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和抗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的QTL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卢为国 盖钧镒 +1 位作者 郑永战 李卫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72-1279,共8页
大豆胞囊线虫1号和4号生理小种是黄淮地区的优势小种,ZDD2315是我国特优抗源。本文旨在定位ZDD2315对1号和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QTL。试验以Essex为母本,ZDD2315为父本和轮回亲本,创建了一个包含114个单株的Bc。群体。采用250个SSR标记... 大豆胞囊线虫1号和4号生理小种是黄淮地区的优势小种,ZDD2315是我国特优抗源。本文旨在定位ZDD2315对1号和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QTL。试验以Essex为母本,ZDD2315为父本和轮回亲本,创建了一个包含114个单株的Bc。群体。采用250个SSR标记和1个形态标记通过MAPMAKER3.0构建了包含25个连锁群的遗传图谱,覆盖大豆基因组2963.5cM,平均每个连锁群上10.0个标记,标记平均间距11.8cM。采用Win QTL Cartographer Version 2.5复合区间作图法(CIM)检测到3个抗1号小种的QTL;其中rhgR1-1和rhgR1—2位于G连锁群的Sat_210~Sat_168和Sat_168~Sat_141区间,贡献率分别为22.4%和21.8%;rhgR1-3位于D2连锁群的Satt672~Satt413区间,贡献率6.2%;rhgR1-1和rhgR1—3分别与Sat_210和Satt672共分离。5个QTL与抗4号生理小种有关;其中rhgR4—1和rhgR4—-位于G连锁群的Satt275~Sat_210和Sat_168~Sat_141区间,贡献率分别为22.8%和28.9%;rhgR4—3和rhgR4—4位于H连锁群Satt442~Sat401和Sat_334~Satt181区间,贡献率分别为12.0%和10.5%;rhgR4—5位于L连锁群Satt652~Sat_301区间,贡献率5.9%;吨职4—2和rhgR4—5分别与Sat_168和Satt652共分离。不同遗传体系控制ZDD2315对1号和4号小种的抗性。抗1号和4号生理小种的主要QTL位于G连锁群的相近区段,且具有较大贡献率,通过标记辅助选择有可能育成兼抗两小种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遗传图谱 胞囊线虫(scn)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抗感SCN基因的一个RAPD标记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永军 盖钧镒 +2 位作者 邢邯 张志永 陈受宜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3-298,共6页
对组合RNg(抗)× 7705(感)的P1、P2、F1、F2、BC1F1和BC1F2分离群体进行抗病性鉴定,遗传分析的结果表明,大豆对SCN1号小种的抗性由4对相互独立的主基因、包括一对显性基因和三对重叠的隐性基... 对组合RNg(抗)× 7705(感)的P1、P2、F1、F2、BC1F1和BC1F2分离群体进行抗病性鉴定,遗传分析的结果表明,大豆对SCN1号小种的抗性由4对相互独立的主基因、包括一对显性基因和三对重叠的隐性基因决定。用 BSA法筛选在五个 BC1F2分离家系内具有多态性的 RAPD标记,发现 RAPD标记 OPA0191200在亲本间及 BC1F2分离群体内具有多态性,只能在感亲、 BC1F2家系 11和 43的感病单株中扩增出来,表明和这两个家系独有的感病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孢囊线虫 BSA法 RAPD标记 抗性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黑豆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维志 洪权春 +1 位作者 刘晔 段玉玺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31-34,共4页
用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3号生理小种接种抗病品种小粒黑豆、连毛会黑豆、磨石黑豆与感病品种铁丰24号、铁丰18号、开育10号杂交组合,根据F2代分析结果,小粒黑豆在铁丰24号背景下表现出有... 用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3号生理小种接种抗病品种小粒黑豆、连毛会黑豆、磨石黑豆与感病品种铁丰24号、铁丰18号、开育10号杂交组合,根据F2代分析结果,小粒黑豆在铁丰24号背景下表现出有两对抗病基因,在开育10号的背景下由4对显性抗病基因控制对3号小种的抗性,磨石黑豆在铁丰24号背景下有两对隐性抗病基因,铁丰18号×连毛会黑豆组合F2代分离表现为三对基因的互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胞囊线虫 中国小黑豆 抗性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性的大豆品种对田间大豆胞囊线虫群体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海燕 段玉玺 +1 位作者 陈立杰 刘维志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9-112,共4页
