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9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替代分析物的LC-MS/MS检测儿童末梢血中25-羟维生素D方法建立及评价
1
作者 刘菲 宋晶晶 +5 位作者 曹明鹏 祖琴琴 周曙光 张爱喜 王丽 李明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163-1171,共9页
目的:建立基于同位素替代分析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检测儿童末梢血中25-羟维生素D(25(OH)D)。方法:采用同位素标记物25(OH)D2-d6、25(OH)D3-d3作为替代分析物,25(OH)D3-d6作为内标,通过蛋白沉淀处理后,应用LC-MS/MS方法... 目的:建立基于同位素替代分析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检测儿童末梢血中25-羟维生素D(25(OH)D)。方法:采用同位素标记物25(OH)D2-d6、25(OH)D3-d3作为替代分析物,25(OH)D3-d6作为内标,通过蛋白沉淀处理后,应用LC-MS/MS方法同时检测换算得到实际标本中25(OH)D2和25(OH)D3的含量。评价该方法的相同浓度下响应值等效性、特异性、线性、检出限(LOD)、定量限(LOQ)、准确度、精密度、基质效应、携带污染和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结果:25(OH)D2和25(OH)D3的响应因子分别为1.46和1.04;线性相关系数均>0.995,LOD分别为0.16和0.33 ng/mL,LOQ分别为0.5和1ng/mL,替代分析物25(OH)D2-d6和25(OH)D3-d3相对回收率在96.05%~107.07%范围内,批内批间精密度均<10%,基质因子在0.882~1.121,无明显携带污染,样品可室温避光放置24 h,2~8℃下保存7 d。结论:建立了基于替代分析物的LC-MS/MS定量测定儿童末梢血中25(OH)D2和25(OH)D3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可靠,有望成为儿童或其他采血困难人群的候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法 串联质谱法 25-羟维生素d 末梢血 替代分析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的维生素D改善孤独症症状效果评价研究
2
作者 黄浩宇 杜晓亮 +4 位作者 王静 吴金庭 邹卓 陈颖娟 刘芸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9-155,共7页
目的基于微生物-肠-脑轴分析维生素D对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将72例AS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脱落3例。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补充1200 IU/d的维生素D,对照组仅... 目的基于微生物-肠-脑轴分析维生素D对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将72例AS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脱落3例。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补充1200 IU/d的维生素D,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干预12周。干预前后进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重复刻板行为检查表-修订版(repetitive behavior scale-revised,RBS-R)评估,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检测静息态脑功能连接强度,以及检测血清25(OH)D3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肠道菌群,比较两组各指标前后差值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前后差值比较,观察组CARS量表评分(-5.92±1.40 vs.-2.55±1.43)、RBS-R量表评分(-5.99±1.01 vs.-3.10±1.47)、静息态脑功能连接值(0.19±0.15 vs.0.10±0.18)、血清25(OH)D3水平[(34.89±8.18)ng/mL vs.(0.68±6.73)ng/mL]、血清白介素-6水平[(-6.60±6.07)pg/mL vs.(-0.74±9.45)pg/mL]、白介素-1β水平[(-2.56±1.33)pg/mL vs.(-0.04±2.13)pg/mL]、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4.09±3.85)pg/mL vs.(0.21±4.05)pg/mL]的干预前后差值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肠道微生物β多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2=0.030,P=0.040,Adonis)。LEfSe结果提示干预后梭菌纲(LDA=4.747,P=0.003)、梭菌目(LDA=4.747,P=0.003)、梭菌科(LDA=3.476,P=0.001)、毛螺菌科(LDA=4.709,P=0.004)、气味杆菌科(LDA=3.458,P=0.027)、气味杆菌属(LDA=3.458,P=0.027)、伯克霍尔德氏菌目(LDA=3.339,P=0.038)、厚壁菌门(LDA=4.764,P=0.003)、β-变形菌纲(LDA=3.338,P=0.037)在观察组富集。结论补充维生素D能调节ASD患儿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显著影响特定肠道微生物丰度,降低机体炎症因子,增加脑功能连接强度,缓解ASD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维生素d 16S rRNA 微生物--脑轴 肠道微生物 炎症因子 脑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铁蛋白和25-羟维生素D与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心脏代谢指数的相关性
3
