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道景观共同体——妙峰山南道村落群风土景观的塑造 被引量:1
1
作者 向岚麟 闫鑫 马宇嘉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48,共9页
【目的】当前,对传统村落进行集群式和活态性保护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将风土景观作为村落群的价值特征的认知视角,以朝山香道作为切入口,逐步展示村庙、庙会等信仰与仪式实践如何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和观念意识,形成香道景观共同体,... 【目的】当前,对传统村落进行集群式和活态性保护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将风土景观作为村落群的价值特征的认知视角,以朝山香道作为切入口,逐步展示村庙、庙会等信仰与仪式实践如何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和观念意识,形成香道景观共同体,以此探究风土景观的塑造机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与实地调研的方法,选取妙峰山庙会景观及其南道沿线的5个典型村落作为研究对象。从村庙与村落、茶棚与香道共同体、传说与共同体意识3个层次出发,逐步剖析庙会涉及的各村村庙、茶棚、香道、村落等物质景观,以及村内村际社会组织结构、信仰仪式活动实践、传说主题与乡土观念等非物质景观。【结果】揭示了香道村落群以“灵验”为动力,以互惠互利原则为纽带,以娘娘庙庙会及村庙为载体的乡土日常生活秩序的建立及乡土社会结构的维护。妙峰山南道村落群以“互惠互助”观念为主线串联起各村落的生活世界,形成本地的风土景观。【结论】信仰是表象,生存地域观念为本质。传统村落群的价值认知应从当地人生存生活的活态性特征出发,围绕对村落共同体的日常行为、活动空间、观念意识,形成对价值的体系性理解,以此为据展开村落群的保护与开发。不仅拓展了对中国传统村落研究的理论视野,更为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土景观 共同体 村落群 香道 妙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杭州城隍阁建筑与环境设计实践
2
作者 葛荣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26-128,共3页
吴山自古有五多:古树清泉多、奇岩怪石多、祠庙寺观多、民俗风情多、名人遗迹多。加上邻近市区,吴山历来就是西湖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杭州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窗口。1998年,以城隍阁为重点的一期工程开工建造,到2... 吴山自古有五多:古树清泉多、奇岩怪石多、祠庙寺观多、民俗风情多、名人遗迹多。加上邻近市区,吴山历来就是西湖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杭州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窗口。1998年,以城隍阁为重点的一期工程开工建造,到2000年2月竣工向游人开放。吴山景区的建成充实了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出了引人入胜、耐人寻味、雅俗共赏的魅力。以城隍阁建设实践为例,以期为类似的山林景区建设传统楼阁类项目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吴山 历史文化 民俗风情 西湖风景名胜区 城隍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至民国北京东部碧霞元君朝拜圈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林玉军 岳升阳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8-82,共5页
由于碧霞元君信仰的兴起,北京东部地区在明代开始形成碧霞元君庙朝拜圈,在清中叶趋于完善,并延续至民国时期。朝拜圈以丫髻山为中心,并在区域中形成诸多次级朝拜中心。香会活动是不同朝拜中心和朝拜圈间进行沟通的重要形式。
关键词 京东 碧霞元君 朝拜圈 香会 丫髻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信仰之山到情感之山--论中国山岳祭祀礼俗的变迁 被引量:7
4
作者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63,共9页
山岳信仰是古老的世界性信仰,中国很早就发生了关于山岳的神话、信仰与礼敬行为。山岳祭祀是中国传统祭礼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山岳祭祀经历了原始自然崇拜、神秘王权确认与帝国江山社稷保障三个阶段。人们由被动膜拜山岳,到主动册封山... 山岳信仰是古老的世界性信仰,中国很早就发生了关于山岳的神话、信仰与礼敬行为。山岳祭祀是中国传统祭礼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山岳祭祀经历了原始自然崇拜、神秘王权确认与帝国江山社稷保障三个阶段。人们由被动膜拜山岳,到主动册封山神,再到要求山神为我所用,山岳巍巍万年没有改变,但人与山的关系却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今人的山岳观念较之于古代人的山岳观念无疑有重大的改变,人们对于山岳已经由崇拜信仰转变为尊重感恩,因此祭山礼俗发生改变理所当然。如果在重视继承传统礼俗中的有益的祭祀原则与仪轨的基础上,根据当今社会伦理意识与民族文化建设需要,在复兴祭山礼俗过程中对传统礼俗进行适应性或者说选择性的传承,则既尊重与继承了传统,也遵循了当代社会的文化逻辑,是传承中的更新,符合文化演化法则,同样适合我们今天所从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岳 祭祀 礼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当进香习俗地域分布刍议 被引量:8