对不同抗性的大豆品种与大豆胞囊线虫的田间动态关系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抗性大豆品种对田间大豆胞囊线虫群体均有较大的影响。感病品种辽豆 10根际中J2 含量在 5月 2 4日达高峰 ,每 10 0ml土壤中 6 0 .4条 ,而抗病品种Peking根... 对不同抗性的大豆品种与大豆胞囊线虫的田间动态关系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抗性大豆品种对田间大豆胞囊线虫群体均有较大的影响。感病品种辽豆 10根际中J2 含量在 5月 2 4日达高峰 ,每 10 0ml土壤中 6 0 .4条 ,而抗病品种Peking根际与休闲地中J2 的变化趋势相似 ;胞囊量在 6月 6日有一高峰 ,为 2 3.3个 /10 0ml土 ;抗病品种PI90 76 3、哈尔滨小黑豆、应县小黑豆、Franklin根内的J2 数量在 5月 2 4日达高峰 ,但从J2 、J3、J4 整体动态变化结果来看 ,可初步认为辽K8910 2为抗侵入品种 ,PI90 76 3为抗发育品种 ,辽豆 10和开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抗性 大豆 胞囊线虫 群体动态 胞囊线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胞囊线虫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立杰 王媛媛 +1 位作者 朱晓峰 段玉玺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3-398,共6页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生物防治是有效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群体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各种生物防治方法的逐渐深入研究,生物防治这一措施将在大豆生产上有效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的发生与为害发挥重要作用。对近年来沈阳农业大学植物线虫研究室及部分...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生物防治是有效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群体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各种生物防治方法的逐渐深入研究,生物防治这一措施将在大豆生产上有效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的发生与为害发挥重要作用。对近年来沈阳农业大学植物线虫研究室及部分国内外的线虫研究室在大豆胞囊线虫病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研讨过去生防措施的利弊,探索大豆胞囊线虫病生物防治的新方法,为有效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病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胞囊线虫病 生物防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豆主产区大豆胞囊线虫群体分布及致病性分化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宋美静 朱晓峰 +4 位作者 王东 王媛媛 陈立杰 刘晓宇 段玉玺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0-636,共7页
为了明确我国大豆主产区大豆胞囊线虫群体的发生分布及致病性分化情况,同时也为我国大豆胞囊线虫防治及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依据,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豆胞囊线虫种群监测工作,对2012-2014年国家大豆产业体系的29个大豆试验站所辖150... 为了明确我国大豆主产区大豆胞囊线虫群体的发生分布及致病性分化情况,同时也为我国大豆胞囊线虫防治及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依据,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豆胞囊线虫种群监测工作,对2012-2014年国家大豆产业体系的29个大豆试验站所辖150个示范县进行大豆胞囊线虫的种群密度检测,并在国际统一的鉴别寄主上进行生理小种鉴定。明确了大豆胞囊线虫在我国20个省(市/自治区)发生分布,总检出率达69.4%。并对其中11个群体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共鉴定出生理小种5个,即1、2、3、4和14号生理小种。其中安徽宿州、甘肃镇原、内蒙古赤峰、陕西延安和宁夏银川的鉴定此前未见报道。2012-2014年我国大豆胞囊线虫病害的发生比较严重,平均胞囊量高达99个·L^(-1),我国大豆胞囊线虫致病性分化并无明显变化,鉴定结果中1、3和4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较高,为7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胞囊线虫 种群密度 生理小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品种(系)抗大豆胞囊线虫1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泽宇 李肖白 +5 位作者 陈井生 项鹏 于吉东 马兰 段玉玺 陈立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8-410,共3页
2011和2012年分别采用田间自然病圃和病土盆栽方法对167份大豆品种(系)进行了大豆胞囊线虫14号生理小种(SCN14)的抗性鉴定。田间鉴定结果表明:高抗病材料3份,占参试材料的1.8%;中抗材料20份,占参试材料的11.98%。对这23份材料进行盆栽鉴... 2011和2012年分别采用田间自然病圃和病土盆栽方法对167份大豆品种(系)进行了大豆胞囊线虫14号生理小种(SCN14)的抗性鉴定。田间鉴定结果表明:高抗病材料3份,占参试材料的1.8%;中抗材料20份,占参试材料的11.98%。对这23份材料进行盆栽鉴定,结果表明:23份种质均抗SCN14号小种。参试167份材料中绝大部分对SCN14号小种表现为感病或高感,表现抗病的品种基本是小黑豆或小黑豆改良的后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 种质资源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基因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选择作用(英文) 被引量:7
8
作者 于佰双 段玉玺 +2 位作者 王家军 李进荣 陈立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1-494,共4页
