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叉型消像散Czerny-Turner结构光谱仪设计 被引量:19
1
作者 安岩 孙强 +1 位作者 刘英 李淳 《中国光学》 EI CAS 2012年第5期470-475,共6页
以相对孔径为1∶8,工作波段为780~1 014 nm为初始光学参数,首次推导出交叉型Czerny-Turner(C-T)结构光谱仪的一阶消像散条件,搭建了交叉型消像散C-T结构和交叉型消彗差C-T结构。利用ZEMAX软件对两种初始结构进行了优化和比较。结果表明... 以相对孔径为1∶8,工作波段为780~1 014 nm为初始光学参数,首次推导出交叉型Czerny-Turner(C-T)结构光谱仪的一阶消像散条件,搭建了交叉型消像散C-T结构和交叉型消彗差C-T结构。利用ZEMAX软件对两种初始结构进行了优化和比较。结果表明:交叉型消像散C-T结构具有更优越的光学性能,其均方根半径仅是消彗差C-T结构的12%~52%。消像散C-T结构不仅在沿狭缝方向上能量更为集中,利于设计大聚光能力的分光系统,而且在沿垂直于狭缝方向上点斑更小,具有更高的光谱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切尔尼-特纳(C-T)结构 交叉型光谱仪 消像散结构 消彗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透明和双波段吸波超材料的设计与性能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必成 王东红 +2 位作者 贾巍 赵亚娟 李宝毅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50,共5页
设计和制作了一种基于超材料的光学透明和双波段吸波体,吸波体基本单元由ITO十字微结构加补丁结构、玻璃及ITO膜组成。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十字微结构加补丁结构参数对吸波体电磁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补丁结构的加入,可以实... 设计和制作了一种基于超材料的光学透明和双波段吸波体,吸波体基本单元由ITO十字微结构加补丁结构、玻璃及ITO膜组成。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十字微结构加补丁结构参数对吸波体电磁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补丁结构的加入,可以实现双波段高效吸收电磁波,材料在8.5~11 GHz和14.5~16.5 GHz频率范围内反射率小于-10 d B。根据仿真结果,制作了透明吸波体样品,测试了材料反射率和透光率,测试反射率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得较好,且在可见光区及近红外区透光率达到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铟锡(ITO) 十字微结构 光学透明 超材料吸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结构中光纤智能夹层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东升 梁大开 熊克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4-616,共3页
根据光纤自诊断系统模块化、集成化要求,提出并研制了光纤智能夹层。这种智能夹层易于制作,且制作过程中光纤传感器完好率达100%,智能夹层的埋入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影响较小。在此基础上,对光纤智能夹层试件进行了轴向拉伸试验。试验表... 根据光纤自诊断系统模块化、集成化要求,提出并研制了光纤智能夹层。这种智能夹层易于制作,且制作过程中光纤传感器完好率达100%,智能夹层的埋入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影响较小。在此基础上,对光纤智能夹层试件进行了轴向拉伸试验。试验表明,在一定应变范围内,单膜交错光纤中光强-应变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以在埋入复合材料之前进行标定。利用智能夹层内的光纤传感器网络和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可以建立结构损伤主动、在线和实时监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结构 光纤智能夹层 压电智能夹层 交错光纤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富平银沟遗址陶瓷标本的材料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青会 刘松 周少华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82-95,189,共15页
