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drophilic-substrate-assisted Fabrication of Flexible and Transparent Au NTOH@PDMS Film for SERS In-situ Detection of Crystal Violet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G Xin-tong LIU Hong-yu +2 位作者 DONG Ming-yuan WANG Li LIN Xiang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1-419,共9页
This article presented a facile fabrication process for polydimethylsiloxane(PDMS)composite gold nanotris⁃octahedra(Au NTOH)for a flexible SERS sensor with high sensitivity.Specifically,Au NTOH with excellent SERS beh... This article presented a facile fabrication process for polydimethylsiloxane(PDMS)composite gold nanotris⁃octahedra(Au NTOH)for a flexible SERS sensor with high sensitivity.Specifically,Au NTOH with excellent SERS behaviors was synthesized using a seed-mediated growth method and the dimensions of the Au NTOH was easily tuned.In addition,the influence of size on the SERS performance of their monolayers wa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and the Au NTOH with the size of 61 nm possessed the best SERS performance.Importantly,a hydrophilic-substrateassisted interfacial self-assembled monolayer transfer technique was proposed to transfer Au NTOH onto PDMS films,resulting in forming flexible and transparent Au NTOH@PDMS substrates.Furthermore,the excellent signal homoge⁃neity of this substrate was demonstrated and the sensitivity was verified by a measurement of crystal violet(CV)as low as 1×10^(-8) mol/L.As a result,this SERS sensor is progressing for applying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race contaminants in broad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 NTOH PDMS interfacial self-assembly SERS crystal viol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结晶紫废水的脱色效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李晓艳 刘进仁 +2 位作者 鹿佳佳 石兴民 袁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9,共8页
目的探索新型低温等离子体(low temperature plasma,LTP)对结晶紫(crystal violet,CV)模拟废水的脱色效能及关键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氩气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产生LTP,以CV为目标污染物,通过调整处理体积、初始pH值、NaCl浓度、Fe^(2+)等参... 目的探索新型低温等离子体(low temperature plasma,LTP)对结晶紫(crystal violet,CV)模拟废水的脱色效能及关键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氩气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产生LTP,以CV为目标污染物,通过调整处理体积、初始pH值、NaCl浓度、Fe^(2+)等参数,评估LTP处理前后CV溶液的吸光度(A_(590))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变化,并监测液相中活性粒子的动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TP处理组的A_(590)和COD值均显著降低(P<0.05)。在处理时间为180 s时,CV溶液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62.34%和50.22%。在相同处理时间(>90 s)时,0.1 mol/L的NaCl组、pH=9或11组及Fe^(2+)组CV溶液的A_(590)均低于LTP单独处理组,而添加正丁醇组则高于LTP单独处理组(P<0.05);处理体积为2、3 mL组CV溶液的A_(590)高于1 mL组(P<0.05)。LTP作用相同时间,与CV溶液相比,活化水中的H_(2)O_(2)含量较高,而NO_(3)^(-)含量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TP对CV溶液具有高效的脱色能力。NaCl和Fe^(2+)的加入以及提高CV溶液pH均有利于脱色,而增大处理体积或添加正丁醇则会对脱色产生不利影响。在脱色过程中,LTP产生的·OH和H_(2)O_(2)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LTP) 结晶紫(cv)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高强度石墨烯双网络凝胶珠对染料的高效去除及重复使用性能