为了解育成抗病品种抗性稳定性及胞囊线虫生理小种侵染力的变异,于2005 ~2008年,应用黑龙江省发生的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及已经通过鉴定的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品种,哈尔滨小黑豆、灰皮支等8个品种和感病对照品种Lee68为材... 为了解育成抗病品种抗性稳定性及胞囊线虫生理小种侵染力的变异,于2005 ~2008年,应用黑龙江省发生的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及已经通过鉴定的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品种,哈尔滨小黑豆、灰皮支等8个品种和感病对照品种Lee68为材料,进行抗病基因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选择作用研究。在盆栽条件下,强迫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群体在抗病品种上繁殖10代,选用5个标准鉴定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的鉴别品种,重新鉴定经抗病基因选择后的大豆胞囊线虫的生理小种类型。结果表明:原来为3号生理小种的线虫群体,经在抗病品种抗线虫1号、抗线虫2号、抗线虫3号、抗线虫4号、抗线虫5号上连续选择10代之后,变为6号小种;经在灰皮支黑豆上选择之后变为10号小种;经在Peking上选择之后变为14号小种,经在哈尔滨小黑豆上选择之后变为15号小种。上述鉴定结果说明,原大豆胞囊线虫生理种群体,经过在抗病品种上连续强迫繁殖后,形成新的生理小种,并使原抗病品种变为感染品种,认为在生产上采用轮作方式是保持抗线品种抗性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抗病基因 选择作用 大豆胞囊线虫 生理小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胁迫下不同抗性大豆品种的生化响应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海燕 段玉玺 +1 位作者 陈立杰 陈井生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3-786,共4页
为研究大豆胞囊线虫胁迫下不同大豆品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与抗性的关系,以五寨黑豆和合丰35两个不同抗性大豆品种为材料,接种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测定根内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岐化酶(S... 为研究大豆胞囊线虫胁迫下不同大豆品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与抗性的关系,以五寨黑豆和合丰35两个不同抗性大豆品种为材料,接种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测定根内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大豆胞囊线虫胁迫下,抗、感品种根内PPO、POD、PAL、SOD、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但抗病品种五寨黑豆中5种酶活性增加值大于感病品种合丰35。证明大豆品种抗性与根内上述5种酶活性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 PPO POD PAL SOD β-1 3葡聚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内寄生真菌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范圣长 段玉玺 陈立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74,共4页
从辽宁沈阳、黑龙江伊春、山东青岛、山西汾阳等地采集的大豆胞囊线虫土样 ,经分离获得定殖于胞囊上的真菌菌株 12 8株。通过测定菌株对胞囊的寄生率 ,筛选出 6株对大豆胞囊线虫有强寄生能力的胞囊内寄生真菌 ,经鉴定为Aspergillusniger... 从辽宁沈阳、黑龙江伊春、山东青岛、山西汾阳等地采集的大豆胞囊线虫土样 ,经分离获得定殖于胞囊上的真菌菌株 12 8株。通过测定菌株对胞囊的寄生率 ,筛选出 6株对大豆胞囊线虫有强寄生能力的胞囊内寄生真菌 ,经鉴定为Aspergillusniger ,Paecilomyceslilacinus ,Fusariumsemitectum ,Verticilliumchlamydosporium ,Verticilliumsp .,Acremoniumsp .,其中Aspergillusniger ,Fusariumsemitectum为国内首次报道定殖于大豆胞囊线虫胞囊上的真菌。通过 6株胞囊内寄生真菌对大豆胞囊线虫二龄幼虫毒性作用的研究 ,结果表明Verticilliumchlamydosporium和Verticilliumsp .两株菌的发酵液对大豆胞囊线虫二龄幼虫有较强毒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胞囊线虫 内寄生真菌 黑曲霉 半裸镰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维志 刘晔 段玉玺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27-329,共3页
1986~1990年期间,在大豆孢囊线虫1号生理小种严重发生的地块(辽宁省康平县),对来自黄、淮、海大豆产区的7,772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现免疫的品种(根上无孢囊)8份,抗病的69份,这些品种多是黑色种皮。
