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横前交叉相遇局面让路船减速时TCPA及DCPA的变化规律分析
1
作者 翁建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0-372,376,共4页
与正横前来船构成交叉相遇时 ,如让路船采取单用减速的措施 ,则随着减速幅度大小的变化 ,TCPA(最近会遇时间 )和 DCPA(最近会遇距离 )也按一定规律变化 ,文中结合数学推导 ,分析了两者的变化规律 ,从而为驾驶员确立最佳避让措施提供依据 .
关键词 交叉相遇 减速 TDPA dcpa 变化规律 避让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遇局面避碰过程中DCPA及TCPA的变化
2
作者 徐翌森 刘强 《广州航海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8-22,共5页
对遇碰撞是航行安全问题中最危险的问题之一.为了研究对遇局面避碰过程中DCPA(最小会遇距离)与TCPA(最小会遇时间)值变化的含义,提高航海安全.通过进行模拟实验的方法,以集装箱船为例,具体地描述了避碰过程中TCPA和DCPA值的变化情况.实... 对遇碰撞是航行安全问题中最危险的问题之一.为了研究对遇局面避碰过程中DCPA(最小会遇距离)与TCPA(最小会遇时间)值变化的含义,提高航海安全.通过进行模拟实验的方法,以集装箱船为例,具体地描述了避碰过程中TCPA和DCPA值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由于船长操纵习惯的不同,会导致DCPA和TCPA值不同.同时,给出了各船舶应在何种DCPA和TCPA值进行避碰和返航的建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碰 模拟器 TCPA dc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船采取避让行动后来船DCPA的变化规律
3
作者 朱建洲 《交通科技》 2000年第2期49-51,共3页
对本船采取避让行动后来船 DCPA的变化规律进行探讨 ,以弥补目前各类培训教材对这方面分析的不足。可作为“雷达标绘”
关键词 避让行动 dcpa变化规律 雷达标绘 船舶操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中转向避让DCPA决策模拟模型
4
作者 赵劲松 王逢辰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1-29,共9页
本文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建立了能见度不良时驾驶员采取转向避让行动的DCPA决策模拟模型。
关键词 雾航 航海 模糊数学 dcpa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标绘中考虑施舵过程的 DCPA 计算
5
作者 屠群锋 《世界海运》 1998年第2期13-14,共2页
利用雷达标绘得到的最近会遇距离(DCPA)和实际避让操纵得到的DCPA有较大差异,其原因主要是用雷达标绘求得的DCPA忽略了本船的施舵过程。介绍考虑施舵过程的DCPA计算方法,可为船舶驾驶员在实际避让操纵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雷达标绘 舵舵过程 dcpa 新航向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会遇过程中避碰阶段的划分与量化 被引量:23
6
作者 胡甚平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3-87,共5页
在分析船舶会遇的基础上 ,就碰撞危险的含义、船舶会遇避碰的各个阶段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提出以TCPA为基础的船舶操纵避碰阶段划分的有关建议 ,为船舶碰撞责任划分和船舶操纵行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会遇过程 碰撞危险 紧迫局面 紧迫危险 dcpa TCPA 船舶 避碰 量化 阶段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网渔船避碰行为的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任玉清 姚杰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41,66,共5页
通过对交叉相遇局面中单拖网渔船避碰行为的实际调查,应用信息熵理论,建立了避碰行为的不确定性模型。借助对交叉相遇局面中的让路船在不同距离、不同DCPA时采取避碰行动的不确定性分析,为相应局面中的船舶避碰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避碰行为 交叉相遇 单拖网渔船 船舶避碰 dcpa 不确定性模型 不确定性分析 决策 信息熵理论 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船舶领域的让路船决策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朱凯歌 史国友 +2 位作者 刘娇 汪琪 陈作桓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31,共6页
为解决驾驶员使用最近会遇距离(distance of 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DCPA)和最短会遇时间(time of 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TCPA)进行避让决策时存在的忽略目标船参数的问题,采用Coldwell船舶领域模型并引入度量参数的方式,推导... 为解决驾驶员使用最近会遇距离(distance of 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DCPA)和最短会遇时间(time of 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TCPA)进行避让决策时存在的忽略目标船参数的问题,采用Coldwell船舶领域模型并引入度量参数的方式,推导出具有时间序列的动态避让决策参数——最小缩放因子、领域侵入时间和领域侵入度。基于二分法和推导出的决策参数设计让路船决策流程,使用VC++MFC编程实现MMG模型仿真,并与基于传统DCPA和TCPA的避让决策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推导出的决策参数的避让决策能够解决基于DCPA、TCPA的避让决策忽略目标船参数的问题,具有预警时间精度高,避让时间短,避让转向角更合理等优势。推导出的决策参数在航线经济最优化和限制水域的避让决策方面都存在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参数 船舶领域 度量参数 最近会遇距离(dcpa) 最短会遇时间(TCPA) MMG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避碰几何的本船安全航向区间的估算模型 被引量:5