利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CT)和超景深光学显微系统(OM)对陕西富平银沟遗址采集陶瓷标本实物资料进行了分析,获取了相关的科技信息,并将银沟遗址青白瓷标本与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银沟遗址青白瓷与景德镇湖... 利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CT)和超景深光学显微系统(OM)对陕西富平银沟遗址采集陶瓷标本实物资料进行了分析,获取了相关的科技信息,并将银沟遗址青白瓷标本与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银沟遗址青白瓷与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在釉层物理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银沟遗址青瓷标本和白瓷标本在釉层物理结构及制作工艺方面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 银沟遗址 断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智能夹层制作工艺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东升 梁大开 熊克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29,32,共3页
根据智能结构中光纤自诊断系统模块化要求,制作出光纤智能夹层。这种智能夹层不仅具有在光纤接头部位未出现断裂及智能夹层中光纤传感器未出现损坏的特点,而且具有光纤传感器的高灵敏度特性,可以铺设于复合材料表面或埋入复合材料内部... 根据智能结构中光纤自诊断系统模块化要求,制作出光纤智能夹层。这种智能夹层不仅具有在光纤接头部位未出现断裂及智能夹层中光纤传感器未出现损坏的特点,而且具有光纤传感器的高灵敏度特性,可以铺设于复合材料表面或埋入复合材料内部。在此基础上,对智能夹层试件分别进行了轴向拉伸和四点弯曲试验。试验表明:在一定应变范围内,单膜交错光纤中光强-应变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以在埋入复合材料之前进行标定。利用智能夹层中光纤传感网络或自诊断模块,可以实现对智能结构的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智能夹层 交错光纤夹层 智能结构 微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态C8(6^2P)原子与N2、He的碰撞能量转移截面 被引量:1
6
作者 袁强华 殷桂琴 +1 位作者 戴康 沈异凡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9,共2页
研究了Cs(62P)多重态分别与N2、He的光学碰撞中的精细结构分支比,定义分支比为|(D1)/|(D2),|(D1)、|(D2)分别为Cs的D1和D2线的荧光强度。单模半导体激光器激发Cs原子到6P3/2态,通过与N2、He的激发转移、碰撞传能研究了62p原子的精细结... 研究了Cs(62P)多重态分别与N2、He的光学碰撞中的精细结构分支比,定义分支比为|(D1)/|(D2),|(D1)、|(D2)分别为Cs的D1和D2线的荧光强度。单模半导体激光器激发Cs原子到6P3/2态,通过与N2、He的激发转移、碰撞传能研究了62p原子的精细结构混合,得到了6P→6P的转移截面如下:Cs-He的转移截面为σ=2.25×10-19cm2,Cs-N的转移截面为σ=1.808×10-18cm2。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面 光学碰撞 分支比 精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基羧酸二茂铁配体及其有机锡配合物的合成与光电性质 被引量:2
7
作者 潘瑞龙 王慧 +4 位作者 邹艳 张俊 李胜利 吴杰颖 田玉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1-256,共6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D-π-A型(Donor-π-Accept)氰基羧酸二茂铁配体,它与有机锡化合物二丁基氧化锡(n-Bu2SnO)反应,得到了一种新型二茂铁有机锡羧酸酯配合物。通过1H NMR、119Sn NMR、IR、FT-IR、UV-Vis和元素分析等对配体及其配合物进行了... 设计合成了一种D-π-A型(Donor-π-Accept)氰基羧酸二茂铁配体,它与有机锡化合物二丁基氧化锡(n-Bu2SnO)反应,得到了一种新型二茂铁有机锡羧酸酯配合物。通过1H NMR、119Sn NMR、IR、FT-IR、UV-Vis和元素分析等对配体及其配合物进行了全面的表征,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运用CV和Z-scan测试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和双光子吸收性质。结果表明:与配体相比较,配合物更难被氧化,且具有更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基羧酸二茂铁 有机锡配合物 晶体结构 光电性质 双光子吸收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光子晶体结构生色膜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晓辉 李义臣 +3 位作者 刘国金 唐族平 周岚 邵建中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20,共9页
