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中草药对镜鲤(Cyprinus carpio L.)血清转氨酶及红细胞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孟兆娜 陈玉春 +2 位作者 管雪婷 张辉 刘敏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5-80,共6页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由不同比例的刺五加、枸杞子、金银花和黄芪配伍的复方中草药饲喂镜鲤(Cyprinus carpio L).,于第14天、第28天及第42天检测红细胞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清的谷草转氨酶(GOT)以及谷丙转...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由不同比例的刺五加、枸杞子、金银花和黄芪配伍的复方中草药饲喂镜鲤(Cyprinus carpio L).,于第14天、第28天及第42天检测红细胞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清的谷草转氨酶(GOT)以及谷丙转氨酶(GPT)活性,以研究复方中草药对镜鲤的毒副作用。在28及42d时,复方Ⅰ组红细胞CAT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8d时,各复方组红细胞SOD活性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28d时,复方Ⅱ组血清GOT活性及复方Ⅲ组血清GPT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5);42d时,各复方组血清GPT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试验复方中药添加到镜鲤的饲料中,可以增强其血清转氨酶及红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其中复方Ⅰ效果最佳,建议用药时间为2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鲤 复方中草药 转氨酶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不同蛋白水平对镜鲤(Cyprinus carpio L.)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桐 徐奇友 +2 位作者 许红 王常安 尹家胜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0-85,共6页
选用德国镜鲤630尾(200±20)g,在18、22和26℃3个温度环境下用30%、33%、36%、39%、42%的五个不同的蛋白水平的饲料投喂,分别测定肝脏、脾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溶菌酶(LYZ)、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LP)和补体C3... 选用德国镜鲤630尾(200±20)g,在18、22和26℃3个温度环境下用30%、33%、36%、39%、42%的五个不同的蛋白水平的饲料投喂,分别测定肝脏、脾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溶菌酶(LYZ)、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LP)和补体C3、C4等免疫指标。结果表明,18℃环境下,42%蛋白水平组肝脏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肝脏MDA含量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降低;30%蛋白水平组脾脏溶菌酶的活性显著高于39%蛋白水平组(P<0.05)。22℃环境下,42%蛋白水平组肝脏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蛋白水平组(P<0.05);42%蛋白水平组肝脏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蛋白水平组(P<0.05);42%蛋白水平组血清C3显著高于30%蛋白水平组(P<0.05)。26℃环境下,肝脏SOD活性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42%蛋白水平组肝脏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结果显示,本试验条件下,在18、22和26℃温度下蛋白水平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鲤鱼的非特异性免疫,主要表现在抗氧化性方面,而对其他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无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蛋白 镜鲤 非特异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饲料转化率性状的QTL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宣朋 张晓峰 +3 位作者 李文升 张天奇 李超 孙效文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7-196,共20页
