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Cu/SiO_2催化剂失活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博 张素华 +3 位作者 惠胜国 计扬 李伟 房鼎业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共6页
通过快速老化实验研究了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Cu/SiO2催化剂的失活。采用XRD、低温N2吸附、TEM及TG对失活前后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发现催化剂失活原因为热烧结、积炭及活性组分铜的价态变化。还研究了各种失活原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 通过快速老化实验研究了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Cu/SiO2催化剂的失活。采用XRD、低温N2吸附、TEM及TG对失活前后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发现催化剂失活原因为热烧结、积炭及活性组分铜的价态变化。还研究了各种失活原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失活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sio2催化剂 失活机理 草酸二甲酯 加氢 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SiO_2催化剂在草酸二乙酯加氢过程中失活研究(英文)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旭 王保伟 +1 位作者 郭媛媛 许根慧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02-705,共4页
草酸酯加氢合成乙二醇过程中负载量为20%的Cu催化剂可以获得较高的乙二醇(EG)收率,但是该催化剂寿命过短的问题限制了其工业应用。本实验主要研究造成该催化剂失活的原因。使用蒸氨法将铜负载在SiO2上,制成用于草酸二乙酯(DEO)加氢的催... 草酸酯加氢合成乙二醇过程中负载量为20%的Cu催化剂可以获得较高的乙二醇(EG)收率,但是该催化剂寿命过短的问题限制了其工业应用。本实验主要研究造成该催化剂失活的原因。使用蒸氨法将铜负载在SiO2上,制成用于草酸二乙酯(DEO)加氢的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WEM)来表征催化剂。发现铜颗粒以很小的粒径高度分散在新鲜催化剂的表面,而这些颗粒的聚集正是造成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结果还表明,Cu0是加氢过程中的主要活性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活 cu/sio2催化剂 加氢 草酸二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SiO_2烧结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符蓉 宋宝韫 +1 位作者 高飞 徐振越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7-381,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Cu-SiO2烧结材料,通过定速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SiO2含量对Cu-SiO2烧结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摩擦速度7.8~47 m/s范围内探讨摩擦速度和SiO2含量与摩擦第三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SiO2含量增加,材料的...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Cu-SiO2烧结材料,通过定速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SiO2含量对Cu-SiO2烧结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摩擦速度7.8~47 m/s范围内探讨摩擦速度和SiO2含量与摩擦第三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SiO2含量增加,材料的摩擦系数升高、磨损量降低,同时材料的硬度增加、密度降低、孔隙度增加;摩擦表面所形成的第三体特征与摩擦速度密切相关,当摩擦速度较低时,所形成的第三体疏松而不连续,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较低,容易从摩擦表面脱离而增加磨损量;当摩擦速度提高时,所形成的第三体致密连续,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好,有利于提高摩擦系数和降低磨损量;在摩擦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基体金属强度降低,削弱了对SiO2硬质点的夹持能力,SiO2破碎严重而使磨损量增加,同时高温状态的第三体变形大且流动性好,可以起到润滑膜的作用而降低材料的摩擦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io2烧结材料 第三体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SiO_2催化剂结构对乙酸甲酯加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邱坤赞 郭文文 +2 位作者 王海霞 朱玲君 王树荣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29-1136,共8页
