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AE-Sepharose Fast Flow分离纯化刺芹侧耳木质素降解酶 被引量:4
1
作者 贾俊睿 陈敏 +1 位作者 梁新乐 李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48-450,共3页
[目的]为Pleurotus eryngii—Co60-7木质素降解酶的分离纯化和综合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DEAE—Sepharose^TM Fast Flow离子交换介质,分别考察缓冲液pH值、流速和洗脱方式等对刺芹侧耳木质素降解酶分离纯化的影响,确定了最佳... [目的]为Pleurotus eryngii—Co60-7木质素降解酶的分离纯化和综合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DEAE—Sepharose^TM Fast Flow离子交换介质,分别考察缓冲液pH值、流速和洗脱方式等对刺芹侧耳木质素降解酶分离纯化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分离纯化层析条件。[结果]DEAE-Sephalose^TM Fast Flow分离纯化Pleurotus eryngii-Co60-7木质素降解酶的最佳层析条件为:选择20mmol/L,pH值为5.0醋酸钠一醋酸缓冲体系,3ml/min的流速,进行分步洗脱(100、200~300和1000mmoL/L NaCl的三步洗脱),可较好地实现刺芹侧耳发酵液木质素降解酶初分,该纯化操作目标蛋白回收率达85%,纯化分离因素为2.71。[结论]该技术在分离纯化刺芹侧耳木质素降解酶上可行,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EUROTUS eryngii-Co60-7 木质素降解酶 离子交换层析 DEAE-SepharoseTM fast 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AE-Sepharose Fast Flow柱层析对龙牙百合多糖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小蒙 刘成梅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4-127,共4页
采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剂、4.6 cm×100 cm的层析柱,以多糖主峰的对称性、宽度和多糖得率为指标,筛选最佳上样量、流速和吸附时间,研究龙牙百合多糖的分离纯化工艺,探索快速、大量提纯百合多糖的方法和途径。结果表... 采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剂、4.6 cm×100 cm的层析柱,以多糖主峰的对称性、宽度和多糖得率为指标,筛选最佳上样量、流速和吸附时间,研究龙牙百合多糖的分离纯化工艺,探索快速、大量提纯百合多糖的方法和途径。结果表明:分离多糖工艺条件为上样量2 g、洗脱流速2 mL/min、吸附时间5 min,分离得2种多糖LLP1、LLP2,得率分别为33%、19.5%,总得率为52.5%,主峰尖锐、对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牙百合 多糖 DEAE-Sepharose fast flow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流型河流围油栏设计与拦油性能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利琼 刘思汉 +2 位作者 张鹏 许铎 胡洪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3-559,共7页
在处理水上溢油事故中,围油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现有急流型河流围油栏较为单一的问题,依据传统围油栏参数,设计新型双层网栅围油栏,用于急流型河流的溢油回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中主流计... 在处理水上溢油事故中,围油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现有急流型河流围油栏较为单一的问题,依据传统围油栏参数,设计新型双层网栅围油栏,用于急流型河流的溢油回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中主流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二维数值水槽模型,以多相流法(volume of fluid,VOF)作为计算模型,模拟油水在新型围油栏作用下的瞬态分布,并以拦油量作为监测数据探索围油栏拦油性能优化方向。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围油栏网格半径为30 mm,孔隙率为0.3。相比于传统围油栏,新型围油栏拦油量优于传统围油栏,为急流型河流围油栏设计提供了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流型河流 围油栏 拦油量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食对不同规格四大家鱼游泳能力的影响
4
