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粒体cox1和Cyt b基因对四川地区多头带绦虫的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郝桂英 杨应东 +1 位作者 周英姿 杨光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1-638,共8页
为研究四川地区多头带绦虫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用线粒体cox1基因和Cyt b基因全序列分析了20株四川山羊源多头蚴(11株寄生于脑,9株寄生于肌间)的遗传变异,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20株多头蚴cox1和Cyt b基因全序列长... 为研究四川地区多头带绦虫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用线粒体cox1基因和Cyt b基因全序列分析了20株四川山羊源多头蚴(11株寄生于脑,9株寄生于肌间)的遗传变异,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20株多头蚴cox1和Cyt b基因全序列长度分别为1 623和1 068bp,分别有59个和9个变异位点,其碱基变异率分别为0.1%~2.5%和0.1%~0.7%;分别检测到17个和6个单倍型,总的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968±0.033和0.737±0.068,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005 98±0.001 33和0.003 06±0.000 79,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6和0.003。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均显示来源于脑部和肌间的20株四川山羊源多头蚴与多头带绦虫同在一个支系,均为多头带绦虫,且多头带绦虫四川分离株与伊朗、土耳其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而与中国甘肃、中国广州、意大利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远。研究结果表明线粒体cox1和Cyt b基因均可作为检测多头带绦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有效分子标记,且Cyt b基因的多样性水平低于cox1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头带绦虫 cox1基因 cyt b基因 遗传多样性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鳕鱼线粒体16SrRNA、COI和Cytb基因片段序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0
2
作者 毕潇潇 高天翔 +1 位作者 肖永双 李永振 《南方水产》 2009年第3期46-52,共7页
对狭鳕(Theragra chalcogramma)、太平洋鳕(Gadus macrocephalus)、蓝鳕(Micromesistius poutassou)和远东宽突鳕(Eleginus gracilis)4种不同属鳕鱼的线粒体16S rRNA、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COI)和细胞色素b(Cytb)基因片段序列... 对狭鳕(Theragra chalcogramma)、太平洋鳕(Gadus macrocephalus)、蓝鳕(Micromesistius poutassou)和远东宽突鳕(Eleginus gracilis)4种不同属鳕鱼的线粒体16S rRNA、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COI)和细胞色素b(Cytb)基因片段序列进行了测定,分析比较了不同鳕鱼种间的序列差异。通过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得到4种鳕鱼线粒体3个基因片段的总长度分别为539bp(16S rRNA)、601bp(COI)和385bp(Cytb),其基因片段的A+T含量都较高。4种鳕鱼种内个体间序列变异较小,3个基因片段的核苷酸替代速率依次为Cytb>COI>16S rRNA。Cytb基因片段序列的分析结果显示太平洋鳕和狭鳕间分歧时间约为219万年,发生于中新世(Mio-cene);宽突鳕与蓝鳕间分歧时间约为653万年,发生在上新世(Pliocene)。根据遗传距离构建的NJ系统树表明,狭鳕与太平洋鳕的亲缘关系较近,与蓝鳕的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鳕鱼 16S rRNA基因 COI基因 cyt b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I和Cyt b基因序列对新疆两水系斑重唇鱼遗传结构的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天燕 孟玮 +2 位作者 马燕武 蔡林钢 郭焱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47,共7页