数量性状(QTL)定位是实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选择和定位、培育新品种及加快性状遗传研究进展的重要手段。饲料转化率是鲤鱼的重要经济性状和遗传改良的主要目标,而通过QTL定位获得与饲料转化率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以及相关基因... 数量性状(QTL)定位是实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选择和定位、培育新品种及加快性状遗传研究进展的重要手段。饲料转化率是鲤鱼的重要经济性状和遗传改良的主要目标,而通过QTL定位获得与饲料转化率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以及相关基因是遗传育种的重要工具。研究利用SNP、SSR、EST-SSR等分子标记构建鲤鱼(Cyprinus carpio L.)遗传连锁图谱并对重要经济性状进行QTL定位。选用174个SSR标记、41个EST-SSR标记、345个SNP标记对德国镜鲤F2代群体68个个体进行基因型检测,用JoinMap4.0软件包构建鲤鱼遗传连锁图谱。再用MapQTL5.0的区间作图法(Interval mapping,IM)和多QTL区间定位法(MQMMapping,MQM)对饲料转化率性状进行QTL区间检测,通过置换实验(1000次重复)确定连锁群显著性水平阈值。结果显示,在对饲料转化率性状的多QTL区间定位中,共检测到15个QTLs区间,分布在9个连锁群上,解释表型变异范围为17.70%—52.20%,解释表型变异最大的QTLs区间在第48连锁群上,为52.20%。HLJE314-SNP0919(LG25)区间标记覆盖的图距最小,为0.164 cM;最大的是HLJ1439-HLJ1438(LG39)区间,覆盖图距为24.922 cM。其中区间HLJ1439-HLJ1438、HLJ922-SNP0711解释表型变异均超过50.00%,可能是影响饲料转化率性状的主效QTLs区间。与饲料转化率相关的15个QTLs的加性效应方向并不一致,有3个区间具有负向加性效应,平均为0.027;12个正向加性效应,平均值为0.06。研究检测出的与鲤鱼饲料转化率性状相关的QTL位点可为鲤鱼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更进一步的QTL精细定位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饲料转化率 数量性状定位 MapQTl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鲤体长、体高、体厚性状QTL定位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郑先虎 匡友谊 +4 位作者 鲁翠云 王宣朋 李文升 吕伟华 孙效文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66-1373,共8页
以镜鲤全同胞家系为材料,用246个SSR和306个SNP标记构建了鲤鱼的连锁图谱,利用GridQTL软件对体长(SL)、体高(H)、体厚(BT)和体长/体高(SLH)进行了QTL定位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14个相关的QTL,分布在7个连锁群上。其中,7个与... 以镜鲤全同胞家系为材料,用246个SSR和306个SNP标记构建了鲤鱼的连锁图谱,利用GridQTL软件对体长(SL)、体高(H)、体厚(BT)和体长/体高(SLH)进行了QTL定位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14个相关的QTL,分布在7个连锁群上。其中,7个与体长相关的QTL——LG6、LG17、LG21、LG23和LG35连锁群上的QTL为显著水平(P〈0.05),LG1和LG28上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可解释表型变异为6.6%~12.6%;3个与体高相关的QTL均为极显著水平(P〈0.01)位于LG17、LG23和LG28上,可解释表型变异分别为11.6%、12.7%和15.6%;2个与体厚相关的QTL均为显著水平(P〈0.05)位于LG23和LG28上,可解释表型变异分别为8.6%和7.2%;2个与体长/体高相关的QTL均为显著水平(P〈0.05)位于LG21和LG35上,可解释表型变异均为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锁图谱 QTl 体长 体高 体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肉毒碱对鲤异味、生长、身体组成和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赵文 崔铁军 +4 位作者 张泽虎 汪婷婷 殷守仁 徐立蒲 潘勇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3-247,共5页
选用初体重25 74~33 53g的正常健康鲤,经α-二甲基异莰醇(2-methylisoborneol,MIB)人工染味后,用含L-肉毒碱分别为0、50、100、150、200、250mg/kg的配合饲料投喂60d。结果表明:用添加了L-肉毒碱的饲料投喂鲤,可以明显去除人工染味鲤... 选用初体重25 74~33 53g的正常健康鲤,经α-二甲基异莰醇(2-methylisoborneol,MIB)人工染味后,用含L-肉毒碱分别为0、50、100、150、200、250mg/kg的配合饲料投喂60d。结果表明:用添加了L-肉毒碱的饲料投喂鲤,可以明显去除人工染味鲤体内的异味,使之达到人的味觉能接受的程度;鲤摄食含L-肉毒碱100mg/kg的饲料后,可显著促进其生长;摄食添加L-肉毒碱饲料的鲤,其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明显比对照组鱼的高,而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明显比对照组鱼的低,说明L-肉毒碱可减缓MIB对鲤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肉毒碱 异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鲤体长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天奇 张晓峰 +5 位作者 谭照君 曹柱 王宣朋 李文升 储志远 孙效文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45-1250,共6页
