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2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磁芯微型变压器的高效率隔离DC-DC设计
1
作者 成哲 刘祖韬 吴琼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5,共8页
设计了一种采用GSMC 0.35μm BCD工艺制作的基于无磁芯微型变压器的高效率隔离式DC-DC转换器。分析了无磁芯微型变压器的线宽、内径、线间距、圈数以及原副线圈的间距对隔离DC-DC转换器效率的影响,并将EMX建模与仿真数据结果最优的一组... 设计了一种采用GSMC 0.35μm BCD工艺制作的基于无磁芯微型变压器的高效率隔离式DC-DC转换器。分析了无磁芯微型变压器的线宽、内径、线间距、圈数以及原副线圈的间距对隔离DC-DC转换器效率的影响,并将EMX建模与仿真数据结果最优的一组无磁芯微型变压器模型应用到该隔离DC-DC转换器中,最后选择最优的编码与解码方案,进一步提高该转换器转换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在工作频率为180 MHz、输入电源电压为5 V、输出5 V隔离电压时,该隔离DC-DC转换器输出电流范围为0~120 mA,最大输出功率为600 mW,且最高转换效率达到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dc-dc转换器 无磁芯微型变压器 转换效率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远距离无线传能系统效率的分析与提高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密 齐予 +3 位作者 易亨瑜 尚建力 黄吉金 匡艳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6,共8页
激光具有亮度极高、方向性好的特殊优势,因此有可能被用于远距离无线传能、发挥特殊的作用。为了延长高空无人机的飞行时间,使用激光对高空无人机进行无线传能是一种理论上可行的方法。通过对激光无线传能技术的现状进行调研,发现目前... 激光具有亮度极高、方向性好的特殊优势,因此有可能被用于远距离无线传能、发挥特殊的作用。为了延长高空无人机的飞行时间,使用激光对高空无人机进行无线传能是一种理论上可行的方法。通过对激光无线传能技术的现状进行调研,发现目前激光无线传能的距离不够远、传输功率和传输效率均不高。为解决这些问题,首次提出了以掺Yb光纤激光器为光源、InGaAs光伏电池为光电转换模块,同时使用激光中继技术以实现激光远距离无线传能的技术路线。根据激光无线传能的工作流程,调研了激光产生、传输、接收和光电转换等流程的效率,在忽略天气状况、跟踪瞄准误差和激光强度不均匀等因素的前提下推算出使用激光对相距60 km的高空无人机进行无线传能的系统效率(电-激光-电的转换效率)可达11%~14%。目前,尚未发现有对激光远距离无线传能的系统效率进行定量计算的公开文献。同时,对提高激光远距离无线传能系统效率的技术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未来开展高功率激光远距离无线传能技术研究和设计激光无线传能系统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无线能量传输 光伏电池 光电转换效率 激光中继技术 系统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的能量收集电路及DC-DC转换器
3
作者 张京 张章 +1 位作者 王桉楠 任洪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91-1195,1223,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输出电压的稳定性以及能量收集电路的转换效率,文章在传统的单能量收集系统上,增加电池辅助系统以提高输出的稳定性;通过单迟滞比较器判断升降压电路的工作状态,并通过时序控制完成升降压电路单电感的分配问题。该方法通... 为了进一步提高输出电压的稳定性以及能量收集电路的转换效率,文章在传统的单能量收集系统上,增加电池辅助系统以提高输出的稳定性;通过单迟滞比较器判断升降压电路的工作状态,并通过时序控制完成升降压电路单电感的分配问题。该方法通过增加电池辅助的降压电路提高输出电压的稳定性以及能量转换效率;利用时序控制电路实现升降压电路的单电感共用,改善传统升降压电路双电感面积大的问题。电路基于CMOS 180 nm工艺进行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在输出负载电流发生突变时,输出电压波动小于10 mV;在不同的输出负载条件下,环境能量追踪效率在97%以上、转换效率在7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模式可重构 单电感共用 稳定性 转换效率 能量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变材料的光伏/光热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4
作者 孙小琴 廖柏琛 +3 位作者 李岱锋 张晓烽 石尔 李杰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1-448,共8页
