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S证据理论在多源数据融合中的应用及改进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洪发 王先义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15期7-9,12,共4页
在不确定性处理算法中,D-S证据理论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阐述了D-S证据理论及其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的应用。从改进合成规则和证据源数据两方面对当前的一些改进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一种基于冲突强度的证据合成规则,并在Murphy证... 在不确定性处理算法中,D-S证据理论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阐述了D-S证据理论及其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的应用。从改进合成规则和证据源数据两方面对当前的一些改进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一种基于冲突强度的证据合成规则,并在Murphy证据平均合成规则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证据间相似系数的证据合成规则,通过实例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证明了基于相似系数证据合成规则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ds证据理论 合成规则 冲突强度 相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态云模型和D-S证据理论的开关柜运行状态综合评估 被引量:17
2
作者 贾亚楠 刘东明 随慧斌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47-252,共6页
以高压开关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正态云模型和D-S证据理论的分层评估算法。通过对影响开关柜运行状态的指标进行聚类分层,运用正态云模型确定各指标与各评价等级的关联度,并利用改进的模糊算法进行第1层评估,在此基础上运用D-S... 以高压开关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正态云模型和D-S证据理论的分层评估算法。通过对影响开关柜运行状态的指标进行聚类分层,运用正态云模型确定各指标与各评价等级的关联度,并利用改进的模糊算法进行第1层评估,在此基础上运用D-S证据理论对开关柜整体运行状态进行评估。采用KYN28A-12型号某开关柜的一次检测数据为例,通过实例验证证明了评估算法的有效性。该评估模型结构清晰,评价指标易于得到,为开关柜状态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柜 状态评估 正态云模型 最优组合权重 d-s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证据推理方法的企业R&D成果验收评估 被引量:7
3
作者 周谧 刘心报 杨剑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83-1188,共6页
文章从成果质量、过程控制、项目附加值3个方面,建立了企业研发(R&D)成果评估的指标体系;介绍了证据推理(ER)算法的发展过程,论述了未改进的证据推理方法的不合理性。经过改进后的证据推理算法可以使得若干个确定性的证据在经过证... 文章从成果质量、过程控制、项目附加值3个方面,建立了企业研发(R&D)成果评估的指标体系;介绍了证据推理(ER)算法的发展过程,论述了未改进的证据推理方法的不合理性。经过改进后的证据推理算法可以使得若干个确定性的证据在经过证据融合后的总信度也是确定性的,从而能够较好地保留专家原始评价信息的特性。最后,通过改进的证据推理算法对某大型企业的若干项R&D成果进行验收评估和排序,并利用智能决策系统(IDS)软件对此评估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成果 dempster合成法则 证据推理算法 不确定性 智能决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冲突系数K与pignistic概率距离的冲突度量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昌玺 周焰 张晨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97,共7页
针对经典证据理论中,冲突系数K不能有效地度量证据之间的冲突程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证据冲突表示方法,通过引入pignistic概率距离,将pignistic概率距离和冲突系数K看成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一点,通过计算这个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以此... 针对经典证据理论中,冲突系数K不能有效地度量证据之间的冲突程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证据冲突表示方法,通过引入pignistic概率距离,将pignistic概率距离和冲突系数K看成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一点,通过计算这个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以此作为衡量证据间冲突程度的标准;针对新的冲突度量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证据合成算法,将新的冲突系数作为修正因子,证据冲突时对合成结果进行修正,证据不冲突时采用D-S合成规则进行合成。实例及仿真验证了新冲突度量算法和改进合成算法收敛速度显著快于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理论 证据冲突 合成算法 pignistic概率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多传感器行驶车辆分类系统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文斌 王祁 +1 位作者 马松林 李新凯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4-198,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利用5个埋入式应变传感器获得车型特征参数的多传感器行驶车辆分类系统.该系统利用传感器的特殊位置分布与车辆各轴到达传感器时刻的相关性,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像素级融合,突出信号的特征部分,提高特征提取的准确率和精度...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利用5个埋入式应变传感器获得车型特征参数的多传感器行驶车辆分类系统.该系统利用传感器的特殊位置分布与车辆各轴到达传感器时刻的相关性,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像素级融合,突出信号的特征部分,提高特征提取的准确率和精度.最后利用D-S证据理论组合轴数、轴空间和轴重等特征证据对车型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行驶车辆识别率超过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分类 多传感器系统 融合算法 INs组合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融合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恒灿 李权才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0-113,118,共5页