作者 雷蕾 胡韵 +2 位作者 张笛 黄鑫宇 彭羽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铁蛋白(SF)、25-羟维生素D[25-(OH)D]与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心脏代谢指数(C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128例老年NAFL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80例健康体检者资料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及... 目的探究血清铁蛋白(SF)、25-羟维生素D[25-(OH)D]与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心脏代谢指数(C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128例老年NAFL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80例健康体检者资料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及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的血清Ferritin、25-(OH)D水平。根据是否形成颈动脉血管斑块将患者分为斑块组(n=36)和非斑块组(n=92)。比较两组临床资料,SF、25-(OH)D、CMI水平,分析影响老年NAFLD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形成的多因素及血清Ferritin、25-(OH)D水平与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CMI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S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F水平:脂肪肝组<脂肪性肝炎组<肝硬化组(P<0.05),25-(OH)D水平:脂肪肝组>脂肪性肝炎组>肝硬化组(P<0.05);斑块组BMI、合并糖尿病、高血脂、血清ALT、AST、LDL-C、SF、水平、FPG、FINS、HOMA-IR、CMI、NFS值显著高于非斑块组(P<0.05),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非斑块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血清LDL-C、SF水平、CMI、NFS值升高是影响老年NAFLD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25-(OH)D水平升高为保护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F与NAFLD患者颈动脉斑块及CMI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25-(OH)D水平与NAFLD患者颈动脉斑块及CMI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SF、25-(OH)D与NAFLD病情进展相关,且可能影响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形成及心脏代谢,可作为NAFLD患者血管病变的诊治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蛋白 25-羟维生素d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颈部血管斑块 心脏代谢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与中老年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复合指标与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对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李敬 胡金蓉 +2 位作者 苟园园 姚隆 曹洁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6,共12页
目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TG-AP)起病急,病情进展及复发的风险高,早期识别重症患者有助于降低多器官衰竭发生的风险和病死率。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年与中老年HTG-AP患者炎症复合指标和D... 目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TG-AP)起病急,病情进展及复发的风险高,早期识别重症患者有助于降低多器官衰竭发生的风险和病死率。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年与中老年HTG-AP患者炎症复合指标和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变化及其对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至2023年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收治的230例HTG-AP患者,先将其分为青年组(≤45岁)和中老年组(>45岁),再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比较各组间炎症复合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to-lymphocyte ratio,MLR)、C反应蛋白与淋巴细胞比值(C-reactive protein-to-lymphocyte ratio,CLR)、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index,SIR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和D-D等指标。运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筛选青年和中老年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评价危险因素的预测效能,并用Delong检验比较各危险因素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差异。通过Bootstrap法(n=1000)对危险因素的预测效能进行内部验证。