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优化深度域速度反演的方法
1
作者 李继伟 李光鹏 +2 位作者 杜佳骏 冯荣昌 段晓旭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4,共8页
山前带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剩余速度场拾取困难,深度域速度场难以迭代收敛到最优,是山前带地震资料无法实现偏移准确归位的主要原因。利用五维数据规则化中的数据插值技术对偏移前的原始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数据重构,通过改变观测系统,改善... 山前带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剩余速度场拾取困难,深度域速度场难以迭代收敛到最优,是山前带地震资料无法实现偏移准确归位的主要原因。利用五维数据规则化中的数据插值技术对偏移前的原始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数据重构,通过改变观测系统,改善其面元属性,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以满足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场迭代的需求。同时为了保证偏移数据的保真性,数据插值得到的高信噪比共中心点道集仅作为深度域速度场迭代反演的输入道集,原始共中心点道集作为最终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输入道集,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深度域速度场迭代的快速准确收敛。实际资料应用表明,该方法可行性强,迭代更新求取的最终偏移速度场准确,偏移剖面反射归位合理,可为山前带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带 地震资料处理 五维数据规则化 数据插值 共中心点道集 深度域速度反演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CP算法的多深度相机点云配准方法研究
2
作者 徐大帅 杨宽 +1 位作者 张峻铭 黄璐 《河南科技》 2025年第2期20-23,共4页
【目的】针对深度相机视角有限,难以捕捉复杂场景内的所有细节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ICP算法实现两台深度相机点云配准方法。【方法】首先,制作一个立方体标定物,并用两台深度相机进行验证实验。其次,通过深度相机采集并融合不同视角... 【目的】针对深度相机视角有限,难以捕捉复杂场景内的所有细节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ICP算法实现两台深度相机点云配准方法。【方法】首先,制作一个立方体标定物,并用两台深度相机进行验证实验。其次,通过深度相机采集并融合不同视角下物体模型的点云数据,用VoxelGrid滤波器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最后,使用GICP算法对点云计算最优变换进行配准,实现点云融合。【结果】采集原始点云数据后,计算并比较基于GICP算法、ICP算法的处理结果,从而验证基于GICP算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的ICP算法,GICP算法的运行时间减少,且精度提高18.7%。【结论】基于GICP算法能提升多深度相机的点云融合效果,适合在较大范围的真实场景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配准 深度相机 GICP算法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浅埋深大采高工作面地表移动时空数据模型研究
3
作者 齐晓华 《能源与节能》 2025年第2期69-74,共6页
陕北榆神府矿区煤炭资源品质优良,煤层是典型的浅埋煤层。浅埋深大采高工作面煤层开采时对覆岩及地表造成的影响比一般采矿地质条件下更为严重,地表为黄土沟壑时地表沉陷灾害也更为严重。提出了利用传统地面观测站监测、GNSS自动监测和... 陕北榆神府矿区煤炭资源品质优良,煤层是典型的浅埋煤层。浅埋深大采高工作面煤层开采时对覆岩及地表造成的影响比一般采矿地质条件下更为严重,地表为黄土沟壑时地表沉陷灾害也更为严重。提出了利用传统地面观测站监测、GNSS自动监测和无人机航测等方式获得地表移动变形数据,以构建地表移动时空数据模型的方案,采用研究成果建立龙华煤矿20202工作面地面移动时空数据库,基于20202工作面地面移动时空数据库进行2-2煤层地面开采移动参数计算、开采沉陷预测,对预测精度进行评估。研究成果对提高对榆神府矿区浅埋深大采高开采地表移动的预测精度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神府矿区 浅埋深 大采高 开采沉陷 地表移动时空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时的基于振幅图的ToF深度优化方法
4