采用线粒体COI和Cyt b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伊犁河和塔里木河水系6个斑重唇鱼(Diptychus maculates)群体遗传差异和分化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AMOVA分析结果显示,斑重唇鱼群体间遗传差异显著大于群体内,群体平均遗传分化指数ΦST... 采用线粒体COI和Cyt b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伊犁河和塔里木河水系6个斑重唇鱼(Diptychus maculates)群体遗传差异和分化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AMOVA分析结果显示,斑重唇鱼群体间遗传差异显著大于群体内,群体平均遗传分化指数ΦST分别为0.980 2(COI)和0.886 3(Cyt b),除伊犁河水系两群体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他两两群体间遗传差异均显著。基于Kimura双参数法计算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发现,不仅两水系间群体存在差异,塔里木河水系内部群体也产生了较大的遗传分化。单倍型网络图和系统关系树显示库玛拉克河群体存在两组不同单倍型类群,分别与伊犁河和塔里木河水系单倍型聚类。根据分子钟假说,基于Cyt b基因序列推算斑重唇鱼两支系发生分歧的时间大约在2.41 Ma年的上新世末到更新世初。天山第四纪构造运动第一幕可能是两水系斑重唇鱼发生遗传分化的重要原因,而塔里木河水系群体发生遗传分化可能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阻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重唇鱼( Diptychus maculates) 伊犁河 塔里木河 COI基因 cyt b基因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柳江粗唇种群线粒体DNA Cyt b基因和D-loop序列组成及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6
4
作者 刘伟 代应贵 +2 位作者 袁振兴 孙际佳 刘丽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15,51,共7页
以采自都柳江40尾粗唇(Leiocassis crassilabris)个体为样品,采用PCR和DNA测序技术对粗唇都柳江种群Cyt b基因和D-loop序列进行了分析。获得了长度分别为1 118 bp、776~778 bp的粗唇Cyt b基因、Dloop序列。2段序列的碱基组成均... 以采自都柳江40尾粗唇(Leiocassis crassilabris)个体为样品,采用PCR和DNA测序技术对粗唇都柳江种群Cyt b基因和D-loop序列进行了分析。获得了长度分别为1 118 bp、776~778 bp的粗唇Cyt b基因、Dloop序列。2段序列的碱基组成均为A+T的含量高于G+C的含量,但Cyt b基因碱基变异率(0.27%)显著低于D-loop的碱基变异率(3.34%~3.35%)。对粗唇D-loop序列结构进行了分析,识别了其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等的特征序列。都柳江粗唇40个个体Cyt b基因、D-loop序列中分别有3、20个多态位点,分别定义了4、10种单倍型。都柳江粗唇种群Cyt b基因和D-loop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0.146、0.000 13、0.150和0.404、0.003 17、2.444。都柳江粗唇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开展该种鱼类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柳江 粗唇(Leiocassis crassilabris) 线粒体DNA cyt b基因 D-LOOP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鲚属鱼类Cyt b和D-loop序列的比较及其判别早期生活史个体的潜力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孙超 刘洪波 +2 位作者 姜涛 轩中亚 杨健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7-35,共9页
使用mtDNA作为分子标记,基于1022 bp和1322 bp左右的部分序列分析刀鲚(Coilia nasus)、湖鲚(C.nasus taihuensis)、七丝鲚(C.grayii)及凤鲚(C.mystus)成鱼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显示,刀鲚和湖鲚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036±0.0008和0.... 使用mtDNA作为分子标记,基于1022 bp和1322 bp左右的部分序列分析刀鲚(Coilia nasus)、湖鲚(C.nasus taihuensis)、七丝鲚(C.grayii)及凤鲚(C.mystus)成鱼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显示,刀鲚和湖鲚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036±0.0008和0.0038±0.0008,凤鲚与刀鲚、湖鲚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215±0.0111、0.1228±0.0111(Cyt b)和0.1075±0.0108、0.1067±0.0107(D-loop),七丝鲚与刀鲚、湖鲚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342±0.0056、0.0351±0.0057(Cyt b)和0.0527±0.0069、0.0529±0.0070(D-loop),七丝鲚和凤鲚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158±0.0111和0.1123±0.0111。用Kimura双参数模型构建的2种序列的NJ分子系统树均显示,湖鲚和刀鲚不能形成独立的分支,而是混合聚在一起形成1个分支;七丝鲚和凤鲚则形成另外2个分支。首先根据采样点不同可初步断定未知仔幼鱼为刀鲚,稚鱼为湖鲚,而后对未知种仔幼鱼、稚鱼和刀、凤鲚鱼卵的2种序列的分析发现,不同采集点内部的这些早期生活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024~0.0032和0.0025~0.0082。在Kimura双参数模型构建的NJ分子系统树中,未知种仔幼鱼、稚鱼、刀鲚鱼卵与刀鲚、湖鲚聚为一类,凤鲚鱼卵与凤鲚聚为一支。由此可见,Cyt b基因序列和D-loop序列作为分子标记,虽然可以区分刀鲚、凤鲚以及七丝鲚的仔幼、稚鱼及鱼卵,但不能有效区分湖鲚和刀鲚的早期生活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鲚属 早期生活史 cyt b基因 D-loop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鱼、鮸鱼及美国红鱼线粒体DNA的Cyt b基因序列比较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鹏飞 周永东 徐汉祥 《南方水产》 2008年第3期43-47,共5页
