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1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池储能系统三相交错型DC-DC变换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常雨芳 高鹏 +3 位作者 罗国澳 张闯闯 严怀成 黄文聪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6-715,共10页
针对电池储能系统中直流母线电压易波动以及电池组端电流纹波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电池储能系统三相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电压电流双环复合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三相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数学模型;其次,设计电压外环基于有限时间扩... 针对电池储能系统中直流母线电压易波动以及电池组端电流纹波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电池储能系统三相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电压电流双环复合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三相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数学模型;其次,设计电压外环基于有限时间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滑模控制方法,通过改进有限时间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出系统总扰动并反馈到滑模控制器进行补偿,可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扰动能力;然后,设计电流内环自适应PI均流移相控制方法,将总电流均分并分别控制,可降低电流纹波量;最后,搭建仿真模型和实验平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可有效抑制直流母线电压波动、降低电流纹波量,可提高电池储能系统抗扰动能力和动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储能系统 dc-dc变换器 滑模控制 有限时间扩张状态观测器 均流移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构网型配储风机的储能DC/DC变换器动态性能提升方法
2
作者 史皓男 孙毅超 +3 位作者 唐小波 王伟 杨冬梅 韦徵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共10页
风力发电机内部配储系统通常需要采用DC/DC变换器连接到直流母线,而采用传统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的储能DC/DC变换器由于动态性能不佳,在电网惯量/频率支撑过程中易导致母线电压跌落较多甚至产生欠压停机的风险。文... 风力发电机内部配储系统通常需要采用DC/DC变换器连接到直流母线,而采用传统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的储能DC/DC变换器由于动态性能不佳,在电网惯量/频率支撑过程中易导致母线电压跌落较多甚至产生欠压停机的风险。文中提出采用自抗扰控制对LLC型储能DC/DC变换器的抗扰性能与动态性能进行提升,并利用改进灰狼算法对自抗扰控制器的6个核心参数进行离线自寻优。改进灰狼算法将动态邻域搜索引入到传统灰狼算法的位置更新策略中,有效提升了自寻优算法的收敛速度。所提改进灰狼优化自抗扰控制方法能够缩短母线电压恢复时间,快速协调配储风机和电网之间的能量交换,有效提升配储风机的母线电压稳定性和惯量/频率支撑能力。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所提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C型储能dc/dc变换器 自抗扰控制 改进灰狼算法 离线自寻优 动态领域搜索 配储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变负载下光储DC/DC变换器的MPPT抖动抑制方法
3
作者 刘宝泉 张浩铭 +1 位作者 李昊轩 韩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393,共10页
针对光储DC/DC变换器带逆变器负载造成光伏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抖动的问题,提出一种直流电压前馈与负载识别的MPPT抖动抑制方法。蓄电池电压二倍频波动及其诱发的系统工作模式动态切换是造成MPPT抖动的主要原因。首先基于蓄电池Theveni... 针对光储DC/DC变换器带逆变器负载造成光伏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抖动的问题,提出一种直流电压前馈与负载识别的MPPT抖动抑制方法。蓄电池电压二倍频波动及其诱发的系统工作模式动态切换是造成MPPT抖动的主要原因。首先基于蓄电池Thevenin等效模型,分析逆变负载下蓄电池各等效参数对直流母线电压脉动的作用机理并建立含蓄电池等效参数的DC/DC变换器反向增益模型,随后提出母线电压波动耦合的前馈抑制方法。进一步根据蓄电池MPPT充电模式、恒压-恒流充电模式的切换关系,分析逆变负载导致工作模式不稳定切换的诱因,提出一种负载识别方法,通过时间窗检测直流母线电压脉动情况作为环路切换附加判据,有效规避工作模式的动态切换。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组合方法可有效降低逆变器负载下光储DC/DC的MPPT抖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系统 直流变换器 最大功率点跟踪 光伏电压脉动 模式动态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bus/TCP的发电厂DCS网关网络信息安全存储系统设计 被引量:14
