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FD-DEM的流-固耦合数值建模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蔡国庆 刁显锋 +3 位作者 杨芮 王北辰 高帅 刘韬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2,共16页
随着土体渗流侵蚀研究的逐渐深入,对土颗粒流失和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方法呈现出多尺度的特点。其中,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耦合方法(CFD-DEM)为在细观尺度上研究流-固耦合相互作用对土体宏观力学特性的影响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 随着土体渗流侵蚀研究的逐渐深入,对土颗粒流失和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方法呈现出多尺度的特点。其中,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耦合方法(CFD-DEM)为在细观尺度上研究流-固耦合相互作用对土体宏观力学特性的影响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CFD-DEM耦合方法在岩土工程领域应用现状,本文系统总结现有流-固耦合计算方法的优缺点,重点论述CFD-DEM耦合方法的建模策略,包括固相颗粒形状建模与粒间接触模型、流体相控制方程及参数计算方法,以及CFD-DEM耦合计算,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CFD-DEM耦合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dem 流-固耦合 颗粒建模 流体建模 流-固相互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雷达阵地选址预处理方法研究
2
作者 李桂祥 王贺贺 +1 位作者 徐斌 李静明 《空天预警研究学报》 CSCD 2024年第3期184-188,共5页
防空预警雷达阵地选址的优劣直接影响雷达本身及防空武器作战效能的发挥.针对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常规实时计算方法存在耗时、耗力的问题,在明确阵地选址预处理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预处理的具体流程和参数计算方法.通过数据预处理,... 防空预警雷达阵地选址的优劣直接影响雷达本身及防空武器作战效能的发挥.针对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常规实时计算方法存在耗时、耗力的问题,在明确阵地选址预处理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预处理的具体流程和参数计算方法.通过数据预处理,以空间换时间的方式解决了阵地自动选址计算量大、耗时长的问题.实例仿真结果表明,该雷达阵地选址预处理方法大大缩短了自动选址时间,有效提高了选址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数字高程模型 雷达阵地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ESat-2的横断山区NASA DEM高程精度评价与误差校正
3
作者 周鹏飞 王艳霞 周汝良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146,共11页
以星载激光雷达ICESat–2为参考数据源,将NASA DEM作为实验数据,分析了其在横断山区中西部复杂地形地貌区的整体高程精度;同时,研究了DEM误差与地表变量(如坡度、坡向、起伏度、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等)之间的关系。为校正NASA DEM... 以星载激光雷达ICESat–2为参考数据源,将NASA DEM作为实验数据,分析了其在横断山区中西部复杂地形地貌区的整体高程精度;同时,研究了DEM误差与地表变量(如坡度、坡向、起伏度、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等)之间的关系。为校正NASA DEM的高程误差,引入随机森林、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极度梯度提升树模型和轻量级梯度提升模型等4种机器学习方法,结合地表变量构建了高程误差校正模型并对校正后的NASA DEM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NASA DEM的高程平均误差为–3.5 m,平均绝对误差为8.2 m,均方根误差为11.7 m,高程误差符合正态分布。NASA DEM的高程精度随着坡度、起伏度和植被覆盖度的增大而降低,不同坡向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高程精度存在较大差异。4种机器学习模型均能校正NASA DEM的高程精度,校正后的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均有所改善;RF、XGBoost和LightGBM校正后的平均误差均为0 m;BPNN校正后平均绝对误差最低为6.9 m;BPNN和XGBoost校正后均方根误差最低均为10.6 m;BPNN校正后的R2值最高;BPNN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校正精度表现最佳。本研究结果为地学研究中选择和应用NASA DEM时提供精度上的参考依据,并通过引入多种机器学习模型,为NASA DEM及其他全球DEM产品高程误差校正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ESat–2 NASA dem 高程模型 精度评价 dem校正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DEM重构的城市内涝模拟研究