利用PCR技术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鮸鱼Scioenops ocellatus和美国红鱼Miichthys miiuy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b(Cyt b)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PCR产物直接测序,分别获得大黄鱼和美国红鱼1140bp的序列,鮸鱼1125bp的序列。通过对3种鱼... 利用PCR技术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鮸鱼Scioenops ocellatus和美国红鱼Miichthys miiuy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b(Cyt b)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PCR产物直接测序,分别获得大黄鱼和美国红鱼1140bp的序列,鮸鱼1125bp的序列。通过对3种鱼的Cytb序列的比对分析,得出3种鱼序列的相似性为91.49%;分析了3种鱼序列的碱基组成及碱基变异情况,发现3种鱼的序列差异明显,碱基替换较多,可以将Cytb基因作为种间分子鉴定或更高分类界元遗传分析的分子标记;计算了3种鱼序列的遗传距离并构建了系统树,结果显示,鮸鱼与美国红鱼的遗传距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鮸鱼 美国红鱼 线粒体DNA cyt 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务川黑牛mtDNA Cyt b基因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林瑞意 杨胜林 徐龙鑫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2-625,635,共5页
务川黑牛是贵州省新近发现的独特地方品种,其起源和系统地位尚存争议。测定了22个务川黑牛的Cyt b基因全序列,结合已报道的中国9个黄牛品种17个个体的Cyt b基因全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务川黑牛的Cyt b基因全长1 140 bp,共检测到21个... 务川黑牛是贵州省新近发现的独特地方品种,其起源和系统地位尚存争议。测定了22个务川黑牛的Cyt b基因全序列,结合已报道的中国9个黄牛品种17个个体的Cyt b基因全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务川黑牛的Cyt b基因全长1 140 bp,共检测到21个核苷酸多态位点。碱基A+T平均含量为56.7%,显著高于G+C平均含量43.4%,第3密码子表现出较强的碱基组成偏倚。定义了8种单倍型且突变类型仅存在转换,表明务川黑牛的Cyt b基因的遗传多态性较为丰富。邻接法(NJ)构建的分子系统树表明,务川黑牛有2个母系起源即普通牛起源和瘤牛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务川黑牛 cyt b基因 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诱导人淋巴细胞线粒体Cytb、ATPase6和ATPase8基因表达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玉文 封江彬 +3 位作者 陆雪 范莉 陈德清 刘青杰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探讨了60Coγ射线诱导人淋巴细胞线粒体Cytb、ATPase6和ATPase8基因表达的改变。以1、3、5、8和10Gy60Coγ射线分别照射指数增长期的人淋巴细胞永生化细胞株,8h后利用逆转录PCR(RT-PCR)摸索各基因的最...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探讨了60Coγ射线诱导人淋巴细胞线粒体Cytb、ATPase6和ATPase8基因表达的改变。以1、3、5、8和10Gy60Coγ射线分别照射指数增长期的人淋巴细胞永生化细胞株,8h后利用逆转录PCR(RT-PCR)摸索各基因的最佳实验条件,进而利用Real-timePCR的方法定量检测各基因表达变化,观察辐射对Cytb、ATPase6和ATPase8基因表达影响的量效关系;同时以5Gy60Coγ射线照射人淋巴细胞后,分别于不同时点(0.5、4、8、12、24、48和72h),通过RT-PCR和Real-timePCR方法检测各基因表达的变化,观察其时效关系。结果发现,在mRNA水平上,线粒体Cytb、ATPase6和ATPase8基因表达总体上调。Cytb和ATPase8基因在8Gy剂量范围内,呈现出随剂量增加基因表达增强的量效关系趋势;观察时效关系,发现5Gy剂量照射后4h左右,3种基因表达增强最显著,且Cytb和ATPase8基因分别持续高表达至48h和72h。因此,60Coγ射线可以诱导人淋巴细胞线粒体Cytb、ATPase6和ATPase8基因表达的改变,总体上呈现表达增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线粒体 cytb ATPASE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壁虎科动物Cyt b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韦素玲 曾振华 +1 位作者 李翠凤 秦新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68-2269,共2页
