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vel Direct Anonymous Attestation Protocol Based on Zero Knowledge Proof for Different Trusted Domains 被引量:3
1
作者 YANG Yatao CAO Lulin LI Zichen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0年第4期172-175,共4页
In order to solve the issue that existing direct anonymous attestation (DAA) scheme can not operate effectively in different domains,based on the original DAA scheme,a novel direct anonymous attestation protocol used ... In order to solve the issue that existing direct anonymous attestation (DAA) scheme can not operate effectively in different domains,based on the original DAA scheme,a novel direct anonymous attestation protocol used in multi domains environment is proposed and designed,in which,the certificate issuer located in outside of domain can be considered as a proxy server to issue the DAA certificate for valid member nodes directly.Our designed mechanism accords with present trusted computing group (TCG) international specification,and can solve the problems of practical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ormation protection between different trusted domains efficiently.Compared with present DAA scheme,in our protocol,the anonymity,unforgeability can be guaranteed,and the replay-attack also can be avoided.It has important referenced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in trusted computing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 Security Trusted Computing direct anonymous attestation Trusted Dom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Enhanced Direct Anonymous Attestation Scheme with Mutual Authentication for Network-Connected UAV Communication Systems 被引量:3
2
作者 Liquan Chen Sijie Qian +1 位作者 Ming Lim Shihui Wa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8年第5期61-76,共16页
In network-connected UAV(NCUAV)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er authentication is replaced by platform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and integrity check because many NC-UAVs are operated without human intervention. Direct anony... In network-connected UAV(NCUAV)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er authentication is replaced by platform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and integrity check because many NC-UAVs are operated without human intervention. Direct anonymous attestation(DAA) is an attractive cryptographic scheme that provides an elegant balance between platform authentication and anonymity. However, because of the low-level computing capability and limited transmission bandwidth in UAV, the existing DAA schemes are not suitable for NC-UAV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enhanced DAA scheme with mutual authentication(MA-DAA scheme), which meets the security requirements of NC-UAV communication systems. The proposed MA-DAA scheme, which is based on asymmetric pairings, bundles the identities of trusted platform module(TPM) and Host to solve the malicious module changing attacks. Credential randomization, batch proof and verification, and mutual authentication are realized in the MA-DAA scheme. The computational workload in TPM and Host is reduced in order to meet the low computation and resource requirements in TPM and Host.The entire scheme and protocols are presented,and the secur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MA-DAA scheme are proved and analyzed.Our experiment results also confirm the high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connected UAV trusted computing direct anonymous attestation mutual authentication trusted platform modu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AA的轻量级多商家多重息票系统 被引量:2
