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8篇文章
< 1 2 1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异常数据的金属回流双极直流配电线路状态估计保护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曾琦 曾维刚 +4 位作者 廖建权 王少雄 郑宗生 王渝红 周念成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4,共9页
实际工程中的量测可能存在异常数据干扰,增加保护误动的风险。为此,基于模型匹配的思想,提出一种免疫异常数据的直流配电线路状态估计保护方法。考虑金属回流双极直流线路的极间耦合,建立线路的精细化等值模型。据此得到系统的量测方程... 实际工程中的量测可能存在异常数据干扰,增加保护误动的风险。为此,基于模型匹配的思想,提出一种免疫异常数据的直流配电线路状态估计保护方法。考虑金属回流双极直流线路的极间耦合,建立线路的精细化等值模型。据此得到系统的量测方程,并根据二次积分法将其离散化以便于求解。对于可能存在的异常数据问题,提出基于窗口图傅里叶变换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将数据视为图信号并赋予“频率”的概念,通过提取低频信号达到剔除随机脉冲等高频异常数据的目的。基于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对预处理后的状态估计模型进行求解,根据估计模型和实测模型的匹配度构建保护判据,实现区内和区外故障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准确识别区内故障,并有效避免异常数据干扰,同时具有较强的耐高阻、抗通信延时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 线路保护 异常数据 图傅里叶变换 状态估计 递推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区间反转的隐式曲面动画渲染方法
2
作者 李晓丽 张昆 +2 位作者 杜振龙 陈东 宋爽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5-641,共7页
动画渲染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专注于生成时序动态图像。传统的动画渲染方法在时间轴进行几何场景的逐帧渲染,易造成计算资源的浪费。为了提高动画渲染效率,提出了基于时序区间反转的隐式曲面动画渲染方法。首先,用稀疏八叉... 动画渲染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专注于生成时序动态图像。传统的动画渲染方法在时间轴进行几何场景的逐帧渲染,易造成计算资源的浪费。为了提高动画渲染效率,提出了基于时序区间反转的隐式曲面动画渲染方法。首先,用稀疏八叉树网格划分隐式场景空间,采用区间运算递归细分隐式场景,将含有隐式曲面的场景分为隐式体内部、外部和表面。然后利用区间运算对时间导数进行范围限定定位隐式场景中的变化,多个连续隐式曲面直接存在相对或绝对静止的区间,在保持全局误差不变的情况下有选择地重新评估区域,实现隐式曲面之间的消隐。最后,通过并行化线程技术渲染隐式曲面动画,显著提高渲染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逐帧渲染方法相比,在保持渲染质量的同时,实现了几十倍的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式曲面 八叉树算法 递归细分 区间运算 隐式曲面消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和SVM-RFE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
3
作者 叶青 张延年 吴昊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119,共12页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是对抗各种网络威胁的有效手段。然而,网络入侵数据中存在大量冗余信息和分布不平衡问题,为此,提出基于深度学习和支持向量机的递归特征消除算法的网络入侵检测(DLRF)模型。DLRF模型利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递归特征消除...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是对抗各种网络威胁的有效手段。然而,网络入侵数据中存在大量冗余信息和分布不平衡问题,为此,提出基于深度学习和支持向量机的递归特征消除算法的网络入侵检测(DLRF)模型。DLRF模型利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递归特征消除算法进行特征权重排序,选择重要特征。同时,结合过采样和欠采样技术解决数据样本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利用3个深度学习算法构建集成框架的基学习器,并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构建元学习器,进而提升DLRF模型检测网络攻击的性能。通过两个典型的网络入侵数据集UNSW-NB15和数据集CICIDS 2017验证DLRF模型的性能。性能分析表明,DLRF模型在这两个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分别为0.9068、0.9968,F1值(F1-score)分别为0.9068、0.99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模型 深度学习 递归特征消除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充电桩排队和时间窗的电动货车路径规划
4
作者 胡路 乐诗彤 朱娟秀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9-307,共9页