作者 葛晨阳 姜少敏 +1 位作者 刘洋 邓鹏超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4年第6期57-64,共8页
目前,ToF(Time of Flight)三维成像技术在人脸检测、3D目标识别、三维重建等视觉任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用ToF相机所获得的深度信息往往存在与像素、温度、深度畸变、多径干扰以及背景光相关的噪声干扰。现有的ToF优化算法... 目前,ToF(Time of Flight)三维成像技术在人脸检测、3D目标识别、三维重建等视觉任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用ToF相机所获得的深度信息往往存在与像素、温度、深度畸变、多径干扰以及背景光相关的噪声干扰。现有的ToF优化算法耗时较大且很难保留目标的细节信息,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ToF相机的实际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实时的基于振幅图的ToF深度图优化方法。首先通过ToF接收端采集的原始数据生成带有噪声的振幅图像。针对振幅图中的噪声,选用快速高效的双边网格滤波对振幅图进行去噪。然后,利用优化后的振幅图生成掩码以分割出深度图中前景和背景区域。同时,对深度图中的噪声以及误差像素用滤波的方式优化,最后将优化后的深度图和掩码融合生成最终的深度图。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可以实时有效地滤除深度图噪声,去除背景噪声的干扰,同时能很好地保留深度图中目标对象的细节信息。有助于ToF相机拥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F相机 图像优化 有效深度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束测深声呐自主数据质量监测及门限控制
5
作者 周天 袁伟家 +1 位作者 杜伟东 陈宝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2-909,921,共9页
为满足水面无人艇等海洋无人平台的需求,确保多波束测深声呐系统在无人监控和参数调节下具备可靠自主工作能力,本文提出一种数据质量在线监测及门限参数控制方法。通过建立基于质量和异常因子的监测模型,结合粒子滤波技术,提高海底地形... 为满足水面无人艇等海洋无人平台的需求,确保多波束测深声呐系统在无人监控和参数调节下具备可靠自主工作能力,本文提出一种数据质量在线监测及门限参数控制方法。通过建立基于质量和异常因子的监测模型,结合粒子滤波技术,提高海底地形跟踪门限控制抗差性。仿真和湖上试验显示该方法能判定数据有效性、适应地形变化,并提供合理深度门限,适用于多波束测深声呐系统的在线数据质量监测和无人自主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无人艇 多波束测深声呐系统 数据质量监测 门限控制 自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项监测能耗的建筑节能潜力分析
6
作者 赖振彬 李洋 +2 位作者 杨垣 帅海乐 李煜江 《绿色建筑》 CAS 2024年第5期105-109,共5页
基于分项计量装置和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提取某办公建筑连续2 a的分项能耗监测数据,掌握建筑各用能系统的分项能耗基础数据,加入建筑实际使用情况,分别对该办公建筑年总能耗、季节性能耗和重点分项能耗随温度变化趋势进行横纵向的对比,结... 基于分项计量装置和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提取某办公建筑连续2 a的分项能耗监测数据,掌握建筑各用能系统的分项能耗基础数据,加入建筑实际使用情况,分别对该办公建筑年总能耗、季节性能耗和重点分项能耗随温度变化趋势进行横纵向的对比,结合各分项年、月、日能耗分析其节能潜力并提出初步相应措施和相应管理建议。在不更改现有建筑设备和使用功能的情况下,仅通过行为习惯的整改措施预测该建筑整体能耗可以在现有能耗基础上可以降低3.2%~4.5%,如果对建筑进行更深层次的能源审计和重点用能设备进行深度能耗分析,预计可以挖掘更多的节能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系统 能耗数据 深度分析 横纵向 节能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对不同深度接地电阻影响差异化分析研究
7
作者 蒋显红 钟继祥 +2 位作者 陈智 邓植 石磊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447-452,共6页