4
作者 许建峰 许俊渊 方洪波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2期115-119,共5页
利用传统网络信息安全存储系统进行网络信息安全检测时,对通信协议解析程度不够,导致隔离协议开启后带宽较高。为此,文中提出基于Modbus/TCP的发电厂DCS网关网络信息安全存储系统设计。硬件设计方面,优化基于Modbus/TCP的发电厂DCS网关... 利用传统网络信息安全存储系统进行网络信息安全检测时,对通信协议解析程度不够,导致隔离协议开启后带宽较高。为此,文中提出基于Modbus/TCP的发电厂DCS网关网络信息安全存储系统设计。硬件设计方面,优化基于Modbus/TCP的发电厂DCS网关,实现安全级DCS与非安全级DCS的Modbus/TCP协议转换,设计CMMB-LDPC存储器,通过SPI串行外围设备接口,定义网络信息输入输出接口。软件设计方面,计算网络信息可信度,协议隔离非安全信息数据,校验Modbus/TCP协议完整性,对安全信息进行加密传输和口令认证,实现信息安全存储。以发电厂用户端向中心端进行数据申报为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信息安全存储效率的基础上,设计系统相比传统系统,降低了安全检测的读带宽和写带宽,使系统能够同时执行更多的安全存储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s网关 MODBUS/TCP 网络信息安全存储 系统设计 协议隔离 数据加密 可信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的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4
5
作者 马帅旗 任思嘉 +2 位作者 贺海育 张力蕾 赵佳瑶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5-44,共10页
针对直流微电网系统中三相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受不确定性扰动影响的问题,设计一种双闭环线性自抗扰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双向DC-DC数学模型,通过小信号分析法推导出变换器的传递函数。其次,设计电流环为二阶线性自抗扰,电压环为一... 针对直流微电网系统中三相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受不确定性扰动影响的问题,设计一种双闭环线性自抗扰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双向DC-DC数学模型,通过小信号分析法推导出变换器的传递函数。其次,设计电流环为二阶线性自抗扰,电压环为一阶线性自抗扰的双闭环系统,通过设计其对应的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和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实时估计并补偿外部干扰及系统内部不确定因素。最后,根据林纳德-奇帕特稳定判据证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并在MATLAB/Simulink中对3种控制策略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仿真对比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比例积分控制器相比,本文所提控制策略在储能侧电压突增、突减20%的扰动下,母线电压最大动态偏差比分别优化0.5%和0.97%且调节时间缩短78.3%和76.9%;在负载突增、突减20%的扰动下,母线电压最大动态偏差比分别优化0.79%和1.5%且调节时间缩短72%,在保证各相均流的前提下有效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和抗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储能 三相交错变换器 线性自抗扰控制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能发电储能系统双向DC/DC变换器自适应PI控制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杰 郭有贵 +2 位作者 黄宣睿 肖曦 朱轩毅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07,共9页
在波浪能发电技术中,通过引入混合储能系统以平抑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在采用传统PI控制策略时,储能系统中双向DC/DC变换器易受到输入端电压变化影响造成控制效果衰减的现象。为使系统在输入端电压变化下控制效果保持稳定,提出一种电压电... 在波浪能发电技术中,通过引入混合储能系统以平抑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在采用传统PI控制策略时,储能系统中双向DC/DC变换器易受到输入端电压变化影响造成控制效果衰减的现象。为使系统在输入端电压变化下控制效果保持稳定,提出一种电压电流环自适应PI控制方法,可以在实现储能系统双向DC/DC变换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有效抑制母线电压波动。为消除输入端电压等参数摄动对控制器的影响,从超级电容双向DC/DC变换器模型出发,得到系统小信号模型状态方程,推导得到传统PI控制下系统传递函数,通过对零极点图分析该传递函数受参数摄动的变化规律,从中分离出相关变量,经化简整理得到自适应PI控制方程,同时给出了控制器参数整定规则,最后通过构建输入端电压大范围变化以及混合储能控制系统的试验平台,验证所提自适应PI控制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发电技术 储能系统 超级电容 双向dc/dc 母线电压 自适应PI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双向DC/DC变换器混合储能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兆丰 李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5-188,193,共5页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的发电效率,设计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双向DC/DC变换器混合储能方案,并开展性能仿真分析。