3
作者 刘翠云 董雨珂 +3 位作者 李珊 刘辉 张雨涵 杨明远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8-184,191,共8页
通过离子交联与原位还原组装制备了一种海藻酸钠改性石墨烯双网络水凝胶珠(CG),对样品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扫描电镜表征,研究了其对结晶紫染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与海藻酸钙之间存在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 通过离子交联与原位还原组装制备了一种海藻酸钠改性石墨烯双网络水凝胶珠(CG),对样品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扫描电镜表征,研究了其对结晶紫染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与海藻酸钙之间存在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了石墨烯片层3D网络与海藻酸钙双网络结构水凝胶珠,凝胶球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pH=1.2及pH=7.4溶液中表现出不同的溶胀行为,呈现pH智能响应性。石墨烯凝胶珠内部呈现多孔结构,对结晶紫染料表现出较高的吸附能力与较快的吸附速率,最大吸附量为363.6mg/g。利用在不同pH溶液的吸附性能不同,实现水凝胶珠的再生和重复使用,重复使用5次后,去除率仍保持在90%左右。吸附等温模型符合Langmuir模型,Freundlich模型表明该吸附过程为有利吸附,吸附动力学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海藻酸钠 水凝胶珠 结晶紫 双网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温域热敏变色可擦笔微胶囊色浆的制备及性能
4
作者 李彬 蒋博睿 +1 位作者 姜爽 张天永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464,共10页
以3,3-双(4-二甲氨基苯基)-6-二甲氨基苯肽(结晶紫内酯,CVL)为隐色剂、双酚AF(BPAF)或1-萘酚(NPH)或双酚S(BPS)为显色剂、4-苄氧基苯基乙基癸酸酯(DPE)或1-十八酸(STA)或苯甲酸苯酯(PBE)为固体溶剂,制备了三组分芯材复合物;然后,以脲醛... 以3,3-双(4-二甲氨基苯基)-6-二甲氨基苯肽(结晶紫内酯,CVL)为隐色剂、双酚AF(BPAF)或1-萘酚(NPH)或双酚S(BPS)为显色剂、4-苄氧基苯基乙基癸酸酯(DPE)或1-十八酸(STA)或苯甲酸苯酯(PBE)为固体溶剂,制备了三组分芯材复合物;然后,以脲醛树脂为壁材,通过原位聚合方式对芯材进行微胶囊化,制备了微胶囊色浆,并对样品进行SEM表征。考察了m(隐色剂)∶m(显色剂)∶m(固体溶剂)、微胶囊色浆制备工艺、芯材和壁材质量比(简称芯壁比,下同)对芯材和微胶囊色浆的粒径分布、消色和显色温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CVL)∶m(BPAF)∶m(DPE)=1∶2∶50制备的三组分芯材的消色温度>55℃,并具有良好的变色滞后能力;在质量分数7%的聚(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为乳化剂、乳化转速10000 r/min、乳化时间75 min、芯壁比1∶2的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平均粒径为879 nm,多分散系数为0.122,色浆消色温度为57~61℃,完全显色温度为–15~–20℃。制得的色浆色彩性质良好,可擦性能符合QB/T 2993—2015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紫内酯 热致变色 微胶囊 脲醛树脂 乳化工艺 特种染料与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Si-NPA基底上共吸附R6G和CV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永强 王海燕 +1 位作者 马省 李新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06-1311,共6页
以硅纳米孔柱阵列(Si-NPA)为基底,采用浸渍沉积技术制备了具有较高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的Ag/Si-NPA衬底,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选择罗丹明6G(R6G)和结晶紫(CV)2种生物... 以硅纳米孔柱阵列(Si-NPA)为基底,采用浸渍沉积技术制备了具有较高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的Ag/Si-NPA衬底,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选择罗丹明6G(R6G)和结晶紫(CV)2种生物染料分子并采用不同的混合吸附程序对其共吸附状态下的SERS光谱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当2种分子的溶液浓度均为10-7 mol/L时,无论采用何种浸渍吸附程序,其SERS谱中CV的特征拉曼峰都被R6G完全掩盖.