作者 林小菊 俞立雄 +4 位作者 曾钰评 吴池杰 王珂 刘明典 段辛斌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8-98,共11页
研究旨在探讨禁食时间对不同体长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四种淡水鱼类游泳能力的影响。研究选取了体长不同[短W组(4.34±... 研究旨在探讨禁食时间对不同体长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四种淡水鱼类游泳能力的影响。研究选取了体长不同[短W组(4.34±0.21)—(7.86±0.29)cm、中S组(14.53±0.25)—(15.6±0.68)cm、长E组(20.29±0.7)—(23.4±0.51)cm]的实验鱼3组(n=40),在分别饥饿0、2d、5d、10d和15d后测定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及暴发游泳速度以评估禁食时间及体长对鱼类游泳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及暴发游泳速度均与体长相关。绝对临界游泳速度和绝对暴发游泳速度(cm/s)随着体长的增加而增加,而相对临界游泳速度和相对暴发游泳速度(BL/s)(体长,BL)则随体长的增加而降低。每种鱼在两个单独的体长组(W、S、E组)的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和暴发游泳速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四大家鱼的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和暴发游泳速度大小排序为青鱼>草鱼>鳙>鲢。在禁食条件下,感应流速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临界游泳速度和暴发游泳速度均显著降低(P<0.05),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在禁食0—15d内,四大家鱼的感应流速W组显著高于S组(P<0.05),均显著高于E组(P<0.01),临界游泳速度、暴发游泳速度W组显著低于S组(P<0.05),均显著低于E组(P<0.01)。结果表明,与W组相比,S组和E组在禁食条件下游泳能力受影响较小,建议放流体长超10 cm的四大家鱼。在S组和E组5d禁食后,游泳能力未显著下降。适度禁食可能提升捕食能力,但长时间禁食会削弱游泳能力,影响摄食和逃避捕食者的能力,降低存活率。因此,放流前应避免长时间禁食,确保游泳能力,增强野外生存能力和摄食成功率。四大家鱼幼鱼游泳能力受体长和禁食影响,体长增加游泳能力增强,禁食则相反。建议放流时挑选体型较大(10 cm以上)、营养良好的鱼苗,以提高存活率和增殖放流项目成效。研究为四大家鱼的增殖放流技术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食 体长 四大家鱼 感应流速 临界游泳速度 暴发游泳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集加权迭代修正最小二乘拟合原理的快速自适应拉曼光谱基线校正算法
5
作者 徐嘉阳 蒙思宇 +6 位作者 张志伟 陈弘毅 马玉婷 王策 齐向东 胡慧杰 宋一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50,共7页
拉曼光谱是无损光谱分析技术,通过分析散射光的频率变化获取物质的分子结构信息。基线校正是提升光谱数据质量的关键步骤,可以去除背景信号和不相关噪声,凸显并纯化目标信号。传统的拉曼光谱技术对基线校正的时效性要求不高,但随着流式... 拉曼光谱是无损光谱分析技术,通过分析散射光的频率变化获取物质的分子结构信息。基线校正是提升光谱数据质量的关键步骤,可以去除背景信号和不相关噪声,凸显并纯化目标信号。传统的拉曼光谱技术对基线校正的时效性要求不高,但随着流式拉曼和内窥拉曼等需要实时处理光谱数据的应用场景增多,基线校正在速度和准确性要求也随之提高。传统的迭代多项式拟合和小波变换方法在时间、精度或自适应能力上存在不足。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负集加权迭代修正最小二乘原理的快速自适应基线校正算法(MWIALS)。主要原理是提取负数集并赋予更高权重,在迭代过程中不断修正基线,并通过设置参数阈值以跳出循环,实现快速准确的基线校正。提出两种参数选择策略:固定参数(FMWIALS)适用于批量同类型光谱的快速处理,自适应(AMWIALS)适用于差异化光谱的自适应处理。该算法应用于颗粒物的流式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主流算法相比,MWIALS在实际光谱处理上显著高效(平均处理时长47 ms·谱^(-1)),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自适应性。该算法能够满足流式拉曼和内窥拉曼等生物样本检测中实时光谱处理的需求,为拉曼光谱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基线校正 流式拉曼 快速 自适应 负集加权迭代修正最小二乘算法(MWIA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流固耦合方法的自由表面流动问题分析
6
作者 温喆然 徐自力 +2 位作者 薛杰 王旭阳 王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5-1331,共7页
