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T_1R和CysLT_2R以及GPR17在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脑内的表达分布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浩 石巧娟 +7 位作者 史文珍 张霞燕 王晓蓉 张丽慧 方三华 卢韵碧 张纬萍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60,共9页
目的:探讨MPTP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脑内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T1R、CysLT2R和GPR17表达分布特征。方法:C57BL/6小鼠连续5 d皮下注射MPTP 25 mg/kg诱导PD模型,第10 d处死动物。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ysLT1R、CysLT2R和GPR17在黑质表... 目的:探讨MPTP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脑内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T1R、CysLT2R和GPR17表达分布特征。方法:C57BL/6小鼠连续5 d皮下注射MPTP 25 mg/kg诱导PD模型,第10 d处死动物。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ysLT1R、CysLT2R和GPR17在黑质表达的变化,并用免疫双标方法进行细胞定位。结果:正常小鼠黑质中有CysLT1R、CysLT2R和GPR17表达,主要表达在TH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以及小胶质细胞,CysLT2R还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其中,在多巴胺能神经元中91%表达GPR17,77%表达CysLT1R,52%表达CysLT2R。与对照组比较,PD模型组小鼠黑质中TH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同时CysLT1R、CysLT2R和GPR17阳性细胞数以及表达CysLT1R、CysLT2R和GPR17的多巴胺细胞数均显著减少。在正常小鼠纹状体中有CysLT1R、GPR17表达,主要表达于神经元;而CysLT2R表达很少,主要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PD模型组小鼠纹状体中CysLT1R、GPR17阳性细胞数减少;但CysLT2R表达升高,主要表达于增生的星形胶质细胞。结论:CysLT1R、CysLT2R和GPR17可能参与MPTP所致的小鼠PD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受体 白三烯 受体 G-蛋白偶联 帕金森病 疾病模型 动物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转染hCysLT_2受体的HEK293细胞株的构建及其受体拮抗剂的初筛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卡娜 王欣欣 +5 位作者 黄雪琴 蔡蓓蕾 方三华 卢韵碧 张纬萍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3-130,共8页
目的:构建稳定转染hCysLT2受体的HEK293细胞株,并初筛具有CysLT2受体拮抗活性化合物。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将质粒pcDNA3.1(+)-hCysLT2转染至HEK293细胞中,用96孔板有限稀释法挑选阳性单克隆细胞株,以RT-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hCys... 目的:构建稳定转染hCysLT2受体的HEK293细胞株,并初筛具有CysLT2受体拮抗活性化合物。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将质粒pcDNA3.1(+)-hCysLT2转染至HEK293细胞中,用96孔板有限稀释法挑选阳性单克隆细胞株,以RT-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hCysLT2基因的表达。稳定表达hCysLT2受体的HEK293细胞株,以激动剂LTD4诱导细胞内Ca2+浓度([Ca2+]i)增高为指标,初步筛选有拮抗作用的化合物。结果:转染后的HEK293细胞中挑选12个单克隆细胞株,11株高表达hCysLT2受体。阳性刺激物ATP为50μmol/L及LTD4 100 nmol/L能升高[Ca2+]i。AP-2100984抑制LTD4诱导的hCysLT2-HEK293细胞[Ca2+]i升高,CysLT1受体选择性拮抗剂无抑制作用。新合成化合物DXW2、DXW3、DXW4、DXW5、DXW9、DXW25、DXW26、DXW29、DXW35在1μmol/L能显著抑制LTD4引起的[Ca2+]i升高,其中DXW4和DXW5的IC50分别为0.25μmol/L和7.5μmol/L。结论:成功构建稳定转染hCysLT2受体的HEK293细胞株,并可用于有拮抗活性化合物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半胱氨酰白三烯 受体 白三烯 白三烯拮抗剂 HEK293细胞 细胞内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GPR17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鉴定 被引量:5
3
作者 戚玲玲 卢韵碧 +8 位作者 史文珍 赵春贞 张咏梅 陈丽萍 张丽慧 方三华 鲍建芳 沈建根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7-361,共5页
目的:制备新型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GPR17的多克隆抗体(pAb),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方法:以KLH偶联的GPR17多肽免疫家兔制备其pAb,用间接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阻断ELISA测定抗体敏感性及特异性,同时以新制备的抗体做Western blot,检测GPR1... 目的:制备新型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GPR17的多克隆抗体(pAb),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方法:以KLH偶联的GPR17多肽免疫家兔制备其pAb,用间接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阻断ELISA测定抗体敏感性及特异性,同时以新制备的抗体做Western blot,检测GPR17的组织表达。结果:通过免疫家兔获得的抗GPR17 pAb,ELISA测定显示其抗体效价最高可达到1/16 364,并对CysLT1受体和CysLT2受体基本无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PR17在大鼠脑和心脏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其分子量在43 kD左右。结论:制备的GPR17 pAb具有较高的效价和较好的特异性,能满足Western blot检测GPR17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白三烯 半胱氨酸 GPR17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2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鉴定 被引量:6
