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ergy Factor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for Power DC/DC Converters
1
作者 罗方林 HongYE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4年第3期6-12,54,共8页
Mathematical modelling for power DC/DC converters is a historical problem accompanying DC/DC conversion technology since 1940’s. The traditional mathematical modelling is not available for complex structure converter... Mathematical modelling for power DC/DC converters is a historical problem accompanying DC/DC conversion technology since 1940’s. The traditional mathematical modelling is not available for complex structure converters since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 order increases very high. We have to search other way to establish mathematical modelling for power DC/DC converters.We have theoretically defined a new concept-Energy Factor (EF) in this paper and research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EF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ling for power DC/DC converters. EF is a new concept in power DC/DC conversion technology, which thoroughly differs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cepts such as power factor (PF), power transfer efficiency (η),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THD) and ripple factor (RF). EF and the subsequential EFV (and EFVD) can illustrate the system stability, reference response and interference recovery. This investigation is very helpful for system design and DC/DC converters characteristics foreseeing. Two DC/DC converters: Buck converter and Super-Lift Luo-Converter as the samples are analysed in this paper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tions of EF, EFV (and EFVD), PE, SE, VE (and VED), time constant τ and damping time constant τ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 变换器 THD RF C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DC变换器数字控制离散建模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丁茂生 王钢 欧阳慧林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8-11,共4页
DC DC变换器的数字控制相对于传统的模拟控制有很多优点。求解变换器的离散数学模型是设计其数字控制系统的基础。以boost变换器为例,应用线性平均法、准线性法和精确离散法分别求解DC DC变换器的平均离散模型、准线性离散模型和精确离... DC DC变换器的数字控制相对于传统的模拟控制有很多优点。求解变换器的离散数学模型是设计其数字控制系统的基础。以boost变换器为例,应用线性平均法、准线性法和精确离散法分别求解DC DC变换器的平均离散模型、准线性离散模型和精确离散模型;仿真分析三种离散模型在各种扰动下的响应。结果表明准线性模型能精确地描述系统在各种扰动情况下的响应,且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变换器的数字控制的设计,以实现控制的自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数字控制 离散模型 建模 数学模型 非线性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于光伏电池发电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 被引量:9
3
作者 吴静妹 纪萍 汪小平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40-1044,共5页
针对光伏电池微型电源低输入高输出的特点,基于传统的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提出一种新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在开关周期内既可提高升压比,也可降低开关功率器件的电压应力,同时减少输入电流纹波,有利于开关器件的选择,降低电路... 针对光伏电池微型电源低输入高输出的特点,基于传统的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提出一种新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在开关周期内既可提高升压比,也可降低开关功率器件的电压应力,同时减少输入电流纹波,有利于开关器件的选择,降低电路的损耗。详细分析了所提电路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变换器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稳态分析,最后通过Simulink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增益 dc-dc变换器 电压应力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输入三电平半桥DC-DC变换器及其回流功率优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江荣 杨向宇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10期99-104,共6页