利用具有等温蓄放热过程的相变材料(PCM)为介质,调控太阳能光电转换过程中太阳电池的温度变化,实验对比PVPCM系统和PV/T-PCM系统在不同太阳辐照度工况下的能量转换性能。结果表明,在PV-PCM系统中,相变材料可有效减缓光伏组件的温度上升... 利用具有等温蓄放热过程的相变材料(PCM)为介质,调控太阳能光电转换过程中太阳电池的温度变化,实验对比PVPCM系统和PV/T-PCM系统在不同太阳辐照度工况下的能量转换性能。结果表明,在PV-PCM系统中,相变材料可有效减缓光伏组件的温度上升,但在长期实验条件下,PV-PCM系统可能过热;PV/T-PCM系统的综合能量转换效率和效率平均为53.8%和14.45%,PV-PCM系统综合能量转换效率和效率平均为20.96%和11.7%,单独PV系统能量转换效率平均为8.89%。结果表明,采用PV-PCM系统和PV/T-PCM系统可显著改善光伏组件的能量转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相变材料 能量转换效率 光伏/光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机组变工况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运行
5
作者 井艳军 李霁玲 +3 位作者 王海鑫 杨俊友 陈哲 董鹤楠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96-605,共10页
综合能源系统(IES)机组的变工况特性导致求解结果存在误差。提出一种考虑机组变工况特性与碳-绿证交易机制的IES低碳经济运行方法。基于能量枢纽(EH)模型,构建考虑机组变工况特性的混合能源枢纽(HEH)模型,描述IES的多能耦合关系,提高不... 综合能源系统(IES)机组的变工况特性导致求解结果存在误差。提出一种考虑机组变工况特性与碳-绿证交易机制的IES低碳经济运行方法。基于能量枢纽(EH)模型,构建考虑机组变工况特性的混合能源枢纽(HEH)模型,描述IES的多能耦合关系,提高不同工况下IES的建模精度。引入碳-绿证交易机制,有效耦合碳市场与绿证市场。同时,考虑经济性与低碳性,以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通过算例仿真验证该文构建模型的有效性。相较于仅考虑变工况特性方案,该文所提碳-绿证交易机制下,系统总运行成本降低了11.87%,有效实现了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转换效率 碳交易 综合能源系统 低碳经济 绿证交易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吡啶基团的小分子三苯胺改善CsPbI_(3)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的研究
6
作者 吕海军 王胜港 +1 位作者 马嘉茁 郝彦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5-135,共11页
采用Suzuki-Miyaura和Ullmann等经典反应分别合成了两种具有D-Π-A结构的新型小分子三苯胺衍生物N,N-双(4-甲氧基苯基)-4-(4-吡啶基)苯胺(H432)和N,N-双(4-甲氧基苯基)-4-[4-(氰基)-3-吡啶基]苯胺(H462),将两种小分子三苯胺分别用结晶... 采用Suzuki-Miyaura和Ullmann等经典反应分别合成了两种具有D-Π-A结构的新型小分子三苯胺衍生物N,N-双(4-甲氧基苯基)-4-(4-吡啶基)苯胺(H432)和N,N-双(4-甲氧基苯基)-4-[4-(氰基)-3-吡啶基]苯胺(H462),将两种小分子三苯胺分别用结晶修饰和表面后处理修饰的方法沉积在FTO/c-TiO_(2)/m-TiO_(2)/CsPbI_(3)复合薄膜上,制备了CsPbI_(3)钙钛矿太阳电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流密度-电压(J-V)曲线和电化学阻抗等方法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表面后处理修饰方法制备的CsPbI_(3)钙钛矿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显著提高,0.05 mol/L H432和0.05 mol/L H462修饰的CsPbI_(3)钙钛矿太阳电池能量转换效率由对照器件的12.44%分别提高到了15.54%和15.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PbI_(3)钙钛矿太阳电池 小分子三苯胺衍生物 界面修饰 能量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如何影响消费需求?——创新转化和收入差距的双调节视角
7
作者 王兴 段晨陶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146,共13页
基于2004-2019年全国19个行业的数据,实证考察了人力资本配置效率与从业者消费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第一,行业间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差异显著,实体行业人力资本匮乏而非实体行业人力资本冗余;第二,人力资本配置效率低下是制约消费... 基于2004-2019年全国19个行业的数据,实证考察了人力资本配置效率与从业者消费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第一,行业间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差异显著,实体行业人力资本匮乏而非实体行业人力资本冗余;第二,人力资本配置效率低下是制约消费需求的重要原因,实体行业和非实体行业都存在人力资本配置效率低下的现实问题。实体行业人力资本配置不足而非实体行业人力资本配置过度。人力资本行业间错配使得人力资本对消费的促进作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第三,提高创新转化能力、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能够有效改善人力资本配置低效对消费需求的制约。上述发现为释放内需提供了供给侧视角的新思路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 人力资本配置效率 消费需求 创新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灵活-低碳-智能化生产新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云鹏 石孝刚 +2 位作者 蓝兴英 高金森 徐春明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141,共8页