5
作者 杨立志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9,共6页
武当山朝山进香习俗历史悠久,在全国影响很大。根据地方志、金石铭文等资料记载,元明以来到武当山进香的香客来自今北京、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云南、四川、台... 武当山朝山进香习俗历史悠久,在全国影响很大。根据地方志、金石铭文等资料记载,元明以来到武当山进香的香客来自今北京、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云南、四川、台湾等地。这些史料显示,元明以来武当进香习俗具有全国性的地域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当山 朝山进香 香客 真武信仰 地域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族群表述:生态文明的人类学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徐新建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92-96,共5页
多年来,人类学致力于世界范围内的"异文化"研究,并经历了从以进化论为前提将不同民族作"文明"与"野蛮"之分,向以文化相对主义为基础提倡族群尊重的演变。如今,本学科又拓展出反思"我族中心"缺... 多年来,人类学致力于世界范围内的"异文化"研究,并经历了从以进化论为前提将不同民族作"文明"与"野蛮"之分,向以文化相对主义为基础提倡族群尊重的演变。如今,本学科又拓展出反思"我族中心"缺陷,向"土著知识"寻找资源来救治现代性的重要转向。由此出发,从族群表述的角度探讨东亚视野中生态文明的人类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生态文明 转山朝圣 族群表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敬神祈福、家庭职责与自我抒怀——河底江村女性拜香客精神世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漆凌云 严曼华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35,共11页
长久以来,有关女性朝山进香活动的研究多从其单一的社会角色出发,忽略了她们在朝山进香时也拥有信众、乡土社会成员以及女性独立个体的三重身份,从而难以从全息视角对女性精神世界进行考察。对湖南省溆浦县河底江村女性拜香客的考察发现... 长久以来,有关女性朝山进香活动的研究多从其单一的社会角色出发,忽略了她们在朝山进香时也拥有信众、乡土社会成员以及女性独立个体的三重身份,从而难以从全息视角对女性精神世界进行考察。对湖南省溆浦县河底江村女性拜香客的考察发现,这些女性在宗教实践过程中同时受神灵世界、乡土社会及私人领域三重空间的影响,其朝山进香亦同时体现出敬畏、从属与独立的特征。敬神祈福、家庭职责与自我抒怀作为女性的宗教诉求,一同构成了乡村女性独特的精神世界。乡村女性精神世界的三重诉求在不同时代的女性中呈现差异性,由圣转俗趋势愈发显著,女性的自我意识也日渐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山进香 女性精神世界 女性角色 自我抒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雀山汉简所见风俗观念与风俗治理 被引量:1
8
作者 阎盛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3-108,共6页
出土的银雀山汉简为研究社会风俗问题提供了新资料,渗透了早期君王重视社会风俗的观念。社会风俗影响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良好的社会风俗对国家发展有正面、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不良的社会风俗对国家发展有负面、消极的影响。银... 出土的银雀山汉简为研究社会风俗问题提供了新资料,渗透了早期君王重视社会风俗的观念。社会风俗影响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良好的社会风俗对国家发展有正面、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不良的社会风俗对国家发展有负面、消极的影响。银雀山汉简反映出治理社会风俗的三种重要思路:一是辨别社会风俗;二是端正社会风俗;三是重点整治恶俗。银雀山汉简提出的辨别不良社会风俗的具体方法极具社会价值:一是观察民众的精神状态;二是观察民众与人君的关系;三是观察民众对待公私利益的态度。治理不良社会风俗的做法是"正俗"。"正俗"的共识是教化民众,而银雀山汉简"正俗"的主张却与众不同,认为儒家的繁文缛节对社会风俗的治理有害而无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雀山汉简 社会风俗 观念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华县清代“玄天上帝”造像碑考略