在双极性直流微电网中,正负极母线之间存在电压不平衡的问题。为平衡正负极母线电压和提升母线的功率输出性能,文中提出一种适用于双极性直流母线的新型双输入三电平半桥DC-DC变换器。通过分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在双重移相控制的基础上... 在双极性直流微电网中,正负极母线之间存在电压不平衡的问题。为平衡正负极母线电压和提升母线的功率输出性能,文中提出一种适用于双极性直流母线的新型双输入三电平半桥DC-DC变换器。通过分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在双重移相控制的基础上建立输出功率、电压传输比与回流功率的数学模型,并提出最小回流功率追踪控制方法,降低变换器的损耗。根据双极性直流微电网的特性,在最小回流功率追踪控制的基础上进行切换电压传输比的改进,以一定程度上解决正负极母线电压不平衡的问题,并且进一步降低变换器的回流功率,有效地提升变换器的工作性能。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模拟并分析不同工况下变换器的工作状态,验证文中所提出的双输入三电平半桥DC-DC变换器及其回流功率优化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性 直流微电网 电压平衡 双输入 三电平半桥dc-dc变换器 数学建模 回流功率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C离散数学模型的MMC-HVDC系统直流电压控制 被引量:13
5
作者 蔡新红 赵成勇 +1 位作者 庞辉 林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03-2409,共7页
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中,针对阀控层的直流电压控制,在载波移相调制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型子模块电容电压均衡控制方法,以降低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针对极控层的直流电压控制,推导了稳态时MMC电... 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中,针对阀控层的直流电压控制,在载波移相调制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型子模块电容电压均衡控制方法,以降低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针对极控层的直流电压控制,推导了稳态时MMC电流离散数学模型,设计了电流内环离散控制器,实现了系统直流电压控制和功率解耦控制。为抑制由交流系统故障引起的直流电压波动,提出了含直流电压控制环节的外环有功功率控制器,以提高系统的持续运行能力。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 直流电压控制 离散数学模型 电容电压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无源网络供电的MMC-HVDC系统控制与保护策略 被引量:46
6
作者 蔡新红 赵成勇 +1 位作者 庞辉 林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5-414,共10页
向无源网络供电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VDC,MMC-HVDC)系统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因此有必要对其控制与保护策略进行研究。基于MMC电磁暂态数学模型,建立了d-q同步旋... 向无源网络供电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VDC,MMC-HVDC)系统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因此有必要对其控制与保护策略进行研究。基于MMC电磁暂态数学模型,建立了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MMC欧拉?拉格朗日(Euler-Lagrange,EL)数学模型,推导了适于MMC控制的无源控制规律,设计了内环电流无源控制器及向无源网络供电的MMC-HVDC系统定交流电压控制器。针对电网电压不平衡或交流系统不对称故障引起的负序电流,提出了基于EL模型的正负序电流无源控制器。为保证故障时系统能满足安全运行的条件,提出了故障时的控制保护策略。最后在PSCAD/EMTDC中对MMC-HVDC系统各种运行工况进行了仿真验证,并对正负序无源控制器和矢量控制器的控制性能做了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器和控制保护策略具有良好的动稳态控制性能,便于工程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 无源网络 欧拉-拉格朗日数学模型 无源控制 控制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源内阻对双向DC-DC变换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唐酿 盛超 +4 位作者 刘昌 朱以顺 翁洪杰 黄辉 袁敞 《广东电力》 2016年第10期24-30,68,共8页
为解决电源内阻对双向DC-DC变换器性能的影响问题,研究一种考虑电源内阻的双向DC-DC变换器的基础拓扑,建立其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并利用小信号分析法得到系统传递函数。通过伯德图分析电源内阻对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器性能的影响,提出一... 为解决电源内阻对双向DC-DC变换器性能的影响问题,研究一种考虑电源内阻的双向DC-DC变换器的基础拓扑,建立其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并利用小信号分析法得到系统传递函数。通过伯德图分析电源内阻对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器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考虑电源内阻的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器参数设计方法。以升压模式为例,在PSCAD/EMTDC中验证了电源内阻对双向DC-DC变换器输出电压波动性和暂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源内阻会对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性能产生影响,控制参数的设计必须考虑电源内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电源内阻 数学模型 小信号分析 控制器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高压DC/DC变换器的电感参数设计 被引量:13
8
作者 林智钦 王志冰 +4 位作者 杨晓峰 黄先进 郑琼林 李琰 姚良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70-2477,共8页