对溶液采用错级配置(R6G和CV的浓度分别为10-9和10-7 mol/L)后,所测SERS谱上获得了分别对应于R6G和CV的分离良好、相对强度匹配、分辨率高的2个SERS特征峰组,从而有利于简化现实混合探测过程中对SERS特征峰的指认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6G 结晶紫 硅纳米孔柱阵列 Ag/Si—NPA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共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和Sb、S吸附原子修饰的Pt电极上正丙醇氧化的CV和EQCM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国良 林珩 +2 位作者 郑杏红 陈声培 孙世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7-151,共5页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了正丙醇在Pt电极和以Sb、S吸附原子修饰的Pt(Pt/Sbad和Pt/Sad)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过程.从电极表面质量变化角度指出正丙醇的氧化与电极表面氧物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Pt电极表面Sb吸附原子能...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了正丙醇在Pt电极和以Sb、S吸附原子修饰的Pt(Pt/Sbad和Pt/Sad)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过程.从电极表面质量变化角度指出正丙醇的氧化与电极表面氧物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Pt电极表面Sb吸附原子能在较低的电位下吸附氧,可显著提高正丙醇电催化氧化活性,与在Pt电极上相比较,正丙醇氧化的峰电位负移了0.29V,峰电流增加了近2倍.相反,Pt电极表面S吸附原子的氧化会消耗表面氧物种,饱和吸附S原子的Pt电极上正丙醇的电氧化受到抑制.本文从表面质量变化提供了吸附原子电催化作用的新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晶体微天平 EQCM PT电极 修饰电极 正丙醇 循环伏安 cv 氧化 电催化反应机理 吸附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I_4]^(2-)-CV体系共振瑞利光散射法测定痕量结晶紫 被引量:2
7
作者 朱慧敏 李贵荣 +4 位作者 王永生 周玉珍 易艳妮 周德均 谭璟慧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6期1080-1084,共5页
在硫酸介质中,Pb2+与过量I-形成配离子[PbI4]2-,[PbI4]2-能与结晶紫(CV+)阳离子形成电中性的离子缔合物,使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RRS)增强,据此建立一种新的共振瑞利光散射法测定痕量结晶紫的新方法。在0.07 mol/L H2SO4、1.8×10-4mo... 在硫酸介质中,Pb2+与过量I-形成配离子[PbI4]2-,[PbI4]2-能与结晶紫(CV+)阳离子形成电中性的离子缔合物,使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RRS)增强,据此建立一种新的共振瑞利光散射法测定痕量结晶紫的新方法。在0.07 mol/L H2SO4、1.8×10-4mol/L Pb2+、过量I-及0.04%PVA等的存在条件下,RRS强度改变值(ΔI)与结晶紫的浓度在0.15~18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方法检出限为0.08μg/mL,RSD<2.5%,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6.4%~107.3%。新方法灵敏、操作简便,应用于鱼肉和鱼池水中痕量结晶紫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紫 共振瑞利散射 离子缔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结晶紫内酯温致变色橡胶木单板的制备
8
作者 常德鹏 曹磊 +3 位作者 杭程 吕晓阳 刘天 张显权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4-120,128,共8页
称取一定量的溶剂十四醇、隐色剂结晶紫内酯、甲酚红、显色剂双酚A,制备不同质量配比的温致变色复配物;采用浸渍法,将不同质量比例的温致变色复配物浸渍橡胶木单板试件中,制备改性温致变色橡胶木单板;采用分光测色仪、红外光谱等方法,... 称取一定量的溶剂十四醇、隐色剂结晶紫内酯、甲酚红、显色剂双酚A,制备不同质量配比的温致变色复配物;采用浸渍法,将不同质量比例的温致变色复配物浸渍橡胶木单板试件中,制备改性温致变色橡胶木单板;采用分光测色仪、红外光谱等方法,测试样品的颜色性能、官能团、表面形貌,分析改性结晶紫内酯温致变色橡胶木单板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结果表明:当甲酚红与双酚A的质量比为2∶4时,温致变色橡胶木单板的变色性能最佳。随着温度的升高,色差逐渐增大,且在37℃时所有比例搭配的色差值(ΔE)均超过12。此外,通过涂刷改性聚氨酯漆,显著提高了温致变色橡胶木单板的热稳定性。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揭示了变色机理,内酯环结构的开裂和恢复有关;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确定了温致变色的温度为37.8℃;采用热重分析仪测试,表明温致变色橡胶木单板在125℃时热稳定性良好,125~216℃时产生31.52%的质量损失率,255.2~374.8℃时产生44.32%的质量损失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紫内酯 甲酚红 温致变色 橡胶木单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Ⅱ)-CV-PO_2^(3-)体系的2.5次微分极谱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蒋若舟 刘旭红 蒋治良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34-236,共3页