利用双向DC/DC变换器连接储能部件与负载母线,该变换器的控制性能对系统整体动/静态性能存在明显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Buck模...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的发电效率,设计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双向DC/DC变换器混合储能方案,并开展性能仿真分析。利用双向DC/DC变换器连接储能部件与负载母线,该变换器的控制性能对系统整体动/静态性能存在明显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Buck模式下仿真测试得到,双向DC/DC变换器高压侧电流逐渐升高,产生了持续上升的最高输出功率。双向DC/DC变换器与Buck电路达到了合理的参数,能够达到混合储能系统要求达到的稳定性与快速性控制标准。本设计的双向DC/DC变换器主电路与Boost电路各项参数处于较优的状态,能够实现对混合储能系统进行稳定高效控制的目标。电感与电容值满足系统运行要求,可以实现双向DC/DC变换器的快速响应,能够快速控制电流值,并获得稳定的电压参数,能够满足优异的动态调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双向dc/dc变换器 混合储能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系统的参数自适应改进VDCM控制策略
8
作者 乔顺庆 田桂珍 +1 位作者 张建伟 韩小宇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93-4004,共12页
在独立运行直流微电网中,由于接入大量电力电子变换装置,系统惯性较低,阻尼较小,系统稳定性较差,同时,新能源和负载的功率波动将引起母线电压波动,严重时会影响直流微电网的稳定运行。为增强系统惯性,本文研究基于参数自适应改进虚拟直... 在独立运行直流微电网中,由于接入大量电力电子变换装置,系统惯性较低,阻尼较小,系统稳定性较差,同时,新能源和负载的功率波动将引起母线电压波动,严重时会影响直流微电网的稳定运行。为增强系统惯性,本文研究基于参数自适应改进虚拟直流电机(virtual DC motor,VDCM)控制策略,提升母线电压暂态稳定性。介绍虚拟直流电机控制原理,建立储能控制系统的小信号模型,深入分析虚拟转动惯量、阻尼系数和电压调节器比例、积分参数对系统稳定性影响,以及母线电压波动过程中各波动阶段对参数大小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虚拟转动惯量、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与母线电压偏差的函数关系式。根据电压偏差动态调节VDCM和电压调节器参数,缩短电压的扰动恢复时间的同时减小电压波动。通过搭建的RTDS和RCP硬件在环实验系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储能控制 参数自适应 虚拟直流电机 硬件在环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直流微电网分布式储能单元SOC均衡下垂控制策略研究
9
作者 武小兰 杨永智 +3 位作者 白志峰 郭海长 郭桂芳 张锦华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60-3169,共10页
针对孤岛直流微电网中分布式储能单元荷电状态(SOC)的不一致性可能导致储能单元功率分配不准确和SOC失衡,从而降低电池寿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补偿的孤岛直流微电网分布式储能单元SOC均衡下垂控制策略。该策略的控制结构分为主... 针对孤岛直流微电网中分布式储能单元荷电状态(SOC)的不一致性可能导致储能单元功率分配不准确和SOC失衡,从而降低电池寿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补偿的孤岛直流微电网分布式储能单元SOC均衡下垂控制策略。该策略的控制结构分为主控制层和二次控制层。主控制层通过下垂控制实现电压稳定的基本功能,二次控制层引入电压补偿项,该补偿项由带均衡调节的反正切函数得到,旨在使电池的荷电状态和容量实现精确的电流共享,最终使各电池的SOC逐步收敛至平均值,并使输出电压的平均值与微电网标称电压一致。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控制结构简单、通信负担小的优点,有效提高了储能单元的SOC均衡精度,同时避免了储能单元的过充与过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分布式储能 下垂控制 电压补偿 荷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风电经柔性直流并网系统交流故障穿越策略
10
作者 张芳 黄河 梁修功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4,66,共9页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MMC-HVDC)输电技术是大规模新能源基地并网送出的首选方案,为了解决风电经MMC-HVDC并网系统在受端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期间的穿越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模块化设计的直挂式超级电容储能系统拓扑结构。为了解...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MMC-HVDC)输电技术是大规模新能源基地并网送出的首选方案,为了解决风电经MMC-HVDC并网系统在受端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期间的穿越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模块化设计的直挂式超级电容储能系统拓扑结构。为了解决实际超级电容参数不一致所导致的储能系统充放电能力削弱的问题,提出冗余子模块数量的计算方法。针对受端交流系统故障,提出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的故障穿越策略,因储能系统建模存在不确定性,基于H∞鲁棒控制理论设计超级电容储能系统双向DC/DC变换器的电流内环控制器。通过仿真验证所提超级电容储能系统拓扑结构和故障穿越策略的正确性、有效性,结果表明各储能子模块的超级电容电压能够实现均衡,并有效抑制直流线路过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超级电容储能 故障穿越 直流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SAC算法的光储微网混合储能自驱优级联自抗扰控制