针对硬质纳米微球所构筑的光子晶体在外力作用下结构易损坏,结构色耐久性差的问题,采用分步法合成内刚外柔型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PS/P(MMA-BA))纳米微球,然后通过熔融剪切法快速制备柔性光子晶体结构生色膜。结果表... 针对硬质纳米微球所构筑的光子晶体在外力作用下结构易损坏,结构色耐久性差的问题,采用分步法合成内刚外柔型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PS/P(MMA-BA))纳米微球,然后通过熔融剪切法快速制备柔性光子晶体结构生色膜。结果表明:纳米微球制备中内核交联剂二乙烯苯(DVB)可增加PS内核的交联密度和折光指数,使之与外层产生一定的折光指数差,且可与外层P(MMA-BA)共价连接;外层交联剂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LMA)可使纳米微球外层形成一定的交联点而提高外层的稳定性;当DVB用量为苯乙烯(St)的12.5%,ALMA用量为MMA与BA总量的0.3%时,光子晶体结构生色膜具有优良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产生的结构色鲜艳明亮,且耐弯折、耐冲洗、耐摩擦;适应此类纳米微球组装的熔融剪切法,能快速大面积制备柔性光子晶体结构生色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光子晶体 结构生色 纳米微球 交联剂 结构稳定性 光学性质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实时温度补偿功能的微型光谱仪研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宝剑光 刘正坤 +2 位作者 陈火耀 林继平 付绍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09-1413,共5页
解调飞机上变栅距光栅位移传感器的微型光谱仪在受到严重的高低温冲击后会出现温度漂移。针对航空领域中变栅距光栅位移传感器的解调系统研制了一种具有实时温度补偿功能的微型光纤光谱仪。为了实现实时温度补偿,分析了温度变化对微型... 解调飞机上变栅距光栅位移传感器的微型光谱仪在受到严重的高低温冲击后会出现温度漂移。针对航空领域中变栅距光栅位移传感器的解调系统研制了一种具有实时温度补偿功能的微型光纤光谱仪。为了实现实时温度补偿,分析了温度变化对微型光谱仪的影响,并对传统的交叉式Czerny-Turner光路进行了优化,用ZEMAX软件模拟得到:在相同的受热产生的变形条件下,优化的C-T光路光谱漂移量相比优化前的更小且整体漂移线性度更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引入参考光来实现实时温度补偿的方法,并最终基于改进的C-T光路制作了一个体积为80mm×70mm×70mm、工作波段在500~1 000nm、积分时间为8ms^1 000ms、光学分辨率约为2nm的微型光纤光谱仪,用实验验证了优化的C-T光路的光谱温度漂移情况及温度补偿方案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近60℃范围内的温度冲击下,研制的微型光谱仪能够达到波长标准误差小于0.1nm,波长最大误差小于传感器系统所要求的0.3nm,满足初始的设计要求。该微型光谱仪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了优化的交叉式C-T光路作为色散系统且基于引入参考光的方法实现了实时温度补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光纤光谱仪 温度补偿 交叉czerny-turner光路 光谱整体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相关的光流测速法在湍流热对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野 黄仕迪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5-222,I0004,共9页
同时准确地测量大尺度流动结构和小尺度湍流统计特性对于理解湍流的能量传递规律有着重要意义。尽管粒子成像测速(PIV)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算法原理的要求以及商用相机分辨率的限制,PIV技术在同时获取大、小尺度流动特性方面并... 同时准确地测量大尺度流动结构和小尺度湍流统计特性对于理解湍流的能量传递规律有着重要意义。尽管粒子成像测速(PIV)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算法原理的要求以及商用相机分辨率的限制,PIV技术在同时获取大、小尺度流动特性方面并不实用。另一方面,近年来逐渐引起关注的光流测速法虽然可以实现单像素分辨率的大区域速度场测量,但其准确性通常受限于应用场景而难以保证。本文采用一种基于互相关的光流测速法来分析RayleighBénard对流的粒子图像,进而同时获得全局速度场和小尺度湍流特性。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获得与PIV技术一致的全局场和流动强度,还能有效地解析出湍流耗散区的速度结构函数。进一步的,分别基于速度结构函数和定义直接计算而获得的能量耗散率不仅在数值大小上互相吻合,还与直接数值模拟的结果以及理论预测相一致。这些结果表明基于互相关的光流测速法在同时测量大尺度流动结构和小尺度统计特性上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流测速法 互相关 湍流热对流 速度结构函数 能量耗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