以镜鲤良种后代为祖父母本所培育的杂交F2群体的68个个体为材料,利用553个分子标记(217个SSR和336个SNP标记)对其进行基因型检测,运用JoinMap4.0软件包对遗传连锁图谱进行构建。利用MapQTL5.0区间作图法(Interval mapping)进行QTL检... 以镜鲤良种后代为祖父母本所培育的杂交F2群体的68个个体为材料,利用553个分子标记(217个SSR和336个SNP标记)对其进行基因型检测,运用JoinMap4.0软件包对遗传连锁图谱进行构建。利用MapQTL5.0区间作图法(Interval mapping)进行QTL检测,通过置换实验(1 000次重复)确定连锁群显著性水平阈值。在对体长的区间定位中共检测到12个与体长性状相关的QTLs区间,分布在BL-1-1(SNP0137-SNP1481)、BL-4-1(SNP0092-HLJ797)、BL-5-1(SNP1268-HLJ423)、BL-7-1(HLJ870-SNP0702)、BL-12-1(SNP0922-HLJ639)、BL-16-1(HLJE351-SNP0674)、BL-25-1(SNP0394-SNP0862)、BL-35-1(HLJ668-SNP0832)、BL-43-1(SNP0389-SNP1425)、BL-47-1(HLJ057-HLJ1113)、BL-47-2(HLJ1439-HLJ1418)等11个连锁群上,解释表型变异范围是13.8%~64.9%,其中贡献率大于20%的主效QTLs有8个,是体长性状的主效QTLs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鲤 体长 数量性状定位 分子辅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鱼IL8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莲瑞 卢强 +2 位作者 刘明远 崔国祯 韩文瑜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8-72,共5页
利用DD-RTPCR(正常鲤鱼外周血白细胞和经有丝分裂源刺激后白细胞的总RNA)获得的差异显示片段B10克隆(编码IL8的一段序列),对该基因进行DIG标记,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鲤鱼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进行核酸杂交筛选,从0.8×104个重组噬菌体... 利用DD-RTPCR(正常鲤鱼外周血白细胞和经有丝分裂源刺激后白细胞的总RNA)获得的差异显示片段B10克隆(编码IL8的一段序列),对该基因进行DIG标记,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鲤鱼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进行核酸杂交筛选,从0.8×104个重组噬菌体中,经过2轮筛选最终获得阳性克隆,挑选了3个分别命名为IL8-1,IL8-2,IL8-3。测序后经NCBI Blast分析表明,阳性克隆具有完整阅读框架,均为编码鲤鱼IL8的全长cDNA,编码的多肽由9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理论推导值为10 848.9 Da,等电点为8.68。且与2003年12月Dev Comp Immunol.杂志报道的荷兰鲤鱼氨基酸的同源性达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Il8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鲤酸性磷酸酶的QTL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于彬彬 贾志武 +4 位作者 张晓峰 郑先虎 郝卓然 于倩 孙效文 《水产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5-19,共5页
利用992个微卫星标记检测了德国镜鲤(Cyprinus carpio)F1代190个个体基因组DNA进行基因型检测,共组成51个连锁群,覆盖基因组总长度为5138.2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5.19cM;利用软件MapQTL 6.0采用区间作图法对酸性磷酸酶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基... 利用992个微卫星标记检测了德国镜鲤(Cyprinus carpio)F1代190个个体基因组DNA进行基因型检测,共组成51个连锁群,覆盖基因组总长度为5138.2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5.19cM;利用软件MapQTL 6.0采用区间作图法对酸性磷酸酶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分析。研究结果共检测到9个与酸性磷酸酶有关的QTLs,分布于8个连锁群。其中LG24连锁群LOD值最大(5.37),位于LG24连锁群,最大的可解释表型变异为13.8%。通过BLAST与斑马鱼进行序列比对,找到了与斑马鱼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横跨膜蛋白50a、ADP核糖化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家族b8同源的分子标记。本研究结果对鲤鱼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疾病调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鲤 遗传图谱 QTl 酸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氨氮对州河鲤孵化的影响
9
作者 宋立民 滕淑芹 +1 位作者 张韦 刘肖莲 《河北渔业》 2025年第2期1-3,共3页
为探索出适宜州河鲤(Cyprinus carpio zhouhe L.)受精卵孵化和幼苗培育的总氨氮范围,进一步规范州河鲤孵化用水的水质管理,采用毒理学方法,使用含有系列浓度NH4Cl的养殖用水,对州河鲤受精卵开展孵化试验,以胚胎发育速度、孵化率、畸形... 为探索出适宜州河鲤(Cyprinus carpio zhouhe L.)受精卵孵化和幼苗培育的总氨氮范围,进一步规范州河鲤孵化用水的水质管理,采用毒理学方法,使用含有系列浓度NH4Cl的养殖用水,对州河鲤受精卵开展孵化试验,以胚胎发育速度、孵化率、畸形率、仔鱼成活率及安全浓度等指标为参考。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水体总氨氮对各试验组州河鲤胚胎发育存在一定滞后作用,对孵化率的影响区别不明显,对仔鱼畸形率的影响差异显著,通过仔鱼存活情况所得数据计算,仔鱼养殖水体总氨氮浓度不宜高于0.19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州河鲤(cyprinus carpio zhouhe l.) 幼苗 孵化 总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肉碱强化卤虫对鲤鱼开口苗脂肪酸组成和C/N比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玉珂 蔺丽丽 +5 位作者 宋丹 裴怀全 董婧 董晓庆 葛晨霞 张东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1-36,共6页