介绍了数据融合技术、自适应加权算法和D-S证据理论算法的原理,采用自适应加权算法和证据理论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环境监测的多传感器体系结构和二级融合模型,通过对饲养场室内多种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融合,分析环... 介绍了数据融合技术、自适应加权算法和D-S证据理论算法的原理,采用自适应加权算法和证据理论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环境监测的多传感器体系结构和二级融合模型,通过对饲养场室内多种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融合,分析环境的变化,克服了对每个传感器采集的信息分别处理时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环境监测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环境监测 自适应加权算法 d-s证据理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型地空导弹网络化作战部署效能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要一 王颖龙 +1 位作者 陈杰生 谢磊峰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17,共4页
首先,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运用D-S证据推理理论对专家的评估数据进行处理,在得到决策矩阵的基础上应用熵技术对预先给定的权重进行修正,结合决策矩阵计算出了评估结果,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用性。
关键词 多型地空导弹网络化作战 部署效能 ds证据推理理论 熵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突证据分步合成的合理性及改进合成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强 卢愿 +1 位作者 李彬 黄丹丹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5-40,75,共7页
针对证据分步合成问题,给出了多证据分步合成结果的一般表达式,对分步合成方法理论上的合理性以及合成结果的收敛性进行了研究。针对高度冲突证据的分步合成问题,提出一种将Dempster合成公式与加权平均法混合使用的分步合成算法;根据预... 针对证据分步合成问题,给出了多证据分步合成结果的一般表达式,对分步合成方法理论上的合理性以及合成结果的收敛性进行了研究。针对高度冲突证据的分步合成问题,提出一种将Dempster合成公式与加权平均法混合使用的分步合成算法;根据预设的冲突阈值,选用相应的合成公式。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比国内外一些代表性改进方法合成计算过程更为简捷,合成结果的收敛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合成 分步合成算法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度冲突证据混合分步合成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强 黄丹丹 +1 位作者 李彬 卢愿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02-308,共7页
为证实证据分步合成方法在理论上的合理性,给出多证据分步合成结果的一般表达式,对分步合成方法理论上的合理性、合成结果的收敛性以及最终合成结果与证据行顺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提出相关的定理和推论,并进行数学证明。针对高度... 为证实证据分步合成方法在理论上的合理性,给出多证据分步合成结果的一般表达式,对分步合成方法理论上的合理性、合成结果的收敛性以及最终合成结果与证据行顺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提出相关的定理和推论,并进行数学证明。针对高度冲突证据的分步合成问题,设计一种合成公式与加权平均法混合使用的分步合成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合成计算过程更为简洁,合成结果的收敛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合成 分步合成算法 收敛性 高度冲突证据 加权平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证据理论C均值分割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彤 李卫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9期255-256,297,共3页
证据理论C均值(ECM)作为传统聚类方法的一种改进仍然存在着对噪声敏感和易于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鉴于此,提出一种遗传算法(GA)和证据理论C均值相结合的分割方法,并且在分类过程中引入了位置信息。遗传算法具有全局搜索的能力,很好地... 证据理论C均值(ECM)作为传统聚类方法的一种改进仍然存在着对噪声敏感和易于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鉴于此,提出一种遗传算法(GA)和证据理论C均值相结合的分割方法,并且在分类过程中引入了位置信息。遗传算法具有全局搜索的能力,很好地克服了证据理论C均值结果局部最优的缺点,而位置信息的引入则解决了对噪声敏感的问题。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收敛速度快,迭代步数少,分割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C均值 d-s证据理论 ECM聚类方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