流化催化裂化(FCC)一直是我国重质油轻质化的关键工艺之一,在成品油需求逐渐达峰的背景下,FCC成为炼油厂实现“减油增化”的重要工艺。在如今原料供给逐渐重质化和产物需求逐渐轻质化的要求下,FCC工艺的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原料高效深度... 流化催化裂化(FCC)一直是我国重质油轻质化的关键工艺之一,在成品油需求逐渐达峰的背景下,FCC成为炼油厂实现“减油增化”的重要工艺。在如今原料供给逐渐重质化和产物需求逐渐轻质化的要求下,FCC工艺的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原料高效深度转化、绿色低碳及智能化长周期运行。围绕这些挑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通过技术理论创新、工艺路线重构和人工智能(AI)+计算流体力学(CFD)智能保障持续优化升级FCC工艺。总结了乳化进料和汽提强化技术、FCC结焦跑剂智能预测预警技术和再生烟气CO 2原位富集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FCC工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催化裂化 高效深度转化 绿色低碳 人工智能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低碳转化技术及CO_(2)制化学品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文静 徐兴堂 +1 位作者 冯杰 李文英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9,共12页
发展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技术,根本在于提高煤中有效元素C、H和O的利用率。而煤富含C元素,势必在利用过程中产生CO_(2),因此在煤炭加工利用过程中,通过化学反应耦合,将产生的CO_(2)再利用制成有机化学品(如醇、醚、酸和酯等),无论是在煤化... 发展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技术,根本在于提高煤中有效元素C、H和O的利用率。而煤富含C元素,势必在利用过程中产生CO_(2),因此在煤炭加工利用过程中,通过化学反应耦合,将产生的CO_(2)再利用制成有机化学品(如醇、醚、酸和酯等),无论是在煤化工技术领域,还是在有机合成化学领域都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显著的社会效益。从煤炭加工利用行业的碳排放特点出发,分别介绍了煤炭与可再生能源耦合,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以及CO_(2)化学利用3种煤炭低碳转化技术。通过化学反应将煤炭加工利用过程中产生的CO_(2)制成含氧化学品,不仅可以在保证原有工艺不被改变的基础上减少CO_(2)的直接排放量,还可以生产人类社会所需的高附加值化学品,变“废”为宝。为此,重点论述了基于Aspen Plus模拟CO_(2)制备甲醇、甲酸、二甲醚以及碳酸二甲酯等含氧有机化合物的最新化学工艺研究进展,总结了工艺流程的技术特点以及物质转化、能量利用和经济效益等性能参数,并根据先进的煤炭低碳转化技术提出了煤基CO_(2)低碳转化新路径,致力于推动煤炭清洁转化技术耦合CO_(2)化学再利用向工业应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高效转化 低碳技术 CO_(2)化学利用 含氧有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兆瓦级波浪能装置能量俘获特性试验研究
10
作者 陈敏 盛松伟 +1 位作者 张亚群 王振鹏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8-253,共6页
简要介绍一种大型兆瓦级波浪能装置的设计组成和工作原理,该装置由半潜式浮体、波浪能俘获系统、能量转换系统、锚泊系统组成,采用鹰式吸波浮体和液压能量转换系统将不稳定的波浪能转换为稳定的电能。为研究大型兆瓦级波浪能装置的能量... 简要介绍一种大型兆瓦级波浪能装置的设计组成和工作原理,该装置由半潜式浮体、波浪能俘获系统、能量转换系统、锚泊系统组成,采用鹰式吸波浮体和液压能量转换系统将不稳定的波浪能转换为稳定的电能。为研究大型兆瓦级波浪能装置的能量俘获特性,在拖曳水池开展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装置的能量俘获效率大多在30%~50%之间,最大效率达到56.17%,可实现振荡浮子式波浪能的高效俘获。与侧向吸波相比,鹰式吸波浮体的正面吸波效果更好,其能量俘获效率提高约1.6倍。实海况运行中应将装置同侧5个吸波浮体布置为强浪向,使其正面迎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装置 兆瓦级 模型 能量俘获效率 规则波 水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稳定水基石墨烯/骨胶纳米流体的光热转换性能研究
11
作者 周传辉 王玺朝 +4 位作者 何国杜 董岚 吴子华 谢华清 王元元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1,共6页