防雷装置接地电阻值是衡量建(构)筑物接地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其阻值大小反映了防雷装置雷电流泄放能力,也是防雷检测技术报告结果评定的重要依据。根据防雷技术规范要求,雨后不能立即进行防雷装置检测,降水会直接影响建(构)筑物接地电... 防雷装置接地电阻值是衡量建(构)筑物接地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其阻值大小反映了防雷装置雷电流泄放能力,也是防雷检测技术报告结果评定的重要依据。根据防雷技术规范要求,雨后不能立即进行防雷装置检测,降水会直接影响建(构)筑物接地电阻值的大小。为了解降水对不同深度的防雷装置接地电阻的具体影响变化值,利用2021年10月—2022年9月在资阳市气象局办公区域内每日定时定点采集不同埋设深度防雷装置接地电阻值和同期的降水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和逐步回归方法,重点分析降水对不同埋设深度防雷装置接地电阻值影响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月均值与月降水量成反比,接地极埋设深度与接地电阻值极差成反比。当雨量在1.5~25.0 mm时,降水对深层接地电阻下降差值呈线性上升趋势,雨量达到25.0 mm后,接地电阻值保持不变;降水对浅层(≤0.5 m)接地电阻由于受到日照、风力、温度等气象因素的影响,接地电阻下降差值相对复杂一些,总体趋势为先上升后趋于缓平。基于降水与接地电阻下降差值的回归模型,为防雷装置检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防雷工程设计提供精确实用的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接地电阻值 不同深度 数据采集 下降变化 差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构造深度分区域平面拟合算法
8
作者 朱峰 冯兴乐 +1 位作者 伍川 林小勇 《中外公路》 2024年第2期61-67,共7页
针对现有沥青路面构造深度计算方法易受外界和人为因素影响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线激光三维数据的构造深度分区域平面拟合算法。该算法对采集的路面三维高度数据矩阵进行预处理,并提出一种基于斜率的点云数据自适应滤波算法。然后进行分... 针对现有沥青路面构造深度计算方法易受外界和人为因素影响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线激光三维数据的构造深度分区域平面拟合算法。该算法对采集的路面三维高度数据矩阵进行预处理,并提出一种基于斜率的点云数据自适应滤波算法。然后进行分块、确定中心点的局部极值,最后以三点一面的平面拟合算法为核心,计算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电动铺砂法的相关性超过94%,计算复杂度为立体拟合法的1/3,并实现了采集样本由点到面的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构造深度 平面拟合 三维数据 线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波形反演在复杂地表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以HQ工区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杜鑫 李奇伟 +1 位作者 刘沛然 潘薪羽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5期36-41,共6页
由于HQ工区目的层埋深浅,受复杂地表影响存在较大范围的空炮段,故在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中常规速度建模方法得到的速度模型精度低、成像效果差。通过总结分析全波形反演数据准备与常规数据处理的差别,将基于armousi模型的全波形反演技术于H... 由于HQ工区目的层埋深浅,受复杂地表影响存在较大范围的空炮段,故在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中常规速度建模方法得到的速度模型精度低、成像效果差。通过总结分析全波形反演数据准备与常规数据处理的差别,将基于armousi模型的全波形反演技术于HQ工区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中进行测试应用,并开展应用效果评价。应用结果表明,全波形反演技术可以准确还原复杂地表条件下地下介质的结构和性质,建立较高精度的地下速度模型,对应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效果具有明显提高。研究结果证实了全波形反演技术的优越性,对于全波形反演技术于复杂地表地区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三维地震 速度建模 叠前深度偏移 全波形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全球准实时水文数据的海洋声学应用
10
作者 徐妍 张晓娟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8-494,共7页
