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DCS中实现炉内三维温度场可视化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超 周怀春 +3 位作者 傅培舫 宋海华 黄建军 刘丹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0-81,84,共3页
针对火电厂DCS缺乏全面而直观地反应炉内燃烧信息的现状,研发了在DCS中实现炉内三维温度场可视化的方法。给出了1台300 MW机组的双炉膛锅炉炉内三维温度分布的DCS组态画面实现实例,通过该画面可直观地了解炉内燃烧工况,并指导炉内燃烧... 针对火电厂DCS缺乏全面而直观地反应炉内燃烧信息的现状,研发了在DCS中实现炉内三维温度场可视化的方法。给出了1台300 MW机组的双炉膛锅炉炉内三维温度分布的DCS组态画面实现实例,通过该画面可直观地了解炉内燃烧工况,并指导炉内燃烧调整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炉内燃烧 三维温度场 可视化 dcS 工控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弧炉电流变化对电弧等离子体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2
作者 汪伟农 王楠 李桃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0-236,285,共8页
为满足电弧炉炼钢的高效化进程需求,以某钢厂40 t直流电弧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二维轴对称数学模型,基于Fluent自定义函数二次开发,实现了对直流电弧炉电弧等离子体的模拟,探究了电流变化对弧柱区等离子体特性的影响,获得了其流场及温度... 为满足电弧炉炼钢的高效化进程需求,以某钢厂40 t直流电弧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二维轴对称数学模型,基于Fluent自定义函数二次开发,实现了对直流电弧炉电弧等离子体的模拟,探究了电流变化对弧柱区等离子体特性的影响,获得了其流场及温度场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增大直流电弧炉电流,电弧弧柱区速度变快,高温区面积增大,熔池表面所受静压力及剪切应力均增大,这有利于电弧炉熔池的搅拌及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弧炉 电弧等离子体 电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吹直流电弧炉熔池流动与混匀特性的数值模拟
3
作者 李桃 王楠 +1 位作者 张春明 陈敏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8,69,共9页
针对某钢厂40 t直流电弧炉底吹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采用欧拉-欧拉模型耦合组分输运模型,对不同底吹条件下的电弧炉熔池流动和混合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考察了底吹喷孔位置和底吹气体流量对熔池内钢液流场、示踪剂扩散行为及混匀时间... 针对某钢厂40 t直流电弧炉底吹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采用欧拉-欧拉模型耦合组分输运模型,对不同底吹条件下的电弧炉熔池流动和混合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考察了底吹喷孔位置和底吹气体流量对熔池内钢液流场、示踪剂扩散行为及混匀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弧炉底吹搅拌过程中,底吹喷孔的布置方式对示踪剂扩散行为的影响较大,且随着底吹气体流量的增大,混匀时间不断缩短;当底吹喷孔位置为0.7R、底吹气体流量为0.9 m^(3)/min时,熔池内钢水流动良好,混匀时间最短,底吹搅拌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弧炉 底吹搅拌 流动特性 混匀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S的大型真空钎焊炉监控系统开发 被引量:1
4
作者 钟建安 艾楠 +1 位作者 戴惠良 周泽斌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9-111,共3页
设计了基于Honeywell PlantScape Process/S9000的ZH-2060大型真空钎焊炉监控系统并详细阐述了控制系统的组态。该系统采用手动控制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并存的方式,可按照预定的真空钎焊工艺曲线实现单台和多台产品的自动钎焊。同时,提... 设计了基于Honeywell PlantScape Process/S9000的ZH-2060大型真空钎焊炉监控系统并详细阐述了控制系统的组态。该系统采用手动控制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并存的方式,可按照预定的真空钎焊工艺曲线实现单台和多台产品的自动钎焊。同时,提出了采用炉温控制和工件温度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自动钎焊,使其能同时满足工件控温均匀和高生产效率的要求,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钎焊炉 dcS 监控系统 自动钎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S模糊的直流电弧炉闪变抑制优化
5
作者 朱明星 许路遥 高敏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6,共11页
为提高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应对直流电弧炉等冲击性负载的闪变抑制性能,文中在改进Takagi-Sugeno(TS)模糊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SVC滚动预测控制方法。首先,建立直流电弧炉电气模型并仿真分析其无功特性;然后,... 为提高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应对直流电弧炉等冲击性负载的闪变抑制性能,文中在改进Takagi-Sugeno(TS)模糊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SVC滚动预测控制方法。首先,建立直流电弧炉电气模型并仿真分析其无功特性;然后,针对经典TS模糊预测算法应用于波动负荷时出现的输出异常置0情况,提出一种范围自适应修正的改进方法,该方法能消除一类算法应用机理导致的异常值,从而提高TS模糊算法对波动负荷无功功率预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最后,基于模型训练时间约束,建立无功功率半周期滚动预测控制模型,提前10 ms预测无功功率,改善了SVC传统控制系统响应的滞后特性。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SVC传统控制方法,所提方法的平均闪变改善率提高了54.17%,验证了所提方法对闪变现象的抑制效果提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agi-Sugeno(TS)模糊算法 直流电弧炉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预测控制 异常值修正 闪变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弧炉用混沌理论和神经网络建模及预测 被引量:9