在能源危机背景下,能够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的纳米流体光热材料体系脱颖而出。石墨烯纳米流体具有高稳定性的优点,在光热吸收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石墨烯在基液中易团聚,影响其在石墨烯纳米流体中的更广泛应用。本工作利用球磨法制... 在能源危机背景下,能够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的纳米流体光热材料体系脱颖而出。石墨烯纳米流体具有高稳定性的优点,在光热吸收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石墨烯在基液中易团聚,影响其在石墨烯纳米流体中的更广泛应用。本工作利用球磨法制备石墨烯/骨胶纳米复合材料,两步法制备分散稳定的水基石墨烯/骨胶纳米流体。研究了石墨烯与骨胶之间的质量比对石墨烯/骨胶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石墨烯/骨胶纳米流体的浓度对其光热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与骨胶质量比为1∶4时,纳米流体具有高稳定性浓度,浓度为0.009%时石墨烯/骨胶纳米流体的光热转换效率达到98.46%,较去离子水提高了24.31%。同时,研究发现石墨烯/骨胶纳米流体能够达到分散稳定状态且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骨胶纳米流体 分散稳定性 光吸收效果 光热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 064nm泵浦乙烷1.55μm拉曼激光研究
12
作者 王海洋 徐明 +5 位作者 蔡向龙 刘栋 孙景露 钱飞宇 李俊涛 郭敬为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受激拉曼散射(SRS)作为一种高效的激光频率改变方法,受到广泛关注。但是拉曼激光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其波长缺少连续调谐的能力,因此需要开发更多的拉曼活性介质,提高拉曼频移覆盖密度。以波长为1 064 nm的激光作为泵浦源,以高压乙烷作... 受激拉曼散射(SRS)作为一种高效的激光频率改变方法,受到广泛关注。但是拉曼激光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其波长缺少连续调谐的能力,因此需要开发更多的拉曼活性介质,提高拉曼频移覆盖密度。以波长为1 064 nm的激光作为泵浦源,以高压乙烷作为拉曼活性介质,产生了波长为1 550 nm的一阶拉曼(S_(1)),实验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后向拉曼和高阶拉曼,通过优化实验条件,降低激光诱导击穿(LIB),使S_1的光子转化效率提高到了20.7%,最高脉冲能量达到21.2 mJ。并且首次测量了乙烷对1.55 μm激光的吸收系数和吸收截面,它们分别是5.71×10^(-8) m^(-1)·Pa^(-1)和2.35×10^(-24)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激拉曼散射 1.55μm激光 转化效率 吸收系数 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粮粗蛋白水平对槟榔江水牛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张浩 张萌 +5 位作者 陈艳美 史建伟 王莉兴 刘萍 毛华明 李清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共6页
试验旨在确定槟榔江水牛泌乳期适宜的蛋白水平,以提高水牛的饲料转化效率和生产性能。试验将年龄、胎次相同且上胎产奶量相近的健康槟榔江奶水牛21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各组饲粮粗蛋白水平分别为9.50%、12.50%和1... 试验旨在确定槟榔江水牛泌乳期适宜的蛋白水平,以提高水牛的饲料转化效率和生产性能。试验将年龄、胎次相同且上胎产奶量相近的健康槟榔江奶水牛21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各组饲粮粗蛋白水平分别为9.50%、12.50%和14.80%。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8个月(为槟榔江水牛的泌乳期)。结果显示:14.80%粗蛋白组的平均7%脂肪校正乳产量极显著高于9.50%粗蛋白组(P<0.01),平均氮摄入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12.50%粗蛋白组氮摄入量极显著高于9.50%粗蛋白组(P<0.01)。与9.50%粗蛋白组相比,14.80%粗蛋白组平均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P<0.05),平均氮泌乳转化效率极显著降低(P<0.01)。各组饲料转化效率和氮泌乳转化效率均为第1个泌乳月最高。研究表明,饲粮粗蛋白水平为14.80%可以提高槟榔江水牛饲料转化率、氮摄入量和产奶量,对干物质采食量、体重、乳蛋白率、乳脂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蛋白水平 槟榔江水牛 饲料转化率 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波段激光驱动极紫外光刻光源研究进展
14
作者 吕天皓 宋艳洁 +3 位作者 宗楠 张申金 薄勇 彭钦军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8-335,共8页