【目的】研究L-肉碱强化卤虫对鲤鱼开口苗脂肪酸组成和C/N比率的影响,为鲤鱼开口苗的饲养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质量浓度为0(对照),1,100,1 000 mg/L的L-肉碱强化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sp.)12和24h,然后投喂给鲤鱼(Cyprinus carpio)... 【目的】研究L-肉碱强化卤虫对鲤鱼开口苗脂肪酸组成和C/N比率的影响,为鲤鱼开口苗的饲养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质量浓度为0(对照),1,100,1 000 mg/L的L-肉碱强化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sp.)12和24h,然后投喂给鲤鱼(Cyprinus carpio)开口苗,21 d后测定鱼苗的脂肪酸组成和C/N比率。【结果】投喂L-肉碱强化12 h的卤虫时,1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C14-24脂肪酸含量、饱和脂肪酸含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1 000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L-肉碱对鲤鱼开口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n-3+∑n-6和∑DHA+EPA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1 000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C/N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 mg/L L-肉碱处理组(P<0.05)。投喂L-肉碱强化24 h的卤虫时,1和100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C14-24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但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1 000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C14-24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1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其他3组显著降低(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n-3+∑n-6和∑DHA+EPA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100 mg/L和1 000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n-3+∑n-6和∑DHA+EP 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且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1,100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C/N比率较对照组和1 000 mg/L L-肉碱处理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以质量浓度100 mg/L L-肉碱强化卤虫24 h后再投喂鲤鱼开口苗,可显著改善鲤鱼开口苗的脂肪酸组成和C/N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肉碱 强化卤虫 鲤鱼 开口苗 脂肪酸组成 C/N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鱼LGP2的基因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蕾 李华 +2 位作者 高志辉 安利国 祝瑶瑶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6-512,共7页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得到鲤鱼的遗传和生理学实验室蛋白2(LGP2)基因的cDNA全长,并对其在鲤鱼抵抗病毒和细菌感染过程中的免疫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鲤鱼的LGP2的cDNA全长共2 978 ...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得到鲤鱼的遗传和生理学实验室蛋白2(LGP2)基因的cDNA全长,并对其在鲤鱼抵抗病毒和细菌感染过程中的免疫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鲤鱼的LGP2的cDNA全长共2 978 bp,开放阅读框为2 037 bp,编码679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鲤鱼的LGP2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于所有被测组织中,且在鳃和脑中的表达量较大,而在性腺和血液中的表达量较小;采用poly I:C和嗜水气单胞菌腹腔注射刺激鲤鱼后,各组织中LGP2的mRNA表达量均有所增大;LGP2是鲤鱼以依赖维甲酸诱导基因I样受体(RIG-like receptors,RLR)信号通路的方式进行抗病毒和抗细菌天然免疫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遗传和生理学实验室蛋白2 基因表达 嗜水气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鱼NLR-C基因分子克隆及其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珍 杨桂文 +2 位作者 黄建勋 彭少卿 安利国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2-96,共5页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鲤鱼(Cyprinus carpio L.)NLR-C基因cDNA全长。