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ASA对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抗Cd^(2+)毒害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武晓燕 施国新 +5 位作者 徐勤松 王春涛 王学 马广岳 胡金朝 吴国荣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7-92,共6页
实验以高等水生沉水植物菹草为材料,研究在不同浓度Cd2+毒害条件下外施乙酰水杨酸(ASA)对菹草叶中叶绿素含量、可容性蛋白含量、O2+产生速率、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 实验以高等水生沉水植物菹草为材料,研究在不同浓度Cd2+毒害条件下外施乙酰水杨酸(ASA)对菹草叶中叶绿素含量、可容性蛋白含量、O2+产生速率、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ASA可以显著提高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强保护酶的活性,降低O2+产生速率,从而减轻了重金属Cd2+胁迫对植物体造成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生速率 外源 毒害 保护酶 施用 叶绿素含量 可溶性蛋白 菹草 过氧化氢酶(CAT) 过氧化物酶(P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胁迫对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活性氧及脯氨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霖 姜岩 +3 位作者 汪鹏合 施国新 乔绪强 田秀丽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137,共7页
本文以组织培养技术培养的菹草无菌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0.05、0.10、0.15、0.20 mmol/L)Ni2+胁迫对菹草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O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抗氧化系统、脯氨酸代谢途径的影响.结果显示:(1)Ni2+胁迫影... 本文以组织培养技术培养的菹草无菌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0.05、0.10、0.15、0.20 mmol/L)Ni2+胁迫对菹草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O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抗氧化系统、脯氨酸代谢途径的影响.结果显示:(1)Ni2+胁迫影响了活性氧水平,主要表现为H2O2和O2.-的大量积累;MDA含量也随着Ni2+浓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2)随着Ni2+浓度的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非蛋白巯基(NP-SH)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抗坏血酸(AsA)含量变化不明显;植物络合素(PCs)则表现为上升趋势;(3)脯氨酸代谢关键酶在Ni2+胁迫下表现为:鸟氨酸转氨酶(OAT)活性在0~0.10 mmol/L Ni2+胁迫下高于对照组;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活性在Ni2+大于0.10 mmol/L时,显著增加;脯氨酸脱氢酶(ProDH)活性无显著变化;脯氨酸(Pro)含量则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Ni2+胁迫提高了活性氧的水平,加重了膜脂过氧化的程度,干扰了抗氧化系统的内在平衡;此外,低浓度Ni2+胁迫下菹草脯氨酸积量主要依赖于鸟氨酸途径,而高浓度下则主要依靠谷氨酸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菹草 Ni2+胁迫 活性氧 脯氨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3+)对Cu^(2+)胁迫下菹草叶片Cu毒害的缓解效应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陈苏雅 施国新 +2 位作者 丁秉中 徐勤松 王学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2-289,共8页
在6种不同浓度的铈(C e3+)对0.1 m g.L-1的Cu2+毒害下,研究了菹草叶片中保护酶SOD、POD、CAT的活性,活性氧H2O2,膜脂过氧化产物M DA含量及叶绿素含量等的变化及影响.结果表明,在9~12 d之内,7.5 m g.L-1以下的C e3+可以增强SOD、CAT、PO... 在6种不同浓度的铈(C e3+)对0.1 m g.L-1的Cu2+毒害下,研究了菹草叶片中保护酶SOD、POD、CAT的活性,活性氧H2O2,膜脂过氧化产物M DA含量及叶绿素含量等的变化及影响.结果表明,在9~12 d之内,7.5 m g.L-1以下的C e3+可以增强SOD、CAT、POD活性,降低M DA的含量,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从而减轻Cu2+对菹草植物体的伤害.而随着C e3+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大,C e3+的缓解作用不断减弱,C e3+和Cu2+产生协同效应,加重毒害.本实验结果认为,5~7.5 m g.L-1的C e3+缓解菹草叶片Cu2+毒害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3+ CU^2+ 菹草 抗氧化酶系统 缓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Cu^2+、Zn^2+、Pb^2+对菹草生长胁迫影响及其应答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婉璐 张光生 成小英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01-1007,共7页
为探求不同浓度的Cd^(2+)、Cu^(2+)、Zn^(2+)、Pb^(2+)对菹草(石芽)的生长发育的胁迫及其应答机制,对菹草(石芽)的生长状况、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系统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Cu^(2+)、Cd^(2+)质量... 为探求不同浓度的Cd^(2+)、Cu^(2+)、Zn^(2+)、Pb^(2+)对菹草(石芽)的生长发育的胁迫及其应答机制,对菹草(石芽)的生长状况、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系统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Cu^(2+)、Cd^(2+)质量浓度大于0.5 mg/L,植株无法正常生长或存活;Cu^(2+)胁迫下,植株受损程度相对严重。Zn^(2+)、Pb^(2+)质量浓度小于10 mg/L时,菹草仍可以正常生长,但Pb^(2+)胁迫程度比Zn^(2+)较轻。综上,在相同质量浓度下,4种重金属对菹草(石芽)的胁迫强弱依次为Cu^(2+)、Cd^(2+)、Zn^(2+)、Pb^(2+)。本研究为生态修复中水生植物的金属阈值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胁迫 菹草 CD^2+ CU^2+ ZN^2+ P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离子(Cu^(2+))胁迫对菹草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斌 王趁义 +2 位作者 韩志萍 范红梅 吴湘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8-149,共2页
[目的]为环境监测提供灵敏的监测指标及指示植物。[方法]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测定了菹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而研究了Cu2+胁迫下菹草叶绿素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对照组的菹草叶... [目的]为环境监测提供灵敏的监测指标及指示植物。[方法]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测定了菹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而研究了Cu2+胁迫下菹草叶绿素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对照组的菹草叶片始终呈翠绿色。Cu2+浓度为1.0 mg/L时,第2天菹草老叶褪绿,第3天菹草嫩叶开始褪绿,第4天菹草芽心褪绿。0.5 mg/L Cu2+处理8 d对菹草的影响不明显。在5种不同浓度的Cu2+胁迫下,菹草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愈加明显;菹草可溶性蛋白含量也呈下降趋势且其含量与胁迫时间和Cu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菹草能提供灵敏的监测指标,可作为环境监测的指示植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菹草 CU2+ 叶绿素 可溶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菹草对Hg^(2+)胁迫的生理和结构应答反应 被引量:23
