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O/AC低温脱除烟气中SO_x和NO_x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守军 刘振宇 +1 位作者 朱珍平 牛宏贤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93-199,共7页
以水蒸气活化工业半焦得到的活性焦(AC)为载体,等体积浸渍硝酸铜溶液制得新型CuO/AC催化吸附剂,在烟气净化最经济的温度(120~250℃)下分别对其催化吸附脱除SO2和催化还原脱除NO的活性进行了考查,并与同温下活性焦(AC)和/或CuO/Al2O3的... 以水蒸气活化工业半焦得到的活性焦(AC)为载体,等体积浸渍硝酸铜溶液制得新型CuO/AC催化吸附剂,在烟气净化最经济的温度(120~250℃)下分别对其催化吸附脱除SO2和催化还原脱除NO的活性进行了考查,并与同温下活性焦(AC)和/或CuO/Al2O3的脱硫、脱氮活性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吸硫后的AC和CuO/AC进行了TPD表征。研究结果表明:CuO/AC在120~250℃时的脱硫活性明显高于同温下的AC和CuO/Al2O3,吸硫后生成CuSO4物种;有氧气氛下的硫容高于无氧情况,硫容增加的部分为化学吸附形态;CuO/AC在120~250℃的脱氮活性亦明显高于AC,因此,CuO/AC是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烟气净化吸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ac催化吸附剂 SO2吸附剂 脱硫 脱氮 T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低温CuO/AC脱硫剂制备及表征──载铜量对脱硫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守军 刘振宇 +4 位作者 牛宏贤 朱珍平 胡天斗 刘涛 谢亚宁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87-192,共6页
工业半焦经850℃水蒸气活化、浓硝酸处理、等体积浸渍硝酸铜溶液、干燥、煅烧制得新型低温CuO/AC脱硫剂。考查了脱硫剂制备参数载铜量对脱硫活性的影响,并对不同载铜量的脱硫剂进行了TPR、EXAFS、XRD等表征。结果表明:载铜量为5~15%(w)... 工业半焦经850℃水蒸气活化、浓硝酸处理、等体积浸渍硝酸铜溶液、干燥、煅烧制得新型低温CuO/AC脱硫剂。考查了脱硫剂制备参数载铜量对脱硫活性的影响,并对不同载铜量的脱硫剂进行了TPR、EXAFS、XRD等表征。结果表明:载铜量为5~15%(w)时,脱硫剂具有较高的脱硫活性;5%的载Cu量为AC(活性焦)表面发生单层覆盖的最大量。低于5%,活性组份CuO在AC表面高度分散,无体相CuO出现,但脱硫剂过低的活性组份含量,使得脱硫活性较低;高于5%时,CuO在AC表面发生多层覆盖,且随着载铜量的继续增加,活性组份聚集和内部微孔堵塞严重,致使脱硫活性出现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ac脱硫剂 制备 载铜量 表征 TPR EXAFS 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炭对CuO/AC(F)催化-吸附剂干法催化氧化苯酚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江红 刘振宇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5-121,共7页
为了探讨载体炭对CuO/AC(F)催化-吸附剂干法催化氧化苯酚的影响,选择四种性质不同的活性炭(纤维)作载体,制得双功能材料CuO/AC(F)催化-吸附剂。通过TGMS联用系统研究了CuO/AC(F)催化-吸附剂的苯酚催化氧化活性及其自身的烧蚀活性,采用BE... 为了探讨载体炭对CuO/AC(F)催化-吸附剂干法催化氧化苯酚的影响,选择四种性质不同的活性炭(纤维)作载体,制得双功能材料CuO/AC(F)催化-吸附剂。通过TGMS联用系统研究了CuO/AC(F)催化-吸附剂的苯酚催化氧化活性及其自身的烧蚀活性,采用BET、XRD等手段表征了载体炭和CuO/AC(F)催化-吸附剂的物理化学特性。结果表明,载体炭中的灰分影响CuO/AC(F)催化-吸附剂的苯酚催化氧化活性,中孔促进苯酚的催化氧化,表面含氧官能团对苯酚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不大,但表面含氧官能团和灰分均能促进催化-吸附剂的烧蚀。苯酚的催化氧化和炭的催化氧化可能遵循不同的反应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ac(F)催化-吸附剂 载体炭 苯酚 干法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AC脱除烟气中SO_2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刘守军 刘振宇 +1 位作者 朱珍平 牛宏贤 《煤炭转化》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7-71,共5页