结果:青年组(n=127)与中老年组(n=103)间NLR、PLR、MLR、SIRI、SII、CLR和D-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青年患者中,与轻度组(n=68)相比,重度组(n=59)中的NLR、CLR、SIRI、SII和D-D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中老年患者中,与轻度组(n=54)相比,重度组(n=49)中的CLR和D-D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D水平升高是青年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7,OR=1.458,95%CI 1.107~1.920);D-D水平(P=0.001,OR=2.267,95%CI 1.413~3.637)和CLR(P=0.003,OR=1.007,95%CI 1.003~1.012)是中老年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D-D预测青年和中老年HTG-AP患者病情进展的AUC分别为0.653和0.741,敏感度分别为67.8%和57.1%,特异度分别为72.1%和88.9%;CLR预测中老年HTG-AP患者病情进展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87、63.3%和70.4%。Delong检验结果显示D-D与CLR预测中老年HTG-AP患者病情进展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93,P=0.321)。D-D的预测效能在Bootstrap内部验证模型中输出的AUC为0.73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1%和91.0%。结论:不同年龄段、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HTG-AP患者在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方面存在差异。D-D和CLR分别是青年、中老年HTG-AP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D-D对中老年HTG-AP患者病情进展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病情进展 炎症复合指标 d-二聚体 危险因素 年龄 C反应蛋白与淋巴细胞比值 青年 中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联合NT-proBN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范文璐 杜小宇 卢成志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6-741,共6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D-D)联合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D-D)联合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就诊的ACS患者6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未行冠状动脉造影前的肌酐值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分为肾功能不全组和肾功能正常组,分别为102例和580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CS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评价D-D、NT-proBNP水平对ACS患者中发生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结果肾功能不全组的D-D、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NT-proBNP水平升高均是ACS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联合NT-proBNP检测是ACS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ROC结果显示,D-D水平诊断ACS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AUC为0.805,敏感度58.82%,特异度100%;NT-proBNP水平诊断ACS患者心肌梗死后发生肾功能不全的AUC为0.737,敏感度67.65%,特异度73.62%;D-D联合NT-proBNP诊断ACS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AUC为0.838,敏感度68.63%,特异度为93.28%。联合检测诊断价值优于各项单独检测。结论ACS患者中发生肾功能不全的D-D、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是肾功能不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肾功能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急性冠脉综合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对手术治疗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患者预后价值的研究
6
作者 王睿 何金媛 +2 位作者 蒲玉梅 陈欣 孙国文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68-573,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并结合患者基础临床资料,研究患者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8月,南京大学医学院... 目的:回顾性分析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并结合患者基础临床资料,研究患者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8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10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MRONJ患者,回顾性分析基础临床资料,包括原始疾病、分类分期、用药类型、手术方式、疾病预后。运用SPSS统计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得出D-二聚体的最佳临界值,对数据二分类分组,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使用Kaplan-Meier法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MRONJ手术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通过ROC曲线计算得到D-二聚体最佳临界值为0.975 mg/L;按照此水平分为两组,组间χ^(2)检验结果显示D-二聚体高/低组患者所接受的手术方式有差异(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D-二聚体≥0.975 mg/L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法显示血浆D-二聚体高水平组相较于低水平组预示着更差的预后(P<0.05)。