在带时间窗的电动货车路径规划问题(EVRPTW)中,电动货车(EV)在前往充电站充电时可能需要排队.为研究不同充电站配置方案对车辆路径和系统性能的影响,首先构建排队模型,刻画充电站中的排队现象;在EVRPTW基础上,综合考虑电量和流量约束,... 在带时间窗的电动货车路径规划问题(EVRPTW)中,电动货车(EV)在前往充电站充电时可能需要排队.为研究不同充电站配置方案对车辆路径和系统性能的影响,首先构建排队模型,刻画充电站中的排队现象;在EVRPTW基础上,综合考虑电量和流量约束,建立路径优化模型,并将充电站排队模型嵌入其中;优化目标包括最小化车辆耗电成本、司机工资、时间窗惩罚成本、充电桩总成本;为求解该模型,提出一种结合节约里程(C-W)和改进大邻域搜索(LNS)的混合启发式算法,其中,充电站的系统性能指标采用递归算法获得.18组实验结果表明:同步增加充电桩数量可将车辆单次充电的平均排队时间控制在1~5 min,并有效减少2.6%~21.0%的总成本;增加充电站数量可缩短排队时间,但会增加整体路径总成本;当客户时间窗较短或服务时间较长时,充电桩数量变化对时间窗满足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 电动货车 充电站 混合启发式算法 递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LS-RBPF算法的车辆悬架参数辨识方法研究
5
作者 王姝 董传昊 +3 位作者 张大伟 赵轩 周辰雨 邵帅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7,共9页
在汽车的运行过程中,悬架系统的状态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改变。为了准确评估悬架参数的长期变化,尤其是实现早期故障预警,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辆实际行驶状态的悬架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在车辆的关键部位安装振动传感器,采集振动加速度信号。然后... 在汽车的运行过程中,悬架系统的状态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改变。为了准确评估悬架参数的长期变化,尤其是实现早期故障预警,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辆实际行驶状态的悬架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在车辆的关键部位安装振动传感器,采集振动加速度信号。然后,通过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对悬架的弹簧刚度和减震器阻尼系数进行初步识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Rao-Blackwellized粒子滤波算法对初步辨识结果进行二次优化。最后,结合实测的车辆硬点坐标和通过辨识得到的悬架参数,基于多体动力学原理构建车辆动力学模型,与实际设计参数进行对比,并进行整车动力学仿真以验证辨识参数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识别悬架弹簧刚度和减震器阻尼系数方面具有很高的精度,与真实值的最大偏差仅为2.50%和1.82%。同时,车辆动力学模型的仿真输出与实测载荷谱的均方根误差控制在5%以内。该方法显著提高了悬架系统参数辨识的精确度,是一种高精度的汽车悬架参数在线辨识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推最小二乘算法 RBPF算法 实车载荷谱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辨识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惯性常数快速追踪方法
6
作者 张波 张成健 +2 位作者 张经 王磊 李铁成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3-170,共8页
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惯性量化评估问题,研究基于系统辨识的系统惯性常数追踪方法,将该方法划分为非递推算法和递推算法2类,从辨识原理角度剖析二者在计算存储、辨识速度等方面的区别与内在联系,并利用IEEE典型系统进行实验算例对比验证... 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惯性量化评估问题,研究基于系统辨识的系统惯性常数追踪方法,将该方法划分为非递推算法和递推算法2类,从辨识原理角度剖析二者在计算存储、辨识速度等方面的区别与内在联系,并利用IEEE典型系统进行实验算例对比验证分析。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递推算法辨识精度高、辨识结果稳定、辨识速度快,适用于节点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辨识对象,有利于实现新能源电力系统惯性常数的实时监测与快速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电力系统 惯性常数 系统辨识 量化评估 非递推算法 递推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惯性四元数建模的列车姿态精度保持方法研究
7
作者 姜维 郝鹏琪 +3 位作者 王剑 蔡伯根 邓陈喜 廖浩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92-1505,共14页
针对标准GNSS/INS定位模型在卫星失效时难以克服惯性器件误差累计从而导致列车状态感知精度降级问题,为保障卫星失效场景下列车空间精度与鲁棒性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惯性四元数建模的列车姿态精度保持方法,探究惯性器件加速度与角速度... 针对标准GNSS/INS定位模型在卫星失效时难以克服惯性器件误差累计从而导致列车状态感知精度降级问题,为保障卫星失效场景下列车空间精度与鲁棒性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惯性四元数建模的列车姿态精度保持方法,探究惯性器件加速度与角速度的姿态解算机理,构建运动载体加速度辅助的惯性姿态四元数的反馈补偿解算模型。进一步为解决单一驱动模式对航位推算的可控性受限问题,建立基于姿态精度保持模型增强的列车状态感知模型,将内层融合解算的姿态信息作用在轮速传感器后与惯性递推值映射到外层状态空间完成系统的滤波校正并反馈到内层进行误差更新,最大限度保障卫星失效时惯性导航精度。采用实验室转台仿真数据与青藏线列车实测数据进行卫星失效场景下算法性能的验证与评估,结果表明:提出的姿态精度保持方法测姿精度显著优于惯性递推方法,青藏线30 min动态测姿实验中,横滚角、俯仰角、航向角精度为0.801°、0.513°和4.494°;在无卫星场景下,提出的基于姿态精度保持模型增强的列车状态感知精度显著优于INS/ODO松组合方法,15 min实车测试中,横滚角、俯仰角、航向角测姿精度为0.526°、0.493°和1.904°,水平定位精度提升86.66%、水平测速精度提升78.70%。综合证明该方法可以提升卫星失效场景下的基于惯性列车状态感知精度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四元数建模 姿态精度保持 惯性递推 滤波校正 列车状态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重机n阶伸缩臂带超起装置的临界力数值解法研究