针对自由表面流动与弹性结构的流固耦合计算效率低、计算耗时长的问题,将流体体积法与基于结构-虚拟弹性体的快速动网格方法相结合,发展了一种适用于自由表面流动的高效流固耦合方法。使用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VOF)法对流体自由表... 针对自由表面流动与弹性结构的流固耦合计算效率低、计算耗时长的问题,将流体体积法与基于结构-虚拟弹性体的快速动网格方法相结合,发展了一种适用于自由表面流动的高效流固耦合方法。使用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VOF)法对流体自由表面进行追踪;将流体域视为虚拟弹性体并构建结构-虚拟弹性体系统,以流固耦合界面的多相流体力为激励求解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得到结构振动位移和流场网格变形;在每一个时间步内依次求解流体流动、结构变形和流场动网格,实现流固耦合计算。基于发展的方法计算了溃坝水流冲击下弹性挡板的流固耦合响应,得到了溃坝水流的自由液面和弹性挡板的运动行为,结果表明:自由液面演变和弹性挡板振动位移的计算结果与已有算法的结果吻合良好;在同等网格规模下,与已有算法相比本文方法可减少33.3%的计算时间;在水流冲击作用下,弹性挡板向冲击侧小幅弯曲。随后水流沿挡板左侧上升并形成射流,挡板向另一侧大幅弯曲。最后由于两侧流体的阻尼,挡板振幅逐渐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自由表面流动 流体体积(VOF)法 快速动网格方法 溃坝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音速均匀流场中无限域声传播模拟的快速奇异边界法
7
作者 廖琪琦 习强 +1 位作者 徐文志 傅卓佳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7-708,共12页
快速奇异边界法被首次用于求解亚音速均匀流场中的无限域声传播问题.在奇异边界法中,满足亚音速均匀流场中声传播特性的基本解与权重系数的线性组合被用于计算得到声压.其中,源点强度因子被用于解决基本解的源点奇异性问题,基于递归骨... 快速奇异边界法被首次用于求解亚音速均匀流场中的无限域声传播问题.在奇异边界法中,满足亚音速均匀流场中声传播特性的基本解与权重系数的线性组合被用于计算得到声压.其中,源点强度因子被用于解决基本解的源点奇异性问题,基于递归骨架分解技术的快速直接求解法被用于分解压缩奇异边界法在大规模声学计算中生成的稠密矩阵.最后,在两个数值算例中,通过与解析解、有限元参考解及已有文献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快速奇异边界法的精确性、收敛性和有效性,并且探究了Mach数、波数对亚音速均匀流场中声传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边界法 快速算法 亚音速均匀流 无限域 声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FAST角点检测的LK光流算法 被引量:4
8
作者 朱代先 刁弘伟 刘树林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15期45-50,共6页
针对传统LK光流法无法有效跟踪快速移动的目标,跟踪时存在特征点选取实时性和准确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改进FAST角点检测的LK光流算法。应用改进后的FAST角点检测提取出的角点作为候选特征点,通过设定筛选方案从中选取具有较高对... 针对传统LK光流法无法有效跟踪快速移动的目标,跟踪时存在特征点选取实时性和准确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改进FAST角点检测的LK光流算法。应用改进后的FAST角点检测提取出的角点作为候选特征点,通过设定筛选方案从中选取具有较高对比度的特征点作为目标特征点,结合图像金字塔分层,最终使用LK光流法对其进行跟踪。改进FAST角点检测能够更快速地提取出最强的灰度变化角点,使得子像素计算准确性得以提高并且减少了提取特征点的时间。引入图像分层缩放源图像,能够使算法稳定跟踪快速运动的目标。实验结果从运动目标检测所需时间、特征点的数量、每秒处理的视频帧数以及x轴和y轴方向运动误差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证明所提出的改进算法运行速度快,能够快速且准确地跟踪动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K光流法 fast角点检测 目标跟踪 动态目标 金字塔图像分层 迭代 特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观交通流模型的城市快充负荷精细化实时仿真框架
9
作者 钱涛 方铭宇 +2 位作者 束雯暄 胡秦然 邵成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117-4129,I0002,共14页