中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可以实现不同电压等级直流电网线路的互联,是直流电网中的关键设备之一。该文研究了基于隔离型MMC-DC/DC变换器的电感取值的计算方法和选取原则。通过建立基于交流电压源和电感串联等效电路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电... 中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可以实现不同电压等级直流电网线路的互联,是直流电网中的关键设备之一。该文研究了基于隔离型MMC-DC/DC变换器的电感取值的计算方法和选取原则。通过建立基于交流电压源和电感串联等效电路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电感大小对变换器运行特性的影响,进而提出综合考虑功率传输效率限制、交流电流谐波特性以及变压器容量和绝缘设计等因素的电感参数设计方法。最后采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对设计实例进行验证分析。仿真结果说明该文提出的电感参数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同时验证了该文关于电感大小对变换器电气量影响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网 模块组合多电平变换器 dc/dc变换器 数学模型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3Ⅱ-1A型检漏继电器零序直流选择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郝金陵 袁振海 +2 位作者 赵龙章 方志 许必熙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67,共5页
运用零序直流选择性漏电保护原理,对苏联研制的B3Ⅱ-1A型检漏继电器的选择特性进行理论研究。根据B3Ⅱ-1A型检漏继电器检测电路中整流管的导通特性,建立工频周期内3个时段的瞬态检测电流电路和漏电流电路数学模型,用相量法分析各检测电... 运用零序直流选择性漏电保护原理,对苏联研制的B3Ⅱ-1A型检漏继电器的选择特性进行理论研究。根据B3Ⅱ-1A型检漏继电器检测电路中整流管的导通特性,建立工频周期内3个时段的瞬态检测电流电路和漏电流电路数学模型,用相量法分析各检测电流。其次,用谐波分析法计算各检测电流的理论值,用Matlab仿真各检测电流理论波形。最后,通过模拟电网实验证明理论计算和实验数据具有高度一致性。从理论和实验2个方面验证了B3Ⅱ-1A型检漏继电器的检测电路具有选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漏继电器 零序直流 选线 数学模型 谐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S-SPWM级联型DSTATCOM直流侧稳态分析及电容容量设计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胜 赵剑锋 唐国庆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8-53,共6页
基于四象限双H桥变流器级联型的主电路结构以及CPS-SPWM的调制策略,在建立SPWM-H桥变流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对应于三相不对称畸变补偿电流分量(无功、负序及谐波电流)时DSTATCOM各级联功率单元H桥逆变器直流侧电流变化规律,... 基于四象限双H桥变流器级联型的主电路结构以及CPS-SPWM的调制策略,在建立SPWM-H桥变流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对应于三相不对称畸变补偿电流分量(无功、负序及谐波电流)时DSTATCOM各级联功率单元H桥逆变器直流侧电流变化规律,以及基于单位功率因数的H桥整流器直流侧电流变化规律,并据此建立了功率单元直流侧各电流数学模型。结论显示,稳态条件下,直流整流侧电流包含2次交流分量和直流分量ir-dc,而直流逆变侧电流不仅包含与无功和负序补偿电流分量对应的2次交流分量,以及等于i-rdc对应于整流器与逆变器之间有功功率传递的直流分量,还包含与谐波补偿分量对应的4,6,…偶次交流分量。最后,根据所建立的直流侧电容电压、电流数学模型,结合电容电压控制的稳态和动态性能指标要求,给出了直流电容容量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主电路拓扑及电容参数设计方法的DSTATCOM,其直流电压稳定、均衡控制简单可靠、动态响应速度快,对非线性、不平衡冲击性负荷的补偿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TATCOM CPS—SPWM 直流侧数学模型 电容设计 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补偿模糊神经网络的BLDCM伺服控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顾德英 吴成赛 侯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6,共4页
为了实现无刷直流电机(BLDCM)位置伺服系统的高精度位置跟踪控制,针对系统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时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补偿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CFNNC)的设计方法.该控制器将补偿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相结合,引入了模糊神经元,使... 为了实现无刷直流电机(BLDCM)位置伺服系统的高精度位置跟踪控制,针对系统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时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补偿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CFNNC)的设计方法.该控制器将补偿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相结合,引入了模糊神经元,使网络既能适当调整输入、输出模糊隶属函数,又能借助于补偿逻辑算法动态地优化模糊推理,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容错性、稳定性和训练速度.仿真和在DSP控制系统上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补偿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系统响应快、精度高、鲁棒性强,动态特性明显优于传统PID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CFNNC 位置伺服系统 数学模型 DSP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能源双向DC/DC变换器的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孟彦京 李肖南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08-110,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双向DC/DC变换器。根据DC/DC变换器的基本原理,在小信号假设条件下,采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变换器的数学模型;根据双向变换器的双向传递能量的工作原理,制定有效合理的控制策略;利用Matlab/Simulink库中超级电... 提出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双向DC/DC变换器。根据DC/DC变换器的基本原理,在小信号假设条件下,采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变换器的数学模型;根据双向变换器的双向传递能量的工作原理,制定有效合理的控制策略;利用Matlab/Simulink库中超级电容模块搭建双向DC/DC变换器进行仿真,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系统能够实现能量的双向传递,验证了其正确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 双向dc/dc变换器 数学模型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WM-CSC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功率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夏冰 李耀华 +2 位作者 李子欣 马逊 王平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24,共8页