4
作者 陈丽萍 赵春贞 +8 位作者 史文珍 戚玲玲 卢韵碧 张咏梅 张丽慧 方三华 鲍建芳 沈建根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1-597,共7页
目的:制备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2(CysLT2)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及应用。方法:以KLH偶联的CysLT2受体多肽免疫家兔制备抗体,用间接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以抗原阻断法测定抗体敏感性及特异性;同时,以新制备的抗体进行Western blot... 目的:制备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2(CysLT2)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及应用。方法:以KLH偶联的CysLT2受体多肽免疫家兔制备抗体,用间接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以抗原阻断法测定抗体敏感性及特异性;同时,以新制备的抗体进行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CysLT2受体的组织表达。结果:ELISA测定显示,获得的家兔抗CysLT2受体抗体的效价大于1/1 047 296,对CysLT2受体的特异性强,对CysLT1受体和GPR17基本无交叉反应。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ysLT2受体在大鼠、小鼠肾、脑和肺中有较高的表达,其分子量在40 kD左右。免疫组化结果表明,CysLT2受体主要表达在大鼠神经元,也表达在部分星形胶质细胞。结论:制备的CysLT2受体多克隆抗体具有高效价和高特异性,能满足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遗传 受体 白三烯/遗传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 Cyslt2受体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藤酮诱导BV2小胶质细胞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表达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骆江云 张壮 +8 位作者 余舒莹 赵冰 赵春贞 王欣欣 方三华 张纬萍 张丽慧 魏尔清 卢韵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138,共8页
目的:制备和鉴定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CysLT1受体)抗体,以此观察鱼藤酮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损伤过程中CysLT1受体表达变化。方法:以KLH偶联的CysLT1受体多肽(小鼠)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用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以抗原阻断法测定抗体敏... 目的:制备和鉴定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CysLT1受体)抗体,以此观察鱼藤酮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损伤过程中CysLT1受体表达变化。方法:以KLH偶联的CysLT1受体多肽(小鼠)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用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以抗原阻断法测定抗体敏感性及特异性。用新制备的抗体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鱼藤酮(0.01~1μmol/L,作用24 h)损伤BV2细胞过程中,BV2细胞上CysLT1受体的表达变化,并以RT-PCR检测验证CysLT1受体mRNA表达水平,同时以免疫组化观察CysLT1受体的亚细胞分布变化。结果:ELISA测定显示,制备的兔抗小鼠CysLT1受体抗体的效价大于1/32728,对CysLT1受体的特异性强,对CysLT2受体和GPR17基本无交叉反应。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显示,鱼藤酮作用BV2细胞24 h剂量依赖性诱导CysLT1受体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升高;免疫组化显示在鱼藤酮诱导BV2细胞损伤过程中,随鱼藤酮剂量增加,CysLT1受体发生核移位。结论:制备的CysLT1受体多克隆抗体具有高效价和高特异性,能满足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检测的要求;CysLT1受体参与鱼藤酮诱导的BV2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受体 白三烯 抗体 鱼藤酮/药理学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 多克隆抗体 BV2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三烯D_4体外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壮 骆江云 +5 位作者 黄静 刘志娴 方三华 张纬萍 魏尔清 卢韵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3-260,共8页