为了满足海洋声学性能实时评估的需要,文章采用高分辨率全球准实时海洋水文数据库,以中国某海域为研究对象,结合三维可视化高精度地形/海深信息,选取水深为300 m和4000 m两块区域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全球高分辨率准实时海洋温、盐、深环... 为了满足海洋声学性能实时评估的需要,文章采用高分辨率全球准实时海洋水文数据库,以中国某海域为研究对象,结合三维可视化高精度地形/海深信息,选取水深为300 m和4000 m两块区域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全球高分辨率准实时海洋温、盐、深环境混合坐标大洋环流模式数据,实现区域水声环境信息获取。在工业计算机上,地形/海深数据、温盐深数据的处理时间分别为0.70 s和0.03 s,符合实际工程快速应用的需求,将准实时声学环境信息代入水声射线模型中,得出深度为300 m浅海选区以及深度为4000 m深海选区的水声场仿真结果,应用于海洋设备的声学性能评估,指导声学设备使用。该研究方法可应用于当前海洋声学设备性能评估,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海深数据 海洋水文数据 数值海洋声学 水声设备性能评估 水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轨迹全数据监控系统研究
11
作者 王小波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260-264,共5页
回转钻进在井下瓦斯抽采施工中得到广泛推广,采用底抽巷回转钻进的方式进行瓦斯抽采,能够实现对目标煤层充分泄压、有效保障预掘巷掘进安全。以底抽巷抽采方式为基础,利用随钻钻孔轨迹仪、钻机开孔定向仪、水压监测系统等组成全数据监... 回转钻进在井下瓦斯抽采施工中得到广泛推广,采用底抽巷回转钻进的方式进行瓦斯抽采,能够实现对目标煤层充分泄压、有效保障预掘巷掘进安全。以底抽巷抽采方式为基础,利用随钻钻孔轨迹仪、钻机开孔定向仪、水压监测系统等组成全数据监控系统。介绍了钻孔轨迹仪、开孔定向仪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并对其工作特性、适用性、技术指标,钻孔轨迹设计原则以及系统工作流程进行了说明。最后通过实例,验证钻孔轨迹全数据监控系统具有判断煤层瓦斯空白带、预掘巷道的煤层厚度和煤层起伏精细测绘、钻孔深度的精准控制、钻机作业、停机状态监测等功能。为达到补孔效果,对补孔施工工艺涉及的钻具组合、钻机给进速度、给进压力以及转速等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钻孔轨迹仪 全数据监测 钻孔深度 煤层起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的电力通信网全链路数据异常检测方法
12
作者 邵正朋 张云翔 +2 位作者 洪涛 李霁轩 王义成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5期152-155,160,共5页
数据异常会造成电力通信网全链路故障,为建立更加稳定的电网通信环境,提出基于决策树的电力通信网全链路数据异常检测方法。建立决策树组织,通过剪枝处理实现对电力通信网异常数据的挖掘。根据数据标准化原则,定义链路标签,联合相关电... 数据异常会造成电力通信网全链路故障,为建立更加稳定的电网通信环境,提出基于决策树的电力通信网全链路数据异常检测方法。建立决策树组织,通过剪枝处理实现对电力通信网异常数据的挖掘。根据数据标准化原则,定义链路标签,联合相关电力通信数据,完成电力通信网全链路数据异常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异常传输行为的数据总量,在电力通信数据样本中所占比例低于13.9%。表明所提方法能够维护电网通信稳定性,解决了电力通信网全链路故障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 电力通信网 全链路数据 异常检测 挖掘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数据的带式输送机跑偏及堆煤算法研究
13
作者 伊文平 《江西煤炭科技》 2024年第2期187-189,193,共4页
为了解决同发东周窑煤业带式输送机输送带跑偏、出现堆煤等情况,通过点云数据处理来监测输送带跑偏程度、利用煤流等效高度判断堆煤情况。通过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输送带速度为0.5~3.0m/s时,边沿点检测相对误差为-6.98%3.12%,最大误差仅为... 为了解决同发东周窑煤业带式输送机输送带跑偏、出现堆煤等情况,通过点云数据处理来监测输送带跑偏程度、利用煤流等效高度判断堆煤情况。通过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输送带速度为0.5~3.0m/s时,边沿点检测相对误差为-6.98%3.12%,最大误差仅为2.83mm,在煤炭质量接近堆煤报警的临界值时,系统会发出警告,可以较好地实现对输送带跑偏及堆煤的实时监测,从而避免堆煤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跑偏堆煤监测 点云数据 煤流等效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赋能公路检测行业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展望
14
作者 杨杰 《交通与运输》 2024年第S01期252-254,266,共4页