9
作者 谌兴良 李明 林莉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39,共4页
根据当前目标船与本船的相对运动关系以及最小安全会遇距离DCPAS,采用避碰几何的方法建立起本船安全航向区间的估算模型。同时对数学上的解给出避碰领域的实际意义,解算的结果对避碰方案的制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避碰几何 dcpas 目标 本船安全航向区间 估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新的碰撞危险度在自动雷达标绘仪中的应用及实现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晓琴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4年第3期692-696,共5页
目前描述船舶碰撞危险程度的传统模型存在缺陷,有时甚至给出与事实不相符的结果.文中针对ARPA的需要和现有船舶碰撞危险度模型的不足,在分析船舶交叉点、船舶碰撞点、船舶冲突区的基础上,应用船舶安全矢量、船舶安全矢量的模、船舶安全... 目前描述船舶碰撞危险程度的传统模型存在缺陷,有时甚至给出与事实不相符的结果.文中针对ARPA的需要和现有船舶碰撞危险度模型的不足,在分析船舶交叉点、船舶碰撞点、船舶冲突区的基础上,应用船舶安全矢量、船舶安全矢量的模、船舶安全系数和船舶碰撞危险度对多艘船舶会遇时的碰撞危险度作出判断,计算并排序.给出了多船避碰流程图,为船舶自动避碰决策系统提供选择和参考,并通过计算机编程予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PA dcpa TCPA 危险度 多船避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法对水中2-甲-4-氯和2,4-滴的测定 被引量:17
11
作者 匡科 赵建亮 +3 位作者 应光国 袁永钦 杨小兵 李忠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16-819,824,共5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法(GC-NCI MS)测定水中2-甲-4-氯(MCPA)和2,4-滴(2,4-D)2种酸性除草剂的分析方法。水样经过Oasis HLB柱萃取后,进行五氟苄基溴(PFBBr)衍生化,用2,4-二氯苯乙酸(2,4-DCPA)作内标进行定量分... 建立了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法(GC-NCI MS)测定水中2-甲-4-氯(MCPA)和2,4-滴(2,4-D)2种酸性除草剂的分析方法。水样经过Oasis HLB柱萃取后,进行五氟苄基溴(PFBBr)衍生化,用2,4-二氯苯乙酸(2,4-DCPA)作内标进行定量分析,并以2-甲4-氯丙酸(mecoprop)作回收率指示物对整个分析过程进行监控,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mecoprop、MCPA和2,4-D在5、100、200ng/L3个不同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在82%~135%范围内,RSD在1.3%~9.3%范围内,在1~200μg/L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大于0.997,MCPA、2,4-D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60、0.45ng/L。2007年11月采用GC-NCI MS方法对南方地区某河流中的MCPA和2,4-D含量进行调查,其质量浓度分别不大于19.4ng/L和6.2ng/L,监测结果表明,该河流水质没有受到MCPA和2,4-D酸性除草剂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法 2-甲4-氯 2 4-滴 五氟苄基溴 2 4-二氯苯乙酸 2-甲4-氯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聚类的海上交通事故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邬惠国 朱现场 +2 位作者 肖英杰 吴华锋 周伟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0-84,共5页
大量研究表明,80%的海上交通事故与人的因素有关。究其原因,驾驶员对碰撞危险度很难有定量的认识。模糊聚类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数学分析方法。首先结合实例利用仿真技术对船舶的碰撞过程进行动态还原仿真,然后通过船舶碰撞事故分... 大量研究表明,80%的海上交通事故与人的因素有关。究其原因,驾驶员对碰撞危险度很难有定量的认识。模糊聚类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数学分析方法。首先结合实例利用仿真技术对船舶的碰撞过程进行动态还原仿真,然后通过船舶碰撞事故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得出事故相关船舶连续的最近会遇距离(DCPA)、最近会遇时间(TCPA)动态曲线,最后应用模糊聚类的分析方法建立碰撞危险度的分类模型,为海上安全主管机关调查和处理船舶碰撞事故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同时为船长、驾驶员采取正确的避碰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模糊聚类 最近会遇距离 最近会遇时间 碰撞危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最近会遇距离值与避让行动幅度的估算 被引量:9
13
作者 黎法明 胡甚平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9-32,共4页
在分析船舶航向交角、船速比与船舶相对航向的关系的基础上 ,得出了船舶避碰的数学模型 。