8
作者 姚峰林 李建东 +2 位作者 高有山 杨浩 孟文俊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7,共8页
起重机伸缩臂的受力状况和起升性能可以通过安装超起装置进行改善和提高。然而,目前还没有有效、精确的数值方法来求解带超起装置的伸缩臂临界力。文中将带超起装置的伸缩臂简化为阶梯柱加双拉索模型,并基于纵横弯曲理论建立了挠曲微分... 起重机伸缩臂的受力状况和起升性能可以通过安装超起装置进行改善和提高。然而,目前还没有有效、精确的数值方法来求解带超起装置的伸缩臂临界力。文中将带超起装置的伸缩臂简化为阶梯柱加双拉索模型,并基于纵横弯曲理论建立了挠曲微分方程组,推导了屈曲特征方程及递推公式。同时,建立了联合超越方程组,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最优化算法求解临界力及长度系数。通过与ANSYS有限元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文中所提方法可适用于任意臂节数、臂节长度、截面惯性矩、拉索长度及两拉索夹角的情况,并对带超起装置的伸缩臂结构设计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缩臂 超起装置 屈曲特征方程 递推公式 超越方程组 数值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加工机器人复杂相贯线切割轨迹规划方法
9
作者 李莎 高威 +1 位作者 陈磊 梁晓莉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6-231,共6页
激光加工机器人在执行复杂相贯线切割任务时,由于无法对大量三维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导致其容易出现轨迹规划精度不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激光加工机器人复杂相贯线切割轨迹规划方法。首先,构建相贯线数学模型,切割... 激光加工机器人在执行复杂相贯线切割任务时,由于无法对大量三维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导致其容易出现轨迹规划精度不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激光加工机器人复杂相贯线切割轨迹规划方法。首先,构建相贯线数学模型,切割过程中相贯线的具体形态;然后,运用平面转换结合插补递推技术,对相贯线的切割误差实施补偿处理,确保切割的精确性;最后,以经过补偿处理的相贯线作为切割轨迹,利用矩阵变换方法完成激光加工机器人的切割轨迹规划。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激光加工机器人切割轨迹规划效果更好、精度更高,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贯线 激光加工机器人 矩阵变换 插补递推方法 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归协同:一种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全球建构机制——以《数字藏经洞(国际版)》的国际传播为中心的研究
10
作者 祁芝红 李智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2-71,共10页
敦煌藏经洞文化遗存蕴含的丝路精神兼具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以敦煌藏经洞文化遗存为核心文本的《数字藏经洞(国际版)》是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全球建构机制的科学更迭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文章探查了受众视... 敦煌藏经洞文化遗存蕴含的丝路精神兼具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以敦煌藏经洞文化遗存为核心文本的《数字藏经洞(国际版)》是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全球建构机制的科学更迭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文章探查了受众视角下《数字藏经洞(国际版)》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全球建构效果,发现《数字藏经洞(国际版)》的国际传播提升了以敦煌(藏经洞)文化为介质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在全球范围内的可见度,对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全球建构产生了显著的撬动效应。文章认为,以撬动效应为契机,持续促动互联网群聚传播环境下以首发文本及其衍生文本为中介的多元主体议题共商,以滚动文本为中介的多元主体意义共建、价值共享,型构以共创为动力之源,以有限开放、动态协同为基本特征,以生产与传播循环往复为基本运行方式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全球建构递归协同机制,是提升数字文化产品之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全球建构效力的可取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中华文明精神标识 国际传播 递归协同 《数字藏经洞(国际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通道的二维递归融合图和LMCR模型的NPC型三电平逆变器故障诊断
11
作者 毕贵红 王小玲 +3 位作者 陈冬静 赵四洪 陈世语 陈仕龙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9-1283,I0002,I0003,共17页