4
作者 雷晓辉 翟明硕 +1 位作者 蔡志鹏 龙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55,共7页
为了提高城市内涝模拟精度,以福州市杨桥中路片区为例,利用InfoWorks ICM软件构建了基于局部DEM重构的精细化内涝耦合模型,并采用3场历史降雨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精度较高。采用相同的模型结构,在进行网格化2D区... 为了提高城市内涝模拟精度,以福州市杨桥中路片区为例,利用InfoWorks ICM软件构建了基于局部DEM重构的精细化内涝耦合模型,并采用3场历史降雨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精度较高。采用相同的模型结构,在进行网格化2D区间时分别使用重构DEM、原始DEM以及单一反距离权重插值DEM,对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局部DEM重构的内涝模型相较于原始DEM模拟水深相对误差平均降低了25.83%,相较于单一反距离权重插值DEM,模拟水深与范围更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InfoWorks ICM 局部重构dem 精细化模型 反距离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SPH流固耦合的冰区船舶快速性预报
5
作者 吴捷 刘璐 +1 位作者 田于逵 季顺迎 《船舶》 2024年第1期70-83,共14页
船舶在冰区海域中航行会受到冰水环境阻力的影响,是冰区船舶快速性研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为合理分析冰区船舶的快速性能,该文采用基于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 船舶在冰区海域中航行会受到冰水环境阻力的影响,是冰区船舶快速性研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为合理分析冰区船舶的快速性能,该文采用基于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方法的流固耦合模型模拟船舶冰区航行过程,获得不同航速下的船舶阻力和推进力,进一步计算出螺旋桨的推力、扭矩以及定速航行所需的螺旋桨转速等参数。为研究船体结构、海冰与海水之间的流固耦合作用,文中通过SPH粒子与固定粒子边界相对运动的拟合项直接计算固体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建立船体结构、海冰与海水耦合的DEM-SPH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分别对船舶在冰区的航行阻力和推进力进行模拟,通过拟合的方式匹配航行阻力和推进力,并考虑尾部流场导致的船体阻力增额,从而预报船舶在特定航速下实现自航所需的螺旋桨转速。此外,文中还模拟了DTMB 5415船模在浮冰区和层冰区中航行的阻力和不同螺旋桨转速下的推力,对船模在不同工况下实现特定航速航行所需的螺旋桨转速进行了预报。计算结果表明:DEM-SPH耦合模型对船-冰、桨-冰作用中的流固耦合过程模拟效果出色,可完整描述船体及尾部伴流场对海冰的拖曳作用;通过文中所述阻力-推力模拟算例及强制力的拟合分析,所形成的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的船舶自航下螺旋桨转速预报,可为进一步的试验验证和工程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区船舶 dem-SPH流固耦合 离散元方法 船体阻力 螺旋桨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DEM方法与多孔介质模型的管式固定床反应器柱状颗粒床层特性研究
6
作者 张刚 宋斯铎 +1 位作者 朱梓瑞 刘雪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0-99,共10页
使用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元法(CFD-DEM)和多孔介质模型分别对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进行数值模拟,讨论在不同装填方式与管径比条件下,柱状颗粒床层的堆积特性与单位压降变化规律,并对比两种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结果的一致性和计算效率。计算结果... 使用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元法(CFD-DEM)和多孔介质模型分别对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进行数值模拟,讨论在不同装填方式与管径比条件下,柱状颗粒床层的堆积特性与单位压降变化规律,并对比两种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结果的一致性和计算效率。计算结果表明,混合装填方式比单一装填方式更容易使柱状颗粒床层达到稳定状态。在采用单一装填方式且管径比一定时,床层压降会随入口气速增大而增大,在实际应用中应选择合适的入口气速,以防止设备损坏。当采用混合装填方式时,床层截面压力波动显著减小20.63%,床层颗粒堆积更均匀。对比CFD-DEM与多孔介质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效率,发现当颗粒雷诺数(Re_(p))小于229时,多孔介质模型与耦合算法得到的床层压降最大偏差为6.3%;当Re_(p)从229增大到458时,床层压降的偏差随Re_(p)增大而增大,最大偏差为13.4%,满足工程误差要求。在计算效率方面,使用多孔介质模型计算所需要的时间是CFD-DEM耦合算法的1320。因此,当管径比大于16.58、Re_(p)小于458时,多孔介质模型对于柱状颗粒床层计算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状颗粒 管式固定床反应器 CFD-dem耦合算法 多孔介质模型 压降 数值模拟 管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DEM确定Nash汇流模型的参数 被引量:8