11
作者 周雪松 张宇轩 +3 位作者 马幼捷 王馨悦 陶珑 问虎龙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93-104,共12页
母线电压稳定是实现新能源高水平消纳的重要前提。针对光储直流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因源荷不确定性扰动导致的母线电压波动问题,提出一种融入深度强化学习柔性动作评价(soft actor-critic, SAC)算法的自驱优级联自抗扰控制策略。首先,设... 母线电压稳定是实现新能源高水平消纳的重要前提。针对光储直流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因源荷不确定性扰动导致的母线电压波动问题,提出一种融入深度强化学习柔性动作评价(soft actor-critic, SAC)算法的自驱优级联自抗扰控制策略。首先,设计了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来实时估计和补偿系统中的不确定性扰动,以提升系统的扰动估计精度。其次,针对系统建立了马尔可夫决策模型,并设计了状态奖励与信息熵综合评估的SAC智能体,融入控制器参数优化中。通过其在线学习和经验回放实现了控制参数的自驱优整定,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抗扰性和鲁棒性。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比了3种控制策略在典型工况下的控制性能,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直流微电网 混合储能 自抗扰控制 深度强化学习 SA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混合微电网电源故障后电压/频率无差控制
12
作者 李军 包那琴 +2 位作者 陈建华 吕干云 陈遗志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9,共10页
大多数孤岛混合微电网中的互联变换器为跟网型变换器,在运行模式切换时需要远程通信改变其控制方式。当系统运行模式突然切换且遭遇通信故障或延迟,跟网型变换器无法快速改变控制方式,从而导致电压和频率崩溃。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一种新... 大多数孤岛混合微电网中的互联变换器为跟网型变换器,在运行模式切换时需要远程通信改变其控制方式。当系统运行模式突然切换且遭遇通信故障或延迟,跟网型变换器无法快速改变控制方式,从而导致电压和频率崩溃。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一种新型互联变换器(构网器),该变换器由一对背靠背的DC/DC和DC/AC变换器构成。构网器只需本地通信,通过测量和控制DC-DC侧直流电压、互联电容器电压以及DC-AC侧交流频率即可实现运行模式无缝切换,提高混合微电网韧性。基于光伏电源支撑的构网器控制在模式切换后会导致系统电压/频率的小幅跌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构网器与虚拟直流电机储能协调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在构网器和虚拟直流电机储能协同作用下,孤岛混合微电网中交直流任何一侧稳压电源突发故障后,交流侧频率以及直流侧电压均能够快速稳定在额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微电网 构网器 模式无缝切换 虚拟直流电机储能 无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储能对不同负载下发电燃气轮机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丁泽民 曾祥铎 +3 位作者 叶志成 李月明 夏舸 祝燕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4,共9页
船舶微电网中,发电燃气轮机性能与电力系统储能模式和负载的变化特性密切相关。为研究混合储能对不同脉冲负载下发电燃气轮机性能的影响规律,提高燃机运行稳定性与效率,基于100 kW实装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建立包括燃气轮机、同步发电... 船舶微电网中,发电燃气轮机性能与电力系统储能模式和负载的变化特性密切相关。为研究混合储能对不同脉冲负载下发电燃气轮机性能的影响规律,提高燃机运行稳定性与效率,基于100 kW实装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建立包括燃气轮机、同步发电机、飞轮储能与蓄电池储能系统的直流微电网模型。通过加载峰值功率20 kW、占空比为60%脉冲负载时系统的仿真和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模型的仿真精度。进一步在不同储能模式(无储能、蓄电池储能、飞轮储能、混合储能)以及脉冲负载不同占空比(40%、60%、80%)条件下,对微型燃气轮机和电网响应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结合混合储能,相较于单储能模式能有效提高燃气轮机及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且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更适合在高占空比脉冲负载的情况下运行,燃机性能得以发挥且电网系统能够最大限度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燃气轮机 直流微电网 混合储能 脉冲负载 功率分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弱磁控制的飞轮储能系统充放电控制技术