以红斑大壁虎、黑斑大壁虎、蹼趾壁虎和中国石龙子为材料,采用改进的SDS/蛋白酶K裂解法提取DNA,用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线粒体Cyt b基因部分序列,PCR产物经纯化后,进行序列测序。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其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红斑... 以红斑大壁虎、黑斑大壁虎、蹼趾壁虎和中国石龙子为材料,采用改进的SDS/蛋白酶K裂解法提取DNA,用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线粒体Cyt b基因部分序列,PCR产物经纯化后,进行序列测序。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其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红斑大壁虎和黑斑大壁虎首先聚在一起,再先后与同为壁虎属的蹼趾壁虎和白脊壁虎相聚,然后与同为壁虎科的沙虎相聚,最后与石龙子科的中国石龙子相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虎科 线粒体DNA cyt b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奶山羊线粒体Cyt b基因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邓书湛 刘若余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期326-327,共2页
测定了关中奶山羊品种10个个体的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1 140bp),比较分析了群体中细胞色素b基因的碱基组成和序列间碱基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在该品种(群体)中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中10个变异位点上观察到17次T-C间的碱基转换,除了有1次T-... 测定了关中奶山羊品种10个个体的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1 140bp),比较分析了群体中细胞色素b基因的碱基组成和序列间碱基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在该品种(群体)中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中10个变异位点上观察到17次T-C间的碱基转换,除了有1次T-C间碱基转换发生在密码子第1位点以外,其余的16次碱基转换都发生在密码子第3位点,均为同义突变;观察到5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756。并以绵羊为外群构建系统发生树(NJ树),结果显示:关中奶山羊有2个母系起源,其中支系A占90%(9/10),支系B占10%(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b基因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的洪泽湖翘嘴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11
作者 李大命 杨子萍 +3 位作者 刘燕山 谷先坤 唐晟凯 杨家新 《水产科技情报》 2023年第6期341-348,共8页
为全面了解洪泽湖翘嘴鲌的种质资源遗传状况,采用Cyt b基因(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分析了洪泽湖6个群体共计210尾翘嘴鲌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显示,Cyt b基因序列全长为1141 bp,碱基A+T的含量(56.0%)大于G+C的含量(44.0%)。试验... 为全面了解洪泽湖翘嘴鲌的种质资源遗传状况,采用Cyt b基因(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分析了洪泽湖6个群体共计210尾翘嘴鲌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显示,Cyt b基因序列全长为1141 bp,碱基A+T的含量(56.0%)大于G+C的含量(44.0%)。试验共检测到31个变异位点,定义26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 d)和核苷酸多样性(P i)分别为0.735±0.032和0.0019±0.0001;6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H d)为(0.618±0.096)~(0.788±0.064),核苷酸多样性(P i)为(0.0015±0.0003)~(0.0021±0.0002);翘嘴鲌的遗传多样性属于高H d低P i类型,暗示其遗传多样性较低。分子方差分析显示,遗传差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部,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 st为-0.0177~0.0182,P>0.05,表明群体间没有显著的遗传分化。单倍型邻接关系树和单倍型网络结构图显示,所有单倍型聚为1个分支,6个群体未形成特定的地理遗传结构。Tajima’s D和Fu’s F s中性检验均为负值,且具有显著性差异,核苷酸错配分布曲线呈现明显的单峰分布,均表明翘嘴鲌在历史上经历了显著的群体扩张事件。研究结果表明,洪泽湖翘嘴鲌6个群体间没有显著的遗传分化,应作为1个整体进行管理和保护。洪泽湖翘嘴鲌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低,需要采取措施增加翘嘴鲌种群数量,提高其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泽湖 翘嘴鲌 cyt b基因 遗传多样性 群体历史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线粒体DNA Cyt b基因PCR-RFLP分析方法鉴别羊肉和鸭肉 被引量:16
12