关键词 大豆 抗性 孢囊线虫 生理小种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基因对大豆孢囊线虫1号生理小种的选择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维志 刘晔 +2 位作者 段玉玺 吴爱军 宋玉泉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在盆栽条件下,强迫大豆孢囊线虫1号生理小种的群体在抗病品种上繁殖10-12代,用一套鉴定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的鉴别品种,重新鉴定经抗病基因选择后的大豆孢囊线虫的生理小种类型,鉴定结果表明:原来为1号生理小种的线虫群体... 在盆栽条件下,强迫大豆孢囊线虫1号生理小种的群体在抗病品种上繁殖10-12代,用一套鉴定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的鉴别品种,重新鉴定经抗病基因选择后的大豆孢囊线虫的生理小种类型,鉴定结果表明:原来为1号生理小种的线虫群体,经在抗病品种Peking和Franklin上连续选择12代之后,变为4号小种;经在小粒黑豆上选择之后变为5号小种;经在铁丰18上选择之后变为6号小种;经在Fayete和小粒黑上选择之后变为9号小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抗病基因 选择作用 孢囊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条件下大庆和安达地区大豆胞囊线虫毒力类型鉴定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井生 李肖白 +5 位作者 李泽宇 周长军 罗璇 王东 段玉玺 陈立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5-678,共4页
采用国际通用的鉴别寄主法,鉴定连作条件下大庆和安达大豆胞囊线虫天然育种病圃生理小种和HG毒力类型。结果表明:生产条件下安达地区大豆胞囊线虫优势小种为毒力较强的14号生理小种,大庆地区为3号生理小种。室内盆栽鉴定安达试验基地HG... 采用国际通用的鉴别寄主法,鉴定连作条件下大庆和安达大豆胞囊线虫天然育种病圃生理小种和HG毒力类型。结果表明:生产条件下安达地区大豆胞囊线虫优势小种为毒力较强的14号生理小种,大庆地区为3号生理小种。室内盆栽鉴定安达试验基地HG类型为1.3.4.7,大庆试验基地HG类型为7。由于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和毒力类型的组成日趋多样性,迫切需要发掘新的抗源和加紧培育水平抗性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 生理小种 HG专化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豆胞囊线虫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维志 刘晔 +1 位作者 段玉玺 J.G.Baldwin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64-167,共4页
从辽宁、黑龙江、山东和山西4省6个地点采集大豆胞囊线虫标本,制成雌虫、雄虫、胞囊、阴门锥和2龄幼虫的永久封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了形态学的系统观察及电镜扫描,并与日本、美国的大豆胞囊线虫做了形态学比较。我国4省6个地... 从辽宁、黑龙江、山东和山西4省6个地点采集大豆胞囊线虫标本,制成雌虫、雄虫、胞囊、阴门锥和2龄幼虫的永久封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了形态学的系统观察及电镜扫描,并与日本、美国的大豆胞囊线虫做了形态学比较。我国4省6个地点的大豆胞囊线虫的各个虫态的形态基本相同,与日本、美国的资料基本一致,为同一个种HeteroderaglycinesIchino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胞囊线虫 形态学 害虫 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在轮作中对大豆胞囊线虫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晔 周百坤 +2 位作者 张德芳 段玉玺 王克勤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236-238,共3页
在大豆胞囊线虫病严重发生的地块,布置不同前茬作物对大豆胞囊线虫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用蓖麻做前茬的试验区,下茬大豆根上的胞囊明显减少,产量大幅度提高。可以认为蓖麻与大豆轮作是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蓖麻 轮作 大豆胞囊线虫 大豆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孢囊线虫群体遗传多样性新的分类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艳丽 T. L. Niblack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1-304,共4页
以往大豆孢囊线虫采用生理小种来划分不同群体对大豆致病力的差异 ,最近美国采用了新的分类系统 - -HG类型 ,将用此分类系统代替原来的生理小种分类系统。本文介绍了HG类型的命名原则、鉴别寄主、标准感病品种、鉴定标准 (环境、种子、... 以往大豆孢囊线虫采用生理小种来划分不同群体对大豆致病力的差异 ,最近美国采用了新的分类系统 - -HG类型 ,将用此分类系统代替原来的生理小种分类系统。本文介绍了HG类型的命名原则、鉴别寄主、标准感病品种、鉴定标准 (环境、种子、接种物制备、盆栽容器和土壤 )以及HG类型的用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遗传 分类方法 生理小种 大豆 孢囊线虫 HG类型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遗传背景大豆抗大豆胞囊线虫RAPD标记
17
作者 吴海燕 段玉玺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80,共4页
以中国小黑豆抗源和具有优良农艺性状黄豆品种为试材,利用43个随机引物对其总DNA进行扩增,其中15个引物没有扩增产物, 28个引物在供试品种的DNA扩增中产生多态性, 11个引物产生特异性片段,将不同品种产生的特异性片段与品种抗大豆胞囊... 以中国小黑豆抗源和具有优良农艺性状黄豆品种为试材,利用43个随机引物对其总DNA进行扩增,其中15个引物没有扩增产物, 28个引物在供试品种的DNA扩增中产生多态性, 11个引物产生特异性片段,将不同品种产生的特异性片段与品种抗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进行综合分析,表明不同品种产生的特异性片段可能与该品种抗胞囊线虫的抗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与胞囊线虫互作中GmPR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思阳 王媛媛 +3 位作者 朱晓峰 刘晓宇 陈立杰 段玉玺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3-220,共8页