采用尿素水解法制备了Cu/Si O2催化剂,探究其用于乙酸甲酯(MA)加氢制取乙醇的催化性能,并通过N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方法分析了催化剂的物理化学特性,探究... 采用尿素水解法制备了Cu/Si O2催化剂,探究其用于乙酸甲酯(MA)加氢制取乙醇的催化性能,并通过N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方法分析了催化剂的物理化学特性,探究了铜负载量和还原温度等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以及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发现在铜负载量分别为10%、20%和30%(质量分数,w)的催化剂中,铜负载量为20%的催化剂因具有较多且分散均匀的活性组分而表现出最佳的加氢效果.接着在铜负载量为20%的催化剂上研究了还原温度(270,350,450°C)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在350°C下还原的催化剂活性最高,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乙酸甲酯转化率达到97.8%,乙醇选择性达到64.9%(理论最大值为66.6%),主要归属于它具有较高的铜物种分散度,最合适的Cu0/(Cu0+Cu+)摩尔比例,同时实现了解离氢气和活化乙酸甲酯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甲酯 乙醇 加氢 cu/Si O2 尿素水解法 cu0/(cu0+cu+)摩尔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碳和乙醇酸甲酯对草酸二甲酯加氢制备乙二醇Cu/SiO_2催化剂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素华 张博 +1 位作者 惠胜国 李伟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13,共6页
研究了CO和乙醇酸甲酯(MG)对草酸二甲酯(DMO)加氢反应的影响。气相中的CO对催化活性影响较大,系统中通入一定CO后,乙二醇(EG)收率从95.6%下降至25.4%;CO对该过程影响可逆,停止进料液,用H2吹扫20h后,催化剂活性可恢复至未通CO时水平。MG... 研究了CO和乙醇酸甲酯(MG)对草酸二甲酯(DMO)加氢反应的影响。气相中的CO对催化活性影响较大,系统中通入一定CO后,乙二醇(EG)收率从95.6%下降至25.4%;CO对该过程影响可逆,停止进料液,用H2吹扫20h后,催化剂活性可恢复至未通CO时水平。MG浓度、进料方式及反应温度均对反应过程有较大影响。195℃较低温度时,MG预吸附对反应影响更大,MG预吸附7 h,反应35 h后,乙二醇(EG)收率仅为23.7%。MG在催化剂表面较难脱附,系统中MG浓度较高时,会生成多聚物,堵塞催化剂孔道,会导致催化剂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乙醇酸甲酯 cu/sio2催化剂 失活 草酸二甲酯 加氢 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随车制氢催化剂Cu-SiO_2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庆绍军 侯晓宁 +1 位作者 郗宏娟 高志贤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2,共5页
以Cu(NO3)2和水玻璃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SiO2催化剂。在连续流动固定床装置上对Cu-SiO2催化甲醇裂解反应性能进行考察,同时考察反应温度、空速对Cu-SiO2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u-SiO2催化剂在使用前无需采用H2进行预... 以Cu(NO3)2和水玻璃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SiO2催化剂。在连续流动固定床装置上对Cu-SiO2催化甲醇裂解反应性能进行考察,同时考察反应温度、空速对Cu-SiO2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u-SiO2催化剂在使用前无需采用H2进行预还原处理,对甲醇裂解反应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且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在300℃、质量空速0.79h-1、常压的条件下,随反应时间的延长,甲醇转化率由初始的75.8%增加至48h时的85.6%,并在144h内甲醇转化率保持在85%左右,产物以H2和CO为主,并含少量的甲酸甲酯和其它产物;反应温度和空速对催化剂活性影响较大,但对产物分布影响较小;Cu-SiO2催化剂上甲醇转化产物为富氢气体,催化活性稳定,表明催化剂对甲醇随车制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cu-sio2 富氢气体 随车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酯加氢制乙二醇Cu/S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科 范鑫 +1 位作者 袁小金 许红云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30,共4页
用溶胶-凝胶均匀沉淀法制备了草酸二乙酯气相加氢制乙二醇的Cu/SiO2催化剂。考察了铜负载量、活化温度、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氢酯比以及液时空速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反应工艺条件,使草酸二乙酯的转化率和乙二醇的收率分别... 用溶胶-凝胶均匀沉淀法制备了草酸二乙酯气相加氢制乙二醇的Cu/SiO2催化剂。考察了铜负载量、活化温度、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氢酯比以及液时空速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反应工艺条件,使草酸二乙酯的转化率和乙二醇的收率分别达到100%和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io2催化剂 草酸二乙酯加氢 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SiO_2甲醇脱氢制甲酸甲酯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汪海滨 吴静 +3 位作者 耿彩军 张轶 岳宏 王惠颖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3,共5页