通过活性焦 AC与 Cu O/AC在不同反应气氛吸硫后 ,于 Ar气氛中的程序升温脱附( TPD)实验 ,对 AC和 Cu O/AC吸附 SO2 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常温下 AC和 Cu O/AC吸附 SO2 后 ,均分别生成两种硫物种 .并借助对 AC和 Cu O/Al2 O3... 通过活性焦 AC与 Cu O/AC在不同反应气氛吸硫后 ,于 Ar气氛中的程序升温脱附( TPD)实验 ,对 AC和 Cu O/AC吸附 SO2 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常温下 AC和 Cu O/AC吸附 SO2 后 ,均分别生成两种硫物种 .并借助对 AC和 Cu O/Al2 O3 吸附 SO2 现存机理的分析 ,提出了 Cu O/AC吸附 SO2 可能的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 脱硫剂 烟气脱硫 氧化铜 废气处理 燃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气氛对CuO/AC脱硫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振宇 牛宏贤 +1 位作者 朱珍平 刘守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3-313,共1页
本文考察了不同气氛再生后CuO/AC脱硫剂的二次脱硫活性,并藉借助XRD和XPS表征技术以及对再生后脱硫剂残硫的分析,探讨了脱硫剂以不同还原剂在不同温度下再生后二次脱硫活性差异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脱硫剂经H_2再生后二次脱硫活性与初... 本文考察了不同气氛再生后CuO/AC脱硫剂的二次脱硫活性,并藉借助XRD和XPS表征技术以及对再生后脱硫剂残硫的分析,探讨了脱硫剂以不同还原剂在不同温度下再生后二次脱硫活性差异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脱硫剂经H_2再生后二次脱硫活性与初活性相比出现大幅度下降,H_2气氛中添加H_2O可提高其二次脱硫活性;经NH_3在300℃再生后二次脱硫活性与初活性相当,两次再生后仍未观察到活性的明显下降,NH_3再生时脱硫活性的改善并非由于脱硫剂表面碱性含氮官能团=NH,-NH_2和NH_3浓度的增加,而应归因于还原性较弱的NH_3未将CuSO_4还原为单质Cu,活性组分铜物种在AC表面未发生明显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 脱硫剂 烟气 脱硫 再生气 氧化铜 催化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担载量对CuO/AC干法催化氧化苯酚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江红 刘振宇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80,共6页
采用程序升温氧化(TPO)技术和吸附-催化氧化循环实验,研究了金属担载量对CuO/AC催化.吸附剂干法催化氧化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金属担载量的增加,CuO/AC催化一吸附剂的苯酚催化氧化活性升高,并且苯酚与催化.吸附剂之间的... 采用程序升温氧化(TPO)技术和吸附-催化氧化循环实验,研究了金属担载量对CuO/AC催化.吸附剂干法催化氧化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金属担载量的增加,CuO/AC催化一吸附剂的苯酚催化氧化活性升高,并且苯酚与催化.吸附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使吸附的苯酚不易脱附/降解脱附。同时,CuO/AC催化-吸附剂自身的烧蚀活性也随金属担载量的增加而升高。对于吸附-干法催化氧化法而言,CuO/AC存在一个较佳的金属担载量范围,该范围以Cu的质量分数计为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载量 cuo/ac催化-吸附剂 干法催化氧化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AC@SiO_2的制备及对H_2S的深度脱除
7
作者 许芳 朱玉婵 +3 位作者 魏少楠 宋翔 李永清 任占冬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0-204,共5页
采用模板法在CuO外包裹一层具有介孔结构的SiO_2,制备了CuO/AC@SiO_2。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CuO/AC@SiO_2的结构和催化活性位点进行了表征。通过固定床气固吸附实验,研究了CuO/AC@SiO_2对H_2S的吸附脱除性能。表征结果显示,CuO是催化氧化H... 采用模板法在CuO外包裹一层具有介孔结构的SiO_2,制备了CuO/AC@SiO_2。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CuO/AC@SiO_2的结构和催化活性位点进行了表征。通过固定床气固吸附实验,研究了CuO/AC@SiO_2对H_2S的吸附脱除性能。表征结果显示,CuO是催化氧化H_2S的活性中心,被氧化成Cu2O后吸附脱除H_2S的性能下降。实验结果表明:CuO/AC吸附H_2S时的有效穿透时间为117 min,CuO/AC@SiO_2的有效穿透时间提高到141 min,CuO/AC@SiO_2对H_2S的吸附性能明显提高;以Cu(NO_3)_2为前驱体的CuO/AC@SiO_2对H_2S的吸附量高于以Cu(AC)_2为前驱体;在Cu(NO_3)_2为前驱体、m(正硅酸乙酯)∶m(CuO/AC)=0.7、吸附温度为90℃的最佳条件下,CuO/AC@SiO_2对H_2S的吸附量达17.40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cuo/ac@SiO2 介孔结构 有效穿透时间 前驱体 吸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于CuO/AC及其AC上的苯胺和苯的TPD研究