14
作者 魏乐 朱春霞 +1 位作者 周子宇 房方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45-3353,I0096,共10页
在飞轮系统背靠背双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变流器电路与电网进行能量交换的模型中,电机侧控制采用传统飞轮系统控制方法在充电、保持和放电运行3个阶段切换中会引起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为避免上述情况,首先介绍了考虑... 在飞轮系统背靠背双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变流器电路与电网进行能量交换的模型中,电机侧控制采用传统飞轮系统控制方法在充电、保持和放电运行3个阶段切换中会引起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为避免上述情况,首先介绍了考虑转子结构材料和实时储能量的飞轮本体模型;然后针对背靠背双PWM变流器电路使用了弱磁控制策略来维持飞轮工作状态切换时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最后采用改进的金豺算法对模型进行了PI控制器参数整定,提高了系统控制精度。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储能 机理建模 弱磁控制 金豺算法 直流母线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荷需求响应以及VSC控制方式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故障恢复
15
作者 刘青 朱维佳 马天祥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4-764,I0008,共12页
为提高交直流混联系统故障恢复的高效性以及可靠性。针对风光等分布式电源以及负荷存在的随机性问题,考虑VSC在交直流混联系统故障恢复时发挥的作用,构建含风光储联合系统和考虑到需求响应的可控负荷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模型。故障发生... 为提高交直流混联系统故障恢复的高效性以及可靠性。针对风光等分布式电源以及负荷存在的随机性问题,考虑VSC在交直流混联系统故障恢复时发挥的作用,构建含风光储联合系统和考虑到需求响应的可控负荷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模型。故障发生后首先通过改变VSC控制方式利用联合系统出力形成孤岛对重要负荷进行恢复。然后运用引入扰动因子以及混沌映射的二进制蚁狮优化算法得到考虑到VSC控制方式、风光不确定性以及负荷需求响应的综合恢复策略。最后对49节点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快速得到不同时刻下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的故障恢复方案,在保障重要负荷不断电的基础上恢复尽量多的负荷,与其他方案对比验证了所提恢复策略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故障恢复 孤岛划分 分布式储能 电压源型换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虚拟储能直流微电网的源储荷优化控制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畅 姜宇 +2 位作者 傅守强 舒一楠 张祥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3,共8页
直流微电网中采用虚拟储能控制可显著提升源-储-荷协同并网的支撑能力。文中首先分析了可控负荷、风机所蕴含的能量与电容器储存电量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分别建立了源于可控负荷和风机的虚拟储能模型。其次,基于虚拟储能控制提出计及负... 直流微电网中采用虚拟储能控制可显著提升源-储-荷协同并网的支撑能力。文中首先分析了可控负荷、风机所蕴含的能量与电容器储存电量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分别建立了源于可控负荷和风机的虚拟储能模型。其次,基于虚拟储能控制提出计及负荷收益、储能折损成本和弃风成本的直流微电网经济优化策略。在此基础上,在直流微电网源储荷协调控制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设计不同时段投入的虚拟电容值,提高系统的经济收益。最后,利用MATLAB进行算例分析,验证将风机、可控负荷向虚拟储能进行归类处理后,可使其虚拟出与储能设备类似的充放电特性,有利于提升系统的能量管理能力及运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储能 源储荷协调 混合储能 直流微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储能双向DC-DC变换器的自抗扰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55
17
作者 杨惠 骆姗 +2 位作者 孙向东 张琦 钟彦儒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42-1350,共9页