为解决传统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容易出现换相失败的问题,针对目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直流输电系统造价较高、半桥结构子模块无法穿越直流故障、损耗大等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整流侧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LCC)、逆变侧采用脉宽调... 为解决传统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容易出现换相失败的问题,针对目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直流输电系统造价较高、半桥结构子模块无法穿越直流故障、损耗大等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整流侧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LCC)、逆变侧采用脉宽调制型电流源换流器(PWM-CSC)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推导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PWM-CSC交流输出侧的谐波特性,提出了一种最大功率因数控制策略。在PSCAD/EMTDC中搭建的基于PWM-CSC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在正常工况下实现系统逆变侧换流器最大功率因数运行;当交、直流侧发生短路故障时,本文提出的混合型直流输电换流器能够实现平稳穿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数学模型 电流源换流器 最大功率因数控制 交流电网故障穿越 直流短路故障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调制单级功率因数校正交-交变流器(英文)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方林 叶虹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2-103,共12页
功率因数校正是产生或吸收无功功率力图达到功率因数等于1。单级交-交变流器被广泛应用在各工业领域。传统的交-交变流器采用电压调制法,全谐畸变高,功率因数低,功率转换效率差。本文介绍全新直流调制方法,由直流变流技术实现。直流调... 功率因数校正是产生或吸收无功功率力图达到功率因数等于1。单级交-交变流器被广泛应用在各工业领域。传统的交-交变流器采用电压调制法,全谐畸变高,功率因数低,功率转换效率差。本文介绍全新直流调制方法,由直流变流技术实现。直流调制单级功率因数校正交-交变流器有效地改进了功率因数,使之达到0.999,功率转换效率达到97.8%。实验结果证实了设计和计算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调制 功率因数校正 电压调制法 -交变流器 全谐崎变 功率转换效率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电池-超级电容器复合电源储能独立光伏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琪 孙玉坤 +2 位作者 黄永红 嵇小辅 陈坤华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9-242,共4页
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混合使用,可以充分发挥蓄电池比能量大和超级电容器比功率大、循环寿命长的优点,大大提升了复合电源的性能。建立了蓄电池超级电容器并联的数学模型,定量地分析了复合电源性能的改善及其影响因素。针对独立光伏发电... 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混合使用,可以充分发挥蓄电池比能量大和超级电容器比功率大、循环寿命长的优点,大大提升了复合电源的性能。建立了蓄电池超级电容器并联的数学模型,定量地分析了复合电源性能的改善及其影响因素。针对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特点,将复合电源储能应用于独立光伏系统中,建立了该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环节。仿真结果表明:在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和负载功率脉动的情况下,蓄电池工作在优化的充放电状态,其充放电电流比较平滑,有效地减少了充放电小循环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电池 超级电容器 复合电源 独立光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频率三端口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拓扑及其控制策略
16
作者 闫书豪 孟永庆 +3 位作者 段子越 王天一 王秀丽 王锡凡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93-3704,I0028-I0030,共15页