结论: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0.975 mg/L的MRONJ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其水平可作为MRONJ患者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改善危险分层,精确个体化治疗,指导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减少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 手术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PRIL、PLA2R-Ab及25-(OH)D_(3)水平与原发性膜性肾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郭音 任海青 +2 位作者 郭晓阳 左江华 王婷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99-1204,共6页
目的探讨增殖诱导配体(APRIL)、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Ab)、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变化与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模式,选取邢台市人民医院确诊的PMN患者100例作为PMN组,健康体... 目的探讨增殖诱导配体(APRIL)、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Ab)、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变化与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模式,选取邢台市人民医院确诊的PMN患者100例作为PMN组,健康体检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APRIL、PLA2R-Ab及25-(OH)D_(3)水平,并按照PNM疾病分期、治疗结局进行分层对比,采用简单线性相关法分析血清APRIL、PLA2R-Ab及25-(OH)D_(3)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治疗效果预后的关系。结果PMN组的血清APRIL、PLA2R-Ab水平高于对照组,25-(OH)D_(3)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PMN患者,Ⅰ期20例、Ⅱ期42例、Ⅲ期34例、Ⅳ期4例,Ⅲ+Ⅳ期患者的血清APRIL、PLA2R-Ab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25-(OH)D_(3)水平低于Ⅰ+Ⅱ期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MN患者的血清APRIL、PLA2R-Ab水平与尿素氮(BUN)、肌酐(Scr)、24小时尿蛋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APRIL、PLA2R-Ab与TP(总蛋白)、白蛋白(ALB)呈负相关关系(P<0.05),PMN患者的血清25-(OH)D_(3)水平与BUN、Scr、24小时尿蛋白呈负相关关系(P<0.05)。经过治疗,有42例患者完全缓解,有58例患者未达到缓解标准,缓解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的血清APRIL、PLA2R-Ab水平均明显低于未缓解组,缓解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的血清25-(OH)D_(3)水平高于未缓解组患者(P<0.05)。结论血清APRIL、PLA2R-Ab水平增高导致的免疫功能异常与PMN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肾功能损伤导致血清25-(OH)D_(3)水平明显降低,并且上述三项指标反映出PMN疾病发生、病情程度及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诱导配体 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 25-羟维生素d3 原发性膜性肾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5D FEM-MFS的高铁盾构隧道车致振动传播机制及环境响应研究
8
作者 徐晨 肖明清 +3 位作者 薛光桥 何应道 徐巍 王春晖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0-1271,共12页
为在城市密集区的高铁选线及环境振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明确高铁盾构隧道车致振动对沿线环境的振动影响特征与规律,采用基于2.5D有限元-基本解方法(2.5D FEM-MFS)的车致环境振动预测模型,以设计车速为350 km/h、外径为13.8 m的高铁盾构... 为在城市密集区的高铁选线及环境振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明确高铁盾构隧道车致振动对沿线环境的振动影响特征与规律,采用基于2.5D有限元-基本解方法(2.5D FEM-MFS)的车致环境振动预测模型,以设计车速为350 km/h、外径为13.8 m的高铁盾构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轮轨耦合动力学与波数域场耦合分析,揭示典型工况高铁盾构隧道车致振动振源及传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高铁盾构隧道振动呈现显著的频段分化特征,30 Hz以下低频振动以围岩剪切波形式传播(波速为734 m/s),30~70 Hz频段为管片-围岩协同振动,80 Hz以上高频振动由管片弯曲波主导(波速为1 066 m/s或2 000 m/s);2)隧道内Z振级从轨道板处80.9 d B衰减至拱顶47.6 d B,隧道拱顶两侧因高阶振型出现55 d B局部放大;3)地表振动呈现非单调空间衰减特性,存在局部振动放大现象,最大Z振级46.7 d B出现在距隧道中线32 m处,满足Ⅰ类振动功能区限值要求,最大速度为1.73μm/s,满足VC-E级精密仪器容许标准;4)与典型地铁环境振动工况相比,高铁盾构隧道内具有Z振级较低、地表环境振动高频分频振级较低,但随距离衰减缓慢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地下线 盾构隧道 环境振动 2.5d有限元-基本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人掌图的D(2)-点可区别全染色
9