目的:观察白三烯D4(LTD4)激活小胶质细胞株BV2细胞的作用,探讨介导BV2细胞激活的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T受体)亚型。方法:以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鉴定BV2细胞上CysLT受体的表达;以LTD4及CysLT受体拮抗剂处理BV2细胞后,采用MTT... 目的:观察白三烯D4(LTD4)激活小胶质细胞株BV2细胞的作用,探讨介导BV2细胞激活的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T受体)亚型。方法:以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鉴定BV2细胞上CysLT受体的表达;以LTD4及CysLT受体拮抗剂处理BV2细胞后,采用MTT还原法检测细胞活性,微珠示踪法(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细胞吞噬的变化,RT-PCR检测炎症因子IL-6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LTD4不影响BV2细胞增殖,但随着LTD4浓度增高可增强细胞吞噬、增加IL-6mRNA的表达,100 nmol/L LTD4使细胞吞噬增高为对照的1.4倍(P<0.001),IL-6 mRNA的表达增高为对照的2倍(P<0.01);LTD4诱导BV2细胞上调表达IL-6 mRNA可被CysLT1受体选择性拮抗剂孟鲁司特和CysLT1/CysLT2非选择性拮抗剂BAY u9773抑制,而CysLT2受体选择性拮抗剂HAMI 3379对此无明显影响;HAMI 3379和BAY u9773(100 nmol/L)能进一步增强LTD4诱导的BV2细胞吞噬。结论:体外LTD4可激活BV2细胞,LTD4诱导细胞IL-6 mRNA上调表达由CysLT1受体介导,LTD4诱导的细胞吞噬增强受CysLT2受体负性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烯D4 小胶质细胞 半胱氨酸 受体 白三烯 吞噬作用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肺泡灌洗液中白三烯水平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黄寒 钟礼立 +2 位作者 彭力 厉娟 林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78-683,共6页
目的检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LTB4及CysLTs水平,探讨RMPP患儿病变局部白三烯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RMPP患儿(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湿疹、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及相关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等... 目的检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LTB4及CysLTs水平,探讨RMPP患儿病变局部白三烯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RMPP患儿(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湿疹、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及相关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等将42例RMPP患儿分为特应性组(11例)和非特应性组(31例)。以同期因支气管异物在该院住院,异物取出4周后纤维支气管镜复查的患儿为对照(12例)。对RMPP患儿及对照患儿BALF中细胞学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BALF中LTB4及CysLTs水平。同时测定BALF标本的蛋白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MPP组患儿BALF中细胞总数上升(P<0.05),其中以中性粒细胞上升为主(P<0.01);RMPP组患儿BALF中LTB4及CysLTs较对照组儿童均有升高,其中LTB4显著升高(P<0.05),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LTB4浓度呈正相关(γ=0.742,P<0.01)。特应性组及非特应性组BALF中CysLTs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特应性组较非特应性组BALF中CysLTs有显著升高(P<0.05)。特应性组及非特应性组BALF中LTB4较对照组均有升高,以特应性组升高为甚,各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RMPP患儿BALF细胞数显著增加,尤以中性粒细胞为甚,LTB4可能参与了RMPP患儿气道炎症的变化调节。在具有特应性体质患儿LTB4的水平高于非特应性体质者。RMPP患儿BALF中CysLTs升高不明显;但具有特应性体质患儿CysLTs含量升高明显,提示CysLTs的水平可能与机体的过敏状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白三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脂氧酶/半胱氨酰白三烯途径不参与大鼠C6胶质瘤细胞缺氧缺糖损伤 被引量:3
8
作者 黄雪琴 黄晓佳 +4 位作者 张丽慧 戚玲玲 卢韵碧 张纬萍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56-462,共7页
目的:观察缺氧缺糖(OGD)是否损伤大鼠C6胶质瘤细胞,以及5-脂氧酶(5-LOX)/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途经是否参与OGD损伤。方法:在OGD处理并恢复不同时间后,观察C6细胞活性变化,以及5-LOX抑制剂和CysLT受体拮抗剂的影响;以免疫细胞... 目的:观察缺氧缺糖(OGD)是否损伤大鼠C6胶质瘤细胞,以及5-脂氧酶(5-LOX)/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途经是否参与OGD损伤。方法:在OGD处理并恢复不同时间后,观察C6细胞活性变化,以及5-LOX抑制剂和CysLT受体拮抗剂的影响;以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5-LOX蛋白的细胞内分布;以RT-PCR法检测CysLT1和CysLT2受体mRNA表达;并观察白三烯D4(LTD4)对C6细胞的作用。结果:OGD4-8h并恢复24-72h后,可诱导C6细胞损伤;5-LOX抑制剂和CysLT受体拮抗剂对OGD损伤无明显作用。OGD未诱导5-LOX的核膜移位。C6细胞高表达CysLT2受体,但CysLT1受体表达很微弱,OGD不影响它们的表达。此外,LTD4对C6细胞没有明显作用。结论:OGD可诱导C6细胞损伤,但5-LOX/CysLT途径不参与OGD诱导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缺氧缺血 白三烯类/分析 白三烯B4/分析 半胱氨酸/分析 白三烯拮抗剂 花生四烯酸盐5-脂氧合酶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参与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调节 被引量:2
9
作者 余舒莹 赵冰 +5 位作者 张霞燕 张晓燕 王艳芳 张丽慧 卢韵碧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145,共7页