经qRT-PCR检测发现,NLR-C基因在鲤鱼血液和脑中表达最高,在头肾、鳃、后肠和口腔上皮中有较高表达。采用鳗弧菌(V.anguillarum)刺激后,NLR-C mRNA在肝、脾、...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鲤鱼(Cyprinus carpio L.)NLR-C基因cDNA全长。经qRT-PCR检测发现,NLR-C基因在鲤鱼血液和脑中表达最高,在头肾、鳃、后肠和口腔上皮中有较高表达。采用鳗弧菌(V.anguillarum)刺激后,NLR-C mRNA在肝、脾、头肾和后肠中的表达有不同程度升高。结果显示,NLR-C基因参与鲤鱼天然免疫应答过程,具有抵御病原微生物侵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NlR-C 基因克隆 鳗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桥水库州河鲤的标记技术及放流效果评估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志华 李泽利 +3 位作者 张达娟 高锴 张树林 王其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64-68,共5页
为探讨适应于桥水库鱼类规模化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的标记方法,选取于桥水库特有种类州河鲤(Cyprinus carpio zhouhe L.)为研究对象,对比可见植入荧光(VIE)标记和茜素红-S浸染(ARS)标记2种方法的标记效果。结果表明:经60 d标记养殖后,对照... 为探讨适应于桥水库鱼类规模化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的标记方法,选取于桥水库特有种类州河鲤(Cyprinus carpio zhouhe L.)为研究对象,对比可见植入荧光(VIE)标记和茜素红-S浸染(ARS)标记2种方法的标记效果。结果表明:经60 d标记养殖后,对照组州河鲤的平均存活率为95%,VIE标记组的平均存活率为94%,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ARS标记组的平均存活率为87%,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VIE标记头部组和ARS标记100 mg/L浓度组标记保持率分别为60%和10%。2种标记方法对鱼类体长、体重差异不明显。在于桥水库放流5500尾标记鱼苗后,180 d内进行4次回捕共捕获州河鲤35尾,回捕率为0.637%。研究结果说明VIE标记法适合应用于短周期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桥水库 州河鲤 标记方法 增殖放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类离子液体长期暴露对鲤肠道形态、氧化应激、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14
作者 张艳敏 马丽美 +8 位作者 蔡慧敏 梁晓敏 游富 江爱霞 杨国坤 张新党 申亚伟 常绪路 孟晓林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03,共11页
以鲤(Cyprinus carpio L.)为受试对象,探究3种不同烷基链咪唑类离子液体(Alkyl ionic liquids,AILs)([C6mim]Cl、[C8mim]Cl和[C_(12)mim]Cl,暴露浓度分别为4.97、2.15和0.09 mg/L)对鲤肠道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随烷基链长度增加,与对照... 以鲤(Cyprinus carpio L.)为受试对象,探究3种不同烷基链咪唑类离子液体(Alkyl ionic liquids,AILs)([C6mim]Cl、[C8mim]Cl和[C_(12)mim]Cl,暴露浓度分别为4.97、2.15和0.09 mg/L)对鲤肠道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随烷基链长度增加,与对照组(NC)相比(1)鲤肠绒毛高度和肌层厚度显著降低(P<0.05);(2)[C8mim]Cl组T-AOC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C_(12)mim]Cl组GSH-Px、LDH、ACP酶活性和T-AOC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3)促炎因子IL-6、IL-8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C_(12)mim]Cl组尤为明显;(4)[C6mim]Cl和[C_(12)mim]Cl组鲤肠道菌群Chao1和Ace指数显著升高(P<0.05)。PCoA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种AILs暴露改变了鲤肠道菌群组成。[C8mim]Cl和[C_(12)mim]Cl组有益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显著降低(P<0.05)。3种AILs暴露均使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等致病菌丰度显著增加(P<0.05),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等有益菌丰度降低。PICRUSt2菌群功能预测分析发现,[C6mim]Cl、[C_(12)mim]Cl组辅助因子和维生素代谢、外源生物降解和代谢等与碳氮循环功能相关途径丰度升高。综上,不同烷基链AILs暴露均可造成鲤肠道组织形态改变、氧化应激和免疫损伤,改变肠道菌群结构,且毒性随烷基链长度增加呈一定上升趋势。研究结果将为不同烷基链AILs对鱼类肠道的生态毒性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类离子液体 氧化应激 免疫 肠道菌群 黄河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脂肪水平对锦鲤幼鱼生长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梁拥军 孙砚胜 +5 位作者 苏建通 史东杰 姜志强 罗琳 张升利 孙向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53,共5页