作者 高杨 汪银芳 +1 位作者 文飞 李沐春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2,共10页
图G的k-D(2)-点可区别全染色是G的一个正常k-全染色f满足对■u,v∈V(G),当dG(u,v)≤2时都有C_(f)(u)≠C_(f)(v),其中C_(f)(u)={f(u)}∪{f(uv)|uv∈E(G)}.将所用颜色数的最小值k称为图G的D(2)-点可区别全色数,简记为χ_(2vt)(G).应用数... 图G的k-D(2)-点可区别全染色是G的一个正常k-全染色f满足对■u,v∈V(G),当dG(u,v)≤2时都有C_(f)(u)≠C_(f)(v),其中C_(f)(u)={f(u)}∪{f(uv)|uv∈E(G)}.将所用颜色数的最小值k称为图G的D(2)-点可区别全色数,简记为χ_(2vt)(G).应用数学归纳法结合Hall定理考虑了仙人掌图G_(T)的D(2)-点可区别全染色,得到了χ_(2vt)(GT)≤Δ+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掌图 Hall定理 d(2)-点可区别全染色 d(2)-点可区别全色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3介导VDR-NLRP6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改善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肾损伤
10
作者 罗欣 马玉东 +1 位作者 吕明锦 于慧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0-696,共7页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VD3)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改善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的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CLP组)、VD3组、VD3+敲减对照(VD3+sh-NC)组和VD3+敲减NLRP6(VD3+sh-NLRP6)组,每组10只。通过...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VD3)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改善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的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CLP组)、VD3组、VD3+敲减对照(VD3+sh-NC)组和VD3+敲减NLRP6(VD3+sh-NLRP6)组,每组10只。通过盲肠结扎穿刺(CLP)建立脓毒症AKI小鼠模型。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肾组织病理损伤;用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肌酐(sCr)、肾损伤分子1(KIM-1)、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比例;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维生素D受体(VDR)和NLRP6蛋白表达。结果给予VD3可减轻CLP小鼠肾组织病理损伤,降低小鼠血清中sCr、KIM-1、IL-17水平及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增加小鼠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和血清中IL-10水平,上调小鼠肾组织中VDR和NLRP6蛋白表达;敲减NLRP6逆转了VD3对CLP小鼠Th17/Treg细胞失衡的改善作用及其肾保护作用。结论VD3在脓毒症诱导的AKI中发挥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激活VDR,进而上调NLRP6表达,最终改善Th17/Treg细胞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二羟维生素d3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Th17/Treg细胞平衡 维生素d受体 NLRP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D2-40联合α-SMA对判别早期肺腺癌的病理类型及间质浸润的意义
11
作者 肖英 李罗翔 +1 位作者 杨天林 陈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7-1102,共6页
目的探讨D2-40、α-SMA表达对判别早期肺腺癌病理类型及间质浸润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76例早期肺腺癌和98例对照组中D2-40、α-SMA的表达,对照组包括浸润型腺癌67例和良性组织31例,分析D2-40、α-SMA在正常肺组... 目的探讨D2-40、α-SMA表达对判别早期肺腺癌病理类型及间质浸润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76例早期肺腺癌和98例对照组中D2-40、α-SMA的表达,对照组包括浸润型腺癌67例和良性组织31例,分析D2-40、α-SMA在正常肺组织及原位腺癌、浸润性腺癌中的表达模式和表达部位的差异。结果D2-40在正常肺泡腔缘呈连续线性表达,在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和浸润性腺癌的腔缘表达逐渐减弱,至浸润性腺癌的腔缘不表达;α-SMA在正常肺泡间质及绝大部分原位腺癌中不表达,在微浸润性腺癌及浸润性腺癌间质中表达,呈逐渐增强趋势,且在浸润区呈特征性表达,即α-SMA阳性间质包裹肿瘤细胞巢。结论D2-40、α-SMA表达与肺腺癌的发展和间质浸润密切相关,通过免疫组化联合检测D2-40、α-SMA表达有助于鉴别早期肺腺癌的具体病理类型,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d2-40 Α-SMA 微浸润性腺癌 早期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衍生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宇 谢继辉 +3 位作者 章萍萍 周迪 赵维克 张居舟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8-236,共9页