为了提高光伏储能系统的快速性和抗干扰能力,同时考虑到双向变换器的非线性特性,在建立双向DC-DC变换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器(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的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方法,设计适用... 为了提高光伏储能系统的快速性和抗干扰能力,同时考虑到双向变换器的非线性特性,在建立双向DC-DC变换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器(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的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方法,设计适用于光伏储能双向DC-DC变换器的自抗扰控制器,并对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ADRC的控制策略能有效抑制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和冲击,提高光伏储能系统的动态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储能 dc-dc变换器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端口DC/DC变换器的混合储能系统自适应能量控制策略 被引量:25
18
作者 田明杰 吴俊勇 +3 位作者 郝亮亮 熊飞 张巨瑞 张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78-3385,共8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多端口DC/DC变换器(multi-port DC/DC converters,MPC)的混合储能系统(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HESS),并将其应用于直流微电网。针对脉动负荷功率突变对直流母线电压及蓄电池组正常运行造成剧烈冲击的问题,提出了... 研究了一种基于多端口DC/DC变换器(multi-port DC/DC converters,MPC)的混合储能系统(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HESS),并将其应用于直流微电网。针对脉动负荷功率突变对直流母线电压及蓄电池组正常运行造成剧烈冲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平均滤波算法的自适应能量控制策略(adaptive energy control strategy,AECS)。首先,通过移动平均滤波算法将脉动负荷功率进行滤波,由蓄电池组承担平缓的功率变化,而由超级电容器补偿瞬时的功率突变,从而优化蓄电池充放电过程,延长其使用寿命;其次,引入超级电容端电压自适应控制,将超级电容端电压稳定在参考值附近;并对蓄电池组端口采用能量流均衡控制,使各蓄电池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趋于一致。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能量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口dc/dc变换器 混合储能系统 超级电容 蓄电池 移动平均滤波 自适应控制 能量流均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储能系统的双向DC-DC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64
19
作者 王冕 田野 +1 位作者 李铁民 陈国柱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6-71,共6页
分布式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日益广泛。本文采用了直流侧含有储能单元的交直流分布式电源(DG)统一模型,针对分布式电源大多具有间歇性、易波动的特点,利用直流侧储能单元平抑能量波动,以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和供电质量。储能单元通过两相交错并... 分布式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日益广泛。本文采用了直流侧含有储能单元的交直流分布式电源(DG)统一模型,针对分布式电源大多具有间歇性、易波动的特点,利用直流侧储能单元平抑能量波动,以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和供电质量。储能单元通过两相交错并联Buck-Boost型双向DC/DC变换器接入直流母线,针对传统两相并联DC/DC电路易出现的电感电流纹波较大、两相间电流不均衡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移相均流控制策略。最后搭建了5kW实验样机,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储能单元 双向dcdc变换器 两相交错并联 移相均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晋宇 周荔丹 +3 位作者 于天佑 王子强 赵轩辉 姚钢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24,共11页
储能系统具备平抑新能源波动、储存多余电能等作用,但单一类型的储能单元因响应速度、容量等限制难以满足需求。为提升孤岛直流微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方案,可充分发挥锂... 储能系统具备平抑新能源波动、储存多余电能等作用,但单一类型的储能单元因响应速度、容量等限制难以满足需求。为提升孤岛直流微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方案,可充分发挥锂电池高功率密度和一体化可再生燃料电池高能量密度的优势。首先,针对电、氢储能子系统分别设计DMPC控制器,可实现正常工况下电、氢储能分别支撑高、低频负荷,降低电储能充放电次数,延长寿命;而在氢储能停机工况下,可实现电储能单独支撑负荷,维持系统稳定。其次,考虑电、氢储能响应速度差异,基于DMPC代价函数的荷电状态恢复项,引入了权重自适应算子,避免了负责快速响应的电储能平均电压恢复能力突降,提高了直流电压暂态稳定性。最后,通过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直流微电网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电-氢混合储能 燃料电池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