作者 冯海永 刘丑生 +2 位作者 何建文 安添午 韩建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319-321,共3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线粒体DNA(mtDNA) Cyt b基因PCR-RFLP分析来鉴别羊肉和鸭肉的方法。采用一对通用引物扩增绵羊、山羊和鸭的mtDNACytb基因,并对扩增产物用DNA限制性内切酶Bsu36I和SpeI进行酶切,电泳分析酶切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通用引物... 建立了一种利用线粒体DNA(mtDNA) Cyt b基因PCR-RFLP分析来鉴别羊肉和鸭肉的方法。采用一对通用引物扩增绵羊、山羊和鸭的mtDNACytb基因,并对扩增产物用DNA限制性内切酶Bsu36I和SpeI进行酶切,电泳分析酶切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通用引物可扩增羊和鸭472bp的PCR产物,经两种内切酶酶切后,绵羊、山羊和鸭的PCR产物分别被切为大小不同的片段,其中绵羊和山羊被SpeI切为213bp和259bp,而鸭则被Bsu36I切为95bp和377bp。利用PCR-RFLP分析mtDNA Cyt b基因的方法操作简单,是一种快速鉴别羊肉和鸭肉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RFLP 物种鉴别 线粒体DNAcyt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的长江中上游草鱼野生和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欧阳美 张晓宇 +1 位作者 张富铁 刘焕章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5-74,共10页
为了较全面了解长江中上游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种质情况,本研究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特征,比较分析了长江中上游大范围内草鱼3个野生群体和19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显示:677个样本共检测到35个单倍型,17个... 为了较全面了解长江中上游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种质情况,本研究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特征,比较分析了长江中上游大范围内草鱼3个野生群体和19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显示:677个样本共检测到35个单倍型,17个简约信息位点和42个多态位点;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H_(d):0.769;P_(i):0.00143),原种场群体次之(H_(d):0.766;P_(i):0.00113),苗种场群体最低(H_(d):0.649;P_(i):0.00084)。野生群体中,万州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H_(d):0.857;P_(i):0.00205),中性检验结果表明万州群体曾经历过种群扩张事件;遗传结构分析表明草鱼野生群体间不存在遗传分化,群体间基因交流广泛;对比历史数据,草鱼野生群体多样性水平近10年来未出现下降。苗种场群体中,遗传多样性最高(H_(d):0.791;P_(i):0.00147)和最低(H_(d):0.247;P_(i):0.00024)的分别是阳新和蔡甸1群体,部分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下降;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养殖群体间存在大范围的显著遗传分化,群体间缺乏交流。综上,草鱼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下降明显,在进行草鱼苗种繁育时要注意近交等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cyt b基因 野生群体 养殖群体 遗传多样性 历史动态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yt-B基因鉴定肉制品中鸭源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玟妍 陈思秀 +4 位作者 王天添 段思琪 艾金霞 王艳双 孙丽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73-179,共7页
基于Cyt-B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高效快速检测肉制品中鸭源性成分的方法。选取Cyt-B基因作为检测靶标,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设计各物种特异性引物,建立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体系检测肉制品中鸭源性成分,并将... 基于Cyt-B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高效快速检测肉制品中鸭源性成分的方法。选取Cyt-B基因作为检测靶标,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设计各物种特异性引物,建立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体系检测肉制品中鸭源性成分,并将鸭特异性基因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分析。该检测体系可以对鸭肉含量为1pg的肉制品实现稳定检测,灵敏度髙,特异性好。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克隆的特异性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相同物种(序列ID:EU755253.1)的核苷酸同源性达100%。该文建立的基于Cyt-B基因的PCR检测方法,可实现对肉制品中鸭源性成分高效快速的检测,既为肉类产品DNA鉴定试剂盒的研发提供试验基础,也有望对肉制品的市场监管和相关执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t-b基因 鸭源性成分 聚合酶链式反应 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的雅鲁藏布江中游短尾高原鳅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巩政 刘艳超 +1 位作者 马聪敏 李小兵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39,共9页