动物源性食品是人体摄入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的重要食物来源。目前我国相关标准限于维生素D的含量测定,使用非衍生化方法进行检测。本研究以4-苯基-1,2,4-三唑啉-3,5-二酮(PTAD)作为衍生试剂,通过Diels-Alder反应,在维生素D和25-羟... 动物源性食品是人体摄入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的重要食物来源。目前我国相关标准限于维生素D的含量测定,使用非衍生化方法进行检测。本研究以4-苯基-1,2,4-三唑啉-3,5-二酮(PTAD)作为衍生试剂,通过Diels-Alder反应,在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上引入易电离基团,提高离子化效率,建立了衍生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对衍生化条件、样品前处理条件、色谱分离条件和质谱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乙腈溶剂中,目标化合物与衍生试剂PTAD质量比为1∶10000的条件下,衍生反应充分;衍生反应1 h后达到稳定;相较于Silica和C 18固相萃取(SPE)柱,HLB SPE柱对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更高,同时可有效降低基质效应的影响;在水-甲醇流动相体系中添加5 mmol/L甲胺,可显著提升目标化合物的检测灵敏度。样品经过均质,加入同位素内标,碱液皂化,萃取浓缩,固相萃取柱净化和化学衍生,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 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上,以0.1%甲酸-5 mmol/L甲胺水溶液和0.1%甲酸-5 mmol/L甲胺甲醇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析物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下进行多反应监测(MRM)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在0.2~50μg/L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5~0.9999,方法检出限为0.018~0.066μg/kg,方法定量限为0.06~0.22μg/kg,在0.20、1.0、5.0μg/kg 3个加标水平下,加标回收率为92.6%~99.4%,相对标准偏差为3.6%~6.2%。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灵敏、准确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 维生素d 25-羟基维生素d 衍生化反应 4-苯基-1 2 4-三唑啉-3 5-二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叠层微线圈的全柔性膜-岛结构电磁振动传感器
13
作者 赵东阳 张晓龙 +1 位作者 张婕 何剑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102,共4页
柔性振动传感器在机械结构监测、机器振动及人体运动监测等领域应用广泛。柔性电磁传感器因受限的磁场及线圈匝数而输出性能较低。研制了一种基于3D叠层微线圈的全柔性膜-岛结构电磁振动传感器。通过引入磁性膜-岛结构集中通过线圈的磁... 柔性振动传感器在机械结构监测、机器振动及人体运动监测等领域应用广泛。柔性电磁传感器因受限的磁场及线圈匝数而输出性能较低。研制了一种基于3D叠层微线圈的全柔性膜-岛结构电磁振动传感器。通过引入磁性膜-岛结构集中通过线圈的磁场,传感器输出电压增加了1.6倍。柔性线圈的多层堆叠设计使传感器输出增加了2.4倍。该全柔性电磁振动传感器能够响应频率为3~16 Hz的振动。当频率为3 Hz时,传感器输出电压灵敏度为0.0490 mV/(m/s^(2))。此外,该全柔性电磁振动传感器能够监测人体的不同运动,包括走路、跳跃及跑步。该研究为可穿戴人体智能感知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 电磁感应 振动传感器 3d叠层线圈 -岛结构 人体运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TaPBF3-5D的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4
作者 邓云颢 李鲁华 +4 位作者 徐灵 王忠妮 洪鼎立 邰成江 徐如宏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8,共8页
PBF因子是小麦胚乳特异基因表达调控蛋白因子之一,在调控小麦种子贮藏蛋白基因表达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小麦种质ZY96-3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TaPBF3-5D的CDS序列,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TaPBF3-5... PBF因子是小麦胚乳特异基因表达调控蛋白因子之一,在调控小麦种子贮藏蛋白基因表达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小麦种质ZY96-3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TaPBF3-5D的CDS序列,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TaPBF3-5D基因CDS序列共有909 bp,编码302个氨基酸;其编码的蛋白为一个非跨膜的不稳定性亲水蛋白,无信号肽,共含36个磷酸位点;预测其定位于细胞核;通过系统进化树以及多重序列比对,TaPBF3-5D与来自于普通小麦中国春的PBF在亲缘性上更为接近。经荧光定量分析,TaPBF3-5D基因在根、茎、叶和籽粒中均有表达,以籽粒中表达最高,其次是叶和茎,根中表达最低。这进一步说明TaPBF3-5D基因参与调控小麦籽粒贮藏蛋白基因表达,调节籽粒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Y96-3 TaPBF3-5d 生物信息学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维生素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胶原特殊序列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
15
作者 王美娥 苏婷 +4 位作者 郭熙哲 黄荣富 郑瑜瑜 陈根旺 范春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67,共5页