电动汽车迅速普及,各类快充、超快充桩功率不断提高,城市充电负荷实时波动特性凸显。该文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微观交通流模型的城市快充负荷精细化实时仿真框架。首先,考虑车辆跟驰、超车换道等微观交通行为,建立微观交通模型,精细化刻画... 电动汽车迅速普及,各类快充、超快充桩功率不断提高,城市充电负荷实时波动特性凸显。该文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微观交通流模型的城市快充负荷精细化实时仿真框架。首先,考虑车辆跟驰、超车换道等微观交通行为,建立微观交通模型,精细化刻画交通网与充电设施运营状态对电动汽车用户行驶行为与充电选择的影响;其次,建立交通出行矩阵,分配出行需求,并考虑时间、距离、价格等因素,描述单个电动汽车的微观决策过程;最后,通过逐车逐秒仿真,模拟电动汽车在微观交通网络中的行驶和充电选择过程,获取路网的车流量和快充站的充电负荷实时动态变化情况。通过基于南京市路网的仿真算例,充分展示充电负荷的时空动态特性,体现电价对充电负荷的波动性和响应时滞性的影响,并为精细化充电负荷调度提供有力的分析基础和仿真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快速充电基础设施 微观交通仿真 充电选择决策 充电负荷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solids phase wall boundary condition on simulation of gas-solids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riser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新宇 高金森 +1 位作者 徐春明 蓝兴英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63-1069,共7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改进ORB特征点与LK-金字塔光流法的位移测量方法及工程应用
11
作者 刘小林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59-1468,共10页
为解决光流法在工程现场应用中易受光照变化干扰导致特征点检测失准、匹配偏差及跟踪成功率低的难题,以提升结构位移识别精度为目标,提出融合改进ORB特征点与LK-金字塔光流算法的结构位移测量方法。该方法包含2层模块:首先,在特征检测层... 为解决光流法在工程现场应用中易受光照变化干扰导致特征点检测失准、匹配偏差及跟踪成功率低的难题,以提升结构位移识别精度为目标,提出融合改进ORB特征点与LK-金字塔光流算法的结构位移测量方法。该方法包含2层模块:首先,在特征检测层,构建FAST特征点自适应阈值模型,通过动态调整阈值解决固定阈值易引发的特征点误检与误配问题;结合Hessian矩阵边缘响应值分析实现边缘伪特征点的精准剔除,并引入改进型非极大值抑制算法对特征点进行空间均匀化筛选,提升特征点集的稳定性与空间分布合理性。其次,在位移解算层,依托优化后的特征点集,设计多尺度分层金字塔光流追踪架构,采用由粗到精的迭代计算策略逐层优化运动矢量,有效克服大尺度位移工况下的追踪失效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该方法在复杂光照下的特征点匹配正确率达到76.0%,较SURF、SIFT和传统ORB等算法的正确率和计算效率均有提升;2)位移结果误差小于4%,且在保持与DIC算法精度相当的情况下,效率更高;3)盾构井施工过程的现场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人工测量的结果较为吻合,两者位移差异在±1.5 mm以内,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流法 位移监测 ORB特征点 LK-金字塔 盾构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管流致噪声干扰下的复值域EFastICA管道泄漏声定位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名杨 杨进 +1 位作者 郑伟 樊恩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1-58,65,共9页
供水管网存在大量分支接头,流体在分支接头的分流作用下产生支管流致噪声,并通过管道与泄漏声信号进行耦合。针对支管流致噪声存在下的供水管道泄漏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效快速独立主成分分析(efficient fast independent component... 供水管网存在大量分支接头,流体在分支接头的分流作用下产生支管流致噪声,并通过管道与泄漏声信号进行耦合。针对支管流致噪声存在下的供水管道泄漏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效快速独立主成分分析(efficient fast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EFastICA)技术的复值域高效快速独立主成分分析(complex efficient fast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C-EFastICA)技术,该算法将时域瞬时线性EFastICA技术的代价函数、约束函数、迭代规则等有效地扩展到复数域,实现对含支管流致噪声的泄漏声信号分解处理。与其他主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类算法固定选择非线性函数不同的是,C-EFastICA根据声信号的广义高斯性特征,自适应地选择非线性函数建立代价函数和迭代学习规则,使得算法对混合信号的分离程度更高。试验结果表明,泄漏信号和支管流致噪声均是超高斯信号,经C-EFastICA分解得到的源泄漏信号对漏点的定位相对误差低于12%,低于传统同类的C-FastICA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检测 支管流致噪声 复值域高效快速独立主成分分析(C-EfastICA) 复值域独立主成分分析(C-fastI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st-LOF与光流轨迹的弱小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黎航 邹卫军 沈运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43,共5页
