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还是社会改良主义--再论五四运动后戴季陶的政治思想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文丽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共5页
戴季陶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上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其政治思想的选择与变化是其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反映。本文以五四运动后戴季陶的政治思想为研究对象,重新审视戴季陶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变化,从中分析和感受激变时代中国政治思想曲折... 戴季陶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上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其政治思想的选择与变化是其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反映。本文以五四运动后戴季陶的政治思想为研究对象,重新审视戴季陶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变化,从中分析和感受激变时代中国政治思想曲折发展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戴季陶 政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季陶的早期国家思想与笕克彦 被引量:4
2
作者 董世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9-93,共5页
戴季陶的早期国家思想中包含着较多的时代因素。在理论上他的国家思想直接来源于他的日本老师笕克彦。他信奉笕克彦的自由意志说,否定国家契约说。他认为后者缺乏现实的依据。戴季陶在吸收笕克彦的国家理论的同时并没有完全照抄,在国体... 戴季陶的早期国家思想中包含着较多的时代因素。在理论上他的国家思想直接来源于他的日本老师笕克彦。他信奉笕克彦的自由意志说,否定国家契约说。他认为后者缺乏现实的依据。戴季陶在吸收笕克彦的国家理论的同时并没有完全照抄,在国体和国家目的等方面,他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民初的思想界有其存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季陶 笕克彦 早期国家思想 国家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与戴季陶的《星期评论》 被引量:1
3
作者 俞慰刚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101-106,共6页
本文以五四运动时期戴季陶和沈定一在上海联合主办的《星期评论》为中心,分析研究当时国民党人在上海的革命工作。在众多的关于戴季陶的研究中基本上都会将《星期评论》作为一个亮点来进行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基本观点是由孙中山指派戴季... 本文以五四运动时期戴季陶和沈定一在上海联合主办的《星期评论》为中心,分析研究当时国民党人在上海的革命工作。在众多的关于戴季陶的研究中基本上都会将《星期评论》作为一个亮点来进行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基本观点是由孙中山指派戴季陶、或戴季陶受命创办《星期评论》。那么,《星期评论》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而以《星期评论》为阵地的国民党人及进步知识分子全体又是怎样投入到五四运动中去的呢?本文以孙中山、戴季陶及《星期评论》时期为主线,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以期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戴季陶 《星期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季陶与同盟会 被引量:2
4
作者 俞尉刚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86-92,共7页
本文在简述同盟会历史及戴季陶与之相关经历的基础上,以戴季陶的有关文章为材料,明确了戴季陶加入同盟会的时间及关系,并重点分析了他对同盟会的认识,得出了以下几方面的结论:(1)戴季陶在1912年4月以前基本上没有论及或提到过同盟会,尽... 本文在简述同盟会历史及戴季陶与之相关经历的基础上,以戴季陶的有关文章为材料,明确了戴季陶加入同盟会的时间及关系,并重点分析了他对同盟会的认识,得出了以下几方面的结论:(1)戴季陶在1912年4月以前基本上没有论及或提到过同盟会,尽管他在回忆中提到曾在同盟会成立大会上见过孙中山,但实际上在他的其他文献中并没有这方面的资料说明这一点。(2)戴季陶大约是1911年下半年在南洋槟榔屿加入同盟会的,但所留文字资料较少。(3)1912年与孙中山见面以后,尤其是1912年4月以后,他在文章中谈论同盟会的频率较高,所谈问题亦深入透彻。(4)虽然戴季陶是同盟会的会员,但对于同盟会也持有不少批评意见,也给予了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季陶 同盟会 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青年之路》看戴季陶的党化教育思想
5
作者 王金龙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53,共7页
1924年改组前后,国民党开始实施党化教育,当时作为革命人才摇篮的中山大学首当其冲。1926年戴季陶被任命为中大校长后,开启了其在中大的党化教育历程。戴季陶的党化教育思想以三民主义为根本,强调通过对知识、经验这一"知"的... 1924年改组前后,国民党开始实施党化教育,当时作为革命人才摇篮的中山大学首当其冲。1926年戴季陶被任命为中大校长后,开启了其在中大的党化教育历程。戴季陶的党化教育思想以三民主义为根本,强调通过对知识、经验这一"知"的掌握来增进对三民主义这一"信"的理解与信仰;与此同时,他一方面以三民主义的民族性与传统性来区别、对抗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与现代性,一方面又以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实用性建设来完善、证明三民主义。戴季陶的党化教育思想是与其"戴季陶主义"一脉相承的,都试图证明三民主义的正统性与国民党统治的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季陶 党化教育 中山大学 《青年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