7
作者 石朋 芮孝芳 瞿思敏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8-381,共4页
针对推求Nash汇流模型参数的传统方法中需要有足够数量的流域降雨径流资料,而目前在大部分地区并没有足够的水文资料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确定Nash模型参数的新方法.首先由DEM提取地形地貌参数,然后推算Nash模型的参数.选择长江三峡沿渡... 针对推求Nash汇流模型参数的传统方法中需要有足够数量的流域降雨径流资料,而目前在大部分地区并没有足够的水文资料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确定Nash模型参数的新方法.首先由DEM提取地形地貌参数,然后推算Nash模型的参数.选择长江三峡沿渡河流域为例进行模拟计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实用上是可行的,完全避开了大量降雨径流资料的处理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深化缺少资料情况下汇流计算方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sh汇流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 降雨 径流 水文资料 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流化床气固两相流瞬态数值模拟与验证 被引量:7
8
作者 施卫东 张铃杰 +1 位作者 周岭 陆伟刚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4-409,共6页
为了突破均相流模型不能全面考虑颗粒碰撞过程中受力的瓶颈,采用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的DEM离散元模拟方法,对准三维鼓泡流化床起始阶段的气固两相运动进行了瞬态数值模拟.结合流化床起始过程的高速摄影试验结果,从床层高度、空泡大小... 为了突破均相流模型不能全面考虑颗粒碰撞过程中受力的瓶颈,采用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的DEM离散元模拟方法,对准三维鼓泡流化床起始阶段的气固两相运动进行了瞬态数值模拟.结合流化床起始过程的高速摄影试验结果,从床层高度、空泡大小的变化以及颗粒相运动特性等角度对比分析了试验结果和数值计算结果.发现在流化床鼓泡的初始阶段,DEM模型的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床层高度和空泡形态基本一致;在流化床内由于高速气流和颗粒相互作用产生的空泡临近破碎的阶段,DEM预测的空泡直径和床层高度均小于试验测量结果.但是从整体流体动形态以及颗粒运动轨迹等角度,DEM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对稠密两相流进行求解,同时也能较好地描述气固流化床内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对工程实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离散元法模型 气固两相流 多相交互作用 数值模拟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DEM的露天矿三维地质模型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光伟 白润才 +1 位作者 曹兰柱 赵浩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3-75,共3页
三维地质实体建模对于露天矿的工程设计与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了一种快速构建露天矿三维地质实体模型的方法———包络面构模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多层DEM表面模型和侧面DEM模型,利用固化成体技术生成三维地层实体模型,并以... 三维地质实体建模对于露天矿的工程设计与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了一种快速构建露天矿三维地质实体模型的方法———包络面构模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多层DEM表面模型和侧面DEM模型,利用固化成体技术生成三维地层实体模型,并以实际工程数据对建模方法进而验证。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同时表达空间对象表面和内部结构的能力,可在工程设计、采掘计划编制以及虚拟开采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dem) 露天矿 地质模型 实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环境下DEM流域特征提取及应用 被引量:42
10
作者 孙庆艳 余新晓 +3 位作者 胡淑萍 肖洋 李金海 武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44-147,共4页