未来电网中将会存在的工频、直流与低频等多种频率,而传统换流器仅能实现交-交、交-直两种频率电气量间的能量交换。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多频率三端口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ulti-frequency triple-port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FTP-... 未来电网中将会存在的工频、直流与低频等多种频率,而传统换流器仅能实现交-交、交-直两种频率电气量间的能量交换。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多频率三端口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ulti-frequency triple-port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FTP-MMC)拓扑,该拓扑结构简单对称,能够直接实现工频-低频-直流的功率变换和频率控制,不存在无功约束问题,可以输出2倍直流电压,具有直流故障自清除功能。针对MFTP-MMC拓扑建立其dq坐标下的动态数学模型,实现了系统2种交流频率分量同直流分量的解耦,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控制策略,包括内环电流控制、环流控制、子模块均压控制以及外环功率控制,其物理概念清晰、控制性能良好。进一步,给出了桥臂无功分配系数的优化方法。同时针对其拓扑提出直流侧故障时闭锁以及故障后软起动策略。MATLAB/Simulink平台下的一系列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MFTP-MMC拓扑和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及其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率三端口换流器 柔性低频输电系统 直流故障阻断 数学模型 控制策略 桥臂无功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控制的直流微电网系统级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0
17
作者 支娜 张辉 +1 位作者 肖曦 杨甲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8-378,共11页
直流微电网以其可控性强和可靠性高等优点成为未来家庭和楼宇的主要供电架构,其系统级的稳定性研究是直流供电系统设计中的重要问题。通过建立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策略下的统一数学模型,利用李雅普诺夫直接法研究直流微电网大信号稳定... 直流微电网以其可控性强和可靠性高等优点成为未来家庭和楼宇的主要供电架构,其系统级的稳定性研究是直流供电系统设计中的重要问题。通过建立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策略下的统一数学模型,利用李雅普诺夫直接法研究直流微电网大信号稳定性的参数边界条件;通过分析电流小扰动对母线电压的影响,提出并联阻抗稳定性判定方法,为直流微电网系统级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稳定性判定方法能够对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进行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分布式控制 数学建模 系统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短行程直线电机的数学模型及其实验研究 被引量:54
18
作者 陈幼平 杜志强 +1 位作者 艾武 周祖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1-136,共6页
阐述了一种新研制的短行程永磁直线直流电动机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并从其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出发,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结合其具体应用对直线电机的基本关系式进行了推导,建立了电机的数学模型,并对影响其动态性能的参数进行了分析,给... 阐述了一种新研制的短行程永磁直线直流电动机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并从其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出发,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结合其具体应用对直线电机的基本关系式进行了推导,建立了电机的数学模型,并对影响其动态性能的参数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电机的动态模型结构图和传递函数关系式。为了获取定量的数学模型,对直线电机的有关模型参数进行了测定。同时还对直线电机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实验实测值和模型方程计算值是吻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行程直线电机 数学模型 实验 结构特征 工作原理 闭环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PWM方式对直流无刷电机系统换相转矩脉动的影响 被引量:54
19
作者 周美兰 高肇明 +1 位作者 吴晓刚 李志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21,共7页
针对永磁直流无刷电机(brushless DC motor,BLDCM)转矩脉动问题,基于两相导通星形三相六状态工作方式的永磁直流无刷电机数学模型,提出了5种不同的常用PWM调制方式。详细分析了这5种PWM调制方式对电机换相转矩脉动的不同影响并相互比较... 针对永磁直流无刷电机(brushless DC motor,BLDCM)转矩脉动问题,基于两相导通星形三相六状态工作方式的永磁直流无刷电机数学模型,提出了5种不同的常用PWM调制方式。详细分析了这5种PWM调制方式对电机换相转矩脉动的不同影响并相互比较。根据公式推导得出采用PWM-ON调制方式可使直流无刷电机具有较小的转矩脉动。以TMS320F1812 DSP为控制核心,以180 W小型永磁直流无刷电机为控制对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DSP分别产生5种PWM调制方式波形并配合模糊PI控制器对电机进行控制。测得了相应的5种PWM调制方式下的相电流波形图。实验结果表明采用PWM-ON调制方式较理想,能够有效地抑制电机的换相转矩脉动。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无刷电机 数学模型 脉宽调制 调制方式 转矩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模糊PI智能控制 被引量:48
20
作者 纪志成 沈艳霞 姜建国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8-254,共7页
在分析无刷直流电机(BLDCM)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模糊PI智能控制方法。在BLDCM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电流控制仍采用PI控制器,而转速控制通过采用常规PI控制和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结果表明... 在分析无刷直流电机(BLDCM)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模糊PI智能控制方法。在BLDCM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电流控制仍采用PI控制器,而转速控制通过采用常规PI控制和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模糊PI智能控制方法响应快、无超调、鲁棒性强、抗干扰能力好,较传统PI控制具有更好的动、静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调速系统 模糊PI智能控制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