本实验以初始体重为(5.85±0.19)g红白锦鲤(Cyprinus carpio L)幼鱼为实验对象,研究在螺旋藻添加量为12%时,饲料脂肪水平对锦鲤生长、饲料表观消化率、肠道消化酶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设5.36%、7.74%、10.52%、12.85%、15.45%... 本实验以初始体重为(5.85±0.19)g红白锦鲤(Cyprinus carpio L)幼鱼为实验对象,研究在螺旋藻添加量为12%时,饲料脂肪水平对锦鲤生长、饲料表观消化率、肠道消化酶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设5.36%、7.74%、10.52%、12.85%、15.45%5个脂肪梯度,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表观饱食投喂60 d。结果显示:脂肪水平为5.36%~10.52%,锦鲤增重率(BWG)、特定生长率(SGR)随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均在脂肪水平为10.52%时,达到最大值。实验鱼血清谷丙转氨酶(ALT)随脂肪添加比例呈现先下降再升高的趋势,脂肪水平为12.85%后,血清ALT显著升高(P<0.05),脂肪水平为15.45%时,血清GLU浓度显著升高(P<0.05),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随脂肪水平的升高各实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螺旋藻添加量一定时,锦鲤适宜脂肪添加水平为10.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cyprinus carpio l) 脂肪水平 生长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对鲤血清和免疫器官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顾雪飞 陈玉春 刘敏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33,共4页
用添加刺五加、蒲公英、枸杞子、金银花和大蒜等单方中草药的配合饲料饲喂鲤(Cyprinus carpio L.),在开始饲喂后的第15d和第30d测定其血清和免疫器官(头肾、中肾、脾)的溶菌酶活性。结果显示,15d时,仅脾溶菌酶活性刺五加组和对照组有显... 用添加刺五加、蒲公英、枸杞子、金银花和大蒜等单方中草药的配合饲料饲喂鲤(Cyprinus carpio L.),在开始饲喂后的第15d和第30d测定其血清和免疫器官(头肾、中肾、脾)的溶菌酶活性。结果显示,15d时,仅脾溶菌酶活性刺五加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30d时,血清溶菌酶活性蒲公英组、金银花组和大蒜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头肾溶菌酶活性金银花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中肾溶菌酶活性金银花组和大蒜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脾溶菌酶活性所有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cyprinus carpio l) 中草药 血清 免疫器官 溶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稚幼体早期发育过程中粘液细胞的发生和变化 被引量:32
17
作者 安利国 孟广勋 +2 位作者 杨桂文 尹苗 王钦东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1-194,共4页
利用酸性条件下的阿新蓝染色和过碘酸-雪夫氏试剂反应相接合的方法(AB—PAS染色),对鲤早期发育过程中粘液细胞的变化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鲤的粘液细胞在受精卵孵化前一天出现,密度随个体的发育而增大,成分随发育过程的... 利用酸性条件下的阿新蓝染色和过碘酸-雪夫氏试剂反应相接合的方法(AB—PAS染色),对鲤早期发育过程中粘液细胞的变化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鲤的粘液细胞在受精卵孵化前一天出现,密度随个体的发育而增大,成分随发育过程的进行而趋于复杂,鲤的粘液细胞可分为四种类型,Ⅰ型和Ⅱ型含单一成分,为幼稚型,Ⅲ型和Ⅳ型含复合成分,为成熟型,鲤粘液细胞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其主要分布区是皮肤、口腔、鳃、消化道等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 粘液细胞 发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病原鳗利斯顿氏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晓君 阎斌伦 +3 位作者 邴旭文 毕可然 秦蕾 秦国民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53,61,共8页