3
作者 柳欣 徐秋亮 张波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0-45,共16页
基于Brickell等的DAA(direct anonymous attestation)方案提出一个支持多商家环境的多重息票系统。新系统将多重息票中的关键元素与抗篡改的TPM(trusted platform module)芯片进行绑定,从而能更有效地阻止用户的共享行为。新系统的构造... 基于Brickell等的DAA(direct anonymous attestation)方案提出一个支持多商家环境的多重息票系统。新系统将多重息票中的关键元素与抗篡改的TPM(trusted platform module)芯片进行绑定,从而能更有效地阻止用户的共享行为。新系统的构造过程使用了Chow等的服务器辅助签名验证技术、Yang等的自盲化证书技术以及Peng等的区间证明技术,使用户在息票发布和兑换协议中均无需执行低效的对运算。相对于多个同类系统,新系统同时满足多个较理想的性质,而且与ARM TrustZone平台上的移动支付框架兼容。此外,新系统在通信和运算耗费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息票 直接匿名证明 服务器辅助签名验证 区间证明 不可分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DAA的强匿名性门限签名方案
4
作者 甄鸿鹄 陈越 郭渊博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3-699,共7页
针对目前大多数门限签名方案不能实现签名成员匿名或匿名效果比弱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带有子密钥分发中心的强匿名性(n,t)门限签名方案。方案主要基于可信计算组织在其v1.2标准中采用的直接匿名认证(Direct Anonymous Attestation,DAA... 针对目前大多数门限签名方案不能实现签名成员匿名或匿名效果比弱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带有子密钥分发中心的强匿名性(n,t)门限签名方案。方案主要基于可信计算组织在其v1.2标准中采用的直接匿名认证(Direct Anonymous Attestation,DAA)方案,以及零知识证明和Feldman门限秘密共享等技术实现。相较已有方案,该方案即使在签名验证者和子密钥分发中心串通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子签名的不可追踪性,也即可确保子签名成员的强匿名性。分析显示,方案除具有强匿名性外还具备签名子密钥不可伪造、子签名可验证以及一定的鲁棒性等特征。该方案在"匿名表决"等一些对匿名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中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限签名 匿名表决 直接匿名认证(daa) 零知识证明 秘密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移动计算平台直接匿名证明方案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力 张俊伟 +1 位作者 马建峰 刘志宏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75,共7页
分析了Ge等人提出的直接匿名证明方案的安全缺陷,指出该方案的认证协议在用于远程证明时不能抵抗重放攻击和平台伪装攻击。提出一种改进的直接匿名证明的认证协议,引入会话密钥协商机制,增强互认证功能。分析表明,改进方案在正确进行直... 分析了Ge等人提出的直接匿名证明方案的安全缺陷,指出该方案的认证协议在用于远程证明时不能抵抗重放攻击和平台伪装攻击。提出一种改进的直接匿名证明的认证协议,引入会话密钥协商机制,增强互认证功能。分析表明,改进方案在正确进行直接匿名证明的前提下,满足不可伪造性和匿名性,能够抵抗重放攻击和平台伪装攻击,协议性能满足移动计算平台的可信验证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计算 远程证明 直接匿名证明 密钥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双线性对的直接匿名认证方案 被引量:3
6
作者 甄鸿鹄 陈越 +1 位作者 谭鹏许 郭渊博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7-43,共7页
根据国产可信密码模块(TCM,trusted cryptography module)的直接匿名认证需求,基于非对称双线性对(ABP,asymmetric bilinear pairing),提出了一种全新的DAA方案——ABP-DAA方案,与已有DAA方案相比,其不仅能够适用于TCM的直接匿名认证,... 根据国产可信密码模块(TCM,trusted cryptography module)的直接匿名认证需求,基于非对称双线性对(ABP,asymmetric bilinear pairing),提出了一种全新的DAA方案——ABP-DAA方案,与已有DAA方案相比,其不仅能够适用于TCM的直接匿名认证,而且更加安全、简单、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计算 可信平台认证 直接匿名认证 双线性对 椭圆曲线密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信计算环境下基于主机身份的一次性密钥交换协议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淼 徐国爱 +1 位作者 胡正名 杨义先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48-1351,共4页
该文介绍了可信计算环境下可信网络连接的基本概念,分析了TNC协议扩展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直接匿名证明DAA协议。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主机身份的一次性密钥交换协议I-OKEP,并分析了其安全性。经安全性分析证明,该协议可以在可信计算环境... 该文介绍了可信计算环境下可信网络连接的基本概念,分析了TNC协议扩展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直接匿名证明DAA协议。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主机身份的一次性密钥交换协议I-OKEP,并分析了其安全性。经安全性分析证明,该协议可以在可信计算环境下保证密钥交换的机密性与可靠性,同时还可以保证主机完整性与主机匿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钥交换 可信计算 可信网络连接技术 daa AIK证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M网络上的改进直接匿名认证方案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立全 何营营 王玲玲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4-608,共5页