激光驱动等离子体产生13.5 nm的极紫外光源,用于目前最先进的光刻机,而10.6μm CO_(2)气体激光是商用极紫外光刻机的驱动光源。固体激光由于插头效率高、输出功率/能量可扩展性强等优点,有望在未来成为新一代驱动光源。归纳了产生极紫... 激光驱动等离子体产生13.5 nm的极紫外光源,用于目前最先进的光刻机,而10.6μm CO_(2)气体激光是商用极紫外光刻机的驱动光源。固体激光由于插头效率高、输出功率/能量可扩展性强等优点,有望在未来成为新一代驱动光源。归纳了产生极紫外光源的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综述了10.6μm CO_(2)气体激光器、1μm和2μm固体激光3种红外波段激光在驱动等离子体产生极紫外光和光学系统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1μm和2μm固体激光器作为驱动光源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对红外波段激光驱动极紫外光刻光源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物理 极紫外光刻光源 激光-等离子体作用 固体激光器 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洋温差能的发电-空调综合系统的性能试验研究
15
作者 尹先梅 高文忠 王飞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8-467,共10页
为解决由海洋温差能驱动的海洋热能转换(Ocean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OTEC)系统热效率低、经济性差等问题,文章设计并搭建了由海洋温差能驱动,集发电与空调功能为一体的(Ocean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 Combined Air Conditioner... 为解决由海洋温差能驱动的海洋热能转换(Ocean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OTEC)系统热效率低、经济性差等问题,文章设计并搭建了由海洋温差能驱动,集发电与空调功能为一体的(Ocean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 Combined Air Conditioner,OTEC-AC)试验系统。该系统通过先发电再冷却空气,梯级利用深层海水冷能,从而大幅提升海洋温差能转换效率。利用膨胀输出功、制冷量、综合热效率等性能评价指标,测试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发电-空调综合系统的性能变化规律,同时验证了OTEC-AC相较于OTEC的性能提升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发电系统存在最佳膨胀压比,此时,膨胀机的等熵效率达到峰值的21.83%;降低深层海水温度和增加冷冻水流量均可显著提升OTEC-AC系统性能,当深层海水温度由9℃降至4℃时,系统综合[火用]效率从47.25%增至51.60%;相同工况下,OTEC-AC系统的发电量和制冷量分别为97 W和5 386 W,与独立运行OTEC系统相比,折算后的系统热效率从1.21%提升到17.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热能转换 梯级利用 热效率 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态床渣油加氢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志翔 李吉广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7,共10页
浆态床渣油加氢技术是炼厂转型发展采用的重要手段,是渣油绿色高效利用的主要途径。其技术核心是确保沥青质等稠环芳烃高效转化,同时抑制缩合生焦,具体可通过反应条件优化、高性能催化剂开发、装置及流程优化等进行强化。近年来,浆态床... 浆态床渣油加氢技术是炼厂转型发展采用的重要手段,是渣油绿色高效利用的主要途径。其技术核心是确保沥青质等稠环芳烃高效转化,同时抑制缩合生焦,具体可通过反应条件优化、高性能催化剂开发、装置及流程优化等进行强化。近年来,浆态床渣油加氢技术发展迅速,并实现了工业化应用。从反应条件优化、高性能催化剂开发、装置及流程优化等角度,对浆态床渣油加氢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相关研究通过对调和组分、反应温度和空速、催化剂、装置及流程等的优化,不同程度改善了高价值组分收率、技术经济性和装置操作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沥青质 浆态床加氢裂化 高效转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轻载变频模式的升压式DC-DC转换器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佳俊 陈后鹏 +4 位作者 王倩 李喜 苗杰 雷宇 宋志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7-664,共8页
分析了传统升压式DC-DC转换器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高电源转换效率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轻载检测和自适应变频机制.该技术无需额外的芯片管脚和器件,即能使转换器在电感电流断续模式下精确检测出负载状况.将所设计的升压式DC-D... 分析了传统升压式DC-DC转换器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高电源转换效率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轻载检测和自适应变频机制.该技术无需额外的芯片管脚和器件,即能使转换器在电感电流断续模式下精确检测出负载状况.将所设计的升压式DC-DC转换器在CZ6H0.35μm标准CMOS工艺条件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当负载电流发生变化时,转换器能够根据负载检测值的大小自适应地进行跳频变换.在负载电流为1mA的条件下,电源转换效率达到82%.系统环路能够在全负载范围内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当负载电流以1.5μA/20μs跳变时,最大下冲和上冲电压分别为300和200mV,恢复时间分别只需80和60μs,版图面积约为1.26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响应 相位裕度 变频模式 电感电流取样 电源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PEM燃料电池建模及切换过程系统效率分析研究