目的:观察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CysLT1受体)与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鱼藤酮及CysLT1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处理PC12细胞后,以MTT方法检测PC12细胞活性变化;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鱼藤酮处理前后,PC12细胞CysLT1受体的表达变... 目的:观察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CysLT1受体)与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鱼藤酮及CysLT1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处理PC12细胞后,以MTT方法检测PC12细胞活性变化;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鱼藤酮处理前后,PC12细胞CysLT1受体的表达变化;不同浓度鱼藤酮处理24 h及3μmol/L鱼藤酮处理不同时间,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CysLT1受体分布变化。结果:鱼藤酮(0.3~30μmol/L)可诱导PC12细胞损伤,孟鲁司特(1、5μmol/L)可显著减轻鱼藤酮诱导的细胞损伤。1~10μmol/L鱼藤酮作用PC12细胞24 h及3μmol/L鱼藤酮处理3 h和24 h,均可诱导CysLT1受体蛋白水平表达升高。鱼藤酮能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引起CysLT1受体从细胞核移位到细胞浆。结论:CysLT1受体参与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2细胞/超微结构 鱼藤酮/药理学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白三烯拮抗剂/药理学 半胱氨酸 受体 白三烯/药物作用 半胱氨酰白三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慢性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浩 郭红刚 +1 位作者 楼琦 石巧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6,共8页
目的:研究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 LTR)拮抗剂普鲁司特和HAMI3379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慢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40只体质量为45~65 g的清洁级健康雄性长爪沙鼠分为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普鲁司特组和HAMI 3379组,每组10... 目的:研究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 LTR)拮抗剂普鲁司特和HAMI3379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慢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40只体质量为45~65 g的清洁级健康雄性长爪沙鼠分为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普鲁司特组和HAMI 3379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10 min再灌注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普鲁司特组和HAMI 3379组于术前30 min和术后30 min、4 h、12 h分别腹腔注射普鲁司特和HAMI 3379,第二天起每天分别给药一次,连续给药5 d。于全脑缺血再灌注24 h和14 d时对各组的神经症状和功能进行评分;尼氏染色法观察再灌注14 d时各组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形态和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再灌注14 d时各组大脑皮层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情况。结果:30只长爪沙鼠中,21只造模成功,其中模型对照组7只,普鲁司特组6只,HAMI 3378组8只。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普鲁司特组和HAMI 3379组术后24 h神经症状评分降低(均P<0.01),术后14 d普鲁司特组和HAMI 3379组的神经症状评分较模型对照组亦有改善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普鲁司特组和HAMI 3379组在这两个时间点的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普鲁司特组和HAMI 3379组大脑皮层神经元损伤较模型对照组减轻,存活神经元密度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普鲁司特组和HAMI 3379组大脑皮层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情况较模型对照组改善(均P<0.01)。结论:普鲁司特和HAMI 3379对长爪沙鼠全脑缺血慢性损伤模型具有较持久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烯拮抗剂/药理学 半胱氨酸 沙丁胺醇/治疗应用 脑缺血/病理生理学 再灌注损伤/药物作用 神经元/药物作用 疾病模型 动物 沙鼠亚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R17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壮 魏尔清 卢韵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5-359,共5页