中点钳位(neutral point clamped,NPC)型三电平逆变器并网工作环境恶劣,IGBT面临单管与双管同时故障的挑战,这使得故障特征之间的差异变得非常微弱,进而导致双管故障的识别精度难以有效提升。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结... 中点钳位(neutral point clamped,NPC)型三电平逆变器并网工作环境恶劣,IGBT面临单管与双管同时故障的挑战,这使得故障特征之间的差异变得非常微弱,进而导致双管故障的识别精度难以有效提升。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多通道的二维递归融合图和轻量化多尺度残差(lightweightmultiscale convolutional residuals,LMCR)网络。首先,通过仿真获取三相电流信号作为故障信号;再利用递归图(recurrence plot,RP)将三相电流信号分别转化为二维图并进行多通道融合,以捕捉时间序列中的周期性、突变点和趋势等特征;最后,将递归融合图作为输入,输入到LMCR模型中进行故障识别,LMCR模型整合多级Inception结构和残差网络,用于提取不同尺度的特征并融合这些特征,从而保证网络的梯度消失和爆炸。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IGBT故障识别中表现出色,无噪声环境下平均识别准确率达100%,噪声环境中也达到了92.53%,充分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征提取能力和优异的抗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C型三电平逆变器 开路故障 递归图 深度学习 多尺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和递归多步耦合的高炉压差预测
12
作者 高峰 王士彬 +3 位作者 程邦 王胜楠 闫斌 狄瞻霞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61,共6页
为了提升高炉冶炼过程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和递归多步耦合的大数据技术预测模型,用于预测高炉压差。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缺失值、异常值和归一化处理;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筛选模型输入参数,... 为了提升高炉冶炼过程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和递归多步耦合的大数据技术预测模型,用于预测高炉压差。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缺失值、异常值和归一化处理;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筛选模型输入参数,采用SVR模型依次进行参数递增实验,通过比较预测模型评价指标,确定模型输人参数量为40个;最后,采用SVR和递归多步耦合模型对高炉压差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高炉压差预测值最大、最小误差分别为1.99kPa、-0.25kPa,未来4h连续预测值最大误差≤5kPa,能够满足高炉工艺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高炉压差 支持向量回归 灰色关联分析 递归多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递归本征正交分解与强跟踪扩展卡尔曼滤波的结构损伤识别
13
作者 杨少冲 姚远 +2 位作者 刘家亮 雷振 方有亮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5,共9页
针对目前已有损伤识别方法难以实时跟踪结构损伤且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递归本征正交分解(recursive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RPOD)与强跟踪扩展卡尔曼滤波(strong tracking extended Kalman filter,STEKF)相结合的... 针对目前已有损伤识别方法难以实时跟踪结构损伤且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递归本征正交分解(recursive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RPOD)与强跟踪扩展卡尔曼滤波(strong tracking extended Kalman filter,STEKF)相结合的模型降阶与结构损伤在线识别方法,对动载荷作用下的结构损伤识别进行了研究。利用RPOD方法在线更新并实时建立反映结构状态的降阶模型,解决未知载荷作用下多自由度结构动力分析计算量大且难以收敛的问题,同时跟踪损伤的演化并对其进行定位;通过STEKF方法跟踪降阶模型的状态向量,识别因损伤而退化的降阶模型参数。分别采用六层剪切型框架的数值模拟与三层钢框架的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建立降阶模型并跟踪降阶模型参数的时变历程,同时可以有效地识别出剪切型建筑结构损伤的位置和程度,即使在处理高程度噪声时仍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模型降阶 递归本征正交分解 强跟踪扩展卡尔曼滤波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归门控增强与金字塔预测的铁路全景分割
14
作者 陈永 周方春 张娇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29-2239,共11页
针对高速铁路场景全景分割时存在目标特征提取不充分、边缘轮廓分割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递归门控增强与金字塔预测的铁路全景分割网络。在DETR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改进多尺度级联CSP-DarkNet53特征提取网络,提升对不同尺度的铁路场景目... 针对高速铁路场景全景分割时存在目标特征提取不充分、边缘轮廓分割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递归门控增强与金字塔预测的铁路全景分割网络。在DETR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改进多尺度级联CSP-DarkNet53特征提取网络,提升对不同尺度的铁路场景目标特征提取能力;提出递归门控与类特征增强模块,获取更丰富的边缘特征信息,增强对边缘轮廓信息的提取和分割的能力;将多尺度可变形注意力引入编码骨干网络中,进一步捕获多尺度上下文信息,减少分割细节特征丢失;通过改进金字塔预测与像素类别分割模块,实现铁路全景的分割输出。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原始DETR模型,所提方法的全景分割质量指标PQ提升了7.4%,前景实例目标评价指标PQ^(Th)提升了9.7%,背景填充区域质量评价指标PQ^(St)提升了6.6%。所提方法在铁路场景下图像全景分割具有较好的性能,主观评价均优于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景分割 DETR 递归门控增强 金字塔预测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域卷积盲源分离问题下的故障诊断方法探讨