研究动态背景中弱小运动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ast-LOF的光流轨迹分类方法。针对弱小运动目标占据像素少、特征缺失等问题,引入光流轨迹思想,在高维空间检测异常光流轨迹实现动态背景中弱小运动目标检测;针对传统LOF算法复杂度... 研究动态背景中弱小运动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ast-LOF的光流轨迹分类方法。针对弱小运动目标占据像素少、特征缺失等问题,引入光流轨迹思想,在高维空间检测异常光流轨迹实现动态背景中弱小运动目标检测;针对传统LOF算法复杂度过高问题,引入fast-LOF降低异常检测环节复杂度,保证系统良好的检测效率。以手持摄像机拍摄视频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白光场景中算法可以实现复杂大视场中弱小运动目标快速检测,光流轨迹和fast-LOF的结合有效提高了算法性能和检测效率,在视觉检测系统中具备一定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小运动目标 光流轨迹 异常检测 fast-LO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堆钠池传热流动计算程序 FASTOR-3D 的校验计算
14
作者 李德贵 席时桐 卢万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5-118,121,共5页
为研究快堆钠池内的流动和传热,采用质量、动量、能量守恒方程和空隙率方法,建立了快堆钠池内三维流动和传热的数学模型,并利用SIMPLE计算方法编制了计算程序FAS-TOR-3D.由于钠池的结构非常复杂,任何一点的设计变... 为研究快堆钠池内的流动和传热,采用质量、动量、能量守恒方程和空隙率方法,建立了快堆钠池内三维流动和传热的数学模型,并利用SIMPLE计算方法编制了计算程序FAS-TOR-3D.由于钠池的结构非常复杂,任何一点的设计变动可能改变池内的传热特性,给整个快堆带来巨大的影响.选用了10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算例,从不同的侧面验证了FASTOR-3D.计算结果表明,FASTOR-3D的计算基础是正确的.对于复杂区域的三维流动和传热还有待于全真模型实验的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堆 池式堆 流动 传热 快堆钠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K和FAST的时间序列图像快速配准算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荆滢 齐乃新 +1 位作者 杨小冈 卢瑞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62-470,共9页
LK光流算法是一种精确高效的特征跟踪算法,能够较大幅度提高图像配准的精度和速度。针对时间序列图像的配准问题,基于LK光流算法,通过基于图像金字塔的方式跟踪改进后的FAST特征角点,采用一种鲁棒的单应矩阵估计算法解算配准参数,提出... LK光流算法是一种精确高效的特征跟踪算法,能够较大幅度提高图像配准的精度和速度。针对时间序列图像的配准问题,基于LK光流算法,通过基于图像金字塔的方式跟踪改进后的FAST特征角点,采用一种鲁棒的单应矩阵估计算法解算配准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LK光流和改进FAST特征的实时鲁棒配准算法。通过一组时间序列图像从配准精度和配准速度两个方面对所提出算法的性能进行了验证分析,平均重投影误差为0.16,平均处理速度为30 Hz。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提取稳定的FAST角点,快速准确地跟踪匹配序列图像之间的特征,较好地解决时间序列图像的实时配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图像 图像配准 LK光流 fast特征点 特征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掘面风流动态调控参数与压抽比对粉尘运移的影响及降尘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龚晓燕 李相斌 +5 位作者 陈龙 裴晓泽 付浩然 王天舒 张红兵 薛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1,共8页