以线粒体Cyt b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雅鲁藏布江中游10条支流中短尾高原鳅(Triplophysa brevicauda)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及种群历史动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5尾个体中共检测到52个单倍型,各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0.600~0.900)与核苷酸... 以线粒体Cyt b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雅鲁藏布江中游10条支流中短尾高原鳅(Triplophysa brevicauda)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及种群历史动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5尾个体中共检测到52个单倍型,各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0.600~0.900)与核苷酸多样性(0.00187~0.01965)普遍处于较高水平。基于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和进化网络图显示所有单倍型可被划分为5支谱系,各单倍型多为单一群体独享,群体间共享单倍型极少;不同谱系内各地理群体所属单倍型混杂分布,不符合群体的地理分布格局。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检验结果表明多数地理群体间存在高度分化;分子方差分析显示组群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39.51%,遗传分化水平为极显著。中性检验和错配分析表明短尾高原鳅总体和部分支流群体历史上发生过种群扩张。贝叶斯天际图进一步推断出短尾高原鳅总体在较近的历史时期(约1.12 kya)经历过快速的种群扩张和收缩,推测其种群动态受到了全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南部气候波动及水系变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 短尾高原鳅(Triplophysa brevicauda) cyt b基因 遗传多样性 种群历史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学特征和线粒体Cyt b序列的横带髭鲷野生与养殖群体比较
16
作者 刘灏宇 宋日雨 +4 位作者 郑昀亚 冯啉晓 刘璐 杨天燕 高天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70-73,共4页
对横带髭鲷形态特征以及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的遗传差异进行了分析。共测定94尾横带髭鲷的19项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间形态差异不明显。同时,扩增了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的线粒体Cyt b基因片段,22尾横带髭鲷个体共检测... 对横带髭鲷形态特征以及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的遗传差异进行了分析。共测定94尾横带髭鲷的19项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间形态差异不明显。同时,扩增了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的线粒体Cyt b基因片段,22尾横带髭鲷个体共检测到5种单倍型,其中养殖群体仅有1种单倍型,野生群体具有5种单倍型,且养殖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及核苷酸多样度均低于野生群体。基于横带髭鲷线粒体Cyt b片段构建的单倍型网络图及系统发育树未发现该物种存在明显的谱系结构。综上所述,相较于野生群体,横带髭鲷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因此有必要采取科学的人工繁育技术与方法,提高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以保护横带髭鲷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带髭鲷 形态学 cyt b基因 野生群体 养殖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驼背鲈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区又君 李加儿 +1 位作者 吴勇 刘楚吾 《南方水产》 CAS 2008年第5期51-54,共4页
采用PCR-DNA测序技术,对驼背鲈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b)基因全序列进行分析。获得长度为1141bp的Cytb基因片段,序列碱基组成平均是T为29.1%,C为32.3%,A为23.2%,G为14.0%,A+T的碱基百分比总体上略大于C+G,平均值分别是52.3%和46.3%。与... 采用PCR-DNA测序技术,对驼背鲈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b)基因全序列进行分析。获得长度为1141bp的Cytb基因片段,序列碱基组成平均是T为29.1%,C为32.3%,A为23.2%,G为14.0%,A+T的碱基百分比总体上略大于C+G,平均值分别是52.3%和46.3%。与其它鱼类相同基因片段碱基序列含量相似。在由核苷酸推导的氨基酸中,亮氨酸(Leu)所占的比例最高,为16.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背鲈 细胞色素b(cyt b) 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小型猪细胞色素b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洪涛 肖东 +4 位作者 顾为望 吴清洪 袁进 王万山 张嘉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9-773,共5页
