建筑基坑土石方爆破工程中爆破振动的控制措施。重点研究了不同装药结构和开挖减震沟对爆破振动峰值的影响,并对现场试验监测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选择两层装药... 以武汉南国昙华林基坑土石方爆破工程为背景,介绍了城市复杂环境下建筑基坑土石方爆破工程中爆破振动的控制措施。重点研究了不同装药结构和开挖减震沟对爆破振动峰值的影响,并对现场试验监测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选择两层装药时测点的振动峰值明显小于连续装药时的振动峰值,振动降低率为18.7%;减震沟降低爆破振动效果明显,同一测点的振动峰值降低率为30.5%。在城市复杂环境下实施基坑土石方爆破,改良装药结构和开挖减震沟可以有效降低爆破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复杂环境 控制爆破 装药结构 减震沟 爆破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