以Zn、Zr为助剂,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六种CuO/SiO2负载型催化剂,分别测定了它们对甲醇脱氢制甲酸甲酯反应的活性,同时应用TPR、XRD等测试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无机盐)法制备的CuO-Z... 以Zn、Zr为助剂,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六种CuO/SiO2负载型催化剂,分别测定了它们对甲醇脱氢制甲酸甲酯反应的活性,同时应用TPR、XRD等测试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无机盐)法制备的CuO-ZnO-ZrO2/SiO2催化剂对甲醇脱氢制甲酸甲酯具有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助剂Zn与Zr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可使CuO高度分散于非晶态SiO2载体上,n(Cu)/n(Zn)/n(Zr)=10/2/1的催化剂,可以获得46.17%的甲醇转化率和84.68%的甲酸甲酯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脱氢 甲酸甲酯 铜系催化剂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TiO_2/SiO_2纳米复合薄膜光催化降解氨气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倪小敏 张小俊 +3 位作者 金翔 蔡昕 肖修昆 廖光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4-47,71,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结合γ-射线辐射法制备了Cu/TiO2/SiO2纳米介孔复合薄膜。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显示单质金属铜与锐钛矿型TiO2纳米粒子较均匀地分布在非晶SiO2介孔基体... 采用溶胶-凝胶结合γ-射线辐射法制备了Cu/TiO2/SiO2纳米介孔复合薄膜。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显示单质金属铜与锐钛矿型TiO2纳米粒子较均匀地分布在非晶SiO2介孔基体的孔洞之中。光催化降解氨气的实验结果表明该三元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与未掺杂铜的TiO2/SiO2二元复合薄膜相比,铜纳米粒子的掺入可将其光催化性能提高1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TiO2/sio2 复合薄膜 氨气降解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水量对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Cu/SiO_2催化剂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雅静 吴静 +3 位作者 刘红磊 郑娜 王康军 邓据磊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47,共5页
以氨水(w(NH3)为28%)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SiO2催化剂,并用TPR、BET、XRD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催化剂催化草酸二甲酯(DMO)加氢合成乙二醇(EG)的反应性能,考察了制备过程加入的氨水量对DMO转化率、EG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氨水(w(NH3)为28%)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SiO2催化剂,并用TPR、BET、XRD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催化剂催化草酸二甲酯(DMO)加氢合成乙二醇(EG)的反应性能,考察了制备过程加入的氨水量对DMO转化率、EG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水量40mL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在210℃,2.1MPa,n(H2)/n(DMO)为90,LHSV为1.0 h-1的反应条件下,DMO转化率达到100%,EG选择性97.33%。采用40mL氨水制备的Cu/SiO2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较低的CuO还原温度,还原后的Cu/SiO2催化剂中同时存在Cu+和C0活性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二甲酯 加氢 乙二醇 cu sio2 催化剂制备 沉淀剂 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B添加量对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Cu/SiO_2催化剂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娜 王永师 +4 位作者 吴静 张雅静 赵鑫 张素娟 王康军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47,共5页