18
作者 邱子桐 张潇桐 +5 位作者 戈阳阳 李儒欢 李浩南 冀承泽 吴锴 周峻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6-607,共12页
可逆燃料电池的工作模式切换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建立了电场-热场-流体场多场耦合的可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动态模型,重点研究了不同的工作参数(包括工作温度、工作压强)和切换参数(包括电流密度峰值和切换频率)在模式切换... 可逆燃料电池的工作模式切换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建立了电场-热场-流体场多场耦合的可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动态模型,重点研究了不同的工作参数(包括工作温度、工作压强)和切换参数(包括电流密度峰值和切换频率)在模式切换时对于系统效率的影响,通过讨论不同场景下电池输出特性的变化分析了电池内部的电化学特性,探讨了系统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升温、加压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往返效率,最高可提升1.76%,增大电流密度峰值、加快切换频率则不利于往返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切换过程 往返效率 电-氢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CO工艺TOPCon太阳电池正面金属化研究
19
作者 陈东 付明 +3 位作者 Li Yunjun 范琳 潘超鹏 徐和建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1-397,共7页
结合硅太阳电池正面激光增强接触优化(LECO)技术,制备n型TOPCon太阳电池金属化电极,通过醋酸盐雾实验模拟户外工作湿热条件,探究金属电极可靠性。通过玻璃粉的TGA-DSC分析和太阳电池LECO工艺前、后电性能分析,发现LECO工艺正银玻璃的转... 结合硅太阳电池正面激光增强接触优化(LECO)技术,制备n型TOPCon太阳电池金属化电极,通过醋酸盐雾实验模拟户外工作湿热条件,探究金属电极可靠性。通过玻璃粉的TGA-DSC分析和太阳电池LECO工艺前、后电性能分析,发现LECO工艺正银玻璃的转变温度(Tg)不宜太低、刻蚀能力无需太强,Pb-B-Si、Pb-B-Si-Bi体系玻璃比Pb-B-Te体系玻璃更适用于LECO工艺。通过电池耐醋酸分析发现,Pb-B-Si-Bi体系玻璃正银电极转换效率衰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金属化 可靠性 转换效率 玻璃粉 LECO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挑战与发展
20
作者 陈延云 解翔 +3 位作者 戴申华 刘尧 陶智豪 童国庆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4-22,共9页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光伏技术,因优异的光电性能和良好的柔性弯曲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在穿戴设备、便携式电源等场景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成为太阳能电池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团队在提升柔性钙钛矿...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光伏技术,因优异的光电性能和良好的柔性弯曲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在穿戴设备、便携式电源等场景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成为太阳能电池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团队在提升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机械弯曲稳定性和延长其工作寿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介绍了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器件结构,探讨了柔性基底选择、添加剂工程、钙钛矿结晶调控和界面优化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总结了提升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的相关策略。此外,本文还对未来发展方向及性能提升方面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柔性 结晶 界面优化 光电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