在pH4.1醋酸盐缓冲溶液及100℃加热条件下,痕量铜(Ⅱ)对结晶紫(CV)(Ep=-0.65V)氧化次亚磷酸钠的缓慢反应有很强的催化作用,采用固定时间法借自来水冷却中止反应,拟定了测定铜的催化反应-伏安法,线性范围... 在pH4.1醋酸盐缓冲溶液及100℃加热条件下,痕量铜(Ⅱ)对结晶紫(CV)(Ep=-0.65V)氧化次亚磷酸钠的缓慢反应有很强的催化作用,采用固定时间法借自来水冷却中止反应,拟定了测定铜的催化反应-伏安法,线性范围为3~60ng/mLCu,检出限为1ng/mLCu,方法应用于植壮素中铜的分析,获得较好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紫 染料 催化 伏安法 植壮素 极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MOF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和结晶紫的吸附性能
10
作者 陆国海 童科淇 +1 位作者 孔繁花 王晓宁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0,25,共5页
金属-有机框架(MOFs)因其高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的特殊结构,在染料吸附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采用双咪唑四羧酸有机配体与氯化铟,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In-MOF,并考察了其对典型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MB)、结晶紫(CV)和阴离子染料甲基... 金属-有机框架(MOFs)因其高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的特殊结构,在染料吸附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采用双咪唑四羧酸有机配体与氯化铟,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In-MOF,并考察了其对典型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MB)、结晶紫(CV)和阴离子染料甲基橙(MO)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In-MOF对MB和CV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达309.6 mg/g和101.9 mg/g。吸附动力学分析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数据与Langmuir模型高度吻合,表明In-MOF表面存在均一的单层吸附位点。此外,In-MOF在混合染料体系(MB/MO、CV/MO)中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可高效分离MB和CV,而对MO几乎不吸附,表明其在染料污染物的吸附与分离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MOF 亚甲基蓝 甲基橙 结晶紫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改性PCL-PEG-PCL复合材料制备及吸附结晶紫研究
11
作者 蔡杰慧 陈文静 +1 位作者 杨英全 王胜杰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2-98,共7页
以熔融开环法制得PCL-PEG-PCL共聚物为网络框架,膨润土为吸附单元,以溶剂挥发法联合物理包载法制备膨润土改性PCL-PEG-PCL复合材料,研究其对结晶紫吸附效果,阐述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PEG6000质量9.3033 g、膨润土质量8.006 4 g、染料浓... 以熔融开环法制得PCL-PEG-PCL共聚物为网络框架,膨润土为吸附单元,以溶剂挥发法联合物理包载法制备膨润土改性PCL-PEG-PCL复合材料,研究其对结晶紫吸附效果,阐述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PEG6000质量9.3033 g、膨润土质量8.006 4 g、染料浓度500 mg/L、固液比0.7 g/L,在303 K吸附240 min后复合材料吸附量为527 mg/g;经过五次吸附-脱附后,其吸附效率仍有87%;复合材料吸附结晶紫染料符合伪二级模型和Langmuir模型,吸附伊始以液膜扩散为主,吸附后期以颗粒内扩散为主;FT-IR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成功吸附结晶紫;SEM-EDS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表面粗糙并有一定孔隙结构,且成功吸附结晶紫;XRD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晶型稳定;TGA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膨润土改性PCL-PEG-PCL复合材料能吸附结晶紫染料废水,在污水治理方面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PCL-PEG-PCL 结晶紫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Ⅵ)-PV-CV体系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痕量钼