目的:分析总维生素D(tV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在多发性骨髓瘤(MM)分期以及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至2022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初诊MM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MM组),本院健康... 目的:分析总维生素D(tV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在多发性骨髓瘤(MM)分期以及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至2022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初诊MM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MM组),本院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tVD、tPINP、β-CTx的表达水平;分析不同ISS分期的MM患者tVD、tPINP、β-CTx表达水平的差异;比较不同血红蛋白(Hb)、血钙(Ca)、肌酐(Crea)、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MM患者的tVD、tPINP、β-CTx表达水平,并分别将tVD、tPINP、β-CTx表达水平与各临床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tVD、tPINP、β-CTx表达水平与MM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结果:MM组tVD表达水平为21.73±14.45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78±9.94 ng/ml(P=0.022);MM组的β-CTx的表达水平为1.43±0.99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53±0.29 ng/ml(P=0.013)。ISS分期在Ⅰ-Ⅱ期的MM患者tVD水平为29.50±14.59 ng/ml,明显高于Ⅲ期MM患者的12.62±7.73ng/ml(P=0.028),表明分期越高,tVD水平越低。高Ca水平(>2.65 mmol/L)的MM患者的tPINP、β-CTx均明显高于低Ca水平(≤2.65 mmol/L)患者(P=0.016,P=0.021)。MM患者的tVD水平与ALB水平呈正相关(r=0.570),tPINP水平与Ca、β2-MG水平呈正相关(r=0.791,r=0.673),β-CTx水平与tPINP水平呈正相关(r=0.616)。tVD低表达组的PFS明显低于tVD高表达组(P=0.041)。结论:tVD在MM中表达水平降低,其可作为评估疾病分期、预后的指标;β-CTx在MM中表达水平增高;tPINP、β-CTx可能与MM患者的溶骨性表现、肾功能改变等临床症状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维生素d 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β-胶原特殊序列 多发性骨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时检测全血与传统血浆/血清检测在D-二聚体、降钙素原和N端脑利钠肽前体中的相关性与一致性分析
16
作者 杨萌 梁琼云 +6 位作者 凌永基 莫银娟 朱志强 吕艳丽 张懿 丁细霞 郭勇晖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32-1237,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即时检测(POCT)技术在全血样本检测D-二聚体(D-dimer,DDI)、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N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验证其在临床快速诊断中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即时检测(POCT)技术在全血样本检测D-二聚体(D-dimer,DDI)、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N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验证其在临床快速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022年7—8月期间收集的DDI全血和血浆样本各104例、PCT全血和血清样本各496例、NT-proBNP全血和血清样本各77例。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回归分析、相对灵敏度、相对特异度、约登指数和Kappa值评估全血与血浆/血清样本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及准确性。结果DDI、PCT和NT-proBNP的全血与血浆/血清样本检测结果显示良好一致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512、r^(2)=0.9428和r^(2)=0.9916(P>0.05)。在医学决定水平下,DDI(0.55μg/mL)相对灵敏度为94.3%,相对特异度为94.1%,约登指数为0.88,Kappa值为0.87;PCT(0.5 ng/mL和2.0 ng/mL)的相对灵敏度分别为均97.4%、89.0%,相对特异度分别为95.8%、98.3%,约登指数分别为0.93、0.87,Kappa值分別为0.93和0.89;NT-proBNP(125 pg/mL)的相对灵敏度为94.1%,相对特异度100%,约登指数0.94,Kappa值为0.87。这些结果表明全血标本检测的高度准确性及两种方法结果的高度一致性。结论该研究验证了POCT技术在全血样本检测DDI、PCT和NT-proBNP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其与传统血浆/血清方法具有高度一致性,支持POCT在快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检测 d-二聚体 降钙素原 N端脑利钠肽前体 全血样本 血浆/血清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图与简单图的冠图的D(2)-点和可区别边染色的界
17
作者 何静 强会英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5-381,共7页
利用组合零点定理、构造染色法和数学归纳法,研究圈图与简单图的冠图的D(2)-点和可区别边染色问题,得到了圈图与简单图的冠图的D(2)-点和可区别边色数的界为Δ(G)+1,进而推出路图与简单图的冠图的界为Δ(G)+1.
关键词 圈图 简单图 冠图 d(2)-点和可区别边染色 d(2)-点和可区别边色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高不为零的三圈图的D(2)-点和可区别全染色
18
作者 白羽 强会英 何静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5-1082,共8页
用分析法、反证法和组合零点定理,研究树高不为零的三圈图的D(2)-点和可区别全染色问题,得到了该类图的D(2)-点和可区别全色数的一个上界为Δ(G)+3.