G-蛋白偶联受体17(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17,GPR17)原是一种孤儿受体,曾被鉴定为新型尿嘧啶核苷酸/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2011年国际药理学联合会认为,将GPR17归类于白三烯受体条件尚不成熟。GPR17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如脑损伤、... G-蛋白偶联受体17(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17,GPR17)原是一种孤儿受体,曾被鉴定为新型尿嘧啶核苷酸/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2011年国际药理学联合会认为,将GPR17归类于白三烯受体条件尚不成熟。GPR17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如脑损伤、脊髓损伤、少突胶质细胞发育及成熟,这提示GPR17可能成为相关疾病新的治疗靶点。文中就GPR17的配体和拮抗剂、GPR17和其他受体的相互作用及GPR17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中的作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损伤 受体 G-蛋白偶联 白三烯类 受体 白三烯 半胱氨酸 尿嘧啶核苷酸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拮抗剂孟鲁司特对缺血性损伤后神经元形态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欣欣 张霞燕 +6 位作者 黄雪琴 余舒莹 赵蕊 方三华 卢韵碧 张纬萍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9-266,共8页
目的:观察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拮抗剂孟鲁司特对原代神经元缺血性损伤后形态变化的作用。方法:在不同浓度孟鲁司特存在条件下,以缺氧缺糖(OGD)2 h和再灌(R)24 h(OGD/R)诱导大鼠原代神经元及皮层混合培养细胞的神经元损伤;以免疫染色法... 目的:观察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拮抗剂孟鲁司特对原代神经元缺血性损伤后形态变化的作用。方法:在不同浓度孟鲁司特存在条件下,以缺氧缺糖(OGD)2 h和再灌(R)24 h(OGD/R)诱导大鼠原代神经元及皮层混合培养细胞的神经元损伤;以免疫染色法检测神经元数量、胞体大小、胞体总神经突起数量、一级神经突起数量、长度及其分支数量等指标,观察神经元形态的变化。结果:OGD/R可明显减少神经元的数量,显著改变神经元的形态。而孟鲁司特(0.0001~1μmol/L)能减轻单独神经元培养中OGD/R诱导的神经元数量减少,抑制一级神经突起分支数量增加;在混合培养中,孟鲁司特(0.0001~0.1μmol/L)增加OGD/R后一级神经突的长度,减少神经突起数量以及一级神经突起分支数量。结论: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拮抗剂孟鲁司特对大鼠原代神经元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白三烯 半胱氨酸 神经元/药物作用 神经元/病理学 细胞 培养的 葡萄糖/缺乏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F-Ⅱ和白三烯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茁 王文军 胡娟 《淮海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F-Ⅱ和白三烯水平的变化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法对3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GF-Ⅱ和白三烯水平检测,并与35例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清IGF-Ⅱ和白三烯水平...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F-Ⅱ和白三烯水平的变化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法对3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GF-Ⅱ和白三烯水平检测,并与35例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清IGF-Ⅱ和白三烯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1周后则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中IGF-Ⅱ和白三烯水平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所管肺炎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白三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三烯D4在体外对A549肺泡上皮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14
作者 韩晓瑜 章璐 +6 位作者 刘志娴 黄静 张猛 方三华 张纬萍 魏尔清 卢韵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7-292,共6页
目的:观察炎症介质白三烯D4(LTD4)对人肺泡上皮细胞株A549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以免疫荧光染色鉴定A549细胞上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受体的表达;以不同浓度(0.01~100 nmol/L)的CysLT受体激动剂LTD4处理A549细胞不同时间... 目的:观察炎症介质白三烯D4(LTD4)对人肺泡上皮细胞株A549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以免疫荧光染色鉴定A549细胞上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受体的表达;以不同浓度(0.01~100 nmol/L)的CysLT受体激动剂LTD4处理A549细胞不同时间后,以MTr还原法检测细胞活性反映细胞增殖,以改良的划痕法观察细胞迁移的变化.结果:A549细胞表达CysLT1受体及CysLT2受体.0.01 ~100 nmol/L LTD4处理A549细胞24 ~72 h,细胞增殖无明显变化(均P>0.05);100nmol/L LTD4处理A549细胞24、48、72 h后,细胞活性分别为不加LTD4处理的A549细胞的(103.00±4.46)%、(107.00±9.45)%、(105.00±9.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虽然0.01 ~ 100 nmol/L LTD4处理的第1个24h内A549细胞的修复速率远高于第2个及第3个24h内的细胞修复速率,但同一时间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00 nmol/L的LTD4处理A549细胞24、48、72 h后,细胞迁移率分别为不加LTD4处理的A549细胞的1.15、1.21、1.06倍(均P>0.05),说明LTD4处理后细胞迁移亦无明显变化.结论:在体外给予0.01 ~ 100 nmol/L LTD4处理72 h,不影响A549细胞的增殖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烯D4 药理学 受体 白三烯 半胱氨酸 上皮细胞 药物作用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细胞 培养的 药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2拮抗剂筛选方法的建立及化合物初筛 被引量:4