以氨水(w(NH3)为28%)为沉淀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改性剂,采用沉淀沉积法(蒸氨法)制备了Cu/SiO2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CTAB添加量对草酸二甲酯加氢制备乙二醇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CTAB添加量制备的催化剂表... 以氨水(w(NH3)为28%)为沉淀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改性剂,采用沉淀沉积法(蒸氨法)制备了Cu/SiO2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CTAB添加量对草酸二甲酯加氢制备乙二醇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CTAB添加量制备的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当反应温度为200℃,反应压力为2.1MPa,氢酯比为90时,草酸二甲酯的转化率达到100%,乙二醇的选择性为97.37%。采用BET、XRD、H2-TPR、XPS等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TAB添加量影响催化剂晶型,孔结构,活性组分的表面化学状态,从而影响了Cu/SiO2催化剂对草酸二甲酯加氢制备乙二醇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B cu sio2 草酸二甲酯 催化加氢 乙二醇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Cu/SiO_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雅静 赵鑫 +2 位作者 李朋辉 郑娜 吴静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34,共4页
以氨水(w=28%)作为沉淀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改性剂,采用沉淀沉积法(蒸氨法)制备了Cu/SiO2催化剂,采用BET、XRD、H2-TPR等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草酸二甲酯加氢制备乙二醇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焙... 以氨水(w=28%)作为沉淀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改性剂,采用沉淀沉积法(蒸氨法)制备了Cu/SiO2催化剂,采用BET、XRD、H2-TPR等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草酸二甲酯加氢制备乙二醇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影响催化剂晶体结构、孔结构和活性组分的还原性能,从而影响了Cu/SiO2催化剂对草酸二甲酯加氢制备乙二醇的催化性能。当焙烧温度为400℃时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当反应温度为200℃,反应压力为2.1MPa,n(H2)/n(DMO)为90,LHSV为0.8h-1,草酸二甲酯的转化率达到100%,乙二醇的选择性为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二甲酯 加氢 乙二醇 cu/sio2 催化剂制备 焙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含量对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Cu/SiO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俊国 葛庆杰 徐恒泳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14,36,共6页
采用蒸氨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铜含量的系列Cu/SiO_2催化剂,并利用H_2-TPR、N_2O化学吸附、BET、XRD,FT-I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铜含量对Cu/SiO_2催化剂催化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的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金属铜的高效分散,对... 采用蒸氨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铜含量的系列Cu/SiO_2催化剂,并利用H_2-TPR、N_2O化学吸附、BET、XRD,FT-I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铜含量对Cu/SiO_2催化剂催化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的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金属铜的高效分散,对催化剂性能具有较大影响,过量的铜会覆盖于催化剂表面,造成铜的活性比表面积下降,降低催化剂的加氢性能。对于所考察SiO_2载体,其可以有效分散高达40%的活性金属铜,而较高铜含量的催化剂具有较优的加氢活性,尤其是具有较优的低温加氢活性。催化剂C-40-Cu在180℃时,可达到几乎100%的DMO转化率和大于97%的乙二醇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二甲酯加氢 乙二醇 cu/Si O2 铜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二酸二乙酯在Cu/SiO_2催化剂上的加氢过程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同梅 吴文滨 田恒水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4-670,共7页