8
作者 李秉正 雷智平 +1 位作者 苏军划 黄张根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0-94,共5页
以苯胺和苯为模型,考察了其在载体活性炭(AC)和炭基金属吸附-催化剂(CuO/AC)上的吸附行为,并对吸附了苯胺和苯的AC和CuO/AC进行程序升温脱附实验(TPD).结果表明,CuO/AC的苯胺脱附量显著小于AC,且起始脱附温度高于AC的脱附温度.CuO的担... 以苯胺和苯为模型,考察了其在载体活性炭(AC)和炭基金属吸附-催化剂(CuO/AC)上的吸附行为,并对吸附了苯胺和苯的AC和CuO/AC进行程序升温脱附实验(TPD).结果表明,CuO/AC的苯胺脱附量显著小于AC,且起始脱附温度高于AC的脱附温度.CuO的担载改变了苯胺的吸附状态,使得苯胺和CuO/AC之间的吸附更加牢固;CuO担载前后的苯的脱附行为差别不大,表明其吸附状态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ac ac 苯胺 T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活性炭(A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及吸附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罗忆婷 刘志雄 +2 位作者 李琴香 李飞 刘雯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0-125,共6页
制备了CuO/活性炭(AC)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它对废水中Mo(Ⅵ)的吸附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带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CuO/AC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颗粒平均粒径25~31 nm。考察了pH值... 制备了CuO/活性炭(AC)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它对废水中Mo(Ⅵ)的吸附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带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CuO/AC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颗粒平均粒径25~31 nm。考察了pH值、温度和Mo(Ⅵ)初始浓度等因素对CuO/AC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其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在pH=6、温度50℃时,CuO/AC的饱和吸附量为391.60 mg/g;CuO/AC复合材料对Mo(Ⅵ)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活性炭 吸附 Mo(Ⅵ) 含钼废水 废水处理 动力学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CuO光催化氧化2,3,5-三甲基苯酚到2,3,5-三甲基苯醌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明珠 李应 +2 位作者 黄相中 刘卫 易中周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456-459,464,共5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CuO含量为0.5% ~3.0%的活性炭负载CuO催化剂,研究其在常温常压可见光条件下H2O2(30%)选择性光氧化2,3,5-三甲基苯酚.结果表明,在乙腈作溶剂时,2,3,5-三甲基苯酚能够选择性的生成2,3,5-三甲基苯醌.
关键词 cuo ac 光催化氧化 2 3 5-三甲基苯酚 2 3 5-三甲基苯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壳活性炭担载Cu脱硫剂烟气脱硫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徐砚 朱群益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34-538,共5页
建立了固定床烟气脱硫反应器,采用椰壳活性炭(AC)担载Cu制备脱硫剂CuO/AC,研究了煅烧温度、Cu担载量、脱硫反应温度及烟气成分对脱硫剂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O/AC脱硫剂煅烧温度为250℃时较适宜;Cu担载量为5%~7.5%、脱硫反应温... 建立了固定床烟气脱硫反应器,采用椰壳活性炭(AC)担载Cu制备脱硫剂CuO/AC,研究了煅烧温度、Cu担载量、脱硫反应温度及烟气成分对脱硫剂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O/AC脱硫剂煅烧温度为250℃时较适宜;Cu担载量为5%~7.5%、脱硫反应温度为200~250℃、烟气中有适量的O2时,CuO/AC脱硫剂具有较好的脱硫能力;再生温度为300℃时得到的再生脱硫剂的脱硫效果最好,但脱硫能力与新的脱硫剂相比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硫 椰壳活性炭 cuo/ac脱硫剂 煅烧温度 Cu担载量 脱硫反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