15
作者 蔡蓓蕾 黄雪琴 +5 位作者 董晓武 方三华 卢韵碧 张纬萍 胡永洲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8-604,共7页
目的:建立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2(CysLT2受体)拮抗剂筛选的细胞模型及方法,初筛系列合成化合物。方法:选用高表达CysLT2受体的大鼠C6胶质瘤细胞,激动剂LTD4攻击后检测细胞内钙浓度变化,作为CysLT2受体拮抗剂的筛选方法,初步筛选有拮抗剂... 目的:建立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2(CysLT2受体)拮抗剂筛选的细胞模型及方法,初筛系列合成化合物。方法:选用高表达CysLT2受体的大鼠C6胶质瘤细胞,激动剂LTD4攻击后检测细胞内钙浓度变化,作为CysLT2受体拮抗剂的筛选方法,初步筛选有拮抗剂活性的化合物。采用CysLT1/CysLT2受体非选择性拮抗剂Bay u9773和CysLT2受体选择性拮抗剂AP-100984作为参照。结果:RT-PCR鉴定表明C6细胞高表达CysLT2受体。LTD41μmol/L能显著升高C6细胞内钙,其作用约为阳性对照ATP的37.5%。CysLT2受体拮抗剂抑制LTD4诱导的C6细胞内钙升高,CysLT1受体选择性拮抗剂无抑制作用。化合物中DXW-1、2、13、23、29、30能抑制LTD4诱导的细胞内钙升高。结论:LTD4诱导的C6细胞的钙信号变化可作为CysLT2受体拮抗剂的筛选方法;化合物DXW-1、2、13、23、29、30具有CysLT2受体拮抗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遗传 受体 白三烯/遗传 半胱氨酰白三烯 Cyslt2受体 受体拮抗剂 钙离子 C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大鼠胶质瘤C6细胞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蓓蕾 王欣欣 +6 位作者 余舒莹 黄雪琴 张霞燕 方三华 卢韵碧 张纬萍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目的:探讨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在大鼠胶质瘤C6细胞的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以激动剂LTD4、CysLT1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以及分化诱导剂forskolin处理C6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及GFAP蛋白表达变化。结果:Forskolin(10μmol/L)可诱导C6细胞形态变化及... 目的:探讨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在大鼠胶质瘤C6细胞的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以激动剂LTD4、CysLT1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以及分化诱导剂forskolin处理C6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及GFAP蛋白表达变化。结果:Forskolin(10μmol/L)可诱导C6细胞形态变化及GFAP蛋白表达(细胞分化),而LTD4(0.1~100 nmol/L)不能诱导这些变化;单用孟鲁斯特(1μmol/L)无明显作用,但与LTD4(100 nmol/L)合用可诱导C6细胞分化。结论:CysLT2受体可能参与调节大鼠胶质瘤C6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受体 白三烯 白三烯拮抗剂 乙酸盐类/药理学 大鼠胶质瘤C6细胞 细胞分化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 激动剂 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GPR17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功能鉴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卡娜 方三华 +4 位作者 蔡蓓蕾 王欣欣 卢韵碧 张纬萍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4-590,共7页
目的:构建大鼠GPR17(rGPR17)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GPR17,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从大鼠脑组织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rGPR17 cDNA,与载体pcDNA3.1(+)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以获得重组载体pcDNA3.1(+)-rGPR17,... 目的:构建大鼠GPR17(rGPR17)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GPR17,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从大鼠脑组织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rGPR17 cDNA,与载体pcDNA3.1(+)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以获得重组载体pcDNA3.1(+)-rGPR17,以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重组载体pcDNA3.1(+)-rGPR17通过脂质体转染方法,转染HEK293细胞,RT-PCR、免疫荧光法检测rGPR17的表达,Fluo-4测定激动剂LTD4处理后细胞内钙变化。结果:RT-PCR、双酶切和测序证明,重组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GPR17构建成功,并在HEK293细胞获得表达,加入外源性激动剂LTD4可诱导细胞内钙的增加。结论:成功构建了rGPR17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GPR17,并在HEK293细胞功能性表达,为GPR17受体及其拮抗剂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遗传 受体 白三烯/遗传 遗传载体 GPR17 真核表达载体 HEK293细胞 细胞内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对小鼠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晓蓉 卢韵碧 +2 位作者 张纬萍 魏尔清 方三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8,共9页