6
作者 王丰华 金之俭 朱子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14,41,共4页
根据直流电弧炉电弧电压信号所具有的混沌特性,使用相空间重构理论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直流电弧炉进行了建模和预测研究。先计算了电弧电压时间序列的最大Lyapunov指数来验证电弧电压信号的混沌特性,后对所测得的电弧电压信号进行相... 根据直流电弧炉电弧电压信号所具有的混沌特性,使用相空间重构理论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直流电弧炉进行了建模和预测研究。先计算了电弧电压时间序列的最大Lyapunov指数来验证电弧电压信号的混沌特性,后对所测得的电弧电压信号进行相空间重构,根据所求得的嵌入维数和延迟时间,使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电弧电压信号建模和预测。分析表明:该法用于直流电弧炉电气特性的建模研究,且进一步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同时,多步预测结果可为直流电弧炉电弧电压的有效控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弧炉 混沌 神经网络 相空间重构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弧炉电弧等离子体射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丰华 金之俭 朱子述 《高压电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1-244,248,共5页
数值模拟是研究直流电弧炉中电弧等离子体射流特性的有效方法,它可为理解和优化电弧炉冶炼过程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对直流电弧炉冶炼过程建立了电弧等离子体的二维稳态轴对称磁流体力学模型,采用大型商业软件PHOENICS对电弧流场和温度场... 数值模拟是研究直流电弧炉中电弧等离子体射流特性的有效方法,它可为理解和优化电弧炉冶炼过程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对直流电弧炉冶炼过程建立了电弧等离子体的二维稳态轴对称磁流体力学模型,采用大型商业软件PHOENICS对电弧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计算,仿真结果与文献报导的实际测量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直流电弧炉 电弧等离子体 流场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电极直流电熔镁埋弧电弧炉 被引量:10
8
作者 秦勤 岳强 +1 位作者 顾根华 郭茂先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85-688,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双电极扁圆形直流电熔镁埋弧电弧炉·通过实验研究了该种炉型的运行特点,并对炉子的能耗指标及实验样品的质量与交流电熔镁埋弧电弧炉的生产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双电极直流供电技术,可减少电弧闪...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双电极扁圆形直流电熔镁埋弧电弧炉·通过实验研究了该种炉型的运行特点,并对炉子的能耗指标及实验样品的质量与交流电熔镁埋弧电弧炉的生产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双电极直流供电技术,可减少电弧闪烁,噪音小,生产稳定,电能消耗降低,电极消耗降低约50%;扁圆形炉型有利于MgO的结晶,结晶颗粒大,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MgO收得率提高了约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熔镁 双电极 直流埋弧电弧炉 电耗 电极消耗 质量分数 收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熔窑温度智能控制系统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会艳 王江 郑丕鄂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575-576,共2页
本文针对玻璃熔窑这种复杂的工业对象提出一种智能温度控制系统。控制采用多层结构,第一层为监督结构,利用影响性能指标的玻璃液温度作为控制量;第二层为澄清部温度控制,控制策略为自校正模糊控制算法;最底层为PID控制。利用DCS实现整... 本文针对玻璃熔窑这种复杂的工业对象提出一种智能温度控制系统。控制采用多层结构,第一层为监督结构,利用影响性能指标的玻璃液温度作为控制量;第二层为澄清部温度控制,控制策略为自校正模糊控制算法;最底层为PID控制。利用DCS实现整体温度控制。通过实际运行证明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熔窑 自校正模糊 集散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钢系统交直流电弧炉的建模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关定 李凯 黄志兴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33,共4页
简要介绍了直流电弧炉和交流电弧炉建模的几种方法。根据实际电弧炉的运行情况和建模时的具体要求,给出某一特定的电弧炉模型,使其尽可能与电炉的实际运行情况相符合。