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Cu/SiO_2催化丙二酸二乙酯(DEM)加氢制备1,3-丙二醇(1,3-PDO)的反应。采用H_2-TPR、XRD、SEM、N_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进一步优化了原料液含量、氢酯摩尔比、液态空速、反应温度、反应压... 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Cu/SiO_2催化丙二酸二乙酯(DEM)加氢制备1,3-丙二醇(1,3-PDO)的反应。采用H_2-TPR、XRD、SEM、N_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进一步优化了原料液含量、氢酯摩尔比、液态空速、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不同还原条件会影响Cu/SiO_2还原后活性铜的量及其分散状态;于300℃下还原4 h时,Cu/SiO_2催化剂的活性中心较多且分散均匀。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于300℃下还原4 h的Cu/SiO_2催化剂,在原料液含量7.5%(w)、氢酯摩尔比330、液态空速1.8 h-1、反应温度200℃、反应压力2.0 MPa的反应条件下,DEM的转化率为85.2%,产物1,3-PDO的收率为41.0%,副产物3-羟基丙酸乙酯的收率为3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io2催化剂 丙二酸二乙酯 催化加氢 1 3-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介质中用Cu/ZrO_2-SiO_2催化香茅醛加氢合成薄荷醇 被引量:3
15
作者 念保义 徐刚 +1 位作者 吴坚平 杨立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77-1680,共4页
制备了Cu/ZrO2-SiO2双载体催化剂,并在离子液体介质中研究了香茅醛催化加氢合成薄荷醇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中的阳离子与香茅醛分子中的羰基形成氢键,使香茅醛更容易异构化为胡异薄荷醇,提高了催化剂的选择性;特别是可调节酸度... 制备了Cu/ZrO2-SiO2双载体催化剂,并在离子液体介质中研究了香茅醛催化加氢合成薄荷醇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中的阳离子与香茅醛分子中的羰基形成氢键,使香茅醛更容易异构化为胡异薄荷醇,提高了催化剂的选择性;特别是可调节酸度的[bmim][AlmCln]离子液体,有效地提供了香茅醛的异构化所需要的路易斯酸条件,在竞争性加氢中促进了香茅醛向生成薄荷醇的方向转化.在0.8MPa,90℃,2h的条件下,香茅醛一锅反应生成薄荷醇的转化率为100%,对薄荷醇的选择性为91.3%,而且,催化剂和离子液体可回收和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茅醛 选择性加氢 薄荷醇 cu/ZrO2-sio2催化剂 [bmim][Al2Cl7]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SiO_2、Fe/SiO_2和Cu-Fe/SiO_2催化乙酸气相加氢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磊 窦梅 +1 位作者 窦立军 南碎飞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0-96,共7页
以硝酸铜和硝酸铁为金属前驱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u/Si O_2、Fe/Si O_2和Cu-Fe/Si O_2催化剂,用于催化乙酸气相加氢生成乙醇和乙酸乙酯。在320℃、2.0 MPa、乙酸液时空速0.6 h^(-1)、氢酸摩尔比为5的条件下,Cu-Fe/Si O_2双金属催... 以硝酸铜和硝酸铁为金属前驱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u/Si O_2、Fe/Si O_2和Cu-Fe/Si O_2催化剂,用于催化乙酸气相加氢生成乙醇和乙酸乙酯。在320℃、2.0 MPa、乙酸液时空速0.6 h^(-1)、氢酸摩尔比为5的条件下,Cu-Fe/Si O_2双金属催化剂对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总选择性达到了93.5%,明显高于Cu/Si O_2和Fe/Si O_2单金属催化剂。同时,C_3产物(丙烷、丙烯、丙酮和异丙醇)、CO_2以及CH_4、CO、C_2H_6和C_2H_4等不凝性气体在双金属催化剂上得到了显著的抑制。对催化剂进行了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和X射线光电能谱(XPS)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双金属催化剂上的Cu^0与铁的氧化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是催化剂具有优越催化性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加氢反应 乙酸 乙醇 乙酸乙酯 cu-Fe/sio2双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nCu^2+∶nCit^3-的Cu(Ⅱ)-Cit^3-SiO2溶胶中电沉积制备CuxO-SiO2复合薄膜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亚珍 辜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7-624,共8页