针对现有可信计算平台中的直接匿名认证(DAA)方案存在计算过于复杂的问题,在已有的DAA协议基础上,结合M2M网络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M2M网络的I-DAA方案.该方案建立在椭圆曲线上的离散对数困难性问题的基础上,利用零知识证明和双线性映... 针对现有可信计算平台中的直接匿名认证(DAA)方案存在计算过于复杂的问题,在已有的DAA协议基础上,结合M2M网络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M2M网络的I-DAA方案.该方案建立在椭圆曲线上的离散对数困难性问题的基础上,利用零知识证明和双线性映射理论,在证书申请阶段将部分DAA证书中原来由TPM计算的参数改为用系统公开参数替代,极大降低了资源相对较宝贵的TPM模块的计算量.同时,该方案中TPM的秘密信息改由TPM自己选取,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开销.另外,TPM只需要申请一次DAA证书,以后即可直接向验证方提交验证信息,避免了一些现有协议的通信瓶颈.分析结果表明,I-DAA方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降低了总体系统中尤其是TPM侧的计算复杂度,更适合于M2M系统及其他嵌入式系统应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M 可信计算平台 直接匿名认证 双线性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等网中一种基于可信计算的匿名信誉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郝黎明 杨树堂 +1 位作者 陆松年 陈恭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5-168,共4页
针对对等网(P2P)信誉系统中的匿名问题,基于可信计算技术,使用直接匿名验证(DAA)协议,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完全分布式P2P信誉系统的匿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该机制保证了完全分布式P2P信誉系统中所有节点的匿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良好的抵... 针对对等网(P2P)信誉系统中的匿名问题,基于可信计算技术,使用直接匿名验证(DAA)协议,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完全分布式P2P信誉系统的匿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该机制保证了完全分布式P2P信誉系统中所有节点的匿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良好的抵抗恶意节点行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等网 匿名机制 可信计算技术 信誉系统 直接匿名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表的完整隐私保护系统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刁凤 张方国 《密码学报》 2014年第4期400-409,共10页
智能电网作为下一代的电力网络,能够利用用户实时用电信息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监控和预测.但是这些实时用户用电信息将会泄漏用户的隐私.如何保护智能电网中用户的隐私性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智能电表中用户的隐私保护主要包... 智能电网作为下一代的电力网络,能够利用用户实时用电信息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监控和预测.但是这些实时用户用电信息将会泄漏用户的隐私.如何保护智能电网中用户的隐私性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智能电表中用户的隐私保护主要包括电表实时发送数据阶段和记账阶段两部分.我们利用可链接直接匿名认证技术(LDAA)和Pedersen承诺构造了一个智能电表用户完整隐私保护系统.在智能电表实时发送数据阶段,我们利用直接匿名认证过程中签名者的匿名性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隐藏.控制中心得到其所管辖用户的所有数据,但是无法将这些数据与相应的发送者进行匹配.在记账阶段,本文利用Pedersen承诺设计了一种根据用户用电时间和用电量而动态改变费率的计费方案.利用Pedersen承诺的同态性,电力服务商能够获得用户的真实账单,但无法获得用户的实时消费数据.我们的系统支持动态用户加入和撤销,故障用户追踪,数据认证和账单验证等功能,且不需要可信第三方,从而更具实用性.我们对本文提出的系统进行了安全性证明以及功能性和有效性分析,并对我们的系统主要部分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显示我们的系统能够有效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表 隐私性 账单 直接匿名认证 Pedersen承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钥隔离的直接匿名证明方案 被引量:1
11
作者 锁琰 乐康 +1 位作者 徐小岩 张毓森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58-1164,共7页
为了降低可信平台的密钥泄漏对直接匿名证明方案造成的破坏,提出一种基于密钥隔离的直接匿名证明方案KIDAA.首先将系统时间划分成若干时间段,然后对可信平台的私钥采取进化的处理办法,在不同的时间片段内使用不同的私钥,使得个别时间段... 为了降低可信平台的密钥泄漏对直接匿名证明方案造成的破坏,提出一种基于密钥隔离的直接匿名证明方案KIDAA.首先将系统时间划分成若干时间段,然后对可信平台的私钥采取进化的处理办法,在不同的时间片段内使用不同的私钥,使得个别时间段内的私钥泄漏不会危害其他时间片段内的安全性.把可信平台的私钥分成2个部分,交给可信平台模块TPM和可信平台保存,在每个时间片段内,可信平台只有在TPM的帮助下,才能够获得完整的私钥信息.在签名过程中使用了双线性映射,缩短了签名长度,降低了TPM的计算量.最后,在DLIN假设和q-SDH假设的基础上,对KIDAA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和证明.分析表明,该方案满足密钥隔离性、不可伪造性和可变匿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匿名证明 群签名 前向安全 密钥隔离 双线性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可信终端认证原型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鑫杰 王震宇 +1 位作者 刘海雷 黄庆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348-351,共4页