关键词 交流电弧炉 直流电弧炉 电弧电压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高效冶炼氧化镁的双电极直流电弧炉的仿真与实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付友 王振 王宁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79-87,共9页
将一台3 000k V·A的三相交流氧化镁冶炼电弧炉改造成相同容量的双电极直流电弧炉。揭示了在不同冶炼电流下,输出电压与最大弧长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氧化镁熔池的温度场分布进行仿真分析,得出熔池温度场的分布规律... 将一台3 000k V·A的三相交流氧化镁冶炼电弧炉改造成相同容量的双电极直流电弧炉。揭示了在不同冶炼电流下,输出电压与最大弧长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氧化镁熔池的温度场分布进行仿真分析,得出熔池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利用改造后的电弧炉制得高纯度的氧化镁晶体,且冶炼得到的氧化镁熔坨的形貌近似椭圆形横截面的拉伸体,与仿真结果一致。最后,比较采用直流电弧炉和交流电弧炉冶炼氧化镁的生产数据,结果表明双电极直流电弧炉冶炼氧化镁的工艺,在单吨能耗、电极损耗以及晶体纯度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三相交流电弧炉。本文工作为采用双电极直流电弧炉生产氧化镁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弧炉 氧化镁 单吨能耗 电极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弧加热炉谐波的小波降噪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其一 周桂法 毛中亚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9-673,共5页
90 MW直流电弧的电流控制采用2台整流变压器控制,通过调节晶闸管桥触发角构成24脉波整流电路.24脉波整流电路产生谐波以11,13,23和25次谐波为主,这些高频谐波对电弧加热炉的电流调节的有效性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采用多种小波阈值对90 MW... 90 MW直流电弧的电流控制采用2台整流变压器控制,通过调节晶闸管桥触发角构成24脉波整流电路.24脉波整流电路产生谐波以11,13,23和25次谐波为主,这些高频谐波对电弧加热炉的电流调节的有效性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采用多种小波阈值对90 MW直流电弧加热炉电系统谐波信号进行降噪,并从中选择了最优的降噪阈值,达到对信号的优化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该直流电弧系统谐波信号小波降噪的最优阈值为sqrt(2log(length(X)))阈值,降噪后可使信号中的谐波成分明显降低,保证了直流电弧系统的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弧加热炉 24脉波整流 谐波 小波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埋弧炉内电弧等离子体流动与传热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振 王宁会 李铁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2-588,共7页
双电极直流埋弧炉的使用是一种生产氧化镁单晶的有效途径.为理解和优化电弧冶炼过程,建立了电弧炉中等离子体射流的三维稳态磁流体动力学模型.在模型中假设,电弧等离子体处于局部热动态平衡状态,而且熔池表面没有发生变形.利用ANSYS有... 双电极直流埋弧炉的使用是一种生产氧化镁单晶的有效途径.为理解和优化电弧冶炼过程,建立了电弧炉中等离子体射流的三维稳态磁流体动力学模型.在模型中假设,电弧等离子体处于局部热动态平衡状态,而且熔池表面没有发生变形.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得到电弧温度场、流场、压力场和电势的分布.最后近似给出了由电弧引起的熔池表面等效热通量的分布.计算结果表明,熔池表面所受到的压强大小跟电流以及弧长有关:电流越大,压强越大;弧长减小,压强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埋弧炉 电弧等离子体 有限元分析 温度场 流场 电磁场 压力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台电动引风机的炉膛压力控制策略 被引量:4
14
作者 于国强 殳建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2-104,110,共4页
为了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锅炉风烟系统采用了3台电动引风机,从而出现了常规双引风机的平衡偏置控制策略不适用于炉膛压力控制,且无法实现3台引风机之间的平衡控制的问题。对此,通过在Ovation DCS上开发IDFBALANCER宏模块,很好地解决了... 为了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锅炉风烟系统采用了3台电动引风机,从而出现了常规双引风机的平衡偏置控制策略不适用于炉膛压力控制,且无法实现3台引风机之间的平衡控制的问题。对此,通过在Ovation DCS上开发IDFBALANCER宏模块,很好地解决了3台引风机间的平衡控制问题,并且提高了在改变自动控制方式的引风机数量时,炉膛压力调节回路的自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风机 炉膛压力 平衡控制 OVATION dcS 宏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41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军 刘汉森 王智微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5-37,共3页
结合江西分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00 MW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机组分散控制系统(DCS)应用实例,介绍了100 MW CFB锅炉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其研究开发方向,为今后更大型CFB锅炉的DCS设计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 CFB锅炉 分散控制系统(dcS) 模拟量控制系统(MCS) 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kV电子束轰击炉高压直流开关电源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姬军鹏 陈文洁 +2 位作者 马志鹏 曾光 杨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2-109,共8页