12
作者 赵志惠 盛丽 +1 位作者 米莹 陶彩虹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8-90,103,共4页
在pH为3.5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盐酸缓冲溶液中,在聚乙烯醇存在下,钼(Ⅵ)与邻苯二酚紫(PV)形成的配阴离子[Mo(PV)2]2-与结晶紫(CV)阳离子结合形成的离子缔合物具有较强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其最强共振瑞利散射峰位于647 nm处。基... 在pH为3.5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盐酸缓冲溶液中,在聚乙烯醇存在下,钼(Ⅵ)与邻苯二酚紫(PV)形成的配阴离子[Mo(PV)2]2-与结晶紫(CV)阳离子结合形成的离子缔合物具有较强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其最强共振瑞利散射峰位于647 nm处。基于共振瑞利散射峰的逐渐增强,建立了测定痕量钼(Ⅵ)的共振瑞利散射法。该方法钼(Ⅵ)质量浓度在0.1~0.6 mg/L范围内与共振瑞利散射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5×10^(-4) mg/L,可用于水样中钼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瑞利散射 钼(Ⅵ) 邻苯二酚紫 结晶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石/三聚氰胺复合材料制备及吸附结晶紫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玉澜 时倩倩 +3 位作者 文胜 陈燕萌 兰兴先 蒋才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18-1724,共7页
以白云石和三聚氰胺为原料,热聚合制备白云石/三聚氰胺复合吸附材料,以结晶紫的吸附率为评介指标探讨复合材料对结晶紫的最佳吸附条件。结果显示复合材料对结晶紫最佳吸附条件是:复合材料投加量为0.75 g、结晶紫溶液初始浓度300 mg/L、... 以白云石和三聚氰胺为原料,热聚合制备白云石/三聚氰胺复合吸附材料,以结晶紫的吸附率为评介指标探讨复合材料对结晶紫的最佳吸附条件。结果显示复合材料对结晶紫最佳吸附条件是:复合材料投加量为0.75 g、结晶紫溶液初始浓度300 mg/L、反应时间100 min,对结晶紫吸附率达97.3%。动力学拟合发现吸附反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方程模型,即吸附材料对结晶紫的吸附过程以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 复合材料 吸附 结晶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貌CaO_(2)的制备及其降解水中结晶紫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亚林 黄羽 +3 位作者 靳明玉 冯十方 毛瑞月 李晓琪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3,50,共7页
为探究不同形貌过氧化钙对染料降解去除效果的差异性,采用钙盐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不同形貌的过氧化钙,并将其用于处理结晶紫模拟的染料废水。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制得的过氧化钙进行了形貌表征,证明合... 为探究不同形貌过氧化钙对染料降解去除效果的差异性,采用钙盐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不同形貌的过氧化钙,并将其用于处理结晶紫模拟的染料废水。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制得的过氧化钙进行了形貌表征,证明合成了四方晶状过氧化钙和球状纳米过氧化钙,并考察了两种过氧化钙在不同条件下对模拟染料废水中结晶紫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模拟染料废水初始pH为6.0,结晶紫初始浓度为10 mg/L,四方晶状过氧化钙投加量为18.0 mg,球型纳米过氧化钙投加量为30.0 mg时,结晶紫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4.14%和85.49%。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可以描述两种过氧化钙对结晶紫的降解机制,球状纳米过氧化钙对结晶紫的降解过程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的吻合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钙 结晶紫 降解 高级氧化 染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化改性海带渣对结晶紫的吸附性能研究
15
作者 杜国丰 陈小焕 +3 位作者 梁飞龙 尹梦琪 杨杰书 梁海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0,共7页