关键词 最近会遇距离值 转向幅度 船舶 估算方法 避让行动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航海雷达模拟器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锦标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59-65,共7页
根据STCW78/95公约中有关用模拟器对船舶驾驶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考核和评估的规定和要求,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航海雷达模拟器培训工作的实际经验,就培训内容、方法、步骤以及考核、评估方法和标准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关键词 雷达 模拟器 培训 评估 航海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见度不良时多船避让之雷达标绘求解法
15
作者 柴旭涛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B12期23-25,共3页
本文通过雷达标绘实例对在能见度不良情况下,多船会遇并构成碰撞危险时,本船应如何确定重点物标,如何采取避让行动,在采取行动后如何查核避让行动的有效性,以及最终可于何时恢复原航向(航速)等内容作了必要的阐述。
关键词 能见度 船舶避让 雷达标绘求解法 碰撞危险 dcpa 避让措施 安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操纵性对MSPD决策模型的影响
16
作者 宋长亮 刘子辉 张云胜 《天津航海》 2014年第1期52-53,共2页
MSPD,即最小安全会遇距离决策模型,是船舶智能避碰仿真中重要的模型之一。航海实践中诸多因素对最小安全会遇距离有影响,但众多决策模型中并没有涉及对船舶操纵性的影响。就此文章引入船舶操纵性延迟的影响,以使得所求最小安全会遇距离... MSPD,即最小安全会遇距离决策模型,是船舶智能避碰仿真中重要的模型之一。航海实践中诸多因素对最小安全会遇距离有影响,但众多决策模型中并没有涉及对船舶操纵性的影响。就此文章引入船舶操纵性延迟的影响,以使得所求最小安全会遇距离更加贴近航海实际情况,并在判断碰撞危险、确定避碰行动幅度上直接以该模型为参照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操纵性 MSPD dcpa 转向避让 船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集成及避碰技术的船舶智能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浩 富玲峰 《无线互联科技》 2022年第22期24-26,共3页
智能船舶的研究是目前船舶新技术研究的热点,中国船级社也在该领域出台了相应的规范文件,目前国内外智能船舶研究主要是基本航线优化和设计以及自主航行。文章介绍了一些智能船的已有成果,同时提出了在智能航行、船岸一体化管理等方面... 智能船舶的研究是目前船舶新技术研究的热点,中国船级社也在该领域出台了相应的规范文件,目前国内外智能船舶研究主要是基本航线优化和设计以及自主航行。文章介绍了一些智能船的已有成果,同时提出了在智能航行、船岸一体化管理等方面的需求,阐述了船舶智能化集成系统的整体架构图、系统中的具体内容以及船上数据与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信息交互的方法,论述了最近会遇距离(DCPA)避碰法的原理,并给出了测试方法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船 集成系统 dc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确定船舶碰撞过失与损害事实因果关系的原则
18
作者 张秋荣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7-13,共7页
以哲学因果关系和民法因果关系为基础,分析和归纳了关于因果关系的各种学说,初步探讨了船舶碰撞过失与损害的因果关系,根据衡量两船间危险度的指标DCPA和TCPA,提出了确定过失与损害事实因果关系的原则,即凡是导致两船DC... 以哲学因果关系和民法因果关系为基础,分析和归纳了关于因果关系的各种学说,初步探讨了船舶碰撞过失与损害的因果关系,根据衡量两船间危险度的指标DCPA和TCPA,提出了确定过失与损害事实因果关系的原则,即凡是导致两船DCPA和TCPA减小的过失均是碰撞的原因与碰撞存在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碰撞 过失 因果关系 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双环戊二烯酯合成 被引量:6
19
作者 尹琢 韩业 李宏涛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54-257,共4页
以丙烯酸和双环戊二烯为原料,合成丙烯酸双环戊二烯酯。实验表明,磷钨酸作为催化剂时产率较好,产品纯度较高,催化剂的加入量约占总反应物料的2%较适宜;以对苯二酚和吩噻嗪按等质量比复配而成的复合体系为阻聚剂时,有效地阻止了该反应中... 以丙烯酸和双环戊二烯为原料,合成丙烯酸双环戊二烯酯。实验表明,磷钨酸作为催化剂时产率较好,产品纯度较高,催化剂的加入量约占总反应物料的2%较适宜;以对苯二酚和吩噻嗪按等质量比复配而成的复合体系为阻聚剂时,有效地阻止了该反应中的聚合副反应,复合阻聚剂加入量为0.8%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双环戊二烯酯 催化剂 阻聚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毫米波的小型船舶防撞算法研究
20
作者 刘书伦 《广州航海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21-24,共4页
本文构造了一种基于毫米波的小型船舶防撞算法,该算法具有3个组成部分:检测5 km范围内的船只;通过应用最小会遇时间(TCPA)和最近会遇距离(DCPA)标准来识别危险船舶;持续监测海上交通风险和增量警报信号.通过仿真实验对算法的可行性进行... 本文构造了一种基于毫米波的小型船舶防撞算法,该算法具有3个组成部分:检测5 km范围内的船只;通过应用最小会遇时间(TCPA)和最近会遇距离(DCPA)标准来识别危险船舶;持续监测海上交通风险和增量警报信号.通过仿真实验对算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警报信号是根据到危险情况的距离逐渐生成的,该小型船舶防撞算法能够在有效的距离内安全地避免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船舶防撞算法 最小会遇时间 最近会遇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