针对高压直流开关电源变压器绝缘易被击穿和输入并联输出串联电源拓扑输出电压纹波大、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改变变压器绕组布局结构的分段式绕制方法和一种数字化错相控制策略。首先,详细给出了分段式变压器的绕制结构和设计方法;其次,... 针对高压直流开关电源变压器绝缘易被击穿和输入并联输出串联电源拓扑输出电压纹波大、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改变变压器绕组布局结构的分段式绕制方法和一种数字化错相控制策略。首先,详细给出了分段式变压器的绕制结构和设计方法;其次,基于所建立的占空比与输出电压的数学模型,给出了错相控制策略中最小纹波因数下的占空比设计原则,并对纹波因数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绕制了分段式高频高压变压器样品,研制了36kV/10A电子束轰击炉电源的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变压器分段式绕制方法降低了副边绕组的层间电场强度,进而可降低变压器绝缘等级,防止变压器绝缘击穿;所提出的错相控制策略可把输出电压纹波由23.2%降低到3.5%。总体来说,所提出的方法和策略提高了36kV电子束轰击炉高压直流开关电源的功率密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开关电源 电子束轰击炉 分段式绕制 错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功率和直流电炉用耐火材料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振昕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3-107,共5页
本文综述了国外超高功率和直流电炉炼钢用耐火材料的生产和发展现状。根据我国耐火材料的生产水平和对多种引进耐火制品和材料的剖析结果,论证了电冶金炉用耐火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超高功率 电炉 直流电炉 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势法和磁场法在直流电弧炉电弧射流数值模拟中的对比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丰华 金之俭 朱子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7-582,592,共7页
针对直流电弧炉冶炼过程,在二维近似条件下,利用PHOENICS程序对直流电弧炉内电弧射流的磁流体力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电势法和磁场法在电弧射流数值模拟研究中的异同,并将这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 针对直流电弧炉冶炼过程,在二维近似条件下,利用PHOENICS程序对直流电弧炉内电弧射流的磁流体力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电势法和磁场法在电弧射流数值模拟研究中的异同,并将这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磁场法的计算结果高于电势法且与实验结果更加接近;但从数值模拟的角度看,电势法更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弧炉 数值模拟 电弧射流 电势法 磁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弧炉炉内熔体温度场及流场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继进 武振廷 芮树森 《东北工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236-239,共4页
通过将麦克斯韦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及能量平衡方程相结合,提出了一个描述单电极直流电弧炉炉内熔体温度场及流场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验室规模的直流电孤炉的温度实测和模型计算表明,熔体内的温度分布是均匀的,电弧附近的一定区域除... 通过将麦克斯韦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及能量平衡方程相结合,提出了一个描述单电极直流电弧炉炉内熔体温度场及流场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验室规模的直流电孤炉的温度实测和模型计算表明,熔体内的温度分布是均匀的,电弧附近的一定区域除外;熔体的流动是高度紊流的;操作电流为0.8~1.2kA时,热浮力是控制熔体流动的主导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弧炉 温度场 流场 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砷含锡烟尘直流矿热炉挥发的工艺 被引量:13
20
作者 袁海滨 朱玉艳 张继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00-2206,共7页
采用直流矿热炉挥发工艺对高砷含锡烟尘除砷的工艺进行研究,考察系统压力、焦炭添加量、(NH4)2SO4添加量、冷凝区域温度及渣型对工艺的影响,用XRD和SEM(EDS)等方法对样品和渣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当渣的酸碱... 采用直流矿热炉挥发工艺对高砷含锡烟尘除砷的工艺进行研究,考察系统压力、焦炭添加量、(NH4)2SO4添加量、冷凝区域温度及渣型对工艺的影响,用XRD和SEM(EDS)等方法对样品和渣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当渣的酸碱度为0.8-1.3,渣液温度为1 450-1 478 K,系统负压为5-0 Pa,焦炭添加量为1.0%-5.0%(质量分数),(NH4)2SO4添加量为0-5.0%,冷凝区域温度为473 K以下时,最佳脱砷率可达93.3%-95.0%,产品的最佳品级可提高至99.2%,而锡含量仅为0.027%。弱酸偏碱性渣的黏度低,流动性较好,经放渣、冷却、残余砷的二次挥发后,渣含砷降低至0.79%,而有价金属锡富集至21.37%,该金属锡的回收率达9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砷含锡烟尘 直流矿热炉 有价金属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