ChatGPT赋能公路检测行业,通过此项技术去实现公路智能化检测,就有了底层技术逻辑支撑点。这是一场创新中的颠覆式变革,展现出一个全新的检测思维逻辑。ChatGPT人工智能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深度学习等,能分析出桥... ChatGPT赋能公路检测行业,通过此项技术去实现公路智能化检测,就有了底层技术逻辑支撑点。这是一场创新中的颠覆式变革,展现出一个全新的检测思维逻辑。ChatGPT人工智能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深度学习等,能分析出桥梁外观病害真实情况。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能够对公路、桥梁服役性能评估。大数据可以有效提升公路检测效率,提高检测管理时效性,确保全路网稳定安全运行,优化改革公路检测管理模式,让检测工作向着专业化、科学化、智能化、市场化方向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人工智能 大数据 公路检测 数据深度挖掘与使用 可靠的性能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融合的三维语义分割算法研究
15
作者 晁琪 赵燕东 刘圣波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267,共15页
如何高效提取稠密感知的图像特征信息以及真实三维感知的点云特征信息并充分利用其各自优势进行信息互补是提升三维目标识别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图像和点云融合的多模态框架用于三维语义分割任务。图像与点云特征提取分支相互独立,... 如何高效提取稠密感知的图像特征信息以及真实三维感知的点云特征信息并充分利用其各自优势进行信息互补是提升三维目标识别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图像和点云融合的多模态框架用于三维语义分割任务。图像与点云特征提取分支相互独立,设计深度估计融合网络用于图像分支,将稠密感知的图像语义信息与真值显式监督的深度特征信息有效融合,对点云的无序及稀疏性进行补偿。并改进体素特征提取方法,减少点云体素化带来的信息损失。图像、点云分支提取多尺度特征后通过动态特征融合模块提升网络对关键特征的提取能力,更有效的获取全局特征。同时本文提出点级的多模态融合数据增强策略,提升样本多样性的同时有效缓解样本不均衡问题。在Pandaset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本文的多模态融合框架展现出更优的性能和更强的鲁棒性,尤其在小样本小目标上性能提升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点云融合 深度估计融合 体素特征 语义分割 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表着陆系统调制度差分析及应用验证
16
作者 胡小龙 高振兴 +1 位作者 丁旋 严福斌 《航空计算技术》 2024年第5期120-124,共5页
仪表着陆系统(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ILS)对飞机进近着陆安全起到基础性保障作用。研究航迹偏离刻度(DOT)、调制度差(Difference in Depth of Modulation,DDM)与航迹偏离角三者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量化DOT,显示DDM与真实航迹偏离角... 仪表着陆系统(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ILS)对飞机进近着陆安全起到基础性保障作用。研究航迹偏离刻度(DOT)、调制度差(Difference in Depth of Modulation,DDM)与航迹偏离角三者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量化DOT,显示DDM与真实航迹偏离角的数量关联,为飞行事故调查提供量化依据。基于仪表着陆系统原理建立了ILS数字化波形仿真模型;并通过飞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对国内某机场04R跑道的ILS信号进行实例分析,求解了飞机进近阶段DOT、DDM与航迹偏离角间的定量关系;同时讨论了影响飞机进近安全的次级下滑道现象,为飞行数据分析提供了可行的量化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表着陆系统 调制度差 航迹偏离角 飞行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朴素贝叶斯的配电终端数据联合分层加密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璐璐 贾俊强 +2 位作者 蒋诗百 杨丽娜 马占军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5期109-112,117,共5页