15
作者 张明珠 王红尧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4-171,共8页
目前,多采用振动声波信号进行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但在高温、高腐蚀等外界环境影响下,当前同步提取变换(synchroextracting transform,SET)处理强干扰信号分量时,缺乏自适应性而易发生频率模糊,导致频域卷积盲源分离中排序不当和幅度不... 目前,多采用振动声波信号进行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但在高温、高腐蚀等外界环境影响下,当前同步提取变换(synchroextracting transform,SET)处理强干扰信号分量时,缺乏自适应性而易发生频率模糊,导致频域卷积盲源分离中排序不当和幅度不定问题。提出基于残差网络和声波信号递归图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采用改进的频域卷积盲源分离方式分离声波信号,同时优化频域卷积盲源分离中排序和幅度不定问题;通过相空间重构转化分离出的声波信号,获得二维递归图;将二维递归图作为深度残差对冲网络的输入,实现滚动轴承故障诊断。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滚动轴承声波信号分类中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998,二次残差最大仅为-40.18,ROC曲线更理想,具有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残差网络 声波信号递归图 频域卷积盲源分离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Bouc-Wen模型结构的柔性关节复杂迟滞特性建模方法
16
作者 党选举 肖康旭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5-30,共6页
针对协作机器人柔性关节的强非线性、非对称性及非光滑复杂迟滞特性高精度建模问题,提出基于双Bouc-Wen模型结构的柔性关节迟滞特性建模方法。在第一个基于非线性递推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的Bouc-Wen模型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模型精度,增... 针对协作机器人柔性关节的强非线性、非对称性及非光滑复杂迟滞特性高精度建模问题,提出基于双Bouc-Wen模型结构的柔性关节迟滞特性建模方法。在第一个基于非线性递推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的Bouc-Wen模型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模型精度,增加第二个Bouc-Wen模型用于描述第一个模型的输出误差。将两个模型串联,构建一个混合结构的关节迟滞模型,用于描述柔性关节强非线性、非对称性及非光滑复杂迟滞特性。基于Franka协作机器人平台,采集关节数据,验证所迟滞模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经典PI迟滞模型和独立Bouc-Wen迟滞模型,所构建的双Bouc-Wen模型结构的柔性关节复杂迟滞特性模型MAE分别降低了83.2%和74.8%,RMSE分别降低了81.8%和81.1%,具有较高的模型精度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机器人 柔性关节 迟滞建模 BOUC-WEN模型 非线性递推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FRLS-MIUKF算法的全钒液流电池荷电状态估计方法
17
作者 郑涛 贾泽峰 +2 位作者 邱亚 李俊伟 侯谋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6,共9页
针对全钒液流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计难度大、成本高、准确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forgetting factor recursive least squares,FFRLS)和多新息无迹卡尔曼滤波(multiple innovation unsce... 针对全钒液流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计难度大、成本高、准确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forgetting factor recursive least squares,FFRLS)和多新息无迹卡尔曼滤波(multiple innovation unscented Kalman filter,MIUKF)的全钒液流电池荷电状态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FFRLS在线辨识全钒液流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参数,然后通过MIUKF进行荷电状态估计,从而达到准确估计全钒液流电池荷电状态的目的。最后,利用实验平台对5 kW/30 kW·h的全钒液流电池采用所提出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RLS-UKF算法和FFRLS-UKF算法,FFRLS-MIUKF算法在荷电状态估计中表现最优,其充电阶段与放电阶段均方误差与均方根误差更低,均方误差与均方根误差在充电阶段分别为0.0037、0.0609,在放电阶段分别为0.0013、0.03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SOC估计 递推最小二乘 多新息无迹卡尔曼滤波 遗忘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CA-GELM数据驱动的保护测量回路误差评估
