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牛地气田DK13井区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工程甜点评价 |
蒋艳芳
|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
2025 |
0 |
|
2
|
大牛地气田马五_(1+2)亚段风化壳储层地质甜点预测 |
刘嘉
|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
2025 |
0 |
|
3
|
致密碳酸盐岩水平井各段产出贡献及其主控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为例 |
吴悦
|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
2025 |
0 |
|
4
|
基于多参数反演的岩溶古地貌恢复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的应用 |
孙涵静
|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
2024 |
1
|
|
5
|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奥陶系“垮塌”型岩溶储层发育规律 |
丁晓琪
张哨楠
潘怀孝
李良
贾会冲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7
|
|
6
|
基于砂体构型精细刻画潮坪砂坝优质砂体——以大牛地气田D17井区太原组2段为例 |
杨辰雨
田景春
张翔
林小兵
刘绪钢
曹桐生
邢浩婷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5
|
|
7
|
鄂尔多斯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储层成岩作用评价 |
罗月明
刘伟新
谭学群
杨琦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7
|
|
8
|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铝土质泥岩储层的测井评价 |
刘文辉
潘和平
李健伟
赵景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7
|
|
9
|
大牛地气田储层伤害研究 |
王海军
邓媛
段春节
刁宗宝
霍斐斐
洪荆晶
|
《岩性油气藏》
CSCD
|
2010 |
18
|
|
10
|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盒3段河道砂岩相控储层预测 |
许杰
何治亮
董宁
周小鹰
李军
朱生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2
|
|
11
|
碳酸盐岩孔洞型储层分层次储集空间表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_(7)为例 |
丁晓琪
刘鑫
祁壮壮
张威
刘四洪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2
|
|
12
|
大牛地气田气井最小携液产量研究 |
郑军
闫长辉
张文洪
郑峰
徐卫峰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3
|
|
13
|
大牛地气田石炭系—二叠系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邱隆伟
周涌沂
高青松
徐宁宁
张向津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1
|
|
14
|
大牛地气田DP14水平井氮气泡沫钻井实践与认识 |
汤明
何世明
邢景宝
郑锋辉
邓红琳
曹树生
周怀光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15
|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优选大牛地气田压裂井层 |
李国锋
王德安
成勇
苏蓉
李月丽
王文清
|
《岩性油气藏》
CSCD
|
2011 |
9
|
|
16
|
酸压裂缝体形态与流动能力的控制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5亚段储层为例 |
郭建春
陈付虎
苟波
李嘉瑞
王世彬
肖晖
任冀川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0
|
|
17
|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盒3段辫状河道沉积相预测 |
许杰
董宁
宁俊瑞
张永贵
周小鹰
佘刚
|
《岩性油气藏》
CSCD
|
2011 |
9
|
|
18
|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低渗气田产水规律 |
周俊杰
李颖川
宋东斌
钟海全
刘通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19
|
大牛地气田低渗储层成因及评价 |
朱春俊
王延斌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5
|
|
20
|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山西组砂体组合类型及成因模式 |
陈昭佑
王光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