目的:研究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受体(CysLT_1R和CysLT_2R)对小鼠BV2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以经典炎症激活剂脂多糖和CysLT受体激动剂LTD_4处理BV2细胞,采用免疫荧光计数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BV2细胞吞噬功能,免疫荧光共染... 目的:研究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受体(CysLT_1R和CysLT_2R)对小鼠BV2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以经典炎症激活剂脂多糖和CysLT受体激动剂LTD_4处理BV2细胞,采用免疫荧光计数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BV2细胞吞噬功能,免疫荧光共染法观察BV2细胞中CysLT_1R和CysLT_2R表达分布。结果:脂多糖和LTD_4均能增强BV2细胞吞噬功能,而CysLT_1受体选择性拮抗剂孟鲁司特和CysLT_2受体选择性拮抗剂HAMI 3379均能抑制脂多糖和LTD_4诱导的BV2细胞吞噬功能增强;脂多糖和LTD_4激活BV2细胞后可引起CysLT_1R和CysLT_2R在细胞内分布变化,两种亚型的受体分布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存在共表达。结论:CysLT_1R和CysLT_2R均可以调节BV2细胞的吞噬功能,且两者具有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代谢 受体 白三烯/代谢 吞噬作用/药物作用 小神经胶质细胞/药物作用 脂多糖类/药理学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sociation of ALOX5AP with ischemic stroke in eastern Chinese 被引量:7
19
作者 Yao Wang Gan-nan Wang +3 位作者 Hao Sun Chen Chen Hang Xiao Jin-song Zhang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CAS 2012年第2期108-113,共6页
BACKGROUND:5-1ipoxygenase protein (ALOX5AP)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susceptibility gene for stroke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this gene in the eastern Chinese patien... BACKGROUND:5-1ipoxygenase protein (ALOX5AP)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susceptibility gene for stroke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this gene in the eastern Chinese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METHODS: Using a case-control design, we studied 658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and 704 unrelated population-based controls who were age- and sex-matched. The 658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by the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 (TOAST). Two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covering ALOX5AP were genotyped. RESULTS: The genotype frequencies of TG of the SNPs rs17222919 located in the promoter of the ALOX5AP gen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than in controls (OR*=1.34, 95%C1*=1.02-1.75), especially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caused by small-artery occlusion (SAO) (OR*=1.40, 95%C1*=1.02-1.93). Meanwhile, the genotype frequencies of TG and TG/ GG were higher in female patients than in the controls. After specification, the genotype frequencies of TG and TG/GG were higher in the patients than in controls with hypertension. The genotype frequencies of AG and AG/GG of the SNPs rs9579646 located in the intron of the ALOX5AP gene were higher in the controls than in the patients. After specification, the genotype frequencies of TG were higher in the controls than patients without hypertension. CONCLUSIONS: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s that sequence variants in the ALOX5AP gene a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schemic stro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ipoxygenase activating protein (ALOX5AP) leukotrienes (lts Trial of Org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 (TOAST)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Ischemic strok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