18
作者 李振兴 龚世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33,共10页
保护测量回路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石,其误差评估对电网安稳运维举足轻重。针对保护测量回路静态隐藏误差可能诱发保护误动/拒动的风险且难以在线监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递推主元分析和改进灰狼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recursive princip... 保护测量回路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石,其误差评估对电网安稳运维举足轻重。针对保护测量回路静态隐藏误差可能诱发保护误动/拒动的风险且难以在线监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递推主元分析和改进灰狼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recursiv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optimized by grey wolf optimization,RPCA-GELM)数据驱动的保护测量回路误差评估方法。首先基于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下历史数据与实时数据,应用RPCA技术在线更新主元特征模型以缩短评估时间,进一步引入4种统计算法生成4类误差监测特征量,构建误差综合评判方法进行特征优选,提升误差评估准确率。然后针对模型评估精度取决于关键参数C、σ,引入国际无限折叠混沌映射策略对灰狼算法进行优化,以提升参数寻优精度和收敛速度,在此基础上结合ELM算法提出了基于GELM的保护测量回路误差评估方法。最后通过多组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实现模型性能优化,且相对其他方法有效提升了保护测量回路误差评估准确率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测量回路 误差评估 递推主元分析 灰狼算法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端数据充电初期片段的电池极化参数辨识
19
作者 王丽梅 崔艳伟 +3 位作者 孙景景 赵秀亮 刘良 盘朝奉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4-302,共9页
为了提高电池极化参数在线辨识的精度及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云端数据的基准极化参数辨识方法。通过开展电池充放脉冲实验,研究电池极化参数特性;基于云端数据充电初期片段,采用类比混合脉冲功率性能(HPPC)方法,获取充电极化参数;以充电... 为了提高电池极化参数在线辨识的精度及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云端数据的基准极化参数辨识方法。通过开展电池充放脉冲实验,研究电池极化参数特性;基于云端数据充电初期片段,采用类比混合脉冲功率性能(HPPC)方法,获取充电极化参数;以充电极化参数为约束,利用变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VFFRLS),计算了放电极化参数。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电池时间常数范围为34~53 s,在云端相应小电流倍率下极化参数不随倍率变化;充电极化内阻和极化电容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添加约束后的在线辨识方法的收敛速度,与未添加约束相比,最少提高了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充电放电 极化参数 云端数据 离线辨识 类比混合脉冲功率性能(HPPC)法 变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VFFR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融合神经网络的同频同调制单通道盲源分离算法
20
作者 付卫红 张鑫钰 刘乃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1-649,共9页
针对单通道条件下同频同调制混合信号分离时存在的计算复杂度高、分离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卷积的多尺度融合递归卷积神经网络(recursiv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RCNN),采用编码、分离、解码结构实现单通道盲源分离。... 针对单通道条件下同频同调制混合信号分离时存在的计算复杂度高、分离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卷积的多尺度融合递归卷积神经网络(recursiv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RCNN),采用编码、分离、解码结构实现单通道盲源分离。首先,编码模块提取出混合通信信号的编码特征;然后,分离模块采用不同尺度大小的卷积块以进一步提取信号的特征信息,再利用1×1卷积块捕获信号的局部和全局信息,估计出每个源信号的掩码;最后,解码模块利用掩码与混合信号的编码特征恢复源信号波形。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多尺度融合RCNN不仅可以分离出仅有少量参数区别的混合通信信号,而且相较于U型网络(U-Net)降低了约62%的参数量和41%的计算量,同时网络也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可以高效面对复杂通信环境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通道盲源分离 深度学习 同频同调制信号分离 多尺度融合递归卷积神经网络 通信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