为探究大豆在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胁迫下病程相关蛋白基因(GmPR)的表达情况,以大豆(Glycine max)感病品种辽豆15和抗病品种灰皮支黑豆为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亚细胞定位,检测了大豆接种大豆胞囊线虫后,六种GmPR基... 为探究大豆在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胁迫下病程相关蛋白基因(GmPR)的表达情况,以大豆(Glycine max)感病品种辽豆15和抗病品种灰皮支黑豆为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亚细胞定位,检测了大豆接种大豆胞囊线虫后,六种GmPR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这些基因在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中的表达情况,并且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以探究GmPR2和GmPR10在亚细胞水平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抗病品种中,胞囊线虫强烈诱导GmPR2(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表达,在线虫的侵染初期和发育期大幅度上调表达,在感病品种中表达量差异不显著,表明葡聚糖酶基因可能在大豆抗胞囊线虫中起到抗性作用;GmPR3和GmPR10在线虫发育期表达量达到最高值,表明这些基因可能与大豆抗胞囊线虫发育的调控有关。通过亚细胞定位研究,GmPR2主要分布于细胞膜,GmPR10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与预测结果相符。大豆胞囊线虫的侵染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病程相关蛋白基因转录水平,GmPR基因的表达特点表明其在大豆抗胞囊线虫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胞囊线虫 病程相关蛋白 实时荧光定量PCR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抗性相关TIFY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浩文 曲硕 +2 位作者 刘芳 姜海鹏 韩英鹏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2-544,共13页
TIFY转录因子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参与植物应激反应,在植物生长中具有重要调控功能。为探索TIFY基因家族成员在大豆胞囊线虫病(Soybean Cyst Nematode,SCN)3号生理小种抗性反应中的作用,选择抗病品种东农L-10和感病品种黑农3... TIFY转录因子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参与植物应激反应,在植物生长中具有重要调控功能。为探索TIFY基因家族成员在大豆胞囊线虫病(Soybean Cyst Nematode,SCN)3号生理小种抗性反应中的作用,选择抗病品种东农L-10和感病品种黑农37进行SCN 3号生理小种胁迫处理,在转录组测序数据中分析筛选到多个与抗性相关的TIFY转录因子,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从转录组数据中鉴定和筛选到23个与SCN 3号生理小种相关的差异表达TIFY转录因子,其中18个转录因子上调表达,5个转录因子下调表达,TIFY基因在大豆的根、茎、叶均存在一定表达量,在相同的大豆胞囊线虫胁迫下,抗病品种中TIFY表达量要高于感病品种。不同TIFY转录因子之间的理化性质存在较大差异。23个转录因子均属于亲水性蛋白,多数为酸性等电点。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TIFY转录因子发挥重要作用的位置依次为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蛋白质二级结构中氨基酸序列以无规则卷曲为主要组成,α-螺旋次之,β-折叠和β-转角则散布于蛋白质序列中。基因分布在大豆的10条染色体上,磷酸化位点丝氨酸偏多,启动子中存在很多响应激素应答和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说明TIFY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中部分为响应胁迫的蛋白。研究结果说明筛选到的23个与SCN 3号生理小种相关的TIFY转录因子可为进一步了解大豆TIFY基因的功能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胞囊线虫 3号生理小种 TIFY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1、3和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35
20
作者 大豆种质抗孢囊线虫鉴定研究协作组 《大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1-99,共9页
1986—1990年,对全国10,000余份大豆种质进行了大豆孢囊线虫(SCN)1,3和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鉴定结果,抗SCN1号生理小种的品种128份,其中免疫的16份;杭3号小种的品种288份,其中免疫的30份;抗4号小种的11份,无免疫品种。兼抗1、3和4... 1986—1990年,对全国10,000余份大豆种质进行了大豆孢囊线虫(SCN)1,3和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鉴定结果,抗SCN1号生理小种的品种128份,其中免疫的16份;杭3号小种的品种288份,其中免疫的30份;抗4号小种的11份,无免疫品种。兼抗1、3和4号小种的有4份,免疫和抗病的品种基本是小黑豆类型,多来自山西、河北,其次为陕西和山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质资源 孢囊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