随着矿山快掘设备的逐渐引进,快掘面粉尘污染问题愈加严重。为有效减少快掘面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污染,设计出风流动态调控降尘净化系统,通过调节风流的状态并设计了不同工况下的风流调控方案,以降低司机处粉尘浓度与粉尘的扩散距离。以陕... 随着矿山快掘设备的逐渐引进,快掘面粉尘污染问题愈加严重。为有效减少快掘面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污染,设计出风流动态调控降尘净化系统,通过调节风流的状态并设计了不同工况下的风流调控方案,以降低司机处粉尘浓度与粉尘的扩散距离。以陕西某矿快掘面为例,建立了风流—粉尘耦合场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井下验证;分析了风流动态调控降尘净化系统中出风口偏角、出风口缩放口径、出风口距端头距离及风量压抽比4个参数对风流与粉尘场的影响规律;设计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参数与司机处粉尘浓度与粉尘扩散距离之间的关联性,确定了最佳调控净化方案。结果表明:各参数对司机处粉尘浓度与粉尘扩散距离影响程度的显著性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风量压抽比、出风口偏角、出风口距端头距离、出风口缩放口径。确定的最佳调控净化方案为出风口距离端头10 m、出风口偏角20°、出风口缩放口径1.0 m及风量压抽比1。设计搭建试验平台进行了准确性及净化效果测试验证,模拟值与试验值的平均误差小于8.91%,净化后司机处粉尘浓度由327.22 mg/m^(3)降低至156.47 mg/m^(3),降低了52.18%,粉尘扩散距离由39.74 m缩短至25.91 m,缩短了34.80%,有效改善了快掘面的空气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风 快掘面 空气净化 风流动态调控 数值模拟 气固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et神经网络的油浸式变压器绕组流-热耦合快速计算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云鹏 高艺倩 +4 位作者 刘刚 胡万君 王文浩 王博闻 高成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97-2909,I0032,共14页
该文针对采用传统数值方法进行大型油浸变压器绕组温升仿真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U-net神经网络训练的快速计算方法,可以迅速地预测变压器绕组温升及热点。首先,根据流热耦合原理筛选输入变量,并运用流热耦合方法计算不同工况下... 该文针对采用传统数值方法进行大型油浸变压器绕组温升仿真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U-net神经网络训练的快速计算方法,可以迅速地预测变压器绕组温升及热点。首先,根据流热耦合原理筛选输入变量,并运用流热耦合方法计算不同工况下的输出结果,并将之制作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同时,详细讨论3个对网络训练影响最显著的超参数;其次,将归一化后的训练集输入U-net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设置超参数最佳组合;最后,将预测集输入训练好的模型进行预测计算及反归一化操作,预测绕组热点与Fluent仿真结果相差仅0.44 K,单次仿真时间从200 s缩短为0.07 s。预测结果与实验温度平均误差最大为2.31 K,最小为0.98 K,预测方差为0.31左右。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快速获得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的温度及热点,可满足变压器温度热点数字孪生的实时性仿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et神经网络 流热耦合 绕组温升 快速计算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冷快堆关键热工水力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红义 薛秀丽 +7 位作者 周志伟 林超 李虹锐 高鑫钊 余新太 马晓 肖宇白 罗锐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97-1816,共20页
钠冷快堆因其高热效率、高燃料利用率和固有安全性,以及能够实现闭式燃料循环以减少长寿命放射性废物的独特优势,被认为是第四代核能系统的首选堆型,也是目前国际核能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概述了国际钠冷快堆及热工水力领域的发展历程... 钠冷快堆因其高热效率、高燃料利用率和固有安全性,以及能够实现闭式燃料循环以减少长寿命放射性废物的独特优势,被认为是第四代核能系统的首选堆型,也是目前国际核能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概述了国际钠冷快堆及热工水力领域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方向,并指出了当前钠冷快堆热工水力领域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和挑战,本文针对热工水力研究领域的三个关键核心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冷却剂钠的流动换热特性、堆芯热工水力分析方法,以及自然循环余热排出的设计与验证。