从患病鲤(Cyprinus carpio L.)体内分离到一株优势生长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该菌对鲤有较强的致病性。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生物学性状检验;测定了分离菌的16S rRNA和gyrB基因的部分序列,并与相关细菌16S rRNA和gyrB基因... 从患病鲤(Cyprinus carpio L.)体内分离到一株优势生长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该菌对鲤有较强的致病性。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生物学性状检验;测定了分离菌的16S rRNA和gyrB基因的部分序列,并与相关细菌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后,构建了基于两种基因的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分离菌所扩增的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鳗利斯顿氏菌的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相似性均在97%以上,其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449 bp(GenBank登录号:FJ824662),gyrB基因序列长度为1202 bp(Gen-Bank登录号:GQ452957);胞外酶活性及溶血活性检测表明分离菌具有淀粉酶、蛋白酶、明胶酶、卵磷脂酶活性,但不具有脂酶活性;在含7%家兔脱纤血液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呈β型溶血,分离菌均具有金属蛋白酶基因及溶血素基因。根据分离菌的表型特征及分子特征,判定分离菌为利斯顿氏菌属(Listonella MacDonell and Colwell1986)的鳗利斯顿氏菌(Listonella anguillarum)。分离菌的耐药谱测定结果显示,对供试49种抗菌药物中的青霉素G等12种药物耐药,对克林霉素等5种药物敏感,对恩诺沙星等32种药物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cyprinus carpio l.) 鳗利斯顿氏菌(listonella anguillarum) 生物学特性 16S RRNA基因 gyr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鲤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症及其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4
19
作者 秦国民 张晓君 +2 位作者 陈翠珍 房海 阎斌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8115-8117,共3页
[目的]报道锦鲤的发病情况及其病原的主要生物学性状。[方法]对5尾发病及新鲜病死的锦鲤病变组织进行细菌检查及分离,对分离菌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观分类学指征鉴定;同时择代表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健康锦鲤的人工... [目的]报道锦鲤的发病情况及其病原的主要生物学性状。[方法]对5尾发病及新鲜病死的锦鲤病变组织进行细菌检查及分离,对分离菌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观分类学指征鉴定;同时择代表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健康锦鲤的人工感染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根据2株分离菌的形态特征及理化特性,结合16S rRNA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判定其为气单胞菌属的维氏气单胞菌,其代表菌株HC050630A-1的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457bp。人工感染试验表明,HC050630A-1株具有较强的致病作用。药敏试验结果显示,HC050630A-1菌株对供试37种抗菌药物中的头孢拉定等16种高度敏感,对头孢唑啉等13种敏感,对青霉素G等8种药物耐药。[结论]该研究为对该病的有效检验与防制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维氏气单胞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三个鲤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马洪雨 岳永生 +2 位作者 郭金峰 公维华 王慧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5-660,共6页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3个鲤鱼群体(DP、WS和SY)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总体水平较高,其中SY群体最高,WS群体次之,DP群体最低.根据基因型频率(P)检验了各位点的Hardy- Weinberg平衡情况.Fis值...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3个鲤鱼群体(DP、WS和SY)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总体水平较高,其中SY群体最高,WS群体次之,DP群体最低.根据基因型频率(P)检验了各位点的Hardy- Weinberg平衡情况.Fis值表明3个群体中共有32个微卫星位点的杂合度观测值过剩.3个群体间,WS和SY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0.8320),遗传距离最小(0.1680),表明这两个群体亲缘关系较近;WS和DP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0.8288),遗传距离最大(0.1712),表明这两个群体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