6
作者 计汪栋 施国新 +3 位作者 张慧 徐勤松 许晔 杜开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856-2863,共8页
研究了不同处理浓度Hg2+对菹草叶片矿质营养吸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谷胱甘肽含量以及细胞超微结构的毒害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g2+浓度的增加,(1)菹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丙二醛含... 研究了不同处理浓度Hg2+对菹草叶片矿质营养吸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谷胱甘肽含量以及细胞超微结构的毒害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g2+浓度的增加,(1)菹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丙二醛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逐渐上升,谷胱甘肽含量则先升后降;(2)Hg2+对菹草的矿质营养吸收也产生了影响,主要是促进对Ca2+、Fe3+、Mg2+、Zn2+的吸收,降低对大量元素P、K+的吸收;(3)SDS-PAGE蛋白电泳图的条带随Hg2+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少,亮度也随之减弱,并且在5mg/L和7mg/LHg2+时导致了分子量为83.6kDa和51.3kDa多肽明显丢失;(4)电镜观察发现:随Hg2+浓度的增加,对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程度也加剧,表现为被膜断裂、消失和叶绿体膨大、解体。Hg2+破坏了菹草正常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和离子平衡,并造成功能紊乱。这些都是Hg2+对菹草产生毒害的重要原因。Hg2+对菹草的致死浓度范围应在1~3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菹草 超微结构 HG^2+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处理对菹草叶片保护酶活性和细胞超微结构的毒害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勤松 施国新 +2 位作者 杜开和 张小兰 曾晓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4-589,共6页
以不同浓度Cd2 +处理 5d的菹草为实验材料 ,测定了叶片SOD ,POD ,CAT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并用透射电镜观察了Cd2 +对叶细胞超微结构 ,尤其是对叶绿体 ,线粒体和细胞核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 :SOD活性 ,叶绿素含量随Cd2 +处理浓度的增... 以不同浓度Cd2 +处理 5d的菹草为实验材料 ,测定了叶片SOD ,POD ,CAT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并用透射电镜观察了Cd2 +对叶细胞超微结构 ,尤其是对叶绿体 ,线粒体和细胞核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 :SOD活性 ,叶绿素含量随Cd2 +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而CAT和POD活性都是在 1mg L浓度下达到峰值 ,而后降低。SOD对Cd2 +毒害最敏感 ,其次为POD和CAT。电镜观察发现 :随Cd2 +浓度的增加 ,对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程度也加剧。表现为叶绿体膨大 ,被膜断裂、消失和叶绿体解体 ;线粒体变形 ,脊突膨大和空泡化 ;细胞核核仁分散 ,核膜断裂 ,核空泡化。并探讨了C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 菹草 保护酶 超微结构 植物 毒害机制 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2+)对菹草活性氧代谢及其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小颖 施国新 +3 位作者 徐勤松 杨海燕 许晔 丁春霞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5-109,共5页
通过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Mn2+浓度(0、0.09、0.18、0.27、0.36mmol/L)胁迫对菹草抗氧化系统、活性氧产生和亚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n2+浓度的增加,菹草叶片中的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含量都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 通过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Mn2+浓度(0、0.09、0.18、0.27、0.36mmol/L)胁迫对菹草抗氧化系统、活性氧产生和亚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n2+浓度的增加,菹草叶片中的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含量都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上升,而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呈先升后降趋势,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AsA)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同时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电镜观察发现,Mn2+对叶片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特别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造成严重损伤.Mn2+破坏了菹草正常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和离子平衡,并造成抗氧化系统功能紊乱,这些都是Mn2+对菹草产生毒害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菹草 Mn2+ 胁迫 亚显微结构 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平湖菹草腐烂对上覆水硫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菊 周韵平 +3 位作者 陈诗越 董杰 邓焕广 王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5-68,共4页
为研究东平湖不同生物量菹草腐烂对上覆水硫化物和SO2-4浓度的影响,将杀青后的菹草按0.1、1、5、10 g/L的生物量梯度分别投放进装有超纯水的烧杯中,并置于25℃的恒温培养箱中。在不同时刻测定了上覆水的p H值、溶解氧、硫化物和SO2-4的... 为研究东平湖不同生物量菹草腐烂对上覆水硫化物和SO2-4浓度的影响,将杀青后的菹草按0.1、1、5、10 g/L的生物量梯度分别投放进装有超纯水的烧杯中,并置于25℃的恒温培养箱中。在不同时刻测定了上覆水的p H值、溶解氧、硫化物和SO2-4的浓度,并采用气-液双膜传质模型估算了上覆水H2S的扩散速率。结果表明:菹草分解过程中,生物量越大,DO浓度的降低越显著且恢复越缓慢,但p H值的变化恰好相反;硫化物浓度、SO2-4浓度和H2S扩散速率均随菹草生物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至试验结束均各自趋于一致;硫化物浓度和H2S扩散速率均呈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较高生物量培养下SO2-4浓度在第1天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试验期间H2S的扩散总量与菹草生物量存在显著的指数增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4^2 浓度 硫化物 腐烂 菹草 东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