9
作者 赵超 巫骁 《文博》 2015年第6期80-82,108,共4页
陕西华县新发现的清代"玄天上帝"造像碑记载了清初该地民间以血缘宗亲和地域乡党为纽带结成香会尊奉玄帝的事迹。该香会因限于战争阻隔、成员年老和资金匮乏等原因,以镌刻玄帝造像碑的方式替代亲身朝拜武当山的行为,体现了清... 陕西华县新发现的清代"玄天上帝"造像碑记载了清初该地民间以血缘宗亲和地域乡党为纽带结成香会尊奉玄帝的事迹。该香会因限于战争阻隔、成员年老和资金匮乏等原因,以镌刻玄帝造像碑的方式替代亲身朝拜武当山的行为,体现了清初这一地区玄帝信仰和朝山习俗的社会文化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帝信仰 朝山习俗 造像碑 社会文化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阳节“登高”习俗漫谈
10
作者 林继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0-42,共3页
重阳节"登高"习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传统民俗核质是祛邪避灾。当代重阳节"登高"习俗的民俗内涵取实践、实用之义。至于"登高"的传统民俗意义在不同的民俗受众那里或强或弱地彰显出来,但是它已经不再... 重阳节"登高"习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传统民俗核质是祛邪避灾。当代重阳节"登高"习俗的民俗内涵取实践、实用之义。至于"登高"的传统民俗意义在不同的民俗受众那里或强或弱地彰显出来,但是它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阳节 登高 习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T在地震应急产品中的应用——地应力图的绘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园园 李盛乐 +2 位作者 刘珠妹 郑思源 刘小利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31-442,共12页
针对目前地应力符号绘制困难、地应力图加工与发布依赖于人工编辑等问题,提出使用GMT自定义符号技术设计符合地学界通用符号标准的应力符号,给出利用GMT绘制地应力图的整体流程,最终实现了地应力数据矢量和应力状态信息的准确表达,并帮... 针对目前地应力符号绘制困难、地应力图加工与发布依赖于人工编辑等问题,提出使用GMT自定义符号技术设计符合地学界通用符号标准的应力符号,给出利用GMT绘制地应力图的整体流程,最终实现了地应力数据矢量和应力状态信息的准确表达,并帮助用户简化地应力图绘制程序、提高信息报送的时效性。以龙门山区域应力分布为例,多方位对比国内外制图方法。结果表明,使用GMT自定义符号技术设计的应力符号不仅简化了地应力图的绘制程序,且表达出的应力数据信息更丰富。该技术已应用于《震后趋势判定技术系统》中,并在地震趋势会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T软件 龙门山应力区 自定义符号技术 自动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大悟县双桥古镇景观特色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平 李林芳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3期88-90,共3页
通过对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双桥古镇进行实地考察,从道路布局、植物应用、建筑营造、山水骨架、文化风俗等五个方面对其景观特色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双桥古镇在选址、建造、使用中都体现了前人的高超智慧;在把握历史机遇、利用自然... 通过对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双桥古镇进行实地考察,从道路布局、植物应用、建筑营造、山水骨架、文化风俗等五个方面对其景观特色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双桥古镇在选址、建造、使用中都体现了前人的高超智慧;在把握历史机遇、利用自然条件、构建和谐宜居的景观空间上,对现代景观中塑造景观特色、构建宜居城市、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桥古镇 道路布局 植物应用 建筑营造 山水骨架 文化风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旅游村落可持续发展探析
13
作者 聂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47-2148,共2页
以山东省莱芜市王石门旅游村规划为例,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探索山地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 山地村落 民俗文化 新农村建设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