采用丁二酸酐(SA)对海带渣(LJR)进行羧基化修饰。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能量色散光谱对LJR和改性海带渣(CLJR)进行表征,对比改性前后LJR对结晶紫(CV)的吸附性能,并确定CLJR的最优吸附条件。结果发现:CLJR在1728 cm^(-1)处出现羧基的... 采用丁二酸酐(SA)对海带渣(LJR)进行羧基化修饰。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能量色散光谱对LJR和改性海带渣(CLJR)进行表征,对比改性前后LJR对结晶紫(CV)的吸附性能,并确定CLJR的最优吸附条件。结果发现:CLJR在1728 cm^(-1)处出现羧基的特征峰,孔隙结构明显增多,羧基化改性增强了LJR对CV的吸附性能。CLJR的最优吸附条件为初始质量浓度100 mg/L、吸附剂投加量0.8 g/L、初始pH 5~11;升高温度对LJR和CLJR的吸附过程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渣 羧基化改性 吸附 结晶紫 吸附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锌铁氧体改性生物炭对水中结晶紫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易 郑芝佳 +4 位作者 张梦霏 袁喜 黄应平 田海林 唐次来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84,94,共8页
染料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导致环境中染料污染问题频发,尤其是水体,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危害。生物炭具有来源广泛且符合“双碳”的要求,被广泛用于环境污染治理。但由于原始生物炭的吸附能力差,且缺乏选择性。因此,对生物... 染料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导致环境中染料污染问题频发,尤其是水体,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危害。生物炭具有来源广泛且符合“双碳”的要求,被广泛用于环境污染治理。但由于原始生物炭的吸附能力差,且缺乏选择性。因此,对生物炭改性是最常用的方法。为了提高生物炭对染料结晶紫(CV)的吸附效果,研究以橙子皮为原料,通过共沉淀-热解法制备钴锌铁氧体改性的磁性生物炭(Co_(0.5)Zn_(0.5)Fe_(2)O_(4)@BC)。采用X射线衍射(XRD)、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ET)、Zeta电位仪对改性前后的生物炭进行详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产生介孔结构,显著增加了材料的比表面积,而且增加了材料的表面正电荷,提高材料的pH适应性,从而促进生物炭对CV的吸附效果。通过批处理实验考察不同实验条件对Co_(0.5)Zn_(0.5)Fe_(2)O_(4)@BC吸附CV的影响,并对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发现Co_(0.5)Zn_(0.5)Fe_(2)O_(4)@BC对CV的吸附性能显著提高,去除率可达到99.64%,相较于单独的BC(41.94%)和Co0.5Zn0.5Fe2O4(26.78%)吸附能力显著增强。一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更好地拟合吸附过程和吸附等温线。吸附过程是单层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最大吸附量为227.59 mg/g。Co_(0.5)Zn_(0.5)Fe_(2)O_(4)@BC在pH 5~11都能有效地吸附CV。常见的共存阴阳离子稍微促进Co_(0.5)Zn_(0.5)Fe_(2)O_(4)@BC对CV的吸附。在自来水和长江水中,吸附效果比纯水中好。这说明该材料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经过5次循环后对CV的去除率仍能达到69.75%。研究为CV污染水体的处理提供一种潜在材料,也为生物炭改性对染料废水的吸附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钴锌铁氧体 结晶紫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表面多孔碳酸钙用于高效吸附结晶紫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燕萌 龙紫祺 +3 位作者 杨鹏飞 玉澜 陆丽金 兰兴先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4-1332,共9页
以石灰石为原料,采用碳化法+模板法制备石灰石基多孔碳酸钙,所得碳酸钙颗粒表面粗糙,呈孔状结构,比表面积高达60.17m^(2)·g^(-1)。该多孔碳酸钙对结晶紫的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多孔碳酸钙对结晶紫的吸附去除率达到93.36%、吸附量816.8... 以石灰石为原料,采用碳化法+模板法制备石灰石基多孔碳酸钙,所得碳酸钙颗粒表面粗糙,呈孔状结构,比表面积高达60.17m^(2)·g^(-1)。该多孔碳酸钙对结晶紫的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多孔碳酸钙对结晶紫的吸附去除率达到93.36%、吸附量816.89mg·g^(-1)。多孔碳酸钙吸附结晶紫前后的红外光谱图表明结晶紫成功被吸附在多孔碳酸钙上。采用等温吸附模型拟合发现,多孔碳酸钙吸附结晶紫过程遵循Langmuir模型,属于非均匀的单分子层吸附。同时,动力学拟合与准二级吸附模型吻合,表明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紫 吸附 多孔碳酸钙 高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Zn改性桑叶生物质碳及其光催化降解染料性能
18
作者 贾赵平 粟迪 +2 位作者 林若妍 徐雯 刘静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141,共9页