该文详细介绍了ArcGIS9.2中的水文分析工具箱的使用方法,包括从原始DEM数据提取河网的步骤、应注意的问题等。研究区域选取位于北京山区的红门川小流域,采用1∶10000的比例尺、10m分辨率的DEM作为基本的地形数据,应用ESRI公司开发的ArcG... 该文详细介绍了ArcGIS9.2中的水文分析工具箱的使用方法,包括从原始DEM数据提取河网的步骤、应注意的问题等。研究区域选取位于北京山区的红门川小流域,采用1∶10000的比例尺、10m分辨率的DEM作为基本的地形数据,应用ESRI公司开发的ArcGIS9.2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流域水文信息特征的提取;并利用SWAT模型运行水文响应单元(HRUs)的生成,共生成了25个子流域和92个HRUs。经分析,得到的研究区域河网特征以及研究区其他常用的流域特征信息,与实际河流水系特征基本吻合,因此应用DEM划分的流域结果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数字高程模型 流域特征 水文信息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M分辨率对产流产沙模拟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任希岩 张雪松 +2 位作者 郝芳华 程红光 杨志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1期1-4,26,共5页
地形状况决定流域基本特征,因此在进行流域水文过程模拟时,DEM分辨率会影响流域特征参数的提取,进而影响模拟结果。在研究流域模拟过程中DEM分辨率对流域参数提取及产流产沙模拟的影响,选择黄河下游支流洛河卢氏水文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区... 地形状况决定流域基本特征,因此在进行流域水文过程模拟时,DEM分辨率会影响流域特征参数的提取,进而影响模拟结果。在研究流域模拟过程中DEM分辨率对流域参数提取及产流产沙模拟的影响,选择黄河下游支流洛河卢氏水文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区,采用Resizecell技术对1∶25万DEM图进行单元栅格处理,分别生成100m×100m、200m×200m、300m×300m和400m×400m四种不同分辨率的DEM图;分别模拟四种情况下1997~1999年流域的产流量与产沙量,进而分析DEM分辨率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DEM分辨率对亚流域的面积或个数的提取影响不大,但对坡度值的提取影响较大。其中,400m×400m的DEM与100m×100m的DEM相比,1997~1999年产流模拟结果分别相差9.12%、9.71%、19.52%,产沙量模拟结果分别相差42.25%、43.56%、49.70%。因此,在进行流域产流、产沙模拟时,应进行坡度订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分辨率 SWAT模型 坡度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流域流水网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行南 叶丽华 井立阳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在广东西江中下游区间流域和长江三峡区间流域上 ,运用ARC/INFO和RiverTools ,由数字高程模型 (DEM )分别导出了不同空间比例尺下的流域流水网 .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地形起伏大的流域上流水网的可靠性高 ;不同方法推导出的流水网存在一... 在广东西江中下游区间流域和长江三峡区间流域上 ,运用ARC/INFO和RiverTools ,由数字高程模型 (DEM )分别导出了不同空间比例尺下的流域流水网 .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地形起伏大的流域上流水网的可靠性高 ;不同方法推导出的流水网存在一定的差异 ,尤其在地形起伏较小的流域上 ;由流水网计算的流域平均汇流路径长度和坡度等地形特征值随DEM网格的大小而变 ,故只能作为描述地形的相对指标 .上述指标可应用于流域水文模拟中 ,但应用时需考虑地形的起伏程度和DEM网格的大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流水网 地形特征值 水文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栅格DEM与水流路径的黄土区沟缘线自动提取技术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刘鹏举 朱清科 +2 位作者 吴东亮 朱金兆 唐小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2-76,共5页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沟缘线的自动提取是黄土丘陵沟壑区进行分布式水文计算与土壤侵蚀建模的关键技术.该文以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进行河网提取与流域划分技术为基础,基于栅格单元间八流向算法构建水流路径,提出一种基于汇流路径...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沟缘线的自动提取是黄土丘陵沟壑区进行分布式水文计算与土壤侵蚀建模的关键技术.该文以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进行河网提取与流域划分技术为基础,基于栅格单元间八流向算法构建水流路径,提出一种基于汇流路径坡度变化特征确定沟坡段,进一步形成封闭沟缘线的新方法,并编程实现了该方法.通过对蔡家川流域1∶10000等高线生成2m数字高程模型,依据35°作为判断沟坡单元的标准,自动生成沟缘线分布图,并与原始坡度分布图比较,取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地貌特征提取 沟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M提取坡度·坡向算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李粉玲 李京忠 张琦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7355-7357,共3页