以醋酸铜(Cu(Ac)2)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柠檬酸钠(Na_3Cit)为配合剂,在室温下制备出物质的量之比n_(Cu^(2+))∶n_(Cit^(3-)) 为1∶1和1∶2的2种透明稳定的Cu(Ⅱ)-Cit^(3-)-SiO_2复合溶胶。以此为电解液,采用恒电位方法,在ITO阴... 以醋酸铜(Cu(Ac)2)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柠檬酸钠(Na_3Cit)为配合剂,在室温下制备出物质的量之比n_(Cu^(2+))∶n_(Cit^(3-)) 为1∶1和1∶2的2种透明稳定的Cu(Ⅱ)-Cit^(3-)-SiO_2复合溶胶。以此为电解液,采用恒电位方法,在ITO阴极上直接制备出了Cu_xO-SiO_2复合薄膜。CV(循环伏安)和XRD(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在低过电位和高过电位分别得到Cu2_O-SiO_2和Cu/Cu_2O-SiO_2薄膜。XRD和EDX(X射线散射能谱)结果表明,相同沉积条件下,n_(Cu^(2+))∶n_(Cit^(3-)) 为1∶1溶胶中得到的薄膜中Cu含量较1∶2溶胶中的高。薄膜在2种溶胶中的电化学形成机理不同,其原因在于溶胶中Cu(Ⅱ)存在的形式不同。CA(计时安培)和SEM(扫描电镜)结果一致表明,Cu和Cu_2O在2种溶胶中的成核机理与电位有关,随着过电位增大,成核机理从三维连续成核逐渐转向瞬时成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u2O-sio2 复合薄膜 复合溶胶 电化学沉积 成核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改性Cu-Fe/SiO2催化剂催化合成气制备低碳醇 被引量:2
18
作者 夏万东 高洪成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3-607,共5页
采用超声辅助浸渍法制备了La-Cu-Fe/SiO2催化剂,考察了不同质量分数的La对催化剂催化合成气制备低碳醇反应性能的影响。通过XRD、氮气吸附-脱附、CO-TBD、H2-TPR对La-Cu-Fe/SiO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显示:加入La后有助于催化剂Cu... 采用超声辅助浸渍法制备了La-Cu-Fe/SiO2催化剂,考察了不同质量分数的La对催化剂催化合成气制备低碳醇反应性能的影响。通过XRD、氮气吸附-脱附、CO-TBD、H2-TPR对La-Cu-Fe/SiO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显示:加入La后有助于催化剂CuO特征衍射峰宽化,并使其比表面积增大至279.5 m2/g,Cu-Fe/SiO2催化剂加入相对于载体SiO2质量分数为5%的稀土元素La后,在3 MPa,300℃,催化剂0.30 g,V(H2)/V(CO)=2,流速30 m L/min条件下,CO转化率为29.2%,醇的时空产率达到128.7 g/(kgcat·h),生成低碳醇与甲醇的质量比为0.79,表明La-Cu-Fe/SiO2催化剂有助于促进低碳醇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改性 cu-Fe/sio2催化剂 合成气 低碳醇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功率对Cu-SiO_2复合镀层形貌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伟华 王国胜 赵刚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19,40,共5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电沉积工艺制备Cu-SiO_2复合镀层,借助扫描电镜、粗糙度仪、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超声波功率对复合镀层形貌、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功率(0~160 W)超声波起不到改善和提高复合镀层形貌... 采用超声波辅助电沉积工艺制备Cu-SiO_2复合镀层,借助扫描电镜、粗糙度仪、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超声波功率对复合镀层形貌、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功率(0~160 W)超声波起不到改善和提高复合镀层形貌与性能的效果,较高功率(240~400 W)超声波能够明显改善复合镀层的形貌平整性和致密性,并且提高性能;超声波功率过高,反而使复合镀层形貌变差,性能下降。超声波功率为400 W时,复合镀层呈颗粒状形貌,表面粗糙度仅为0.42μm,显微硬度达到166.8 HV,磨损质量损失率为1.07 mg/min,表现出良好的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io2复合镀层 超声波辅助电沉积 超声波功率 形貌 显微硬度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土金属添加剂对Cu-ZnO/SiO_2催化仲丁醇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单洪岩 宇博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0-543,共4页
采用碱土金属Mg对SiO2进行预处理后,用浸渍法制备Cu-ZnO/MgO-SiO2催化剂.研究不同质量分数Mg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考察该催化剂对仲丁醇脱氢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采用XRD,TPD和TP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Mg的加入提高了C... 采用碱土金属Mg对SiO2进行预处理后,用浸渍法制备Cu-ZnO/MgO-SiO2催化剂.研究不同质量分数Mg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考察该催化剂对仲丁醇脱氢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采用XRD,TPD和TP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Mg的加入提高了Cu组分的分散度,同时降低了催化剂表面的酸性.调节合适的Mg质量分数可获得性能较佳的仲丁醇脱氢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土金属 cu-ZnO/MgO-sio2催化剂 仲丁醇 脱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