本研究旨在对西藏小型猪Cytb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研究其遗传分化及其与欧洲品种猪和中国几个地方猪种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西藏小型猪Cytb基因序列有9个变异位点,核苷酸多样性为0.0789。中国猪种包括西藏小型猪的Cytb基因序... 本研究旨在对西藏小型猪Cytb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研究其遗传分化及其与欧洲品种猪和中国几个地方猪种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西藏小型猪Cytb基因序列有9个变异位点,核苷酸多样性为0.0789。中国猪种包括西藏小型猪的Cytb基因序列与欧洲品种猪相比有16个主要突变位点,其中西藏小型猪有2个特殊碱基突变位点:420位点的T→C转换和883位点的G→A转换,几乎各占50%。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西藏小型猪与欧洲品种猪有3个氨基酸位点存在着差异,其中在295位点,一部分西藏小型猪与以上其它几个品种猪同为缬氨酸(V),而另一部分西藏小型猪为异亮氨酸(I)。结果显示只有部分西藏小型猪与巴马小型猪、贵州香猪、五指山猪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同时证实西藏小型猪群体内存在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小型猪 细胞色素b 基因序列 氨基酸序列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匀“红鲤”的群体结构及其多样性
19
作者 张小洪 余科 +6 位作者 安苗 欧平勇 王邦平 杨胜同 李丽 李茂年 覃克斯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4-163,共10页
贵州都匀“红鲤”是传统稻作农耕模式下的产物,其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是品种选育的理想材料。为丰富贵州省稻田鲤的遗传背景资料,为稻田鲤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线粒体DNA Cyt b基因测序技术,探究了都匀“红鲤... 贵州都匀“红鲤”是传统稻作农耕模式下的产物,其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是品种选育的理想材料。为丰富贵州省稻田鲤的遗传背景资料,为稻田鲤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线粒体DNA Cyt b基因测序技术,探究了都匀“红鲤”及相邻地区的稻田鲤群体结构及其多样性。结果显示,253条Cyt b基因共检测到45个变异位点,界定了23个单倍型,都匀“红鲤”表现出9个单倍型,其中5个与对照的稻田鲤共享,个体数占其样本总数的76.19%。系统发育和神经网络结果表明,都匀“红鲤”是由远东鲤和华南鲤2个遗传差异小、分化等级高的亚种类群构成的混合群体,与国内鲤品种和对照稻田鲤之间有相同的母系来源。都匀“红鲤”中共享Hap22和4个独享单倍型的鱼归属远东鲤亚种,另外4个共享单倍型的鱼为华南鲤亚种。遗传多样性及分化分析显示,都匀“红鲤”2个亚种群体遗传变异程度低,均呈高单倍型多样性(Hd)和低核苷酸多样性(π)的特点;远东鲤亚种与对照稻田鲤间为中度分化,华南鲤亚种除了与锦屏间为高度分化外,与其余3个对照稻田鲤间的分化程度均较低,但因地理隔离及驯化过程中选择压力、创始人效应和遗传漂变,导致其遗传多样性下降,与对照群体产生遗传分化。研究表明,都匀及邻近地区稻田鲤群体间存在有限的遗传交流,群体内和群体间有不同的遗传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鲤 cyt b基因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琼牛母系起源的遗传学证据 被引量:9
20
作者 耿荣庆 常洪 +7 位作者 冀德君 王兰萍 常国斌 李世平 马国龙 陈宏宇 常春芳 李永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49-852,共4页
在测定雷琼牛线粒体Cyt b基因全序列的基础上,引用其它牛种的序列资料,以探讨雷琼牛的起源演化。雷琼牛Cyt b基因全长1 140 bp,存在2个突变位点,碱基A+T的平均含量(56.8%)明显高于碱基G+C的平均含量(43.2%),第3密码子表现出较强的碱基... 在测定雷琼牛线粒体Cyt b基因全序列的基础上,引用其它牛种的序列资料,以探讨雷琼牛的起源演化。雷琼牛Cyt b基因全长1 140 bp,存在2个突变位点,碱基A+T的平均含量(56.8%)明显高于碱基G+C的平均含量(43.2%),第3密码子表现出较强的碱基组成偏倚。以Cyt b基因单倍型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雷琼牛3个地域群Cyt b基因所有的单倍型都与瘤牛聚为一类,从母系遗传的角度确认雷琼牛起源于瘤牛。Cyt b基因单倍型间的进化网络关系分析发现,雷琼牛与亚洲其它地区的瘤牛共享一条祖先序列,表明它们可能是在不同的地点由野生的瘤原牛独立驯化而来的,进一步推论中国南方某些地区在史前也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瘤原牛驯化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琼牛 cyt b基因 母系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