为完善配电终端数据密文模板,缩短配电终端数据加密耗时,提出了基于朴素贝叶斯的配电终端数据联合分层加密算法。根据朴素贝叶斯模型建立决策树组织,联合已输出的配电终端数据求解挖掘深度指标的具体数值,完成对配电终端数据的处理。按... 为完善配电终端数据密文模板,缩短配电终端数据加密耗时,提出了基于朴素贝叶斯的配电终端数据联合分层加密算法。根据朴素贝叶斯模型建立决策树组织,联合已输出的配电终端数据求解挖掘深度指标的具体数值,完成对配电终端数据的处理。按照数据分层标准,创建密钥文本模板,再通过计算加密系数的方式,实现基于朴素贝叶斯的配电终端数据联合分层加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朴素贝叶斯模型的作用下,配电终端数据输出量达到9×109MB时,所需加密时长仅为27.3 ms,利用该方法定义密文模板的完善程度明显更高,加密耗时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朴素贝叶斯 配电终端数据 联合分层加密 决策树 挖掘深度 密文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岛油田反复插拔桩高扰动地层下动平台插桩分析
18
作者 亓孝辉 张达 +2 位作者 安涛 林增勇 王资璇 《石油工程建设》 2024年第3期15-23,共9页
埕岛油田动平台反复在同一井口插拔桩作业对海底土层破坏扰动极大,常规插桩分析方法对高扰动地层预测不准的问题频频发生。为提高插桩分析符合率及降低平台就位风险,通过对比SY、ISO、SNAME等国内外规范,提出了埕岛油田地区反复插拔桩... 埕岛油田动平台反复在同一井口插拔桩作业对海底土层破坏扰动极大,常规插桩分析方法对高扰动地层预测不准的问题频频发生。为提高插桩分析符合率及降低平台就位风险,通过对比SY、ISO、SNAME等国内外规范,提出了埕岛油田地区反复插拔桩高扰动土层的插桩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总结国内外规范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定性分析插桩对土体的破坏模式,采用大数据分析历史插桩深度和埕岛油田水深特征,归纳就位区域海床均匀性和插桩深度规律,最后通过对已有桩坑强度判别和物探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实例运用效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动平台在同一井口多次作业插桩符合率及作业效率,降低动平台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岛油田 插桩分析 反复插拔桩 历史插桩深度 大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自编码器的输电线路多特征数据融合
19
作者 郑文坚 常安 +2 位作者 宋云海 尚佳宁 崔曼帝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6期134-138,共5页
面对多特征数据融合消耗能量大、数据提取不完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自编码器的输电线路多特征数据融合方法。构建深度自编码器,提取输电线路多特征数据。采用逐层训练法训练提取的数据,解决梯度消失问题。采用向前传播方式计算置信度... 面对多特征数据融合消耗能量大、数据提取不完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自编码器的输电线路多特征数据融合方法。构建深度自编码器,提取输电线路多特征数据。采用逐层训练法训练提取的数据,解决梯度消失问题。采用向前传播方式计算置信度,判断传感节点簇的稳定性。利用巴氏系数计算不同特征之间相似度,通过加权特征融合,获取不同数据间的相似度权值,实现多特征数据加权融合。结合LEACH协议进行分簇,避免信道拥挤,避免数据提取不完全而影响融合结果。由实验结果可知,该方法单元消耗能量最大值为145 kJ,小于数据融合消耗总能量,能够达到节省融合能量损耗目的;提取单元格数为100个,与实际单元格一致,能够达到精准提取数据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自编码器 输电线路 多特征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注水剖面测井资料深度校正的几种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金友春 邢凤荣 +1 位作者 王艳丽 李伯芬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65-167,共3页
在同位素示踪注水剖面测井中 ,根据注水井中不同的管柱结构、短套管位置、自然伽马基线等因素 ,提出了自然伽马对比法、磁定位短套管接箍对比法、磁定位与自然伽马曲线综合对比法和注水层位残留放射性和同位素曲线辅助校深法等 4种不同... 在同位素示踪注水剖面测井中 ,根据注水井中不同的管柱结构、短套管位置、自然伽马基线等因素 ,提出了自然伽马对比法、磁定位短套管接箍对比法、磁定位与自然伽马曲线综合对比法和注水层位残留放射性和同位素曲线辅助校深法等 4种不同的测井资料深度校正方法 ,并阐述了其各自的特点。认为在资料深度校正时 ,自然伽马对比法是普遍适用的 ,磁定位短套管法是最为简单的。为了要准确地进行资料的深度校正 ,应综合运用多种校正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注水剖面 测井资料 深度校正 油藏注水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