总结了国际范围内的研究成果,分析了遇到的技术挑战和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这些分析和总结旨在为中国钠冷快堆技术在提高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的技术挑战提供指导,同时也为未来钠冷快堆的热工水力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推动我国钠冷快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冷快堆 热工水力 自然循环 盒间流 固有安全 非能动安全 固有热工流体安全性 湍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式钠冷快堆堆内自然循环余热排出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志伟 薛秀丽 +3 位作者 林超 余新太 杨勇 杨红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17-1824,I0001,共9页
基于装量功率比约为1 t/MW的较典型池式钠冷大功率快堆的堆内自然循环设计,采用ERAC程序,对两组4种不同事故余热排出系统(DHRS)输入条件下,反应堆在紧急停堆后堆内的自然循环余热排出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DHRS启用到其对堆芯产生... 基于装量功率比约为1 t/MW的较典型池式钠冷大功率快堆的堆内自然循环设计,采用ERAC程序,对两组4种不同事故余热排出系统(DHRS)输入条件下,反应堆在紧急停堆后堆内的自然循环余热排出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DHRS启用到其对堆芯产生显著冷却效应,需要较长时间,在千秒量级。在该段时间内,堆芯余热的排出依靠反应堆固有的热工流体安全特性。随后,在堆内关键温度上升到限值之前启用DHRS带出池内热量,使堆内关键温度处于下降趋势即可满足安全要求;相比将独立热交换器(DHX)布置在冷池,将其布置在热池时,热池温度及主容器壁温相对要低,这有利于主容器的温度控制,其效果要优于布置于冷池。另外,不同布置会对堆芯盒内、盒间流流量产生影响,但总体上对堆芯的冷却效应影响不大;池式钠冷快堆余热排出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固有热工流体安全特性,降低对DHRS的时效性要求。可以考虑将全部的DHX都布置在热池,并缩小设备体积、降低散热功率设计值,或在不降低安全性的前提下选用其他更经济便捷的有效方式等,以此大幅降低余热排出设备投入成本,降低反应堆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性。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后续的商用快堆、一体化快堆等池式液态金属堆的堆内自然循环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快堆 钠冷快堆 自然循环 余热排出 固有安全 热工流体安全特性 盒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循环自适应串行交错时间匹配算法的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计算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刚 郝世缘 +2 位作者 胡万君 刘云鹏 李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5-1197,共13页
针对传统算法存在的步长调整及耦合点选择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子循环自适应串行交错(SCAS)的时间匹配算法。首先,在步长调整方面,通过加入自适应(ATS)-启发式(HTS)混合变步长算法,解决步长无法实时调整的问题;然后,针对耦合点选择问题,该... 针对传统算法存在的步长调整及耦合点选择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子循环自适应串行交错(SCAS)的时间匹配算法。首先,在步长调整方面,通过加入自适应(ATS)-启发式(HTS)混合变步长算法,解决步长无法实时调整的问题;然后,针对耦合点选择问题,该文在传统常规串行交错(CSS)时间匹配算法及现有改进方案子循环常规串行交错(SCSS)的基础上,提出SCAS时间匹配算法,采用自适应方案确定计算时间窗及预定耦合点,并引入指数平滑法对其精度进行保证;最后,该文基于110 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建立二维瞬态单分区分匝绕组模型,并将所提算法与其他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精度方面,与传统CSS算法相比SCAS算法的流场及温度场最大平均相对误差均不超过0.45%,在可接受误差范围内;在效率方面,SCAS算法总体计算效率较CSS算法提高了近20倍。同时,为了说明所提算法的工程价值,该文搭建基于110 kV变压器绕组模型的温升实验平台,将SCAS时间匹配算法应用于该模型中,实验结果表明:在精度方面,SCAS算法与实验达到稳态时最大绝对误差为2.7 K;在计算效率上,本文所提算法的计算效率较传统算法提升约46倍,计算步数约为传统的1/47,减少了计算冗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循环自适应串行交错 混合变步长 二维瞬态流热耦合问题 快速计算方法 温升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