通过在桑叶表面原位生长Zn基有机金属框架材料ZIF-8,再通过Ag改性、热解,制得一种新型的双金属Ag/Zn改性桑叶生物质碳材料(Ag/Zn@CL)。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N_(2)吸附-脱附、紫外可见漫反射等手段对Ag/Zn@CL的组... 通过在桑叶表面原位生长Zn基有机金属框架材料ZIF-8,再通过Ag改性、热解,制得一种新型的双金属Ag/Zn改性桑叶生物质碳材料(Ag/Zn@CL)。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N_(2)吸附-脱附、紫外可见漫反射等手段对Ag/Zn@CL的组成与形貌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并在可见光照射下研究了该材料对于有机染料结晶紫(CV)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分析了光催化脱色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金属Ag成功负载在了ZIF-8复合桑叶的表面,制得的Ag/Zn@CL具有较窄的带隙能(2.71 eV),在可见光照射下可以产生大量e^(-)并进行后续的自由基反应,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降解活性。通过对桑叶与ZIF-8质量比、Ag的添加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条件优化后,当CV初始质量浓度为300 mg/L,添加20 mg AgNO_(3),桑叶与硝酸锌质量比为1∶2,600℃下碳化3 h,暗反应30 min,光反应1 h后,CV的脱除率可达到97%。经过5次吸附-光催化循环测试,该材料对CV的降解率能保持在80%左右。利用废弃桑叶制得的Ag/Zn@CL能够快速、高效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染料,同时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在有机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生物质碳 Ag改性 光催化 结晶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中十二烷基磺酸钠快速检测试纸的研制
19
作者 赵文青 解清杰 +2 位作者 董进波 王超 林华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8-232,共5页
基于结晶紫与十二烷基磺酸钠在pH为7.00的缓冲溶液下发生反应,建立了一种十二烷基磺酸钠的快速检测试纸来判断污水中是否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果发现,当浸渍1 mg/L结晶紫溶液的试纸和pH为7.00的缓冲溶液混合时(结晶紫溶液与缓冲溶... 基于结晶紫与十二烷基磺酸钠在pH为7.00的缓冲溶液下发生反应,建立了一种十二烷基磺酸钠的快速检测试纸来判断污水中是否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果发现,当浸渍1 mg/L结晶紫溶液的试纸和pH为7.00的缓冲溶液混合时(结晶紫溶液与缓冲溶体积比是3∶1)显色更明显;十二烷基磺酸钠浓度与显色深浅呈正比。该十二烷基磺酸钠检测试纸的检测最低值为0.05 mg/L,最高值为2 mg/L。配制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范围为1.167%~4.233%,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磺酸钠 结晶紫 标准比色卡 试纸检测 试纸浸渍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鱼中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艺蓓 岳田利 +3 位作者 乔海鸥 贾如 蒋旭鹏 李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9-184,共6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鱼中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隐性孔雀石绿(leuco malachite green,LMG)、结晶紫(crystal violet,CV)、隐性结晶紫(leuco crystal violet,LCV)4种物质残留。样品加入内标物D5-MG、...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鱼中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隐性孔雀石绿(leuco malachite green,LMG)、结晶紫(crystal violet,CV)、隐性结晶紫(leuco crystal violet,LCV)4种物质残留。样品加入内标物D5-MG、D6-LMG、D5-CV、D6-LCV,经乙腈提取、离心、过中性氧化铝柱,氮气吹至近干,50%乙腈溶液定容,上机测定。MG和LMG线性范围为1-50ng/mL,CV和LCV线性范围为1-100ng/mL。4种物质的检出限均为0.05μg/kg,定量限均为0.15μg/kg。在50、100、200 ng/mL 3个添加水平下,回收率在87.80%-110.8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等于4.32%(n=6)。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可以同时测定鱼中MG、LMG、CV、LCV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孔雀石绿 结晶紫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