关键词 三圈图 d(2)-点和可区别全染色 d(2)-点和可区别全色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饲粮钙磷比通过维生素D的α-羟化过程及钙、磷吸收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蛋品质
19
作者 朱子均 王梦瑶 +4 位作者 袁顺华 李逍遥 易雅 郭辉 曹满湖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463-5474,共12页
本试验通过分析不同钙磷比饲粮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胫骨质量、血清生化指标以及维生素Dα-羟化和钙、磷吸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探究饲粮钙磷比影响蛋品质的潜在作用机制。选用48周龄产蛋高峰期海兰褐蛋鸡108只,随机分为3组,每... 本试验通过分析不同钙磷比饲粮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胫骨质量、血清生化指标以及维生素Dα-羟化和钙、磷吸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探究饲粮钙磷比影响蛋品质的潜在作用机制。选用48周龄产蛋高峰期海兰褐蛋鸡10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3组试验鸡分别饲喂正常钙磷比(3.6%钙、0.5%磷,钙磷比为7.2∶1)、低钙磷比(3.0%钙、0.5%磷,钙磷比为6.0∶1)和高钙磷比(4.2%钙、0.5%磷,钙磷比为8.4∶1)饲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4周。结果表明:1)与正常钙磷比组和高钙磷比组相比,低钙磷比组蛋鸡产蛋率极显著降低(P<0.01),蛋壳厚度显著降低(P<0.05),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_(3)[1,25-(OH)_(2)D_(3)]和甲状旁腺激素(PTH)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低钙磷比组蛋鸡十二指肠细胞膜维生素D受体(mVDR)、细胞核维生素D受体(nVDR)、钙结合蛋白-D28K(CABP-D28K)、质膜钙ATP酶1b(PMCA1b)、钠依赖Ⅱb型磷转运蛋白(Na/Pi-Ⅱb)和肝脏细胞色素P450家庭成员24A1(CYP24A1)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正常钙磷比组和高钙磷比组(P<0.01),肝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克洛索蛋白(Klotho)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低于正常钙磷比组和高钙磷比组(P<0.01)。2)随着饲粮钙磷比的提高,蛋鸡蛋壳强度、平均蛋重、胫骨钙、磷含量和血清FGF23、Klotho含量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3)与正常钙磷比组相比,高钙磷比组蛋鸡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平均蛋重、产蛋率等均无显著变化(P>0.05),十二指肠mVDR、nVDR、CABP-D28K、PMCA1b、Na/Pi-Ⅱb和肝脏CYP24A1、FGF23、Klotho的mRNA相对表达量也均无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低钙磷比饲粮会降低蛋鸡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对蛋品质产生不利影响,蛋鸡体内指标的响应为:通过代偿性代谢机制下调肝脏FGF23、Klotho的表达,降低对CYP24A1的抑制作用,从而间接促进1,25-(OH)_(2)D_(3)的生成;同时,通过上调十二指肠钙、磷吸收相关基因nVDR、mVDR、CABP-D28K、PMCA1b、Na/Pi-Ⅱb的表达,促进钙、磷吸收。而这些指标在饲粮钙磷比高于正常营养需要时无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磷比 蛋鸡 维生素d α-羟化 钙、磷吸收 蛋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D调控HIF-2α/NF-κB p65通路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的影响
20
作者 王赛 张克克 +1 位作者 冯保荣 蒋士卿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15-2225,共11页
目的 探讨柴胡皂苷D(SSD)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Eca109细胞生长和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通路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SSD(0、3、6、9、12、15、18、21、24μmol... 目的 探讨柴胡皂苷D(SSD)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Eca109细胞生长和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通路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SSD(0、3、6、9、12、15、18、21、24μmol·L^(-1))处理人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Het-1a和ESCC细胞Eca109筛选SSD的实验浓度。将Eca109细胞分为对照(NC)组、HIF-2α抑制剂(PT2385)组、SSD低、高浓度(SSDL、SSD-H)组、SSD-H+空载慢病毒(LV-NC)组、SSD-H+HIF-2α重组慢病毒(LV-HIF-2α)组。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IL^(-1)β、IL-8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和HIF-2α/NF-κB p65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建立Eca109细胞荷瘤裸鼠模型验证SSD对Eca109细胞体内生长的影响。结果 选择6、12μmol·L^(-1)SSD为实验浓度。与NC组比较,PT2385组、SSD-L、SSDH组细胞活力、细胞培养液中TNF-α、IL^(-1)β、IL-8水平、PCNA、Bcl-2、HIF-2α、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水平、裸鼠皮下移植瘤体积和肿瘤重量、血清TNF-α、IL^(-1)β、IL-8水平以及HIF-2α、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P<0.05或P<0.01);过表达HIF-2α可显著削弱SSD对Eca109细胞增殖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结论 SSD可抑制Eca109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抑制Eca109细胞荷瘤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其作用可能与抑制HIF-2α/NF-κB p65通路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d 食管鳞状细胞癌 增殖 凋亡 缺氧诱导因子2α 核转录因子-ΚB P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