以1∶1万地形图数字化所生成的DEM为研究对象,采用6种算法分别提取坡度、坡向。通过比较不同算法所提取坡度的平均值、最大值、标准差、中误差以及坡向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坡向余弦中误差及标准差、不同坡向面积数据,定量地分析中误差... 以1∶1万地形图数字化所生成的DEM为研究对象,采用6种算法分别提取坡度、坡向。通过比较不同算法所提取坡度的平均值、最大值、标准差、中误差以及坡向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坡向余弦中误差及标准差、不同坡向面积数据,定量地分析中误差与地形变化的关系,找到研究区较合理的坡度、坡向的提取算法,进一步分析不同水平分辨率DEM所提取的坡度、坡向的面积误差变化规律。运用面积百分比加权总体误差和面积百分比平均总体误差的指标,获取2项指标与水平分辨率的线性函数关系,为实际工作选取适宜的水平分辨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坡度 坡向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延河流域水文特征提取与分析 被引量:38
15
作者 宋向阳 吴发启 +2 位作者 赵龙山 吴光艳 张青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0-206,共7页
基于DEM数据,依据地表径流漫流模拟算法,使用ArcGIS软件中的水文分析工具,提取与分析延河流域河网特征及相关信息,并与1∶25万地形图数字化水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集水面积阈值是决定河网提取精度的关键参数,阈值越大,提取河网越稀... 基于DEM数据,依据地表径流漫流模拟算法,使用ArcGIS软件中的水文分析工具,提取与分析延河流域河网特征及相关信息,并与1∶25万地形图数字化水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集水面积阈值是决定河网提取精度的关键参数,阈值越大,提取河网越稀疏,反之则提取河网越密集;随着集水面积阈值的增大,河源数和河网密度、河流的级数、总河长等随之减少,但主河长变化不大;当阈值为5.51 km2时,提取河网与实际较吻合。因此,基于90m分辨率的DEM数据提取延河流域水系和子流域是切实可行的,可以作为数字流域建设与水资源管理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dem) 延河流域 水文特征提取 集水面积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空间尺度DEM坡度转换图谱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燕 汤国安 齐清文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79-82,共4页
从地理学的宏观与实际需求的角度出发 ,选择代表黄土高原典型地貌类型 (黄土丘陵沟壑区、破碎塬区、梁峁区 )的 3个样区作为试验区 .试验以 1∶1 0 0 0 0高精度地形图的 5m空间分辨率DEM(数字高程模型 )所提取的地面坡度为准值 ,运用GI... 从地理学的宏观与实际需求的角度出发 ,选择代表黄土高原典型地貌类型 (黄土丘陵沟壑区、破碎塬区、梁峁区 )的 3个样区作为试验区 .试验以 1∶1 0 0 0 0高精度地形图的 5m空间分辨率DEM(数字高程模型 )所提取的地面坡度为准值 ,运用GIS、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方法 ,研究基于 1∶5 0 0 0 0地形图的 2 5m空间分辨率DEM所提取地面坡度的误差特征与纠正方法 .文中应用地学信息图谱的理论和方法 ,经过反复实验、分析 ,找到一个精度较理想的 ,可适用于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的坡度转换图谱 .同时 ,利用它实现对基于 1∶5 0 0 0 0地形图的 2 5m空间分辨率DEM提取地面坡度统计值的误差纠正 ,为其应用精度提供参考标准和依据 .此外 ,它也可以为各类DEM的适用性、应用精度的科学估算 ,以及有关标准的制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尺度 dem坡度转换 地面坡度 信息图谱 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典型流域特征参数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慧敏 张建军 +3 位作者 黄明 茹豪 徐佳佳 李民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0-95,共6页