针对目前终端面临的安全隐患,利用可信计算思想,提出了嵌入式可信终端认证原型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将口令、生物特征、证书机制和可信认证机制相互融合,构建出用户、终端和应用三层次嵌入式可信终端认证原型,并对可信终端的硬件环境构成... 针对目前终端面临的安全隐患,利用可信计算思想,提出了嵌入式可信终端认证原型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将口令、生物特征、证书机制和可信认证机制相互融合,构建出用户、终端和应用三层次嵌入式可信终端认证原型,并对可信终端的硬件环境构成、可信引导和可信认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该原型对TCG定义的TPM功能进行了扩展和应用,可为嵌入式终端平台提供可信的计算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终端 可信引导 认证 直接匿名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私增强直接匿名证明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小峰 冯登国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66-2172,共7页
直接匿名证明方案中采用的匿名性机制是一种"验证者相关的完全或无"保护方案,该保护方案的匿名选择方式比较单一,不能很好的满足实际的需求,如何提高匿名性机制的灵活性是直接匿名证明方案应用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直接... 直接匿名证明方案中采用的匿名性机制是一种"验证者相关的完全或无"保护方案,该保护方案的匿名选择方式比较单一,不能很好的满足实际的需求,如何提高匿名性机制的灵活性是直接匿名证明方案应用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直接匿名证明中匿名性机制的问题,提出了子群隐私增强保护方案并给出了两种实现方式,子群隐私增强保护方案扩展了原始的直接匿名证明方案,为小群体内的隐私性保护提供了可行途径,本文比较分析了两种实现方式的性能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匿名证明 可信计算平台 可信平台模块 匿名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Chord的完全分布式克隆TPM检测方案
14
作者 郝黎明 陆松年 杨树堂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12-1116,共5页
针对直接匿名验证(DAA)协议中使用可变名字基时检测克隆可信平台模块(TPM)存在的困难,在保持 TPM 高匿名度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基于 Chord 的完全分布式克隆 TPM 检测方案。将访问服务的 TPM 映射到 Chord 覆盖层中,在不依赖可信第三方(... 针对直接匿名验证(DAA)协议中使用可变名字基时检测克隆可信平台模块(TPM)存在的困难,在保持 TPM 高匿名度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基于 Chord 的完全分布式克隆 TPM 检测方案。将访问服务的 TPM 映射到 Chord 覆盖层中,在不依赖可信第三方(TTP)参与的情况下实现了对克隆 TPM 的有效检测。以服从泊松分布的 TPM 访问规律和服从负指数分布的服务时间为模型,对该方案和已有方案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高检测率和零虚警率等特性。该检测方案思想可以在不增加额外开销的情况下部署到基于分布式哈希表(DHT)的完全分布式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TPM 可信计算 直接匿名验证 CHORD 假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密钥隔离的直接匿名证明方案
15
作者 黄凯 卫泽 锁琰 《舰船电子工程》 2013年第12期87-90,共4页
为了降低证书颁发私钥泄漏对直接匿名证明方案造成的破坏,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密钥隔离的直接匿名证明方案DKI-DAA。首先分割证书颁发机构TTP的私钥,交给多个TTP保存,使得少量TTP私钥泄漏不会危害原始授权私钥的安全性;然后规定可信平台... 为了降低证书颁发私钥泄漏对直接匿名证明方案造成的破坏,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密钥隔离的直接匿名证明方案DKI-DAA。首先分割证书颁发机构TTP的私钥,交给多个TTP保存,使得少量TTP私钥泄漏不会危害原始授权私钥的安全性;然后规定可信平台在证书有效期结束的时候,只有在一定数量TTP的帮助下,才能够延长证书的使用时间;而后在签名过程中使用了双线性映射,缩短了签名长度,降低了网络通信的开销;最后为方案添加了可变匿名性,帮助TTP找到原始签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匿名证明 密钥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匿名证明的k次属性认证方案 被引量:5
16
作者 柳欣 徐秋亮 +1 位作者 张斌 张波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3-133,共21页
当前,已有k次属性认证(简称k-TABA)方案以及相关属性认证方案的主要缺点是认证子协议的运算复杂度依赖于属性认证策略的规模,而且并未考虑成员废除和属性更新问题。基于直接匿名证明、集合成员身份证明和密文策略属性加密技术构造了新的... 当前,已有k次属性认证(简称k-TABA)方案以及相关属性认证方案的主要缺点是认证子协议的运算复杂度依赖于属性认证策略的规模,而且并未考虑成员废除和属性更新问题。基于直接匿名证明、集合成员身份证明和密文策略属性加密技术构造了新的k-TABA方案。为了进一步优化用户端运算效率,首先对底层属性加密方案进行修改,然后利用Green等的密钥绑定技术对解密过程进行外包。该方案不但可部署于可信平台,而且支持可表述性认证策略。此外,该方案满足多个理想性质,诸如注册过程可验证性、成员废除和属性更新等。该方案最显著的性能优势是用户在认证阶段的运算开销为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认证 直接匿名证明 密文策略属性加密 线性秘密分享 外包解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