以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取其流域特征及河道特征,统计分析各特征值随流域面积尺度大小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流域面积增大,河道干流长度、干支流总长度、河道弯曲系数、流域形状系数均增大,河道不对称系数、流域平均高... 以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取其流域特征及河道特征,统计分析各特征值随流域面积尺度大小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流域面积增大,河道干流长度、干支流总长度、河道弯曲系数、流域形状系数均增大,河道不对称系数、流域平均高程均减小,河网密度、河道比降、平均坡度均先减小后趋于稳定;研究地区虽对洪水具有微弱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河道比降应该控制在6.1%以下,河网密度应控制在0.58km/km2以下,故面积小于10km2的小流域应为研究区水土流失治理的核心区域;坡度在25°以上的土地面积约占整个流域面积的52%左右,易发生洪水,需大力加强水土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流域特征 河系特征 面积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DEM建立香港土壤地体数据库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玉国 张甘霖 +3 位作者 周生路 张华 骆永明 赵其国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0-164,共5页
完成了香港SOTER数据库的建立,采用数字高程模型和其它基础图件,制图过程完全计算机化,使SOTER方法更适合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对SOTER在中大比例尺尺度上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完善其适用范围和理论体系;以香港作... 完成了香港SOTER数据库的建立,采用数字高程模型和其它基础图件,制图过程完全计算机化,使SOTER方法更适合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对SOTER在中大比例尺尺度上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完善其适用范围和理论体系;以香港作为研究区域,建设基于SOTER方法的土壤信息数据库,对于评价该区土壤、环境质量以及生态利用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TER 土壤地体数据库 dem 数字高程模型 香港 现代制图方法 GIS 比例尺尺度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回波机载LiDAR数据提取林地DEM的判别分析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尹艳豹 唐守正 +1 位作者 郎璞梅 高瑞馨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6-113,共8页
选取包含明显空地的林地作为建模样地,通过对其激光点云单次和多次回波数据的三维空间坐标分布、反射强度分布和垂直分布3方面特征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基于判别分析的林地DEM提取方法。取林木郁闭并实测了大量(1472个)地面控制点的验证样... 选取包含明显空地的林地作为建模样地,通过对其激光点云单次和多次回波数据的三维空间坐标分布、反射强度分布和垂直分布3方面特征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基于判别分析的林地DEM提取方法。取林木郁闭并实测了大量(1472个)地面控制点的验证样地加以检验。结果表明:对山区林地林木复杂环境的DEM提取采用判别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其精度达到高差总平均值0.24m,方差0.05,高差处于-0.5~0.5m之间的数据占总量的93.85%;与直接的网格窗口划分DEM滤波模拟对照比较,其结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 数字高程模型(dem) 判别分析 多重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模型的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的建立——以吉林省靖宇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楠 尹继娟 +2 位作者 梁秀娟 李印锡 吴世利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7-30,共4页
吉林省靖宇自然保护区富含天然矿泉水资源并发育火山群,为了调节水资源、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保护矿泉水资源,利用GMS软件根据研究区内钻孔资料以及已有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靖宇自然保护区的三维地质结构模型,但此模型不能真实的反... 吉林省靖宇自然保护区富含天然矿泉水资源并发育火山群,为了调节水资源、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保护矿泉水资源,利用GMS软件根据研究区内钻孔资料以及已有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靖宇自然保护区的三维地质结构模型,但此模型不能真实的反映出研究区特有的火山群地貌,因此又利用MAPGIS软件根据研究区地形图矢量化的等高线建立了DEM数字高程模型,DEM模型能较清楚地反映研究区地面的真实信息。因此基于DEM模型的三维地质结构模型不仅能模拟研究区地层情况,还能清晰地模拟出研究区地表起伏状况,尤其是对火山群地貌的模拟。这两种模型的结合为地形起伏较大、地形较复杂地区难模拟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dem 三维地质结构模型 MAPGIS GMS 靖宇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